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2285439A - 一种电子设备的天线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的天线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85439A
CN112285439A CN202011129902.7A CN202011129902A CN112285439A CN 112285439 A CN112285439 A CN 112285439A CN 202011129902 A CN202011129902 A CN 202011129902A CN 112285439 A CN112285439 A CN 1122854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signal
antenna
signal
test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2990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康
吴枝强
张银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Lianb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Lianb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Lianb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Lianb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2990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854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854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854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or indicating electric quantiti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R19/00 - G01R27/00
    • G01R29/08Measur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 G01R29/10Radiation diagrams of antenna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天线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根据触发指令,生成第一测试信号;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天线组件将所述第一测试信号发出;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天线组件接收所述第一测试信号,形成相对应的第二测试信号;比对所述第一测试信号的第一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二测试信号的第二特征信息,形成相应的比对结果;在所述比对结果符合预设规定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天线组件和/或所述第二天线组件是否符合预设装配要求。该方法能够在对电子设备的天线的装配过程中,便捷而高效的对天线的安装情况进行检测,且无需借助于电子设备以外的其他检测设备便能够实现自动化的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有效降低了检测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的天线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的通信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的天线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对计算机、路由器、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天线进行装配的过程中,需要对天线的装配情况进行检测。而目随着5G、wifi6等新技术的引入,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需要多套不同的天线组件实现所设计的收发机制。例如,为了支持双天线2X2 MIMO的上行和下行,这就是意味着在同一个工作频段和通信制式下电子设备会设置两套天线。
但是,此类电子设备在生产过程中都需要对其多个天线进行组装,并且为了确保天线装配质量,需要对电子设备的天线安装情况进行检测,但检测过程通常是通过使用其他的外部设备来分别对每个天线进行检测,检测效率低下,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天线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能够在对电子设备的天线的装配过程中,便捷而高效的对天线的安装情况进行检测,且有效降低了检测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设备的天线测试方法,包括:
根据触发指令,生成第一测试信号;
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天线组件将所述第一测试信号发出;
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天线组件接收所述第一测试信号,形成相对应的第二测试信号;
比对所述第一测试信号的第一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二测试信号的第二特征信息,形成相应的比对结果;
在所述比对结果符合预设规定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天线组件和/或所述第二天线组件是否符合预设装配要求。
作为可选,在所述根据触发指令,生成第一测试信号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通信特征,将所述第一测试信号的频率和/或强度进行调整,以使调整后的所述第一测试信号的特征参数符合第一信号范围。
作为可选,所述根据触发指令,生成第一测试信号,包括:通过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模块经由第一路径发出所述第一测试信号;
相应的,所述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天线组件接收所述第一测试信号,形成相对应的第二测试信号,包括:
将通过所述第二天线组件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和/或信号频率进行调整,形成所述第二测试信号,并通过所述处理模块经由第二路径接收调整后的所述第二测试信号。
作为可选,所述比对所述第一测试信号的第一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二测试信号的第二特征信息,形成相应的比对结果,包括:
基于对所述第一测试信号进行调整的第一调整信息,以及对所述第二测试信号进行调整的第二调整信息,比对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的第一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二特征信息中的第二信号强度,形成相应的对比结果,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为所述第一测试信号从所述处理模块发出时的信号强度,第二信号强度为所述第二测试信号被所述处理模块接收时的信号强度。
作为可选,所述在所述比对结果符合预设规定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天线组件和/或所述第二天线组件是否符合预设装配要求,包括:
在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天线组件和/或所述第二天线组件符合预设装配要求。
作为可选,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通信特征,设置多个频率测试段;
在至少一个所述频率测试段上选定多个测频点;
将所述测频点确定为所述第一测试信号。
作为可选,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预设调整规定对所述测频点进行变换,以在对多个所述电子设备的天线进行测试的情况下,避免多个所述电子设备之间出现干扰现象。
作为可选,在将所述测频点确定为所述第一测试信号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第一天线组件和所述第二天线组件进行同步控制,以使所述第一天线组件发出所述第一测试信号后,所述第二天线组件能够在与所述第一测试信号相同频率下同步的接收所述第一测试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天线测试装置,包括:
处理模块,其配置为根据触发指令,生成第一测试信号;
第一天线组件,其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配置为从所述处理模块接收所述第一测试信号后,将所述第一测试信号发出;
第二天线组件,其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一测试信号,形成相对应的第二测试信号;其中,
所处处理模块进一步配置为:比对所述第一测试信号的第一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二测试信号的第二特征信息,形成相应的比对结果;在所述比对结果符合预设规定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天线组件和/或所述第二天线组件是否符合预设装配要求。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天线测试装置,并通过所述天线测试装置对所述电子设备的天线组件进行检测。
该天线测试方法能够在对电子设备的天线的装配过程中,便捷而高效的对天线的安装情况进行检测,而且无需借助于电子设备以外的其他检测设备便能够实现自动化的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且有效降低了检测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天线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测试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测试方法应用在自检过程中时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测试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测试装置安装在电子设备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此处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各种方案以及特征。
应理解的是,可以对此处发明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上述说明书不应该视为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在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他修改。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对本发明的大致描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发明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它们具有如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并因此都位于借此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发明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实例,其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熟知和/或重复的功能和结构并未详细描述以避免不必要或多余的细节使得本发明模糊不清。因此,本文所发明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细节并非意在限定,而是仅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和代表性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质上任意合适的详细结构多样地使用本发明。
本说明书可使用词组“在一种实施例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又一实施例中”或“在其他实施例中”,其均可指代根据本发明的相同或不同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天线测试方法,该方法能够应用在对计算机、路由器、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天线装配的过程中,具体能够对天线的装配是否符合装配标准进行准确的判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天线测试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并结合图3和图5,该天线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触发指令,生成第一测试信号。
触发指令可以在预设条件满足后生成,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进入检测模式并开始进行检测后可以生成触发指令,如电子设备运行自检程序进入工厂模式生成触发指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用户可以主动的发出该触发指令,如根据实际测试情况,操作电子设备生成该触发指令。电子设备根据触发指令,生成第一测试信号。具体可以由电子设备中的特定部件,如处理模块来生成该第一测试信号。第一测试信号用于对天线的装配情况进行检测。该第一测试信号的信号特征可以根据电子设备的设备特征以及天线的通信要求来确定。
S2,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天线组件将所述第一测试信号发出。
第一天线组件可以包括第一天线本体以及第一信号调整设备,其中第一信号调整设备可以对第一测试信号的信号特征进行调整,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信号调整设备可以根据电子设备实际使用时的通信要求来对第一测试信号进行调整,如对信号频率以及信号强度进行调整,使得调整后的第一测试信号接近或等同于电子设备实际使用时第一天线组件发出的信号,当然对第一测试信号进行调整的调整信息可以被电子设备获取到,特别是能够被电子设备中的处理模块获取到,以便随后使用。第一测试信号的信号特征经过调整后,经由第一天线本体发出,向外进行辐射。
S3,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天线组件接收所述第一测试信号,形成相对应的第二测试信号。
第二天线组件也为电子设备中的一个设备,形成了电子设备自身发射信号并有自身接收该信号的情形。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天线组件经由无线的方式来接收该第一测试信号,由于第一测试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会发生损耗,本实施例中可以对接收到的第一测试信号进行调整,如信号频率以及信号强度的调整,形成相对应的第二测试信号,当然对第一测试信号进行调整的调整信息能够被电子设备(如电子设备中的处理模块)获取到,以便随后使用,而形成的该第二测试信号可以用来对第一测试信号进行评测。
S4,比对所述第一测试信号的第一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二测试信号的第二特征信息,形成相应的比对结果。
第一特征信息包括了生成第一测试信号时,第一测试信号所具有的特征的信息,还包括对第一测试信号进行调整后第一测试信号所具有的特征的信息。第一特征信息表示了第一测试信号的信号特性,包括第一测试信号的信号频率、信号强度等信息。相似的,第二特征信息包括了形成第二测试信号时,该第二测试信号所具有的特征信息,以及对第二测试信号进行了信号的调整后,第二测试信号所具有的特征的信息。该第二特征信息表示了第二测试信号的信号特性,包括第二测试信号的信号频率、信号强度等信息。将第一特征信息与第二特征信息进行比对,可以是将特征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特征点进行比对,如进行信号强度的比对。
具体实现对比操作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中的一个设备来实现,如电子设备中的处理模块,这将使得处理模块能够将第一测试信号发出,同时能够接收到第二测试信号,还能够对第一测试信号与第二测试信号进行比对,如利用处理模块中的处理单元进行比对操作,从而能够更加便利而精准的得到比对结果。优选的,可以将生成第一测试信号时第一测试信号所具有的特征,与接收到的第二测试信号所具有的特征进行逐一比对。形成相应的比对结果。
S5,在所述比对结果符合预设规定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天线组件和/或所述第二天线组件是否符合预设装配要求。
预设规定可以根据电子设备的生产要求,以及天线的预设通信标准等实际应用场景中的要求来具体设定,如果对比结果符合预设规定,则可以确定第一天线组件和第二天线组件符合预设装配要求,无需再对第一天线组件和第二天线组件的装配操作进行修改;如果对比结果不符合预设规定,则可以认为第一天线组件和/或所述第二天线组件不符合预设装配要求,可以再进一步分别对第一天线组件和第二天线组件进行检测,从而确定是哪个天线组件不符合预设装配要求。当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多数情况下第一天线组件和第二天线组件是符合预设装配要求的,也就无需再对两者进行进一步的检测。
本申请实施例的该天线测试方法能够在对电子设备的天线的装配过程中,便捷而高效的对天线的安装情况进行检测,而且无需借助于电子设备以外的其他检测设备便能够实现自动化的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且有效降低了检测成本。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根据触发指令,生成第一测试信号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通信特征,将所述第一测试信号的频率和/或强度进行调整,以使调整后的所述第一测试信号的特征参数符合第一信号范围。
具体来说,在生成第一测试信号后,由于原始的第一测试信号的的频率和/或强度并不能达到无线传输的标准,尤其是无法达到电子设备的通信特征所要求的标准,例如电子设备要求天线能够传输基于WIFI6和5G通信协议的信号,而处理模块生成的原始的第一测试信号并不能达到该标准,因此,需要对第一测试信号的频率和/或强度进行调整,调整后的第一测试信号的特征参数,特别是频率和/或强度符合第一信号范围,而该第一信号范围是基于电子设备的通信特征制定的,如基于WIFI6和5G通信协议制定,从而使得调整后的第一测试信号能够基于WIFI6和5G通信协议进行无线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天线组件包括第一天线本体和第一信号调整设备,而第一信号调整设备包括第一射频收发器和第一射频前端。处理模块生成第一测试信号后,通过第一天线组件中的第一射频收发器将第一测试信号的频率调高,并通过第一天线组件中的第一射频前端可以将第一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放大,从而使得调整后的第一测试信号符合第一信号范围,再通过第一天线本体将调整后的第一测试信号发出。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触发指令,生成第一测试信号,包括:通过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模块经由第一路径发出所述第一测试信号;
相应的,所述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天线组件接收所述第一测试信号,形成相对应的第二测试信号,包括:
将通过所述第二天线组件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和/或信号频率进行调整,形成所述第二测试信号,并通过所述处理模块经由第二路径接收调整后的所述第二测试信号。
具体来说,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可以为不同的路径,处理模块通过第一路径发出该第一测试信号,并通过第二路径接收第二测试信号,使得处理模块能够得到第一测试信号和第二测试信号的相关技术信息,进而能够便利的对第一测试信号和第二测试信号进行比对。避免使用其他设备来参与处理,节省系统资源的同时能够精准的得到比对结果。
此外,第二天线组件接收到第一测试信号后,为了弥补第一测试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以及为了便于与原始生成的第一测试信号进行比对,第二天线组件需要对无线接收到的第一测试信号进行处理,第二天线组件的第二射频前端可以根据第一测试信号的衰减情况来放大第一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第二天线组件的第二射频收发器再降低第一测试信号的信号频率,从而形成相对应的第二测试信号,便于与原始生成的第一测试信号进行比对(通常原始生成的第一测试信号的信号频率较低),并由处理模块通过第二路径接收。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比对所述第一测试信号的第一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二测试信号的第二特征信息,形成相应的比对结果,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对所述第一测试信号进行调整的第一调整信息,以及对所述第二测试信号进行调整的第二调整信息,比对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的第一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二特征信息中的第二信号强度,形成相应的对比结果,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为所述第一测试信号从所述处理模块发出时的信号强度,第二信号强度为所述第二测试信号被所述处理模块接收时的信号强度。
具体来说,处理模块发出该第一测试信号后经过第一天线组件的调整,以及第二天线组件的调整,其信号强度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而第一调整信息中记录了第一天线组件对第一测试信号进行调整的相关信息,如信号强度的调整以及频率的调整;类似的,第二调整信息中记录了对第一测试信号进行调整形成第二测试信号的相关调整信息,如信号强度的调整以及频率的调整。
第一特征信息包括了处理模块生成第一测试信号时,第一测试信号所具有的特征的信息,其中包括生成第一测试信号时第一测试信号的第一信号强度。第二特征信息包括了形成第二测试信号时该第二测试信号所具有的特征信息,其中包括第二测试信号的第二信号强度。比对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的第一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二特征信息中的第二信号强度,能够保证信号对比时基础数据的准确性,不会由于第一天线组件对第一测试信号进行的调整,以及第二天线组件对第二测试信号进行的调整而干扰到对比结果。使得形成的对比结果极为精准。
作为优选,所述在所述比对结果符合预设规定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天线组件和/或所述第二天线组件是否符合预设装配要求,包括:
在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天线组件和/或所述第二天线组件符合预设装配要求。
结合图3,展开来说,预设阈值可以根据电子设备的类型以及通信标准来预先设定,第一信号强度与第二信号强度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说明电子设备的天线组件能够正常发射通信信号,并正常接收通信信号,其中的误差也是符合通信要求的,第一天线组件和/或第二天线组件符合预设装配要求;但是,如果第一信号强度与第二信号强度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则说明电子设备的天线组件并不能够正常发射通信信号,或是正常接收通信信号,其中的差值较大不符合通信要求,第一天线组件和/或第二天线组件不符合预设装配要求,需要重新对第一天线组件和/或第二天线组件进行装配调试。当然,具体是对第一天线组件进行重新装配调试,还是对第二天线组件进行重新装配调试,还是对第一天线组件和第二天线组件进行装配调试,可以进一步对所有的天线进行检测。而由于电子设备中出现天线装配不合格的情况较少出现,因此只要第一信号强度与第二信号强度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就可以很快的找出异常的原因了。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6,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通信特征,设置多个频率测试段;
S7,在至少一个所述频率测试段上选定多个测频点;
S8,将所述测频点确定为所述第一测试信号。
具体来说,在实际使用场景中,很多情况下会对数量众多的电子设备进行同时检测,为了避免相互的干扰,可以采用上述方案,设置多个频率测试段,在每个测频段上选定多个测频点,每个电子设备检测时可以随机选取测频点,实现跳频检测,避免多个电子设备相互之间发生测试信号的串扰现象。
进一步来说,电子设备的通信特征表征了电子设备在通信时基于的通信协议或通信标准的相关特征信息,例如基于WLAN通信协议进行通信,进而根据电子设备的通信特征,设置多个频率测试段,在每个频率测试段上选定多个测频点。
例如对于WLAN通信协议的电子设备,在2.4GHz至2.5GHZ的频率测试段上,每隔1MHz选取一个频点作为测频点,这样可以划分为WLAN2.4_f1、WLAN2.4_f2、WLAN2.4_f3……WLAN2.4_fn这样n个测频点;同样对5GHz至5.8GHZ频率测试段和其他频率测试段也采用相似划分。
然后对被测的频率测试段(band)进行随机排序;如电子设备有频率测试段WLAN2.4GHz至2.5GHZ,WLAN5.0GHz至5.8GHZ,移动通信频段Band1,移动通信频段Band2等,对这些频段进行随机排序,以确认此次测试的频段先后顺序。。
然后在每个被测的频率测试段内随机抽取10个测频点,并将此10个频点随机排序。进而形成测试序列。如首先进行WLAN5GHz至5.8GHZ频率测试段的测试,然后进行WLAN2.4GHz至2.5GHZ频率测试段的测试,其测试序列可以为:WLAN5_f14、WLAN5_f39、WLAN5_f3……WLAN2.4_f9、WLAN2.4_f59、WLAN2.4_f30……等20个测频点排列成的被测序列。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按照预设调整规定对所述测频点进行变换,以在对多个所述电子设备的天线进行测试的情况下,避免多个所述电子设备之间出现干扰现象。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每个电子设备在进行天线装配测试过程中,利用测试软件重新随机选出测试序列,以确保每个电子设备每次测试的测试序列不同,即确保了测频点的随机变换。这样可以最大可能的减少在产品批量测试过程中的相互干扰。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将所述测频点确定为所述第一测试信号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第一天线组件和所述第二天线组件进行同步控制,以使所述第一天线组件发出所述第一测试信号后,所述第二天线组件能够在与所述第一测试信号相同频率下同步的接收所述第一测试信号。
具体的,测试序列确认以后,处理模块中的调制解调器会对第一天线组件和第二天线组件进行同步控制,确保每次第一天线组件发射第一测试信号时,第二天线组件处于相应的频点接收状态。
此外,一方面,第一测试信号的发射功率高于第一功率值,如在20dBm以上,如果小于第一功率值可能会出现不易被检测到,或者容易被干扰信号影响检测精度。另一方面,第一测试信号的发射信号为单音信号,可以使用在空间环境下不太容易被干扰的测频点。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对于每个频率测试段的N个(N可以大于10)测频点进行测试,即实现对天线的每个频段进行了N次重复验证。这样便提高了测试准确度,进一步可以对N次测试结果进行处理,首先丢弃比对结果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对其余N-2次测试结果进行平均计算以确保准确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测试过程也可以采用2~3次循环测试操作的方案来确保准确度。如在WLAN2.4GHz至2.5GHZ频率测试段的频段天线装配质量验证过程中,当第一次验证不符合预设装配要求的情况下,自检程序将自动再循环进行一次WLAN2.4GHz至2.5GHZ频率测试段天线装配质量验证操作,以减少因外界干扰等造成的误判情形。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天线测试装置,该装置可以应用在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中,如图4所示并结合图5,该装置包括:
处理模块,其配置为根据触发指令,生成第一测试信号;
第一天线组件,其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配置为从所述处理模块接收所述第一测试信号后,将所述第一测试信号发出;
第二天线组件,其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一测试信号,形成相对应的第二测试信号;其中,
所述处理模块进一步配置为:比对所述第一测试信号的第一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二测试信号的第二特征信息,形成相应的比对结果;在所述比对结果符合预设规定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天线组件和/或所述第二天线组件是否符合预设装配要求。
具体来说,触发指令可以在预设条件满足后生成,在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3,电子设备进入检测模式并开始进行检测后可以生成触发指令,如电子设备运行自检程序进入工厂模式生成触发指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用户可以主动的发出该触发指令,如根据实际测试情况,操作电子设备生成该触发指令。处理模块根据触发指令,生成第一测试信号。第一测试信号用于对天线的装配情况进行检测。该第一测试信号的信号特征可以根据电子设备的设备特征以及天线的通信要求来确定。
第一天线组件可以包括第一天线本体以及第一信号调整设备,其中第一信号调整设备可以对第一测试信号的信号特征进行调整,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信号调整设备可以根据电子设备实际使用时的通信要求来对第一测试信号进行调整,如对信号频率以及信号强度进行调整,使得调整后的第一测试信号接近或等同于电子设备实际使用时第一天线组件发出的信号,当然对第一测试信号进行调整的调整信息可以被电子设备获取到,特别是能够被电子设备中的处理模块获取到,以便随后使用。第一测试信号的信号特征经过调整后,经由第一天线本体发出,向外进行辐射。
第二天线组件也为电子设备中的一个设备,形成了电子设备自身发射信号并有自身接收该信号的情形。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天线组件经由无线的方式来接收该第一测试信号,由于第一测试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会发生损耗,本实施例中可以对接收到的第一测试信号进行调整,如信号频率以及信号强度的调整,形成相对应的第二测试信号,当然对第一测试信号进行调整的调整信息能够被处理模块获取到,以便随后使用,而形成的该第二测试信号可以用来对第一测试信号进行评测。
第一特征信息包括了生成第一测试信号时,第一测试信号所具有的特征的信息,还包括对第一测试信号进行调整后第一测试信号所具有的特征的信息。第一特征信息表示了第一测试信号的信号特性,包括第一测试信号的信号频率、信号强度等信息。相似的,第二特征信息包括了形成第二测试信号时,该第二测试信号所具有的特征信息,以及对第二测试信号进行了信号的调整后,第二测试信号所具有的特征的信息。该第二特征信息表示了第二测试信号的信号特性,包括第二测试信号的信号频率、信号强度等信息。处理模块将第一特征信息与第二特征信息进行比对,可以是将特征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特征点进行比对,如进行信号强度的比对。
具体实现对比操作可以通过处理模块来实现,这将使得处理模块能够将第一测试信号发出,同时能够接收到第二测试信号,还能够对第一测试信号与第二测试信号进行比对,从而能够更加便利而精准的得到比对结果。优选的,可以将生成第一测试信号时第一测试信号所具有的特征,与接收到的第二测试信号所具有的特征进行逐一比对,形成相应的比对结果。
预设规定可以根据电子设备的生产要求,以及天线的预设通信标准等实际应用场景中的要求来具体设定,如果对比结果符合预设规定,则可以确定第一天线组件和第二天线组件符合预设装配要求,无需再对第一天线组件和第二天线组件的装配操作进行修改;如果对比结果不符合预设规定,则可以认为第一天线组件和/或所述第二天线组件不符合预设装配要求,可以再进一步分别对第一天线组件和第二天线组件进行检测,从而确定是哪个天线组件不符合预设装配要求。当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多数情况下第一天线组件和第二天线组件是符合预设装配要求的,也就无需再对两者进行进一步的检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天线测试装置,并通过所述天线测试装置对所述电子设备的天线组件进行检测。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的天线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触发指令,生成第一测试信号;
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天线组件将所述第一测试信号发出;
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天线组件接收所述第一测试信号,形成相对应的第二测试信号;
比对所述第一测试信号的第一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二测试信号的第二特征信息,形成相应的比对结果;
在所述比对结果符合预设规定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天线组件和/或所述第二天线组件是否符合预设装配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触发指令,生成第一测试信号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通信特征,将所述第一测试信号的频率和/或强度进行调整,以使调整后的所述第一测试信号的特征参数符合第一信号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触发指令,生成第一测试信号,包括:通过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模块经由第一路径发出所述第一测试信号;
相应的,所述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天线组件接收所述第一测试信号,形成相对应的第二测试信号,包括:
将通过所述第二天线组件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测试信号的信号强度和/或信号频率进行调整,形成所述第二测试信号,并通过所述处理模块经由第二路径接收调整后的所述第二测试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对所述第一测试信号的第一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二测试信号的第二特征信息,形成相应的比对结果,包括:
基于对所述第一测试信号进行调整的第一调整信息,以及对所述第二测试信号进行调整的第二调整信息,比对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中的第一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二特征信息中的第二信号强度,形成相应的对比结果,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为所述第一测试信号从所述处理模块发出时的信号强度,第二信号强度为所述第二测试信号被所述处理模块接收时的信号强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比对结果符合预设规定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天线组件和/或所述第二天线组件是否符合预设装配要求,包括:
在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天线组件和/或所述第二天线组件符合预设装配要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通信特征,设置多个频率测试段;
在至少一个所述频率测试段上选定多个测频点;
将所述测频点确定为所述第一测试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预设调整规定对所述测频点进行变换,以在对多个所述电子设备的天线进行测试的情况下,避免多个所述电子设备之间出现干扰现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测频点确定为所述第一测试信号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第一天线组件和所述第二天线组件进行同步控制,以使所述第一天线组件发出所述第一测试信号后,所述第二天线组件能够在与所述第一测试信号相同频率下同步的接收所述第一测试信号。
9.一种电子设备的天线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其配置为根据触发指令,生成第一测试信号;
第一天线组件,其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配置为从所述处理模块接收所述第一测试信号后,将所述第一测试信号发出;
第二天线组件,其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一测试信号,形成相对应的第二测试信号;其中,
所述模块进一步配置为:比对所述第一测试信号的第一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二测试信号的第二特征信息,形成相应的比对结果;在所述比对结果符合预设规定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天线组件和/或所述第二天线组件是否符合预设装配要求。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线测试装置,并通过所述天线测试装置对所述电子设备的天线组件进行检测。
CN202011129902.7A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电子设备的天线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22854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29902.7A CN112285439A (zh)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电子设备的天线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29902.7A CN112285439A (zh)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电子设备的天线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85439A true CN112285439A (zh) 2021-01-29

Family

ID=74424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29902.7A Pending CN112285439A (zh)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电子设备的天线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85439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95656A (zh) * 2021-06-15 2021-11-02 福霸汽车天线(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天线的测试方法
CN113810132A (zh) * 2021-09-24 2021-12-17 上海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428188A (zh) * 2022-01-12 2022-05-03 特金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手持式无人机探测设备的天线检测方法、装置、设备、介质
CN114666801A (zh) * 2022-04-14 2022-06-24 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信号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987426A (zh) * 2023-03-15 2023-04-18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车辆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4060A (zh) * 2011-11-02 2012-04-04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天线检测方法、检测设备和待检测设备
CN103297151A (zh) * 2012-02-22 2013-09-11 德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测试方法
CN105974211A (zh) * 2016-06-21 2016-09-28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设备天线的方法及装置
CN211478468U (zh) * 2019-12-17 2020-09-11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信号测试装置及一种电子设备
CN111654334A (zh) * 2020-05-28 2020-09-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连接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654341A (zh) * 2020-05-29 2020-09-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设备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4060A (zh) * 2011-11-02 2012-04-04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天线检测方法、检测设备和待检测设备
CN103297151A (zh) * 2012-02-22 2013-09-11 德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测试方法
CN105974211A (zh) * 2016-06-21 2016-09-28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设备天线的方法及装置
CN211478468U (zh) * 2019-12-17 2020-09-11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信号测试装置及一种电子设备
CN111654334A (zh) * 2020-05-28 2020-09-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连接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654341A (zh) * 2020-05-29 2020-09-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设备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95656A (zh) * 2021-06-15 2021-11-02 福霸汽车天线(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天线的测试方法
CN113595656B (zh) * 2021-06-15 2023-11-14 福霸汽车天线(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天线的测试方法
CN113810132A (zh) * 2021-09-24 2021-12-17 上海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428188A (zh) * 2022-01-12 2022-05-03 特金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手持式无人机探测设备的天线检测方法、装置、设备、介质
CN114666801A (zh) * 2022-04-14 2022-06-24 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信号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987426A (zh) * 2023-03-15 2023-04-18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车辆
CN115987426B (zh) * 2023-03-15 2023-07-04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85439A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天线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RE48113E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justing system tests based on detected interference
US8774024B2 (en) Achieving greater test efficiencies using ACK signal suppression
US8811194B2 (en) Method for testing wireless devices using predefined test segments initiated by over-the-air signal characteristics
US994198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beamforming performance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8028707B (zh) 用于测试低功率射频(rf)数据包信号收发器的方法
JP5952808B2 (ja) 被試験デバイスと試験を制御する試験装置との同期を確立するために複数のネットワークアドレスを使用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6884148B2 (ja) 同時動作可能な複数の送信機及び受信機を有する無線周波数(rf)データパケット信号トランシーバを試験するための方法
US2007025464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the error rate of a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8141388B (zh) 用于测试低功率射频(rf)数据包信号收发器的方法
CN108141291B (zh) 用于测试低功率射频(rf)数据包信号收发器的方法
TWI656756B (zh) 無線通訊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10392390B (zh) 无线局域网发射功率设置方法、设置装置以及无线接入点
KR102605295B1 (ko) 라디오 주파수(rf) 데이터 패킷 신호 트랜시버 패킷 오류율 테스트 방법
CN112311622B (zh) 5g终端的无线资源管理的一致性测试方法和系统
CN104243054B (zh) 无线信号测试系统与其建立方法
US1155813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wireless performance of receiver of wireless terminal
Cammin et al. Sensing reverberation chamber loading for IO-Link Wireless testing
KR20150132331A (ko) 데이터 패킷 신호 트랜시버를 테스트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7579764B (zh) 上行天线选择方法及装置
US20240372595A1 (en)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For 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
CN106664225B (zh) 用于捕获并且使得能够分析来自射频数据包信号收发器的测试数据包的系统和方法
KR101540141B1 (ko) 근거리 무선통신을 이용한 테스트 시스템 및 그 테스트 방법
CN113055104A (zh) 基于信道扫描的信号检测方法及系统
CN220985679U (zh) 电子设备的天线信号测试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2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