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2218754B - 用于建造轮胎的过程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建造轮胎的过程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18754B
CN112218754B CN201980035602.1A CN201980035602A CN112218754B CN 112218754 B CN112218754 B CN 112218754B CN 201980035602 A CN201980035602 A CN 201980035602A CN 112218754 B CN112218754 B CN 1122187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al
rotatable body
radial
rotation
forming dr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3560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18754A (zh
Inventor
C·德科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relli Tyre SpA
Original Assignee
Pirelli Tyre Sp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relli Tyre SpA filed Critical Pirelli Tyre SpA
Publication of CN1122187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187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187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187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8Building tyres
    • B29D30/20Building tyres by the flat-tyre method, i.e. building on cylindrical drums
    • B29D30/24Drums
    • B29D30/26Accessories or details, e.g. membranes, transfer 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8Building tyres
    • B29D30/20Building tyres by the flat-tyre method, i.e. building on cylindrical drums
    • B29D2030/202Building tyres by the flat-tyre method, i.e. building on cylindrical drums the building drums being movable, i.e. not permanently connected to a fixed fram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00Couplings for rigidly connecting two coaxial shafts or other movable machine elements
    • F16D1/10Quick-acting couplings in which the parts are connected by simply bringing them together axially
    • F16D1/108Quick-acting couplings in which the parts are connected by simply bringing them together axially having retaining means rotating with the coupling and acting by interengaging parts, i.e. positive coup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yre Mould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建造轮胎的设备,保持装置(8)包括固定主体(10)、可旋转主体(11)和联接至可旋转主体(11)以驱动其旋转的马达(12)。可旋转主体(11)包括具有接收成型鼓(2)的旋转轴(4)的壳体轴向座(14)的第一元件(13)和保持旋转轴(4)的至少一个保持构件(15a)的第二元件(15),其可在第一与第二轴向位置之间弹性地运动。致动器(19)在第一元件(13)与第二元件(15)之间起作用以使第二元件(15)从第一轴向位置移动至第二轴向位置。防旋转单元(21)可在防旋转单元(21)可旋转地约束旋转轴(4)和可旋转的主体(11)的第一元件(13)的积极状态与防旋转单元(21)不干涉成型鼓(2)的旋转轴(4)的消极状态之间选择地移动。

Description

用于建造轮胎的过程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建造轮胎的过程和设备,以及一种用于成型鼓的保持装置,所述成型鼓用于建造轮胎的设备中。
更特别地,本发明针对用于在建造生胎的步骤期间使轮胎的胎体结构和/或带束结构运动的过程和设备,所述生胎随后经历硫化循环以获得最终产品。
背景技术
用于车辆车轮的轮胎通常包括胎体结构,所述胎体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具有与相应的锚固环形结构接合的分别地相对的端翼片,所述锚固环形结构被集成于通常用“胎圈”的名称标识的区域中,所述胎圈具有大致上对应于轮胎在相应的安装轮辋上的所谓的“安装直径”的内直径。
胎体结构与带束结构相关联,所述带束结构可以包括相对于彼此且相对于胎体帘布层径向叠置的一个或多个带束层,所述胎体帘布层具有织物或金属增强帘线,所述织物或金属增强帘线带有交叉取向和/或大致上平行于轮胎的周向延伸方向(成0度)。在相对于带束结构的径向外部位置中,施加胎面带,所述胎面带也由弹性体材料制成,如构成轮胎的其它半成品。
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相应的侧壁也在轴向外部位置中施加于胎体结构的侧向表面上,每个侧向表面从所述胎面带的侧向边缘中的一个延伸直至施加至胎圈的相应的锚固环形结构。在“无内胎”型轮胎中,通常被称为“内衬”的不透气的覆盖层覆盖轮胎的内表面。
在通过组装相应的构件而启动的生胎的建造之后,通常执行模制和硫化处理,旨在通过弹性体组合物的交联以及在需要的情况下在轮胎的侧壁处赋予轮胎所需的胎面设计和可能的独特的图形标志来确定轮胎的结构稳定性。
所谓基本的半成品,指的是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连续的细长的元件或条带。优选地,所述条带被切割成一定尺寸。更优选地,所述条带可以包括彼此平行并且依照所述条带的纵向方向布置的一根或多根金属、纺织品或混合帘线。
参考保持装置或成型鼓的径向方向(亦即垂直于成型鼓或保持装置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以及成型鼓或保持装置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使用术语“径向”和“轴向”以及表述“径向内部/外部”和“轴向内部/外部”。成型鼓或保持装置的径向平面包含其各自的旋转轴线。
对于术语“径向销”,指的是任何一个元件,所述任何一个元件优选地但并非必须地为长圆形的,其可沿着具有至少一个径向分量的方向运动/移动,以便与例如来自成型鼓的旋转轴的另一个元件接合和分离。
对于术语“径向狭槽”,指的是开口,所述开口独立于它的轴向延伸具有径向深度,以便容许插入元件、例如径向销的端部分。
对于表述“角度定位”,指的是两个元件之间的预定的相互的角度取向的获得,可在一个元件的自由端至另一个元件的壳体座中的插入之前、期间或结束时启动所述预定的相互的角度取向。
在现代设计的生产设备中,通常需要通过将基本的半成品放置于成型鼓上同时驱动所述成型鼓围绕其轴线旋转而制造胎体结构和/或带束结构的构件连同轮胎的其它结构元件,和/或将胎体结构和/或带束结构的构件连同轮胎的其它结构元件组装在一起。在处理期间,成型鼓也可以适当地在空间上运动和/或定向,例如,以便相对于所述成型鼓的外表面适当地分配来自分配装置的基本的半成品。
代表同一申请人的文献WO2010070374和WO2011148283示例说明机械臂的使用,所述机械臂用于使成型鼓运动至一个或多个建造站中,以及用于将成型鼓从一个建造站转移至另一个建造站。
KR20090029859示例说明一种用于驱动可联接至机器人的成型鼓的装置。支撑组可旋转地承载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在一个端处具有适合于接收由成型鼓承载的旋转轴的截头圆锥形端的座。所述驱动轴与夹持单元相关联,所述夹持单元具有受到弹性元件的作用的滑动件,所述弹性元件的作用与保持成型鼓的截头圆锥形端有关。可以启动在与成型鼓相对的侧上与支撑单元同轴地固定的流体动力学致动器,以轴向地推动滑动件,以便确定所述成型鼓的旋转轴与所述驱动轴的座的分离。由侧向地布置的电动马达致动成型鼓的旋转,所述电动马达通过皮带连接至皮带轮,该皮带轮在与所述流体动力学致动器相对的侧上安装于所述驱动轴上。
发明内容
申请人认为,获得良好的处理结果的必要条件是将成型鼓可移除地约束至机械臂,以使得它的连接简单且快速,以便使生产率最大化,但是同时可高度精确地控制其角度位置。
然而,申请人已经在尺寸和生产速度方面确定KR20090029859中所描述的类型的装置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特别地,申请人已经观察到,结构的大尺寸以及重量的不利的分布使得这样的装置不是非常适合于与机器臂结合使用。
特别地,申请人已经观察到,皮带传动系统的存在涉及高剪切应力并且还引入位置不精确性,这可能限制成型鼓的操作速度范围。
另外,具有完全地包围可旋转的部分的外部护套的复杂的保持结构的存在(其中,所述可旋转的部分被约束至成型鼓)转化为重量和应力的增加,这与生产速度的总是更大的增加不相容。
因此,对于这个问题,申请人已经做出的评估是,期望提供一种保持装置,所述保持装置能够限制重量和尺寸,从而使所需的保持力与高生产能力兼容。
申请人还观察到,KR20090029859中所示例说明的类型的装置仅仅使它们对成型鼓的轴的收紧作用基于轴的外围表面与轴的壳体座的内表面之间所生成的摩擦力。
因此,这样的作用不仅与轴的、与摩擦力成比例的保持力有关,而且尤其与成型鼓的轴与轴的在保持装置中的壳体座之间的表面联接的精度有关。
关于后一个方面,申请人还观察到,即使可以优化两个构件的尺寸和表面处理,在所使用的装置中易于出现的磨损以及实际起作用的高负荷使得不可能使两个表面完美地配合,从而将两个表面之间的实际接触面积减小至有限的(有时受限制的)数量的点。
因此,轴的所有保持应力都集中在这样的点上,这在发生强烈的加速和减速时促进轴与保持装置之间开始相对滑动。
因此,这样的联接在高的加速度以及例如由于保持装置的紧急停止而引起的甚至更大的临界减速度的作用下是无效的。
因此,申请人已经确定,这样的临界性与所述领域的当前的趋势形成鲜明对比,在所述领域中,生产率和起作用的速度不断增加。
申请人随后已经察觉到,维持成型鼓与保持装置之间的相对位置在与成型鼓的旋转轴的联接中起到关键作用。
更精确地,申请人已经发现,主动限制成型鼓与保持装置之间的滑动的系统的使用简化与成型鼓的旋转轴的正确的联接,并且也有助于相对于成型鼓的旋转的突然的停止以及突然加速维持精确的角度定位。
更特别地,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建造轮胎的设备。
优选地,提供一种成型鼓,所述成型鼓包括围绕中心轴线延伸的外表面以及沿着所述中心轴线延伸直至自由端的旋转轴。
优选地,提供一种操作地作用于所述外表面上的处理单元。
优选地,提供一种用于使所述成型鼓运动的设置有至少一个保持装置的单元。
优选地,所述保持装置包括固定的主体。
优选地,所述保持装置包括可旋转的主体,所述可旋转的主体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固定的主体,以便围绕在使用中对应于所述中心轴线的旋转轴线旋转。
优选地,所述保持装置包括马达,所述马达联接至所述可旋转的主体以驱动其围绕所述旋转轴线旋转。
优选地,所述可旋转的主体包括第一元件,所述第一元件沿着所述旋转轴线在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固定的主体的第一轴向端与设置有壳体轴向座的第二轴向端之间延伸。
优选地,所述壳体轴向座被构造(成形)成接收所述成型鼓的旋转轴。
优选地,所述可旋转的主体包括第二元件,所述第二元件设置有用于保持所述旋转轴的至少一个保持构件。
所述第二元件优选地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元件在其保持所述旋转轴的第一轴向位置与其释放所述旋转轴的第二轴向位置之间运动。
优选地,所述可旋转的主体包括操作地插置于所述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之间的至少一个弹性保持元件。
优选地,所述弹性保持元件被构造成将所述第二元件保持于所述第一轴向位置中。
优选地,所述保持装置包括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在所述第一元件与所述第二元件之间起作用并且被构造成抵抗所述至少一个弹性保持元件并且使所述第二元件从所述第一轴向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轴向位置。
优选地,所述保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防旋转单元,所述至少一个防旋转单元可在积极状态与消极状态之间选择性地移动,在所述积极状态中,所述至少一个防旋转单元可旋转地约束所述成型鼓的所述旋转轴和所述可旋转的主体的所述第一元件,在所述消极状态中,所述至少一个防旋转单元不干涉所述成型鼓的所述旋转轴。
申请人认为,以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将所述成型鼓有效地保持于所述运动单元上,而且有助于所述成型鼓与保持装置之间的角度定位的精度,从而防止滑动并且提高建造准确度。
根据第二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建造轮胎的过程。
优选地,规定提供一种成型鼓,所述成型鼓包括围绕中心轴线延伸的外表面以及沿着所述中心轴线延伸直至自由端的旋转轴。
优选地,规定提供所述成型鼓的设置有至少一个保持装置的运动单元,所述至少一个保持装置包括可围绕旋转轴线旋转的可旋转的主体。
优选地,所述可旋转的主体包括第一元件,所述第一元件设置有被构造成用于接收所述成型鼓的旋转轴的壳体轴向座。
优选地,所述可旋转的主体包括第二元件,所述第二元件设置有用于保持所述旋转轴的至少一个保持构件,所述第二元件可在其保持所述旋转轴的第一轴向位置与其释放所述旋转轴的第二轴向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第一元件运动。
优选地,规定将所述第二元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元件定位于所述第二轴向位置中。
优选地,规定将所述成型鼓的旋转轴插入于所述可旋转的主体的第一元件的壳体轴向座中直至到达用于由所述保持构件夹持的位置。
优选地,规定使所述第二元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元件从所述第二轴向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轴向位置,以便将所述成型鼓的旋转轴收紧于所述壳体轴向座中。
优选地,规定使包括于所述保持装置中的防旋转单元从所述防旋转单元不干涉所述成型鼓的旋转轴的消极状态移动至所述防旋转单元可旋转地约束所述成型鼓的所述旋转轴和所述可旋转的主体的所述第一元件的积极状态。
优选地,规定借助于所述运动单元驱动所述成型鼓旋转,以在所述外表面上建造轮胎的至少一部分构件。
申请人认为,以这样的方式可以以快速且有效的方式沿着轴向方向和周向方向将所述成型鼓约束至其保持装置(或运动单元)。
根据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建造轮胎的设备中的成型鼓的保持装置。
优选地,提供固定的主体。
优选地,提供可旋转的主体,所述可旋转的主体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固定的主体以便围绕旋转轴线旋转。
优选地,所述保持装置包括马达,所述马达联接至所述可旋转的主体以驱动其围绕所述旋转轴线旋转。
优选地,所述可旋转的主体包括第一元件,所述第一元件沿着所述旋转轴线在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固定的主体的第一轴向端与设置有壳体轴向座的第二轴向端之间延伸。
优选地,所述壳体轴向座被构造(成形)成接收所述成型鼓的旋转轴。
优选地,所述可旋转的主体包括第二元件,所述第二元件设置有用于保持所述旋转轴的至少一个保持构件。
所述第二元件优选地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元件在其被构造成保持所述旋转轴的第一轴向位置与其被构造成释放所述旋转轴的第二轴向位置之间运动。
优选地,所述可旋转的主体包括操作地插置于所述第一元件与所述第二元件之间的至少一个弹性保持元件。
优选地,所述弹性保持元件被构造成将所述第二元件保持于所述第一轴向位置中。
优选地,提供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在所述可旋转的主体的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之间起作用并且被构造成抵抗所述至少一个弹性保持元件并且使所述第二元件从所述第一轴向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轴向位置。
优选地,提供至少一个防旋转单元,所述至少一个防旋转单元可在积极状态与消极状态之间选择性地移动,在所述积极状态中,所述至少一个防旋转单元被构造成可旋转地约束所述成型鼓的所述旋转轴和所述可旋转的主体的所述第一元件,在所述消极状态中,所述至少一个防旋转单元被构造成不干涉所述成型鼓的所述旋转轴。
在前述方面中的至少一个中,本发明包括在下文中描述的以下优选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
优选地,所述防旋转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径向销,所述至少一个径向销可滑动地插入于所述可旋转的主体的第一元件中,以在对应于所述消极状态的径向抽出位置与对应于所述积极状态的径向插入位置之间运动。
有利地,以这样的方式,申请人认为已经优化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和简单性。
优选地,在所述径向抽出位置中,所述径向销相对于所述第一元件的所述壳体轴向座位于径向外部位置中。
优选地,所述防旋转单元包括致动机构,所述致动机构与所述径向销相关联,以便使其在所述径向抽出位置与所述径向插入位置之间移动。
优选地,所述致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轴向推力元件,所述至少一个轴向推力元件与所述可旋转的主体的所述第二元件相关联并且连接至所述径向销以使得所述轴向推力元件的轴向平移向所述径向销赋予径向平移。
优选地,所述致动机构被构造成在所述可旋转的主体的第二元件从所述第二轴向位置轴向地移动至所述第一轴向位置期间使所述径向销从所述径向抽出位置移动至所述径向插入位置。
有利地,以这样的方式,申请人认为已经使致动器效率最大化,所述致动器被致动以同时使所述第二元件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释放状态)中并且使所述径向销运动至所述径向抽出位置中。
优选地,所述轴向推力元件被轴向地约束至所述第二元件。
优选地,所述轴向推力元件和所述径向销通过联接件可滑动地连接,所述联接件包括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线倾斜的线性引导件以及可滑动地约束至引导件的滑动件。
优选地,所述引导件位于所述轴向推力元件上并且所述滑动件位于所述径向销上,或者所述引导件位于所述径向销上并且所述滑动件位于所述轴向推力元件上。
优选地,所述轴向推力元件和所述径向销通过杠杆连接,所述杠杆被构造成响应于所述轴向推力元件的轴向滑动向所述径向销传递径向运动。
优选地,所述成型鼓的所述旋转轴具有至少一个径向狭槽,所述至少一个径向狭槽被成形为在其内部接收所述径向销的端部分。
优选地,所述径向狭槽具有轴向延伸度,所述轴向延伸度大于所述径向销的轴向尺寸,以使所述旋转轴能够在所述径向销的从所述径向抽出位置至所述径向插入位置的移动的末端段中轴向地移动。
优选地,所述径向销的所述(径向内部)端部分至少部分地为平滑的或锥形的,以便于插入于所述径向狭槽中。
换句话说,所述至少一个径向销具有带斜边的端部分。
有利地,以这样的方式,有利于所述径向销的插入并且容许所述旋转轴的精确定位,可以通过所述径向销的作用校正所述旋转轴的角度位置。
此外,优选地,所述成型鼓的旋转轴的径向狭槽具有用于限定用于插入所述径向销的开口的相对应的张开的外边缘。
优选地,使所述防旋转单元从所述消极状态移动至所述积极状态的动作通过沿着径向方向将至少一个径向销插入至所述可旋转的主体的第一元件中以及所述成型鼓的旋转轴的至少一个径向狭槽中而发生。
优选地,在所述第二元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一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中时将所述径向销插入至所述第一元件和所述旋转轴中。
优选地,在所述成型鼓的旋转轴与所述可旋转的主体的第一元件之间提供角度定位。
优选地,所述角度定位包括初步定位,其中所述旋转轴和所述运动单元围绕所述旋转轴线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地旋转,以使所述径向狭槽运动至大约对应于所述径向销的角度位置的角度位置。
优选地,所述角度定位包括精确定位,其中所述径向狭槽和所述径向销沿着径向方向相互对准。
优选地,在所述第二元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一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中时进行所述精确定位。
优选地,所述精确定位由所述径向销进行。
优选地,在所述径向销的径向运动期间通过所述径向销的平滑的端部分与所述径向狭槽的外边缘(优选地为张开的)之间的机械干涉进行所述精确定位。
优选地,所述防旋转单元包括围绕所述旋转轴线彼此成角度地相间隔的多个径向销。
优选地,所述旋转轴包括多个径向狭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元件的壳体轴向座为圆锥形的,并且所述成型鼓的所述旋转轴具有联接部分,所述联接部分相对于所述壳体轴向座为相反形状的。
此外,优选地,所述保持装置的所述马达包括转子,所述转子与定子同轴并且与所述可旋转的主体的第一元件同轴地刚性地约束至所述可旋转的主体的第一元件。
有利地,申请人认为因此已经获得一种特别地紧凑的且运动起来简单的保持装置。
优选地,所述可旋转的主体径向地延伸,在中心部分与相对于所述中心部分在径向外部的外围部分之间远离所述旋转轴线运动。
优选地,所述马达在所述中心部分处被约束至所述第一元件,并且所述致动器在所述外围部分处操作地作用于所述第二元件上。
优选地,所述致动器包括一个或多个推动元件,所述一个或多个推动元件相对于所述可旋转的主体的中心部分布置于径向外部位置中,并且可在非操作位置与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推动元件将所述第二元件保持于所述第二轴向位置中的操作位置之间轴向地运动。
优选地,所述致动器包括一个或多个推动元件,所述一个或多个推动元件可在操作位置与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推动元件与所述第二元件轴向地相间隔的非操作位置之间轴向地运动。
有利地,以这样的方式,申请人已经补偿对提供能够跟随所述成型鼓的旋转的密封件的需要,随之提高了操作速度。
优选地,所述保持装置的所述固定的主体和所述可旋转的主体通过至少一个轴承或推力轴承可旋转地连接至彼此。
更优选地,所述轴承或推力轴承轴向地插置于所述第一元件的所述壳体轴向座与所述马达之间。
有利地,以这样的方式,所述保持装置的结构特别地紧凑和方便。
优选地,所述可旋转的主体的第一元件相对于所述轴承或推力轴承悬臂地布置。
优选地,所述保持装置的所述可旋转的主体沿着所述旋转轴线从所述第一元件的所述壳体轴向座延伸至所述马达。
有利地,以这样的方式,所述保持装置的结构特别地紧凑和方便。
附图说明
通过对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建造轮胎的过程和设备的、以及用于建造轮胎的设备中的成型鼓的保持装置的优选的但非排他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另外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下面将参考仅仅作为非限制性示例提供的附图对这样的描述进行阐述,其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建造轮胎的设备中的成型鼓的保持装置的立体图;
-图2和3分别示出图1的保持装置的在两个不同的操作位置中的纵向剖视图;
-图4至6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建造轮胎的设备中的成型鼓的保持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在三个不同的操作位置中的纵向剖视图;以及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建造轮胎的设备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附图标记1指示用于建造轮胎、特别地用于车辆车轮的轮胎的设备。
借助于设备1,通过将基本的半成品放置于成型鼓2上而制造轮胎的结构元件和/或将轮胎的结构元件组装在一起。
因此,成型鼓2包括围绕其中心轴线“A”延伸的外表面3以及沿着中心轴线“A”延伸至其自由端4a的至少一个旋转轴4。
更精确地,旋转轴4相对于外表面3为一体的或可相对于外表面一体地锁定,以便使其围绕中心轴线“A”旋转。
在优选实施例中,旋转轴的自由端4a包括以端部球状部4c结束的颈部或变窄部4b。
因此,颈部或变窄部4b具有的径向延伸程度小于端部球状部4c的径向延伸程度。
如将在下文中阐明的,这限定用于保持成型鼓2的部分。
实际上,成型鼓2被致动并且适当地移动,围绕中心轴线“A”旋转并且在空间上被定向于一个或多个处理站5(参见图7)处。
处理站5可以为各种类型,并且优选地各自包括操作地作用于成型鼓2的外表面3上的至少一个处理单元6。
在设备1内,处理站5可以同时地对由相应的成型鼓2承载的正在被处理的相应的轮胎(未示出)起作用,所述轮胎由处理站5依序转移至后续处理站。
为了使成型鼓2运动,设备1包括用于使所述成型鼓2移动的设置有至少一个保持装置8的运动单元7。
更精确地,运动单元7包括支撑结构9,保持装置8连接至所述支撑结构。
支撑结构9可以为各种类型,并且被设计成用于在各个处理站5中的处理期间支撑成型鼓2。
优选地,支撑结构9也能够在各个处理站5之间运动/移动。
在所示实施例中,支撑结构9至少部分地由机械臂9a限定。
更精确地,机械臂9a优选地为拟人类型的,具有例如六个、七个或更多个移动轴线。
保持装置8包括固定的主体10、可旋转地连接至固定的主体10以便围绕旋转轴线“B”旋转的可旋转的主体11,以及联接至可旋转的主体11以驱动其围绕所述旋转轴线“B”旋转的马达12。
马达12包括定子以及可围绕马达12的主轴线“C”旋转的转子12a。
在使用中,亦即,当成型鼓2联接至保持装置8时,旋转轴线“B”对应于旋转轴4的中心轴线“A”。
另外,优选地,马达12的所述主轴线“C”在使用中对应于所述旋转轴线“B”。
优选地,固定的主体10被刚性地、如果需要被可移除地约束至支撑结构9。
在优选实施例中,固定的主体10被约束至机械臂9a,以使得可旋转的主体11限定其第六或第七移动轴线。
可旋转的主体11径向地延伸,在中心部分11a与相对于中心部分11a在径向外部的外围部分11b之间远离旋转轴线“B”运动。
马达12优选地被约束至中心部分11a。更优选地,马达12的转子12a在中心部分11a处被同轴地约束至可旋转的主体11。
更精确地,可旋转的主体11包括可沿着所述旋转轴线“B”相互运动的第一元件13和第二元件15。
优选地,马达12(特别地,转子12a)被刚性地约束至第一元件13、更优选地被约束于第一元件13的径向中心部分13c处。
第一元件13沿着所述旋转轴线“B”在可旋转地连接至固定的主体10的第一轴向端13a与设置有壳体轴向座14的第二轴向端13b之间延伸,所述壳体轴向座被构造(或成形)成用于接收成型鼓2的旋转轴4。
优选地,壳体轴向座14具有张开的形状。
类似地,成型鼓2的旋转轴4具有联接部分,所述联接部分具有锥形形状,其相对于所述壳体轴向座14为相反形状。
有利地,以这样的方式,增加和最大化旋转轴4与壳体轴向座14之间的接触(和摩擦)表面。
在优选实施例中,优选地设置于旋转轴4的自由端4a处的联接部分具有大致截头圆锥形形状。
第二元件15设置有用于保持所述旋转轴4的至少一个保持构件15a,并且可相对于第一元件13在第一轴向位置与第二轴向位置之间运动。
在第一轴向位置中,第二元件15将成型鼓2的旋转轴4保持于第一元件13的壳体轴向座14中。
在第二轴向位置中,第二元件15以相反的方式释放成型鼓2的所述旋转轴4,从而容许所述旋转轴被从壳体轴向座14抽出。
换句话说,在第一轴向位置中,第二元件15相对于第一元件13定位成被收紧于旋转轴4的自由端4a上。
然而,在第二轴向位置中,第二元件15相对于第一元件13定位成容许旋转轴4在壳体轴向座14中自由地轴向地滑动。
优选地,用于保持第二元件15的保持构件15a包括与所述旋转轴线“B”(以及与成型鼓2的旋转轴4)同轴地布置的至少一个轴环16。
所述轴环16至少在第二元件15的第一轴向位置中被成形为安装于成型鼓2的旋转轴4的自由端4a上。
更精确地,轴环16被成形为至少包围自由端4a的球状部4c和颈部4b。
另外,第二元件15包括与所述轴环16相关联的夹持单元17。
夹持单元17可相对于轴环16在其中所述夹持单元轴向地保持旋转轴4的自由端4a的激活位置与所述夹持单元释放旋转轴4的自由端4a的休止位置之间径向地运动。
特别地,夹持单元17与第二元件15相关联,以便在第二元件15处于第一轴向位置中时呈现激活位置以及在第二元件15处于第二轴向位置中时呈现休止位置。
详细地,优选地,夹持单元17包括多个保持主体17a、优选地球,但是也可以使用具有径向爪的锁定装置,所述径向爪成角度地相间隔并且可在轴环16的径向内部位置(对应于激活位置)与径向外部位置(对应于休止位置)之间运动。
优选地,在径向内部位置中,保持主体17a联接至旋转轴4的自由端4a的颈部4b。
在优选实施例中,可旋转的主体11的第一元件13包括凸轮表面,所述凸轮表面与夹持单元17可滑动地相关联并且被成形为响应于第二元件15、亦即轴环16在第一与第二轴向位置之间的滑动而使保持主体17a在径向内部位置与径向外部位置之间平移。
观察到,可旋转的主体11通过至少一个滚动主体20可旋转地连接至固定的主体10。
优选地,滚动主体20为插置于可旋转的主体11的第一元件13与固定的主体10之间的推力轴承20a。
因此,考虑到在使用中,保持装置通常以旋转轴线“B”大致上水平的方式定位,可旋转的主体11的第一元件13相对于滚动主体20(亦即,相对于推力轴承20a)悬臂地布置。
因此,优选地,保持装置8的轴向尺寸沿着所述旋转轴线“B”在可旋转的主体的第一元件13的壳体轴向座14与马达12之间被完全地容纳。
有利地,这大大地简化保持装置8的结构并且减小其尺寸。
为了将第一元件13和第二元件15保持于第一轴向位置中,可旋转的主体11包括至少一个弹性保持元件18。
因此,这样的弹性保持元件18操作地插置于第一元件13与第二元件15之间并且具有合适的构造和/或尺寸以将第二元件维持于第一轴向位置中。
优选地,可旋转的主体11包括多个弹性元件18。
这样的弹性元件18优选地围绕旋转轴线“B”彼此成角度地相间隔,更优选地彼此成角度地等距地相间隔。
在优选实施例中,弹性元件18各自由至少一个螺旋弹簧18a限定。
优选地,所述螺旋弹簧18a具有带有矩形截面的线圈,以容许与外倾角一同产生较高的力,以便容许夹持单元17的完全的运动。
因此,可旋转的主体11为“常闭”型,亦即其在没有外部作用的情况下维持于保持状态中。
为了抵抗弹性元件18的作用,保持装置8包括在第一元件13与第二元件15之间起作用的致动器19。
换句话说,致动器19被构造成抵抗所述至少一个弹性保持元件18并且使第二元件15(相对于第一元件13)从第一轴向位置轴向地移动至第二轴向位置。
为了简化保持装置8的结构,致动器19操作地作用于固定的主体10与可旋转的主体11之间;更精确地,致动器19操作地作用于固定的主体10与可旋转的主体11的第二元件15之间。
因此,所述致动器19包括约束至固定的主体10的固定的部分19a以及与第二元件15相关联的可运动的部分19b。
优选地,致动器19操作地作用于第二元件15的径向外围部分(对应于可旋转的主体11的外围部分11b)上。
优选地,致动器的可运动的部分19b包括相对于第二元件15的中心部分布置于径向外部位置中的一个或多个推动元件29。
这样的推动元件29可在非操作位置与其中所述推动元件将第二元件15保持于第二轴向位置中的操作位置之间轴向地运动。
优选地,在非操作位置中,推动元件29与第二元件15轴向地相间隔。
有利地,以这样的方式,不必规定存在可旋转的密封件,所述可旋转的密封件确保将每个推动元件29维持于操作位置中所需的气密密封。
优选地,致动器19为流体动力学类型的致动器,其具有气动或液压致动。
因此,更优选地,固定的部分19a至少部分地由护套限定,并且可运动的部分19b(亦即每个推动元件29)至少部分地由至少一个活塞限定,所述至少一个活塞可在对应于非操作位置的轴向缩回位置与对应于操作位置的轴向抽出位置之间在护套中轴向地滑动。
在缩回位置中,活塞不作用于可旋转的主体,从而使至少一个弹性元件18能够将第二元件15保持于第一轴向位置中。
观察到,当活塞位于轴向缩回位置中时,活塞被放置于距可旋转的主体的第二元件15预定的轴向距离处。换句话说,在轴向缩回位置中,活塞不与可旋转的主体11接触。
有利地,以这样的方式足以规定静态地抵抗护套内的压力的密封件的使用。
在轴向抽出位置中,活塞作用于可旋转的主体11的第二元件15上,从而将其保持于第二轴向位置中。
因此,在从轴向缩回位置至轴向抽出位置的行程中,活塞压在第二元件15上(亦即压在径向外围部分上),从而使其从第一轴向位置运动至第二轴向位置。
优选地,为了更好地适于保持装置8的结构,致动器19具有围绕所述旋转轴线“B”的环形延伸部。
更精确地,致动器19的活塞(或可运动的部分19b)连续地或通过多个单个的成角度地相间隔的元件围绕旋转轴线“B”环形地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保持装置8包括至少一个防旋转单元21,所述至少一个防旋转单元可在积极状态与消极状态之间选择性地移动,在所述积极状态中,所述防旋转单元可旋转地约束成型鼓2的所述旋转轴4和可旋转的主体11的第一元件,在所述消极状态中,所述防旋转单元不干涉成型鼓2的旋转轴4。
有利地,以这样的方式,成型鼓2与保持装置8之间的定位不仅由弹性元件18(连同壳体轴向座14的表面)的作用给定,而且由防旋转单元21辅助,所述防旋转单元有助于所述定位的令人满意的角度精度。
优选地,防旋转单元21包括至少一个径向销22,所述至少一个径向销被可滑动地插入于可旋转的主体11的第一元件13中,以便在对应于所述消极状态的径向抽出位置与对应于所述积极状态的径向插入位置之间运动。
防旋转单元21机械地固定至可运动的环11b。这样的单元可被容易地移除,以便能够排除在使用具有低惯性并且以有限的旋转速度运行的轻的鼓的情况下可能不需要的防旋转功能。
优选地,在径向抽出位置中,径向销22相对于第一元件13的所述壳体轴向座14位于径向外部位置中。
对于这个问题,优选地,成型鼓2的旋转轴4具有至少一个径向狭槽23,所述至少一个径向狭槽被成形为用于在其内部处接收径向销22的端部分22a。更精确地,径向狭槽23被成形为用于在其内部处接收径向销22的径向内部端部分22a。
优选地,防旋转单元21包括围绕所述旋转轴线“B”彼此成角度地相间隔的多个径向销22。
据此,旋转轴4优选地包括相对应的多个径向狭槽23。
所述(或每个)径向狭槽23具有周向延伸度、亦即宽度,所述宽度大致上对应于相应的径向销22的宽度,以便在防旋转单元处于所述积极状态中时确保保持装置8与旋转轴4之间的旋转联接。
另外,为了促进正确的联接并且促进保持装置8与旋转轴4之间的角度定位的精度,径向狭槽23具有的轴向延伸度或尺寸优选地大于径向销22的或至少其端部分22a的轴向尺寸。
更精确地,在优选实施例中,径向狭槽23为轴向地长圆形的,并且相对于径向和周向尺寸具有主要的轴向延伸度。
换句话说,在径向销22与径向狭槽23之间存在轴向间隙。
以这样的方式,在径向销22的从径向抽出位置至径向插入位置的移动的末端段中,容许旋转轴4相对于径向销轴向地移动。
有利地,这容许在可旋转的主体11的第二元件15、以及因此旋转轴4尚未到达第一轴向位置时将径向销22插入于径向狭槽23中。
以这样的方式,通过使优选地在其端部分22a处为平滑的的径向销22在可旋转的主体11的第二元件15已经到达第一轴向位置之前进入径向狭槽23中,可以获得对尚未被收紧于第一元件13的壳体轴向座14中的旋转轴4的角度定位的“精细”调整。用于夹持成型鼓2的轴向移动与用于插入径向销22的径向运动之间的同步极大地促进对成型鼓2的夹持,因此,在保持装置8与成型鼓2之间没有机械干涉的可能位置。
因此,优选地,径向销22的(径向内部的)端部分22a至少部分地为平滑的或锥形的,以便于将其插入于径向狭槽23中并且便于旋转轴4的随之而产生的旋转。
此外,优选地,成型鼓2的旋转轴4的径向狭槽23具有相对应的张开的外边缘,以限定用于插入径向销22的开口。
为了使径向销22在径向抽出位置与径向插入位置之间运动,防旋转单元21包括与径向销22相关联的致动机构24。
特别地,致动机构24被构造成用于在可旋转的主体11的第二元件15从第二轴向位置轴向地移动至第一轴向位置期间使径向销22从径向抽出位置运动至径向插入位置。
更精确地,致动机构24包括与可旋转的主体11的第二元件15相关联的至少一个轴向推力元件25。
轴向推力元件25连接至径向销22,以使得其轴向平移为径向销22、亦即至少一个径向构件赋予径向平移。
优选地,轴向推力元件25连接至可旋转的主体11的第二元件15,而径向销22被可滑动地约束至第一元件13。
更优选地,轴向推力元件25被刚性地约束至第二元件15。
换句话说,轴向推力元件25的轴向移动被约束至第二元件15的轴向移动。
保持装置8的致动器19和弹性元件18依照相应的相对的方向为轴向推力元件25赋予推力和/或轴向移动。
在第一实施例(图1-3)中,轴向推力元件25和径向销22通过联接件可滑动地连接,所述联接件包括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线“B”倾斜的线性引导件126以及可滑动地约束至引导件126的滑动件127。
优选地,引导件126位于轴向推力元件25上,并且滑动件127在径向销22上构成。替代地,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滑动件和引导件的定位可以为相反的。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图4-6),轴向推力元件25和径向销22通过杠杆226连接,所述杠杆被构造成响应于轴向推力元件25的轴向滑动向径向销22传递径向运动。
特别地,杠杆226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支架或其它成角度的传动元件227,其设置有可旋转地连接至第一元件13的枢轴227a和分别联接至轴向推力元件25和径向销22的一对销227b。
在所示实施例中,轴向推力元件25通过铰接连接杆228连接至传动元件227的相应的销227b。
在使用中,如上所述的设备1容许实施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构造用于车辆的轮胎的过程。
观察到,在所述过程的描述中,在对所述设备的描述中到目前为止所使用的相同的附图标记将被用于相同的技术特征。
在每种情况下,指出,即使在对过程的以下描述中未被明确地标识或使用,所述设备的所有特征也应当被认为所述过程相关。
该过程规定,提供成型鼓2和设置有保持装置8的运动单元7。
为了容许旋转轴4与保持装置8之间的联接,可旋转的主体11的第二元件15相对于第一元件13定位于第二轴向位置中。
换句话说,致动器19被致动以便抵抗弹性元件18的作用,从而使夹持单元17运动至休止位置中。
此时,将成型鼓2的旋转轴4轴向地插入于可旋转的主体11的第一元件13的壳体轴向座14中。
旋转轴4、亦即其自由端4a在壳体轴向座14内的轴向行程继续直至到达接近于用于保持第二元件15的保持构件15a的夹持位置(图2和5)。
特别地,旋转轴4的轴向行程继续直至自由端4a被至少部分地插入于轴环16中。
还在成型鼓2的旋转轴4与可旋转的主体11的第一元件13之间提供角度定位。
实际上,旋转轴4和壳体轴向座14可围绕旋转轴线“B”依照预定的角度取向相互地联接。
优选地,为了便于旋转轴4的插入,角度定位包括初步定位和精确定位或“精细”定位。
在初步定位中,旋转轴4和运动单元7围绕所述旋转轴线“B”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地旋转,以便使径向狭槽23运动至大约对应于所述径向销22的角度位置的角度位置。
在精确定位中,如将在下文中更好地阐明的,径向狭槽23和径向销22沿着径向方向相互对准,以便容许径向销22本身的插入。
优选地,当可旋转的主体11的第二元件15位于第二轴向位置与第一轴向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中时,进行精确定位。
更精确地,第二元件15借助于致动机构24使径向销22运动,同时第二元件15相对于第一元件13从第二轴向位置移动至第一轴向位置。
更精确地,所述过程规定致动抵抗弹性保持元件18的致动器19;优选地,致动器的可运动的部分19a被从固定的部分19b抽出直至接触并且轴向地推动可旋转的主体11的第二元件15。
以这样的方式,成型鼓2的旋转轴4被收紧于壳体轴向座14中。
为了确保旋转联接、亦即维持角度定位,将径向销22沿着径向方向插入于旋转轴4的径向狭槽23中。
更精确地,将径向销22径向地插入于可旋转的主体11的第一元件13和径向狭槽23中。
观察到,优选地,径向销22与可旋转的主体11的第二元件15的轴向移动同时径向地运动。
特别地,在第二元件15位于第二轴向位置与第一轴向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中时,将径向销22插入至旋转轴4的狭缝23中。
因此,在径向销被插入于径向狭槽23中期间,通过径向销22进行精确定位。
为了促进这样的精确定位,如上所述,径向销22在端部分22a处至少部分地为平滑的或锥形的。
因此,在径向销22的径向移动期间,借助于径向销22的平滑的端部分22a与径向狭槽23的外边缘(优选地张开的)之间的机械干涉来进行精确定位。
一旦定位已经结束,一个径向销22或多个径向销22已经被插入并且旋转轴14已经被收紧于壳体轴向座14中,就可以借助于所述运动单元7驱动成型鼓2旋转,以便优选地通过放置至少一个基本的半成品而在外表面3上建造至少一部分轮胎构件。
然后,在成型鼓2被收紧并且被可旋转地约束的情况下,可以将运动单元7输送通过一个或多个建造站。

Claims (29)

1.一种用于建造轮胎的设备,包括:
-成型鼓(2),所述成型鼓包括围绕中心轴线(A)延伸的外表面(3)和沿着所述中心轴线(A)延伸直至自由端(4a)的旋转轴(4);
-操作地作用于所述外表面(3)上的处理单元(6);
-用于使所述成型鼓(2)移动的设置有至少一个保持装置(8)的运动单元(7),所述保持装置包括:
固定的主体(10);
可旋转的主体(11),所述可旋转的主体能够旋转地连接至所述固定的主体(10),以便围绕在使用中对应于所述中心轴线(A)的旋转轴线(B)旋转;
马达(12),所述马达联接至所述可旋转的主体(11)以驱动所述可旋转的主体绕所述旋转轴线(B)旋转;
其中,所述可旋转的主体(11)包括:
-第一元件(13),所述第一元件在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固定的主体(10)的第一轴向端(13a)与设置有壳体轴向座(14)的第二轴向端(13b)之间沿着所述旋转轴线(B)延伸,所述壳体轴向座被构造成接收所述成型鼓(2)的旋转轴(4),
-第二元件(15),所述第二元件设置有用于保持所述旋转轴(4)的至少一个保持构件(15a),所述第二元件(15)能相对于所述第一元件(13)在所述第二元件保持所述旋转轴(4)的第一轴向位置与所述第二元件释放所述旋转轴(4)的第二轴向位置之间运动;
-至少一个弹性保持元件(18),所述至少一个弹性保持元件操作地插置于所述第一元件(13)与所述第二元件(15)之间并且被构造成将所述第二元件(15)保持于所述第一轴向位置中;
其中,所述保持装置(8)包括致动器(19),所述致动器在所述第一元件(13)与所述第二元件(15)之间起作用并且被构造成抵抗所述至少一个弹性保持元件(18)并且使所述第二元件(15)从所述第一轴向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轴向位置;
并且其中,所述保持装置(8)包括至少一个防旋转单元(21),所述至少一个防旋转单元能在积极状态与消极状态之间选择性地移动,在所述积极状态中,所述至少一个防旋转单元可旋转地约束所述成型鼓(2)的所述旋转轴(4)和所述可旋转的主体(11)的所述第一元件(13),在所述消极状态中,所述至少一个防旋转单元不干涉所述成型鼓(2)的所述旋转轴(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旋转单元(21)包括至少一个径向销(22),所述至少一个径向销可滑动地插入至所述可旋转的主体(11)的第一元件(13)中,以在对应于所述消极状态的径向抽出位置与对应于所述积极状态的径向插入位置之间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旋转单元(21)包括致动机构(24),所述致动机构与所述径向销(22)相关联以使所述径向销在所述径向抽出位置与所述径向插入位置之间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机构(24)被构造成在所述可旋转的主体(11)的所述第二元件(15)从所述第二轴向位置轴向地移动至所述第一轴向位置期间使所述径向销(22)从所述径向抽出位置移动至所述径向插入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机构(24)包括至少一个轴向推力元件(25),所述至少一个轴向推力元件与所述可旋转的主体(11)的所述第二元件(15)相关联并且连接至所述径向销(22),以使得所述轴向推力元件(25)的轴向平移为所述径向销(22)赋予径向平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推力元件(25)和所述径向销(22)通过联接件可滑动地连接,所述联接件包括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线(B)倾斜的线性引导件(126)以及可滑动地约束至所述线性引导件(126)的滑动件(127);所述线性引导件(126)位于所述轴向推力元件(25)上并且所述滑动件(127)在所述径向销(22)上构成,或者所述线性引导件位于所述径向销上并且所述滑动件在所述轴向推力元件上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推力元件(25)和所述径向销(22)通过杠杆(226)连接,所述杠杆被构造成响应于所述轴向推力元件(25)的轴向滑动向所述径向销(22)传递径向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包括围绕所述旋转轴线(B)彼此成角度地相间隔的多个径向销(22)。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鼓(2)的所述旋转轴(4)具有至少一个径向狭槽(23),所述至少一个径向狭槽被成形为在其中接收所述径向销(22)的端部分(22a)。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狭槽(23)具有轴向延伸度,所述轴向延伸度大于所述径向销(22)的轴向尺寸,以使所述旋转轴(4)能够在所述径向销(22)的从所述径向抽出位置至所述径向插入位置的移动的末端段中轴向地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径向销(22)具有带斜边的端部分(22a)。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元件(13)的所述壳体轴向座(14)为圆锥形的,并且所述成型鼓(2)的所述旋转轴(4)具有联接部分,所述联接部分相对于所述壳体轴向座(14)为相反形状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装置(8)的所述马达(12)包括转子(12a),所述转子与定子同轴并且与所述可旋转的主体(11)的第一元件(13)同轴地刚性地约束至所述可旋转的主体的第一元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转的主体(11)径向地延伸,在中心部分(11a)与相对于所述中心部分(11a)在径向外部的外围部分(11b)之间远离所述旋转轴线(B)运动;所述马达(12)在所述中心部分(11a)处被约束至所述第一元件(13),并且所述致动器(19)在所述外围部分(11b)处操作地作用于所述第二元件(15)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19)包括一个或多个推动元件(29),所述一个或多个推动元件相对于所述可旋转的主体(11)的中心部分(11a)布置于径向外部位置中,并且能在非操作位置与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推动元件将所述第二元件(15)保持于所述第二轴向位置中的操作位置之间轴向地运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19)包括一个或多个推动元件(29),所述一个或多个推动元件能在操作位置与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推动元件与所述第二元件(15)轴向地相间隔的非操作位置之间轴向地运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装置(8)的所述固定的主体(10)和所述可旋转的主体(11)通过至少一个轴承或推力轴承(20a)可旋转地连接至彼此;所述轴承或推力轴承(20a)轴向地插置于所述第一元件(13)的所述壳体轴向座(14)与所述马达(12)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装置(8)的可旋转的主体(11)通过至少一个轴承或推力轴承(20a)可旋转地联接至所述固定的主体(10);所述可旋转的主体(11)的所述第一元件(13)相对于所述轴承或推力轴承(20a)悬臂地布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装置(8)的所述可旋转的主体(11)沿着所述旋转轴线(B)从所述第一元件(13)的所述壳体轴向座(14)延伸至所述马达(12)。
20.一种用于建造轮胎的过程,包括:
-提供成型鼓(2),所述成型鼓包括围绕中心轴线(A)延伸的外表面(3)以及沿着所述中心轴线(A)延伸直至自由端(4a)的旋转轴(4);
-提供用于使所述成型鼓(2)移动的设置有至少一个保持装置(8)的运动单元(7),所述至少一个保持装置包括围绕旋转轴线(B)旋转的可旋转的主体(11);所述可旋转的主体包括:
第一元件(13),所述第一元件设置有壳体轴向座(14),所述壳体轴向座被构造成接收所述成型鼓(2)的旋转轴(4),
第二元件(15),所述第二元件设置有用于保持所述旋转轴(4)的至少一个保持构件(15a),所述第二元件能够在所述第二元件保持所述旋转轴(4)的第一轴向位置与所述第二元件释放所述旋转轴(4)的第二轴向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第一元件运动;
-将所述第二元件(15)相对于所述第一元件(13)定位于所述第二轴向位置中;
-将所述成型鼓(2)的旋转轴(4)插入至所述可旋转的主体(11)的第一元件(13)的壳体轴向座(14)中直至到达用于由所述保持构件(15a)夹持的位置;
-使所述第二元件(15)相对于所述第一元件(13)从所述第二轴向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轴向位置,以便将所述成型鼓(2)的旋转轴(4)收紧于所述壳体轴向座(14)中;
-使包括于所述保持装置(8)中的防旋转单元(21)从所述防旋转单元不干涉所述成型鼓(2)的旋转轴(4)的消极状态移动至所述防旋转单元可旋转地约束所述成型鼓(2)的所述旋转轴(4)和所述可旋转的主体(11)的所述第一元件(13)的积极状态;
-借助于所述运动单元驱动所述成型鼓(2)旋转,以在所述外表面(3)上建造轮胎的至少一部分构件。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过程,其特征在于,使所述防旋转单元(21)从所述消极状态移动至所述积极状态的动作通过沿着径向方向将至少一个径向销(22)插入至所述可旋转的主体(11)的第一元件(13)中以及所述成型鼓(2)的旋转轴(4)的至少一个径向狭槽(23)中而发生。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过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元件(15)处于所述第二轴向位置与所述第一轴向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中时,将所述径向销(22)插入至所述第一元件(13)和所述旋转轴(4)中。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过程,包括在所述成型鼓(2)的旋转轴(4)与所述可旋转的主体(11)的第一元件(13)之间的角度定位。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过程,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定位包括:
-初步定位,其中所述旋转轴(4)和所述运动单元(7)围绕所述旋转轴线(B)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地旋转,以使所述径向狭槽(23)运动至大约对应于所述径向销(22)的角度位置的角度位置;
-精确定位,其中所述径向狭槽(23)和所述径向销(22)沿着径向方向相互对准。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过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元件(15)处于所述第二轴向位置与所述第一轴向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中时进行所述精确定位。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过程,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确定位由所述径向销(22)进行。
27.根据权利要求24至26中的一项所述的过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径向销(22)的径向移动期间,通过所述径向销(22)的带斜边的端部分(22a)与所述径向狭槽(23)的外边缘之间的机械干涉进行所述精确定位。
28.一种用于保持用于建造轮胎的设备(1)中的成型鼓(2)的保持装置(8),包括:
-固定的主体(10);
-可旋转的主体(11),所述可旋转的主体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固定的主体(10)以便围绕旋转轴线(B)旋转;
-马达(12),所述马达联接至所述可旋转的主体,以驱动所述可旋转的主体围绕所述旋转轴线(B)旋转;
其中所述可旋转的主体(11)包括:
-第一元件(13),所述第一元件在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固定的主体(10)的第一轴向端(13a)与设置有壳体轴向座(14)的第二轴向端(13b)之间沿着所述旋转轴线(B)延伸,所述壳体轴向座被构造成接收所述成型鼓(2)的旋转轴(4),
-第二元件(15),所述第二元件设置有用于保持所述旋转轴(4)的至少一个保持构件(15a),所述第二元件(15)能相对于所述第一元件(13)在所述第二元件被构造成保持所述旋转轴(4)的第一轴向位置与所述第二元件(15)被构造成释放所述旋转轴(4)的第二轴向位置之间运动;
-至少一个弹性保持元件(18),所述至少一个弹性保持元件操作地插置于所述第一元件(13)与所述第二元件(15)之间并且被构造成将所述第二元件(15)保持于所述第一轴向位置中;
-致动器(19),所述致动器在所述可旋转的主体(11)的所述第一元件(13)与所述第二元件(15)之间起作用并且被构造成抵抗所述至少一个弹性保持元件(18)并且使所述第二元件(15)从所述第一轴向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轴向位置;
其中所述保持装置(8)包括至少一个防旋转单元(21),所述至少一个防旋转单元能在积极状态与消极状态之间选择性地移动,在所述积极状态中,所述至少一个防旋转单元构造成可旋转地约束所述成型鼓(2)的所述旋转轴(4)和所述可旋转的主体(11)的所述第一元件(13),在所述消极状态中,所述至少一个防旋转单元不干涉所述成型鼓(2)的所述旋转轴(4)。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旋转单元(21)包括至少一个径向销(22),所述至少一个径向销可滑动地插入至所述可旋转的主体(11)的第一元件(13)中,以在对应于所述消极状态的径向抽出位置与对应于所述积极状态的径向插入位置之间运动。
CN201980035602.1A 2018-06-15 2019-06-11 用于建造轮胎的过程和设备 Active CN1122187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201800006352 2018-06-15
IT102018000006352 2018-06-15
PCT/IB2019/054842 WO2019239300A1 (en) 2018-06-15 2019-06-11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building tyr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18754A CN112218754A (zh) 2021-01-12
CN112218754B true CN112218754B (zh) 2022-12-20

Family

ID=64049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35602.1A Active CN112218754B (zh) 2018-06-15 2019-06-11 用于建造轮胎的过程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807082B1 (zh)
CN (1) CN112218754B (zh)
WO (1) WO2019239300A1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498038A (fr) * 1966-10-28 1967-10-13 Continental Gummi Werke Ag Dispositif pour la fixation de corps tournants sur un arbre
FR2146196A1 (zh) * 1971-05-17 1973-03-02 Nrm Corp
US4239565A (en) * 1974-11-29 1980-12-16 The General Tire & Rubber Company Off-the-highway radial tire building system
US4780171A (en) * 1987-08-13 1988-10-25 Wyko Incorporated Tire building machine
EP0459728A2 (en) * 1990-05-28 1991-12-04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Tire forming drum
EP0667229A2 (en) * 1994-02-10 1995-08-16 Wyko, Inc. Improved belt and tread drum for a vehicle tyre making machine
JP2001232693A (ja) * 2000-02-24 2001-08-28 Hama Rubber Engineering Kk タイヤ成形ドラムの着脱装置
CN1734095A (zh) * 2004-08-10 2006-02-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可变容量旋转压缩机
EP1671780A1 (en) * 2004-12-17 2006-06-21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Interlaced bead lock segments for tire building drum
KR20090029859A (ko) * 2007-09-19 2009-03-24 금호타이어 주식회사 타이어 제조용 성형드럼 구동장치
CN101801682A (zh) * 2007-07-23 2010-08-11 米其林技术公司 制造非对称轮胎的方法
CN102712150A (zh) * 2009-12-23 2012-10-03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用于构建轮胎的方法和设备
CN103982143A (zh) * 2014-05-14 2014-08-13 胜利油田金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石油管柱立式静态电镀防混换液装置
WO2015181783A1 (en) * 2014-05-30 2015-12-03 Pirelli Tyre S.P.A.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yres for vehicle wheels
WO2016178180A1 (en) * 2015-05-05 2016-11-10 Marangoni Meccanica S.P.A. Tire building dru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34783B2 (en) * 2004-07-02 2007-06-26 Mackarvich Charles J Axle with removable spindle and cam key
US8986480B2 (en) * 2008-04-18 2015-03-24 Pirelli Tyre S.P.A.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assembling tyres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498038A (fr) * 1966-10-28 1967-10-13 Continental Gummi Werke Ag Dispositif pour la fixation de corps tournants sur un arbre
FR2146196A1 (zh) * 1971-05-17 1973-03-02 Nrm Corp
CA975276A (en) * 1971-05-17 1975-09-30 Armindo Cantarutti Tire building machine
US4239565A (en) * 1974-11-29 1980-12-16 The General Tire & Rubber Company Off-the-highway radial tire building system
US4780171A (en) * 1987-08-13 1988-10-25 Wyko Incorporated Tire building machine
EP0459728A2 (en) * 1990-05-28 1991-12-04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Tire forming drum
EP0667229A2 (en) * 1994-02-10 1995-08-16 Wyko, Inc. Improved belt and tread drum for a vehicle tyre making machine
JP2001232693A (ja) * 2000-02-24 2001-08-28 Hama Rubber Engineering Kk タイヤ成形ドラムの着脱装置
CN1734095A (zh) * 2004-08-10 2006-02-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可变容量旋转压缩机
EP1671780A1 (en) * 2004-12-17 2006-06-21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Interlaced bead lock segments for tire building drum
CN101801682A (zh) * 2007-07-23 2010-08-11 米其林技术公司 制造非对称轮胎的方法
KR20090029859A (ko) * 2007-09-19 2009-03-24 금호타이어 주식회사 타이어 제조용 성형드럼 구동장치
CN102712150A (zh) * 2009-12-23 2012-10-03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用于构建轮胎的方法和设备
CN103982143A (zh) * 2014-05-14 2014-08-13 胜利油田金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石油管柱立式静态电镀防混换液装置
WO2015181783A1 (en) * 2014-05-30 2015-12-03 Pirelli Tyre S.P.A.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yres for vehicle wheels
WO2016178180A1 (en) * 2015-05-05 2016-11-10 Marangoni Meccanica S.P.A. Tire building dru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07082A1 (en) 2021-04-21
CN112218754A (zh) 2021-01-12
WO2019239300A1 (en) 2019-12-19
EP3807082C0 (en) 2023-10-04
EP3807082B1 (en) 2023-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83923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борки шин
CN116568492B (zh) 用于车辆车轮的轮胎的环形部件的夹持方法和装置
CN108698347B (zh) 用于构建轮胎的工艺和成套装备
US10766217B2 (en) Process and plant for building tyres for vehicle wheels
RU2013151907A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пневматических шин для колес 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средств
RU2616689C2 (ru) Способ и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для управления производством шин для колес 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средств
EP1755874B1 (en) Formation of a tire bead assembly
CN112218754B (zh) 用于建造轮胎的过程和设备
RU2684096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сборки шин для колес 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средств
US4990211A (en) Tire build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turret for conveying a transfer box
EP175459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forming bead
EP2632703B1 (en) A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building a sequence of tyres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EP4061626B1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building tyres for vehicle wheels
US20150239191A1 (en) Turn-up device for tyre side walls
CN105619857B (zh) 胎圈三角胶组件系统
CN114728483A (zh) 用于制造车辆车轮用轮胎的组装机和用于更换组装机中的成型鼓的工艺
CN111051048B (zh) 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的设备
RU2455164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борки шин
JPH11268149A (ja) ビードリングセッ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