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2346864A - 一种云空间回收方法及回收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云空间回收方法及回收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46864A
CN112346864A CN202011172102.3A CN202011172102A CN112346864A CN 112346864 A CN112346864 A CN 112346864A CN 202011172102 A CN202011172102 A CN 202011172102A CN 112346864 A CN112346864 A CN 1123468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space
total available
available space
clou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7210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孟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lorlight Shenzhen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lorlight Shenzhen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lorlight Shenzhen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lorlight Shenzhen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7210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4686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468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468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05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 G06F9/5011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the resources being hardware resources other than CPUs, Servers and Terminals
    • G06F9/5022Mechanisms to release resour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61Partitioning or combining of resources
    • G06F9/5072Grid compu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空间回收方法及回收设备,其中,云空间回收方法首先分别记录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用户ID,通过用户ID确定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总可用空间;之后确定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总可用空间的大小,将第二用户的总可用空间的大小添加至第一用户的剩余空间中,同时将第二用户的总可用空间进行删除;其中,第一用户的权限高于第二用户的权限;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总可用空间均由已用空间和剩余空间组成。本发明限定了高权限用户(第一用户)如何回收低权限用户(第二用户)的总可用空间,相较于传统的回收方法,本发明摒弃了已分配空间的概念,利用总可用空间的变化来代替已分配空间的变化,减少了每次操作修改数据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云空间回收方法及回收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间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云空间回收方法及回收设备。
背景技术
云空间应用领域广,主要在于云空间能方便存储数据,在LED显示领域中,用户也利用云空间存储所需展示的视频视频、图片数据等,因此用户可通过该云空间将视频视频和图片数据展示在LED显示屏幕中。
云空间由很多权限用户所在的用户空间构成,其中,每一个用户空间可被分为总可用空间、已用空间、剩余可用空间和已分配空间,总可用空间的大小为已用空间、已分配空间和剩余可用空间的总和;权限用户可包括一级管理员和二级管理员等,且一级管理员的权限大小可被设置成大于二级管理员,在二级管理员所在的用户空间被一级管理员回收时,例如二级管理员账号被一级管理员删除时,为了保证用户空间的总量保持一致,需要将二级管理员的总可用空间转移给一级管理员,修改数据的操作包括两项:第一项是将一级管理员的已分配空间减掉二级管理员的总可用空间,第二项是将一级管理员的剩余可用空间加上二级管理员的总可用空间,其中上述每一项都会分为三个步骤:查询两个用户的对应的空间数据、计算修改后的空间数据和更新空间数据。
由此可见,目前的方法存在修改空间数据过多的问题,对于用户空间分配速率间接造成了一定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云空间回收方法,摒弃了传统云空间回收中已分配空间的概念,解决了现有回收方法因数据过多而造成分配速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云空间回收设备。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云空间回收方法,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分别记录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用户ID;
S2,通过所述用户ID确定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总可用空间;
S3,确定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总可用空间的大小;
S4,将第二用户的总可用空间的大小添加至第一用户的剩余空间中,同时将第二用户的总可用空间进行删除;
其中,第一用户的权限高于第二用户的权限;
所述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总可用空间均由已用空间和剩余空间组成。
作为对本发明的云空间回收方法的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所述S4中将第二用户的总可用空间进行删除,具体为:
删除第二用户的总可用空间删除至回收站中,并且,所述回收站具有可撤销功能。
作为对本发明的云空间回收方法的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该云空间回收方法还包括:通过判断用户的总可用空间在固定时间内是否被访问来确定用户的总可用空间是否被回收,具体为:
判断用户的总可用空间不被访问的时间是否达到预设时间,当达到预设时间时,用户的总可用空间被删除至回收站,反之保留用户的总可用空间;
其中,所述用户为第一用户或者第二用户。
作为对本发明的云空间回收方法的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该云空间回收方法还包括:实时判断用户的总可用空间是否达到饱和,若达到饱和则增加其总可用空间;
其中,所述用户为第一用户或者第二用户。
作为对本发明的云空间回收方法的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增加其总可用空间,具体为:
将第三用户的总可用空间添加至总可用空间已经达到饱和的用户的总可用空间内;
其中,所述第三用户为总可用空间不被访问的时间达到预设时间的用户。
作为对本发明的云空间回收方法的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增加其总可用空间,具体为:
将被回收至第一用户的总可用空间的回收部分添加至总可用空间已经达到饱和的用户的总可用空间内。
作为对本发明的云空间回收方法的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增加其总可用空间,具体为:
将第一用户的剩余空间添加至总可用空间已经达到饱和的用户的总可用空间内。
一种云空间回收设备,其应用上述的云空间回收方法,其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云空间回收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时,首先分别记录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用户ID,通过所述用户ID确定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总可用空间;之后确定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总可用空间的大小,将第二用户的总可用空间的大小添加至第一用户的剩余空间中,同时将第二用户的总可用空间进行删除;其中,第一用户的权限高于第二用户的权限;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总可用空间均由已用空间和剩余空间组成;
本发明限定了高权限用户如何回收低权限用户的总可用空间,相较于传统的回收方法,本发明摒弃了已分配空间的概念,利用总可用空间的变化来代替已分配空间的变化,减少了每次操作修改数据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一种云空间回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一种云空间回收设备的框图。
其中:1.云空间回收设备,11.存储器,12.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明确的是,术语“垂直”、“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水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意味着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有的方位或位置,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一种云空间回收方法,如图1所示,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分别记录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用户ID;
具体地,用户ID具有唯一性,每个用户ID对应一个用户;
S2,通过所述用户ID确定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总可用空间;
具体地,确定出每个用户ID对应的总可用空间;
S3,确定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总可用空间的大小;
具体地,通过查询mysql数据库存储确定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总可用空间的空间大小,例如:
select meta_value from user_meta where meta_key=‘total_size’anduser_id=XXX;
S4,将第二用户的总可用空间的大小添加至第一用户的剩余空间中,同时将第二用户的总可用空间进行删除;
其中,第一用户的权限高于第二用户的权限;
所述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总可用空间均由已用空间和剩余空间组成。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相较于传统技术,总可用空间对于每一个用户来说是可变换的,利用总可用空间的变化来代替已分配空间的变化,剩余可用空间可以通过总可用空间和已用空间的差来计算,从而可减少了每次操作修改数据的成本。
具体地,通过脚本语言将将第二用户的总可用空间的大小添加至第一用户的剩余空间中,例如:
update user_meta set meta_value=XXX where meta_key='total_size'anduser_id=XXX。
具体地,通过脚本语言将第二用户的总可用空间进行删除,例如:
delete from user_meta where meta_key=‘total_size’and user_id=XXX。
更具体地,当高权限用户(第一用户)将低权限的用户(第二用户)进行回收时,为了保证用户空间的总量的一致,只需要将高权限用户的总可用空间加大即可,增量为低权限用户的总可用空间,此时低权限用户的身份也会被回收,并可记录在权限高的总可用空间中。
在具体实施例中,无论用户处于多少级的权限,一旦该用户的总可用空间被高权限用户回收,只会将低权限用户的总可用空间加入至发出回收命令的高权限用户的总可用空间或者剩余空间中。
所述S4中将第二用户的总可用空间进行删除,具体为:
将删除第二用户的总可用空间删除至回收站中,并且,所述回收站具有可撤销功能;
这样,通过回收站的可撤销功能可以防止删除错误而无法恢复。
该云空间回收方法还包括:通过判断用户的总可用空间在固定时间内是否被访问来确定用户的总可用空间是否被回收,具体为:
判断用户的总可用空间不被访问的时间是否达到预设时间,当达到预设时间时,用户的总可用空间被删除至回收站,反之保留用户的总可用空间;
其中,所述用户为第一用户或者第二用户;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时间为5-30天;
比如,当所述预设时间为5天时,当用户的总可用空间不被访问的时间为6天时,则该用户的总可用空间被删除至回收站。
这样,当对低权限用户的总可用空间中的数据长期不进行使用,可通过脚本语言将总可用空间中的数据进行删除后,对总可用空间进行释放,以实现对该用户的总可用空间进行回收;
删除的数据可存放于回收站中,通过回收站的撤回可避免用户的错删;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低权限用户被回收时,可只被回收未用空间,已用空间可不被回收,已用空间中的数据继续被低权限用户使用。
该方法还包括:当第一用户对其总可用空间进行分配时,第一用户的总可用空间减小,利用脚本语言将减小的空间大小分配至被创建的新用户,并将该空间大小作为新用户的总可用空间。
该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总可用空间发生变化时,对所述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总可用空间进行刷新;
这样,通过及时刷新可以避免数据变化后因系统未重新读取而显示变化之前的数据。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该云空间回收方法还包括:实时判断用户的总可用空间是否达到饱和,若达到饱和则增加其总可用空间;所述用户为第一用户或者第二用户;
其中,所述增加其总可用空间有三种实时方案:
第一种方案,将第三用户的总可用空间添加至总可用空间已经达到饱和的用户的总可用空间内;其中,所述第三用户为总可用空间不被访问的时间达到预设时间的用户;
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对空间不足的用户进行空间增加,还可以将长期不使用云空间的用户的空间进行回收,使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第二种方案,将被回收至第一用户的总可用空间的回收部分添加至总可用空间已经达到饱和的用户的总可用空间内;
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对空间不足的用户进行空间增加,还解决了回收的低权限用户的空间的分配问题;
第三种方案,将第一用户的剩余空间添加至总可用空间已经达到饱和的用户的总可用空间内;
这样,直接对第一用户的剩余空间进行分配,不仅不会影响第一用户对空间的使用,还可以对空间不足的用户进行空间增加。
本实施例通过对云空间中每一个用户的总可用空间进行限制管理,解决目前存在修改空间数据过多的问题,间接提高为新用户分分配总可用空间的分配速率。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一种云空间回收设备1,如图2所示,其应用实施例1所述的云空间回收方法,其包括存储器11和处理器12;
所述存储器1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12,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实施例1所述云空间回收方法的步骤。
另外,还可以将计算机程序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实施例1所述的云空间回收方法。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取介质包括但不限于例如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等。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硬盘、闪存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的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取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公开并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以上是对本公开的说明,而不应被认为是对其的限制。尽管描述了本公开的若干示例性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地理解,在不背离本公开的新颖教学和优点的前提下可以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许多修改。因此,所有这些修改都意图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公开范围内。应当理解,上面是对本公开的说明,而不应被认为是限于所公开的特定实施例,并且对所公开的实施例以及其他实施例的修改意图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本公开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云空间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分别记录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用户ID;
S2,通过所述用户ID确定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总可用空间;
S3,确定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总可用空间的大小;
S4,将第二用户的总可用空间的大小添加至第一用户的剩余空间中,同时将第二用户的总可用空间进行删除;
其中,第一用户的权限高于第二用户的权限;
所述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总可用空间均由已用空间和剩余空间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云空间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将第二用户的总可用空间进行删除,具体为:
删除第二用户的总可用空间删除至回收站中,并且,所述回收站具有可撤销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云空间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云空间回收方法还包括:通过判断用户的总可用空间在固定时间内是否被访问来确定用户的总可用空间是否被回收,具体为:
判断用户的总可用空间不被访问的时间是否达到预设时间,当达到预设时间时,用户的总可用空间被删除至回收站,反之保留用户的总可用空间;
其中,所述用户为第一用户或者第二用户。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云空间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云空间回收方法还包括:实时判断用户的总可用空间是否达到饱和,若达到饱和则增加其总可用空间;
其中,所述用户为第一用户或者第二用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云空间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加其总可用空间,具体为:
将第三用户的总可用空间添加至总可用空间已经达到饱和的用户的总可用空间内;
其中,所述第三用户为总可用空间不被访问的时间达到预设时间的用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云空间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加其总可用空间,具体为:
将被回收至第一用户的总可用空间的回收部分添加至总可用空间已经达到饱和的用户的总可用空间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云空间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加其总可用空间,具体为:
将第一用户的剩余空间添加至总可用空间已经达到饱和的用户的总可用空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云空间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当第一用户对其总可用空间进行分配时,第一用户的总可用空间减小,利用脚本语言将减小的空间大小分配至被创建的新用户,并将该空间大小作为新用户的总可用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云空间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总可用空间发生变化时,对所述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总可用空间进行刷新。
10.一种云空间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应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云空间回收方法,其包括存储器(11)和处理器(12);
所述存储器(1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12),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云空间回收方法的步骤。
CN202011172102.3A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云空间回收方法及回收设备 Pending CN1123468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72102.3A CN112346864A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云空间回收方法及回收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72102.3A CN112346864A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云空间回收方法及回收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46864A true CN112346864A (zh) 2021-02-09

Family

ID=74358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72102.3A Pending CN112346864A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云空间回收方法及回收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46864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19069A1 (en) * 2012-02-22 2013-08-22 Computer Associates Think,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virtual hard disks in cloud environments
US20140297733A1 (en) * 2011-12-29 2014-10-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loud Compu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Storage Resources Therein
US9317820B1 (en) * 2010-03-31 2016-04-19 Emc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 cloud computing space
CN105531696A (zh) * 2013-10-09 2016-04-27 英特尔公司 用于管理云存储的技术
CN108268605A (zh) * 2017-12-27 2018-07-10 北京洪泰同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空间资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9450965A (zh) * 2018-09-07 2019-03-08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会话资源回收处理方法、装置、云平台及物联网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17820B1 (en) * 2010-03-31 2016-04-19 Emc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 cloud computing space
US20140297733A1 (en) * 2011-12-29 2014-10-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loud Compu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Storage Resources Therein
US20130219069A1 (en) * 2012-02-22 2013-08-22 Computer Associates Think,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virtual hard disks in cloud environments
CN105531696A (zh) * 2013-10-09 2016-04-27 英特尔公司 用于管理云存储的技术
CN108268605A (zh) * 2017-12-27 2018-07-10 北京洪泰同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空间资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9450965A (zh) * 2018-09-07 2019-03-08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会话资源回收处理方法、装置、云平台及物联网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27375B2 (en) Defensive heap memory management
US8069326B2 (en) Relocation system and a relocation method
CN107608773B (zh) 任务并发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US7418546B2 (en) Storage resource management method for storage system
US20120259863A1 (en) Low Level Object Version Tracking Using Non-Volatile Memory Write Generations
US20160019279A1 (en) High throughput data modifications using blind update operations
US1001331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safe archiving of data
CN106446044B (zh) 存储空间回收方法及装置
US8015164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US8135688B2 (en) Partition/table allocation on demand
US2016036440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sponding to Request, and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JP4916892B2 (ja) トランザクション処理のためのログ情報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10399333B (zh) 删除快照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7066498A (zh) 键值kv存储方法和装置
KR101336258B1 (ko) 비휘발성 메모리의 데이터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CN109086141B (zh) 内存管理方法和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984295B (zh) 内存回收方法、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110046118A (ko) 적응적 로깅 장치 및 방법
CN109669621B (zh) 一种文件管理方法、文件管理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036909A1 (zh) 写入图片的方法和装置
CN114238162B (zh) 垃圾回收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328549A (zh) 小文件的存储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20185451A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CN112346864A (zh) 一种云空间回收方法及回收设备
CN113836051B (zh) 一种元数据空间回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000 room 3801, block a, block 8, block C, Wanke Yuncheng phase III, Liuxin 4th Street, Xili community,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37-39 floors)

Applicant after: Carlette clou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3801, block a, block 8, block C, Wanke Yuncheng phase III, Liuxin 4th Street, Xili community,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37-39 floors)

Applicant before: COLORLIGHT (SHENZHEN) CLOUD TECHNOLOGY Co.,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