[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2372227B - 一种拉筋组对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拉筋组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72227B
CN112372227B CN202011128250.5A CN202011128250A CN112372227B CN 112372227 B CN112372227 B CN 112372227B CN 202011128250 A CN202011128250 A CN 202011128250A CN 112372227 B CN112372227 B CN 1123722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support
limiting
lacing wire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2825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72227A (zh
Inventor
李洪晏
乔磊
赵阳
马飞翔
张磊
陈阳
程化鹏
胡文睿
孙继刚
冯增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ffshore Oil Engineering Co Ltd
Offshore Oil Engineering Qingda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ffshore Oil Engineering Co Ltd
Offshore Oil Engineering Qingda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ffshore Oil Engineering Co Ltd, Offshore Oil Engineering Qingdao Co Ltd filed Critical Offshore Oi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2825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722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722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722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722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722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B23K37/04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work
    • B23K37/053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work aligning cylindrical work; Clamping devices therefor
    • B23K37/0533External pipe alignment clam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101/00Articles made by soldering,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2101/04Tubular or hollow articles
    • B23K2101/06Tub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7Offshore wind turbin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筋组对装置,包括:设置有内腔的底筒;滑动设置在所述底筒内的支座;设置在所述底筒内的液压机;设置在所述支座顶面上滚动组件;放置在所述滚轮上的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中部区域的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第一侧的第一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第二侧的第二调节组件。本发明在拉筋组对时,可将支管与主管放置在拉筋组对装置上,再通过液压机、固定板与滚轮的配合、第一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对支管和主管进行调节组对,从而提升了拉筋组对的效率及精度,且减少了支管与主管的多位晃动,降低了安全风险,还减少了吊机的占用时长。

Description

一种拉筋组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拉筋组对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筋组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海洋石油工程的导管架K型片通常由主管和支管组成,组对的节点接头通常为TKY型,需要移动支管和主管的水平位置、轴向和径向位置,组对到合适位置后,再进行焊接。
传统的组对方式是使用吊机吊装支管和主管,再配合人工进行支管、主管的移动和转动,从而实现组对焊接。这种吊机配合人工进行直接组对的方式不仅组对效率低、精度差,且由于需要人工配合组对,因此,在支管与主管出现晃动时,还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提升组对效率及组对精度,且安全风险低的拉筋组对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拉筋组对装置,包括:设置有内腔的底筒;滑动设置在所述底筒内的支座,所述支座的顶面边缘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第一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底筒内的液压机,所述液压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支座的底面连接;设置在所述支座顶面上滚动组件,所述滚动组件包括:环绕布置在所述支座顶面上的若干个滚轴、以及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滚轴上的滚轮;放置在所述滚轮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对应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限定所述固定板转动的限位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中部区域的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第一侧的第一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第一侧的第一滑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两端的第一调节板、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上的两个第一调节架、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架上的第一转动轴、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轴上的第一转动轮、以及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板上的第一调节杆,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调节架上的第一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调节件,两个所述第一调节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调节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杆可穿过所述第一调节架;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第二侧的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第二侧的第二滑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两端的第二调节板、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上的两个第二调节架、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调节架上的第二转动轴、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轴上的第二转动轮、以及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调节板上的第二调节杆,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调节架上的第二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调节件,两个所述第二调节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调节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杆可穿过所述第二调节架,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所处的异面相互垂直。
更进一步地,所述底筒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定位孔,所述支座上对应所述第一定位孔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定位孔,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可通过定位块定位。
更进一步地,所述支座顶面对应所述滚轴的位置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槽,所述滚轴设置在所述固定槽内,所述滚轮位于所述安装槽内且至少部分露出所述安装槽外。
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构件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部上的两个限位凸出部、可转动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凸出部之间的限位轴、设置在所述限位轴上的限位杆、设置在所述限位杆上的限位块、以及与所述限位块螺纹连接的限位螺丝,所述限位螺丝可穿过所述限位块。
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中部区域的支撑滑轨、设置在所述支撑滑轨一端的支撑板、可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支撑架、以及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支撑杆螺纹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的顶端设置有两个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之间可转动设置有一支撑轮。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转动轴一端连接的第一直杆、以及与所述第一直杆一端垂直连接的第一横杆。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节件包括:与所述第二转动轴一端连接的第二直杆、以及与所述第二直杆一端垂直连接的第二横杆。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的一端设置有把手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底筒的底部设置有一底板,所述底筒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加强板。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液压机,并在支座顶面设置可转动的滚轮,且在滚轮上放置固定板,固定板底面与支座顶面还设置对应的限位部,还在固定板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这样在拉筋组对时,便可将支管与主管放置在拉筋组对装置上,再通过液压机、固定板与滚轮的配合、第一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对支管和主管进行调节组对,从而提升了拉筋组对的效率及精度,且减少了支管与主管的多位晃动,降低了安全风险,还减少了吊机的占用时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拉筋组对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拉筋组对装置中底筒与支座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拉筋组对装置中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拉筋组对装置中固定板的底面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拉筋组对装置中固定板的顶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拉筋组对装置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拉筋组对装置支撑支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筒;101、底板、102、加强板;103、第一定位孔;104、定位块。
2、支座;201、第二定位孔;202、第一限位部;203、安装槽;204、固定槽。
3、固定板;301、第二限位部;302、限位凸出部;303、限位轴;304、限位杆;305、限位块;306、限位螺丝。
4、第一调节组件;401、第一滑轨;402、第一调节板;403、第一调节架;404、第一调节杆;405、第一转动轮;406、第一直杆;407、第一横杆;408、把手部。
5、支撑组件;501、支撑滑轨;502、支撑架;503、支撑板;504、支撑杆;505、支撑块;506、支撑轮。
6、第二调节组件;601、第二滑轨;602、第二调节板;603、第二调节架;604、第二调节杆;605、第二转动轮;606、第二直杆;607、第二横杆。
7、滚动组件;701、滚轴;702、滚轮。
8、液压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拉筋组对装置,如附图1所示,包括:底筒1、支座2、液压机8、滚动组件7、固定板3、支撑组件5、第一调节组件404、第二调节组件6。
具体地,如附图1所示,底筒1为具有内腔的单开口的空心圆柱结构。
具体地,如附图2所示,底筒1的底部设置有一底板101,底筒1与底板101之间设置有均匀设置有四个加强板102。当然,根据实际需求底筒1和底板101之间还可以设置两个加强板102、三个加强板102、五个加强板102等。通过在底筒1的底部设置底板101,可增加整个装置与底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整体装置的稳定性,而在底筒1与底板101之间设置加强板102,可加强两者连接的稳固性,且能提升底筒1的强度。
具体地,如附图2所示,支座2为圆柱结构,滑动设置在底筒1的内腔中,当然,根据实际需求,支座2也可以不滑动设置在底筒1的内腔,可直接设置在底筒1的内腔中,但支座2的外直径需小于底筒1内腔的直径。
具体地,如附图2所示,液压机8的底座设置在底筒1的内腔底部,其输出端与支座2的底面连接,以用于驱动支座2沿底筒1内腔进行升降运动,从而带动上端的主管(或支管)进行升降。
具体地,液压机8上还设置有位置传感检测开关以及压力传感器,以更精准的调节支座2的升降。
具体地,如附图2所示底筒1的顶端环绕设置有四个第一定位孔103,支座2上对应第一定位孔103的位置设置有四个第二定位孔201,对应的第一定位孔103和第二定位孔201通过定位块104穿设定位。当然,根据实际需求,底筒1的顶部设置的第一定位孔103的数量也可以是三个、五个、六个等,而支座2上对应第一定位孔103的位置设置的第二定位孔201的数量也可以是三个、五个、六根等。其中,定位块104的数量与第一定位孔103的数量相同。
具体地,如附图2所示,第二定位孔201设置在支座2沿底筒1运动时与第二定位孔201对应的任一位置上。
具体地,定位块104穿设在第一定位孔103后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支座2上与其对应的任意一个第二定位孔201进行再次穿设定位。这样可方便支座2调节到指定位置后,进行定位固定,以将支座2固定在指定位置,避免液压机8持续承受支座2的重量。
具体地,结合附图3和附图4所示,滚动组件7设置在支座2的顶面,滚动组件7包括:环绕布置在支座2顶面上的六个滚轴701、以及可转动设置在滚轴701上的滚轮702,当然,根据实际需求,还可以在支座2顶面设置三个、四个、五个、六个等滚轮702。
具体地,如附图4所示,支座2顶面对应滚轴701的位置设置有安装槽203,安装槽203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槽204,滚轴701固定设置在固定槽204内,滚轮702则位于安装槽203内且至少部分露出安装槽203外。
具体地,如附图4所示,滚轴701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安装槽203两侧的固定槽204内,安装时,滚轮702先安装到滚轴701上,再将滚轴701设置到固定槽204内,以使滚轮702位于安装槽203内,且部分露出安装槽203外。
具体地,如附图9所示,固定板3放置在滚轮702上并与滚轮702接触,以用于在需要时两者配合实现固定板3的转动,从而带动上端的主管(或支管)进行转动。
具体地,结合附图2、附图5以及附图6所示,支座2的顶面边缘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第一限位,固定板3的底面设置有与第一限位部202对应的第二限位部301,第二限位部301上设置有两个用于限定固定板3转动的限位构件。当然,根据实际需求还可以在第二限位部301上设置三个限位构件、四个限位构件、五个限位构件等。
具体地,如附图5所示,第二限位部301为固定板3底面向下突出的环形凸块,该环形凸块的内径根据实际需求设定,但至少大于第一限位部202的外径,以包裹第一限位部202从而进行固定板3的限位,避免固定板3脱离支座2的顶面。
具体地,如附图6所示,限位构件包括:间隔设置在第二限位部301上的两个限位凸出部302、可转动设置在两个限位凸出部302之间的限位轴303、设置在限位轴303上的限位杆304、设置在限位杆304上的限位块305、以及与限位块305螺纹连接的限位螺丝36,限位螺丝36可穿过限位块305。
具体地,限位块305上设置有螺纹孔,限位螺栓穿过螺纹孔设置在限位块305上。
当固定板3旋转至限定位置,需要通过限位构件进行限位时,先通过旋转限位杆304使限位块305卡住第一限位部202,然后通过扭动限位螺丝36,以将固定板3可支座2卡紧,从而达到限定固定块再次旋转的效果。
具体地,如附图7所示,支撑组件5设置在固定板3的中部区域,支撑组件5包括:设置在固定板3中部区域的支撑滑轨501、设置在支撑滑轨501一端的支撑板503、可滑动设置在支撑板503上的支撑架502、以及可转动设置在支撑板503上的支撑杆504,支撑架502与支撑杆504螺纹连接。
具体地,支撑滑轨501为间隔设置在固定板3中部区域上端的导板,两块导板的对应侧底部设置有凹槽,对应的,支撑架502的底部通过设置对应的突出部卡在凹槽内进行滑动限位。当然,还可以通过其它的滑轨方式进行滑动设置,比如直接设置滑槽进行滑动连接。
具体地,支撑板503上设置有穿孔,支撑架502上设置有螺纹孔,支撑杆504穿过穿孔通过前端设置螺纹结构与支撑架502上的螺纹孔连接,以用于支撑杆504转动时驱动支撑架502沿支撑滑轨501运动。
具体地,支撑杆504的一端也设置有把手部408,以便于人工转动支撑杆504。
具体地,如附图8所示,支撑架502的顶端设置有两个支撑块505,两个支撑块505之间可转动设置有一支撑轮506。这样可更好的支撑主管或支管,且便于配合第二调节组件6进行主管或支管的径向调节。
具体地,如附图7所示,第一调节组件404设置在固定板3的第一侧,第一调节组件404包括:设置在固定板3第一侧的第一滑轨401、设置在第一滑轨401两端的第一调节板402、可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轨401上的两个第一调节架403、可转动设置在第一调节架403上的第一转动轴(图中未示出)、固定设置在第一转动轴上的第一转动轮405、以及可转动设置在第一调节板402上的第一调节杆404,其中一个第一调节架403上的第一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调节件,两个第一调节架403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调节杆404螺纹连接,第一调节杆404可穿过第一调节架403。
具体地,第一调节架403、第一滑轨401的滑动连接方式与支撑架502、支撑滑轨501的滑动连接方式相同(或类似)。
具体地,第一调节板402上也设置有穿孔,第一调节架403上也设置有螺纹孔,第一调节杆404穿过穿孔通过前端设置螺纹结构与该螺纹孔螺纹连接,以用于第一调节杆404转动时驱动第一调节架403沿第一滑轨401运动。
具体地,如附图7所示,第一调节杆404的一端也设置有把手部408,以便于人工转动第一调节杆404。
根据实际需求,可在两个第一调节架403上的第一转动轴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调节件,以更方便转动第一转动轴。
具体地,如附图7所示,第一调节件包括:与第一转动轴一端连接的第一直杆406、以及与第一直杆406一端垂直连接的第一横杆407。当然,根据实际需求,还可以不设置第一横杆407,直接在第一直杆406的一端设置突出结构即可。这样可便于人工转动第一转动轮405。
具体地,通过两根第一调节杆404的转动,可驱动两个第一调节架403沿第一滑轨401运动,以调节两个第一调节架403之间的间距,从而实现对不同管径的主管及支管进行有效支撑。
具体地,第一调节组件404中的第一转动轴转动时,可通过第一转动轮405驱动与之接触的主管(或支管)进行自转。
具体地,如附图7所示,第二调节组件6设置在固定板3的第二侧。第二调节组件6包括:设置在固定板3第二侧的第二滑轨601、设置在第二滑轨601两端的第二调节板602、可滑动设置在第二滑轨601上的两个第二调节架603、可转动设置在第二调节架603上的第二转动轴(图中未示出)、固定设置在第二转动轴上的第二转动轮605、以及可转动设置在第二调节板602上的第二调节杆604,其中一个第二调节架603上的第二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调节件,两个第二调节架603分别与对应的第二调节杆604螺纹连接,第二调节杆604可穿过第二调节架603,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所处的异面相互垂直。
具体地,第二调节架603、第二滑轨601的滑动连接方式与第一调节架403、第一滑轨401的滑动连接方式相同(或类似)。
具体地,第二调节板602上也设置有穿孔,第二调节架603上也设置有螺纹孔,第二调节杆604穿过穿孔通过前端设置螺纹结构与该螺纹孔螺纹连接,以用于第二调节杆604转动时驱动第二调节架603沿第二滑轨601运动。
具体地,如附图7所示,第二调节杆604的一端也设置有把手部408,以便于人工转动第二调节杆604。
根据实际需求,可在两个第二调节架603上的第二转动轴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调节件,以更方便转动第二转动轴。
具体地,第二调节件包括:与第二转动轴一端连接的第二直杆606、以及与第二直杆606一端垂直连接的第二横杆607。当然,根据实际需求,还可以不设置第二横杆607,直接在第二直杆606的一端设置突出结构即可。这样可便于人工转动第二转动轮605。
具体地,通过两根第二调节杆604的转动,可驱动两个第二调节架603沿第二滑轨601运动,以调节两个第二调节架603之间的间距,从而实现对不同管径的主管及支管进行有效支撑。
具体地,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所处的异面相互垂直,相当于,第一调节组件404中的第一转动轴转动时,可通过第一转动轮405驱动与之接触的主管(或支管)沿轴线旋转运动,而第二调节组件6中的第二转动轴转动时,可通过第二转动轮605驱动与之接触的主管(或支管)沿轴向运动(向前或向后运动)。
本发明中拉筋组对装置在使用时,先将其放置在固定位置,再通过吊机将主管和支管分别吊装到两个拉筋组对装置中的支撑组件5、第一调节组件404以及第二调节组件6上,以使主管和支管放置到对应的支撑架502、两个第一转动轮405以及两个第二转动轮605上。然后,通过液压机8调节支管的高度,使支管的高度与主管的高度对应,并通过限位结构进行锁定,最后,通过第一转动轴带动第一转动轮405转动,以使支管进行旋转,调节支管的端面与主管的端面对应,再通过第二转动轴带动第二转动轮605转动,以使支管向前(或向后)运动,使支管与主管的端面接触,从而完成支管和主管的组对。
基于本发明中拉筋组对装置而实现的拉筋组对方法,包括:步骤一、根据图纸计算需要的拉筋组对装置的数量和布置位置。
步骤二、将待组对的主管和支管分别放置在两套拉筋组对装置上(如附图9所示)。
步骤三、将两个两套拉筋组对装置固定到输送小车的车体上。
步骤四、通过输送小车中的驱动机构驱动车体运动到指定位置,再通过固定板3与滚轮702的配合转动固定板3,以调节主管与支管的相对角度。
步骤五、启动液压机8,将支管高度调节到合适的位置,并通过固定板3配合滚轮702,以固定板3为旋转点旋转支管,将支管调整到指定位置。
步骤六、通过第一调节件旋转第一转动轮405,以支管的轴线旋转支管,将支管的径向焊缝和对接口型调整到合适的位置。
步骤七、通过第二调节件转动第二转动轮605,以驱动支管向前运动靠近主管,并保留合适的间隙,从而完成组对。
本发明通过设置液压机8,并在支座2顶面设置可转动的滚轮702,且在滚轮702上放置固定板3,固定板3底面与支座2顶面还设置对应的限位部,还在固定板3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调节组件404和第二调节组件6,这样在拉筋组对时,便可将支管与主管放置在拉筋组对装置上,再通过液压机8、固定板3与滚轮702的配合、第一调节组件404、第二调节组件6对支管和主管进行调节组对,从而提升了拉筋组对的效率及精度,且减少了支管与主管的多位晃动,降低了安全风险,还减少了吊机的占用时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9)

1.一种拉筋组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有内腔的底筒;
滑动设置在所述底筒内的支座,所述支座的顶面边缘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第一限位部;
设置在所述底筒内的液压机,所述液压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支座的底面连接;
设置在所述支座顶面上滚动组件,所述滚动组件包括:环绕布置在所述支座顶面上的若干个滚轴、以及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滚轴上的滚轮;
放置在所述滚轮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对应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限定所述固定板转动的限位构件;所述第二限位部为所述固定板的底面环绕所述第一限位部向外凸出形成的环状凸块,所述限位构件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部上的两个限位凸出部、可转动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凸出部之间的限位轴、设置在所述限位轴上的限位杆、设置在所述限位杆上的限位块、以及与所述限位块螺纹连接的限位螺丝,所述限位螺丝可穿过所述限位块;
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中部区域的支撑组件;
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第一侧的第一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第一侧的第一滑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两端的第一调节板、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上的两个第一调节架、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架上的第一转动轴、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轴上的第一转动轮、以及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板上的第一调节杆,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调节架上的第一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调节件,两个所述第一调节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调节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杆可穿过所述第一调节架;
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第二侧的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第二侧的第二滑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两端的第二调节板、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上的两个第二调节架、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调节架上的第二转动轴、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轴上的第二转动轮、以及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调节板上的第二调节杆,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调节架上的第二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调节件,两个所述第二调节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调节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杆可穿过所述第二调节架,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所处的异面相互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筋组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筒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定位孔,所述支座上对应所述第一定位孔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定位孔,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可通过定位块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筋组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顶面对应所述滚轴的位置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槽,所述滚轴设置在所述固定槽内,所述滚轮位于所述安装槽内且至少部分露出所述安装槽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筋组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中部区域的支撑滑轨、设置在所述支撑滑轨一端的支撑板、可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支撑架、以及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支撑杆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筋组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顶端设置有两个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之间可转动设置有一支撑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筋组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转动轴一端连接的第一直杆、以及与所述第一直杆一端垂直连接的第一横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筋组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件包括:与所述第二转动轴一端连接的第二直杆、以及与所述第二直杆一端垂直连接的第二横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筋组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的一端设置有把手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筋组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筒的底部设置有一底板,所述底筒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加强板。
CN202011128250.5A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拉筋组对装置 Active CN1123722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28250.5A CN112372227B (zh)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拉筋组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28250.5A CN112372227B (zh)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拉筋组对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72227A CN112372227A (zh) 2021-02-19
CN112372227B true CN112372227B (zh) 2022-07-05

Family

ID=74580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28250.5A Active CN112372227B (zh)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拉筋组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7222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99141B1 (fr) * 2006-03-28 2009-04-24 Serimer Dasa Soc Par Actions S Support dit orbital pour un dispositif de soudage de conduits a souder bout a bout pour former une canalisation de type pipeline.
CN102935575B (zh) * 2012-11-19 2015-05-20 南京奥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大管径筒节组对接长装置
CN203045246U (zh) * 2012-12-21 2013-07-10 中建四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管廊管架施工上管滑管器
CN204913181U (zh) * 2015-07-07 2015-12-30 上海海隆复合钢管制造有限公司 大管径钢管焊接用对接调整装置
CN107009084A (zh) * 2017-05-03 2017-08-04 深圳远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管焊机角度定位机构
CN109531038B (zh) * 2019-01-17 2024-05-07 河北省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管道组对焊接辅助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CN210413311U (zh) * 2019-07-10 2020-04-28 江龙船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焊接支撑装置
CN211564986U (zh) * 2019-12-13 2020-09-25 青岛海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圆管焊接径向定位工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72227A (zh) 2021-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35697B (zh) 大直径筒体的直缝焊接和组队焊接设备
CN117984002A (zh) 一种用于钢筋笼滚焊机的夹持机构及钢筋笼夹持方法
CN113814646A (zh) 一种钢管加劲环拼装装置及其拼装方法
CN112372227B (zh) 一种拉筋组对装置
CN105415245A (zh) 一种头尾式组合夹具及具有该夹具的翻转机
CN111677935A (zh) 一种水电暖管道铺设用圆管快速对接拼装设备
CN118253912B (zh) 一种金属脚手架焊接装置
CN211804623U (zh) 混凝土搅拌车筒体的自动焊接装置
CN221134633U (zh) 一种风电塔筒对接焊接工装
CN210254774U (zh) 一种管道内焊机托架
CN220028984U (zh) 一种可定位的焊接装置
CN209531978U (zh) 一种钢筋网板加工装置
CN204771257U (zh) 大型圆柱形工件组装找正装置
CN218396762U (zh) 一种大直径圆型钢板仓焊接用回转装置
CN217142902U (zh) 一种钢结构拼装用的托辊传输装置
CN216178014U (zh) 一种钢结构焊接装置
CN112643290B (zh) 一种能够实现筒体接缝在线校正的卷板机及卷板方法
CN112496611B (zh) 一种建筑钢结构桁架自动化焊接成型系统
CN113458697A (zh) 一种吊臂焊接夹具的对中夹紧结构
CN209811580U (zh) 一种引导轮自动焊接设备
CN118455893A (zh) 一种适用于抽蓄电站不等径压力钢管的环筋组拼装置
CN219152021U (zh) 一种可调式滚轮架
CN215919504U (zh) 一种堆焊耐热钢辊焊接装置
CN221833714U (zh) 一种钢管调圆和加劲环装配的辅助装置
CN210649248U (zh) 一种驱动滚筒焊接安装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