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61654A - 一种燃气发动机驱动的热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气发动机驱动的热泵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361654A CN112361654A CN202011174936.8A CN202011174936A CN112361654A CN 112361654 A CN112361654 A CN 112361654A CN 202011174936 A CN202011174936 A CN 202011174936A CN 112361654 A CN112361654 A CN 11236165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r
- refrigerant
- economizer
- flue gas
- ga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9
-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Carb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5
- 239000003546 flue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5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10687 lubricating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918 waste hea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314 lubric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236 heat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45 co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737 fuel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JEGUKCSWCFPDGT-UHFFFAOYSA-N h2o hydrate Chemical compound O.O JEGUKCSWCFPDG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9058 respiratory gaseous ex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584 silenc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57 tha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0/00—Heat pumps
- F25B30/06—Heat pu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source of low potential hea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43/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operating on gaseous fuels; Plants including such engines
- F02B43/10—Engines or plant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other specific gases, e.g. acetylene, oxyhydroge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63/00—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pumps, hand-held tools or electric generators; Portable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engine-driven devi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 F25B43/02—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for separating lubricants from the refrigeran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4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one four-way valv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13—Economise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30—Use of alternative fuels, e.g. biofu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发动机驱动的热泵,包括燃气发动机、缸套水换热器、传动装置、压缩机、第一制冷剂换热器、第二制冷剂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第一烟气换热器、第二烟气换热器。第二烟气换热器设于燃气发动机的第一烟道上,第二烟气换热器的制冷剂侧与经济器的制冷剂侧串联或并联连接。发动机排出的高品位烟气余热直接通过第一烟气换热器散热给缸套水,再通过缸套水换热器散热至热水或空气直接余热利用。制冷剂在第二烟气换热器被低品位烟气余热加热气化后进入压缩机经济器入口,再压缩提升品位后通过第二制冷剂换热器散热使用。本发明实现了烟气余热分级高效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泵,尤其是一种燃气发动机驱动的热泵。
背景技术
燃气发动机驱动的热泵技术不断进步,在制冷制热领域取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市场上流行的燃气发动机驱动的热泵机组多为日本洋马、三洋等公司开发的小型多联机机组,多用于家庭住宅、小型商业或小型办公楼,使用场合有限,尤其是对于发动机烟气余热未能实现分级利用,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以及北方冬季供热煤改气政策的推进,发展以燃气发动机驱动的热泵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国专利CN101865501B公开了一种半热回收型GHP燃气发动机驱动空调/热泵机组,在冷媒系统中设置有冷媒热回收换热器,发动机系统中设置有冷却水热回收换热器,生活热水回路串联连接冷媒热回收换热器和冷却水热回收换热器。其只有一个烟气换热器,烟气换热器中的烟气向缸套水散热,排烟温度高,回收烟气热量少,很难实现对烟气的冷凝热回收,造成烟气废热利用不充分。
日本专利JP2001248935A公开了发动机热泵中发动机废热回收方法,来自发动机烟气热量被烟气热交换器的缸套水和第二辅助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吸收。烟气热交换器中的烟气向缸套水散热后,缸套水再向布置在室内热交换器与返回压缩机路径上的第一辅助热交换器内的制冷剂散热,第二辅助热交换器布置在室内热交换器与返回压缩机路径上。该专利的烟气热能回收量大,但烟气热能都传递到压缩机的吸气回路,该热能全由压缩机耗功压缩通过热泵技术才能实现烟气热能利用,烟气热量中的高温部分未能通过换热直接利用。
中国专利CN201610203393.5公开了一种用于集中供热系统的燃气驱动空气源热泵供热机组,烟气余热回收器设于内燃机的烟气管道上,烟气余热回收器的出水管路与供热系统的供水管道连接,烟气二次换热器作为热泵的第二蒸发器,制冷剂先流经第一蒸发器再流经第二蒸发器返回压缩机,烟气管道还与第一蒸发器的除霜装置连接。该专利改进了日本专利JP2001248935A,实现了烟气分级废热回收,但供暖水直接通过烟气余热回收器,供暖热水水质不佳易引起烟气余热回收器结垢,烟气余热回收器效率大大下降。且供暖水的压力高、温度较高,超过了发动机缸套水接管的承压;直接接入使用会导致缸套水管路卡箍式橡胶连接件脱落、爆管。烟气经过烟气余热回收器、烟气二次换热器散热后温度底、湿度高,不足以融化空气源蒸发器表面覆盖的霜层,甚至反而导致霜层加厚加密。
因此,需要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热能回收利用率高、可安全稳定运行的新型燃气发动机驱动的热泵,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热能回收利用率高、可安全稳定运行的新型燃气发动机驱动的热泵,该燃气发动机驱动的热泵制热运行时能够连续不断的提供热水,制冷热回收运行时可用来同时制取冷水和热水。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燃气发动机驱动的热泵,该热泵包括燃气发动机、缸套水换热器、压缩机、第一制冷剂换热器、第二制冷剂换热器、第一烟气换热器、第二烟气换热器、经济器,其中,第一烟气换热器和第二烟气换热器设于燃气发动机的第一烟道上,第一烟气换热器与缸套水换热器通过管道连接,压缩机与燃气发动机通过传动装置连接,第二烟气换热器与经济器通过管道串联或并联连接后,通过管道与压缩机连接,经济器和压缩机分别通过管道与第二制冷剂换热器连接。
可选地,所述经济器与第一制冷剂换热器通过管道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节流装置,其设于经济器与第一制冷剂换热器之间,用于节流从经济器流出的制冷剂;第二节流装置,其设于经济器与第二制冷剂换热器之间,用于节流流入经济器的制冷剂。
可选地,所述第二制冷剂换热器中凝结的制冷剂液体分为两路流进经济器,一路流进经济器,经过第二节流装置节流后冷却经济器中另一路中的其余制冷剂液体后,流过第二烟气换热器变成制冷剂气体,再流回压缩机;另一路中的制冷剂液体被冷却后,经过第一节流装置节流后,流进第一制冷剂换热器,在第一制冷剂换热器中吸取外部空气或水中的热能后,再流回压缩机。
可选地,所述第二制冷剂换热器中凝结的制冷剂液体分为两路,一路流进经济器,另一路分为两个分支,第一分支中的制冷剂经过第二烟气换热器被加热为制冷剂气体,第二分支中的制冷剂经过第二节流装置节流、冷却经济器中其余制冷剂液体后变成制冷剂气体,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中的制冷剂汇聚后流回压缩机;经济器中的制冷剂液体被冷却后,通过第一节流装置节流后流进第一制冷剂换热器,在第一制冷剂换热器中吸取外部空气或水中的热能后,再流回压缩机。
可选地,还包括:油分离器,其用于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气体中分离出润滑油;四通换向阀,设于油分离器与第二制冷剂换热器之间以及第一制冷剂换热器与压缩机之间的管道上。
可选地,还包括第三节流装置,其设于该第二烟气换热器的制冷剂管路上。
可选地,还包括缸套水泵,用于当缸套水分别在第一烟气换热器、燃气发动机的缸套加热后,升压缸套水,以通过缸套水换热器排出热量。
可选地,所述燃气发动机和第一烟气换热器之间的排烟烟道设有蒸汽发生器,水在蒸汽发生器中吸收高温烟气的热量产生蒸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分级利用烟气热能。高品位烟气余热直接通过第一烟气换热器散热给缸套水,再通过缸套水换热器散热至热水或空气直接余热利用。制冷剂被第二烟气换热器中的低品位烟气余热加热气化,再通过压缩机经济器入口吸入,经压缩提升品位后,通过第二制冷剂换热器散热使用,制冷剂在压缩机经济器吸入口的压力比压缩机吸气口压力高,比JP2001248935A和中国专利CN201610203393.5更好地降低了压缩机能耗。
(2)第一烟气换热器中烟气与缸套水的传热温差大,第二烟气换热器中的烟气与制冷剂换热温差大,第一烟气换热器和第二烟气换热器换热面积省、结构紧凑、换热器成本低。
(3)现有技术中,热水直接流进烟气换热器,若供暖热水水质不佳,则易引起烟气余热回收器结垢,烟气余热回收器效率大大下降,而本发明通过第一烟气换热器与发动机的闭式缸套水换热,缸套水侧水质好、压力低,第一烟气换热器可长期免维护高效运行。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燃气发动机驱动的热泵实施例一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燃气发动机驱动的热泵实施例二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燃气发动机驱动的热泵实施例三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燃气发动机驱动的热泵实施例四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燃气发动机驱动的热泵中烟气排烟实施例;
图6是本发明一种燃气发动机驱动的热泵的缸套水换热和蒸汽发生器实施例。
附图编号说明:1、燃气发动机,2、压缩机,3、第一制冷剂换热器,4、第二制冷剂换热器,5、第一节流装置,6、第二节流装置,7、经济器,8、第一烟气换热器,9、第二烟气换热器,13、四通换向阀,14、缸套水换热器,16、油分离器,18、传动装置,19、第一单向阀,20、第二单向阀,21、第三单向阀,22、第四单向阀,23、干燥过滤器,27、中冷器,31、经济器第一阀门,34、热水,36、第三节流装置,40、压缩机润滑油回路,41、缸套水管路,42、第一烟气阀,43、第二烟气阀,130、第一烟道,138、缸套水泵,139、第二烟道、140蒸汽发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实施方式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发明进行具体完整的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的“连接”既包括两个部件直接连接,也包括两个部件通过其他部件间接连接。本发明所述的“阀门”、“单向阀”、“四通换向阀”等为必要或非必要部件。
图1是本发明一种燃气发动机驱动的热泵的实施例一,包括燃气发动机1、压缩机2、第一制冷剂换热器3、第二制冷剂换热器4、第一节流装置5、第一烟气换热器8、第二烟气换热器9、四通换向阀13、缸套水换热器14、油分离器16、传动装置18、第一单向阀19、第二单向阀20、第三单向阀21、第四单向阀22、干燥过滤器23、经济器第一阀门31、热水34、第三节流装置36、压缩机润滑油回路40、缸套水管路40、第一烟道41和缸套水泵138。其中,经济器7具有换热器的功能,用于提高换热效率。其通过制冷剂自身节流蒸发吸收热量从而使另一部分制冷剂得到过冷。
燃气发动机1和压缩机2通过传动装置18连接。燃气发动机1是自然吸气或涡轮增压的形式的一种,其附带的空气进气过滤管路、燃气进气管路和烟气消音器等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赘述。传动装置18形式是变速齿轮箱、皮带轮或飞轮盘中的一种,其一端与发动机连接,另一端与压缩机连接,把燃气发动机1的动力传递给压缩机2。燃气发动机1的转速连续可调,不同运行工况下燃气发动机1的转速进行调整以调节压缩机2的转速,实现燃气发动机1驱动压缩机2。压缩机2、第一制冷剂换热器3、第二制冷剂换热器4、第一节流装置5、第二烟气换热器9、四通换向阀13、缸套水换热器14、油分离器16、第一单向阀19、第二单向阀20、第三单向阀21、第四单向阀22、干燥过滤器23、经济器第一阀门31、第三节流装置36、压缩机润滑油回路40构成了带经济器的蒸汽压缩式热泵循环。压缩机2带有经济器吸入口。压缩机2为开启式螺杆压缩机、开启式单机双级螺杆压缩机、开启式磁悬浮离心压缩机、开启式单机双级磁悬浮离心压缩机、开启式涡旋压缩机、开启式单机双级涡旋压缩机中的一种。压缩机2中的制冷剂为NH3、R718、HCFC22、HFC134a、HFC407C、HFC410a、HFC245fa、HFC507A、HFO1234yf、HFO1234zf中的一种。第一节流装置5、第二节流装置6为电子膨胀阀、热力膨胀阀、毛细管、浮球阀中的一种。
在燃气发动机1中的燃气和空气混合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在第一烟道130中流经第一烟气换热器8,将一部分烟气余热散发到缸套水中。缸套水在缸套水管路41中先流经第一烟气换热器8升温,再流经燃气发动机1的缸套继续升温,通过燃气发动机1上安装的缸套水泵138升压后流过缸套水换热器14,将热量排到外部的热水34(将温度低的热水,例如30℃加热至更高温度的热水)中,进行余热利用。第一烟气换热器8为板壳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翅片管式换热器中的一种。
制热模式下,压缩机2中排出的含有润滑油的制冷剂气体先流经油分离器16,分离出的润滑油通过压缩机润滑油回路40流回压缩机2。流出油分离器16的制冷剂气体继续通过四通换向阀13至第二制冷剂换热器4,把制冷剂气体中热量在第二制冷剂换热器4凝结,排到外部的水或空气中,实现热能利用。在第二制冷剂换热器4凝结的制冷剂液体通过第二单向阀20,流经干燥过滤器23、经济器7。在经济器7中,一部分制冷剂液体经过第二节流装置6节流后变成低温低压气液两相制冷剂,低温低压气液两相制冷剂冷却经济器7中其余制冷剂液体后,流过第二烟气换热器9变成制冷剂气体,经过经济器第一阀门31再流回压缩机2的经济器口。经济器第一阀门31是单向阀、电磁阀或电动球阀中的一种。经济器7中的制冷剂液体被冷却后,通过第一节流装置5节流,流经第三单向阀21至第一制冷剂换热器3,在第一制冷剂换热器3中吸取外部空气或水中的热能。制热模式下,第一单向阀19和第四单向阀22闭合。
制热模式下,流出第一烟气换热器8的烟气再流过第二烟气换热器9,在第二烟气换热器9中继续向流出经济器7的制冷剂散热,制冷剂在第二烟气换热器9中吸收烟气余热后变成气态。第二烟气换热器9为板壳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翅片管式换热器中的一种。
图2是本发明一种燃气发动机驱动的热泵的实施例二,图2与图1区别在于第二烟气换热器9与经济器7的制冷剂侧从串联变成并联。制热模式下,在第二制冷剂换热器4凝结的制冷剂液体通过第二单向阀20,流经干燥过滤器23后,一路通过第三节流装置36节流后变成气液两相制冷剂,流过第二烟气换热器9变成制冷剂气体;另一路制冷剂液体流入经济器7,在经济器7中,一部分制冷剂液体经过第二节流装置6节流后变成低温低压气液两相制冷剂,低温低压气液两相制冷剂冷却经济器7中其余制冷剂液体后变成制冷剂气体,与流出第二烟气换热器9的制冷剂气体汇聚后,经过经济器第一阀门31再流回压缩机2的经济器口。经济器第一阀门31是单向阀、电磁阀或电动球阀中的一种。经济器7中的制冷剂液体被冷却后,通过第一节流装置5节流,流经第三单向阀21至第一制冷剂换热器3,在第一制冷剂换热器3中吸取外部空气或水中的热能,最后通过四通换向阀13流回压缩机吸气口。制热模式下,第一单向阀19和第四单向阀22闭合。
图3是本发明一种燃气发动机驱动的热泵的实施例三,包括燃气发动机1、压缩机2,第一制冷剂换热器3、第二制冷剂换热器4、第一节流装置5、第二节流装置6、经济器7、第一烟气换热器8、第二烟气换热器9、缸套水换热器14、油分离器16、传动装置18、经济器第一阀门31、热水34、压缩机润滑油回路40、缸套水管路41、第一烟道130、缸套水泵138。
制热模式下,压缩机2中排出的含有润滑油的制冷剂气体先流经油分离器16,分离出的润滑油通过压缩机润滑油回路40流回压缩机2。流出油分离器16的制冷剂气体继续通过四通换向阀13至第二制冷剂换热器4,把制冷剂气体中热量在第二制冷剂换热器4凝结,排到外部的水或空气中,实现热能利用。在第二制冷剂换热器4凝结的制冷剂液体流入经济器7,在经济器7中,一部分制冷剂液体经过第二节流装置6节流后变成低温低压气液两相制冷剂,一路低温低压气液两相制冷剂冷却经济器7中其余制冷剂液体后,变成制冷剂气体,另一路低温低压气液两相制冷剂流过第二烟气换热器9变成制冷剂气体,两路的制冷剂气体汇聚后,经过经济器第一阀门31再流回压缩机2的经济器口。经济器第一阀门31是单向阀、电磁阀或电动球阀中的一种。经济器7中的制冷剂液体被冷却后,通过第一节流装置5节流后进入第一制冷剂换热器3,在第一制冷剂换热器3中吸取外部空气或水中的热能。制热模式下,第一单向阀19和第四单向阀22闭合。
制热模式下,流出第一烟气换热器8的烟气再流过第二烟气换热器9,在第二烟气换热器9中继续向流出经济器7的制冷剂散热,制冷剂在第二烟气换热器9中吸收烟气余热后变成气态。第二烟气换热器9为板壳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翅片管式换热器中的一种。
图4是本发明一种燃气发动机驱动的热泵的实施例四,图4与图3区别在于第二烟气换热器9与经济器7的制冷剂侧从串联变成并联,从第二制冷剂换热器4流出的制冷剂液体一路通过第二节流装置6节流后变成气液两相制冷剂,通过经济器7冷却流向第一制冷剂换热器3的制冷剂液体后变成气体制冷剂,另一路通过第三节流装置36节流后在第二烟气换热器9中吸收烟气余热后变成气体制冷剂,二路气体制冷剂汇聚后流过经济器第一阀门31返回压缩机2的经济器口。第三节流装置36为电子膨胀阀、热力膨胀阀、毛细管、浮球阀中的一种。图4中的其余部分与图3相同。
图5是本发明一种燃气发动机驱动的热泵中烟气排烟部分实施例。图1和图3的实施例在第一烟道130中装有第一烟气阀42、第二烟道139中装有第二烟气阀43。制热模式下,第一烟气阀42开启,第二烟气阀43关闭,流出第一烟气换热器8的烟气流过第三烟气换热器10与制冷剂换热。
图6是本发明一种燃气发动机驱动的热泵的缸套水换热和蒸汽发生器实施例。发动机1是涡轮增压发动机,带有中冷器27。燃气发动机1排出的烟气在第一烟气换热器8中向缸套水散热。缸套水在缸套水管路41中,先在第一烟气换热器8中吸收烟气余热升温后,流经燃气发动机1的缸套继续升温,再通过燃气发动机1上安装的缸套水泵138升压后流过缸套水换热器14,将热量排到外部的热水或空气中,进行余热利用。从缸套水换热器14流出的缸套水,流经中冷器升温后流至第一烟气换热器8完成一个循环。燃气发动机1排出的高温烟气流入蒸汽发生器140和水换热,产生蒸汽。第一烟气换热器8为板壳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翅片管式换热器中的一种。缸套水换热器14是水-水或水-空气换热器中的一种或组合。缸套水换热器14是板式换热器、壳管式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翅片管式换热器中的一种。蒸汽发生器140为板壳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翅片管式换热器中的一种。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术语“安装”、“设置”、“连接”、“装置”应做广义理解,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发明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9)
1.一种燃气发动机驱动的热泵,其特征在于:该热泵包括燃气发动机、缸套水换热器、压缩机、第一制冷剂换热器、第二制冷剂换热器、第一烟气换热器、第二烟气换热器、经济器,其中,第一烟气换热器和第二烟气换热器设于燃气发动机的第一烟道上,第一烟气换热器与缸套水换热器通过管道连接,压缩机与燃气发动机通过传动装置连接,第二烟气换热器与经济器通过管道串联或并联连接后,通过管道与压缩机连接,经济器和压缩机分别通过管道与第二制冷剂换热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发动机驱动的热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节流装置,其设于经济器与第一制冷剂换热器之间,用于节流从经济器流出的制冷剂;
第二节流装置,其设于经济器与第二制冷剂换热器之间,用于节流流入经济器的制冷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气发动机驱动的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制冷剂换热器中凝结的制冷剂液体分为两路流进经济器,一路流进经济器,经过第二节流装置节流后冷却经济器中另一路中的其余制冷剂液体后,流过第二烟气换热器变成制冷剂气体,再流回压缩机;另一路中的制冷剂液体被冷却后,经过第一节流装置节流后,流进第一制冷剂换热器,在第一制冷剂换热器中吸取外部空气或水中的热能后,再流回压缩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气发动机驱动的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制冷剂换热器中凝结的制冷剂液体分为两路,一路流进经济器,另一路分为两个分支,第一分支中的制冷剂经过第二烟气换热器被加热为制冷剂气体,第二分支中的制冷剂经过第二节流装置节流、冷却经济器中其余制冷剂液体后变成制冷剂气体,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中的制冷剂汇聚后流回压缩机;经济器中的制冷剂液体被冷却后,通过第一节流装置节流后流进第一制冷剂换热器,在第一制冷剂换热器中吸取外部空气或水中的热能后,再流回压缩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发动机驱动的热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油分离器,其用于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气体中分离出润滑油;
四通换向阀,设于油分离器与第二制冷剂换热器之间以及第一制冷剂换热器与压缩机之间的管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发动机驱动的热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节流装置,其设于该第二烟气换热器的制冷剂管路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发动机驱动的热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缸套水泵,用于当缸套水分别在第一烟气换热器、燃气发动机的缸套加热后,升压缸套水,以通过缸套水换热器排出热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发动机驱动的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发动机和第一烟气换热器之间的排烟烟道设有蒸汽发生器,水在蒸汽发生器中吸收高温烟气的热量产生蒸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发动机驱动的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经济器与第一制冷剂换热器通过管道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174936.8A CN112361654A (zh) | 2020-10-28 | 2020-10-28 | 一种燃气发动机驱动的热泵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174936.8A CN112361654A (zh) | 2020-10-28 | 2020-10-28 | 一种燃气发动机驱动的热泵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61654A true CN112361654A (zh) | 2021-02-12 |
Family
ID=74511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174936.8A Pending CN112361654A (zh) | 2020-10-28 | 2020-10-28 | 一种燃气发动机驱动的热泵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361654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48815A (zh) * | 2021-04-30 | 2021-06-29 | 上海本家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发动机余热换热装置 |
CN113048814A (zh) * | 2021-04-30 | 2021-06-29 | 上海本家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发动机余热换热装置 |
CN113063311A (zh) * | 2021-04-30 | 2021-07-02 | 上海本家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烟气换热器 |
CN114440445A (zh) * | 2022-02-18 | 2022-05-06 | 上海本家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发动机驱动大温差高温热泵热水机组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13665A (zh) * | 2015-02-02 | 2015-05-1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热泵空调系统 |
CN104820363A (zh) * | 2015-03-09 | 2015-08-05 | 山东大学 | 基于生物质气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及能量优化控制方法 |
CN105443243A (zh) * | 2015-12-23 | 2016-03-30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 |
CN105841390A (zh) * | 2016-03-31 | 2016-08-10 | 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 | 一种用于集中供热系统的燃气驱动空气源热泵供热机组 |
CN208382621U (zh) * | 2018-06-13 | 2019-01-15 | 成都爱信智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空气源燃气热泵机组 |
CN109945549A (zh) * | 2019-03-19 | 2019-06-28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外接可持续热源的超低环温太阳能-空气源热泵机组 |
CN110319617A (zh) * | 2019-07-01 | 2019-10-11 | 上海理工大学 | 基于热源塔的燃气热泵装置 |
CN111380257A (zh) * | 2020-03-30 | 2020-07-07 | 上海南进热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内燃机缸套水余热实现不停机除霜的热泵 |
-
2020
- 2020-10-28 CN CN202011174936.8A patent/CN11236165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13665A (zh) * | 2015-02-02 | 2015-05-1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热泵空调系统 |
CN104820363A (zh) * | 2015-03-09 | 2015-08-05 | 山东大学 | 基于生物质气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及能量优化控制方法 |
CN105443243A (zh) * | 2015-12-23 | 2016-03-30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 |
CN105841390A (zh) * | 2016-03-31 | 2016-08-10 | 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 | 一种用于集中供热系统的燃气驱动空气源热泵供热机组 |
CN208382621U (zh) * | 2018-06-13 | 2019-01-15 | 成都爱信智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空气源燃气热泵机组 |
CN109945549A (zh) * | 2019-03-19 | 2019-06-28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外接可持续热源的超低环温太阳能-空气源热泵机组 |
CN110319617A (zh) * | 2019-07-01 | 2019-10-11 | 上海理工大学 | 基于热源塔的燃气热泵装置 |
CN111380257A (zh) * | 2020-03-30 | 2020-07-07 | 上海南进热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内燃机缸套水余热实现不停机除霜的热泵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48815A (zh) * | 2021-04-30 | 2021-06-29 | 上海本家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发动机余热换热装置 |
CN113048814A (zh) * | 2021-04-30 | 2021-06-29 | 上海本家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发动机余热换热装置 |
CN113063311A (zh) * | 2021-04-30 | 2021-07-02 | 上海本家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烟气换热器 |
CN114440445A (zh) * | 2022-02-18 | 2022-05-06 | 上海本家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发动机驱动大温差高温热泵热水机组 |
CN114440445B (zh) * | 2022-02-18 | 2024-04-26 | 上海本家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发动机驱动大温差高温热泵热水机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LU102468B1 (en) | Total heat recovery type integrated gas heat pump heat supply unit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 |
CN112361654A (zh) | 一种燃气发动机驱动的热泵 | |
CN105841390A (zh) | 一种用于集中供热系统的燃气驱动空气源热泵供热机组 | |
CN2884061Y (zh) | 可实现双级压缩的并联压缩机低温空气源热泵装置 | |
CN108759210A (zh) | 一种基于空气源热泵的除霜系统 | |
CN107014076A (zh) | 一种适用于高低温环境的三压力高效风冷热泵热水器 | |
CN107024031A (zh) | 一种适用于大温差的三压力高效风冷热泵机组 | |
CN110762889A (zh) | 一种防积霜的空气源热泵系统 | |
CN204063403U (zh) | 一种空调热泵热水器系统 | |
CN210512229U (zh) | 复叠式高温热泵机组 | |
CN112361653B (zh) | 一种燃气发动机驱动的热泵 | |
CN212657902U (zh) | 一种蒸发冷离心式冷水机组 | |
CN210861760U (zh) | 一种自然冷却制冷系统 | |
CN209027150U (zh) | 一种自动回油燃气热泵系统 | |
CN111707020A (zh) | 一种高效除霜的燃料热泵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 |
CN105674375A (zh) | 空气源多级蒸发双级增焓直热式供暖装置 | |
CN206847084U (zh) | 适用于高低温环境的三压力高效风冷热泵热水器 | |
CN205536061U (zh) | 空气源多级蒸发双级增焓直热式供暖装置 | |
CN115264578A (zh) | 一种蓄热型热源站 | |
CN112361652A (zh) | 一种燃气发动机驱动的热泵 | |
CN112361655A (zh) | 一种燃气发动机驱动的热泵 | |
CN104180453A (zh) | 一种空调热泵热水器系统 | |
CN114857696A (zh) | 一种磁悬浮离心式空调系统 | |
CN114440445B (zh) | 一种发动机驱动大温差高温热泵热水机组 | |
CN206771791U (zh) | 风冷水冷组合式空调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