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50924B - 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350924B CN112350924B CN202011233869.2A CN202011233869A CN112350924B CN 112350924 B CN112350924 B CN 112350924B CN 202011233869 A CN202011233869 A CN 202011233869A CN 112350924 B CN112350924 B CN 11235092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formation
- topic
- user
- reply
- grou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44 propag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51 e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1178 picnic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6—Message adaptation to terminal or network requirements
- H04L51/066—Format adaptation, e.g. format conversion or compress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7—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characterised by the inclusion of specific contents
- H04L51/18—Commands or executable c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本公开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用于即时通信客户端,包括:接收输入的话题信息并将话题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在会话组的会话界面以预设话题格式显示话题信息,预设话题格式中具有回复区;接收用于回复话题信息的回复信息;将回复信息显示在话题信息的回复区。本公开的方法采用话题信息和回复信息的方式展示即时通信信息,将对应同一话题的回复信息展示在同一话题信息下,使得即时通信客户端中的通信信息的展示方式更加合理,能够方便用户快速的查找自己感兴趣的通信信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智能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即时通信软件具有会话界面,用户与其他用户通过会话界面进行通信,在会话界面内会显示有用户发送的通信信息的通信记录,通信信息在会话界面的展示方式较为简单,仅仅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序,用户查找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时较为麻烦,用户体验不足。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本公开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用于即时通信客户端,包括:
接收输入的话题信息并将话题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在会话组的会话界面以预设话题格式显示话题信息,预设话题格式中具有回复区;
接收用于回复话题信息的回复信息;
将回复信息显示在话题信息的回复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提供一种服务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会话组内第一用户发来的话题信息;
将话题信息与第一用户相关联;
向会话组内的用户发送话题信息;
接收会话组内第二用户发来的回复信息;
将回复信息与第二用户相关联,回复信息用于回复话题信息;
向会话组内除第二用户以外的用户发送回复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会话组内的第一用户在所述会话组内发布的话题信息,记录所述话题信息与所述会话组的关联关系,并记录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话题信息的关联关系;或者,获取所述会话组内的第二用户对所述话题信息执行的预设动作,记录所述预设动作,并记录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预设动作的关联关系;或者,获取所述话题信息的回复信息,记录所述回复信息以及所述话题信息与所述回复信息的关联关系;
响应于接收到信息获取请求,基于信息获取请求所对应的目标标识,筛选与所述目标标识关联的话题信息,返回筛选的话题信息,其中,所述目标标识包括:会话组标识、用户标识、话题标识中的一项或多项。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提供一种即时通信装置,包括:
传输单元,用于接收输入的话题信息并将话题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显示单元,用于在会话组的会话界面以预设话题格式显示话题信息,预设话题格式中具有回复区;
传输单元,还用于接收用于回复话题信息的回复信息;
显示单元,还用于将回复信息显示在话题信息的回复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提供一种服务器的控制装置,包括:
传输模块,用于接收会话组内第一用户发来的话题信息;
控制模块,用于将话题信息与第一用户相关联;
传输模块,还用于向会话组内的用户发送话题信息;
传输模块,还用于接收会话组内第二用户发来的回复信息;
控制模块,还用于将回复信息与第二用户相关联,回复信息用于回复话题信息;
传输模块,还用于向会话组内除第二用户以外的用户发送回复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提供一种终端,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
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上述的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上述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接收输入的话题信息并将话题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在会话组的会话界面以预设话题格式显示话题信息,预设话题格式中具有回复区;接收用于回复话题信息的回复信息;将回复信息显示在话题信息的回复区。采用话题信息和回复信息的方式展示即时通信信息,将对应同一话题的回复信息展示在同一话题信息下,使得即时通信客户端中的通信信息的展示方式更加合理,能够方便用户快速的查找自己感兴趣的通信信息。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元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客户端显示有话题创建标识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客户端显示有回复输入框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客户端显示有会话界面的第一子界面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客户端显示有会话界面的第二子界面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接收到提醒信息时客户端的显示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服务器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即时通信装置的组成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服务器的控制装置的组成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应当理解,本公开的方法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个步骤可以按和/或并行执行。此外,方法实施方式可以包括附加的步骤和/或省略执行示出的步骤。本公开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一些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些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相关技术中,在即时通信软件中与其他用户进行通信时,在会话界面发送和接收通信信息,通信信息按照发送和接收的时间顺序进行展示,用户在想要查找自己感兴趣的通信信息时需要从逐条向上翻看通信信息,用户体验不佳,特别是在群聊的情况下,参与会话的用户人数较多,发送的通信消息较多,要从众多的通信消息中查找自己感兴趣的通信消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提出一种通信方法,用于即时通信客户端,如图1所示,图1是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S11-S14。
S11:接收输入的话题信息并将话题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一些实施例中,客户端接收的输入的话题信息可以是通过即时通信客户端的会话界面的信息输入框输入的通信信息,由于不是在单独的话题发布页面发布话题信息,因此不会改变用户在即时通信场景中的发布通信消息的习惯,能够和即时通信场景更好的融合,所以沟通效率高,通过在会话界面的输入框输入通信信息,客户端将通信信息直接作为话题信息进行发布,而无需进行任何其他操作。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在会话界面设置有话题创建标识(图2中右下角的被圆圈围绕的笔性标记),在话题创建标识被触发后显示话题输入框,话题输入框内可以输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话题输入框中输入的信息被发送后形成话题信息。
客户端接收到话题信息后,需要将话题信息发送给与当前用户进行通信的其他用户,例如当前用户在群组中进行群聊时,当前用户输入客户端的话题信息需要发送给群组中的其他用户,因此,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话题信息以使与当前用户进行会话的其他用户接收到话题信息。
一些实施例中,在客户端会话界面所能够输入的通信信息有两种,一种是话题信息,另一种是对任一话题信息的回复信息,在当前用户输入通信信息时如果选择了对任一已有的话题信息进行回复,则输入的通信信息为回复信息,如果用户在输入通信信息时没有选择对任一已有的话题信息进行回复,则输入的通信信息为话题信息。
S12:在会话组的会话界面以预设话题格式显示话题信息。
一些实施例中,会话组是指当前用户以及与当前用户进行会话的用户所组成的用户组,如果当前用户在与其他用户进行一对一会话,则当前用户与其他用户组成会话组,如果当前用户在用户群中进行群聊,则整个用户群中的用户组成会话组。会话组的会话界面是指用于发送即时通信信息的界面,相关技术中也称为聊天界面。一些实施例中,为话题信息设置了预设话题格式,预设话题格式中具有回复区,回复区可以用于显示对话题信息的回复信息,预设话题格式例如可以是话题卡片。
S13:接收用于回复话题信息的回复信息。
一些实施例中,在会话界面中发布了话题信息后,会话组中用户可能对话题信息感兴趣并进行回复,进行回复时发送的就是回复信息。一些实施例中接收用于回复话题信息的回复信息,包括:接收输入的回复信息并将回复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或者,从服务器接收回复信息。回复信息可以是在所述客户端的会话界面的输入框输入的回复信息,也可以由其他用户对话题信息进行了回复之后发送到服务器,再由所述客户端从服务器接收其他用户发送的回复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话题格式中具有回复标识,在回复标识被触发后在预设格式内显示回复输入框,回复输入框用于输入所述回复信息,如图2所示,话题信息所在区域显示回复标识,回复标识被触发后如图3所示显示回复输入框,在回复输入框内输入回复信息。
S14:将回复信息显示在话题信息的回复区。
一些实施例中,预设话题格式中具有回复区,所有对话题信息的回复都显示在回复区,这样任一话题信息以及与该话题信息相关的回复信息都统一显示在一起,当用户想要查找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时,只需要查找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信息即可,在感兴趣的话题信息下的回复区内显示有所有回复信息,用户无需进行大量的查找工作,提高了用户的查找效率和使用体验。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即时通信客户端的会话界面,用户可以直接发布话题信息,以及对话题信息进行回复,在会话界面以话题信息和回复信息的形式展示所有通信信息,从而方便用户查找和查看用户感兴趣的信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公开提出的方法,以下结合附图4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的提出的即时通信方法进行说明,图4所示为即时通信客户端的一个使用界面,如图4所示,客户端的一侧显示有联系人列表,包括单个用户和群组,本实施例中以会话组为群组C为例进行说明,在联系人列表中选中了群组C之后即在客户端的显示界面中显示群组C的会话界面,在群组C的会话界面显示输入框,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会话界面以话题信息和回复信息的形式显示所有通信信息,如果在会话界面中显示有已有话题信息,在输入框中输入信息之前点击了任一话题信息的回复标识,则输入框中输入的是回复信息,如果在输入框中输入通信信息之前没有点击任何话题信息的回复标识,则输入的是话题信息。通过在输入框中输入话题信息并进行发布,客户端接收到通过输入框输入并发布的话题信息,将话题信息发送到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将话题信息转发给会话组中的其他用户,话题信息以预设话题格式进行显示,预设话题格式中具有回复区,当接收到回复信息后,将回复信息显示在回复区内,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图2中的话题信息下显示有回复标识,在回复标识被触发后,如图3所示,在话题信息所在的预设格式内显示回复输入框,在该回复输入框输入对该话题信息的回复信息。图4中的“好啊好啊”以及“下周末怎么样”为示意性展示的回复信息。如图4所示,图4中的话题信息以话题卡片的形式进行展示,话题信息和回复信息位于话题卡片内,当用户对任一话题信息感兴趣时,通过查看任一话题卡片即可查看所有的回复信息,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相关技术中,将各个信息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排布,对应同一话题的信息分布在不同的位置,用户查找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时需要翻找历史信息,导致使用体验低。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预设话题格式包括:话题显示区、回复区和话题相关区:话题相关区包括:话题创建人区、话题创建时间区和话题名称区中的至少一个。一些实施例中,话题信息以预设话题格式进显示,话题信息显示在预设话题格式的话题显示区,回复信息显示在回复区,创建话题的用户的标识显示在话题创建人区,话题创建时间区用于显示话题的创建时间,话题名称区用于显示话题的名称,例如可以请参考图4,图4中所显示的话题为用户甲所创建,用户甲的名字和头像显示在话题创建人区,话题显示区中显示了话题信息“这两天天气好,咱们约个时间郊游吧”,图4中的“3月10日14:00”为显示在话题创建时间区的话题创建时间,图4中的“好啊好啊”以及“下周末怎么样”为回复信息,其所在的区域为回复区,图4中没有显示话题名称,在创建话题信息时可以设置话题信息并显示话题名称。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当回复区中的回复信息的个数超过预设个数或者回复信息的所占空间达到预设阈值时,对回复区进行折叠并显示展开标识,展开标识用于展开回复区。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图4中预设个数为2,当回复信息的个数超过2个之后,对回复区进行折叠,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会根据回复信息所占用的所占空间确定是否对回复区进行折叠,可以通过回复信息占用的总行数或者总高度表示回复信息所占用的所占空间,例如在回复区的回复信息所占用的总行数达到预设行数,或者回复区的回复信息的总高度达到预设高度时对回复区进行折叠,折叠后的回复区可以只显示最早发布的预设个数个回复信息,或者折叠后的回复区只显示最新发布的预设个数个回复信息,还可以在折叠后的回复区显示预设个数个热度最高的回复信息,其中确定回复信息的热度方法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是根据回复信息被引用的次数或点赞的次数确定回复信息的热度,被引用的次数越多或者被点赞的次数越多则热度越高,在另一些的实施例中,还可以由话题信息的创建者指定预设个数个回复信息,折叠后的回复区只显示被指定的回复信息而将其他回复信息折叠。在回复区被折叠后会显示展开标识,当展开标识被触发后展开回复区,展开标识中可以显示被折叠的回复信息的个数,图4中所显示的“更多3条回复”为一种可选的展开标识,其中显示了有3条回复信息被折叠,通过对回复信息进行折叠,在用户查找感兴趣的信息时可以防止回复信息过多对用户造成不便,方便用户快速查找感兴趣的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会话界面包括:第一子界面和第二子界面;第一子界面用于显示会话组的全部话题信息;第二子界面用于显示与当前用户相关的相关话题信息。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参考图4和图5,图4中群组C的会话界面分为“动态”和“与我相关”两个子界面,其中作为第一子界面的“动态”界面显示有各个话题信息,以及各个话题信息下的回复信息,在作为第二子界面的“与我相关”中显示了与当前用户相关的话题信息,其中当前用户是指在所述客户端登录的账户,在图4中的当前用户为“用户甲”。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子界面和第二子界面,使得当前用户既能在第一子界面够查看所有话题信息,又能够在第二子界面快速的查看与自己相关的相关话题信息,从而提高查找速度,提高用户体验。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子界面中显示有至少一个类型标识;在任一类型标识被触发后,显示相关话题信息中与被触发的类型标识关联的话题信息。一些实施例中,与用户相关的相关话题信息可以被分为不同的类型,每一个与用户相关的相关话题信息关联至少一个类型,通过在第二子界面上设置类型标识,从而可以通过触发类型标识对相关话题信息进行筛选,以快速的显示被触发的类型标识关联的话题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类型标识包括以下的至少一种:全部相关话题信息、用户创建的话题信息、用户回复过的话题信息、用户订阅的话题信息以及向用户发来提醒的话题信息。一些实施例中,全部相关话题信息被触发后,所有相关话题信息均显示在第二子界面中。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对任一话题信息进行订阅,被订阅的话题信息属于用户订阅的话题信息,一些实施例中,在话题信息被发布以及被回复时可以向一个或多个用户发送提醒,提醒用户查看该话题信息或该回复信息,这类向用户发送有提醒的话题信息属于向用户发来提醒的话题信息,发送提醒的方式可以是在发送话题信息或回复信息的时候采用“@用户名”的形式对指定用户进行提醒。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子界面中还显示有自定义类型标识,所述自定义类型标识中包括所述类型标识中的至少两个,在自定义类型标识被触发后,在第二子界面中显示自定义类型标识中各个类型标识关联的话题信息。举例而言,请参考图5,可以在图5中增加,可以设定图5中的“我创建的”和“我回复的”这两个类型标识作为自定义类型标识,在自定义类型标识被触发后,显示“我创建的”和“我回复的”这两个类型标识关联的话题信息。通过设定自定义类型标识,可以一次显示多个指定的类型标识所关联的话题信息,从而方便用户更加快捷的查看自己最关心的话题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接收会话组中任一其他用户向当前用户发来的提醒信息,在会话界面的预设位置处显示发送所述提醒信息的用户的身份标识。一些实施例中,预设位置例如是会话界面的会话入口,会话界面的会话入口例如可以是联系人列表中会话组对应的区域,或最近会话列表中会话组对应的区域,举例而言,请参考图4和图6,作为当前用户的用户甲为图4中群组C中的成员,如果用户A也是群组C中的成员,如果用户A在发布话题时向图4中作为当前用户的用户甲发送了提醒信息,例如在发布话题信息时@用户甲,则会在会话界面的会话入口处显示用户A的身份标识,例如如图6所示,客户端的显示界面中显示最近联系过的联系人列表,最近联系过的联系人列表中对应群组C的区域为群组C的会话界面的会话入口,在群组C对应的区域中显示用户A的头像,其中用户A的头像作为用户A的身份标识。相关技术中,在接收到其他用户向当前用户发送提醒后,仅仅显示有提醒信息,而没有显示发送提醒的用户的身份标识,导致当前用户无法直接确定发送者的身份,需要点开提醒才能查看,造成不便,本公开一些实施例,通过显示发送提醒的用户的身份标识方便用户快速确定发送提醒的用户的身份。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会话组的会话界面可以是两个用户之间的单聊界面,例如为当前用户与另一用户的一对一会话界面,在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会话组的会话界面为任一用户群的群聊界面。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群的类型包括:话题群和聊天群;话题群的群聊界面用于发布话题信息和回复话题信息的回复信息;聊天群的群聊界面用于发布非话题信息;会话组的会话界面为所述话题群的聊天界面。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群包括两种不同的类型,在话题群的群聊界面中通信信息可以都以话题信息和回复信息的形式进行展示,而在聊天群的群聊界面中通信信息可以不是话题信息,这样,当用户想要发布话题信息时,建立话题群以发布话题信息,在用户想要进行通常的聊天行为时建立聊天群,有针对性的建立不同类型的用户群。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群的类型包括:话题群和聊天群;话题群的群聊界面用于发布话题信息和回复话题信息的回复信息;聊天群的群聊界面用于发布话题信息、回复话题信息的回复信息和非话题信息。一些实施例中,话题群中只能发布话题信息和回复信息,而在聊天群中既可以发布话题信息、回复信息也可以发布非话题信息,此时会话组的会话界面可以为所述话题群的聊天界面也可以为聊天群的群聊界面。当在聊天群中既可以发布话题信息、回复信息也可以发布非话题信息时,可以满足用户灵活多样的信息交流需求,比如既可以发送没有特定话题属性的即时消息、相对随意的聊天,也可以在需要讨论特定话题的时候,通过创建话题界面,使得后续与该话题相关的聊天信息都汇聚在该话题界面内,从而便于群内用户快速找到与该话题相关的信息,基于话题界面的回复消息折叠等机制,也能够节省显示空间,在需要详细了解话题相关的互动信息时,再进入话题的详情界面,从而提高整体的信息显示和获取效率。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还提出一种服务器的控制方法,服务器可以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服务器,请参考图7,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的服务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S21:接收会话组内第一用户发来的话题信息。
一些实施例中,会话组内的第一用户通过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即时通信客户端发送话题信息,第一用户可以为会话组内的任一用户,话题信息由第一用户创建,会话内的用户的个数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S22:将话题信息与第一用户相关联。
一些实施例中,在服务器中建立第一用户与话题信息的映射关系。
S23:向会话组内的用户发送话题信息。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用户创建话题信息,因此服务器无需向第一用户发送话题信息,由服务器向会话组内其他用户发送话题信息以使会话组内的各个用户在会话组的会话界面显示话题信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会向会话组内的全部用户发送第一用户创建的话题信息。
S24:接收会话组内第二用户发来的回复信息。
一些实施例中,回复信息用于回复话题信息。
S25:将回复信息和话题信息与第二用户相关联。
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用户可以为会话组内的任一用户、或者为会话组内的指定用户组中的用户,一些实施例中,话题信息可以为会话组内各个用户均可参与的话题,因此第二用户可以为会话组内的任意用户,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话题信息会要求部分用户参与,而其他用户可选参加或者不能参加,因此第二用户可以为会话组内指定用户组的用户,可以设定第二用户为指定组中的用户,指定组可以为话题信息所指定的组,可以在创建话题信息时指定参与该话题信息的用户,这些被指定的用户形成指定用户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用户参与了话题信息,因此将第二用户与话题信息关联,因为回复信息由第二用户创建,因此将第二用户与回复信息关联。
S26:向会话组内除第二用户以外的用户发送回复信息。
一些实施例中,向会话组内的全部用户发送回复信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向会话组内除第二用户以外的用户发送回复信息。通过发送回复信息从而使得会话组内的各个用户对话题信息进行更新,从而在话题信息的回复区显示回复信息。一些实施例中,话题信息在会话组的会话界面中以预设格式显示,回复信息显示在预设格式的回复区中。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建立话题信息与第一用户的关联,以及第二用户与话题信息和回复信息的关联,从而可以快速的查找到与话题信息关联的用户,方便向话题信息关联的用户发送提醒。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将会话组与话题信息相关联。一些实施例中,话题信息由会话组内的成员创建并显示在会话组的显示界面内,因此与会话组相绑定,从而可以通过会话组迅速查找到关联的话题信息。
在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会话组内第三用户发来的获取请求;获取与第三用户相关联的目标话题信息;向第三用户发送所述目标话题信息,以用于在第三用户的客户端显示目标话题信息。一些实施例中,获取请求用于获取话题信息,与第三用户相关联的目标话题信息例如可以是第三用户回复过的话题信息、第三用户发布的话题信息、第三用户订阅的话题信息或者相第三用户发送有提醒信息的话题信息,此时服务器可以根据第三用户的身份标识获取与其关联的话题信息并发送给第三用户,在发送时可以一并将话题信息内的回复信息一并发送给第三用户。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还提出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会话组内的第一用户在会话组内发布的话题信息;记录话题信息与会话组的关联关系,并记录第一用户与话题信息的关联关系;或者,获取会话组内的第二用户对话题信息执行的预设动作,记录所述预设动作,并记录第二用户与预设动作的关联关系;或者,获取话题信息的回复信息,记录回复信息以及话题信息与回复信息的关联关系;
响应于接收到信息获取请求,基于信息获取请求所对应的目标标识,筛选与目标标识关联的话题信息,返回筛选的话题信息,其中,目标标识包括:会话组标识、用户标识、话题标识中的一项或多项。
一些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方法可以用于上述即时通信客户端,也可以用于上述与即时通信客户端配合的服务器,第一用户可以是会话组内的任意用户,也可以是会话组内被赋予发布话题权限的用户,在第一用户发布话题信息后记录第一用户与话题信息的关联关系,并记录话题信息与会话组的关联关系,通过将话题信息与话题信息的发布者以及所在的会话组的关联,这样可以快速的查找话题组关联的话题信息,以及用户关联的话题信息。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关系表记录关联关系,通过会话组与话题关系表记录会话组与话题信的关联关系,通过用户与话题关系表记录各个用户与各个话题信息的关联关系。在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记录会话组与会话组内用户的关联关系。例如通过会话组与用户关系表记录会话组与会话组内用户的关联关系。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预设动作例如可以是回复动作、订阅动作、提醒动作等,用户对话题信息进行回复、订阅等预设动作后,记录执行的预设动作并记录第二用于与预设动作的关联关系,如果第二用户与话题信息之间没有关联关系,还可以建立第二用户与话题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如果第二用户与话题信息之间已有关联关系,则增加记录预设动作与第二用户的关联关系。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用户与话题关系表记录各个用户与各个话题,已经各个用户与执行的预设动作的关联关系。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话题与消息关系表记录话题信息与回复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回复信息例如可以是文字、图片、表情、点赞等。通过话题信息与回复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而快速的查询与话题信息关联的回复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目标标识可以是携带在信息获取请求中,从信息获取请求中获取目标标识,也可以是从其他处获取目标标识,对此不作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预设控件被触发后获取与预设控件对应的目标标识,从而获取与目标标识对应的话题信息,目标标识可以是与预设控件对应的类型标识,目标标识对应的话题信息可以是预设控件对应的会话组内、当前用户的指定类型的话题信息,例如,预设控件可以是图5中的与“我创建的”相对应的控件,目标标识为“我创建的”类型标识,在该控件被触发后,获取该控件所对应的会话组(群组C)中、当前用户(用户甲)指定的类型为“我创建的”的话题信息。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提出一种即时通信装置,如图8所示,包括:
传输单元10,用于接收输入的话题信息并将话题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显示单元20,用于在会话组的会话界面以预设话题格式显示话题信息,预设话题格式中具有回复区;
传输单元10,还用于接收用于回复话题信息的回复信息;
显示单元20,还用于将回复信息显示在话题信息的回复区。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还提出一种服务器的控制装置,如图9所示,包括:
传输模块30,用于接收会话组内第一用户发来的话题信息;
控制模块40,用于将话题信息与第一用户相关联;
传输模块30,还用于向会话组内的用户发送话题信息;
传输模块30,还用于接收会话组内第二用户发来的回复信息;
控制模块40,还用于将回复信息与第二用户相关联,回复信息用于回复话题信息;
传输模块30,还用于向会话组内除第二用户以外的用户发送回复信息。
对于装置的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模块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分开的。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基于实施例和应用例说明了本公开的方法及装置。此外,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终端及存储介质,以下说明这些终端和存储介质。
下面参考图10,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例如终端设备或服务器)800的结构示意图。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图中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电子设备800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8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8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8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8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8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8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801、ROM 802以及RAM 803通过总线8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805也连接至总线804。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805: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80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807;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808;以及通信装置809。通信装置809可以允许电子设备800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中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80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8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808被安装,或者从ROM 8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8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客户端、服务器可以利用诸如HTTP(HyperText 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之类的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协议进行通信,并且可以与任意形式或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互连。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网际网(例如,互联网)以及端对端网络(例如,ad hoc端对端网络),以及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的本公开的方法。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用于即时通信客户端,包括:
接收输入的话题信息并将话题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在会话组的会话界面以预设话题格式显示话题信息,预设话题格式中具有回复区;
接收用于回复话题信息的回复信息;
将回复信息显示在话题信息的回复区。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接收用于回复话题信息的回复信息,包括:
接收输入的回复信息并将回复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或者,
从服务器接收回复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所述会话界面显示有话题创建标识,在所述话题创建标识被触发后显示话题输入框,接收通过所述话题输入框输入的所述话题信息;或者,
所述会话界面显示有信息输入框,接收通过所述会话界面的信息输入框输入的话题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所述预设话题格式中具有回复标识,在所述回复标识被触发后在所述预设格式内显示回复输入框,所述回复输入框用于输入所述回复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预设话题格式包括:话题显示区、回复区和话题相关区:
话题相关区包括:话题创建人区、话题创建时间区和话题名称区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当回复区中的回复信息的个数超过预设个数时,或者所述回复区中的回复信息的所占空间达到预设阈值时,对回复区进行折叠并显示展开标识,展开标识用于展开回复区。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会话界面包括:第一子界面和第二子界面;
第一子界面用于显示会话组的全部话题信息;
第二子界面用于显示与当前用户相关的相关话题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第二子界面中显示有至少一个类型标识;
在任一类型标识被触发后,在第二子界面中显示相关话题信息中与被触发的类型标识关联的话题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类型标识包括以下的至少一种:
全部相关话题信息、用户创建的话题信息、用户回复过的话题信息、用户订阅的话题信息以及向用户发来提醒的话题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还包括:
接收会话组中任一其他用户向当前用户发来的提醒信息,在会话界面的预设位置处显示发送提醒信息的用户的身份标识。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会话组的会话界面为任一用户群的群聊界面。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所述用户群的类型包括:话题群和聊天群;
所述话题群的群聊界面用于发布话题信息和回复话题信息的回复信息;
所述聊天群的群聊界面用于发布非话题信息;
所述会话组的会话界面为所述话题群的聊天界面、或两个用户之间的单聊界面。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所述用户群的类型包括:话题群和聊天群;
所述话题群的群聊界面用于发布话题信息和回复话题信息的回复信息;
所述聊天群的群聊界面用于发布话题信息、回复话题信息的回复信息和非话题信息;
所述会话组的会话界面为所述话题群的聊天界面或者所述聊天群的群聊界面。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提出一种服务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会话组内第一用户发来的话题信息;
将话题信息与第一用户相关联;
向会话组内除第一用户外的用户发送话题信息;
接收会话组内第二用户发来的回复信息;
将回复信息和话题信息与第二用户相关联,回复信息用于回复话题信息;
向会话组内除第二用户以外的用户发送回复信息。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提出一种服务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将会话组与话题信息相关联。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提出一种服务器的控制方法,所述第二用户为所述会话组内指定用户组中的用户;
或者,所述第二用户为所述会话组内的任意用户。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提出一种服务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会话组内第三用户发来的获取请求;
获取与所述第三用户相关联的目标话题信息;
向所述第三用户发送所述目标话题信息,以用于在所述第三用户的客户端显示所述目标话题信息。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提出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响应于会话组内的第一用户在所述会话组内发布话题信息,记录所述话题信息与所述会话组的关联关系,并记录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话题信息的关联关系。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提出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响应于所述会话组内的第二用户对所述话题信息执行了预设动作,记录所述预设动作,并记录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预设动作的关联关系。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提出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获取所述会话组内的第一用户在所述会话组内发布的话题信息,记录所述话题信息与所述会话组的关联关系,并记录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话题信息的关联关系;或者,获取所述会话组内的第二用户对所述话题信息执行的预设动作,记录所述预设动作,并记录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预设动作的关联关系;或者,获取所述话题信息的回复信息,记录所述回复信息以及所述话题信息与所述回复信息的关联关系;
响应于接收到信息获取请求,基于信息获取请求所对应的目标标识,筛选与所述目标标识关联的话题信息,返回筛选的话题信息,其中,所述目标标识包括:会话组标识、用户标识、话题标识中的一项或多项。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出一种即时通信装置,包括:
传输单元,用于接收输入的话题信息并将话题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显示单元,用于在会话组的会话界面以预设话题格式显示话题信息,预设话题格式中具有回复区;
传输单元,还用于接收用于回复话题信息的回复信息;
显示单元,还用于将回复信息显示在话题信息的回复区。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出一种服务器的控制装置,包括:
传输模块,用于接收会话组内第一用户发来的话题信息;
控制模块,用于将话题信息与第一用户相关联;
传输模块,还用于向会话组内的用户发送话题信息;
传输模块,还用于接收会话组内第二用户发来的回复信息;
控制模块,还用于将回复信息与第二用户相关联,回复信息用于回复话题信息;
传输模块,还用于向会话组内除第二用户以外的用户发送回复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上述的方法。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此外,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不应当理解为要求这些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来执行。在一定环境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施例中。相反地,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施例中。
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
Claims (22)
1.一种通信方法,用于即时通信客户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输入的话题信息并将所述话题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包括:响应于通过所述即时通信客户端的会话界面的信息输入框输入并发布通信信息,将所述通信信息直接作为话题信息进行发布,而无需进行任何其他操作;
在会话组的会话界面以预设话题格式显示所述话题信息,所述预设话题格式中具有回复区;
接收用于回复所述话题信息的回复信息;
将所述回复信息显示在所述话题信息的回复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用于回复所述话题信息的回复信息,包括:
接收输入的所述回复信息并将所述回复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或者,
从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回复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会话界面显示有话题创建标识,在所述话题创建标识被触发后显示话题输入框,接收通过所述话题输入框输入的所述话题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话题格式中具有回复标识,在所述回复标识被触发后在所述预设格式内显示回复输入框,所述回复输入框用于输入所述回复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话题格式包括:话题显示区、所述回复区和话题相关区:
所述话题相关区包括:话题创建人区、话题创建时间区和话题名称区中的至少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回复区中的回复信息的个数超过预设个数时,或者所述回复区中的回复信息的所占空间达到预设阈值时,对所述回复区进行折叠并显示展开标识,所述展开标识用于展开所述回复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会话界面包括:第一子界面和第二子界面;
所述第一子界面用于显示所述会话组的全部话题信息;
所述第二子界面用于显示与当前用户相关的相关话题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子界面中显示有至少一个类型标识;
在任一所述类型标识被触发后,在所述第二子界面中显示所述相关话题信息中与被触发的类型标识关联的话题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类型标识包括以下的至少一种:
全部相关话题信息、用户创建的话题信息、用户回复过的话题信息、用户订阅的话题信息以及向用户发来提醒的话题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会话组中其他用户向当前用户发来的提醒信息,在所述会话界面的预设位置处显示发送所述提醒信息的用户的身份标识。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会话组的所述会话界面为用户群的群聊界面、或两个用户之间的单聊界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群的类型包括:话题群和聊天群;
所述话题群的群聊界面用于发布话题信息和回复话题信息的回复信息;
所述聊天群的群聊界面用于发布非话题信息;
所述会话组的会话界面为所述话题群的聊天界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群的类型包括:话题群和聊天群;
所述话题群的群聊界面用于发布话题信息和回复话题信息的回复信息;
所述聊天群的群聊界面用于发布话题信息、回复话题信息的回复信息、和非话题信息;
所述会话组的会话界面为所述话题群的聊天界面或者所述聊天群的群聊界面。
14.一种服务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即时通信客户端的会话组内第一用户发来的话题信息,其中,即时通信客户端响应于通过所述即时通信客户端的会话界面的信息输入框输入并发布通信信息,将所述通信信息直接作为话题信息进行发布,而无需进行任何其他操作;
将所述话题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相关联;
向所述会话组内的用户发送所述话题信息;
接收所述会话组内第二用户发来的回复信息;
将所述回复信息和所述话题信息与所述第二用户相关联,所述回复信息用于回复所述话题信息;
向所述会话组内除所述第二用户以外的用户发送所述回复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会话组与所述话题信息相关联。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用户为所述会话组内指定用户组中的用户;
或者,所述第二用户为所述会话组内的任意用户。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会话组内第三用户发来的获取请求;
获取与所述第三用户相关联的目标话题信息;
向所述第三用户发送所述目标话题信息,以用于在所述第三用户的客户端显示所述目标话题信息。
18.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会话组内的第一用户在所述会话组内发布的话题信息,其中,即时通信客户端响应于通过即时通信客户端的会话界面的信息输入框输入并发布通信信息,将所述通信信息直接作为话题信息进行发布,而无需进行任何其他操作;
记录所述话题信息与所述会话组的关联关系,并记录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话题信息的关联关系;或者,获取所述会话组内的第二用户对所述话题信息执行的预设动作,记录所述预设动作,并记录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预设动作的关联关系;或者,获取所述话题信息的回复信息,记录所述回复信息以及所述话题信息与所述回复信息的关联关系;
响应于接收到信息获取请求,基于信息获取请求所对应的目标标识,筛选与所述目标标识关联的话题信息,返回筛选的话题信息,其中,所述目标标识包括:会话组标识、用户标识、话题标识中的一项或多项。
19.一种即时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输单元,用于接收输入的话题信息并将所述话题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包括:响应于通过即时通信客户端的会话界面的信息输入框输入并发布通信信息,将所述通信信息直接作为话题信息进行发布,而无需进行任何其他操作;
显示单元,用于在会话组的会话界面以预设话题格式显示所述话题信息,所述预设话题格式中具有回复区;
所述传输单元,还用于接收用于回复所述话题信息的回复信息;
所述显示单元,还用于将所述回复信息显示在所述话题信息的回复区。
20.一种服务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输模块,用于接收即时通信客户端的会话组内第一用户发来的话题信息,其中,即时通信客户端响应于通过所述即时通信客户端的会话界面的信息输入框输入并发布通信信息,将所述通信信息直接作为话题信息进行发布,而无需进行任何其他操作;
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话题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相关联;
所述传输模块,还用于向所述会话组内的用户发送所述话题信息;
所述传输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会话组内第二用户发来的回复信息;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回复信息与所述第二用户相关联,所述回复信息用于回复所述话题信息;
所述传输模块,还用于向所述会话组内除所述第二用户以外的用户发送所述回复信息。
21.一种终端,包括:
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2.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用于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233869.2A CN112350924B (zh) | 2020-11-06 | 2020-11-06 | 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
JP2023527426A JP7467775B2 (ja) | 2020-11-06 | 2021-11-05 | 情報処理方法、装置、端末及び記憶媒体 |
PCT/CN2021/129044 WO2022095969A1 (zh) | 2020-11-06 | 2021-11-05 |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
US18/144,693 US12047342B2 (en) | 2020-11-06 | 2023-05-08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233869.2A CN112350924B (zh) | 2020-11-06 | 2020-11-06 | 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50924A CN112350924A (zh) | 2021-02-09 |
CN112350924B true CN112350924B (zh) | 2022-09-27 |
Family
ID=74429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233869.2A Active CN112350924B (zh) | 2020-11-06 | 2020-11-06 | 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35092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467775B2 (ja) | 2020-11-06 | 2024-04-15 | 北京字跳▲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 情報処理方法、装置、端末及び記憶媒体 |
CN115134316B (zh) * | 2021-03-18 | 2024-03-12 |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话题展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CN113395202B (zh) * | 2021-06-11 | 2023-01-10 | 广州博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会话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5016683A (zh) * | 2021-08-13 | 2022-09-06 |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显示的方法、信息发送的方法及装置 |
CN114157520B (zh) * | 2021-11-29 | 2024-03-19 |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项目状态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6708337A (zh) * | 2022-02-24 | 2023-09-05 |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CN115037709B (zh) * | 2022-04-02 | 2023-11-03 |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5022272B (zh) * | 2022-04-02 | 2023-11-21 |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5079884B (zh) * | 2022-06-29 | 2024-07-23 |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会话消息的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7675739A (zh) * | 2022-08-30 | 2024-03-08 |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显示信息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5766635A (zh) * | 2022-11-22 | 2023-03-07 |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91418A (zh) * | 2015-02-16 | 2016-10-05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通讯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电子设备 |
CN110233745A (zh) * | 2019-06-12 | 2019-09-13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管理群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
CN110597974A (zh) * | 2019-09-23 | 2019-12-20 |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即时通信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终端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90989A (zh) * | 2013-09-30 | 2014-01-01 | 厦门三五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可按内容主题分类展示的多人即时聊天方法 |
CN105207886B (zh) * | 2015-08-12 | 2019-07-05 | 深圳前海珩昌科技有限公司 | 即时通信消息的发送、显示方法及发送、显示装置和系统 |
CN105530174A (zh) * | 2016-01-22 | 2016-04-27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发布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
CN105978792B (zh) * | 2016-05-16 | 2019-12-10 | 泉州市协升礼品有限公司 | 一种即时通信多人聊天话题的管理方法 |
CN106302108B (zh) * | 2016-08-03 | 2019-11-05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群消息管理方法和装置 |
CN108243086B (zh) * | 2016-12-26 | 2021-08-17 | 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消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
US20180198831A1 (en) * | 2017-01-11 | 2018-07-12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Proactive chatting and instant messaging group management |
CN107682249B (zh) * | 2017-09-22 | 2021-05-04 |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 群聊场景下的人员统计、加入群组方法、装置及设备 |
US10608968B2 (en) * | 2017-12-01 | 2020-03-31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Identifying different chat topics in a communication channel using cognitive data science |
CN108494572B (zh) * | 2018-03-19 | 2021-10-01 |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群组的话题群创建方法及装置 |
CN111669311A (zh) * | 2019-03-07 | 2020-09-15 | 钉钉控股(开曼)有限公司 | 通讯方法及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851035B (zh) * | 2019-11-12 | 2021-06-18 |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会话消息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0890970B (zh) * | 2019-11-25 | 2022-06-14 |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 创建群组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N111049663B (zh) * | 2019-11-29 | 2022-02-0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创建话题群的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
CN111817947A (zh) * | 2020-06-30 | 2020-10-23 | 广州市百果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通讯应用的消息展示系统、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
-
2020
- 2020-11-06 CN CN202011233869.2A patent/CN11235092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91418A (zh) * | 2015-02-16 | 2016-10-05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通讯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电子设备 |
CN110233745A (zh) * | 2019-06-12 | 2019-09-13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管理群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
CN110597974A (zh) * | 2019-09-23 | 2019-12-20 |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即时通信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终端设备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WebSocket与MQTT在Web即时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刘峰等;《计算机系统应用》;20160515(第05期);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50924A (zh) | 2021-02-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350924B (zh) | 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 |
CN112398727B (zh) |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 |
US8219133B2 (en) | Implicit group formation around feed content for mobile devices | |
CN110851035B (zh) | 一种会话消息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20100235758A1 (en) |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orting Topics within a Group | |
US9432810B2 (en) | Opt-in and time limited bi-directional real-time location sharing | |
US9813372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corporating chat elements into a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 |
US20140325601A1 (en) | Managing private information in instant messaging | |
CN113888104B (zh) | 一种日程分享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11698147A (zh) | 消息提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
US12047342B2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10620672B (zh) | 多人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4461114A (zh) | 一种个人主页展示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13641441A (zh) | 一种页面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1596995A (zh) | 展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10704151A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13890772A (zh) |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13612676B (zh) | 社交群组的消息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5065668B (zh) | 一种会议呼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CN112929488B (zh) | 消息变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0138574B (zh) | 群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KR102088464B1 (ko) | 홈페이지와 연동하는 대화 서비스 방법 | |
CN115314456A (zh) | 交互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15022105A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 |
CN115037716A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