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56751B - 车用桌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用桌和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356751B CN112356751B CN202011292739.6A CN202011292739A CN112356751B CN 112356751 B CN112356751 B CN 112356751B CN 202011292739 A CN202011292739 A CN 202011292739A CN 112356751 B CN112356751 B CN 11235675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nkage
- vehicle
- guide rail
- groove
- limiting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1—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tables or tr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用桌和车辆。本发明的车用桌,包括:桌板;和两个联动组件,两个联动组件分别布置于桌板的相对两侧,联动组件包括导轨、第一联动机构和第二联动机构,导轨用于与车辆的车体连接,并依次通过第一联动机构和第二联动机构与桌板连接,以使桌板能沿导轨在缩回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移动,第二联动机构包括第一联动件和第二联动件,第一联动件和第二联动件均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联动机构和桌板之间,使得桌板能在伸出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运动,其中,当桌板运动至打开位置时,第一联动件与桌板垂直,第二联动件相对于第一联动件倾斜。这样,可以在桌板打开后,对桌板形成三角形支撑,提高支撑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用桌和车辆。
背景技术
车用桌是一种车内辅助设备,其与车体连接,并可翻转,用于提供工作、用餐、娱乐和置物的空间,以丰富车辆功能,提升客户体验。
一般,车用桌的桌板通过联动组件与设置于车体上的导轨连接。相关技术中,桌板翻转打开时,联动组件对桌板大致形成L形支撑,此时,桌板稳定性较差,容易晃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高车用桌在桌板打开后的稳定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用桌,其包括:
桌板;和
两个联动组件,两个联动组件分别布置于桌板的相对两侧,联动组件包括导轨、第一联动机构和第二联动机构,导轨用于与车辆的车体连接,并依次通过第一联动机构和第二联动机构与桌板连接,以使桌板能沿导轨在缩回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移动,第二联动机构包括第一联动件和第二联动件,第一联动件和第二联动件均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联动机构和桌板之间,使得桌板能在伸出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运动,其中,当桌板运动至打开位置时,第一联动件与桌板垂直,第二联动件相对于第一联动件倾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联动机构上设有第一槽和第二槽,第一槽和第二槽在由伸出位置至缩回位置的方向上依次布置,第一联动件和第二联动件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槽和第二槽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槽和/或第二槽为U型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联动件上设有长形孔,第一联动件通过长形孔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槽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联动件可伸缩,并在桌板由伸出位置运动至打开位置的过程中缩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联动件包括驱动缸和填充物,填充物设置于驱动缸的有杆腔中,对驱动缸的活塞施加压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填充物为气体;或者,填充物为弹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联动机构包括支撑座和连接架,支撑座通过连接架与导轨连接,第一联动件和第二联动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支撑座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架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连接呈L型,第一架体位于支撑座与导轨之间,并与导轨连接,第二架体位于支撑座下方,并与支撑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用桌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连接于两个联动组件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轨包括轨道和滑块,轨道用于与车体连接,滑块滑动设置于轨道中并与第一联动机构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联动组件包括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与第一联动机构连接,并且,联动组件还包括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设置于导轨的第一端,并在桌板移动至缩回位置时,与第一限位部配合,限制桌板沿导轨的位移;和/或,联动组件还包括第三限位部,第三限位部设置于导轨的第二端,并在桌板移动至伸出位置时,与第一限位部配合,限制桌板沿导轨的位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包括限位弹片,并且,第二限位部包括第一弹性垫,和/或,第三限位部包括第二弹性垫。
在一些实施例中,桌板包括外板和内板,外板套设于内板外部。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本体,并且还包括各实施例的车用桌,车用桌与本体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为商用货车。
在本发明中,当桌板运动至打开位置时,第一联动件和第二联动件对桌板形成三角形支撑,能够有效提高车用桌在桌板打开后的稳定性。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车用桌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桌板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支撑座的立体图。
图4为图1中连接架的立体图。
图5为图1中第一联动件的立体图。
图6为图1所示车用桌处于缩回位置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局部示意图。
图8为图7中限位弹片与第一弹性垫的配合示意图。
图9为图1所示车用桌处于伸出位置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局部剖视图。
图11为图1所示车用桌处于打开位置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
10、车用桌;
1、桌板;11、外板;12、内板;
2、联动组件;21、导轨;21a、轨道;21b、滑块;22、联动机构;22a、第一联动机构;22b、第二联动机构;221、连接架;221a、第一架体;221b、第二架体;221c、连接孔;222、支撑座;222a、第一槽;222b、第二槽;222c、销孔;222d、第一座体;222e、第二座体;222f、第三槽;222g、第一槽段;222h、第二槽段;223、第一联动件;223a、长形孔;224、第二联动件;225、销轴;226、螺栓;227、第一安装座;228、第二安装座;23、支架;24、限位弹片;241、第一弹片;242、第二弹片;243、横部;244、过渡部;245、弯钩部;25、第一弹性垫;26、第二弹性垫;
3、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开展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图1-图12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发明的车用桌。
参照图1-12,一些实施例中,车用桌10包括桌板1和两个联动组件2。
桌板1通过两个联动组件2与车辆的车体连接,实现在车体上的安装。参照图2,一些实施例中,桌板1包括外板11和内板12,外板11套设于内板12外部。具体地,外板11和内板12的横截面均大致呈U形,外板11罩设于内板12外部,并彼此连接。这样,桌板1被构造为内外双层板结构,内部具有空腔,重量较轻。其中,外板11与内板12之间可以通过自攻螺钉连接。
两个联动组件2分别布置于桌板1的相对两侧,用于实现桌板1与车体相对两侧壁的连接。例如,一些实施例中,车辆为重卡或牵引车等商用货车,两个联动组件2将桌板1连接于卧铺箱的两侧壁上,以便在不需要时,可以将车用桌10隐藏于卧铺箱内。其中,参照图6,两个联动组件2之间可以通过连接件3连接。连接件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联动组件2连接,使得连接件3横跨于两个联动组件2之间,与两个联动组件2之间连接形成H型,这一方面能够提高两个联动组件2的运动同步性,另一方面也能够减少两个联动组件2间的晃动和旋转,提高车用桌10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除了实现桌板1与车体的连接,两个联动组件2还使得桌板1能在缩回位置、伸出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运动,以实现桌板1的推入拉出以及折叠和打开,满足使用时和非使用时对车用桌10不同状态的要求。
其中,缩回位置为桌板1的初始位置,也是车用桌10被推入的极限位置。处于缩回位置时,桌板1未被拉出,而是隐藏于卧铺箱等车辆的隐蔽空间中,以在不需要使用车用桌10时,实现对车用桌10的收纳,减少车用桌10对乘用空间的占用。
伸出位置为桌板1被拉出的极限位置,也是桌板1由缩回位置运动至打开位置的过渡位置。将桌板1从卧铺箱等车辆的隐蔽空间中向外拉出到极限位置,即使桌板1由缩回位置运动至伸出位置。
打开位置为桌板1由伸出位置发生翻转后的位置,也是桌板1被使用时的位置。打开位置一般在水平方向上位于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并在竖直方向上位于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上方。将运动至伸出位置的桌板1向上翻转,即可使桌板1由伸出位置运动至打开位置。
需要使用时,将桌板1由缩回位置拉出至伸出位置,然后向上翻转桌板1,使桌板1由伸出位置运动至打开位置,将桌板1的状态由折叠状态改变为打开状态,供乘用人员在驻车等场合进行工作、用餐、娱乐或置物。
使用完毕后,向下翻转桌板1,对桌板1进行折叠,使桌板1由打开位置运动至伸出位置,之后再将桌板1推回至缩回位置,使桌板1重新被收纳于卧铺箱等车辆的隐蔽空间中,等待下次使用。
接下来对联动组件2的结构进行说明。
参照图1-12,一些实施例中,联动组件2包括导轨21和联动机构22。
导轨21用于与车体连接,并通过联动机构22与桌板1连接,以使桌板1能沿导轨21在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参照图1,一些实施例中,导轨21包括轨道21a和滑块21b。轨道21a用于与车体连接。滑块21b滑动设置于轨道21a中并通过联动机构22与桌板1连接。其中,轨道21a与车体之间可以采用多种连接方式。作为其中的一种,参照图1,一些实施例中,联动组件2包括支架23,支架23由螺栓等连接件连接于车体上,轨道21a则与支架23采用焊接等方式连接,以实现轨道21a在车体上的安装固定。沿着轨道21a的长度方向,可以间隔布置多个支架23,以实现对轨道21a更稳定可靠的支撑。
基于所设置的轨道21a和滑块21b,轨道21a和滑块21b分别用作导轨21的固定部和滑动部,使得当桌板1被推拉时,滑块21b可以沿轨道21a滑动,实现桌板1沿轨道21a的移动,使得桌板1能在缩回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移动。
与导轨21采用多节轨体滑动连接结构的情况相比,当导轨21采用轨道21a与滑块21b滑动配合的结构时,由于滑块21b在轨道21a的行程范围内滑动,因此,可以有效缩短导轨21的悬臂长度,避免因悬臂过长而造成桌板1晃动,从而可以有效提升桌板1稳定性。
联动机构22连接导轨21与桌板21,一方面使得导轨21能在桌板1被推拉时进行伸缩,实现桌板1在缩回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的运动,另一方面还使得桌板1能被翻转,实现桌板1在伸出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的运动,使桌板1能在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参照图1-12,一些实施例中,联动机构22包括第一联动机构22a和第二联动机构22b。导轨21依次通过第一联动机构22a和第二联动机构22b与桌板1连接,即,第一联动机构22a连接导轨21与第二联动机构22b,第二联动机构22b则连接第一联动机构22a与桌板1。具体地,第一联动机构22a与导轨21的滑动部(例如滑块21b)连接。第二联动机构22b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联动机构22a与桌板1之间,使得桌板1能被翻转,在伸出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运动。
其中,参照图1-12,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联动机构22b包括第一联动件223和第二联动件224。第一联动件223和第二联动件224均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联动机构22a和桌板1之间,使得桌板1能在伸出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运动。其中,在两个联动组件2相对布置的方向上,第一联动件223和第二联动件224并排布置,例如,参照图11,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联动件224布置于第一联动件223的靠近另一联动组件2的一侧,或者,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联动件224布置于第一联动件223的远离另一联动组件2的一侧。
参照图6和图9,当桌板1在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运动时,第二联动机构22b并未相对于第一联动机构22a和桌板1发生转动,第一联动件223和第二联动件224均大致平行于导轨21的伸缩方向(实际是滑块21b等滑动部的滑动方向,也是导轨21或轨道21a的长度方向),此时,第一联动件223和第二联动件224也均平行于桌板1的桌面,桌板1未被第二联动机构22b支撑于导轨21上方,而是叠置于导轨21上。
而参照图11,当桌板1运动至打开位置时,第二联动机构22b相对于第一联动机构22a和桌板1发生转动,使得第一联动件223和第二联动件224与第一联动机构22a和桌板1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均发生改变,其中,第一联动件223由与导轨21的伸缩方向平行变为与导轨21的伸缩方向垂直,第二联动件224则由与导轨21的伸缩方向平行变为相对于导轨21的伸缩方向倾斜,此时,桌板1被第二联动机构22b支撑于导轨21上方,第一联动件223垂直地连接于桌板1与第一联动机构22a之间,第二联动件224倾斜地连接于桌板1与第一联动机构22a之间。这种情况下,第一联动件223垂直于桌板1,第二联动件224相对于第一联动件223倾斜,第一联动件223和第二联动件224与桌板1之间形成三角形(如图11中虚线所示),使得第二联动机构22b对桌板1形成三角形支撑。由于三角形具有较强的结构稳定性,因此,与相关技术中的L形支撑相比,三角形支撑能够提高桌板1的稳定性,减少桌板1的晃动。
可见,基于所设置的联动机构22,可以在桌板1打开后,实现对桌板1的三角形支撑,解决相关技术中桌板1不稳,晃动量较大的问题,有效提升桌板1使用稳定性。
并且,所设置的联动机构22,使得无需设置支腿,即可提高桌板1的稳定性,这有利于实现对车用桌10结构及车用桌10使用步骤的简化,并有利于节约车用桌10打开时对车辆乘用空间的占用。
一些相关技术中,针对L形支撑所造成的桌板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在桌板上设置可折叠的支腿,通过在联动组件将桌板撑起后,再将支腿打开,对桌板进行辅助支撑,来提高桌板稳定性。这种增设支腿的方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桌板稳定性,却也导致车用桌整体结构复杂,使用时操作步骤繁琐,同时,由于支腿打开后需要占据一定的乘用空间,因此,还导致对乘用空间的要求提高,限制车用桌在乘用空间狭小车辆中的应用。
而通过将联动组件2设置为具有能对桌板1进行三角形支撑的第一联动件223和第二联动件224,使得联动组件2自身即可形成对桌板的稳定支撑,由于无需设置支腿,因此,结构更加简单,操作更加方便,同时可以节省支腿对乘用空间的占用,降低车用桌10对乘用空间的要求,使得车用桌10在乘用空间狭小的车辆中也能安装使用,有效扩大车用桌10的应用范围。
为了实现第一联动件223和第二联动件224与桌板1之间的转动连接,参照图1及图11,一些实施例中,联动组件2包括第一安装座227和第二安装座228。第一安装座227和第二安装座228均安装于桌板1的下表面上,例如,第一安装座227和第二安装座228通过螺钉等连接件与桌板1可拆卸连接,或者,第一安装座227和第二安装座228采用焊接等其他方式不可拆卸地连接于桌板1上。并且,第一安装座227和第二安装座228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第一联动件223和第二联动件224分别插入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中,并被销轴225穿过,实现第一联动件223与第一安装座227之间以及第二联动件224与第二安装座228之间的可转动连接,使得桌板1能相对于第二联动机构22b发生翻转。其中,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可以为U型槽或V型槽。
而为了实现第一联动件223和第二联动件224与第一联动机构22a的转动连接关系,参照图1-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联动机构22a上设有第一槽222a和第二槽222b,第一槽222a和第二槽222b在由伸出位置至缩回位置的方向上依次布置,即,第一槽222沿着由伸出位置至缩回位置的方向位于第二槽222b的上游。第一联动件223和第二联动件224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槽222a和第二槽222b中。例如,参照图3和图10,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槽222a和第二槽222b的槽壁上设有销孔222c,销轴225穿过销孔222c及插入第一槽222a和第二槽222b中的第一联动件223和第二联动件224,实现第一联动件223和第二联动件224与第一联动机构22a的转动连接,此时,第一联动件223和第二联动件224均通过销轴225与第一联动机构22a转动连接。
其中,为了方便第一联动件223插入第一槽222a中,第一槽222a被构造为U型槽。为了方便第二联动件224插入第二槽222b中,第二槽222b被构造为U型槽。具体地,参照图3,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槽222a和第二槽222b包括第一槽段222g和第二槽段222h,第一槽段222g和第二槽段222h沿着由伸出位置至缩回位置的方向依次连通,且第一槽段222g为弧形槽,第二槽段222h为矩形槽,第一槽段222g的朝向伸出位置的一端以及第一槽段222h和第二槽段222g的上端均敞开。这样,第一槽222a和第二槽222b均大致呈U型,方便第一联动件223和第二联动件224插入,同时,基于U型槽形成旋转运动副,也有利于提高制造和配合精度,限制第一联动件223和第二联动件224的晃动量,提升车用桌10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设置呈弧形的第一槽段222g,也更方便第一联动件223和第二联动件224相对于第一联动机构22a转动。
参照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联动件223上设有长形孔223a(例如长圆孔),第一联动件223通过长形孔223a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槽222a中。具体地,在第一联动件223和第一联动机构22a之间由销轴225连接时,销轴225经由长形孔223a穿过第一联动件223,使得销轴225能穿过第一槽222a槽壁上的销孔222c和长形孔223a,实现第一联动件223在第一槽222a中的可转动连接。
基于所设置的长形孔223a,参照图10和图12,一方面,第一联动件223可以更方便地在平行于导轨21的位置及垂直于导轨21的位置之间转动,另一方面,在第一联动件223转动至垂直于导轨21的位置后,第一联动件223可以与第一联动机构22a之间局部刚性接触,被更加稳定可靠地限位。
上述各实施例中,第一联动件223和第二联动件224的结构可以多样。
例如,参照图5,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联动件223为板形件,其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设有长形孔223a和圆孔,分别供两个销轴225穿过,以实现第一联动件223与第一槽222a和第一安装座227之间的可转动连接,进而实现第一联动件223与第一联动机构22a和桌板1之间的可转动连接。
参照图1和图11,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联动件223为杆形件,其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设有圆孔,分别供两个销轴225穿过,以实现第二联动件224与第二槽222b和第二安装座228之间的可转动连接,进而实现第二联动件224与第一联动机构22a和桌板1之间的可转动连接。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联动件224可伸缩,并在桌板1由伸出位置运动至打开位置的过程中缩短。这样,第二联动件224可以更好地满足打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对第二安装座228与第一联动机构22a之间距离的不同要求。当桌板1未运动至打开位置,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二联动件224处于拉伸状态,可以满足第二安装座228与第一联动机构22a之间较长的距离要求。当桌板1由伸出位置向打开位置运动,由折叠状态向打开状态切换的过程中,第二安装座228与第一联动机构22a之间的距离变短,因此,第二联动件224缩短,可以满足第二安装座228与第一联动机构22a之间逐渐变短的距离要求。
作为第二联动件224的一种实现方式,参照图1和图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联动件224包括驱动缸和填充物,填充物设置于驱动缸的有杆腔中,对驱动缸的活塞施加压力。其中,填充物可以为气体或弹簧。当填充物为气体时,第二联动件224为气弹簧。当填充物为弹簧时,第二联动件224可以看作气弹簧的一种变形结构,通过将气弹簧内的气体替换为弹簧得到,此时,第二联动件224可以称为弹簧支撑杆。与第二联动件224为气弹簧的情况相比,当第二联动件224为弹簧支撑杆时,可以更平稳地实现桌板1在伸出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的运动,并在桌板1运动至打开位置后对桌板1进行更可靠地支撑。
接下来对第一联动机构22a的结构予以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7,并结合图3-4及图9-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联动机构22a包括支撑座222和连接架221,支撑座222通过连接架221与导轨21连接,第一联动件223和第二联动件224可转动地连接于支撑座222上。
其中,参照图3,支撑座222包括第一座体222d和第二座体222e。在两个联动组件2相对布置的方向上,第二座体222e连接于第一座体222d的朝向另一联动组件2的表面上,并且,在导轨21的伸缩方向上,第二座体222e连接于第一座体222d的中部,前面提到的第一槽222a和第二槽222b分别设置于第一座体222d和第二座体222e上,并分别位于第一座体222d和第二座体222e的靠近伸出位置的一端,使得第一槽222a和第二槽222b在由伸出位置至缩回位置的方向上先后布置,分别供第一联动件223和第二联动件224插入,实现第一联动件223和第二联动件224与第一联动机构22a的转动连接。同时,继续参照图3,并结合图7,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座222上设有第三槽222f,前面提及的连接件3设置于第三槽222f中。具体地,第三槽222f由第一座体222d延伸至第二座体222e,并由第一座体222d和第二座体222e的上表面向下凹陷,连接件3嵌入第三槽222f中,并通过螺钉等螺纹连接件与第三槽222f的槽底连接。这样,连接件3通过与支撑座222连接,实现与第一联动机构22a的连接,进而实现与联动组件2的连接,将两个联动组件2连接在一起,使得两个联动组件2与连接件3之间连接形成H型。同时,通过设置第三槽222f,可以防止连接件3的上表面凸出于支撑座222的上表面。
参照图4及图10-12,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架221包括第一架体221a和第二架体221b。第一架体221a和第二架体221b连接呈L型。第一架体221a位于支撑座222与导轨21之间,并与导轨21(具体为滑块21b等滑动部)连接,例如,第一架体221a与导轨21焊接。第二架体221b位于支撑座222下方,并与支撑座222连接,例如,第二架体221b与支撑座222之间由螺栓226连接。这样,一方面,连接架221可以实现支撑座222与导轨21之间的连接,使得在桌板1被推拉时,联动机构22可以带动滑动部滑动,实现桌板1在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的移动,另一方面,连接架221还对支撑座222形成支撑,可以减少支撑座222的晃动和变形,提高车用桌10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支撑座222、第一安装座227和第二安装座228的材料可以为采用压铸工艺加工的锌合金,以提高自身刚度,增强表面耐刮擦性。
另外,参照图1以及图7-9,一些实施例中,联动组件2包括限位弹片24、第一弹性垫25和第二弹性垫26。限位弹片24用作第一限位部,其与第一联动机构22a连接,使得在导轨21伸缩,桌板1于缩回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移动时,限位弹片24能在固定部(即轨道21a)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移动。第一弹性垫25用作第二限位部,其设置于导轨21的第一端(具体为固定部的第一端),并在桌板1移动至缩回位置时,与限位弹片24配合,限制桌板1沿导轨21的位移。第二弹性垫26用作第三限位部,其设置于导轨21的第二端(具体为固定部的第二端),并在桌板1移动至伸出位置时,与限位弹片24配合,限制桌板1沿导轨21的位移。
基于所设置的限位弹片24、第一弹性垫25和第二弹性垫26,当桌板1分别运动至缩回位置和伸出位置后,限位弹片24能分别抵接于第一弹性垫25和第二弹性垫26上,通过与第一弹性垫25和第二弹性垫26的过盈配合,来对滑动部(例如滑块21b)进行限位,进而限制桌板1沿导轨21的位移,防止桌板1在急刹车或驾驶室举升翻转等特定工况条件下意外滑出,使得桌板1能稳定可靠地保持于缩回位置和伸出位置。并且,由于桌板1由伸出位置运动至缩回位置的过程中,第一联动机构21a并未发生移动,因此,该过程中限位弹片24仍能保持与第二弹性垫26的过盈配合,从而仍可防止桌板1意外滑出。
可见,在限位弹片24、第一弹性垫25和第二弹性垫26的配合下,可以在桌板1处于缩回位置、伸出位置和打开位置时,对桌板1进行可靠限位,使得桌板1能够稳定保持于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而不会意外滑出。
具体地,继续参照图1以及图7-9,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垫25和第二弹性垫26均为橡胶垫,二者分别设置于轨道21a的后端(即前述导轨21的第一端,也是轨道21a的沿由伸出位置至缩回位置的末端)及轨道21a的前端(即前述导轨21的第二端,也是轨道21a的沿由缩回位置至伸出位置的末端)。限位弹片24布置于第一架体221a与支撑座222之间,并包括第一弹片241和第二弹片242。第一弹片241和第二弹片242分别位于滑动部的前后两端(即沿导轨21伸缩方向的两端),并均具有依次连接的横部243、过渡部244和弯钩部245。横部243与第一联动机构22a连接。过渡部244由横部243向轨道21a一侧延伸,并连接横部243和弯钩部245。弯钩部245由过渡部244向横部243一侧弯折,并位于滑动部的长度方向(也是导轨21的伸缩方向)的一侧,用于与第一弹性垫25和第二弹性垫26接触,实现限位功能。
由于第一弹片241和第二弹片242的弯钩部245能分别从弹性垫(即第一弹性垫25或第二弹性垫26)的两侧与弹性垫接触,因此,当滑块21b滑动至轨道21a的前后两端时,滑块21b沿伸缩两个方向的位移均可受到限制,从而有利于使滑块21b更准确地保持于所期望的位置,进一步提高整体结构稳定性。
综上,图1-12所示的车用桌10,将第一联动件223和第二联动件224可转动地连接于支撑座222与桌板1之间,通过支撑座222过渡,实现桌板1翻转与支撑限位功能。并且,打开状态下,第一联动件223与第二联动件224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可以提高支撑强度,并省掉支腿,使用时更加舒适平稳,更加符合人机工程学。同时,采用滑块21b在轨道21a行程范围内滑动的导轨21,可以缩短悬臂伸出量,提升桌板稳定性。另外,设置限位弹片24与弹性垫,增加折叠和打开状态下的限位功能,可以解决桌板1在特定工况下(例如车辆急刹或驾驶室举升翻转)容易滑出的问题。
图1-12所示的车用桌10,其工作过程可以如下:
参照图6-8,行车过程中,桌板1处于折叠状态,并位于缩回位置,隐藏于卧铺箱内。此时,如图8所示,限位弹片24卡在第一弹性垫25上。
当驻车需要使用桌板1时,先打开卧铺箱前端的翻转盖板,将手伸入卧铺箱内,握住桌板1上的扣手,将桌板1拉出,使桌板1由缩回位置移动至伸出位置,此时,限位弹片24卡在第二弹性垫26上(参见图9-10);之后,参照图9-12,向上翻转桌板1,使第一联动件223由水平转动至竖直,同时,第二联动件224由水平转动至倾斜,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将桌板1支撑于导轨21上方,实现桌板1的打开,此时,如图12所示,第一联动件223上的长形孔223a的顶壁压在销轴225上,形成第一联动件223的限位点。
当桌板1使用完毕时,先向上抬起桌板1,使第一联动件223脱离限位点,然后向下翻转桌板1,使第一联动件223由竖直位置旋转回到水平位置,且第二联动件224由倾斜位置旋转回到水平位置,之后,再将桌板1推至卧铺箱内,直至桌板1回到缩回位置,此时,限位弹片24重新卡在第一弹性垫25上。
可见,整个过程,只需推拉和翻转桌板1即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可以理解,本发明的车用桌10并不限于图1-12所示的实施例。
例如,外板11与内板12之间、第一安装座227和第二安装座228与桌板1之间以及连接架221与支撑座222之间的连接方式,并不限于图1-12所示的方式,而是也可以采用螺钉与凸柱(Boss柱)配合、螺钉与刺窝孔配合、螺栓与螺母配合、卡扣与卡合孔配合或熔焊柱与熔焊孔配合等其他方式。
再例如,对桌板1沿导轨21的位移进行限制的限位结构,可以不限于第一限位部包括限位弹片24,第二限位部第一弹性垫25,且第三限位部包括第二弹性垫26的结构形式,例如,作为变型,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和第三限位部之间也可以为限位销与限位孔的配合,或者限位筋与限位槽的配合,或者为轮廓边线与限位翻边的配合,再例如,限位结构也可以不同时包括第二限位部和第三限位部,而只包括第三限位部和第三限位部中的一个。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车用桌(10),其特征在于,包括:
桌板(1);和
两个联动组件(2),所述两个联动组件(2)分别布置于所述桌板(1)的相对两侧,所述联动组件(2)包括导轨(21)、第一联动机构(22a)和第二联动机构(22b),所述导轨(21)用于与车辆的车体连接,并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联动机构(22a)和所述第二联动机构(22b)与所述桌板(1)连接,以使所述桌板(1)能沿所述导轨(21)在缩回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二联动机构(22b)包括第一联动件(223)和第二联动件(224),所述第一联动件(223)和所述第二联动件(224)均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联动机构(22a)和所述桌板(1)之间,使得所述桌板(1)能在所述伸出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运动,其中,当所述桌板(1)运动至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一联动件(223)与所述桌板(1)垂直,所述第二联动件(224)相对于所述第一联动件(223)倾斜,所述第一联动机构(22a)上设有第一槽(222a)和第二槽(222b),所述第一槽(222a)和所述第二槽(222b)在由所述伸出位置至所述缩回位置的方向上依次布置,所述第一联动件(223)和所述第二联动件(224)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槽(222a)和所述第二槽(222b)中,所述第二联动件(224)可伸缩,并在所述桌板(1)由所述伸出位置运动至所述打开位置的过程中缩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桌(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222a)和/或所述第二槽(222b)为U型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桌(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件(223)上设有长形孔(223a),所述第一联动件(223)通过所述长形孔(223a)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槽(222a)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桌(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联动件(224)包括驱动缸和填充物,所述填充物设置于所述驱动缸的有杆腔中,对所述驱动缸的活塞施加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桌(10),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为气体;或者,所述填充物为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桌(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机构(22a)包括支撑座(222)和连接架(221),所述支撑座(222)通过所述连接架(221)与所述导轨(21)连接,所述第一联动件(223)和所述第二联动件(224)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撑座(22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桌(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221)包括第一架体(221a)和第二架体(221b),所述第一架体(221a)和所述第二架体(221b)连接呈L型,所述第一架体(221a)位于所述支撑座(222)与所述导轨(21)之间,并与所述导轨(21)连接,所述第二架体(221b)位于所述支撑座(222)下方,并与所述支撑座(22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桌(1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用桌(10)还包括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连接于所述两个联动组件(2)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桌(1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21)包括轨道(21a)和滑块(21b),所述轨道(21a)用于与所述车体连接,所述滑块(21b)滑动设置于所述轨道(21a)中并与所述第一联动机构(22a)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车用桌(10),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2)包括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一联动机构(22a)连接,并且,所述联动组件(2)还包括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于所述导轨(21)的第一端,并在所述桌板(1)移动至所述缩回位置时,与所述第一限位部配合,限制所述桌板(1)沿所述导轨(21)的位移;和/或,所述联动组件(2)还包括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设置于所述导轨(21)的第二端,并在所述桌板(1)移动至伸出位置时,与所述第一限位部配合,限制所述桌板(1)沿所述导轨(21)的位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用桌(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限位弹片(24),并且,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第一弹性垫(25),和/或,所述第三限位部包括第二弹性垫(26)。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桌(10),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板(1)包括外板(11)和内板(12),所述外板(11)套设于所述内板(12)外部。
13.一种车辆,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任一所述的车用桌(10),所述车用桌(10)与所述本体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为商用货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292739.6A CN112356751B (zh) | 2020-11-18 | 2020-11-18 | 车用桌和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292739.6A CN112356751B (zh) | 2020-11-18 | 2020-11-18 | 车用桌和车辆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56751A CN112356751A (zh) | 2021-02-12 |
CN112356751B true CN112356751B (zh) | 2025-02-11 |
Family
ID=74532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292739.6A Active CN112356751B (zh) | 2020-11-18 | 2020-11-18 | 车用桌和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35675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46828B (zh) * | 2021-06-18 | 2022-04-22 | 诺博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 用于车辆的桌板部件以及车辆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3734723U (zh) * | 2020-11-18 | 2021-07-20 | 徐州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车用桌和车辆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557737U (zh) * | 2009-12-07 | 2010-08-25 | 毛西刚 | 一种可伸缩桌子 |
DE202012100251U1 (de) * | 2012-01-25 | 2012-02-27 | Crd Car Research & Development Gmbh & Co. Kg | Klapptisch |
CN203752984U (zh) * | 2014-03-04 | 2014-08-06 | 沈阳华锐世纪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房车用升降桌 |
EP3067275B1 (en) * | 2015-03-13 | 2018-01-03 | Volvo Car Corporation | A folding table arrangement for a vehicle seat back |
CN108991719B (zh) * | 2018-08-31 | 2024-11-15 | 青岛威奥轨道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轨道车辆宽度可变桌子 |
CN209719353U (zh) * | 2019-03-25 | 2019-12-03 | 江苏鸿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载可滑移电动折叠桌装置 |
CN110477598A (zh) * | 2019-08-30 | 2019-11-22 | 重庆市飞龙实木家俱有限公司 | 拼装式办公桌 |
CN111572425A (zh) * | 2020-05-08 | 2020-08-25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商用车的紧凑桌板 |
-
2020
- 2020-11-18 CN CN202011292739.6A patent/CN11235675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3734723U (zh) * | 2020-11-18 | 2021-07-20 | 徐州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车用桌和车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56751A (zh) | 2021-02-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845888A (en) | Retractable container holder | |
EP2402208B1 (en) | Vehicle seat device | |
US20070296258A1 (en) | Rear seat extended fold and kneel reconfiguration | |
CN101177128B (zh) | 车辆的可提升座椅 | |
US6145447A (en) | Foldable table for vehicles | |
JP2003509265A (ja) | 折り畳み位置を備えたベンチシート | |
CN107985377B (zh) | 一种座兜架和车架均可折叠的婴儿推车 | |
CN112356751B (zh) | 车用桌和车辆 | |
EP0708215A1 (en) | Storage-type chair | |
CN103057442A (zh) | 一种可前后互换的移动折叠座椅 | |
CN111572425A (zh) | 一种用于商用车的紧凑桌板 | |
CN213734723U (zh) | 车用桌和车辆 | |
CN111605460A (zh) | 一种车载桌及车辆 | |
US20150274041A1 (en) | Folding vehicle seat | |
CN110949211B (zh) | 一种汽车的座椅装置以及汽车 | |
CN215993154U (zh) | 一种高度可调多功能学生床桌 | |
CN215502094U (zh) | 一种隐藏式座椅脚踏装置 | |
CN222807963U (zh) | 腿托机构、座椅及车辆 | |
CN210852149U (zh) | 可伸展式座椅扶手及包括其的汽车座椅 | |
CN109106067A (zh) | 可升降电脑桌 | |
CN216508046U (zh) | 一种商务车用折叠桌板 | |
CN222372741U (zh) | 肘枕支撑结构及车辆 | |
CN223031021U (zh) | 一种折叠车架 | |
CN220947671U (zh) | 一种坐垫抬升机构及汽车座椅 | |
CN222237240U (zh) | 一种床骨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