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83896A - 一种空调器和新风模块自启动噪声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器和新风模块自启动噪声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283896A CN112283896A CN202010981371.8A CN202010981371A CN112283896A CN 112283896 A CN112283896 A CN 112283896A CN 202010981371 A CN202010981371 A CN 202010981371A CN 112283896 A CN112283896 A CN 11228389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d speed
- preset
- fresh air
- starting
- curr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Carbon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O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29910002092 carbon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9000001569 carb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5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4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91 liquid ph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15 air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43 conditio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958 sleep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35—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introduction of outside air to the room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4—Means for preven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50—Air quality properties
- F24F2110/65—Concentration of specific substances or contaminants
- F24F2110/70—Carbon dioxid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和新风模块自启动噪声的控制方法,空调器的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所述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模块获取空调器运行时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浓度;若预设噪声控制功能在开启状态且所述新风模块达到预设启动条件,基于预设最低风速启动所述新风风机;基于多个预设风速增加周期和各所述预设风速增加周期对应的预设风速变化值持续增大所述新风风机的风速,直至所述新风风机的风速达到当前累加目标风速,从而可以对新风模块自启动时的噪声进行有效控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控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空调器和新风模块自启动噪声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空调器在制热或制冷时只是将室内的空气进行循环加热或降温,同时用户为了保持室内的温度,会将居室的房门同时关闭,这样一来,室内的空气质量就会逐渐变差,从而对用户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特别地,近年来大气污染日益加剧,尤其在冬季供暖季节,人们多不愿开窗通风,这样,室内空气质量会越来越差,含氧量越来越低,影响身体健康。
当前许多空调具有新风模块,新风模块带有专门的新风风机。有的空调具备新风模块自动启动功能,即当检测到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超标时,新风模块自动启动,新风风机运转,并向室内提供新风。因新风风机的噪音较大,突然开启会造成空调器整机噪声突然增大,影响用户使用感受,尤其是在使用环境比较安静或用户睡觉休息时。当前很多此类空调产品,对此没有专门的噪声控制功能,导致用户体验较差。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以对新风模块自启动时的噪声进行有效控制的空调器,是目前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新风模块自动启动后会造成空调器整机噪声突然增大的技术问题。
所述空调器包括:
冷媒循环回路,使冷媒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四通阀和减压器组成回路中进行循环;
压缩机,用于进行将低温低压冷媒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冷媒气体并排至冷凝器的工作;
室外热交换器和室内热交换器,其中,一个为冷凝器进行工作,另一个为蒸发器进行工作;
室内风扇,用于将气流经吸入口引入并经室内热交换器后由吹出口送出;
新风模块,包括新风风机和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模块,用于向室内提供新风;
控制器被配置为,包括:
基于所述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模块获取空调器运行时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浓度;
若预设噪声控制功能在开启状态且所述新风模块达到预设启动条件,基于预设最低风速启动所述新风风机;
基于多个预设风速增加周期和各所述预设风速增加周期对应的预设风速变化值持续增大所述新风风机的风速,直至所述新风风机的风速达到当前累加目标风速;
其中,所述预设启动条件具体为所述二氧化碳浓度不小于第一设定浓度且维持时长不小于第一设定时长,所述当前累加目标风速是根据所述室内风扇的当前风速和所述新风风机的自启动目标风速确定的。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检测所述当前风速,并将所述当前风速和所述自启动目标风速进行比较;
若所述当前风速不小于所述自启动目标风速,将所述自启动目标风速确定为所述当前累加目标风速;
若所述当前风速小于所述自启动目标风速,将所述当前风速确定为所述当前累加目标风速。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确定所述当前累加目标风速与所述预设最低风速的差值,并根据所述差值与所述预设风速调整周期的数量的比值确定所述预设风速变化值,其中,各所述预设风速调整周期之和不大于第二设定时长。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当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噪声控制的开启指令时,保存所述开启指令并基于所述开启指令开启所述预设噪声控制功能,并向所述用户返回所述预设噪声控制功能在开启状态的提示信息;
当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对所述新风风机的风速的调整指令或对所述新风模块的关闭指令或对所述空调器的关机指令时,关闭所述预设噪声控制功能;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若所述空调器在关机状态且所述预设噪声控制功能在开启状态,保持所述新风模块在关闭状态。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新风模块自启动噪声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包括冷媒循环回路、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室内风扇、新风模块和控制器的空调器中,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模块获取空调器运行时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浓度;
若预设噪声控制功能在开启状态且所述新风模块达到预设启动条件,基于预设最低风速启动所述新风风机;
基于多个预设风速增加周期和各所述预设风速增加周期对应的预设风速变化值持续增大所述新风风机的风速,直至所述新风风机的风速达到当前累加目标风速;
其中,所述预设启动条件具体为所述二氧化碳浓度不小于第一设定浓度且维持时长不小于第一设定时长,所述当前累加目标风速是根据所述室内风扇的当前风速和所述新风风机的自启动目标风速确定的。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在基于多个预设风速增加周期和各所述预设风速增加周期对应的预设风速变化值持续增大所述新风风机的风速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当前风速,并将所述当前风速和所述自启动目标风速进行比较;
若所述当前风速不小于所述自启动目标风速,将所述自启动目标风速确定为所述当前累加目标风速;
若所述当前风速小于所述自启动目标风速,将所述当前风速确定为所述当前累加目标风速。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在将所述自启动目标风速确定为所述当前累加目标风速或将所述当前风速确定为所述当前累加目标风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当前累加目标风速与所述预设最低风速的差值,并根据所述差值与所述预设风速调整周期的数量的比值确定所述预设风速变化值,其中,各所述预设风速调整周期之和不大于第二设定时长。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噪声控制的开启指令时,保存所述开启指令并基于所述开启指令开启所述预设噪声控制功能,并向所述用户返回所述预设噪声控制功能在开启状态的提示信息;
当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对所述新风风机的风速的调整指令或对所述新风模块的关闭指令或对所述空调器的关机指令时,关闭所述预设噪声控制功能;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空调器在关机状态且所述预设噪声控制功能在开启状态,保持所述新风模块在关闭状态。
通过应用以上技术方案,将空调器的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所述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模块获取空调器运行时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浓度;若预设噪声控制功能在开启状态且所述新风模块达到预设启动条件,基于预设最低风速启动所述新风风机;基于多个预设风速增加周期和各所述预设风速增加周期对应的预设风速变化值持续增大所述新风风机的风速,直至所述新风风机的风速达到当前累加目标风速,通过在新风模块自动开启后,新风风机先低速启动,然后缓慢增加,防止了整机噪音突然增大给用户造成不适,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空调器的结构的概要的电路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新风模块自启动噪声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标号说明
1:空调器;2:室外机;3:室内机;10:制冷剂回路;11:压缩机;12:四通阀;13:室外热交换器;
14:膨胀阀;16:室内热交换器;21:室外风扇;31:室内风扇;32:室内温度传感器;33: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中空调器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压缩机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器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空调器的室外单元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的部分,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室内单元或室外单元中。
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器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时,空调器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
图1中示出空调器1电路结构,该空调器1具备制冷剂回路10,通过使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循环,能够执行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使用连接配管4连接于室内机3和室外机2,以形成供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10。制冷剂回路10中具备压缩机11、室外热交换器13、膨胀阀14、储液器15和室内热交换器16。其中,室内热交换器16和室外热交换器13,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来工作。压缩机11从吸入口吸入制冷剂,将在内部压缩后的制冷剂从排出口对室内热交换器16排出。压缩机11是进行基于逆变器的转速控制的容量可变的逆变器压缩机,四通阀12,在制热和制冷之间进行切换。
室外热交换器13具有用于使制冷剂经由储液器15在与压缩机11的吸入口之间流通的第一出入口,并且具有用于使制冷剂在与膨胀阀14之间流通的第二出入口。室外热交换器13使在连接于室外热交换器13的第二出入口与第一出入口之间的传热管(未图示)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室外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
膨胀阀14配置在室外热交换器13与室内热交换器16之间。膨胀阀14具有使在室外热交换器13与室内热交换器16之间流动的制冷剂膨胀而减压的功能。膨胀阀14构成为能够变更开度,通过减小开度,使得通过膨胀阀14的制冷剂的流路阻力增加,通过增大开度,使得通过膨胀阀14的制冷剂的流路阻力减。这样的膨胀阀14在制热运转中使从室内热交换器16朝向室外热交换器13流动的制冷剂膨胀而减压。此外,即使安装在制冷剂回路10中的其它器件的状态不变化,当膨胀阀14的开度变化时,在制冷剂回路10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也会变化。
室内热交换器16具有用于使液体制冷剂在与膨胀阀14之间流通的第二出入口,并且,具有用于使气体制冷剂在与压缩机11的排出口之间流通的第一出入口。室内热交换器16使在连接于室内热交换器16的第二出入口与第一出入口之间的传热管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室内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
在室外热交换器13与压缩机11的吸入口之间配置有储液器15。在储液器15中,从室外热交换器13流向压缩机11的制冷剂被分离成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并且,从储液器15向压缩机11的吸入口主要供给气体制冷剂。
室外机2还具备室外风扇21,该室外风扇21产生通过室外热交换器13的室外空气的气流,以促使在传热管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室外空气的热交换。该室外风扇21由能够变更转速的室外风扇马达21A驱动。此外,室内机3具备室内风扇31,该室内风扇31产生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6的室内空气的气流,以促进在传热管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该室内风扇31由能够变更转速的室内风扇马达31A驱动。
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技术中新风模块自动启动后会造成空调器整机噪声突然增大,影响了用户体验。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调器包括冷媒循环回路、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室内风扇、新风模块和控制器,控制器被配置为:
基于所述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模块获取空调器运行时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浓度;
若预设噪声控制功能在开启状态且所述新风模块达到预设启动条件,基于预设最低风速启动所述新风风机;
基于多个预设风速增加周期和各所述预设风速增加周期对应的预设风速变化值持续增大所述新风风机的风速,直至所述新风风机的风速达到当前累加目标风速;
其中,所述预设启动条件具体为所述二氧化碳浓度不小于第一设定浓度且维持时长不小于第一设定时长,所述当前累加目标风速是根据所述室内风扇的当前风速和所述新风风机的自启动目标风速确定的。
本实施例中,空调器的新风模块包括新风风机和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模块,用于向室内提供新风,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浓度。当达到新风模块的预设启动条件时,新风模块开启并启动新风风机。预设自启动条件可以为二氧化碳浓度不小于第一设定浓度且维持时长不小于第一设定时长,可选的,考虑到保持室内空间较高的空气质量,可以定期启动新风模块,预设自启动条件还可为上次新风模块关闭的时刻到当前时间点的时长大于时长阈值,这样即使二氧化碳浓度未达到第一设定浓度,也可以定期启动新风模块,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还包括预设噪声控制功能,用于对新风模块自启动噪声进行控制,空调器开启后,若检测到预设噪声控制功能在开启状态且所述新风模块达到预设启动条件,基于预设最低风速启动所述新风风机,预设最低风速可以为预设的,也可为用户输入指令后设置的,本实施例还设置多个预设风速增加周期,各风速增加周期对应一个预设风速变化值,基于多个预设风速增加周期和对应的预设风速变化值持续增大新风风机的风速,直至新风风机的风速达到当前累加目标风速。所述当前累加目标风速是根据室内风扇的当前风速和新风风机的自启动目标风速确定的,其中,自启动目标风速为预设噪声功能在关闭状态时,新风模块自启动时的目标风速,当然,该自启动目标风速大于所述预设最低风速。
为了确定准确的当前累加目标风速,在本申请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检测所述当前风速,并将所述当前风速和所述自启动目标风速进行比较;
若所述当前风速不小于所述自启动目标风速,将所述自启动目标风速确定为所述当前累加目标风速;
若所述当前风速小于所述自启动目标风速,将所述当前风速确定为所述当前累加目标风速。
如上所述,将当前风速和自启动目标风速进行比较,将两者中较小的一个确定为所述当前累加目标风速,既保证了新风模块的输送的新风量,又使新风模块正常运行后的噪声的控制程度与当前空调器的运行状态匹配,例如,若用户在睡眠状态,设置当前风速为低速风,该低速风的风速小于所述自启动目标风速,若当前累加目标风速为较大的自启动目标风速,新风模块的风速增加完成后,空调器的整机产生的噪声会明显大于新风模块启动前,从而影响了用户体验。若当前累加目标风速为较小的当前风速,新风模块的风速增加完成后,空调器的整机产生的噪声不会明显增大,从而将对用户的影响程度减到最小。
为了可靠的使新风风机的风速增加,在本申请优选的实施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确定所述当前累加目标风速与所述预设最低风速的差值,并根据所述差值与所述预设风速调整周期的数量的比值确定所述预设风速变化值,其中,各所述预设风速调整周期之和不大于第二设定时长。
通过确定所述当前累加目标风速与所述预设最低风速的差值,确定新风风机的风速的总的变化值,根据所述差值与所述预设风速调整周期的数量的比值确定所述预设风速变化值。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基于其他方式确定预设风速变化值,例如,在每个预设风速调整周期设置不同的风速变化值,或使各预设风速调整周期不同,只要最终达到当前累加目标风速,这并不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为了保证快速降低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浓度,各所述预设风速调整周期之和不大于第二设定时长,使新风模块尽快输出足够的新风降低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浓度。
为了根据用户的指令准确控制新风模块自启动时的噪声,在本申请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当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噪声控制的开启指令时,保存所述开启指令并基于所述开启指令开启所述预设噪声控制功能,并向所述用户返回所述预设噪声控制功能在开启状态的提示信息;
当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对所述新风风机的风速的调整指令或对所述新风模块的关闭指令或对所述空调器的关机指令时,关闭所述预设噪声控制功能;
具体的,用户可通过遥控器或显示屏按键或智能终端向控制器发送开启噪声控制的开启指令,当控制器接收到该开启指令后,开启预设噪声控制功能,还向用户返回所述预设噪声控制功能在开启状态的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可以在遥控器或显示屏或智能终端上显示噪声控制对应的图标。控制器还将该开启指令写入到带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中进行设置保存,使空调器断电重新上电后按照上次保存的开启指令执行。空调器出厂可以默认开启预设噪声控制功能。
若用户想自己调整新风风机的风速,会向控制器发送对所述新风风机的风速的调整指令,当接收到该调整指令后,将该预设噪声控制功能关闭;若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对所述新风模块的关闭指令或对所述空调器的关机指令时,也将该预设噪声控制功能关闭。
为了在空调器关机状态下避免突然增加噪声,在本申请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若所述空调器在关机状态且所述预设噪声控制功能在开启状态,保持所述新风模块在关闭状态。
若用户选择不进行噪声控制,则不论空调器开机或关机,新风模块开启时,新风风机按照所述自启动目标风速启动。
为了扩大当前风速的可调范围,在本申请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当前风速包括预设高风档对应的第一风速、预设中风档对应的第二风速、预设低风档对应的第三风速、预设静音档对应的第四风速和预设高效风档对应的第五风速。
通过应用以上技术方案,空调器的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所述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模块获取空调器运行时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浓度;若预设噪声控制功能在开启状态且所述新风模块达到预设启动条件,基于预设最低风速启动所述新风风机;基于多个预设风速增加周期和各所述预设风速增加周期对应的预设风速变化值持续增大所述新风风机的风速,直至所述新风风机的风速达到当前累加目标风速,通过在新风模块自动开启后,新风风机先低速启动,然后缓慢增加,防止了整机噪音突然增大给用户造成不适,提高了用户体验。
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空调器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新风模块自启动噪声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包括冷媒循环回路、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室内风扇、新风模块和控制器的空调器中,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基于所述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模块获取空调器运行时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浓度。
步骤S202,若预设噪声控制功能在开启状态且所述新风模块达到预设启动条件,基于预设最低风速启动所述新风风机。
所述预设启动条件具体为所述二氧化碳浓度不小于第一设定浓度且维持时长不小于第一设定时长。
步骤S203,基于多个预设风速增加周期和各所述预设风速增加周期对应的预设风速变化值持续增大所述新风风机的风速,直至所述新风风机的风速达到当前累加目标风速。
所述当前累加目标风速是根据所述室内风扇的当前风速和所述新风风机的自启动目标风速确定的。
为了确定准确的当前累加目标风速,在本申请优选的实施例中,在基于多个预设风速增加周期和各所述预设风速增加周期对应的预设风速变化值持续增大所述新风风机的风速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当前风速,并将所述当前风速和所述自启动目标风速进行比较;
若所述当前风速不小于所述自启动目标风速,将所述自启动目标风速确定为所述当前累加目标风速;
若所述当前风速小于所述自启动目标风速,将所述当前风速确定为所述当前累加目标风速。
为了可靠的使新风风机的风速增加,在本申请优选的实施中,在将所述自启动目标风速确定为所述当前累加目标风速或将所述当前风速确定为所述当前累加目标风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当前累加目标风速与所述预设最低风速的差值,并根据所述差值与所述预设风速调整周期的数量的比值确定所述预设风速变化值,其中,各所述预设风速调整周期之和不大于第二设定时长。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基于其他方式确定预设风速变化值,例如,在每个预设风速调整周期设置不同的风速变化值,或使各预设风速调整周期不同,只要最终达到当前累加目标风速,这并不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为了根据用户的指令准确控制新风模块自启动时的噪声,在本申请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噪声控制的开启指令时,保存所述开启指令并基于所述开启指令开启所述预设噪声控制功能,并向所述用户返回所述预设噪声控制功能在开启状态的提示信息;
当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对所述新风风机的风速的调整指令或对所述新风模块的关闭指令或对所述空调器的关机指令时,关闭所述预设噪声控制功能;
为了在空调器关机状态下避免突然增加噪声,在本申请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空调器在关机状态且所述预设噪声控制功能在开启状态,保持所述新风模块在关闭状态。
为了扩大当前风速的可调范围,在本申请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当前风速包括预设高风档对应的第一风速、预设中风档对应的第二风速、预设低风档对应的第三风速、预设静音档对应的第四风速和预设高效风档对应的第五风速。
通过应用以上技术方案,在包括冷媒循环回路、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室内风扇、新风模块和控制器的空调器中,基于所述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模块获取空调器运行时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浓度;若预设噪声控制功能在开启状态且所述新风模块达到预设启动条件,基于预设最低风速启动所述新风风机;基于多个预设风速增加周期和各所述预设风速增加周期对应的预设风速变化值持续增大所述新风风机的风速,直至所述新风风机的风速达到当前累加目标风速,通过在新风模块自动开启后,新风风机先低速启动,然后缓慢增加,防止了整机噪音突然增大给用户造成不适,提高了用户体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
冷媒循环回路,使冷媒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四通阀和减压器组成回路中进行循环;
压缩机,用于进行将低温低压冷媒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冷媒气体并排至冷凝器的工作;
室外热交换器和室内热交换器,其中,一个为冷凝器进行工作,另一个为蒸发器进行工作;
室内风扇,用于将气流经吸入口引入并经室内热交换器后由吹出口送出;
新风模块,包括新风风机和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模块,用于向室内提供新风;
控制器被配置为,包括:
基于所述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模块获取空调器运行时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浓度;
若预设噪声控制功能在开启状态且所述新风模块达到预设启动条件,基于预设最低风速启动所述新风风机;
基于多个预设风速增加周期和各所述预设风速增加周期对应的预设风速变化值持续增大所述新风风机的风速,直至所述新风风机的风速达到当前累加目标风速;
其中,所述预设启动条件具体为所述二氧化碳浓度不小于第一设定浓度且维持时长不小于第一设定时长,所述当前累加目标风速是根据所述室内风扇的当前风速和所述新风风机的自启动目标风速确定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检测所述当前风速,并将所述当前风速和所述自启动目标风速进行比较;
若所述当前风速不小于所述自启动目标风速,将所述自启动目标风速确定为所述当前累加目标风速;
若所述当前风速小于所述自启动目标风速,将所述当前风速确定为所述当前累加目标风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确定所述当前累加目标风速与所述预设最低风速的差值,并根据所述差值与所述预设风速调整周期的数量的比值确定所述预设风速变化值,其中,各所述预设风速调整周期之和不大于第二设定时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当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噪声控制的开启指令时,保存所述开启指令并基于所述开启指令开启所述预设噪声控制功能,并向所述用户返回所述预设噪声控制功能在开启状态的提示信息;
当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对所述新风风机的风速的调整指令或对所述新风模块的关闭指令或对所述空调器的关机指令时,关闭所述预设噪声控制功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若所述空调器在关机状态且所述预设噪声控制功能在开启状态,保持所述新风模块在关闭状态。
6.一种新风模块自启动噪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包括冷媒循环回路、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室内风扇、新风模块和控制器的空调器中,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模块获取空调器运行时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浓度;
若预设噪声控制功能在开启状态且所述新风模块达到预设启动条件,基于预设最低风速启动所述新风风机;
基于多个预设风速增加周期和各所述预设风速增加周期对应的预设风速变化值持续增大所述新风风机的风速,直至所述新风风机的风速达到当前累加目标风速;
其中,所述预设启动条件具体为所述二氧化碳浓度不小于第一设定浓度且维持时长不小于第一设定时长,所述当前累加目标风速是根据所述室内风扇的当前风速和所述新风风机的自启动目标风速确定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多个预设风速增加周期和各所述预设风速增加周期对应的预设风速变化值持续增大所述新风风机的风速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当前风速,并将所述当前风速和所述自启动目标风速进行比较;
若所述当前风速不小于所述自启动目标风速,将所述自启动目标风速确定为所述当前累加目标风速;
若所述当前风速小于所述自启动目标风速,将所述当前风速确定为所述当前累加目标风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自启动目标风速确定为所述当前累加目标风速或将所述当前风速确定为所述当前累加目标风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当前累加目标风速与所述预设最低风速的差值,并根据所述差值与所述预设风速调整周期的数量的比值确定所述预设风速变化值,其中,各所述预设风速调整周期之和不大于第二设定时长。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噪声控制的开启指令时,保存所述开启指令并基于所述开启指令开启所述预设噪声控制功能,并向所述用户返回所述预设噪声控制功能在开启状态的提示信息;
当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对所述新风风机的风速的调整指令或对所述新风模块的关闭指令或对所述空调器的关机指令时,关闭所述预设噪声控制功能;
若空调器在关机状态且所述预设噪声控制功能在开启状态,保持所述新风模块在关闭状态。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空调器在关机状态且所述预设噪声控制功能在开启状态,保持所述新风模块在关闭状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981371.8A CN112283896B (zh) | 2020-09-17 | 2020-09-17 | 一种空调器和新风模块自启动噪声的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981371.8A CN112283896B (zh) | 2020-09-17 | 2020-09-17 | 一种空调器和新风模块自启动噪声的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283896A true CN112283896A (zh) | 2021-01-29 |
CN112283896B CN112283896B (zh) | 2022-03-01 |
Family
ID=74420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981371.8A Active CN112283896B (zh) | 2020-09-17 | 2020-09-17 | 一种空调器和新风模块自启动噪声的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283896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38482A (zh) * | 2022-05-07 | 2022-08-02 |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 空调器新风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097446A (ja) * | 1998-09-25 | 2000-04-04 | Daikin Ind Ltd | 空気調和装置 |
CN1758171A (zh) * | 2004-10-10 | 2006-04-12 |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自动微调散热风扇的转速的方法 |
CN106152373A (zh) * | 2015-03-25 | 2016-11-23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室内机 |
CN107504616A (zh) * | 2017-08-18 | 2017-12-2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
CN108518797A (zh) * | 2018-02-23 | 2018-09-1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9556188A (zh) * | 2018-11-21 | 2019-04-0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
CN109724226A (zh) * | 2018-12-13 | 2019-05-07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CN111412577A (zh) * | 2020-03-31 | 2020-07-14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噪音控制方法、装置、新风空调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
-
2020
- 2020-09-17 CN CN202010981371.8A patent/CN11228389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097446A (ja) * | 1998-09-25 | 2000-04-04 | Daikin Ind Ltd | 空気調和装置 |
CN1758171A (zh) * | 2004-10-10 | 2006-04-12 |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自动微调散热风扇的转速的方法 |
CN106152373A (zh) * | 2015-03-25 | 2016-11-23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室内机 |
CN107504616A (zh) * | 2017-08-18 | 2017-12-2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
CN108518797A (zh) * | 2018-02-23 | 2018-09-1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9556188A (zh) * | 2018-11-21 | 2019-04-0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
CN109724226A (zh) * | 2018-12-13 | 2019-05-07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CN111412577A (zh) * | 2020-03-31 | 2020-07-14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噪音控制方法、装置、新风空调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38482A (zh) * | 2022-05-07 | 2022-08-02 |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 空调器新风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283896B (zh) | 2022-03-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780362B (zh) |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1964221B (zh) | 一种空调及空调室内温度补偿方法 | |
CN112682883B (zh) | 一种空调及空调恒风量静压自适应控制方法 | |
CN113405245A (zh) | 控制空调器的方法、存储介质和空调器 | |
CN112254217A (zh) | 一种空调及新风风机转速调节方法 | |
CN112303842A (zh) | 一种空调温度调节方法及空调 | |
CN112815477A (zh) | 一种空调器和控制方法 | |
CN112283896B (zh) | 一种空调器和新风模块自启动噪声的控制方法 | |
CN113915745B (zh) | 一种空调器和预睡眠模式的控制方法 | |
JP3668750B2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CN112283895B (zh) | 一种空调器和净化器自启动噪声的控制方法 | |
CN111854072B (zh) | 一种空调及动态恒风量控制方法 | |
CN111947283B (zh) | 一种空调器和温度补偿的控制方法 | |
JP2019163873A (ja) | ヒートポンプサイクル装置 | |
KR101153421B1 (ko) | 에어컨의 응축용량 제어 방법 | |
CN112283867B (zh) | 一种空调器和升级控制方法 | |
JP2019163874A (ja) | ヒートポンプサイクル装置 | |
CN114322222A (zh) |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3137719A (zh) | 一种空调器和控制方法 | |
CN114076385A (zh) | 一种空调及空调室外机自动清洁方法 | |
CN112303814B (zh) | 一种空调及空调化霜方法 | |
CN112283897B (zh) | 一种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 |
CN114857675B (zh) | 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杀菌控制方法 | |
CN111750502B (zh) | 一种空调器和控制方法 | |
CN112254288A (zh) | 一种空调器和出风温度的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No.1 Haixin Road, Nancun Town, Pingdu City,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151,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HISENSE (SHANDONG) AIR-CONDITION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