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15654A - 防误操作的内抽外注型鼓膜穿刺、鼓室内注射医疗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误操作的内抽外注型鼓膜穿刺、鼓室内注射医疗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315654A CN112315654A CN202011113843.4A CN202011113843A CN112315654A CN 112315654 A CN112315654 A CN 112315654A CN 202011113843 A CN202011113843 A CN 202011113843A CN 112315654 A CN112315654 A CN 11231565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 tube
- piston
- hole
- 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the ears or hearing sense; Non-electric hearing aid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enabling ear patients to achieve auditory perception through physiological senses other than hearing sense; 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ars, carried on the body or in the hand
- A61F11/20—Ear surgery
- A61F11/202—Surgical middle-ear ventilation or drainage, e.g. permanent; Implants therefo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the ears or hearing sense; Non-electric hearing aid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enabling ear patients to achieve auditory perception through physiological senses other than hearing sense; 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ars, carried on the body or in the hand
- A61F11/20—Ear surgery
-
- A61M1/0023—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64—Containers with integrated suction means
- A61M1/67—Containers incorporating a piston-type member to create suction, e.g. syring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84—Drainage tubes; Aspiration tip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1/00—Devices for introducing or retaining media, e.g. remedies, in cavities of the body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10/00—Anatomical parts of the body
- A61M2210/06—Head
- A61M2210/0662—Ears
- A61M2210/0668—Middle ea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10/00—Anatomical parts of the body
- A61M2210/06—Head
- A61M2210/0662—Ears
- A61M2210/0675—Eustachian tub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Psyc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误操作的内抽外注型鼓膜穿刺、鼓室内注射医疗装置,包括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和通道转换器;通道转换器包括连接头和转换管;封板设有位于基管管腔中的内管;内管沿内管中心线方向延伸的四条纵向导向滑槽;内管的管壁上设有弹性件和定位透孔,第一活塞包括第一密封塞和设有内凸的环形挡台的第一拉柄;第二活塞包括第二密封塞和第二拉柄,第二拉柄上的外壁上设有和纵向导向滑槽适配的定位凸板;各定位凸板设有解锁缺口,各定位凸板上还设有容纳缺口和弹性卡勾,各弹性卡勾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伸入至容纳缺口中。本发明有效防止误操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耳鼻喉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误操作的内抽外注型鼓膜穿刺、鼓室内注射医疗装置。
背景技术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炎性疾病。病因主要是咽鼓管阻塞,鼓室内分泌物不能引流至咽部,形成鼓室积液。鼓室积液多为漏出液、渗出液和分泌液的混合体。清除鼓室积液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关键。鼓膜穿刺术吸出鼓室积液是中耳炎最常用的治疗方法,简单易行。其中,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时,在常规穿刺抽液后需要第二次进针注药,有时形成二孔,注药时药物从另一针孔反流至鼓膜外侧;另外,二次穿刺也会加重患者的穿刺疼痛。
CN105496644A公开了一种鼓膜穿刺、鼓室内注射医疗装置,包括:第一穿刺装置、第二穿刺装置和抽吸装置,第一穿刺装置包括穿刺针和所述第一连接头,第二穿刺装置包括注射针和所述第二连接头,抽吸装置包括负压机构和第三连接头;当将穿刺针和注射针均插入患者的鼓室内后,当需要抽吸鼓室内的积液时,可以将抽吸装置的第三连接头与第二穿刺装置的第二连接头螺接;当需要向鼓室内注射药液时,可以将抽吸装置的第三连接头从第二连接头上旋出,并将注射装置的第四连接头旋拧入第二连接头。
该医疗装置具有以下优点:由于第二穿刺针套设在第一穿刺针内部,当第一穿刺针穿刺患者的鼓膜时,第一穿刺针可以带动其内部的第二穿刺针也穿刺患者的鼓膜,第一穿刺针和第二穿刺针两者在患者的鼓膜上只形成有一个穿刺孔,当需要抽吸鼓室内的积液或需要向鼓室内注射药液时,只需要选择相应的连接头(第三连接头或第四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连接即可,不用二次穿刺在鼓膜上形成二孔造成药液反流至鼓膜外,也不会二次穿刺给患者增加穿刺的痛苦。
但是该医疗装置也具有以下不足之处:当在抽吸积液和注射药物两种功能状态之间转换时,需要拆卸掉一个穿刺装置后,才能装上另外一个穿刺装置,其操作较为繁琐;另外由于转换操作时,注射针和穿刺针的针头还穿过鼓膜位于在鼓室中,如此繁琐的功能转换操作,容易因手的抖动,导致针头误扎到耳中其它部位。
申请人在前申请了一种鼓膜穿刺、鼓室内注射医疗装置,能够实现无需拆装即可完成抽吸积液和注射药物两种功能状态的转换,但是也存在如下不足:由于该病症的治疗过程基本上都是先抽吸后注射,尽管可以在针筒上设置提示信息,但由于没有防误操作机构,导致使用人员仍可能在操作过程上操作失误,也即发生先注射后抽吸的误动作。
申请人还申请了一种防误操作的鼓膜穿刺、鼓室内注射医疗装置,能够让使用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必须先抽吸积液,方能注射药物,有效防止了误操作。但是也存在以下不足:由于受到结构设计的限制,该种注射医疗装置是外抽内注型使用方式,必须要利用其环形的第一活塞抽吸积液,利用其位于环形第一活塞中心处的第二活塞注射药物;为了提供不同的使用方式及个人体验,本申请特提供了一种防误操作的内抽外注型鼓膜穿刺、鼓室内注射医疗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误操作的内抽外注型鼓膜穿刺、鼓室内注射医疗装置。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上述方案进一步的优选是:一种防误操作的内抽外注型鼓膜穿刺、鼓室内注射医疗装置,包括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和通道转换器;通道转换器包括连接头和转换管;转换管包括基管和固定设置在基管一端的封板;封板的一侧端设有位于基管管腔中的内管;内管沿内管中心线方向延伸的四条纵向导向滑槽;内管的管壁上设有弹性件,弹性件包括向着内管外侧突出的突台,各纵向导向滑槽中还设有一个贯穿内管管壁的定位透孔,各纵向导向滑槽和相应一个弹性件处于同一直线上;第一活塞包括环状的第一密封塞和环状的第一拉柄,第一拉柄的管腔中设有内凸的环形挡台 ,该环形挡台套设在内管外壁上;第二活塞包括第二密封塞和第二拉柄,第二拉柄上的外壁上设有定位凸板,各定位凸板位于内管管腔中的相应一个纵向导向滑槽中;各定位凸板在邻接第二密封塞处设有一个解锁缺口,各弹性件在外力作用下可以发生弹性形变伸入相应的一个解锁缺口中;各定位凸板上还设有一个容纳缺口和一个弹性卡勾,各弹性卡勾包括和相应一个定位凸板相连的弹性臂和位于弹性臂末端的勾齿,各勾齿向着向着第二拉柄的外侧突出;各弹性卡勾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伸入至容纳缺口中。
上述方案进一步的优选是:还包括第一针头和第二针头;第二针头设置于第一针头的空腔中,第二针头的空腔形成第二通道,第二针头的外壁和第一针头的内壁之间的空间形成第一通道;连接头包括基板,设置在基板一侧端的第一凸管、第二凸管,以及设置在基板另一侧端的第一滑管、第二滑管;第二凸管位于第一凸管的管腔中,第一凸管和第一针头相连,第二凸管和第二针头相连;基板设有和第一通道连通的四个第一通孔以及和第二通道连通的四个第二通孔;第二滑管位于第一滑管的管腔中;内管的外壁和基管的内壁夹合形成第一工作腔,内管的管腔形成第二工作腔;第一封堵部上设有和第一工作腔连通的第一转换孔,第二封堵部上设有和第二工作腔连通的第二转换孔。
上述方案进一步的优选是:封板的另一侧端设有和第一滑管适配的第一封堵部以及和第二滑管适配的第二封堵部,弹性件位于定位透孔和封板之间的内管管体上。
上述方案进一步的优选是:纵向导向滑槽设置在内管远离封板的一端内壁上。
上述方案进一步的优选是:内管和基管同心设置。
上述方案进一步的优选是:第一拉柄的外壁上设有沿基管径向突出的纵向支撑板,第一拉柄的内壁上设有沿基管径向突出的纵向压接板;各纵向支撑板的外端压接在基管内壁上,各纵向压接板压接在内管的外壁上。
上述方案进一步的优选是:环形挡台和第一密封塞之间设有间隙,该间隙沿基管中心线方向的长度大于弹性件的突台沿基管中心方向上的长度。
上述方案进一步的优选是:各弹性卡勾设置在相应一个容纳缺口的开口处。
上述方案进一步的优选是:基管带动封板及其第一转换孔和第二转换孔转动,当第一转换孔转动至连通第一通孔时,第二封堵部堵住第二通孔;当第二转换孔转动至连通第二通孔时,第一封堵部封堵住第一通孔。
本发明具有积极的效果:(1)第一活塞只有拉动至预设位置后,第二活塞才能动作,也即强制性的使得使用过程中,只能先进行抽吸积液,后进行注射药物的动作,故有效防止误操作。(2)只需要扭转基管至预设角度,即可完成抽吸积液和注射药物两种功能状态的转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注射医疗装置的一种半剖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注射医疗装置的一种爆炸图;
图4为图3所示注射医疗装置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一种爆炸图;
图5为图1所示注射医疗装置中连接头的一种半剖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注射医疗装置中转换管的一种半剖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注射医疗装置中第一活塞的一种半剖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注射医疗装置中第二活塞的一种半剖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第一针头1,第一通道11,第二针头2,第二通道21,第一活塞3,第一密封塞31,第一拉柄32,纵向支撑板321,纵向压接板322,环形挡台323,间隙324,第二活塞4,第二密封塞41,第二拉柄42,定位凸板43,解锁缺口44,容纳缺口45,弹性卡勾46,弹性臂461,勾齿462,
连接头5,基板51,第一通孔511,第二通孔512,第一凸管52,第二凸管53,第一滑管54,导向凹槽541,导向缺口542,第二滑管55,转换管6,基管61,封板62,第一封堵部63,第一转换孔631,第二封堵部64,第二转换孔641,内管65,纵向导向滑槽651,弹性件652,突台653,定位透孔654,第一工作腔66,第二工作腔67,环形凹槽68,导向凸台69。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是一种防误操作的内抽外注型鼓膜穿刺、鼓室内注射医疗装置,见图1至图8所示,包括第一针头1、第二针头2、第一活塞3、第二活塞4和通道转换器。
见图1至图4所示,第二针头设置于第一针头的空腔中,第二针头的空腔形成第二通道21,第二针头的外壁和第一针头的内壁之间的空间形成第一通道11。
通道转换器包括连接头5和转换管6。
连接头包括基板51,设置在基板一侧端的第一凸管52、第二凸管53,以及设置在基板另一侧端的第一滑管54、第二滑管55;第二凸管位于第一凸管的管腔中,第一凸管和第一针头相连,第二凸管和第二针头相连;基板设有和第一通道连通的四个第一通孔511以及和第二通道连通的四个第二通孔512;第二滑管位于第一滑管的管腔中。四个第一通孔和四个第二通孔沿第一滑管周向均匀分布。
转换管包括基管61和固定设置在基管一端的封板62;封板的一侧端设有和第一滑管适配的第一封堵部63以及和第二滑管适配的第二封堵部64,封板的另一侧端设有位于基管管腔中的内管65;内管的外壁和基管的内壁夹合形成第一工作腔66,内管的管腔形成第二工作腔67;第一封堵部上设有和第一工作腔连通的四个第一转换孔631,第二封堵部上设有和第二工作腔连通的四个第二转换孔641。四个第一转换孔呈环状的均匀分布在第一封堵部上,四个第二转换孔呈环状的均匀分布在第二封堵部上。内管和基管同心设置。
内管在其开口一端的内壁上,也即内管远离封板的一端内壁上,设有沿内管中心线方向延伸的四条纵向导向滑槽651;内管的管壁上设有四个弹性件652,各弹性件包括向着内管外侧突出的突台653,各纵向导向滑槽中还设有一个贯穿内管管壁的定位透孔654,四个定位透孔呈环状均匀分布在内管管壁上。各纵向导向滑槽和相应一个弹性件处于同一直线上。弹性件位于定位透孔和封板之间的内管管体上。本实施例中,各弹性件通过冲切内管管壁制成。基管和封板通过注塑一体成型制成。
基管带动封板及其第一转换孔和第二转换孔转动,当第一转换孔转动至连通第一通孔时,第二封堵部堵住第二通孔;当第二转换孔转动至连通第二通孔时,第一封堵部封堵住第一通孔。
第一通孔设置在基板上的第一凸管和第二凸管夹合空间中,第二通孔设置在基板上的第一凸管围合空间中。
第一封堵部和第二封堵部夹合形成一个和第二滑管适配的环形凹槽68,连接头的第二滑管插设在该环形凹槽中。
第一封堵部和第二封堵部均设有抵接在连接头基板上的密封面,该密封面和基板滑动密封配合。
连接头的第一滑管的内壁上设有弧形的导向凹槽541,该导向凹槽沿第一滑管的周向设置;基管的外周壁上设有位于该导向凹槽中的导向凸台69。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导向凸台随着基管的往复转动而在导向凹槽中往复转动,通过预设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一转换孔和第二转换孔的位置,可使得当导向凸台往一方向转动到底时,第一通孔和第一转换孔连通,而第二通孔和第二转换孔阻断;当导向凸台往另一方向转动到底时,第二通孔和第二转换孔连通,而第一通孔和第一转换孔阻断;这种结构,便于在抽吸积液和注射药物两种工作状态之间转换。
第一滑管的内壁上还设有沿第一滑管中心线方向设置的导向缺口542,连接头上的导向凸台和导向缺口过盈配合。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基管和连接头可以以插接方式组装配合,其操作较为简便,又可以防止基管在转动过程中和连接头发生脱落。
第一工作腔径向截面的形状是环形,第二工作腔径向截面的形状是圆形。
第一活塞3包括环状的第一密封塞31和环状的第一拉柄32,第一密封塞和第一拉柄可沿第一工作腔往复滑动,内管穿过第一拉柄;第一拉柄的外壁上设有沿基管径向突出的四条纵向支撑板321,第一拉柄的内壁上设有沿基管径向突出的四条纵向压接板322;各纵向支撑板的外端压接在基管内壁上,各纵向压接板压接在内管的外壁上。第一拉柄的管腔中设有内凸的环形挡台323 ,该环形挡台套设在内管外壁上。环形挡台和第一密封塞之间设有间隙324,该间隙沿基管中心线方向的长度大于弹性件的突台沿基管中心方向上的长度。当弹性件的突台位于该空隙中时,第一活塞可以在一定距离内往复移动,用于排出抽吸待注射药液时进入第一工作腔中的空气。
第一拉柄、纵向支撑板、纵向压接板和环形挡台一体注塑成型制成。
第二活塞包括第二密封塞41和第二拉柄42,第二密封塞和第二拉柄可沿第二工作腔往复滑动。第二密封塞和第二工作腔适配,其径向截面的形状是圆形。第二拉柄上的外壁上设有四条定位凸板43,各定位凸板位于内管管腔中的相应一个纵向导向滑槽中;各定位凸板在邻接第二密封塞处设有一个解锁缺口44,该解锁缺口沿内管中心线方向的长度大于弹性件沿内管中心线方向上的长度,使得各弹性件在外力作用下可以伸入相应的一个解锁缺口中。各定位凸板上还设有一个容纳缺口45和一个弹性卡勾46,各弹性卡勾包括和相应一个定位凸板相连的弹性臂461和位于弹性臂末端的勾齿462,各勾齿向着向着第二拉柄的外侧突出;各弹性卡勾设置在相应一个容纳缺口的开口处。
本实施例的防误操工作原理如下:
(1)抽吸待注射药液:外拉第二活塞,使得第二活塞的弹性卡勾46嵌入内管的定位透孔654中,此时第二活塞的解锁缺口44正对弹性件651,此后由于第一活塞的环形挡台323可以把弹性件压接变形至伸入所述解锁缺口中,故此时第一活塞可以在第一工作腔中自由往复移动;该过程中第二活塞在移动到位时,再移动第二活塞则需要克服弹性卡勾的阻力,需要较大的作用力,使用者可以清楚感知到;另外,通过预设弹性卡勾和内管管壁之间的尺寸,还可以在各勾齿伸入相应一个透孔中的时候听到例如“咔哒”的声响作为提示音。
(2)利用第一活塞抽吸完待注射药物后,通过预设第一工作腔的容积以及待抽吸药液的体积,可使得第一活塞移动至图2所示位置;将第二活塞插到底也使其处于图2所示位置;此时,由于解锁缺口移走,弹性件不能回缩,故第一活塞的环形凸台不能再滑过弹性件,也即此时第一活塞不能进行注射动作,只能利用第二活塞进行抽吸积液动作;
(3)当用第二活塞抽吸完积液后,将第二活塞拉动至弹性卡勾再次嵌入内管的定位透孔中,此后第一活塞方可自由移动,才能进行注射药液动作。
本实施例通过强制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的先后动作,从而获得防误操作的有益技术效果。
Claims (3)
1.一种防误操作的内抽外注型鼓膜穿刺、鼓室内注射医疗装置,包括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和通道转换器;其特征在于:
通道转换器包括连接头和转换管;
转换管包括基管和固定设置在基管一端的封板;
封板的一侧端设有位于基管管腔中的内管;
内管上设有沿内管中心线方向延伸的四条纵向导向滑槽;内管的管壁上设有弹性件,弹性件包括向着内管外侧突出的突台,各纵向导向滑槽中还设有一个贯穿内管管壁的定位透孔,各纵向导向滑槽和相应一个弹性件处于同一直线上;
第一活塞包括环状的第一密封塞和环状的第一拉柄,第一拉柄的管腔中设有内凸的环形挡台 ,该环形挡台套设在内管外壁上;
第二活塞包括第二密封塞和第二拉柄,第二拉柄上的外壁上设有定位凸板,各定位凸板位于内管管腔中的相应一个纵向导向滑槽中;各定位凸板在邻接第二密封塞处设有一个解锁缺口,各弹性件在外力作用下可以发生弹性形变伸入相应的一个解锁缺口中;各定位凸板上还设有一个容纳缺口和一个弹性卡勾,各弹性卡勾包括和相应一个定位凸板相连的弹性臂和位于弹性臂末端的勾齿,各勾齿向着第二拉柄的外侧突出;各弹性卡勾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伸入至容纳缺口中;
封板的另一侧端设有和第一滑管适配的第一封堵部以及和第二滑管适配的第二封堵部,弹性件位于定位透孔和封板之间的内管管体上;纵向导向滑槽设置在内管远离封板的一端内壁上;
基管带动封板及其第一转换孔和第二转换孔转动,当第一转换孔转动至连通第一通孔时,第二封堵部堵住第二通孔;当第二转换孔转动至连通第二通孔时,第一封堵部封堵住第一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操作的内抽外注型鼓膜穿刺、鼓室内注射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管和基管同心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操作的内抽外注型鼓膜穿刺、鼓室内注射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针头和第二针头;第二针头设置于第一针头的空腔中,第二针头的空腔形成第二通道,第二针头的外壁和第一针头的内壁之间的空间形成第一通道;
连接头包括基板,设置在基板一侧端的第一凸管、第二凸管,以及设置在基板另一侧端的第一滑管、第二滑管;第二凸管位于第一凸管的管腔中,第一凸管和第一针头相连,第二凸管和第二针头相连;基板设有和第一通道连通的四个第一通孔以及和第二通道连通的四个第二通孔;第二滑管位于第一滑管的管腔中;
内管的外壁和基管的内壁夹合形成第一工作腔,内管的管腔形成第二工作腔;第一封堵部上设有和第一工作腔连通的第一转换孔,第二封堵部上设有和第二工作腔连通的第二转换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113843.4A CN112315654A (zh) | 2018-11-06 | 2018-11-06 | 防误操作的内抽外注型鼓膜穿刺、鼓室内注射医疗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314913.5A CN109481144B (zh) | 2018-11-06 | 2018-11-06 | 防误操作的内抽外注型鼓膜穿刺、鼓室内注射医疗装置 |
CN202011113843.4A CN112315654A (zh) | 2018-11-06 | 2018-11-06 | 防误操作的内抽外注型鼓膜穿刺、鼓室内注射医疗装置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314913.5A Division CN109481144B (zh) | 2018-11-06 | 2018-11-06 | 防误操作的内抽外注型鼓膜穿刺、鼓室内注射医疗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15654A true CN112315654A (zh) | 2021-02-05 |
Family
ID=65694015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314913.5A Active CN109481144B (zh) | 2018-11-06 | 2018-11-06 | 防误操作的内抽外注型鼓膜穿刺、鼓室内注射医疗装置 |
CN202011113846.8A Withdrawn CN112315655A (zh) | 2018-11-06 | 2018-11-06 | 防误操作的内抽外注型鼓膜穿刺、鼓室内注射医疗装置 |
CN202011113843.4A Withdrawn CN112315654A (zh) | 2018-11-06 | 2018-11-06 | 防误操作的内抽外注型鼓膜穿刺、鼓室内注射医疗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314913.5A Active CN109481144B (zh) | 2018-11-06 | 2018-11-06 | 防误操作的内抽外注型鼓膜穿刺、鼓室内注射医疗装置 |
CN202011113846.8A Withdrawn CN112315655A (zh) | 2018-11-06 | 2018-11-06 | 防误操作的内抽外注型鼓膜穿刺、鼓室内注射医疗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3) | CN109481144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NO884377L (no) * | 1988-10-03 | 1990-04-04 | Ken Heimreid | Doserings-/blandesproeyte. |
CH696423A5 (de) * | 2003-12-18 | 2007-06-15 | Tecpharma Licensing Ag | Autoinjektor. |
MX2010011440A (es) * | 2008-04-18 | 2010-12-21 | Kuros Biosurgery Ag | Un dispositivo de suministro, un kit que contiene el dispositivo, y metodo para operar el dispositivo. |
AT506690B1 (de) * | 2008-06-16 | 2009-11-15 | Pharma Consult Ges M B H & Co | Injektionsvorrichtung |
US8961474B2 (en) * | 2010-01-05 | 2015-02-24 | Allergan, Inc. | Syringe |
DK2533834T3 (en) * | 2010-02-09 | 2018-01-15 | Shl Group Ab | DRUG DELIVERY DEVICES |
EP2583705A1 (en) * | 2011-10-21 | 2013-04-24 | Sanofi-Aventis Deutschland GmbH | Indicator arrangement for an auto-injector |
CN203598347U (zh) * | 2013-11-25 | 2014-05-21 | 王海鹏 | 腔道给药器 |
CA2970710A1 (en) * | 2014-12-24 | 2016-06-30 | Ferrosan Medical Devices A/S | Syringe for retaining and mixing first and second substances |
CN108524100A (zh) * | 2018-05-03 | 2018-09-14 | 张琦 | 鼓膜穿刺、鼓室内注射医疗装置 |
-
2018
- 2018-11-06 CN CN201811314913.5A patent/CN109481144B/zh active Active
- 2018-11-06 CN CN202011113846.8A patent/CN112315655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8-11-06 CN CN202011113843.4A patent/CN112315654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15655A (zh) | 2021-02-05 |
CN109481144B (zh) | 2020-11-27 |
CN109481144A (zh) | 2019-03-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3816921A (en) | Combined endodontic irrigating, injecting and sealing instrument | |
CN216060451U (zh) | 一种吸引阀组件及内窥镜 | |
CN109172950B (zh) | 注射器 | |
CN107126600B (zh) | 隔离保护器及具有该隔离保护器的注射装置 | |
CN217448623U (zh) | 一次性自毁式注射器 | |
CN108478326B (zh) | 用于注射医疗装置的转换管 | |
CN112315654A (zh) | 防误操作的内抽外注型鼓膜穿刺、鼓室内注射医疗装置 | |
CN109172139B (zh) | 防误操作的鼓膜穿刺、鼓室内注射医疗装置 | |
CN108451716B (zh) | 用于注射医疗装置的功能转换模块 | |
CN109172140A (zh) | 用于鼓膜穿刺、鼓室内注射医疗装置中的转换管 | |
CN210785756U (zh) | 具有防溢液功能的注射器 | |
CN109481143B (zh) | 注射医疗装置 | |
CN111658847A (zh) | 多段式注射器 | |
CN109172949B (zh) | 用于注射器的管式活塞 | |
CN108524100A (zh) | 鼓膜穿刺、鼓室内注射医疗装置 | |
CN212940807U (zh) | 螺纹式注射器 | |
CN111658848A (zh) | 螺纹式注射器 | |
CN112179732A (zh) | 一种用于医疗的高效组织破碎组件 | |
JP5394183B2 (ja) | プレフィルドシリンジ | |
CN214181346U (zh) | 外壳结构及具有其的注射器 | |
CN217310222U (zh) | 一种内窥镜吸引阀及内窥镜 | |
CN216394894U (zh) | 一种滑动针头注射器 | |
CN220110207U (zh) | 一种无菌注射针 | |
CN118697435B (zh) | 一种硬膜外穿刺探测器 | |
CN216603510U (zh) | 一种加药设备及其注射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5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