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53380B - 用于动物扫描的线圈定位结构及磁共振动物扫描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动物扫描的线圈定位结构及磁共振动物扫描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353380B CN112353380B CN202011096236.1A CN202011096236A CN112353380B CN 112353380 B CN112353380 B CN 112353380B CN 202011096236 A CN202011096236 A CN 202011096236A CN 112353380 B CN112353380 B CN 11235338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il
- animal
- arc
- adjusting
- coil fix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 A61B5/05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involving electronic [EMR] or nuclear [NMR] magnetic resonance, e.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03/00—Evaluating a particular growth phase or type of persons or animals
- A61B2503/40—Animal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动物扫描的线圈定位结构及磁共振动物扫描设备。该线圈定位结构包括:承载底板;第一调节组件,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承载底板;线圈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并可随所述第一调节组件转动,所述线圈固定组件用于夹持动物头部线圈;以及第二调节组件,与所述线圈固定组件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线圈固定组件的夹持距离。通过第一调节组件与第二调节组件对线圈固定组件的调适,使得线圈固定组件实现平躺动物的准确夹持,无需过多零部件,避免对扫描对象造成损伤,同时可以降低操作复杂程度,便于使用;而且,线圈固定组件可以夹持预设尺寸的动物,适用范围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像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动物扫描的线圈定位结构及磁共振动物扫描设备。
背景技术
对动物扫描成像时,通常通过定位仪实现对定位的固定。具体的,首先进行麻醉,并将动物以趴着的方式放置于扫描床上,后续再利用定位仪的设计结构与动物的身体结构对应夹持或钉紧,以便于后期扫描。
以猴子头部扫描为例,是通过定位仪的各种设计结构来实现的,同时定位仪还需保证兼容线圈使用。虽然这样可以良好的固定猴子的头部,通过定位仪夹持动物时,由于动物是趴在扫描床上的,通过定位仪的各种设计结构夹持动物头部时,各种设计结构会将动物头部架起,保证动物头部固定,但是,通过上述设计结构夹持动物头部会对动物本身造成身体的伤害,同时导致实现该操作工作流非常复杂,不便于使用。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定位仪对动物本身造成伤害以及操作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动物扫描的线圈定位结构及磁共振动物扫描设备。
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动物扫描的线圈定位结构,包括:
承载底板;
第一调节组件,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承载底板;
线圈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并可随所述第一调节组件转动,所述线圈固定组件用于夹持动物头部线圈;以及
第二调节组件,与所述线圈固定组件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线圈固定组件的夹持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弧形载板,所述弧形载板可转动安装于所述承载底板,所述弧形载板上安装所述线圈固定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转动导向件;
所述转动导向件包括呈弧形的第一导向部与第一运动部,所述第一导向部设置于所述承载底板,所述第一运动部设置于所述弧形载板,所述第一导向部与所述第一运动部滑动配合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锁定件,所述锁定件用于对第一调节组件的调节角度进行限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件设置于所述承载底板,并可与所述弧形载板抵接;
所述锁定件包括锁定螺杆以及可转动设置于所述锁定螺杆端部的锁定块,所述锁定螺杆可转动安装于所述承载底板,所述锁定螺杆转动时可带动所述锁定块与所述弧形载板抵接或远离所述弧形载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弧形载板的外弧面具有第一齿部,所述锁定块具有第二齿部,通过所述第一齿部与所述第二齿部啮合锁定所述弧形载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具有角度标识,所述角度标识用于显示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的调节角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圈固定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于所述弧形载板的线圈固定夹,所述第二调节组件连接两个所述线圈固定夹,并可带动两个所述线圈固定夹相向或反向运动;
所述线圈固定夹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用于安装所述动物头部线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直线运动调节件,所述直线运动调节件连接所述线圈固定夹;
两个所述线圈固定夹由同一所述直线运动调节件驱动;或者,两个所述线圈固定夹分别连接至对应的所述直线运动调节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线运动调节件包括调节螺杆,所述线圈固定夹可转动安装于所述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转动时可带动所述线圈固定夹相对于所述弧形载板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螺杆具有两个螺纹段,两个所述螺纹段的旋向相反,且两个所述螺纹段分别安装两个所述线圈固定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移动导向件;
所述移动导向件包括第二导向部与第二运动部,所述第二导向部设置于所述弧形载板,所述第二运动部设置于所述线圈固定夹,所述第二导向部与所述第二运动部滑动配合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圈定位结构还包括躺板,所述躺板与所述弧形载板可转动连接,所述躺板用于承载平躺的动物,并与动物背部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躺板集成有局部线圈;或者,所述躺板具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可拆卸安装局部线圈。
一种用于动物扫描的线圈定位结构,包括:
承载底板;
线圈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承载底板,用于夹持动物头部线圈;
躺板,与所述承载底板可转动连接,所述躺板用于承载平躺的动物,并与动物背部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圈定位结构还包括第一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承载底板,所述线圈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并可随所述第一调节组件转动;
和/或,所述线圈定位结构还包括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可移动设置于所述承载底板,所述线圈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并可随所述第二调节组件移动。
一种磁共振动物扫描设备,包括成像机体、扫描床,以及如上述任一技术特征所述的线圈定位结构;
所述扫描床可移入或移出所述成像机体的扫描孔,所述线圈定位结构安装于所述扫描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用于动物扫描的线圈定位结构及磁共振动物扫描设备,采用平躺式结构,第一调节组件可带动线圈固定组件运动,以使线圈固定组件相对于承载底板调适至合适角度,通过第二调节组件带动线圈固定组件移动,以调节线圈固定组件的夹持距离。以使动物头部可以准确的位于线圈固定组件夹持的动物头部线圈中,保证动物头部固定准确可靠。通过第一调节组件与第二调节组件对线圈固定组件的调适,有效的解决目前定位仪对动物本身造成伤害以及操作复杂的问题,使得线圈固定组件实现平躺动物的准确夹持,无需过多零部件,避免对动物造成损伤,同时可以降低操作复杂程度,便于使用;而且,该线圈定位结构通过第二调节组件调节线圈固定组件的夹持尺寸,使得线圈固定组件可以夹持预设尺寸的动物,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线圈定位结构从一角度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线圈定位结构从另一角度看的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线圈定位结构安装于扫描床的立体图;
图4为图3所示的线圈定位结构中安装动物头部线圈的立体图;
图5为图4所示的线圈定位结构中安装局部线圈的立体图;
图6为图1所示的线圈定位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其中:100、线圈定位结构;110、承载底板;120、第一调节组件;121、弧形载板;1211、角度标识;1212、第一齿部;122、转动导向件;1221、第一导向部;1222、第一运动部;123、锁定件;1231、锁定螺杆;1232、锁定块;12321、第二齿部;1233、安装座;1234、锁定钮;130、线圈固定组件;131、线圈固定夹;1311、安装部;140、第二调节组件;141、直线运动调节件;142、移动导向件;150、躺板;160、锁止件;200、动物头部线圈;300、局部线圈;400、扫描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动物扫描的线圈定位结构100。该用于动物扫描的线圈定位结构100用于对扫描对象的扫描部位进行定位,以获得扫描部位的成像图像。可以理解的,这里的扫描对象是动物如狼、猴子、兔子等等,这里的扫描部位是指头部。即本发明的用于动物扫描的线圈定位结构100主要是用于对动物头部进行夹持定位,以实现对动物头部进行扫描成像。
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的用于动物扫描的线圈定位结构100也可实现动物其他部位的夹持定位如手部、腿部等等,本发明仅以用于动物扫描的线圈定位结构100对动物头部夹持定位为例进行说明。当扫描部位为除动物头部外的其他部位时,其扫描的步骤、原理与扫描部位为动物头部的步骤、原理实质相同,不一一赘述。
本发明的用于动物扫描的线圈定位结构100应用于磁共振动物扫描设备中,配合成像机体使用,以获得动物头部的成像图像。该线圈定位结构100中安装动物头部线圈200,并可实现动物头部的固定,使得动物头部可靠的位于动物头部线圈200中,能够实现动物头部与动物头部线圈200位置的相对固定。成像机体对动物头部成像时,可以保证动物头部图像的成像效果,并可以提高图像的信噪比。本发明的线圈定位结构100可以实现动物头部的可靠夹持,无需过多零部件,避免对动物造成损伤,同时可以降低操作复杂程度,便于使用。
参见图1至图5,在一实施例中,线圈定位结构100包括承载底板110、第一调节组件120、线圈固定组件130以及第二调节组件140。第一调节组件120可转动设置于承载底板110。线圈固定组件130设置于第一调节组件120,并可随第一调节组件120转动,线圈固定组件130用于夹持动物头部线圈200。第二调节组件140与线圈固定组件130连接,用于调节线圈固定组件130的夹持距离。
承载底板110起承载作用,承载底板110可以承载线圈定位结构100的各个零部件,使得线圈定位结构100形成一个整体,便于承载底板110安装于磁共振动物扫描设备的扫描床400上,便于使用。可选地,承载底板110呈平板状。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承载底板110也可为承载平台或者其他能够起承载作用的部件。
第一调节组件120可转动安装于承载底板110中,第一调节组件120可相对于承载底板110做转动运动。第一调节组件120上安装线圈固定组件130。线圈固定组件130中可拆卸安装动物头部线圈200。可以理解的,动物头部线圈200的类型原则上不受限制,只要能够配合磁共振动物扫描设备的成像机体实现动物头部的成像即可。可选地,动物头部线圈200包括但不限于柔性线圈、集成线圈等。
第一调节组件120可带动线圈固定组件130相对于承载底板110转动,以调节线圈固定组件130的角度,以使安装于线圈固定组件130中的动物头部线圈200处于合适的角度,满足不同动物的不同动物头部的调节适配,以使动物头部以适宜的角度位于动物头部线圈200中,保证动物头部与动物头部线圈200的相对位置准确。
可以理解的,不同动物、不同动物头部的尺寸存在差异,相应的,所需的线圈固定组件130的夹持尺寸以及动物头部线圈200的尺寸相异。为此,本发明的线圈定位结构100在线圈固定组件130中增加第二调节组件140,通过第二调节组件140调节线圈固定组件130的夹持距离,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动物头部的夹持,无需使用过多夹持部件,并且便于操作,同时,还不会对动物造成损伤。
具体的,第二调节组件140可以带动线圈固定组件130运动,以增加或减小线圈固定组件130的夹持距离。当线圈固定组件130所需夹持的动物的尺寸较大时,可以通过第二调节组件增加线圈固定组件130的夹持尺寸,此时,可以在线圈固定组件130中增加合适尺寸的动物头部线圈200。将动物头部移入动物头部线圈200中,并通过线圈固定组件130实现动物头部的夹持,保证动物头部固定准确,保证动物头部与动物头部线圈200的相对位置准确。
相应的,线圈固定组件130所需夹持的动物尺寸较小时,其原理与线圈固定组件130夹持较大尺寸的动物实质相同,在此不一一赘述。
线圈定位结构100使用时,通过第一调节组件120调节线圈固定组件130相对于承载底板110的角度,并通过第二调节组件140调节线圈固定组件130的夹持距离,以适应不同的动物以及不同的动物头部。随后,将动物头部线圈200安装于线圈固定组件130中,并移入动物头部,配合成像机体实现动物头部的成像,得到成像图像。
上述实施例的线圈定位结构100通过第一调节组件120与第二调节组件140对线圈固定组件130的调适,有效的解决目前定位仪对动物本身造成伤害以及操作复杂的问题,通过线圈固定组件130实现平躺式动物的动物头部的夹持,无需过多零部件,避免对动物造成损伤,同时可以降低操作复杂程度,便于使用。而且,该线圈定位结构100通过第二调节组件140调节线圈固定组件130的夹持尺寸,使得线圈固定组件130可以夹持任意尺寸的动物,适用范围广。并且,由于线圈固定组件130中安装动物头部线圈200,动物头部直接安装于动物头部线圈200中,可以保证动物头部的成像效果,提高成像图像的信噪比。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调节组件120可转动调节的角度范围为0°~75°。第一调节组件120调节时,可以调节动物头部线圈200的角度,便于固定动物头部与动物头部线圈200的相对位置,保证后续成像效果。而且,当第一调节组件120在上述范围运动时,可以使动物头部处于不同的角度,以满足不同场景的成像需求。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调节组件140调节线圈固定组件130的夹持距离的范围为50mm~600mm。由于不同动物尺寸的差异性,动物头部尺寸也不尽相同,通过第二调节组件140在上述范围调节夹持距离后,可以满足不同动物头部检测的需求,适用范围广。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调节组件120包括弧形载板121,弧形载板121可转动安装于承载底板110,弧形载板121上安装线圈固定组件130。如图1和图2所示,弧形载板121为呈弧形的板状结构,弧形载板121的上表面安装线圈固定组件130,弧形载板121的下表面可转动安装于承载底板110。弧形载板121相对于承载底板110转动时,可带动其上的线圈固定组件130同步转动,以调节线圈固定组件130相对于承载底板110的角度,以适应不同动物的动物头部角度的适配调节。
可选地,承载底板110开设转动槽,弧形载板121可转动安装于转动槽中。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承载底板110上也可设置支撑架,通过支撑架可转动支撑线圈固定组件130。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调节组件120还包括转动导向件122,转动导向件122可转动安装于承载底板110,弧形载板121上安装线圈固定组件130。可以理解的,转动导向件122起到向作用,导向连接弧形载板121与承载底板110。转动导向件122用于对弧形载板121相对于承载底板110的转动运动进行导向。转动导向件122连接弧形载板121,转动导向件122还连接承载底板110。弧形载板121相对于承载底板110转动时,可以通过转动导向件122相对于承载底板110转动,使得弧形载板121按照预设的轨迹转动,避免弧形载板121的运动发生窜动,保证线圈固定组件130的位置准确。
在一实施例中,转动导向件122包括呈弧形的第一导向部1221与第一运动部1222,第一导向部1221设置于承载底板110,第一运动部1222设置于弧形载板121,第一导向部1221与第一运动部1222滑动配合连接。弧形载板121转动时,弧形载板121带动第一运动部1222运动,此时,第一运动部1222可沿第一导向部1221运动,实现对弧形载板121的导向限位,使得弧形载板121的运动轨迹准确。
可选地,第一导向部1221为弧形的导向滑块,第一运动部1222为弧形的导向滑轨,第一运动部1222可滑动安装于第一导向部1221中。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向部1221也可为弧形的导向滑轨,第一运动部1222为弧形的导向滑块。可选地,第一运动部1222位于弧形载板121的边缘,方便第一运动部1222与承载底板110的第一导向部1221配合。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运动部1222也可位于弧形载板121的下表面。
可选地,转动导向件1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运动部1222分别位于弧形载板121的两端,并分别与承载底板110上对应位置的第一导向部1221配合。这样可以进一步保证弧形载板121的运动轨迹,使得弧形载板121的两端运动轨迹相一致,保证弧形载板121角度调节时的准确性。可选地,第一导向部1221及第一运动部1222的弧形半径为与弧形载板121的弧形半径相一致。这样可以保证弧形载板121准确的滑动。
参见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调节组件120还包括锁定件123,锁定件123用于对转动第一调节组件120的调节角度进行限位。锁定件123起限位作用,用于对弧形载板121位置进行固定,使得调节角度后的弧形载板121能够保持调节后的角度,进而使线圈固定组件130保持调节后的角度。
在一实施例中,锁定件123可运动设置于承载底板110,并可与弧形载板121抵接。锁定件123用于实现弧形载板121位置的固定,使得调节角度后的弧形载板121能够保持调节后的角度,进而保证线圈固定组件130的位置固定,便于线圈固定组件130定位动物头部,以使动物头部与动物头部线圈200之间的位置固定。
可选地,锁定件123可移动设置于承载底板110。锁定件123相对于承载底板110移动时,可以移入或移出弧形载板121与承载底板110之间。当锁定件123移入弧形载板121与承载底板110之间时,锁定件123可与弧形载板121抵接,限制弧形载板121的转动,实现弧形载板121的锁定限位。当锁定件123移出弧形载板121与承载底板110之间时,锁定件123脱离弧形载板121,弧形载板121可转动,实现弧形载板121的解锁。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通过伸缩设置限位销等方式实现锁定件123运动的驱动。
在一实施例中,锁定件123包括锁定螺杆1231以及可转动设置于锁定螺杆1231端部的锁定块1232,锁定螺杆1231可转动安装于承载底板110,锁定螺杆1231转动时可带动锁定块1232与弧形载板121抵接或远离弧形载板121。锁定螺杆1231与锁定块1232形成直线运动的模组,锁定螺杆1231转动时,可以带动锁定块1232做直线运动,此时锁定块1232沿锁定螺杆1231的轴向移动,使得锁定块1232移入或移出弧形载板121与承载底板110之间。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锁定螺杆1231与锁定块1232还可替换为滑轨滑块结构、滚珠丝杆结构等能够实现直线运动的结构。
可选地,锁定块1232为楔形块。锁定块1232移入弧形载板121与承载底板110之间后,锁定块1232的楔形表面可与弧形载板121的下表面接触,通过楔形表面的抵接力与摩擦力限制弧形载板121的转动。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锁定件123还可为限位销等能够通过抵接方式实现限位的部件。
参见图6,可选地,锁定件123还包括锁定钮1234,锁定钮1234设置于锁定螺杆1231远离锁定块1232的端部。锁定钮1234转动时可带动锁定螺杆1231同步转动。锁定钮1234可以增加锁定螺杆1231端部的体积,便于操作人员控制锁定螺杆1231转动。可选地,锁定件123还包括安装座1233,锁定螺杆1231可转动安装于安装座1233中,并通过安装座1233安装于承载底板110中。
参见图1和图6,在一实施例中,弧形载板121的外表面具有第一齿部1212,锁定块1232具有第二齿部12321,通过第一齿部1212与第二齿部12321啮合锁定弧形载板121。也就是说,弧形载板121的下表面设置第一齿部1212,锁定块1232的上表面具有第二齿部12321。当锁定螺杆1231驱动锁定块1232移入弧形载板121与承载底板110之间时,锁定块1232的第二齿部12321可与弧形载板121的第一齿部1212相啮合。通过此种方式可以进一步保证弧形载板121锁定准确,避免弧形载板121发生窜动。当需要调节弧形载板121的角度时,先通过锁定螺杆1231带动锁定块1232脱离弧形载板121,使第一齿部1212与第二齿部12321相分离,此时弧形载板121解锁,可以调整弧形载板121的角度。
参见图2和图3,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调节组件120具有角度标识1211,角度标识1211用于显示第一调节组件120的调节角度。这样可以方便第一调节组件120调节角度范围。
可选地,弧形载板121具有角度标识1211,角度标识1211沿弧形载板121的周向方向延伸,用于显示弧形载板121的调节角度。也就是说,将弧形载板121的转动角度转化为移动的刻度,通过弧形载板121移动所需的距离实现弧形载板121角度的调节。
可选地,承载底板110上具有基准刻度值,当基准刻度值对准角度标识1211的零刻线时,弧形载板121保持初始位置。需要调节弧形载板121至预设角度时,直接将弧形载板121上角度标识1211对应的刻度值与基准刻度值相对应,即可完成弧形载板121角度的调节。可选地,角度标识1211的示意角度范围即为弧形载板121的转动角度范围,也为第一调节组件120的调节角度范围,为0°~75°。
可选地,角度标识1211设置于弧形载板121的边缘位置,方便操作人员观看弧形载板121的转动角度。可选地,角度标识1211位于弧形载板121边缘的第一运动部1222上,相应的,基准刻度位于第一导向部1221;当然,也可将第一导向部1221的端部作为基准面。
参见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线圈固定组件13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于弧形载板121的线圈固定夹131,第二调节组件140连接两个线圈固定夹131,并可带动两个线圈固定夹131相向或反向运动。线圈固定夹131用于实现动物头部线圈200的固定。两个线圈固定夹131相对设置于弧形载板121上,并可沿弧形载板121移动。两个线圈固定夹131相互靠近时,线圈固定组件130的夹持距离减小;两个线圈固定夹131相互远离时,线圈固定组件130的夹持距离增加。可以理解的,线圈固定夹131的具体结构形状原则上不受限制,只要能够实现动物头部线圈200的安装即可。
动物头部线圈200安装于两个线圈固定夹131之间,通过线圈固定夹131实现动物头部线圈200的夹持。可以理解的,两个线圈固定夹131之间的距离通过动物的动物头部的尺寸决定。对某一动物的动物头部成像时,先根据动物头部的尺寸调整线圈固定夹131的距离,再将合适尺寸的动物头部线圈200安装于两个线圈固定夹131中。此时,两个线圈固定夹131即可实现动物头部与动物头部线圈200的夹持固定,并保证二者的位置相对固定,保证成像效果,如图4和图5所示。而且,由于动物头部位于动物头部线圈200中,即动物头部与动物头部线圈200直接接触,可以实现较好的信噪比。
可以理解的,动物头部线圈20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根据所需动物头部的尺寸选择合适的动物头部线圈200。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动物头部线圈200也可由柔性材料制成,即为柔性线圈,此时,可以调节两个线圈固定夹131之间距离,以此调节动物头部线圈200的尺寸,以使动物头部线圈200适应动物头部。
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的线圈定位结构100通过两个线圈固定夹131实现动物头部线圈200与动物头部的固定,无需增加其他零部件,降低结构的复杂程度,同时,通过第一调节组件120与第二调节组件140即可实现两个线圈固定夹131角度与距离的调节,操作过程简单便捷,便于使用。
在一实施例中,线圈固定夹131具有安装部1311,安装部1311用于安装动物头部线圈200。安装部1311凸出于线圈固定夹131的表面设置,安装部1311与动物头部线圈200配合连接,实现动物头部线圈200的安装,将动物头部线圈200固定在线圈固定夹131上。可选地,安装部1311位于线圈固定夹131相对的表面。
参见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调节组件140包括直线运动调节件141,直线运动调节件141连接线圈固定夹131,并带动线圈固定夹131相对于弧形载板121移动。直线运动调节件141可以输出直线运动。具体的,直线运动调节件141可运动安装于弧形载板121上,并与线圈固定夹131连接。直线运动调节件141运动时可以带动线圈固定夹131相对于弧形载板121移动,使得两个线圈固定夹131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以调节两个线圈固定夹131之间的距离。
在一实施例中,两个线圈固定夹131由同一直线运动调节件141驱动。也就是说,两个线圈固定夹131通过同一个直线运动调节件141连接,直线运动调节件141运动时,可以同时带动两个线圈固定夹131移动,使得两个线圈固定夹131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两个线圈固定夹131分别连接至对应的直线运动调节件141。也就是说,每一线圈固定夹131对应一个直线运动调节件141,通过对应的直线运动调节件141驱动对应的线圈固定夹131运动。
在一实施例中,直线运动调节件141包括调节螺杆,线圈固定夹131可转动安装于调节螺杆,调节螺杆转动时可带动线圈固定夹131相对于弧形载板121移动。调节螺杆可转动安装于弧形载板121,并且,调节螺杆穿过线圈固定夹131伸出。调节螺杆转动时可带动线圈固定夹131做直线运动,以调节两个线圈固定夹131之间的相对距离。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直线运动调节件141还可替换为滑轨滑块结构、滚珠丝杆结构等能够实现直线运动的结构。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调节螺杆同时连接两个线圈固定夹131,调节螺杆具有两个螺纹段,两个螺纹段的螺纹旋向相反,两个螺纹段分别安装两个线圈固定夹131。即其中一个螺纹段的旋向为顺时针方向,则另一螺纹段的旋向为逆时针方向。两个线圈固定夹131安装到调节螺杆对应的螺纹段后,转动调节螺杆,通过两个螺纹段可同时带动两个线圈固定夹131同步运动,并使两个线圈固定夹131同时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可选地,直线运动调节件141还可包括调节丝母,调节丝母可转动安装于调节螺杆,并与线圈固定夹131连接。即调节螺杆转动时可带动调节丝母做直线运动,使得调节丝母带动线圈固定夹131同步移动。可选地,直线运动调节件141还包括调节钮,调节钮设置于调节螺杆的端部。调节钮转动时可带动调节螺杆同步转动。调节钮可以增加调节螺杆端部的体积,便于操作人员控制调节螺杆转动。可选地,直线运动调节件141还包括安装管,调节螺杆安装于安装管中,并通过安装管安装于弧形载板121。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调节组件140包括移动导向件142,移动导向件142导向连接弧形载板121与线圈固定夹131。移动导向件142用于对线圈固定夹131的移动进行导向。移动导向件142连接线圈固定夹131,移动导向件142还连接弧形载板121。线圈固定夹131相对于弧形载板121移动时,可以通过移动导向件142相对于弧形载板121移动,使得线圈固定夹131按照预设的轨迹移动,避免线圈固定夹131的运动发生窜动,保证两个线圈固定夹131的位置准确,便于夹持动物头部与动物头部线圈200。
在一实施例中,移动导向件142包括第二导向部与第二运动部,第二导向部设置于弧形载板121,第二运动部设置于线圈固定夹131,第二导向部与第二运动部滑动配合连接。直线运动调节件141驱动线圈固定夹131移动时,线圈固定夹131可带动第二运动部运动,此时,第二运动部可沿第二导向部运动,实现对线圈固定夹131的导向限位,保证线圈固定夹131的运动轨迹准确。
可选地,第二导向部为导向滑槽,第二运动部为导向滑轨,第二运动部可滑动安装于第二导向部中。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第二导向部位为导向滑轨,第二运动部为导向滑槽。可选地,第二运动部位于线圈固定夹131的边缘,方便第二运动部与弧形载板121的第二导向部配合。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运动部也可位于线圈固定夹131的下表面。
可选地,移动导向件14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运动部分别位于线圈固定夹131的两侧,并分别与弧形载板121上对应位置的第二导向部配合。这样可以进一步保证线圈固定夹131的运动轨迹,使得线圈固定夹131的两端运动轨迹相一致,保证线圈固定夹131移动调节时的准确性。
在本发明中,动物以平躺方式位于线圈定位结构100。参见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线圈定位结构100还包括躺板150,躺板150与弧形载板121可转动连接,躺板150用于承载平躺的动物,并与动物的背部接触。躺板150呈平板状。动物平躺在躺板150上,此时,动物的背部与躺板接触,使得动物可以处于一定的位置,便于动物的动物头部位于动物头部线圈200中。
目前动物是趴在扫描床上的,为保证动物头部固定,需要利用定位仪的各种设计结构将动物头部夹持架起,再进行后期的扫描。本发明为了简化动物扫描的步骤,将动物趴着改为平躺方式,即动物麻醉后,直接以平躺方式放置于躺板150上,此时,动物头部直接位于动物头部线圈200中,无需通过各种设计结构夹持,简化定位步骤,便于操作,缩短扫描时间,实现动物头部的快速扫描。
而且,躺板150与弧形载板121可转动连接,即躺板150与弧形载板121铰接,通过此种方式可以调节躺板150的位置,便于躺板150位置的调节,进而可以调节动物所处的角度,以满足不同情况的扫描需求。示例性地,对动物的头部扫描时,动物的背部躺在躺板150上,头部位于两个线圈固定夹131夹持的动物头部线圈200中。
在一实施例中,躺板150具有固定部,固定部用于可拆卸安装局部线圈300。固定部可安装局部线圈300。这样可以实现与动物头部线圈200的联用,可以对动物的其他部位进行扫描,增加扫描区域的数量。
在一实施例中,躺板150中集成局部线圈。也就是说,局部线圈安装于躺板150的内部或集成于躺板其它位置,局部线圈与躺板一体化设计。躺板150本身可作为局部线圈使用。例如,躺板可以集成脊柱线圈,通过集成脊柱线圈的躺板承载动物,实现对动物脊柱扫描成像。通过上述方式也能够实现局部线圈300与动物头部线圈200的联用,可以对动物的其他部位进行扫描,增加扫描区域的数量。
示例地,当对动物的头部扫描时,动物的背部躺在躺板150上,动物头部位于两个线圈固定夹131中,躺板150上的局部线圈300可以对动物的腹部或背部成像。可选地,局部线圈300可为柔性线圈等。
可选地,线圈定位结构100还包括绑带,绑带可将动物通过捆绑方式固定于躺板150。这样可以保证动物在躺板150的位置固定,进而保证动物的动物头部与动物头部线圈200的位置固定,使得动物头部与动物头部线圈200贴合,保证动物头部的成像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线圈定位结构100还包括锁止件160,锁止件160设置于承载底板110,用于承载底板110锁定于扫描床400。可选地,锁止件160包括锁定钮以及涡轮蜗杆传动件。涡轮蜗杆传动件包括啮合连接的涡轮与蜗杆,锁定钮与涡轮连接。扫描床400上具有安装孔,锁定钮转动时可带动涡轮转动,进而涡轮带动蜗杆转动,以驱动蜗杆移动,使得蜗杆移入或移入扫描床400的安装孔。当蜗杆移入扫描床400的安装孔时,即可实现线圈定位结构100固定于扫描床400;当蜗杆移出扫描床400的安装孔时,即可实现线圈定位结构100从扫描床400拆卸。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锁止件160还可包括螺纹件或卡固件等,承载底板110也可通过螺纹件或卡固件等固定于扫描床400。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线圈定位结构100在使用时,先将承载底板110放置于扫描床400上,并通过锁止件160锁定承载底板110,避免承载底板110的位置窜动。再通过弧形载板121调节线圈固定夹131所处的角度,使得线圈固定夹131适应动物头部的尺寸,调节完成后通过锁定件123锁定弧形载板121。并且,通过直线运动调节件141调节两个线圈固定夹131之间的相对距离,以使两个线圈固定夹131适应动物头部的尺寸。将动物头部线圈200安装于两个线圈固定夹131,并移入动物头部,通过线圈固定夹131夹持动物头部线圈200与动物头部,使得动物头部贴合动物头部线圈200,并保证二者相对位置固定,保证成像效果。
本发明的线圈定位结构100通过弧形载板121与转动导向件122的配合实现线圈固定夹131角度的调节,通过直线运动调节件141与移动导向件142的配合调节两个线圈固定夹131之间的距离,以使两个线圈固定夹131夹持动物头部与动物头部线圈200。这样,无需采用过多的零部件即可实现动物头部的夹持,避免对动物造成损伤,同时可以降低操作复杂程度,便于使用;而且,两个线圈固定夹131通过直线运动调节件141调节夹持尺寸,使得线圈固定组件130可以安装夹持适应不同尺寸的动物头部线圈200,实现对不同尺寸动物头部的扫描,适用范围广。
参见图1至图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动物扫描的线圈定位结构100。该定位结构包括承载底板110、线圈固定组件130以及躺板150。线圈固定组件130设置于承载底板110,用于夹持动物头部线圈200。躺板150与承载底板110可转动连接,躺板150用于承载平躺的动物,并与动物背部接触。也就是说,线圈定位结构100为平躺式结构,通过躺板150承载平躺的动物。
具体的,动物躺在躺板150后,动物头部位于线圈固定组件130的动物头部线圈200中,这样既可实现动物头部的定位,随后即可扫描动物头部。值得说明的是,承载底板110、线圈固定组件130以及躺板150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已经在上文提及,在此不一一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线圈定位结构100还包括第一调节组件120,第一调节组件120可转动设置于承载底板110,线圈固定组件130设置于第一调节组件120,并可随第一调节组件120转动;和/或,线圈定位结构100还包括第二调节组件140,第二调节组件140可移动设置于承载底板110,线圈固定组件130设置于第二调节组件140,并可随第二调节组件140移动。
可选地,线圈定位结构100只包括第一调节组件120,此时,第一调节组件120可转动连接线圈固定组件130与承载底板110,通过第一调节组件120带动线圈固定组件130相对于承载底板110转动。
可选地,线圈定位结构100只包括第二调节组件140,此时,第二调节组件140可移动连接线圈固定组件130与承载底板110,通过第二调节组件140带动线圈固定组件130相对于承载底板110移动。
又可选地,线圈固定组件130既包括第一调节组件120又包括第二调节组件140,此时,可以第二调节组件140设置于第一调节组件120上,线圈固定组件130设置于第二调节组件140上;又可以第一调节组件120设置于第二调节组件140上,线圈固定组件130设置于第一调节组件120上。
值得说明的是,关于线圈固定组件130、第一调节组件120以及第二调节组件140的具体形式及工作原理已经在上文提及;线圈固定组件130只包括第一调节组件120和只包括第二调节组件140的工作原理与线圈固定组件130既包括第一调节组件120又包括第二调节组件140的原理实质相同,在此不一一赘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磁共振动物扫描设备,包括成像机体、扫描床400、动物头部线圈200以及上述实施例中的线圈定位结构100。扫描床400可移入或移出成像机体的扫描孔,线圈定位结构100安装于扫描床400,动物头部线圈200安装于线圈定位结构100。可选地,成像机体包括但不限于MR(磁共振设备),例如可以是具有磁共振成像功能的其他设备。本发明的磁共振动物扫描设备通过线圈定位结构100实现动物头部与动物头部线圈200位置的固定,减少了零件的数量,降低结构复杂程度,简化定位流程,便于操作;同时,还可保证动物头部的成像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的记载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用于动物扫描的线圈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底板;
第一调节组件,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承载底板;
线圈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并可随所述第一调节组件转动,所述线圈固定组件用于夹持动物头部线圈;以及
第二调节组件,与所述线圈固定组件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线圈固定组件的夹持距离;
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弧形载板以及转动导向件,所述弧形载板可转动安装于所述承载底板,所述弧形载板上安装所述线圈固定组件;所述转动导向件包括呈弧形的第一导向部与第一运动部,所述第一导向部设置于所述承载底板,所述第一运动部设置于所述弧形载板,所述第一导向部与所述第一运动部滑动配合连接;
弧形载板转动时,弧形载板带动第一运动部运动,第一运动部沿第一导向部运动,实现对弧形载板的导向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锁定件,所述锁定件用于对第一调节组件的调节角度进行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设置于所述承载底板,并可与所述弧形载板抵接;
所述锁定件包括锁定螺杆以及可转动设置于所述锁定螺杆端部的锁定块,所述锁定螺杆可转动安装于所述承载底板,所述锁定螺杆转动时可带动所述锁定块与所述弧形载板抵接或远离所述弧形载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载板的外弧面具有第一齿部,所述锁定块具有第二齿部,通过所述第一齿部与所述第二齿部啮合锁定所述弧形载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具有角度标识,所述角度标识用于显示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的调节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线圈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固定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于所述弧形载板的线圈固定夹,所述第二调节组件连接两个所述线圈固定夹,并可带动两个所述线圈固定夹相向或反向运动;
所述线圈固定夹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用于安装所述动物头部线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圈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直线运动调节件,所述直线运动调节件连接所述线圈固定夹;
两个所述线圈固定夹由同一所述直线运动调节件驱动;或者,两个所述线圈固定夹分别连接至对应的所述直线运动调节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圈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运动调节件包括调节螺杆,所述线圈固定夹可转动安装于所述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转动时可带动所述线圈固定夹相对于所述弧形载板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线圈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定位结构还包括躺板,所述躺板与所述弧形载板可转动连接,所述躺板用于承载平躺的动物,并与动物背部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圈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躺板集成有局部线圈;或者,所述躺板具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可拆卸安装局部线圈。
11.一种磁共振动物扫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像机体、扫描床,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线圈定位结构;
所述扫描床可移入或移出所述成像机体的扫描孔,所述线圈定位结构安装于所述扫描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096236.1A CN112353380B (zh) | 2020-10-14 | 2020-10-14 | 用于动物扫描的线圈定位结构及磁共振动物扫描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096236.1A CN112353380B (zh) | 2020-10-14 | 2020-10-14 | 用于动物扫描的线圈定位结构及磁共振动物扫描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53380A CN112353380A (zh) | 2021-02-12 |
CN112353380B true CN112353380B (zh) | 2024-08-23 |
Family
ID=74506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096236.1A Active CN112353380B (zh) | 2020-10-14 | 2020-10-14 | 用于动物扫描的线圈定位结构及磁共振动物扫描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353380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07773A (zh) * | 2014-03-18 | 2014-12-17 | 贾守强 | Mri动态颈椎扫描托架 |
CN210494071U (zh) * | 2019-05-23 | 2020-05-12 | 江阴万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组合式磁共振成像线圈的安装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85219A (en) * | 1987-10-30 | 1992-02-04 |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Adjustable holders for magnetic reasonance imaging rf surface coil |
CN203025336U (zh) * | 2012-12-07 | 2013-06-26 |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梯度线圈的固定装置及磁共振设备 |
DE102013217561B4 (de) * | 2013-09-03 | 2017-12-21 |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 Lokalspule mit Nivellierspiegel |
CN103565437B (zh) * | 2013-12-01 | 2015-03-11 | 侯红军 | 颈椎屈曲位磁共振检查固定装置 |
CN206453770U (zh) * | 2016-11-10 | 2017-09-01 | 包头市稀宝博为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 磁共振接收线圈组件及磁共振装置 |
CN106872918B (zh) * | 2017-04-01 | 2024-05-24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 磁共振局部线圈底座、局部线圈组件以及脚踝线圈组件 |
CN111693913B (zh) * | 2019-03-14 | 2023-03-31 |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射频线圈组件 |
CN210038137U (zh) * | 2019-05-10 | 2020-02-07 |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磁共振成像系统头部线圈组件及磁共振成像系统 |
CN110488347A (zh) * | 2019-09-17 | 2019-11-22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用于地震检波器的调平耦合装置及地震检波系统 |
-
2020
- 2020-10-14 CN CN202011096236.1A patent/CN11235338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07773A (zh) * | 2014-03-18 | 2014-12-17 | 贾守强 | Mri动态颈椎扫描托架 |
CN210494071U (zh) * | 2019-05-23 | 2020-05-12 | 江阴万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组合式磁共振成像线圈的安装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53380A (zh) | 2021-02-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693570B2 (en)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ith adjustable fixture apparatus | |
JP2615160B2 (ja) | 磁気共鳴画像処理のrf表面コイル用調整可能ホルダー | |
US6003174A (en) | Radiolucent table extension and method | |
US7551954B2 (en)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ith adjustable fixture apparatus | |
US6584630B1 (en) | Radiolucent surgical table extension assembly and method | |
US6955464B1 (en) | Horizontal driv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atient table | |
US7706858B1 (en) | Head and neck immobilization 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
US7735237B1 (en) | Versatile caliper mounting and measurement accessory | |
CN211270742U (zh) | 动物头部定位仪、接收线圈组件以及磁共振系统 | |
CN112353380B (zh) | 用于动物扫描的线圈定位结构及磁共振动物扫描设备 | |
CN100411585C (zh) | 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大视野成像装置 | |
US20100193698A1 (en) | Gantry mounted patient table and exchanger for medical imaging | |
US9386941B2 (en) | Table stabilizers for scanner systems | |
US6896234B2 (en) | Rail system for supporting and moving a patient gantry | |
US7785006B2 (en) | Medical diagnostic apparatus with length-adjustable arm structure | |
CN210038137U (zh) | 磁共振成像系统头部线圈组件及磁共振成像系统 | |
EP4176818A1 (en) | Mobile radiolucent imaging table | |
FR2584601A1 (fr) | Dispositif pour ponctions et biopsies guidees par examen tomodensitometrique | |
CN219207303U (zh) | 一种夹持固定装置 | |
CN110426404A (zh) | 一种用于计算机分层扫描成像的载物台及装置 | |
US12042134B2 (en) | Breast biopsy lateral arm system | |
WO2015040407A1 (en) | Stereotactic device | |
CN215778610U (zh) | 影像引导介入手术导航治疗设备 | |
US7174587B2 (en) | Patient positioning device for radiation therapy | |
CN111544027B (zh) | 便携式扫查床及乳腺自动扫查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