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2217562A - 一种水下监测光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下监测光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17562A
CN112217562A CN202010946500.XA CN202010946500A CN112217562A CN 112217562 A CN112217562 A CN 112217562A CN 202010946500 A CN202010946500 A CN 202010946500A CN 112217562 A CN112217562 A CN 1122175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velength division
pump light
optical signal
unit
isol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4650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17562B (zh
Inventor
吴剑军
徐健
黄超
龙函
孙淑娟
段明雄
喻杰奎
罗清
黄丽艳
赵锦辉
姚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ce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cce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ce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cce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4650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175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175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175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175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175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H04B10/079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using measurements of the data signal
    • H04B10/0797Monitoring line amplifier or line repeater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64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80Optical aspects relating to the use of optical transmission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B10/03 - H04B10/70, e.g. optical power feeding or optical transmission through wa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21Power control, e.g. to keep the total optical power consta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Laser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下监测光传输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发射端、接收端以及连接所述发射端和所述接收端的传输链路;传输链路包括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第一链路用于将发射端发出的第一光信号通过依次连接的第一放大单元、第一传输单元、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和第二传输单元传输给水下探测单元;第二链路用于将第二光信号通过依次连接的第三传输单元、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第四传输单元和第二放大单元传输给接收端;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为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所共同使用,用于基于第一放大单元提供的第一泵浦光和第二放大单元提供的第二泵浦光增大第二光信号的光功率,以使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与接收端之间的传输距离能够增长。

Description

一种水下监测光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监测光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海洋权益的维护受到各国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其中基于海岸线分布的水声监测传输系统可以实时精准监测周围环境的变化,被广泛用于海底和江河的监控。由于水声监测传输系统是利用光通信技术中的光信号作为传输信号,该传输信号的传输距离的长短决定了水声监测传输系统的最远监测覆盖范围,因此提升水声监测传输系统中光信号的传输距离对扩大监测覆盖范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水声监测传输系统属于一种无中继超长距光通信系统,目前基于长距通信的水声监测传输系统如图1所示,该水声监测传输系统采用遥泵放大技术很大程度的提升了水声监测传输系统中光信号的传输距离,在通信质量不恶化的前提下,远程增益单元(RGU,Remote Gain Unit)放置的位置距离接收端越远,可支持的光信号的传输距离就会越远,但由于RGU工作时需要的泵浦光的功率至少在7兆瓦(MW)以上,又由于光纤的非线性效应,初始进入光纤的泵浦光的功率不能太高,这导致RGU在线路中放置的最远位置受到了约束,不可能距离接收端很远,极大的限制了水声监测传输系统的通信距离。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监测光传输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水下监测光传输系统中远程增益单元位置放置距离接收端不够远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水下监测光传输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发射端、接收端以及连接所述发射端和所述接收端的传输链路;所述传输链路包括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其中,
所述第一链路用于将所述发射端发出的第一光信号通过依次连接的第一放大单元、第一传输单元、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和第二传输单元传输给水下探测单元;
所述第二链路用于将第二光信号通过依次连接的第三传输单元、所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第四传输单元和第二放大单元传输给所述接收端;
其中,所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为所述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所共同使用,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放大单元提供的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二放大单元提供的第二泵浦光增大所述第二光信号的光功率,以使所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传输距离能够增长;所述第二光信号为所述水下探测单元基于检测到的外界信号和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光信号获得;所述外界信号为用于表明水下物体所属种类的特定信号。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包括:第一波分复用器、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第二波分复用器、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以及掺铒光纤,其中,
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用于接收通过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传输的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一光信号,将所述第一光信号通过第二传输单元向所述水下探测单元传输,以及将所述第一泵浦光向所述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传输;
所述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泵浦光,将所述第一泵浦光向所述掺铒光纤传输;
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用于接收通过所述第四传输单元传输的所述第二泵浦光,将所述第二泵浦光向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传输;
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泵浦光,将所述第二泵浦光向所述掺铒光纤传输;
所述掺铒光纤,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光信号、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二泵浦光,基于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二泵浦光增大所述第二光信号的光功率,以使所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传输距离能够增长;
其中,所述第二光信号依次通过所述第三传输单元和所述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向所述掺铒光纤传输;功率增大后的所述第二光信号依次通过第二波分复用器、所述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以及所述第四传输单元向所述接收端传输。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包括:第一波分复用器、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第二波分复用器、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以及掺铒光纤,其中,
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用于接收通过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传输的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一光信号,通过第二传输单元将所述第一光信号向所述水下探测单元传输,以及将所述第一泵浦光向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传输;
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泵浦光,将所述第一泵浦光向所述掺铒光纤传输;
所述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用于接收通过所述第四传输单元传输的第二泵浦光,将所述第二泵浦光向所述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传输;
所述所述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泵浦光,将所述第二泵浦光向所述掺铒光纤传输;
所述掺铒光纤,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光信号、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二泵浦光,基于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二泵浦光增大所述第二光信号的光功率,以使所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传输距离能够增长;
其中,所述第二光信号依次通过所述第三传输单元和所述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向所述掺铒光纤传输;功率增大后的所述第二光信号依次通过第二波分复用器、所述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以及所述第四传输单元向所述接收端传输。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包括:第一波分复用器、第二波分复用器、第三波分复用器、第三波分复用隔离器以及掺铒光纤,其中,
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用于接收通过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传输的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一光信号,通过第二传输单元将所述第一光信号向所述水下探测单元传输,以及将所述第一泵浦光向所述第三波分复用器传输;
所述第三波分复用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泵浦光,将所述第一泵浦光向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传输;
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泵浦光,将所述第一泵浦光向所述掺铒光纤传输;
所述第三波分复用隔离器,用于接收通过所述第四传输单元传输的第二泵浦光,将所述第二泵浦光向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传输;
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泵浦光,将所述第二泵浦光向所述掺铒光纤传输;
所述掺铒光纤,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光信号、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二泵浦光,基于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二泵浦光增大所述第二光信号的光功率,以使所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传输距离能够增长;
其中,所述第二光信号通过所述第三传输单元向所述掺铒光纤传输;功率增大后的所述第二光信号依次通过第二波分复用器、所述第三波分复用隔离器以及所述第四传输单元向所述接收端传输。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还包括:光隔离器,用于接收通过所述第三传输单元传输的第二光信号,并保证所述第二光信号向所述掺铒光纤单向传输。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包括:第一波分复用器、第二波分复用器、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以及掺铒光纤,其中,
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用于接收通过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传输的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一光信号,通过第二传输单元将所述第一光信号向所述水下探测单元传输,以及将所述第一泵浦光向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传输;
所述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用于接收通过所述第四传输单元传输的第二泵浦光,将所述第二泵浦光向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传输;
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二泵浦光,将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二泵浦光向所述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传输;
所述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二泵浦光,将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二泵浦光向所述掺铒光纤传输;
所述掺铒光纤,用于所述第二光信号、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二泵浦光,基于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二泵浦光增大所述第二光信号的光功率,以使所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传输距离能够增长;
其中,所述第二光信号依次通过所述第三传输单元和所述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向所述掺铒光纤传输;功率增大后的所述第二光信号依次通过所述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以及所述第四传输单元向所述接收端传输。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还包括:反射镜,位于所述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与所述掺铒光纤之间,用于反射透过所述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的泵浦光。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与所述第四传输单元的长度相等;且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与所述第四传输单元的长度满足:
Figure BDA0002675468190000051
其中,PD为第一链路中第一放大单元中产生的泵浦光的功率,PU为第二链路中第二放大单元中产生的泵浦光的功率;Δ为泵浦光相对于光信号的传输损耗;αD为光信号在第一链路中的第一传输单元及第二传输单元传输时总损耗;αU为光信号在第二链路中的第三传输单元及第四传输单元传输时的总损耗;L为所述第一传输单元或者所述第四传输单元的长度。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放大单元包括第一子放大器和第二子放大器;所述第二放大单元包括第三子放大器和第四子放大器;
其中,所述第一子放大器和所述第四子放大器为掺铒光纤放大器;所述第二子放大器和所述第三子放大器为拉曼放大器。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掺铒光纤的长度范围为:16m~25m,增益谱范围为:1530nm~1570nm。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下监测光传输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发射端、接收端以及连接所述发射端和所述接收端的传输链路;所述传输链路包括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其中,所述第一链路用于将所述发射端发出的第一光信号通过依次连接的第一放大单元、第一传输单元、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和第二传输单元传输给水下探测单元;所述第二链路用于将第二光信号通过依次连接的第三传输单元、所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第四传输单元和第二放大单元传输给所述接收端;其中,所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为所述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所共同使用,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放大单元提供的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二放大单元提供的第二泵浦光增大所述第二光信号的光功率,以使所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传输距离能够增长;所述第二光信号为所述水下探测单元基于检测到的外界信号和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光信号获得;所述外界信号为用于表明水下物体所属种类的特定信号。在该水下监测光传输系统中,由于第一链路与第二链路共同使用的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能够通过两条链路上的泵浦光来增大所述第二光信号的光功率,使得第二光信号能够传输的距离增加,这样,使得所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传输距离能够增长,极大的延长了该水下监测光传输系统的通信距离,扩宽了水下监测系统的监测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水声监测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下监测光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下监测光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下监测光传输系统中的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下监测光传输系统中的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下监测光传输系统中的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下监测光传输系统中的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四。
其中,TX为发射端;RX为接收端;1和7为功率放大单元;2、4、6为传输光纤;3为水声探测器;5为远程增益单元;
201-第一链路;202-第二链路;203-第一放大单元;2031-第一子放大器;2032-第二子放大器2032;204-第一传输单元;205-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205a-第一输入端口;205b-第一输出端口;205c-第二输入端口;205d-第二输出端口;206-第二传输单元;207-水下探测单元;208-第三传输单元;209-第四传输单元;2010-第二放大单元;20101-第三子放大器;20102-第四子放大器;2051-第一波分复用器;2051-1为第一波分复用器的公共端;2051-2为第一波分复用器的透射端;2051-3为第一波分复用器的反射端;2052-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2052-1为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的公共端;2052-2为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的反射端;2052-3为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的透射端;2053-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2053-1为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的公共端;2053-2为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的透射端;2053-3为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的反射端;2054-第二波分复用器;2054-1为第二波分复用器的透射端;2054-2为第二波分复用器的公共端;2054-3为第二波分复用器的反射端;2055-掺铒光纤;2056-第三波分复用器;2056-1为第三波分复用器的公共端;2056-2为第三波分复用器的反射端;2056-3为第三波分复用器的透射端;2057-第三波分复用隔离器;2057-1为第三波分复用隔离器的公共端;2057-2为第三波分复用隔离器的透射端;2057-3为第三波分复用隔离器的反射端;2058-隔离器;2059-反光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下监测光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如图2所示,所述系统20包括:发射端、接收端以及连接所述发射端和所述接收端的传输链路;所述传输链路包括第一链路201和第二链路202;其中,
所述第一链路201用于将所述发射端发出的第一光信号通过依次连接的第一放大单元203、第一传输单元204、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205和第二传输单元206传输给水下探测单元207;
所述第二链路202用于将第二光信号通过依次连接的第三传输单元208、所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205、第四传输单元209和第二放大单元2010传输给所述接收端;
其中,所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205为所述第一链路201和第二链路202所共同使用,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放大单元203提供的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二放大单元2010提供的第二泵浦光增大所述第二光信号的光功率,以使所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205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传输距离能够增长;所述第二光信号为所述水下探测单元207基于检测到的外界信号和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光信号获得;所述外界信号为用于表明水下物体所属种类的特定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水下监测光传输系统中,光信号的传输过程包括在第一链路中的传输过程和在第二链路中的传输过程,具体可以如下:
在第一链路中的传输过程:所述发射端发出第一光信号,所述第一光信号经过所述第一放大单元将其功率进行放大之后,进入第一传输单元传输一距离后,进入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205继续传输,然后在通过第二传输单元传输给水下探测单元207;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光信号是通过第一放大单元中产生的泵浦光进行放大的,应该知道的是,第一放大单元产生的一部分泵浦光用于放大第一光信号,另一部分为前述所说的第一泵浦光,也可以成为残余泵浦光,也就是说,第一放大单元产生的泵浦光,一部分用于放大第一光信号,另一部分残余泵浦光(第一泵浦光)经过第一传输单元,进入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205,并在所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205中放大后续的第二光信号的功率;
所述水下探测单元207将探测到的外界信号叠加到传输过来的所述第一光信号上,形成第二光信号,通过所述第三传输单元进入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205中,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205基于第一泵浦光和第二泵浦光增大所述第二光信号的功率,然后将增大功率后的第二光信号依次通过第四传输单元、第二放大单元传输给接收端。由于第二光信号在后续的传输过程中功率本增大了,使得第二光信号的传输距离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205与接收端之间的距离可以更大,也可以说是这里的第四传输单元209的长度可以更长,也即: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205可以放置距离接收端更远的位置,以便延长了该水下监测光传输系统的通信距离,扩宽了水下监测系统的监测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的所述第一链路201也可以称为下行链路,用于传输所述发射端201发出的第一光信号到水下探测单元207。所述第二链路202也可以称为上行链路,用于传输所述第二光信号到所述接收端;所述水下探测单元207可以是光纤水听器阵列,其用于监听水下的外界信号。其中,所述外界信号为用于表明水下物体所属种类的特定信号;所述特定信号可以为声波信号。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放大单元203可以包括第一子放大器2031和第二子放大器2032;所述第二放大单元2010可以包括第三子放大器20101和第四子放大器20102;其中,所述第一子放大器2031和所述第四子放大器20102为掺铒光纤放大器;所述第二子放大器2032和所述第三子放大器20101为拉曼放大器。
这里,在所述第一子放大器2031和所述第四子放大器20102为掺铒光纤放大器时,该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工作的波长范围可以为:1528纳米(nm)~1562nm;在所述第二子放大器2032和所述第三子放大器20101为拉曼放大器时,该拉曼放大器所产生的泵浦光的波长范围可以为:1465nm~1480nm,其中,所述第二子放大器2032和所述第三子放大器20101还可以为远程泵浦单元,此时,所说的远程泵浦单元所产生的泵浦光的波长范围也为:1465nm~1480nm。此外,所述第一子放大器2031的饱和输出功率可以是23毫瓦分贝(dBm);所述第二子放大器2032和第三子放大器20101的开关增益可以为10~20分贝(dB);所述第四子放大器20102的噪声指数可以为4dB~5dB。并且,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205分别通过第一输入端口(205a)与第一传输单元连接、通过第一输出端口(205b)与第二传输单元连接、通过第二输入端口(205c)与第三传输单元连接以及通过第二输出端口(205d)与第四传输单元连接。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水下监测光传输系统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可以设置在同一设备上,也可以设置在不同的设备上,其中,二者在同一设备时如前图1至3所示。
在二者在同一设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与所述第四传输单元的长度可以相等;且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与所述第四传输单元的长度满足以下关系式:
Figure BDA0002675468190000101
其中,PD为第一链路中第一放大单元中产生的泵浦光的功率,PU为第二链路中第二放大单元中产生的泵浦光的功率;Δ为泵浦光相对于光信号的在光纤中的传输损耗;αD为光信号在第一链路中的第一传输单元及第二传输单元传输时总损耗;αU为光信号在第二链路中的第三传输单元及第四传输单元传输时的总损耗;L为所述第一传输单元或者所述第四传输单元的长度。
这里,Δ一般取可以为0.023dB;αD和αU为光缆损耗,其取值可以参考光缆的数据表(datasheet)。需要说明的是,采用上述公式得到的所述第一传输单元或者所述第四传输单元的长度L使得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的性能最优,从而在此长度下,可以使得系统传输的距离最远。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可以为双向泵浦增益单元、前向泵浦增益单元、后向泵浦增益单元之一。
需要说明的是,双向泵浦增益单元可以是指包含有两个泵浦光从两个不同方向进入掺铒光纤的泵浦增益单元;前向泵浦增益单元可以是指包含有光信号和泵浦光同向进入掺铒光纤的泵浦增益单元;后向泵浦增益单元可以是指包含有光信号和泵浦光从两个不同方向进入掺铒光纤的泵浦增益单元。
作为一种可选的双向泵浦增益单元,如图4所示,所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205可以包括:第一波分复用器2051、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2052、第二波分复用器2054、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2053以及掺铒光纤2055,其中,
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用于接收通过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传输的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一光信号,将所述第一光信号通过第二传输单元向所述水下探测单元传输,以及将所述第一泵浦光向所述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传输;
所述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泵浦光,将所述第一泵浦光向所述掺铒光纤传输;
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用于接收通过所述第四传输单元传输的所述第二泵浦光,将所述第二泵浦光向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传输;
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泵浦光,将所述第二泵浦光向所述掺铒光纤传输;
所述掺铒光纤,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光信号、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二泵浦光,基于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二泵浦光增大所述第二光信号的光功率,以使所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传输距离能够增长;
其中,所述第二光信号依次通过所述第三传输单元和所述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向所述掺铒光纤传输;功率增大后的所述第二光信号依次通过第二波分复用器、所述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以及所述第四传输单元向所述接收端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波分复用器2051包括公共端2051-1、透射端2051-2以及反射端2051-3;所述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2052包括公共端2052-1、反射端2052-2以及透射端2052-3;第二波分复用器2054包括透射端2054-1、公共端2054-2以及反射端2054-3;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2053包括公共端2053-1、透射端2053-2以及反射端2053-3。
这样,在水下监测光传输系统中采用上述结构的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时,第一光信号、第一泵浦光、第二泵浦光以及第二光信号在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中的传输过程具体如下:
第一光信号的传输路径为:从第一传输单元进入第一波分复用器2051的公共端2051-1,然后经第一波分复用器2051的透射端2051-2继续通过第二传输单元传输给水下探测单元;
第一泵浦光的传输路径为:从第一传输单元进入第一波分复用器2051的公共端2051-1,然后经第一波分复用器2051的反射端2051-3进入所述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2052的反射端2052-2,然后经所述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2052的公共端2052-1进入所述掺铒光纤2055;
第二光信号的传输路径为:水下探测单元产生的第二光信号,经过第三传输单元进入所述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2052的透射端2052-3,然后经所述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2052的公共端2052-1进入所述掺铒光纤2055,在所述掺铒光纤2055中,基于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二泵浦光增大所述第二光信号的光功率,功率增大后的所述第二光信号依次通过第二波分复用器2054、所述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2053以及所述第四传输单元向所述接收端传输;
第二泵浦光的传输路径为:从第四传输单元进入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2053的公共端2053-1,然后经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2053的反射端2054-3进入第二波分复用器2054的反射端2054-3,然后再经第二波分复用器2054的公共端2054-2进入所述掺铒光纤2055。
这样,根据前述第一光信号、第一泵浦光、第二光信号以及第二泵浦光的传输路径可以知道,第二光信号与第一泵浦光同向进入掺铒光纤,实现了前向放大;第二光信号与第二泵浦光反向进入掺铒光纤,实现了后向放大,使得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可放置距离接收端更远的位置,从而可以实现水下更远的传输距离和监测范围。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双向泵浦增益单元,如图5所示,所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205可以包括:第一波分复用器2051、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2052、第二波分复用器2054、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2053以及掺铒光纤2055,其中,
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用于接收通过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传输的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一光信号,通过第二传输单元将所述第一光信号向所述水下探测单元传输,以及将所述第一泵浦光向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传输;
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泵浦光,将所述第一泵浦光向所述掺铒光纤传输;
所述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用于接收通过所述第四传输单元传输的第二泵浦光,将所述第二泵浦光向所述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传输;
所述所述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泵浦光,将所述第二泵浦光向所述掺铒光纤传输;
所述掺铒光纤,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光信号、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二泵浦光,基于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二泵浦光增大所述第二光信号的光功率,以使所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传输距离能够增长;
其中,所述第二光信号依次通过所述第三传输单元和所述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向所述掺铒光纤传输;功率增大后的所述第二光信号依次通过第二波分复用器、所述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以及所述第四传输单元向所述接收端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水下监测光传输系统中采用图5中的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205时,与采用图4中的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205仅在在于第一泵浦光和第二泵浦光的传输路径的不同,其余均相同。
具体的,第一泵浦光和第二泵浦光的传输路径在图5中的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205中的传输路径分别为:第一泵浦光从第一传输单元进入第一波分复用器2051的公共端2051-1,然后经第一波分复用器2051的反射端2051-3进入第二波分复用器2054的反射端2054-3,并经过第二波分复用器2054的公共端2054-2进入掺铒光纤2055;第二泵浦光从第四传输单元进入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2053的公共端2053-1,然后经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2053的反射端2053-3进入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2052的反射端2052-2,然后再经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2052的公共端2052-1进入所述掺铒光纤2055。
这样,根据前述第一光信号、第一泵浦光、第二光信号以及第二泵浦光的传输路径可以知道,第二光信号与第一泵浦光反向进入掺铒光纤,实现了后向放大;第二光信号与第二泵浦光同向进入掺铒光纤,实现了前向放大,使得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可放置距离接收端更远的位置,从而可以实现水下更远的传输距离和监测范围。
作为一种可选的前向泵浦增益单元,如图6所示,所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205可以包括:第一波分复用器2051、第二波分复用器2054、第三波分复用器2056、第三波分复用隔离器2057以及掺铒光纤2055,其中,
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用于接收通过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传输的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一光信号,通过第二传输单元将所述第一光信号向所述水下探测单元传输,以及将所述第一泵浦光向所述第三波分复用器传输;
所述第三波分复用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泵浦光,将所述第一泵浦光向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传输;
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泵浦光,将所述第一泵浦光向所述掺铒光纤传输;
所述第三波分复用隔离器,用于接收通过所述第四传输单元传输的第二泵浦光,将所述第二泵浦光向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传输;
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泵浦光,将所述第二泵浦光向所述掺铒光纤传输;
所述掺铒光纤,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光信号、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二泵浦光,基于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二泵浦光增大所述第二光信号的光功率,以使所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传输距离能够增长;
其中,所述第二光信号通过所述第三传输单元向所述掺铒光纤传输;功率增大后的所述第二光信号依次通过第二波分复用器、所述第三波分复用隔离器以及所述第四传输单元向所述接收端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三波分复用器2056包括公共端2056-1、反射端2056-2以及透射端2056-3;所述第三波分复用隔离器2057包括公共端2057-1、透射端2057-2以及反射端2057-3。
这样,在水下监测光传输系统中采用图6所示的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时,第一光信号、第一泵浦光、第二泵浦光以及第二光信号在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中的传输过程具体如下:
第一光信号的传输路径为:从第一传输单元进入第一波分复用器2051的公共端2051-1,然后经第一波分复用器2051的透射端2051-2继续通过第二传输单元传输给水下探测单元;
第一泵浦光的传输路径为:从第一传输单元进入第一波分复用器2051的公共端2051-1,然后经第一波分复用器2051的反射端2051-3进入第三波分复用器2056的透射端2056-3,然后经过第三波分复用器2056的公共端2056-1进入第二波分复用器2054的反射端2054-3,经过第二波分复用器2054的公共端2054-2进入掺铒光纤2055;
第二光信号的传输路径为:水下探测单元产生的第二光信号,经过第三传输单元进入掺铒光纤2055,在所述掺铒光纤2055中,基于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二泵浦光增大所述第二光信号的光功率,功率增大后的所述第二光信号依次通过第二波分复用器2054、所述第三波分复用隔离器2057以及所述第四传输单元向所述接收端传输;
第二泵浦光的传输路径为:从第四传输单元进入第三波分复用隔离器2057的公共端2057-1,然后经第三波分复用隔离器2057的反射端2057-3进入第三波分复用器2056的反射端2056-2,然后经过第三波分复用器2056的公共端2056-1进入第二波分复用器2054的反射端2054-3,经过第二波分复用器2054的公共端2054-2进入掺铒光纤2055。
这样,根据前述第一光信号、第一泵浦光、第二光信号以及第二泵浦光的传输路径可以知道,第二光信号与第一泵浦光、第二泵浦光反向进入掺铒光纤,实现了后向放大,使得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可放置距离接收端更远的位置,从而可以实现水下更远的传输距离和监测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205还包括:光隔离器2058,用于接收通过所述第三传输单元传输的第二光信号,并保证所述第二光信号向所述掺铒光纤单向传输。
此时,第二光信号的传输路径为:水下探测单元产生的第二光信号,经过第三传输单元、光隔离器2058进入掺铒光纤2055。
需要说明的是,该光隔离器用于改善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的性能,其可以影响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的性能是否能够达到最佳,最终影响系统传输距离的长短。
作为一种可选的后向泵浦增益单元,如图7所示,所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205可以包括:第一波分复用器2051、第二波分复用器2054、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2052、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2053以及掺铒光纤2055,其中,
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用于接收通过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传输的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一光信号,通过第二传输单元将所述第一光信号向所述水下探测单元传输,以及将所述第一泵浦光向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传输;
所述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用于接收通过所述第四传输单元传输的第二泵浦光,将所述第二泵浦光向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传输;
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二泵浦光,将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二泵浦光向所述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传输;
所述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二泵浦光,将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二泵浦光向所述掺铒光纤传输;
所述掺铒光纤,用于所述第二光信号、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二泵浦光,基于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二泵浦光增大所述第二光信号的光功率,以使所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传输距离能够增长;
其中,所述第二光信号依次通过所述第三传输单元和所述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向所述掺铒光纤传输;功率增大后的所述第二光信号依次通过所述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以及所述第四传输单元向所述接收端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在水下监测光传输系统中采用上述结构的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时,第一光信号、第一泵浦光、第二泵浦光以及第二光信号在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中的传输过程具体如下:
第一光信号的传输路径为:从第一传输单元进入第一波分复用器2051的公共端2051-1,然后经第一波分复用器2051的透射端2051-2继续通过第二传输单元传输给水下探测单元;
第一泵浦光的传输路径为:从第一传输单元进入第一波分复用器2051的公共端2051-1,然后经第一波分复用器2051的反射端2051-3进入第二波分复用器2054的透射端2054-1,经过第二波分复用器2054的公共端2054-2进入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2052的反射端2052-2,然后经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2052的公共端2052-1进入掺铒光纤2055;
第二光信号的传输路径为:水下探测单元产生的第二光信号,经过第三传输单元进入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2052的反射端2052-3,然后经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2052的公共端2052-1进入掺铒光纤2055,在所述掺铒光纤2055中,基于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二泵浦光增大所述第二光信号的光功率,功率增大后的所述第二光信号依次通过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2053、所述第四传输单元向所述接收端传输;
第二泵浦光的传输路径为:从第四传输单元进入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2053的公共端2053-1,然后经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2053的的反射端2053-3进入第二波分复用器2054的反射端2054-3,经第二波分复用器2054的公共端2054-2进入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2052的透射端2052-2,然后经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2052的公共端2052-1进入掺铒光纤2055。
这样,根据前述第一光信号、第一泵浦光、第二光信号以及第二泵浦光的传输路径可以知道,第二光信号与第一泵浦光、第二泵浦光同向进入掺铒光纤,实现了前向放大,使得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可放置距离接收端更远的位置,从而可以实现水下更远的传输距离和监测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205还可以包括:反射镜2059,位于所述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与所述掺铒光纤之间,用于反射透过所述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的泵浦光。
此时,功率增大后的所述第二光信号的传输路径为:依次经过反射镜2059、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2053、所述第四传输单元向所述接收端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使用反射镜2059目的在于反射透过所述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的泵浦光,以保证进入掺铒光纤2055的第二泵浦光的功率。
在前述的几种结构的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205中,所述掺铒光纤2055的长度范围可以为:16米(m)~25m,增益谱范围为:1530nm~1570nm。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2051和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2052为低插入损耗无源器件,对泵浦光插入损耗小于0.5dB。需要说明的是,其他波分复用器和波分复用隔离器也为低插入损耗无源器件。但其插入损耗与第一波分复用器2051和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2052不一样,一般为0.8dB。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下监测光传输系统,第一链路与第二链路共同使用的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能够通过两条链路上的泵浦光来增大所述第二光信号的光功率,使得第二光信号能够传输的距离增加,这样,使得所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传输距离能够增长,极大的延长了该水下监测光传输系统的通信距离,扩宽了水下监测系统的监测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水下监测光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发射端、接收端以及连接所述发射端和所述接收端的传输链路;所述传输链路包括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其中,
所述第一链路用于将所述发射端发出的第一光信号通过依次连接的第一放大单元、第一传输单元、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和第二传输单元传输给水下探测单元;
所述第二链路用于将第二光信号通过依次连接的第三传输单元、所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第四传输单元和第二放大单元传输给所述接收端;
其中,所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为所述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所共同使用,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放大单元提供的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二放大单元提供的第二泵浦光增大所述第二光信号的光功率,以使所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传输距离能够增长;所述第二光信号为所述水下探测单元基于检测到的外界信号和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光信号获得;所述外界信号为用于表明水下物体所属种类的特定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包括:第一波分复用器、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第二波分复用器、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以及掺铒光纤,其中,
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用于接收通过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传输的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一光信号,将所述第一光信号通过第二传输单元向所述水下探测单元传输,以及将所述第一泵浦光向所述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传输;
所述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泵浦光,将所述第一泵浦光向所述掺铒光纤传输;
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用于接收通过所述第四传输单元传输的所述第二泵浦光,将所述第二泵浦光向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传输;
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泵浦光,将所述第二泵浦光向所述掺铒光纤传输;
所述掺铒光纤,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光信号、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二泵浦光,基于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二泵浦光增大所述第二光信号的光功率,以使所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传输距离能够增长;
其中,所述第二光信号依次通过所述第三传输单元和所述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向所述掺铒光纤传输;功率增大后的所述第二光信号依次通过第二波分复用器、所述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以及所述第四传输单元向所述接收端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包括:第一波分复用器、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第二波分复用器、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以及掺铒光纤,其中,
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用于接收通过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传输的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一光信号,通过第二传输单元将所述第一光信号向所述水下探测单元传输,以及将所述第一泵浦光向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传输;
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泵浦光,将所述第一泵浦光向所述掺铒光纤传输;
所述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用于接收通过所述第四传输单元传输的第二泵浦光,将所述第二泵浦光向所述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传输;
所述所述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泵浦光,将所述第二泵浦光向所述掺铒光纤传输;
所述掺铒光纤,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光信号、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二泵浦光,基于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二泵浦光增大所述第二光信号的光功率,以使所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传输距离能够增长;
其中,所述第二光信号依次通过所述第三传输单元和所述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向所述掺铒光纤传输;功率增大后的所述第二光信号依次通过第二波分复用器、所述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以及所述第四传输单元向所述接收端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包括:第一波分复用器、第二波分复用器、第三波分复用器、第三波分复用隔离器以及掺铒光纤,其中,
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用于接收通过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传输的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一光信号,通过第二传输单元将所述第一光信号向所述水下探测单元传输,以及将所述第一泵浦光向所述第三波分复用器传输;
所述第三波分复用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泵浦光,将所述第一泵浦光向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传输;
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泵浦光,将所述第一泵浦光向所述掺铒光纤传输;
所述第三波分复用隔离器,用于接收通过所述第四传输单元传输的第二泵浦光,将所述第二泵浦光向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传输;
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泵浦光,将所述第二泵浦光向所述掺铒光纤传输;
所述掺铒光纤,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光信号、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二泵浦光,基于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二泵浦光增大所述第二光信号的光功率,以使所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传输距离能够增长;
其中,所述第二光信号通过所述第三传输单元向所述掺铒光纤传输;功率增大后的所述第二光信号依次通过第二波分复用器、所述第三波分复用隔离器以及所述第四传输单元向所述接收端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还包括:光隔离器,用于接收通过所述第三传输单元传输的第二光信号,并保证所述第二光信号向所述掺铒光纤单向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包括:第一波分复用器、第二波分复用器、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以及掺铒光纤,其中,
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用于接收通过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传输的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一光信号,通过第二传输单元将所述第一光信号向所述水下探测单元传输,以及将所述第一泵浦光向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传输;
所述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用于接收通过所述第四传输单元传输的第二泵浦光,将所述第二泵浦光向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传输;
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二泵浦光,将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二泵浦光向所述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传输;
所述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二泵浦光,将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二泵浦光向所述掺铒光纤传输;
所述掺铒光纤,用于所述第二光信号、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二泵浦光,基于所述第一泵浦光和所述第二泵浦光增大所述第二光信号的光功率,以使所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传输距离能够增长;
其中,所述第二光信号依次通过所述第三传输单元和所述第一波分复用隔离器向所述掺铒光纤传输;功率增大后的所述第二光信号依次通过所述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以及所述第四传输单元向所述接收端传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型远程增益单元还包括:反射镜,位于所述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与所述掺铒光纤之间,用于反射透过所述第二波分复用隔离器的泵浦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与所述第四传输单元的长度相等;且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与所述第四传输单元的长度满足:
Figure FDA0002675468180000041
其中,PD为第一链路中第一放大单元中产生的泵浦光的功率,PU为第二链路中第二放大单元中产生的泵浦光的功率;Δ为泵浦光相对于光信号的传输损耗;αD为光信号在第一链路中的第一传输单元及第二传输单元传输时总损耗;αU为光信号在第二链路中的第三传输单元及第四传输单元传输时的总损耗;L为所述第一传输单元或者所述第四传输单元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大单元包括第一子放大器和第二子放大器;所述第二放大单元包括第三子放大器和第四子放大器;
其中,所述第一子放大器和所述第四子放大器为掺铒光纤放大器;所述第二子放大器和所述第三子放大器为拉曼放大器。
10.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掺铒光纤的长度范围为:16m~25m,增益谱范围为:1530nm~1570nm。
CN202010946500.XA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水下监测光传输系统 Active CN1122175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46500.XA CN112217562B (zh)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水下监测光传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46500.XA CN112217562B (zh)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水下监测光传输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17562A true CN112217562A (zh) 2021-01-12
CN112217562B CN112217562B (zh) 2022-03-11

Family

ID=74049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46500.XA Active CN112217562B (zh)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水下监测光传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1756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48498A (zh) * 2022-01-26 2022-05-0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一种基于跨远泵放大器的无中继海底光缆扰动监测系统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96158A1 (en) * 2003-03-13 2004-10-07 Fujitsu Limited Optical amplifier provided with control function of pumping light, and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using the same
EP1622285A2 (en) * 2004-07-09 2006-02-01 Vrije Universiteit Brussel Multistage equalizer
CN101208884A (zh) * 2005-04-27 2008-06-25 红天系统公司 包括多光缆站和多传输段的海底光传输系统的cotdr装置
US20090324233A1 (en) * 2008-06-26 2009-12-31 Igor Samartsev Fiber-optic long-haul transmission system
CN105049123A (zh) * 2015-07-01 2015-11-11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共用远程增益单元的双向遥泵传输系统
CN105933068A (zh) * 2016-03-31 2016-09-07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随路遥泵结合的无中继光放大系统
CN107534264A (zh) * 2015-03-06 2018-01-02 海王星海底Ip有限公司 光学传输系统和相关的远程光学泵浦放大器(ropa)和方法
CN109451376A (zh) * 2018-11-20 2019-03-08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后向远程增益单元和遥泵放大器
CN109728854A (zh) * 2018-11-20 2019-05-07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向远程增益单元和遥泵放大器
CN110518980A (zh) * 2019-09-11 2019-11-29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率超长单跨距单芯的双向传输系统
CN111490826A (zh) * 2020-04-10 2020-08-04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遥泵放大器及光通信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96158A1 (en) * 2003-03-13 2004-10-07 Fujitsu Limited Optical amplifier provided with control function of pumping light, and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using the same
EP1622285A2 (en) * 2004-07-09 2006-02-01 Vrije Universiteit Brussel Multistage equalizer
CN101208884A (zh) * 2005-04-27 2008-06-25 红天系统公司 包括多光缆站和多传输段的海底光传输系统的cotdr装置
US20090324233A1 (en) * 2008-06-26 2009-12-31 Igor Samartsev Fiber-optic long-haul transmission system
CN107534264A (zh) * 2015-03-06 2018-01-02 海王星海底Ip有限公司 光学传输系统和相关的远程光学泵浦放大器(ropa)和方法
CN105049123A (zh) * 2015-07-01 2015-11-11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共用远程增益单元的双向遥泵传输系统
CN105933068A (zh) * 2016-03-31 2016-09-07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随路遥泵结合的无中继光放大系统
CN109451376A (zh) * 2018-11-20 2019-03-08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后向远程增益单元和遥泵放大器
CN109728854A (zh) * 2018-11-20 2019-05-07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向远程增益单元和遥泵放大器
CN110518980A (zh) * 2019-09-11 2019-11-29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率超长单跨距单芯的双向传输系统
CN111490826A (zh) * 2020-04-10 2020-08-04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遥泵放大器及光通信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肖壹文: "多节点海底信息网的研究与设计",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基础科学辑》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48498A (zh) * 2022-01-26 2022-05-0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一种基于跨远泵放大器的无中继海底光缆扰动监测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17562B (zh) 2022-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302006B1 (en) Cascaded pumping system for distributed raman amplification in optical fiber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0265788B1 (ko) 높은소신호이득을갖는광섬유증폭기
JP7514935B2 (ja) 増幅中空コアファイバ伝送
CN114285473B (zh) 一种双向光放大装置、系统与方法
CN110138453A (zh) 包含远程双向混合放大器的wdm-pon系统
CN112217562B (zh) 一种水下监测光传输系统
EP1643664B1 (en)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remote pumping
US6130775A (en) Bidirectional optical fiber amplifier
CN213754522U (zh) 一种用于光纤水听器阵列的无中继传输系统
US6934078B2 (en) Dispersion-compensated erbium-doped fiber amplifier
CN114173226B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拉曼光放大器的新型无源光网络系统
CN2496195Y (zh) 一种光中继设备
KR100784115B1 (ko) 원격 펌핑 광증폭기를 이용하는 수동형 광가입자망 시스템
CN210899183U (zh) 一种远程增益模块的光学结构
CN112653518B (zh) 一种用于光纤水听器阵列的无中继传输系统及方法
CN209544811U (zh) 远程无源增益模块组
CN201757826U (zh) 一种光放大器
US6091542A (en) Optical fiber amplifier for amplifying signal lights propagating in two opposite directions
US20030156316A1 (en) Dispersion-compensated raman optical fiber amplifier
CN204597214U (zh) 一种基于双反馈结构的混合分立式高非线性光纤放大器
KR100269170B1 (ko) 광섬유 반사체를 이용한 광섬유증폭기
CN107171729A (zh) 带有复合共用泵浦源的无中继传输系统
WO2005054908A3 (en) Undersea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employing raman gain to mitigate shallow water repair penalties
CN210469323U (zh) 一种远程放大器的光学结构
CN215896959U (zh) L波段小信号双向放大器光路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