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55663B - 高效免打磨自动制管机及制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效免打磨自动制管机及制管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355663B CN112355663B CN202110044627.7A CN202110044627A CN112355663B CN 112355663 B CN112355663 B CN 112355663B CN 202110044627 A CN202110044627 A CN 202110044627A CN 112355663 B CN112355663 B CN 11235566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er
- steel
- integration
- steel strip
- fol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23/00—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of machin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metal-working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B23P23/06—Metal-working plant comprising a number of associated machines or apparatu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5/00—Making specific metal objects by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a group in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效免打磨自动制管机及制管方法,制管机包括包括依次排列的钢带放卷装置、钢带压平装置、钢带折边装置、钢带合拢装置、合拢焊接装置、钢管整型装置和整型定径装置,钢带折边装置将压平后的钢带的两侧边缘压制成直角型的二次弯折边,钢带合拢装置压制钢带使钢带的两侧边逐步向上弯曲后合拢,合拢焊接装置钢带两侧边缘焊接形成钢管。本发明采用的制管工艺将钢带两边缘逐渐压制成槽型态,然后再将钢带合拢,合拢后两侧边缘位于槽体内部,使用时,焊缝会被遮挡于槽内,不影响使用外观。因此焊缝无需进行打磨,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以及焊缝打磨带来的问题。管材表面无焊缝、无打磨痕迹,表面状态可以很容易做到光滑平整,提高产品品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异形管生产加工领域,特别涉及高效免打磨自动制管机及制管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不锈钢槽管在制管时,普遍采用先在钢带中央位置做出槽型,后卷曲钢带,经焊接后制成槽型钢管,这种管的焊缝在管身的外表面上,焊缝凹凸不平并且颜色与原钢材不一样,所以必须将焊缝打磨掉,再进行抛光处理。然而管材焊接过程伴随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焊缝高低不平,打磨时有些地方未能打磨到,因此局部有明显的凹凸感、以及明显的打磨痕迹,极度影响产品的质量,因此必须进行二次打磨。但二次打磨仅能磨去表面多余的以及划痕的部分,无法修复管材表面凹凸不平的状态,因此传统的制管机生产出的槽型管品质不高,生产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须打磨、型管品质高、生产效率高的高效免打磨自动制管机及制管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高效免打磨自动制管机,包括依次排列的钢带放卷装置、钢带压平装置、钢带折边装置、钢带合拢装置、合拢焊接装置、钢管整型装置和整型定径装置,所述钢带放卷装置将钢带卷放卷后经钢带压平装置压平,所述钢带折边装置将压平后的钢带的两侧边缘逐步压制成直角型的二次弯折边,所述钢带合拢装置压制钢带使钢带的两侧边逐步向上弯曲后合拢,所述合拢焊接装置将合拢后的钢带两侧边缘焊接形成带焊缝的钢管,所述钢管整型装置和整型定径装置将钢管压制成需要的截面形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钢带两侧的二次弯折边在焊接后形成钢管一侧的凹槽,所述焊缝位于凹槽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焊缝压平装置,所述焊缝压平装置位于合拢焊接装置和钢管整型装置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钢带折边装置包括支架、折边上辊、折边下辊、折边上辊轴和折边下辊轴,所述折边上辊轴和折边下辊轴均安装于支架,所述折边上辊套装于折边上辊轴外并与折边上辊轴固定连接,所述折边下辊套装于折边下辊轴外并与折边下辊轴固定连接,所述折边上辊与折边下辊相对,所述折边上辊的两端设有向内弯折的凹部,所述折边下辊的两端设有向外弯折的凸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钢带合拢装置包括水平辊压机和竖向辊压机,所述竖向辊压机位于水平辊压机的输出端,所述水平辊压机设有水平上辊和水平下辊,所述水平上辊与水平下辊配合,所述水平上辊的中部呈圆弧型向外凸出,所述水平下辊的中部呈圆弧型内凹,所述竖向辊压机设有两个并列的竖向辊,所述竖向辊的中部呈圆弧型内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钢带合拢装置还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整合装置、第二整合装置和第三整合装置,所述第一整合装置包括第一整合上辊和第一整合下辊,所述第一整合上辊的两端均设有槽边整合凸缘,第一整合下辊的中部设有方型内凹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整合装置包括第二整合上辊和第二整合下辊,所述第二整合上辊从端部到中心设有直径依次递增的第一台阶、第二台阶和第三台阶,所述第一台阶、第二台阶均设置为两个并对称分布于第三台阶的两侧,所述第二整合下辊的中部设有方型内凹环,所述第三整合装置包括第三整合上辊和第三整合下辊,所述第三整合上辊设有整缝凸缘和压边台阶,所述整缝凸缘位于第三整合上辊的中部,所述压边台阶设置为两个并对称分布于整缝凸缘的两侧,所述第三整合下辊的中部设有方型内凹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钢管整型装置设有整型上辊和整型下辊,所述整型上辊的两端分别设有两条第一方型凸缘,所述整型上辊的中部设有第二方型凸缘,所述第一方型凸缘和第二方型凸缘之间形成两条方型凹环,所述整型下辊的中部设有方型内凹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高效免打磨自动制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钢带放卷装置对钢带进行放卷后,钢带压平装置对钢带进行压平;
S2、压平后的钢带通过钢带折边装置将钢带的两侧边缘压制成直角型的二次折边;
S3、钢带合拢装置的水平辊压机压制钢带的中部使钢带的中部下凹且两侧边缘上翻,钢带合拢装置的竖向辊压机压制钢带的两侧边缘使其相对合拢;
S4、合拢焊接装置将钢带合拢的两侧边缘进行焊接以形成钢管;
S5、钢管整型装置对钢管的形状进行初步整型,整型定径装置对钢管的形状进一步整型以达到预定的形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3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所述钢带合拢装置的第一整合装置压制二次折边的转角部位使二次折边的转角弧度减小,所述钢带合拢装置的第二整合装置压制钢带的二次折边以使钢带的两侧边缘位于同一平面,所述钢带合拢装置的第三整合装置进一步整理钢带的两侧边缘并使之相对合拢以便于焊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的制管工艺,先将钢带两边缘逐渐压制成弯折的二次折边形状,然后再将钢带合拢。合拢后两侧边缘位于槽体内部,焊接后,焊缝也位于槽体内。后期用于玻璃扶手安装或其它用途安装时,焊缝会被遮挡于槽内,不影响产品的使用外观。因此焊缝无需进行打磨也不会影响产品的外观,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以及解决焊缝打磨带来的各种不良问题。同时,管材表面无焊缝、无打磨痕迹,成品钢管的表面状态通过后期整型可以很容易的做到光滑平整的状态,大大提高了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高效免打磨自动制管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高效免打磨自动制管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高效免打磨自动制管机的钢带折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钢带折边装置的折边上辊轴和折边下辊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钢带合拢装置的水平辊压机的水平上辊和水平下辊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高效免打磨自动制管机的竖向辊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钢带合拢装置的第一整合装置、第二整合装置和第三整合装置的模具配合截面示意图;
图8为焊缝压平装置的模具配合截面示意图;
图9为钢管整型装置的模具配合截面示意图;
图10为成品钢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整型定径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整型定径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图1~12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高效免打磨自动制管机。
参照图1~12,高效免打磨自动制管机包括依次排列的钢带放卷装置1、钢带压平装置2、钢带折边装置3、钢带合拢装置4、合拢焊接装置5、焊缝压平装置8、钢管整型装置6、整型定径装置7和动力传动装置9。钢带放卷装置1用于安装钢带卷并对钢带卷进行放卷,放卷经过钢带压平装置2进行压平后再输送到钢带折边装置3。钢带折边装置3将压平后的钢带的两侧边缘逐步压制成直角型的二次弯折边,钢带合拢装置4压制钢带使钢带的两侧边逐步向上弯曲后合拢,合拢焊接装置5将合拢后的钢带两侧边缘焊接形成带焊缝的钢管,钢管整型装置6和整型定径装置7将钢管压制成需要的截面形状。整型定径装置7的输出端还可以设置同步自动切割装置以将钢管切割成需要的长度。整个系统可以采用PLC进行自动控制。
钢带两侧边缘焊接后形成方型钢管,钢带两侧的二次弯折边则形成钢管10一侧的凹槽101,参照图10,焊接后形成的焊缝位于凹槽101内的底部中心。后期用于玻璃扶手安装时,焊缝会被遮挡于凹槽101内,不影响使用外观,因此焊缝无需进行打磨也不会影响产品的外观。两个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省略了打磨工艺和打磨机构,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钢带压平装置2设有上下对置的两个水平辊,钢带两个水平辊之间进行压平。
参照图3,钢带折边装置3包括支架31、折边上辊32、折边下辊33、折边上辊轴34、折边下辊轴35、升降螺杆36和升降安装座37。支架31设置为两个,折边上辊轴34和折边下辊轴35的两端均安装于支架31并由支架31支撑。升降螺杆36贯穿支架31的上端并与支架螺纹配合,升降安装座37安装于支架31内并与支架31滑动连接。升降螺杆36的下端与升降安装座37可转动连接,折边上辊轴34的端部与升降安装座37通过轴承可转动连接。由此,通过转动升降螺杆36可带动升降安装座37上下移动并带动折边上辊轴34和折边上辊32上下移动以调节折边上辊32和折边下辊33之间的距离。折边下辊轴35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支架31通过轴承可转动连接,折边下辊轴35的另一端贯穿另一个支架31并与动力传动装置9连接。
折边上辊32套装于折边上辊轴34外并与折边上辊轴34固定连接,折边下辊33套装于折边下辊轴35外并与折边下辊轴35固定连接。参照图4折边上辊32与折边下辊33相对,折边上辊32的两端设有向内弯折的凹部321,折边下辊33的两端设有向外弯折的凸部331,凹部321与凸部331相对配合。钢带折边装置3设置为五组,五组钢带折边装置3的折边上辊32和折边下辊33的两端的凹部321和凸部331的弯折角度逐渐由45度过渡到90度。由此,折边上辊32和折边下辊33能将钢带压制成边缘上向弯折两次度呈90度直角的二次弯折边。
钢带合拢装置4包括三个依次排列的水平辊压机41和三个依次排列的竖向辊压机42,竖向辊压机42位于水平辊压机41的输出端。水平辊压机41设有水平上辊411和水平下辊412,水平上辊411与水平下辊412配合。水平上辊411的中部呈圆弧型向外凸出,水平下辊412的中部呈圆弧型内凹。由此,三个水平辊压机41的水平上辊411和水平下辊412的中部的弧型弯曲弧度逐步加大,参照图5,压制后的钢带的中部向下弯曲,而两侧边缘的二次弯折边向上翘起。每个竖向辊压机42设有两个并列的竖向辊421,竖向辊421的的中部呈圆弧型内凹,两个竖向辊421之间形成侧向挤压的圆弧型通道,钢带通过两个竖向辊421之间被侧向挤压使钢带的两侧边缘向中间合拢。三个依次排列的竖向辊压机42的两个并列的竖向辊421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使得钢带被逐渐挤压。
水平辊压机41还包括支架、上辊轴和下辊轴,其结构和连接关系与钢带折边装置3的相应结构类似。参照图6,竖向辊压机42还包括螺杆422、滑块423、轴杆424和安装座425。安装座425设有一端封闭的安装槽426,安装槽426的两侧设有滑槽427,螺杆422贯穿安装座425的封闭端并与安装座425可转动连接,螺杆422的一端位于安装槽426内,螺杆422的另一端伸出安装座425外,螺杆422的另一端可以设置手柄428。滑块423套装于螺杆422外并与螺杆422螺纹配合,滑块423的两侧位于滑槽427内。竖向辊421套装于轴杆424外并与轴杆424可转动连接。滑块423和轴杆424均设置为两个,螺杆422上设有方向相反的两段螺纹,两段螺纹分别与两块滑块423配合。通过转动螺杆422可以带动滑块423沿螺杆422移动,两块滑块423通过方向相反的螺纹配合可同时相向移动或相反移动以调节两个竖向辊421之间的距离。
参照图7,钢带合拢装置4还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整合装置43、第二整合装置44和第三整合装置45,第一整合装置43包括第一整合上辊431和第一整合下辊432。第一整合上辊431的两端均设有槽边整合凸缘433,槽边整合凸缘433呈尖角的环状结构,第一整合上辊431的中部则呈内凹状。第一整合下辊432的中部设有方型内凹环434。由此,第一整合上辊431对二次折边的弯折部位进行整型,使弯折角部更明析。而第一整合下辊432对合拢的钢带的周边进行整型,将圆型的周面挤压成方型。
第二整合装置44包括第二整合上辊441和第二整合下辊442,第二整合上辊441从端部到中心设有直径依次递增的环形台阶第一台阶443、第二台阶444和第三台阶445。第一台阶443、第二台阶444均设置为两个并对称分布于第三台阶445的两侧,使用时,第三台阶445位于到钢带两边缘之间,第二台阶444挤压钢带的两边的侧面使之位于同一平面。第二整合下辊442的中部设有方型内凹环,第二整合下辊442对钢带的周面进行挤压使之更接近方型。
第三整合装置45包括第三整合上辊451和第三整合下辊452,第三整合上辊451设有整缝凸缘453和压边台阶454。整缝凸缘453位于第三整合上辊451的中部。压边台阶454设置为两个并对称分布于整缝凸缘453的两侧,整缝凸缘453的宽度小于第三台阶445的宽度。整缝凸缘453和压边台阶454的作用与第二台阶444和第三台阶445相同。第三整合下辊452的中部设有方型内凹环。
第一整合装置43、第二整合装置44和第三整合装置45的其它结构与水平辊压机41相似。第一整合装置43和第二整合装置44之间以及第二整合装置44和第三整合装置45之间均设有竖向辊压机。
合拢焊接装置5设有竖向辊压机和焊接装置,从钢第三整合装置45输出的带经竖向辊压机将钢带的两侧边缘合拢后以焊接装置进行焊接形成钢管。钢带两侧的二次弯折边则形成钢管一侧的凹槽101,钢管形成后输送到焊缝压平装置8进行焊缝压平。
参照图8,焊缝压平装置8包括焊缝压平上辊81和焊缝压平下辊82,焊缝压平上辊81的中部设有方型的焊缝压平凸缘811,焊缝压平凸缘811伸入到凹槽101,在焊缝还未冷却时对焊缝进行压平。由此,无须再对焊缝进行打磨。
参照图9,钢管整型装置6设有整型上辊61和整型下辊62,整型上辊61的两端分别设有两条第一方型凸缘611,整型上辊61的中部设有第二方型凸缘612。第一方型凸缘611和第二方型凸缘612之间形成两条方型凹环613,第二方型凸缘612与凹槽101相对应,凹环613正好与钢管凹槽101两侧的凸出部相对应。整型下辊62的中部设有方型内凹环,整型上辊61与整型下辊62配合形成成品钢管所需要的形状。由此,钢管整型装置6将焊接成型的钢管进行整型以使钢管接近成品钢管所需要的形状。
整型定径装置7可以并列设置为两个,参照图11和12,整型定径装置7包括整形定径模具71、调节定位装置72、整形模座73、升降调节装置74、横向调节装置75和安装座76。整形定径模具71与调节定位装置72可转动连接,调节定位装置72安装于整形模座73并可调节整形定径模具71的位置。整形模座73与横向调节装置75连接,横向调节装置75与升降调节装置74连接,升降调节装置74安装于安装座76。调节定位装置72和整形定径模具71一一对应设置,调节定位装置72和整形定径模具71设置成4组并呈环状排列。
整形模座73包括环形入口732和安装支座733。环形入口732位于安装支座733的一端。安装支座733设置成4个并与调节定位装置72和整形定径模具71一一对应。
整形定径模具71包括呈环形分布的上模711、下模712和两个侧模713,上模711中部设有与凹槽101匹配的方型凸缘,下模712和两个侧模713的周面均为平直面。
调节定位装置72安装于安装支座733,调节定位装置72包括模具安装轴721、调节滑块722、调节丝杆723和固定块724。模具安装轴721的一端与整形定径模具71可转动连接,当钢管经过时,整形定径模具71跟随钢管的移动而转动。模具安装轴721的一端贯穿调节滑块722并与调节滑块722螺纹配合,转动模具安装轴721可调节整形定径模具71的轴向位置。调节滑块722与整形模座73滑动连接,固定块724与整形模座73固定连接。调节丝杆723的一端与调节滑块722活动套接,调节丝杆723的另一端贯穿固定块724并与固定块724螺纹配合。转动调节丝杆723可调节整形定径模具1的径向位置。
升降调节装置74包括升降调节丝杆741、升降调节板743和升降定位螺母742。升降调节板743上设有可供钢管贯穿的第一通孔,升降调节板743与安装座76滑动配合。升降调节丝杆741竖向设置,升降调节丝杆741的一端与升降调节板743活动套接,升降调节丝杆741的另一端贯穿安装座76并与安装座76螺纹配合。升降定位螺母742套装于升降调节丝杆741外并与升降调节丝杆741螺纹配合。转动升降调节丝杆741可使转动升降调节丝杆741沿其轴向升降并带动升降调节板743升降。转动升降定位螺母742可将升降调节丝杆74锁紧于安装座76。
横向调节装置75包括横移拖板751、横移丝杆752和横移丝杆座753和蜗轮压圈754。横移拖板751与升降调节板743滑动配合,横移丝杆座753与安装座76固定连接。横移丝杆752的一端与横移拖板751活动套接,横移丝杆752的一端贯穿横移丝杆座753并与横移丝杆座753螺纹配合。转动横移丝杆752可调节横移拖板751和与之连接的整形模座73的水平位置。
横移拖板751上设有可供钢管贯穿的第二通孔,蜗轮压圈754与蜗轮731一侧以螺钉固定连接并夹持第二通孔的边缘。由此,横移拖板751可支撑整形模座73,整形模座73则可以第二通孔的轴心为中心转动。
动力传动装置9包括动力电机91、纵向动力传动轴92、横向动力传动箱93和传力杆94。动力电机91与纵向动力传动轴92连接并可带动纵向动力传动轴92转动,横向动力传动箱93依次传动连接并设置为多个。横向动力传动箱93之间也可以采用纵向动力传动轴92连接。传力杆94设置为多组并与横向动力传动箱93一一对应连接。传力杆94和动力传动箱93设置为多组并分别与钢带压平装置2、钢带折边装置3、钢带合拢装置4、合拢焊接装置5、焊缝压平装置8和钢管整型装置6的下辊轴一一对应连接,可使各装置同步联动。电机91设置为两个,其中一个电机91带动钢带压平装置2、钢带折边装置3和钢带合拢装置4的水平辊压机41,另外一个电机91带动钢带合拢装置4的第一整合装置43、第二整合装置44和第三整合装置45、合拢焊接装置5和焊缝压平装置8。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适用于实施例1的高效免打磨自动制管机的高效免打磨自动制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钢带放卷装置1对钢带进行放卷,放卷后的钢带进入到钢带压平装置2两个水平辊之间进行压平;
S2、压平后的钢带通过钢带折边装置3将钢带的两侧边缘压制成直角型的二次折边;二次折边具有两个90度的弯折角和两块相连并基本呈90度弯折的平面。二次折边从中心向外先向上弯折90度再水平方向向外弯折90度。
S3、钢带合拢装置4的水平辊压机41压制钢带的中部使钢带的中部下凹且两侧边缘上翻,钢带合拢装置4的竖向辊压机42压制弯曲后的钢带的两侧使两侧边缘向中间相对合拢;
S4、合拢焊接装置5将钢带合拢的两侧边缘进行焊接以形成钢管;
S5、钢管整型装置6对钢管的形状进行初步整型,整型定径装置7对钢管的形状进一步整型以达到预定的形状。
步骤S3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钢带合拢装置4的第一整合装置43压制二次折边的转角部位使二次折边的转角弧度减小,使两块相连并弯折面的转角更明析而不是呈圆弧状,以便成品更方便安装扶手。平面钢带合拢装置4的第二整合装置44压制钢带的二次折边以使钢带的两侧边缘位于同一平面,钢带合拢装置4的第三整合装置45进一步整理钢带的两侧边缘并使之相对合拢以便于焊接。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高效免打磨自动制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排列的钢带放卷装置(1)、钢带压平装置(2)、钢带折边装置(3)、钢带合拢装置(4)、合拢焊接装置(5)、钢管整型装置(6)和整型定径装置(7),所述钢带放卷装置(1)将钢带卷放卷后经钢带压平装置(2)压平,所述钢带折边装置(3)将压平后的钢带的两侧边缘逐步压制成直角型的二次弯折边,所述钢带合拢装置(4)压制钢带使钢带的两侧边逐步向上弯曲后合拢,所述合拢焊接装置(5)将合拢后的钢带两侧边缘焊接形成带焊缝的钢管,所述钢带合拢装置(4)还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整合装置(43)、第二整合装置(44)和第三整合装置(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免打磨自动制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带两侧的二次弯折边在焊接后形成钢管(10)一侧的凹槽(101),所述焊缝位于凹槽(10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免打磨自动制管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焊缝压平装置(8),所述焊缝压平装置(8)位于合拢焊接装置(5)和钢管整型装置(6)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高效免打磨自动制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带折边装置(3)包括支架(31)、折边上辊(32)、折边下辊(33)、折边上辊轴(34)和折边下辊轴(35),所述折边上辊轴(34)和折边下辊轴(35)均安装于支架(31),所述折边上辊(32)套装于折边上辊轴(34)外并与折边上辊轴(34)固定连接,所述折边下辊(33)套装于折边下辊轴(35)外并与折边下辊轴(35)固定连接,所述折边上辊(32)与折边下辊(33)相对,所述折边上辊(32)的两端设有向内弯折的凹部,所述折边下辊(33)的两端设有向外弯折的凸部。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高效免打磨自动制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带合拢装置(4)包括水平辊压机(41)和竖向辊压机(42),所述竖向辊压机(42)位于水平辊压机(41)的输出端,所述水平辊压机(41)设有水平上辊(411)和水平下辊(412),所述水平上辊(411)与水平下辊(412)配合,所述水平上辊(411)的中部呈圆弧型向外凸出,所述水平下辊(412)的中部呈圆弧型内凹,所述竖向辊压机(42)设有两个并列的竖向辊(421),所述竖向辊(421)的中部呈圆弧型内凹。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高效免打磨自动制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整合装置(43)包括第一整合上辊(431)和第一整合下辊(432),所述第一整合上辊(431)的两端均设有槽边整合凸缘(433),第一整合下辊(432)的中部设有方型内凹环。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高效免打磨自动制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整合装置(44)包括第二整合上辊(441)和第二整合下辊(442),所述第二整合上辊(441)从端部到中心设有直径依次递增的第一台阶(443)、第二台阶(444)和第三台阶(445),所述第一台阶(443)、第二台阶(444)均设置为两个并对称分布于第三台阶(445)的两侧,所述第二整合下辊(442)的中部设有方型内凹环,所述第三整合装置(45)包括第三整合上辊(451)和第三整合下辊(452),所述第三整合上辊(451)设有整缝凸缘(453)和压边台阶(454),所述整缝凸缘(453)位于第三整合上辊(451)的中部,所述压边台阶(454)设置为两个并对称分布于整缝凸缘(453)的两侧,所述第三整合下辊(452)的中部设有方型内凹环。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高效免打磨自动制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整型装置(6)设有整型上辊(61)和整型下辊(62),所述整型上辊(61)的两端分别设有两条第一方型凸缘(611),所述整型上辊(61)的中部设有第二方型凸缘(612),所述第一方型凸缘(611)和第二方型凸缘(612)之间形成两条方型凹环(613),所述整型下辊(62)的中部设有方型内凹环。
9.高效免打磨自动制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钢带放卷装置(1)对钢带进行放卷后,钢带压平装置(2)对钢带进行压平;
S2、压平后的钢带通过钢带折边装置(3)将钢带的两侧边缘压制成直角型的二次折边;
S3、钢带合拢装置(4)的水平辊压机(41)压制钢带的中部使钢带的中部下凹且两侧边缘上翻,钢带合拢装置(4)的竖向辊压机(42)压制钢带的两侧边缘使其相对合拢;
S4、合拢焊接装置(5)将钢带合拢的两侧边缘进行焊接以形成钢管;
S5、钢管整型装置(6)对钢管的形状进行初步整型,整型定径装置(7)对钢管的形状进一步整型以达到预定的形状;
所述步骤S3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所述钢带合拢装置(4)的第一整合装置(43)压制二次折边的转角部位使二次折边的转角弧度减小,所述钢带合拢装置(4)的第二整合装置(44)压制钢带的二次折边以使钢带的两侧边缘位于同一平面,所述钢带合拢装置(4)的第三整合装置(45)进一步整理钢带的两侧边缘并使之相对合拢以便于焊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044627.7A CN112355663B (zh) | 2021-01-13 | 2021-01-13 | 高效免打磨自动制管机及制管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044627.7A CN112355663B (zh) | 2021-01-13 | 2021-01-13 | 高效免打磨自动制管机及制管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55663A CN112355663A (zh) | 2021-02-12 |
CN112355663B true CN112355663B (zh) | 2021-04-13 |
Family
ID=74534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044627.7A Active CN112355663B (zh) | 2021-01-13 | 2021-01-13 | 高效免打磨自动制管机及制管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35566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106788B (zh) * | 2022-06-28 | 2024-05-03 | 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极薄壁钢带双层错位套合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048705A (en) * | 1974-05-22 | 1977-09-20 | Acieries Reunies De Burbach-Eich-Dudelange S.A. Arbed | Method of making soldering wire constituted by a core of powder and a metallic tube enclosing the core |
US4796798A (en) * | 1986-06-11 | 1989-01-10 |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 production of seam-welded metal tubing |
CN1788873A (zh) * | 2005-11-23 | 2006-06-21 | 何甜灶 | 一种用钢板生产异形管材的方法及设备 |
CN108906904A (zh) * | 2018-09-13 | 2018-11-30 | 宿迁学院 | 一种异形管的径向连续挤压制备装置及方法 |
CN210588120U (zh) * | 2019-05-28 | 2020-05-22 | 佛山市龙翀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大口径钢管自动生产系统 |
-
2021
- 2021-01-13 CN CN202110044627.7A patent/CN11235566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048705A (en) * | 1974-05-22 | 1977-09-20 | Acieries Reunies De Burbach-Eich-Dudelange S.A. Arbed | Method of making soldering wire constituted by a core of powder and a metallic tube enclosing the core |
US4796798A (en) * | 1986-06-11 | 1989-01-10 |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 production of seam-welded metal tubing |
CN1788873A (zh) * | 2005-11-23 | 2006-06-21 | 何甜灶 | 一种用钢板生产异形管材的方法及设备 |
CN108906904A (zh) * | 2018-09-13 | 2018-11-30 | 宿迁学院 | 一种异形管的径向连续挤压制备装置及方法 |
CN210588120U (zh) * | 2019-05-28 | 2020-05-22 | 佛山市龙翀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大口径钢管自动生产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55663A (zh) | 2021-02-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406065B (zh) | 一种金属包装盒制作卷边加工机械 | |
CN112170533A (zh) | 通用型自动制管机 | |
CN106345935B (zh) | 汽车遮阳板钢丝骨架的自动折弯成型装置及其方法 | |
CN112355663B (zh) | 高效免打磨自动制管机及制管方法 | |
JPH11514927A (ja) | ロール成形装置と方法 | |
CN110038930B (zh) | Erw焊管的钢带粗成型工艺 | |
CN108555134B (zh) | 一种用于薄壁轻钢加工的冷弯成型龙骨机 | |
CN213409867U (zh) | 通用型自动制管机 | |
CN216324278U (zh) | 一种空调风机机壳生产线装置 | |
CN111468535B (zh) | 一种四轮轧辊机 | |
CN113695434B (zh) | 钢管精成型装置 | |
CN216503416U (zh) | 多槽钢管自动制管系统 | |
CN207188523U (zh) | 一种汽车半轴校直装置 | |
CN213737750U (zh) | 一种预涂膜收卷装置 | |
US8171766B1 (en) | Pass through inline seam rollformer | |
CN109973056B (zh) | 一种绕丝筛管及绕丝筛管成型装置 | |
CN213104195U (zh) | 一种圆环工件自动化成形设备 | |
CN213288256U (zh) | 一种用于立柱的冷压弯装置 | |
CN112404191A (zh) | 一种板材弯边卷圆设备 | |
CN210253633U (zh) | 金属软管成型机 | |
CN114683053A (zh) | 一种轻钢型材滚冲成型生产线 | |
CN221158210U (zh) | 一种便于更换模具的金属软管成型机 | |
CN221018164U (zh) | 薄板卷边机 | |
CN215998193U (zh) | 一种调距式管材滚压成型五辊挤压装置 | |
CN118893151B (zh) | 一种洗衣机内筒生产用包边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