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29742A - 一种安全性高的金融监管指纹识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性高的金融监管指纹识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329742A CN112329742A CN202011413394.5A CN202011413394A CN112329742A CN 112329742 A CN112329742 A CN 112329742A CN 202011413394 A CN202011413394 A CN 202011413394A CN 112329742 A CN112329742 A CN 11232974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ule
- financial
- user
- fingerprint
- supervi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18—Sensors therefor using electro-optical elements or layers, e.g. electroluminescent sens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44—Program or device authentic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06K7/1404—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 G06K7/1408—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the method being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type of code
- G06K7/1417—2D bar cod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6—Asset management; Financial planning or analys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xic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Fina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conom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性高的金融监管指纹识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金融监管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金融监管装置主要通过指纹和密码识别,身份确认方式简单,安全性低的问题。所述金融监管装置主体的前端面上安装有LED触控显示屏,所述LED触控显示屏的一侧设置有身份识别录入模块,所述LED触控显示屏的下方设置有光学指纹模块,所述光学指纹模块的一侧设置有声纹识别模块,所述金融监管装置主体的内部安装有单片机芯片和无线传输模块,所述身份识别录入模块、光学指纹模块和声纹识别模块的输出端均与单片机芯片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芯片与LED触控显示屏双向电性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融监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安全性高的金融监管指纹识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金融监管是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如中央银行、证券交易委员会等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作的某种限制或规定。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规制行为。金融监管可以分成金融监督与金融管理。金融监督指金融主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实施的全面性、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并以此促进金融机构依法稳健地经营和发展。金融管理指金融主管当局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施的领导、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金融监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金融监管是指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对整个金融业实施的监督管理。广义的金融监管在上述涵义之外,还包括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和稽核、同业自律性组织的监管、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管等内容。
但是,现有金融监管装置主要通过指纹和密码识别,身份确认方式简单,安全性低;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安全性高的金融监管指纹识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金融监管指纹识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金融监管装置主要通过指纹和密码识别,身份确认方式简单,安全性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性高的金融监管指纹识别装置,包括金融监管装置主体、前置接入服务器、认证中心、总行管理终端、分行管理终端和金融业务中心主机,所述金融监管装置主体的前端面上安装有LED触控显示屏,所述LED触控显示屏的一侧设置有身份识别录入模块,所述LED触控显示屏的下方设置有光学指纹模块,所述光学指纹模块的一侧设置有声纹识别模块,所述金融监管装置主体的内部安装有单片机芯片和无线传输模块,所述身份识别录入模块、光学指纹模块和声纹识别模块的输出端均与单片机芯片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芯片与LED触控显示屏双向电性连接,所述金融监管装置主体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前置接入服务器双向连接,所述前置接入服务器与认证中心和金融业务中心主机均双向连接,所述认证中心与总行管理终端和分行管理终端之间设置有路由器一,且认证中心通过路由器一与总行管理终端和分行管理终端双向连接。
优选的,所述身份识别录入模块包括第二代身份证阅读器和二维码扫描模块,且第二代身份证阅读器和二维码扫描模块的输出端均与单片机芯片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认证中心包括信息认证服务器组和数据库,所述信息认证服务器组和数据库双向连接。
优选的,所述数据库的内部设置有用户指纹模版、用户声纹模版、监管员指纹模版和监管员声纹模版。
优选的,所述金融业务中心主机的输出端上安装有路由器二,所述金融业务中心主机通过路由器二与云端平台双向连接。
优选的,所述云端平台的内部设置有云用户平台和云管理平台,所述云管理平台的输出端与云用户平台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金融监管装置主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散热网口,且散热网口与金融监管装置主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金融监管指纹识别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使用前,用户或行业监管人员可通过金融监管装置上的身份识别录入模块、光学指纹模块和声纹识别模块将个人身份证、指纹以及声纹信息进行采集和获取,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上传至前置接入服务器,导入信息认证服务器组,分类存储至数据库内;
步骤二:当用户或行业监管人员需要访问金融业务中心时,可再次通过身份识别录入模块、光学指纹模块和声纹识别模块将身份证、指纹以及声纹信息上传至信息认证服务器组,由信息认证服务器组与数据库内的用户指纹模版、用户声纹模版、监管员指纹模版和监管员声纹模版进行数据比对,并将验证结果反馈至前置接入服务器;
步骤三:前置接入服务器在接收到反馈数据后,若比对失败,则停止此次访问;若比对成功,则接通金融业务中心主机,使用户或行业监管人员能够通过中心主机的路由器访问云端平台,访问时,根据验证信息将用户和行业监管人员分别导入云用户平台和云管理平台,监管人员可通过云管理平台对云用户平台的数据进行管理调控。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身份识别录入模块为第二代身份证阅读器和二维码扫描模块,能够分别完成实体身份证和电子身份证的录入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在金融监管装置主体上设置身份识别录入模块、光学指纹模块和声纹识别模块,用于采集用户或行业监管人员的身份证、指纹和声纹信息,并由前置接入服务器将其导入信息认证服务器组,分类存储至数据库内的用户指纹模版、用户声纹模版、监管员指纹模版和监管员声纹模版,当人员想要访问金融业务中心时,可再次通过身份识别录入模块、光学指纹模块和声纹识别模块将身份证、指纹以及声纹信息上传至信息认证服务器组,由信息认证服务器组与数据库内的模版进行数据比对,并将验证结果反馈至前置接入服务器,当比对成功时,再接通金融业务中心主机,使用户或行业监管人员能够通过中心主机的路由器访问云端平台,相较于常规的指纹和密码识别,验证方式更改为身份证、指纹和声纹信息,三重确认,以提高安全性,从根本上避免了冒名访问的情况发生。
2、通过将身份识别录入模块设置为第二代身份证阅读器和二维码扫描模块两部分,其中,第二代身份证阅读器能够对实体身份证内的专用芯片进行安全认证,并将芯片内的个人信息资料读出上传,二维码扫描模块则用于扫描电子身份证的二维码,同样在安全认证后将信息上传,用户无论采用实体身份证还是电子身份证均能有效将信息上传,提高了装置的便捷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云管理平台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认证中心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数据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金融监管装置主体;2、身份识别录入模块;3、第二代身份证阅读器;4、二维码扫描模块;5、LED触控显示屏;6、光学指纹模块;7、声纹识别模块;8、散热网口;9、单片机芯片;10、无线传输模块;11、前置接入服务器;12、认证中心;13、路由器一;14、总行管理终端;15、分行管理终端;16、金融业务中心主机;17、路由器二;18、云端平台;19、云用户平台;20、云管理平台;21、数据库;211、用户指纹模版;212、用户声纹模版;213、监管员指纹模版;214、监管员声纹模版;22、信息认证服务器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安全性高的金融监管指纹识别装置,包括金融监管装置主体1、前置接入服务器11、认证中心12、总行管理终端14、分行管理终端15和金融业务中心主机16,金融监管装置主体1的前端面上安装有LED触控显示屏5,LED触控显示屏5能够在用户或监管人员认证成功进入云端时,对云端信息进行显示,并且可通过触控方式操作访问,LED触控显示屏5的一侧设置有身份识别录入模块2,身份识别录入模块2用于录入身份证信息,LED触控显示屏5的下方设置有光学指纹模块6,光学指纹模块6用于录入指纹信息,光学指纹模块6的型号为CAMA-SM15,光学指纹模块6的一侧设置有声纹识别模块7,声纹识别模块7可通过语音方式录入声纹信息,声纹识别模块7的型号为XR-808,金融监管装置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单片机芯片9和无线传输模块10,身份识别录入模块2、光学指纹模块6和声纹识别模块7的输出端均与单片机芯片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单片机芯片9与LED触控显示屏5双向电性连接,用于实现数据显示以及反馈,金融监管装置主体1通过无线传输模块10与前置接入服务器11双向连接,无线传输模块10的型号为FHL0601,前置接入服务器11与认证中心12和金融业务中心主机16均双向连接,认证中心12与总行管理终端14和分行管理终端15之间设置有路由器一13,且认证中心12通过路由器一13与总行管理终端14和分行管理终端15双向连接,总行管理终端14和分行管理终端15均能对认证中心12内部数据管理调控。
进一步,身份识别录入模块2包括第二代身份证阅读器3和二维码扫描模块4,且第二代身份证阅读器3和二维码扫描模块4的输出端均与单片机芯片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二代身份证阅读器3能够对实体身份证内的专用芯片进行安全认证,并将芯片内的个人信息资料读出上传,二维码扫描模块4用于扫描电子身份证的二维码,同样在安全认证后将信息上传。
进一步,认证中心12包括信息认证服务器组22和数据库21,信息认证服务器组22和数据库21双向连接,数据库21用于存储用户和行业监管人员的个人信息。
进一步,数据库21的内部设置有用户指纹模版211、用户声纹模版212、监管员指纹模版213和监管员声纹模版214,总行管理终端14和分行管理终端15均可对数据库21进行管理,将用户和行业监管人员的个人信息分类存储。
进一步,金融业务中心主机16的输出端上安装有路由器二17,金融业务中心主机16通过路由器二17与云端平台18双向连接,在信息认证成功后,前置接入服务器11会接通金融业务中心主机16线路,使用户和监管人员能够访问云端平台18。
进一步,云端平台18的内部设置有云用户平台19和云管理平台20,云管理平台20的输出端与云用户平台19的输入端连接,云端平台18分为云用户平台19和云管理平台20,分别对应用户和监管人员的访问权限,云管理平台20可方便监管人员对云用户平台19内的数据进行管理调控,云用户平台19主要提供给用户一个便捷的服务窗口,方便其完成线上金融业务。
进一步,金融监管装置主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散热网口8,且散热网口8与金融监管装置主体1固定连接,散热网口8保证了金融监管装置主体1的散热性能,使其能够长效运行,且网状结构能够隔绝颗粒杂质,避免其进入装置壳体内部。
进一步,一种安全性高的金融监管指纹识别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使用前,用户或行业监管人员可通过金融监管装置上的身份识别录入模块2、光学指纹模块6和声纹识别模块7将个人身份证、指纹以及声纹信息进行采集和获取,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10上传至前置接入服务器11,导入信息认证服务器组22,分类存储至数据库21内;
步骤二:当用户或行业监管人员需要访问金融业务中心时,可再次通过身份识别录入模块2、光学指纹模块6和声纹识别模块7将身份证、指纹以及声纹信息上传至信息认证服务器组22,由信息认证服务器组22与数据库21内的用户指纹模版211、用户声纹模版212、监管员指纹模版213和监管员声纹模版214进行数据比对,并将验证结果反馈至前置接入服务器11;
步骤三:前置接入服务器11在接收到反馈数据后,若比对失败,则停止此次访问;若比对成功,则接通金融业务中心主机16,使用户或行业监管人员能够通过中心主机的路由器访问云端平台18,访问时,根据验证信息将用户和行业监管人员分别导入云用户平台19和云管理平台20,监管人员可通过云管理平台20对云用户平台19的数据进行管理调控。
进一步,步骤一中,身份识别录入模块2为第二代身份证阅读器3和二维码扫描模块4,能够分别完成实体身份证和电子身份证的录入工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9)
1.一种安全性高的金融监管指纹识别装置,包括金融监管装置主体(1)、前置接入服务器(11)、认证中心(12)、总行管理终端(14)、分行管理终端(15)和金融业务中心主机(16),其特征在于:所述金融监管装置主体(1)的前端面上安装有LED触控显示屏(5),所述LED触控显示屏(5)的一侧设置有身份识别录入模块(2),所述LED触控显示屏(5)的下方设置有光学指纹模块(6),所述光学指纹模块(6)的一侧设置有声纹识别模块(7),所述金融监管装置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单片机芯片(9)和无线传输模块(10),所述身份识别录入模块(2)、光学指纹模块(6)和声纹识别模块(7)的输出端均与单片机芯片(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芯片(9)与LED触控显示屏(5)双向电性连接,所述金融监管装置主体(1)通过无线传输模块(10)与前置接入服务器(11)双向连接,所述前置接入服务器(11)与认证中心(12)和金融业务中心主机(16)均双向连接,所述认证中心(12)与总行管理终端(14)和分行管理终端(15)之间设置有路由器一(13),且认证中心(12)通过路由器一(13)与总行管理终端(14)和分行管理终端(15)双向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金融监管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识别录入模块(2)包括第二代身份证阅读器(3)和二维码扫描模块(4),且第二代身份证阅读器(3)和二维码扫描模块(4)的输出端均与单片机芯片(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金融监管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认证中心(12)包括信息认证服务器组(22)和数据库(21),所述信息认证服务器组(22)和数据库(21)双向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金融监管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21)的内部设置有用户指纹模版(211)、用户声纹模版(212)、监管员指纹模版(213)和监管员声纹模版(2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金融监管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融业务中心主机(16)的输出端上安装有路由器二(17),所述金融业务中心主机(16)通过路由器二(17)与云端平台(18)双向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金融监管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端平台(18)的内部设置有云用户平台(19)和云管理平台(20),所述云管理平台(20)的输出端与云用户平台(19)的输入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金融监管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融监管装置主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散热网口(8),且散热网口(8)与金融监管装置主体(1)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金融监管指纹识别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使用前,用户或行业监管人员可通过金融监管装置上的身份识别录入模块(2)、光学指纹模块(6)和声纹识别模块(7)将个人身份证、指纹以及声纹信息进行采集和获取,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10)上传至前置接入服务器(11),导入信息认证服务器组(22),分类存储至数据库(21)内;
步骤二:当用户或行业监管人员需要访问金融业务中心时,可再次通过身份识别录入模块(2)、光学指纹模块(6)和声纹识别模块(7)将身份证、指纹以及声纹信息上传至信息认证服务器组(22),由信息认证服务器组(22)与数据库(21)内的用户指纹模版(211)、用户声纹模版(212)、监管员指纹模版(213)和监管员声纹模版(214)进行数据比对,并将验证结果反馈至前置接入服务器(11);
步骤三:前置接入服务器(11)在接收到反馈数据后,若比对失败,则停止此次访问;若比对成功,则接通金融业务中心主机(16),使用户或行业监管人员能够通过中心主机的路由器访问云端平台(18),访问时,根据验证信息将用户和行业监管人员分别导入云用户平台(19)和云管理平台(20),监管人员可通过云管理平台(20)对云用户平台(19)的数据进行管理调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金融监管指纹识别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身份识别录入模块(2)为第二代身份证阅读器(3)和二维码扫描模块(4),能够分别完成实体身份证和电子身份证的录入工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413394.5A CN112329742A (zh) | 2020-12-04 | 2020-12-04 | 一种安全性高的金融监管指纹识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413394.5A CN112329742A (zh) | 2020-12-04 | 2020-12-04 | 一种安全性高的金融监管指纹识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29742A true CN112329742A (zh) | 2021-02-05 |
Family
ID=74302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413394.5A Pending CN112329742A (zh) | 2020-12-04 | 2020-12-04 | 一种安全性高的金融监管指纹识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329742A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48648A (en) * | 1996-02-05 | 1997-07-15 | Finger Power, Inc. |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system for use with fingerprint data in secured transactions |
CN1731443A (zh) * | 2004-08-05 | 2006-02-08 |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通过指纹进行身份认证的银行综合业务系统及认证方法 |
CN103856340A (zh) * | 2012-12-04 | 2014-06-11 | 广州智域电子有限公司 | 基于第二代身份证的人民银行信息网接入系统及访问方法 |
CN105631292A (zh) * | 2015-12-24 | 2016-06-01 | 南京通弘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身份认证及金融支付一体机终端 |
CN208141417U (zh) * | 2018-05-29 | 2018-11-23 | 山东威尔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身份识别终端 |
CN110581820A (zh) * | 2018-05-22 | 2019-12-17 | 王永勤 | 一种基于ipv6和生物识别技术的金融科技应用系统和方法 |
-
2020
- 2020-12-04 CN CN202011413394.5A patent/CN11232974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48648A (en) * | 1996-02-05 | 1997-07-15 | Finger Power, Inc. |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system for use with fingerprint data in secured transactions |
CN1731443A (zh) * | 2004-08-05 | 2006-02-08 |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通过指纹进行身份认证的银行综合业务系统及认证方法 |
CN103856340A (zh) * | 2012-12-04 | 2014-06-11 | 广州智域电子有限公司 | 基于第二代身份证的人民银行信息网接入系统及访问方法 |
CN105631292A (zh) * | 2015-12-24 | 2016-06-01 | 南京通弘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身份认证及金融支付一体机终端 |
CN110581820A (zh) * | 2018-05-22 | 2019-12-17 | 王永勤 | 一种基于ipv6和生物识别技术的金融科技应用系统和方法 |
CN208141417U (zh) * | 2018-05-29 | 2018-11-23 | 山东威尔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身份识别终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880824B (zh) | 电子身份证的手机双向应用终端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
CA2778192A1 (en) |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electro-biometric signature allowing legal interaction between and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
CN101950438A (zh) | 基于rfid技术的门控管理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103023921A (zh) | 一种认证接入方法和认证系统 | |
CN207458050U (zh) | 一种多功能桌面智能终端 | |
CN116109275A (zh) | 一种多数据对账校验方法及系统 | |
CN105183192B (zh) | 一种基于智能触摸屏交互式输入屏幕的电子身份笔及电子签名方法 | |
CN116384838A (zh) |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科技企业评价方法与系统 | |
CN111724159A (zh) | 一种基于区块链交易的权限管理方法及系统 | |
CN112329742A (zh) | 一种安全性高的金融监管指纹识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3204727U (zh) | 银行自助终端 | |
CN114360129A (zh) | 一种门禁管理方法、系统及设备、存储介质 | |
CN101165697A (zh) | 一种个人信息指纹保护、管理系统 | |
EP2254093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firming the identity of a user | |
CN104394173B (zh) | 指静脉信息安全管理平台 | |
CN203179179U (zh) | 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pos机 | |
US11823092B2 (en) | Coordination platform for generating and managing authority tokens | |
CN111241364A (zh) | 一种纸质文件跟踪方法和装置 | |
Rahman et al. | Implement fingerprint authentication for employee automation system | |
CN1804749A (zh) | 一种安全保密的计算机登录方法及其系统 | |
CN1655505A (zh) | 一种银行柜员安全系统及方法 | |
CN115085980A (zh) | 一种基于融合视频云的网络准入管理系统 | |
CN211124178U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实验室门禁系统 | |
CN112184405A (zh) | 一种综合财务管理系统 | |
US8826389B2 (en) | Multi-media identity management syste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5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