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46365A - 一种介质表面间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介质表面间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246365A CN112246365A CN202011029951.3A CN202011029951A CN112246365A CN 112246365 A CN112246365 A CN 112246365A CN 202011029951 A CN202011029951 A CN 202011029951A CN 112246365 A CN112246365 A CN 11224636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ver
- surface treatment
- medium
- gap
- treatment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381 surface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abstract 1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18/00—Disintegrating by knives or other cutting or tearing members which chop material into fragments
- B02C18/06—Disintegrating by knives or other cutting or tearing members which chop material into fragments with rotating knives
- B02C18/14—Disintegrating by knives or other cutting or tearing members which chop material into fragments with rotating knives within horizontal contain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18/00—Disintegrating by knives or other cutting or tearing members which chop material into fragments
- B02C18/06—Disintegrating by knives or other cutting or tearing members which chop material into fragments with rotating knives
- B02C18/16—Detai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18/00—Disintegrating by knives or other cutting or tearing members which chop material into fragments
- B02C18/06—Disintegrating by knives or other cutting or tearing members which chop material into fragments with rotating knives
- B02C18/16—Details
- B02C18/18—Knives; Mountings thereof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18/00—Disintegrating by knives or other cutting or tearing members which chop material into fragments
- B02C18/06—Disintegrating by knives or other cutting or tearing members which chop material into fragments with rotating knives
- B02C18/16—Details
- B02C18/24—Dri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质表面间隔处理装置,其包括间隔板与表面处理组件;多个所述间隔板直线阵列排布,且每相邻两个所述间隔板之间均具备间隙,所有间隙构成间隙阵列;所述间隙阵列包含的所述间隙内间隔安装有所述表面处理组件,使得每相邻两个所述间隙内只有一个空隙中安装有所述表面处理组件。本发明的介质表面间隔处理装置通过设置多个间隔板可将各表面处理组件分别隔在不同的间隙中,表面处理组件对介质表面进行处理时,不会影响到介质表面上处于表面处理组件所处间隙两侧间隔板以外的部分,如此可达到间隔表面处理的目的,多组表面处理组件可同时对介质表面进行处理,大大提升了处理效率,且处理质量较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介质表面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介质表面间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生活中,经常需要对介质(包括天然介质与人工介质)进行前置表面处理,以便进行后续的作业。现有一种工况下,需要对介质的表面的不同部分间隔进行不同的处理,以便后续对不同处理的两种表面进行不同的作业(如在一种表面需要进行铺设一种物料的作业,另一种表面需要进行埋入另一种物料的作业),对介质表面不同部分进行处理时,需要防止处理一部分表面时对其相邻部分的表面产生影响,现有技术中,一般需要对每部分分别进行处理以达到后续作业要求,这种表面处理方法过程繁复、工作强度大且效率低。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对介质表面进行间隔处理且防止相邻表面之间相互干扰的介质表面间隔处理装置。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介质表面间隔处理装置,其包括:
间隔板,多个所述间隔板直线阵列排布,且每相邻两个所述间隔板之间均具备间隙,所有间隙构成间隙阵列;以及
表面处理组件,所述间隙阵列包含的所述间隙内间隔安装有所述表面处理组件,使得每相邻两个所述间隙内只有一个空隙中安装有所述表面处理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表面处理组件为刀组,其包括若干可相对于所述间隔板转动的刀具。
进一步地,还包括:
罩体,其罩设于所有所述间隔板以及所有所述表面处理组件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罩体包括:
固定罩,其相对于所述间隔板固定设置;
浮动罩,其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罩的后侧;以及
弹性连接器,其连接所述固定罩与所述浮动罩,使得所述浮动罩可相对于所述固定罩弹性浮动。
进一步地,所述浮动罩上固定有与所述间隔板等数量并一一对应设置的间隔副板,所述间隔副板的一侧端面与其对应的所述间隔板的一侧端面贴靠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连接器包括:
连接杆,其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罩上,其另一端具备挡肩;
转动座,其转动安装在所述浮动罩上,且所述连接杆相对其滑动连接;
阻挡件,其固定在所述连接杆上,且其与所述挡肩分别置于所述转动座的两侧;
第一弹簧,其置于所述挡肩与所述转动座之间;以及
第二弹簧,其置于所述阻挡件与所述转动座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
传动轴,所有所述表面处理组件均安装在其上;以及
动力传递组件,其用于建立所述传动轴与动力源的传动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传递组件包括:
锥齿轮换向器,其具有动力输入端与动力输出端,所述动力输出端连接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所述传动轴平行设置;以及
齿轮传动箱,其用于建立所述输出轴与所述传动轴的传动关系。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介质表面间隔处理装置通过设置多个间隔板可将各表面处理组件分别隔在不同的间隙中,表面处理组件对介质表面进行处理时,不会影响到介质表面上处于表面处理组件所处间隙两侧间隔板以外的部分,如此可达到间隔表面处理的目的,多组表面处理组件可同时对介质表面进行处理,大大提升了处理效率,且处理质量较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介质表面间隔处理装置的第一视角结构图;
附图2为介质表面间隔处理装置的第二视角结构图;
附图3为介质表面间隔处理装置的侧向剖视图;
附图4为表面处理组件的结构图;
附图5为传动结构的结构图;
附图6为弹性连接器的结构图;
附图7为牵引连接装置的结构图;
附图8为快拆机构的结构图。
图中:1-间隔板;2-表面处理组件;21-刀具;3-罩体;31-固定罩;32-浮动罩;33-弹性连接器;331-连接杆;332-挡肩;333-转动座;334-阻挡件;335-第一弹簧;336-第二弹簧;34-间隔副板;35-铰链;36-连接部;37-连接孔;4-传动轴;41-刀具插接部;42-刀具插槽;5-动力传递组件;51-锥齿轮换向器;511-花键轴;52-输出轴;53-齿轮传动箱;61-侧板;62-支撑柱;7-调节机构;71-固定套;72-固定轴;73-调节件;731-轴体部;732-套体部;733-第二固定板;734-第二杆部;74-第一固定板;75-第一杆部;76-抱紧箍;77-拉紧杆;78-偏心轴;781-偏心部;782-轴端;79-手柄;791-止位槽;710-套筒;8-伸缩调节组件;81-第一螺杆;82-第二螺杆;83-空心杆;84-转动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与附图2所示的介质表面间隔处理装置(以下简称“处理装置”),其包括间隔板1与表面处理组件2。
多个所述间隔板1直线阵列排布,且每相邻两个所述间隔板1之间均具备间隙,所有间隙构成间隙阵列;所述间隙阵列包含的所述间隙内间隔安装有所述表面处理组件2,使得每相邻两个所述间隙内只有一个空隙中安装有所述表面处理组件2,而另一个空隙处于空置状态,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每相邻两个所述间隙内除安装有表面处理组件2的空隙的另一空隙内可以安装其他区别于表面处理组件2的处理单元。
通过上述结构,在间隙阵列的阵列方向上,间隔板1将介质的表面间隔为多个单位,每个间隙对应一个单位,局部间隙内安装的表面处理组件2可对其该间隙对应的单位的表面进行处理,且由于间隔板1的间隔作用,表面处理组件2处理其对应的单位的表面时不会影响相邻间隙对应的单位的表面,如此,可有效对介质表面进行间隔处理,使得介质表面每间隔一个单元被表面处理组件2处理。实际使用中,处理装置与被处理的介质表面两者之间可相对移动,对于不可动的介质(如自然介质),处理装置可挂接在牵引机械后端由牵引机械牵引相对于介质表面移动,对于可动介质(如人工介质),可使处理装置不动,介质相对于处理装置移动,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两种实施方式中的一种。通过使处理装置与被处理的介质表面相对移动,表面处理组件2可在介质的表面作业形成连续的、条带状的被处理过的介质表面,每两条被处理过的介质表面之间隔有一条未被处理过的介质表面。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表面处理组件2为刀组,刀组可对介质表面进行破碎处理,如附图3所示,表面处理组件2包括若干可相对于所述间隔板1转动的刀具21。为了实现所有表面处理组件2同步转动,所有表面处理组件2安装在传动轴4上,传动轴4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侧板61上,所有间隔板1以及所有表面处理组件2均置于两个侧板61之间。如附图4所示,每个表面处理组件2均包括围绕传动轴4的周向设置的多组刀具21(本实施例中为四组),每组刀具21包含两个刀具21。刀具21的主体部呈弧形,且其主体部位于垂直于传动轴4的轴向的平面内,主体部的远离传动轴4的一端具有翘起并脱离主体部所在平面的折弯部,传动轴4上位置相对的两组刀具21的折弯部的翘起方向相反,且相邻两组刀具21在传动轴4的轴向上左右错开。上述表面处理组件2的结构可实现用较少的刀具21对介质上较宽的表面范围进行破碎处理,且周向上多组刀具21的设置可保证破碎效果。
传动轴4上对应于每个刀具21均对应固定有刀具插接部41,刀具插接部41凸出于传动轴4的外壁,所述刀具插接部41内具有刀具插槽42,刀具21的一端插入在刀具插槽42内,并通过螺钉使刀具21相对于刀具插接部41固定。该结构可方便刀具21的拆装与维护。
由于本实施例中,表面处理组件2为用于对介质表面进行破碎处理的刀组,其进行破碎作业的过程中,为了防止介质碎粒四处飞溅,处理装置还包括罩体3,罩体3罩设于所有所述间隔板1以及所有所述表面处理组件2的上方,可挡住刀组执行破碎作业时产生的介质碎粒,使得介质碎粒不会到处飞溅。
上述表面处理组件2需要主动运动才能执行对介质表面的处理,因此传动轴4连接动力传递组件5,动力传递组件5用于建立所述传动轴4与动力源的传动关系,此处的动力源可以是电机、液压马达等形式主动执行元件,也可以是牵引处理装置的牵引机械上的动力输出轴。如附图5所示,所述动力传递组件5包括锥齿轮换向器51与齿轮传动箱53,其中锥齿轮换向器51具有动力输入端与动力输出端,动力输入端为花键轴511,其与动力输出端的转动方向相互垂直,如此,动力输入端可方便从牵引机械接入动力(牵引机械位于处理装置的前侧),所述动力输出端连接输出轴52,所述输出轴52与所述传动轴4平行设置,齿轮传动箱53用于建立所述输出轴52与所述传动轴4的传动关系。具体地,锥齿轮换向器51置于两个侧板61之间的中间位置,且其置于罩体3的上侧,锥齿轮换向器51的两侧分别通过两个空心的支撑柱62分别固定连接至两个所述侧板61上,所述传动轴4置于其中一个支撑柱62内并与其同心安装,所述齿轮传动箱53安装在一个侧板61上,输出轴52与传动轴4分别连接齿轮传动箱53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上述传动结构紧凑,节约了整个处理装置占用的空间,且方便接入动力,另外使得整个处理装置两边的重量配比较为均衡。
在其他实施例中,表面处理组件2也可以是具有其他功能的装置,如将介质表面处理平整的装置等,这些变化均应当视作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具体地,如附图2所示,上述罩体3包括固定罩31、浮动罩32以及弹性连接器33,其中固定罩31相对于所述间隔板1以及两侧的侧板61固定设置;浮动罩32通过铰链35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罩31的后侧,弹性连接器33连接所述固定罩31与所述浮动罩32,使得所述浮动罩32可相对于所述固定罩31弹性浮动。对于对介质表面进行破碎处理后,介质的表面是高低不平的,因此若罩体3为一体性罩体,其后侧边缘若离介质表面较高则封闭性不好,破碎过程产生的碎粒会漏出罩体3,其后侧边缘若贴靠着介质表面,由于介质表面不平整容易卡住罩体3或使罩体3变形。通过设置分体式罩体,并利用弹性连接器33建立浮动罩32与固定罩31的浮动连接关系,在弹性连接器33的作用下,浮动罩32的后侧边缘可贴靠于介质表面,保持较好的密封性,若介质表面有较高的地方,其可将浮动罩32顶起使得浮动罩32相对于固定罩31转动以防止卡顿。
其中,如附图6所示,所述弹性连接器33包括连接杆331、转动座333、阻挡件334、第一弹簧335以及第二弹簧336,连接杆331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罩31上,其另一端具备挡肩332;转动座333转动安装在所述浮动罩32上,且所述连接杆331相对其滑动连接;阻挡件334固定在所述连接杆331上,且其与所述挡肩332分别置于所述转动座333的两侧,此处阻挡件334为挡销;第一弹簧335置于所述挡肩332与所述转动座333之间;第二弹簧336置于所述阻挡件334与所述转动座333之间;第一弹簧335与第二弹簧336两者均串套在连接杆331上。通过该结构,由于转动座333的两侧均设置弹簧,两个弹簧对转动座333的作用可使浮动罩32维持在一个处于悬浮状态的位置,如此处理装置作业时,可使浮动罩32的后侧与介质表面之间留出一点空隙,如此既保证了封闭性又可减少浮动罩32后侧边缘的磨损。
为了使得浮动罩32相对于固定罩31的初始角度可调节,所述连接杆331上设有多个供挡销(阻挡件334)插入的预留孔,且连接杆331上配备有多个挡销,需要调节浮动罩32相对于固定罩31的初始角度时,可将插销插入不同的预留孔中以调节转动座333与连接杆331的相对位置,且必要时,可采用一个挡销替代挡肩332的作用,使得第一弹簧335置于挡销与转动座333之间。通过使挡销插入不同的预留孔中还可以调节两个弹簧的预压缩量,使得浮动罩32弹性浮动的摆动幅度有所变化以适应不同软硬程度的介质。
上述实施例中,采用了浮动罩32可相对于固定罩31转动的结构,为了防止浮动罩32转动至不同位置时罩体3内产生使各间隙连通的连通通道,所述浮动罩32上固定有与所述间隔板1等数量并一一对应设置的间隔副板34,所述间隔副板34的一侧端面与其对应的所述间隔板1的一侧端面贴靠(不一定接触,两者端面之间可留出一定的空隙)设置。
优选地,所述固定罩31上连接有用于连接牵引装置的牵引连接装置,牵引连接装置包括两组调节机构7以及一组伸缩调节组件8,两组调节机构7与伸缩调节组件8三者呈三角形布局,如此,固定罩31上具有三个连接点,可保持固定罩31与牵引装置之间安装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所述调节机构7包括固定套71、固定轴72以及调节件73,固定套71用于连接牵引装置,其轴向为前后方向,固定轴72连接在固定罩31上,其轴向为上下方向。
如附图7所示,所述调节件73具备轴体部731与套体部732,两者的轴向相互垂直,且轴体部731与套体部732两者分别与所述固定套71及所述固定轴72构成两组转动套接结构,且构成每组所述转动套接结构的两个部件之间均可调节相对轴向位置以及相对固定,即构成每组所述转动套接结构的两个部件均具有两个调节维度,第一为转动调节,第二为轴向相对位置调节。
所述固定罩31上固定有连接部36,所述连接部36上具备竖向直线阵列设置的多个连接孔37;所述固定轴72通过某一所述连接孔37与所述连接部36连接,且固定轴72与连接部36之间为转动连接关系。固定轴72可通过更换连接孔37以实现对固定罩31安装高度的粗略调节。
具体地,所述固定套71及所述套体部732上分别固定有从相应部件的一端端部偏移出去的第一固定板74及第二固定板733,第一固定板74偏离于固定套71设置,从第二固定板733的两侧延伸出两个翼板,两个翼板均焊接固定在套体部732上,第二固定板733与两侧的翼板整体为U字形形状。
对应地,所述固定轴72及所述轴体部731上分别形成有沿相应部件的轴向延伸出去的、分别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板74及第二固定板733固定的第一杆部75及第二杆部734。所述第一固定板74及第二固定板733上分别形成有分别供所述第一杆部75及第二杆部734穿过的通孔。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调节第一杆部75与第二杆部734分别相对于第一固定板74及第二固定板733的位置,可调节构成每组转动套接结构的两个部件的相对位置,具体地,通过调节两个轴体部731分别相对于各自对应的固定套71同向运动,可调节固定罩31相对于牵引装置的前后位置,通过调节两个套体部732分别相对于各自对应的固定轴72同向运动,可调节固定罩31的上下高度;通过调节其中一个轴体部731相对于其对应的固定套71运动,或通过调节两个轴体部731分别相对于各自对应的固定套71反向运动,可对固定罩31相对于牵引装置在俯视方向上的相对角度进行微调校正;通过调节其中一个套体部732相对于其对应的固定轴72运动,或通过调节两个套体部732分别相对于各自对应的固定轴72反向运动,可对固定罩31相对于牵引装置在前后正视方向上的相对角度进行微调;另外,通过,调节伸缩调节组件8的有效长度,可调节固定罩31相对于牵引装置在侧视方向上的俯仰角度。如此可见,通过上述连接结构,可实现固定罩31相对于牵引装置的前后、上下位置调节以及三轴角度的调节,调节方便。
如附图8所示,第一杆部75及第二杆部734上均安装有快拆机构,快拆机构包括两个抱紧箍76、两个拉紧杆77、一个偏心轴78以及一个手柄79;对于第二杆部734上的快拆机构,两个抱紧箍76均串套在第二杆部734上,且两个抱紧箍76置于第二固定板733的两侧,每个抱紧箍76上均具有豁口,且豁口的两侧之间通过拉紧杆77进行拉紧及松开豁口的一侧相对于第二固定板733固定,拉紧杆77作用于豁口的另一侧,每个拉紧杆77上均连接有套筒710,所述偏心轴78具有作用于第二固定板733边缘的偏心部781,偏心部781的两侧均具备轴端782,两个轴端782分别与两个套筒710转动连接,手柄79呈L形,其一端转动安装在一个轴端782上,其另一端具有止位槽791,当快拆机构处于收紧状态,两个抱紧箍76均处于紧箍状态,两个抱紧箍76抵住第二固定板733可防止第二杆部734产生轴向窜动,且此时一个拉紧杆77嵌入在止位槽791内以防止偏心轴78转动,当需要调节第二杆部734相对于第二固定板733的位置,只需先旋转手柄79使拉紧杆77脱出止位槽791,再使手柄79带动偏心轴78旋转即可同时使两个抱紧箍76松开,当调节完成,转动手柄79使拉紧杆77拉紧,再使一个拉紧杆77嵌入止位槽791,可进行快速调节,使用方便。对于第一杆部75上的快拆机构,两个抱紧箍76均串套在第一杆部75上,且两个抱紧箍76置于第一固定板74的两侧,偏心轴78的偏心部781作用于第一固定板74的边缘,其他安装方式与使用方式与上述第二杆部734上的快拆机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地,所述伸缩调节组件8包括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牵引装置及所述固定罩31的第一螺杆81与第二螺杆82;所述伸缩调节组件8还包括空心杆83,所述空心杆83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分别与所述第一螺杆81及第二螺杆82配合的螺母,第一螺杆81及第二螺杆82的旋向相反。如此,通过转动空心杆83,可使第一螺杆81及第二螺杆82两者螺入空心杆83内的部分同步变长或同步变短,且空心杆83转动相同的角度时,相比于单螺杆配合的方案,本方案的双螺杆方案伸缩调节组件8的伸缩长度大了一倍,操作效率有了显著提升。为了便于转动空心杆83,所述空心杆83上固定安装有转动柄84。
本发明的介质表面间隔处理装置通过设置多个间隔板可将各表面处理组件分别隔在不同的间隙中,表面处理组件对介质表面进行处理时,不会影响到介质表面上处于表面处理组件所处间隙两侧间隔板以外的部分,如此可达到间隔表面处理的目的,多组表面处理组件可同时对介质表面进行处理,大大提升了处理效率,且处理质量较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介质表面间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间隔板(1),多个所述间隔板(1)直线阵列排布,且每相邻两个所述间隔板(1)之间均具备间隙,所有间隙构成间隙阵列;以及
表面处理组件(2),所述间隙阵列包含的所述间隙内间隔安装有所述表面处理组件(2),使得每相邻两个所述间隙内只有一个空隙中安装有所述表面处理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表面间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处理组件(2)为刀组,其包括若干可相对于所述间隔板(1)转动的刀具(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表面间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罩体(3),其罩设于所有所述间隔板(1)以及所有所述表面处理组件(2)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质表面间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3)包括:
固定罩(31),其相对于所述间隔板(1)固定设置;
浮动罩(32),其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罩(31)的后侧;以及
弹性连接器(33),其连接所述固定罩(31)与所述浮动罩(32),使得所述浮动罩(32)可相对于所述固定罩(31)弹性浮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介质表面间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罩(32)上固定有与所述间隔板(1)等数量并一一对应设置的间隔副板(34),所述间隔副板(34)的一侧端面与其对应的所述间隔板(1)的一侧端面贴靠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介质表面间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器(33)包括:
连接杆(331),其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罩(31)上,其另一端具备挡肩(332);
转动座(333),其转动安装在所述浮动罩(32)上,且所述连接杆(331)相对其滑动连接;
阻挡件(334),其固定在所述连接杆(331)上,且其与所述挡肩(332)分别置于所述转动座(333)的两侧;
第一弹簧(335),其置于所述挡肩(332)与所述转动座(333)之间;以及
第二弹簧(336),其置于所述阻挡件(334)与所述转动座(333)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表面间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传动轴(4),所有所述表面处理组件(2)均安装在其上;以及
动力传递组件(5),其用于建立所述传动轴(4)与动力源的传动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介质表面间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递组件(5)包括:
锥齿轮换向器(51),其具有动力输入端与动力输出端,所述动力输出端连接输出轴(52),所述输出轴(52)与所述传动轴(4)平行设置;以及
齿轮传动箱(53),其用于建立所述输出轴(52)与所述传动轴(4)的传动关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029951.3A CN112246365B (zh) | 2020-09-27 | 2020-09-27 | 一种介质表面间隔处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029951.3A CN112246365B (zh) | 2020-09-27 | 2020-09-27 | 一种介质表面间隔处理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246365A true CN112246365A (zh) | 2021-01-22 |
CN112246365B CN112246365B (zh) | 2022-04-19 |
Family
ID=74233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029951.3A Active CN112246365B (zh) | 2020-09-27 | 2020-09-27 | 一种介质表面间隔处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246365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304758A (zh) * | 1969-10-17 | 1973-01-31 | ||
RU95101124A (ru) * | 1995-01-25 | 1997-02-20 | В.С. Кучумов | Способ измельчения преимущественно зерна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
CN206283785U (zh) * | 2016-12-19 | 2017-06-30 | 四川金祥猕猴桃产业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旋耕刀可调式旋耕机 |
CN107059563A (zh) * | 2017-03-31 | 2017-08-18 | 西安艾施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道路路面纹理化处理与废料处理装置 |
CN110178459A (zh) * | 2019-06-05 | 2019-08-30 | 湖北富亿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液压驱动旋耕机 |
CN210537271U (zh) * | 2019-08-27 | 2020-05-19 | 云南广汇种植有限公司 | 一种马铃薯种植用新型起垄装置 |
-
2020
- 2020-09-27 CN CN202011029951.3A patent/CN11224636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304758A (zh) * | 1969-10-17 | 1973-01-31 | ||
RU95101124A (ru) * | 1995-01-25 | 1997-02-20 | В.С. Кучумов | Способ измельчения преимущественно зерна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
CN206283785U (zh) * | 2016-12-19 | 2017-06-30 | 四川金祥猕猴桃产业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旋耕刀可调式旋耕机 |
CN107059563A (zh) * | 2017-03-31 | 2017-08-18 | 西安艾施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道路路面纹理化处理与废料处理装置 |
CN110178459A (zh) * | 2019-06-05 | 2019-08-30 | 湖北富亿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液压驱动旋耕机 |
CN210537271U (zh) * | 2019-08-27 | 2020-05-19 | 云南广汇种植有限公司 | 一种马铃薯种植用新型起垄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农业机械管理局: "《农业机械》", 31 March 1978, 安徽人民出版社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246365B (zh) | 2022-04-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DE112018000681B4 (de) | Endflächen-poliervorrichtung für eine lichtwellenleiter-endhülse | |
DE60102187T2 (de) | Schienenprofilschleifvorrichtung | |
EP2311606B1 (de) | Griffstab einer handgeführten Werkzeugmaschine | |
DE69412854T2 (de) | Reinigungsvorrichtung für endlosförderer | |
EP1848537A1 (de) | Zweiwalzenmaschine insbesondere zur gutbettzerkleinerung | |
EP0357762A1 (de)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vermahlen und separieren von korngut. | |
DE4126643A1 (de) | Trommel zum transportieren und uebergeben von bogen | |
DE20201236U1 (de) | Zerkleinerungsvorrichtung | |
CN114472151A (zh) | 一种土壤治理用土壤筛分除杂装置 | |
EP1476251B1 (de) | Backenbrecher mit durchgehender antriebswelle | |
CN112246365A (zh) | 一种介质表面间隔处理装置 | |
KR101711000B1 (ko) | 이물질 제거효율을 향상한 벨트 클리너 | |
CN114272700B (zh) | 一种w型空气过滤器以及空调设备 | |
EP0325729A2 (de) | Klappengestänge für Drehklappen | |
DE602005005425T2 (de) | Schleifkopf für eine mobile Schleifmaschine und mobile Schleifmaschine mit einem solchen Schleifkopf | |
DE1227312B (de) | Backenbrecher fuer Gestein, Erz od. dgl. | |
DE69408031T2 (de) | Reifenmontiergerät | |
JP5127756B2 (ja) | 嵌合臼対型製粉機 | |
CN206951832U (zh) | 一种整型设备 | |
KR20210144202A (ko) | 간극조절형 분쇄기 | |
CN117868920A (zh) | 煤矿断层面掘进防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8382476B (zh) | 一种应用于移动平台履带组件的张紧松脱装置 | |
CN217055148U (zh) | 一种采煤机防滑装置 | |
CN218117935U (zh) | 一种方便调整位置的柴油机油泵支撑装置 | |
DE102019134943A1 (de) | Elastische Schleifwalze für Keramikschleifmaschine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