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2312361B - 一种主机从机配对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主机从机配对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12361B
CN112312361B CN202011045044.8A CN202011045044A CN112312361B CN 112312361 B CN112312361 B CN 112312361B CN 202011045044 A CN202011045044 A CN 202011045044A CN 112312361 B CN112312361 B CN 1123123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ave
pairing
machine
host
slave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4504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12361A (zh
Inventor
周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4504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123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123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23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123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23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8Upper layer protocols
    • H04W80/12Application layer protocols, e.g. WAP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主机从机配对方法和系统。其中,从机包括第一从机和至少一个第二从机;第一从机、第二从机和主机彼此之间具有相同的通信协议,且第一从机已配对连接至主机,第二从机尚未配对连接至主机;在第二从机与主机进行配对连接时,该方法包括:第一从机与第二从机完成配对连接,获取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第一从机将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发送给主机,以使主机根据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与第二从机进行强制握手配对。采用本申请的方法,使得配对连接过程更加富有乐趣性,尤其适合于通信协议为私有协议的游戏场景下。

Description

一种主机从机配对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机从机配对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手柄等电子设备可作为从机设备,用来控制主机设备。其中,主机包括手机、游戏机、虚拟显示设备等。通常来讲,从机不会只有一个,会有多个从机设备用来控制主机,尤其在手持游戏机、家庭游戏主机设备上。当主机开机后会自动连接已经配对连接过的从机设备,而当主机需要连接新的从机设备时,现有技术中,需要在主机系统上进行配对操作,将新的从机设备连接到主机,这样配对操作的主动权均在主机系统处,配对操作单一,感受性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主机从机配对模式单一、乏味的现状,提出了本申请的一种趣味性强的主机从机配对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主机从机配对方法,所述从机包括第一从机和至少一个第二从机;所述第一从机、所述第二从机和所述主机彼此之间具有相同的通信协议,且所述第一从机已配对连接至所述主机,所述第二从机尚未配对连接至所述主机;在所述第二从机与所述主机进行配对连接时,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从机与所述第二从机完成配对连接,获取所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
所述第一从机将所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发送给所述主机,以使所述主机根据所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与所述第二从机进行强制握手配对。
可选的,在上述主机从机配对方法中,所述第一从机与所述第二从机完成配对连接,获取所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从机和所述第二从机均被设置到相应的配对模式,其中所述第一从机被设置为接收模式,所述第二从机被设置为发送模式,且所述第二从机通过广播消息对外广播自身的配对信息;
在所述第一从机与所述第二从机之间的距离小于通信距离时,所述第一从机接收到所述第二从机的广播消息;
所述第一从机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二从机的广播消息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并判断所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是否符合预设的配对要求;
所述第一从机在判断所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符合预设的配对要求时,暂时保存所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与所述第二从机完成配对握手。
可选的,在上述主机从机配对方法中,所述第二从机的广播消息至少包括起始标记、终止标记、配对信息;
所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在所述起始标记和所述终止标记之间;
所述第一从机在接收到所述广播消息时,对所述起始标记和所述终止标记之间的信息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至少包括与所述第二从机唯一对应的设备标记、设备类型。
可选的,在上述主机从机配对方法中,所述第二从机有多个,
所述第一从机在接收到多个所述第二从机的广播消息时,根据解析出的所述设备标记区分多个所述第二从机,并根据接收到的多个所述第二从机的广播消息的时间顺序,依次与每个所述第二从机进行配对握手。
可选的,在上述主机从机配对方法中,所述主机根据所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与所述第二从机进行强制握手配对包括:
所述主机对所述第一从机发送的所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进行解析,得到与所述第二从机唯一对应的设备标记并保存;
所述主机根据与所述第二从机唯一对应的设备标记和所述第二从机进行强制握手配对,并在完成配对后提示用户;
其中,提示用户的方式包括:
通过所述主机提示所述第二主机与所述主机连接成功;
和/或,通过所述第二主机提示所述第二主机与所述主机连接成功。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主机从机配对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主机、第一从机和至少一个第二从机;所述第一从机、所述第二从机和所述主机彼此之间具有相同的通信协议,且所述第一从机已配对连接至所述主机,所述第二从机尚未配对连接至所述主机;在所述第二从机与所述主机进行配对连接时,
所述第一从机与所述第二从机完成配对连接,获取所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
所述第一从机将所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发送给所述主机;
所述主机根据所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与所述第二从机进行强制握手配对。
可选的,在上述主机从机配对系统中,所述第一从机与所述第二从机进行配对连接时,所述第一从机和所述第二从机均被设置到相应的配对模式,其中所述第一从机被设置为接收模式,所述第二从机被设置为发送模式,且所述第二从机通过广播消息对外广播自身的配对信息;
在所述第一从机与所述第二从机之间的距离小于通信距离时,所述第一从机接收到所述第二从机的广播消息;
所述第一从机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二从机的广播消息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并判断所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是否符合预设的配对要求;
所述第一从机在判断所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符合预设的配对要求时,暂时保存所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与所述第二从机完成配对握手。
可选的,在上述主机从机配对系统中,所述第二从机的广播消息至少包括起始标记、终止标记、配对信息;
所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在所述起始标记和所述终止标记之间;
所述第一从机在接收到所述广播消息时,对所述起始标记和所述终止标记之间的信息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至少包括与所述第二从机唯一对应的设备标记、设备类型。
可选的,在上述主机从机配对系统中,所述第二从机有多个,
所述第一从机在接收到多个所述第二从机的广播消息时,根据解析出的所述设备标记区分多个所述第二从机,并根据接收到的多个所述第二从机的广播消息的时间顺序,依次与每个所述第二从机进行配对握手。
可选的,在上述主机从机配对系统中,所述主机接收到所述第一从机发送的所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后,所述主机对所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进行解析,得到与所述第二从机唯一对应的设备标记并保存;
所述主机根据所述设备标记与所述第二从机进行强制握手配对,并在完成配对后提示用户;
其中,提示用户的方式包括:
通过所述主机提示所述第二主机与所述主机连接成功;
和/或,通过所述第二主机提示所述第二主机与所述主机连接成功。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的主机与从机之间单一以主机为主的配对连接模式,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的配对方法,其中,与主机已配对连接的第一从机首先与尚未与主机配对连接的第二从机进行配对连接,获取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发送给主机,然后主机再根据接收到的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与该第二从机进行强制握手配对。当用户想要暂时连接新的遥控设备时,或者是用户的朋友使用自己携带的遥控设备想要连接用户的主机设备时,采用本申请的方法,使得配对连接过程更加富有乐趣性,尤其适合于通信协议为私有协议的游戏场景下。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主机从机配对方法;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主机从机配对方法;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主机从机配对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申请,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申请的构思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主机与从机单一的配对方式,提供一种新的配对方法,当未与主机设备配对的从机(以下称为第二从机)需要与主机设备进行配时,第二从机首先和已经与主机配对成功的从机(以下称为第一从机)进行配对连接,在第一从机和第二从机配对成功后,第一从机将第二从机的信息发送至主机,以使主机与第二从机完成强制配对。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主机从机配对方法。其中,从机包括第一从机和至少一个第二从机;第一从机、第二从机和主机彼此之间具有相同的通信协议,且第一从机已配对连接至主机,第二从机尚未配对连接至主机。
在本申请中,从机包括无线通信手柄等,可作为遥控器控制主机;主机包括游戏机、虚拟现实眼镜以及虚拟显示设备等设备。
本申请实施的情景为,第一从机、第二从机和主机彼此之间具有相同的通信协议,且第一从机已配对连接至主机,第二从机尚未配对连接至主机。
通信协议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如ZigBee无线协议、蓝牙通信协议等,推荐的,本申请更加适合于私有通信协议,如游戏场景中。要求第一从机、第二从机和主机彼此之间具有相同的通信协议,这是因为只有主机与从机使用的无线通信协议一致,主机与从机才能够进行配对连接,这是主机从机能够配对成功的前提。
第一从机泛指与主机已经进行成功配对连接中的多个从机之一,第一从机也称为旧从机;第二从机泛指还未与主机形成配对连接的从机,第二从机也称为新从机,也可以包括多个。
如图1所示,在第二从机与主机进行配对连接时,该配对方法包括:
步骤S110:第一从机与第二从机完成配对连接,获取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
第一从机作为旧从机,已经配对连接至主机,第二从机作为新从机,还未配对连接至主机。在第二从机想要连接至主机时,第二从机不直接与主机进行连接,而是第一从机先与第二从机完成配对连接。
配对连接的方法可为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如蓝牙连接,在通信协议为私有通信协议的情况下,配对连接按照该私有通信协议实现,在第一从机与第二从机的配对连接成功后,第一从机获取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如第二从机的设备型号、第二从机的设备ID等。
步骤S120:第一从机将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发送给主机,以使主机根据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与第二从机进行强制握手配对。
第一从机与第二从机配对连接成功后,第一从机将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发送给主机,主机在得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后,判断第二从机是否满足本身的配对需求,在满足的情况下,则与第二从机进行强制握手配对,若不满足,则忽略掉接收的配对信息。通过这种从机之间先进行配对操作,增加了用户的使用乐趣,尤其是用户主机与其他人进行的从机进行配对时,这个过程会因此变得简单有趣。
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的主机与从机之间单一以主机为主的配对连接模式,图1所示的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配对方法,其中,与主机已配对连接的第一从机首先与尚未与主机配对连接的第二从机进行配对连接,获取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发送给主机,然后主机再根据接收到的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与该第二从机进行强制握手配对。当用户想要暂时连接新的遥控设备时,或者是用户的朋友使用自己携带的遥控设备想要连接用户的主机设备时,采用本申请的方法,使得配对连接过程更加富有乐趣性,尤其适合于通信协议为私有协议的游戏场景下。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上述主机从机配对方法,第一从机与第二从机完成配对连接,获取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包括:第一从机和第二从机均被设置到相应的配对模式,其中第一从机被设置为接收模式,第二从机被设置为发送模式,且第二从机通过广播消息对外广播自身的配对信息。
在第一从机与第二从机之间的距离小于通信距离时,第一从机接收到第二从机的广播消息;第一从机对接收到的第二从机的广播消息进行解析,得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并判断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是否符合预设的配对要求;第一从机在判断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符合预设的配对要求时,与第二从机完成配对握手,并保存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
第一从机和第二从机均处于在配对模式时,二者才能够进行配对,因此,第一从机和第二从机需要进行配对连接时,用户可以手动将第一从机和第二从机均设置到相应的配对模式。其中,第一从机被设置为接收模式,作为接收方接收第二从机的设备信息,同时第一从机的指示灯进入接收闪烁模式或者第一从机的显示屏上显示或者第一从机输出声音提示用户该第一从机进入接收模式;第二从机进入发送模式,作为发送方将自身设备信息广播出去,同时第二从机的指示灯进入发送闪烁模式或者第二从机的显示屏显示或者第一从机输出声音提示户该第二从机进入发送模式。
在用户将第一从机和第二从机相互贴近,二者之间的距离小于通信距离,例如达到最佳的通信距离后,第一从机接收到第二从机的广播消息,并对接收到的第二从机的广播消息进行解析,得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该配对信息如包括第二从机的设备型号、第二从机的设备ID等,并进一步判断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是否符合预设的配对要求。该配对要求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如要求第二从机与第一从机为同级设备,如第一从机通过对广播消息的解析,得到第二从机也为无线通信手柄等,则认为第二从机与第一从机为同级设备,即满足预设的配对要求。当然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其他的配对要求,如第一从机通过对广播消息的解析,得到第二从机的设备型号,但发现第二从机的版本老旧,不能满足游戏需求,则可以认为第二从机不满足配对要求。
第一从机在判断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不符合预设的配对要求时,会忽略掉接收到的配对信息。第一从机在判断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符合预设的配对要求时,第一从机会暂时保存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同时向第二从机发送同意配对的请求,从而与第二从机完成配对握手,当第二从机和第一从机都同意配对后,第一从机与第二从机的指示灯进行同频率的闪烁,或者通过第一从机与第二从机的显示屏显示或者通过声音提示第一从机与第二从机成功配对的提示。
由于第一从机和第二从机之间的通信协议是一致的,此一致性是指从机之间可以互相识别,无需经过用户确认。因此,当第一从机和第二从机都处在配对模式中时,二者可根据广播信息中的某些信息互相识别,当双方确认广播信息中的某些信息满足要求即开始自动配对,将双方信息记录到各自的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中,完成两从机配对。
第二从机的广播消息至少包括起始标记、终止标记、配对信息,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在所述起始标记和所述终止标记之间,第一从机在接收到第二从机发送的广播消息时,对起始标记和终止标记之间的信息进行解析,得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其中,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至少包括与第二从机唯一对应的设备标记、设备类型。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从机的广播消息采用如下的广播信息格式:|StartStr|UUID|DeviceType|……|EndStr|,其中Startstr和Endstr分别为起始标记和终止标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在Startstr和Endstr字符串中间,UUID(Universally UniqueIdentifier)为第二从机唯一对应的识别码,即第二从机的设备标记,DeviceType为第二从机的设备类型;第一从机在接收到该广播消息时,对Startstr和Endstr字符串中间的信息进行解析,得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
上述采用的通信协议格式|StartStr|UUID|DeviceType|……|EndStr|,多用于私有通信协议中,其中,StartStr、Endstr为开头和结尾的标记。第一从机在接收到上述通信协议格式的广播消息时,对Startstr和Endstr字符串中间的信息进行解析,得到了与第二从机唯一对应的设备标记UUID和设备类型DeviceType等配对信息。
使用该设备标记UUID的目的是让分布式系统中的所有元素都能有唯一的辨识信息,而不需要通过中央控制端来做辨识信息的指定,如此一来,每个设备都可以创建不与其它设备冲突的UUID。在本实施例中,采用设备标记UUID,第一从机能够根据UUID区分多个第二从机,以此来分别判断每个第二从机是否满足预设的配对要求。
例如,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从机有多个,第一从机在接收到多个第二从机的广播消息时,根据解析出的UUID区分多个第二从机,并根据接收到的多个第二从机的广播消息的时间顺序,依次与每个第二从机进行配对握手。
当第二从机有多个的情况下,第一从机会接收到多个广播消息,第一从机在接收到广播消息时会为每个广播消息设置一个接收时间戳,第一从机对接收的多个广播消息进行解析后,会得到多个UUID,由于每个第二从机的UUID均不相同,因此第一从机可以根据UUID来区分出这些多个第二从机,并根据接收到的多个第二从机的广播消息的接收时间戳信息,依次与每个第二从机进行配对握手。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主机根据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与第二从机进行强制握手配对包括:主机对第一从机发送的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进行解析,得到第二从机唯一对应的设备标记UUID并保存;主机根据第二从机的设备标记UUID与第二从机进行强制握手配对,并在完成配对后提示用户;其中,提示用户的方式包括:通过主机提示第二主机与主机连接成功;和/或,通过第二主机提示第二主机与主机连接成功。
在本实施例中,提示的方式具体可以为:在主机的显示设备上显示第二主机与主机连接成功;或,第二主机通过震动、声音、灯光的形式提示用户第二主机与主机连接成功。
在第一从机和第二从机完成配对后,第一从机获取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将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发送给主机设备,主机对第一从机发送的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进行解析,得到与第二从机唯一对应的设备标记UUID,优选的,第一从机直接将解析出的设备标记UUID和设备类型发送给主机,免去主机需要解析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的过程。然后,主机设备根据第二从机的设备标记UUID和/或设备类型等信息与第二从机进行强制握手连接,完成后第二从机就可以与主机进行通信操作,同时主机设备的显示设备上显示主机经过第一从机与某一第二从机连接成功,例如新的游戏手柄或者控制器,或者第二主机通过震动、声音、灯光的形式提示用户第二主机与主机连接成功,之后第一从机和第二从机就可以同时控制主机设备了。
图2示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主机从机配对方法,包括:
步骤S210,第二从机(未配对连接主机)被设置为发送模式,同时第一从机(已配对连接主机)被设置为接收模式,第二从机通过广播消息将自身的配置信息广播出去。
步骤S220,第一从机对接收到的广播消息进行解析,解析出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配对信息包括与第二从机唯一对应的设备标记、设备类型。
步骤S230,第一从机判断第二从机与第一从机是否符合预设的配对要求?
若不是,则进入步骤S241,第一从机忽略该广播消息;
若是,则进入步骤S240,第一从机完成与第二从机的配对连接,将与第二从机唯一对应的设备标记和设备类型暂时存储在自身的MCU中,并将与第二从机唯一对应的设备标记发送至主机。
步骤S250,主机根据与第二从机唯一对应的设备标记与该设备标记对应的第二从机完成强制握手配对,并提示用户完成配对。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主机从机配对系统。该主机从机配对系统300,包括主机310、第一从机320和至少一个第二从机330;第一从机320、第二从机330和主机310彼此之间具有相同的通信协议,且第一从机320已配对连接至主机310,第二从机330尚未配对连接至主机310;在第二从机330与主机310进行配对连接时,第一从机320首先与第二从机330完成配对连接,获取到第二从机330的配对信息;之后第一从机320将第二从机330的配对信息发送给主机310;主机310再根据第二从机330的配对信息与第二从机330进行强制握手配对。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从机320与第二从机330进行配对连接时,第一从机320和第二从机330均被设置到相应的配对模式,其中第一从机320被设置为接收模式,第二从机330被设置为发送模式,且第二从机330通过广播消息对外广播自身的配对信息;在第一从机320与第二从机330之间的距离小于通信距离时,第一从机320接收到第二从机330的广播消息;第一从机320对接收到的第二从机330的广播消息进行解析得到第二从机330的配对信息,并判断第二从机330的配对信息是否符合预设的配对要求;第一从机320在判断第二从机330的配对信息符合预设的配对要求时,暂时保存第二从机330的配对信息,与第二从机330完成配对握手。
第二从机的广播消息至少包括起始标记、终止标记、配对信息,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在所述起始标记和所述终止标记之间,第一从机在接收到第二从机发送的广播消息时,对起始标记和终止标记之间的信息进行解析,得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其中,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至少包括与第二从机唯一对应的设备标记、设备类型。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从机330的广播消息采用如下的广播信息:|StartStr|UUID|DeviceType|……|EndStr|,其中Startstr和Endstr分别为起始标记和终止标记,第二从机330的配对信息在Startstr和Endstr字符串中间,UUID为第二从机唯一对应的识别码,即第二从机的设备标记,DeviceType为第二从机的设备类型;第一从机320在接收到该广播消息时,对Startstr和Endstr字符串中间的信息进行解析,得到第二从机330的配对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从机330有多个,第一从机320在接收到多个第二从机330的广播消息时,根据解析出的设备标记UUID区分多个第二从机330,并根据接收到的多个第二从机330的广播消息的时间顺序,依次与每个第二从机330进行配对握手。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主机310接收到第一从机320发送的第二从机330的配对信息后,主机310对第二从机330的配对信息进行解析,得到与第二从机330唯一对应的设备标记UUID并保存;主机310根据第二从机330的设备标记UUID与第二从机330进行强制握手配对,并在完成配对后提示用户;其中,提示用户的方式包括:通过主机提示第二主机与主机连接成功;和/或,通过第二主机提示第二主机与主机连接成功。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主机从机配对系统的各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照前述对应方法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申请并帮助理解各个申请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申请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申请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申请的单独实施例。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申请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Claims (8)

1.一种主机从机配对方法,应用于私有通信协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机包括第一从机和至少一个第二从机;所述第一从机、所述第二从机和所述主机彼此之间具有相同的通信协议,且所述第一从机已配对连接至所述主机,所述第二从机尚未配对连接至所述主机;在所述第二从机与所述主机进行配对连接时,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从机和所述第二从机均被设置到相应的配对模式,其中所述第一从机被设置为接收模式,所述第二从机被设置为发送模式,且所述第二从机通过广播消息对外广播自身的配对信息;
在所述第一从机与所述第二从机之间的距离小于通信距离时,所述第一从机接收到所述第二从机的广播消息;
所述第一从机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二从机的广播消息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并判断所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是否符合预设的配对要求;
所述第一从机在判断所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符合预设的配对要求时,暂时保存所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与所述第二从机完成配对握手;
所述主机对所述第一从机发送的所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进行解析,得到与所述第二从机唯一对应的设备标记并保存;
所述主机根据与所述第二从机唯一对应的设备标记和所述第二从机进行强制握手配对,并在完成配对后提示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机从机配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从机的广播消息至少包括起始标记、终止标记、配对信息;
所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在所述起始标记和所述终止标记之间;
所述第一从机在接收到所述广播消息时,对所述起始标记和所述终止标记之间的信息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至少包括与所述第二从机唯一对应的设备标记、设备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机从机配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从机有多个,
所述第一从机在接收到多个所述第二从机的广播消息时,根据解析出的所述设备标记区分多个所述第二从机,并根据接收到的多个所述第二从机的广播消息的时间顺序,依次与每个所述第二从机进行配对握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机从机配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用户的方式包括:
通过所述主机提示所述第二主机与所述主机连接成功;
和/或,通过所述第二主机提示所述第二主机与所述主机连接成功。
5.一种主机从机配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主机、第一从机和至少一个第二从机;所述第一从机、所述第二从机和所述主机彼此之间具有相同的通信协议,且所述第一从机已配对连接至所述主机,所述第二从机尚未配对连接至所述主机;在所述第二从机与所述主机进行配对连接时,
所述第一从机和所述第二从机均被设置到相应的配对模式,其中所述第一从机被设置为接收模式,所述第二从机被设置为发送模式,且所述第二从机通过广播消息对外广播自身的配对信息;
在所述第一从机与所述第二从机之间的距离小于通信距离时,所述第一从机接收到所述第二从机的广播消息;
所述第一从机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二从机的广播消息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并判断所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是否符合预设的配对要求;
所述第一从机在判断所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符合预设的配对要求时,暂时保存所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与所述第二从机完成配对握手;
所述主机对所述第一从机发送的所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进行解析,得到与所述第二从机唯一对应的设备标记并保存;
所述主机根据与所述第二从机唯一对应的设备标记和所述第二从机进行强制握手配对,并在完成配对后提示用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机从机配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从机的广播消息至少包括起始标记、终止标记、配对信息;
所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在所述起始标记和所述终止标记之间;
所述第一从机在接收到所述广播消息时,对所述起始标记和所述终止标记之间的信息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从机的配对信息至少包括与所述第二从机唯一对应的设备标记、设备类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主机从机配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从机有多个,
所述第一从机在接收到多个所述第二从机的广播消息时,根据解析出的所述设备标记区分多个所述第二从机,并根据接收到的多个所述第二从机的广播消息的时间顺序,依次与每个所述第二从机进行配对握手。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机从机配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用户的方式包括:
通过所述主机提示所述第二主机与所述主机连接成功;
和/或,通过所述第二主机提示所述第二主机与所述主机连接成功。
CN202011045044.8A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主机从机配对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123123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5044.8A CN112312361B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主机从机配对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5044.8A CN112312361B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主机从机配对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2361A CN112312361A (zh) 2021-02-02
CN112312361B true CN112312361B (zh) 2023-06-23

Family

ID=74489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45044.8A Active CN112312361B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主机从机配对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123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33190B (zh) * 2020-11-20 2023-02-28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从设备的控制方法、从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724599B (zh) * 2021-06-09 2024-06-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及通信设备
CN113905361B (zh) * 2021-09-16 2025-02-18 深圳国实智能有限公司 蓝牙一对多通信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4820A (zh) * 2008-08-12 2009-02-11 深圳市华禹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装置系统连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98451B2 (en) * 2011-03-01 2016-07-19 Koninklijke Philips N.V. Method for enabling a wireless secured communication among devices
US20130018975A1 (en) * 2011-07-15 2013-01-17 Motorola Solutions, Inc. Low frequency method of pairing a master device to multiple slave devices
US9445032B2 (en) * 2014-03-24 2016-09-13 Broadcom Corporation Auto-pairing control device
WO2016039598A1 (ko) * 2014-09-14 2016-03-17 엘지전자(주) 블루투스 기술을 이용하여 디바이스를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8924806A (zh) * 2018-07-19 2018-11-30 廊坊新奥燃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ble技术的家庭物联网数据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1615086B (zh) * 2019-02-26 2024-06-18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可联网的游戏手柄配对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4820A (zh) * 2008-08-12 2009-02-11 深圳市华禹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装置系统连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2361A (zh) 2021-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12361B (zh) 一种主机从机配对方法和系统
CN102428457B (zh) 用于附件的移动计算设备附件能力
EP3312730A1 (en) Control terminal device, audio system, and audio system control method
CN103686462B (zh) 控制终端与受控终端配对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07205218B (zh) 蓝牙设备的配对方法及系统
CN105960829B (zh) Zigbee光链路网络调试
CN111813433B (zh) 遥控器中键值的更新方法、遥控器及存储介质
CN103544830A (zh) 红外遥控装置的智能配对方法
JP2012199905A (ja)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4123245A (zh) 实现外设兼容的方法和系统
CN115428500A (zh) 互连设备上的无线交叉配对解决方案
US20060268805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puter and device used in such system
CN106550259B (zh) 遥控器和电视的配对方法和系统
JP2004326705A (ja) 車両用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JP2013255107A (ja) コントローラ、制御端末、遠隔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をプロセッサに実行させ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WO2016107013A1 (zh) 传输处理、远程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596809B (zh) 基于自然语言编码的设备发现方法及系统
US10349453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9729154B (zh) 一种基于控制器的简单消息订阅发布服务方法
CN113284331A (zh) 投影交互系统
CN108616851A (zh)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及蓝牙设备
CN107637175A (zh) 已连接设备系统
US20240009473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connecting a medical device to a network
JP2017046227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端末装置、アクセスポイント、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7640277A (zh) 设备配网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