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13709B - 一种基于相参脉冲串的仿机载数据分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相参脉冲串的仿机载数据分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213709B CN112213709B CN202011113823.7A CN202011113823A CN112213709B CN 112213709 B CN112213709 B CN 112213709B CN 202011113823 A CN202011113823 A CN 202011113823A CN 112213709 B CN112213709 B CN 11221370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ulse
- data
- frame
- coherent
- pulse tra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1427 coherent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1208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pulse sequen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405 data analysi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592 echocardi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72 sequence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41—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using analysis of echo signal for target characterisation; Target signature; Target cross-section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41—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using analysis of echo signal for target characterisation; Target signature; Target cross-section
- G01S7/414—Discriminating targets with respect to background clut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参脉冲串的仿机载数据分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原始二进制文件的数据解译:步骤2,相参脉冲串中脉冲数确定:步骤3,第一个相参脉冲串的起始脉冲的确定:步骤4,进行帧间数据分解;步骤5,帧内数据按照相参脉冲串进行分组。本发明所公开基于相参脉冲串的仿机载数据分组方法,以仿机载模式决定的相参脉冲串为基本单元,对仿机载数据进行帧间分组和帧内分组,使得仿机载数据转化为可以直接用来进行海杂波空时二维处理的数据,为后续数据分析提供可靠保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杂波测量领域,特别涉及该领域中的一种基于相参脉冲串的仿机载数据分组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岸基多通道雷达实现仿机载运动时,因阵列天线长度有限,发射子阵移动的距离是有限的,即用于模拟机载运动的脉冲是有限的,但在实际测量中,当发射子阵移动到阵列末尾时,到下一个脉冲发射子阵又会跳到阵列开始进行移动。所以实际录取的仿机载数据是多个相参脉冲串组合在一起的,如何有效准确地将多组相参脉冲串分组是进行海杂波空时二维特性分析的关键技术之一。
岸基多通道雷达在实现仿机载功能时采用如下时序设计:每次测量数据由多帧数据组成,每帧数据含有多个脉冲,帧内脉冲之间是相参的,帧间脉冲是不相参的,而且每次记录数据并不是一帧的开始。目前国内尚无岸基多通道雷达实现仿机载海杂波测量的平台,对仿机载数据涉及的相参脉冲串问题无相应的处理方案,美国山顶计划仅给出已预处理完成的含有一个相参脉冲串的仿机载数据,怎样对仿机载数据进行相参脉冲串分组无说明。因此,如何将所测的仿机载数据有序完整地划分为能够用于处理的仿机载数据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基于相参脉冲串的仿机载数据分组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相参脉冲串的仿机载数据分组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原始二进制文件的数据解译:
将二进制文件转换为三维数据矩阵,具体步骤为:
步骤11,理清二进制文件组织结构,多通道雷达数据由三根光纤传输的数据组成,每个脉冲数据由包头起始K码,包头信息,多个距离采样值,包头结束K码组成,单个距离采样值由4个通道的I、Q两路数据组成;
步骤12,基于上述二进制文件组织结构,对三根光纤文件分别进行解译,最终以三维矩阵结构存储,一维为空域维,一维为慢时间维,一维为快时间维;
步骤2,相参脉冲串中脉冲数确定:发射子阵从阵列起始移动到阵列末端后,又重新跳至阵列起始进行移动,脉冲数由阵列天线长度和发射子阵包含的列数决定;
步骤3,第一个相参脉冲串的起始脉冲的确定:
步骤31,从数据的帧头信息中读取第一个脉冲对应的脉冲序列号;
步骤32,对第一个脉冲对应的脉冲序列号和步骤2中确定的相参脉冲串中包含的脉冲数进行求余运算,求余运算结果是读取数据中第一个脉冲在完整相参脉冲串中的位置;
步骤33,利用步骤2中确定的相参脉冲串中包含的脉冲数减去步骤32中的求余运算值,即可得到完整相参脉冲串的起始脉冲序列;
步骤4,进行帧间数据分解:根据步骤3中确定的相参脉冲串中起始脉冲对应的脉冲序列号,可对读取的脉冲进行帧间分解,具体步骤为:
步骤41,读取所读数据中所有脉冲的包头信息,并从包头信息中分离出脉冲在每帧数据的脉冲序列号;
步骤42,第一帧数据分解:由步骤3得出的第一个相参脉冲串的起始脉冲序列号,并且每帧数据的脉冲序列号都是从0开始的,基于以上两个脉冲计数标志位,分解出第一帧数据;
步骤43,最后一帧数据分解:从脉冲序列号中找到最后一个脉冲序列为0的脉冲所在位置,从该脉冲所在位置一直到所读数据的最后一个脉冲作为最后一帧数据;
步骤44,中间帧数据分解:基于脉冲序列号,找出脉冲序列号为0的所有位置,从第一个脉冲序列号为0的位置到最后一个脉冲序列号为0的位置,均以每帧数据中设置的脉冲数为间隔进行帧数据分解;
步骤5,帧内数据按照相参脉冲串进行分组:
基于步骤2中的相参脉冲串所包含的脉冲数,将每帧数据中包含的脉冲进行分解,逐帧分解,直到完成数据的最终分解。
进一步的,在步骤12中,采用matlab中的cell结构进行存储,每个cell结构中包含一个通道数据,每个通道数据由距离单元和脉冲数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公开基于相参脉冲串的仿机载数据分组方法,以仿机载模式决定的相参脉冲串为基本单元,对仿机载数据进行帧间分组和帧内分组,使得仿机载数据转化为可以直接用来进行海杂波空时二维处理的数据,为后续数据分析提供可靠保证。
本发明所公开基于相参脉冲串的仿机载数据分组方法,通过建立合理的多通道数据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对多通道数据按照相参脉冲串进行分组,得到可直接用于海杂波空时二维特性分析的数据,为海杂波空时二维特性分析奠定数据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公开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单根光纤的数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公开方法中步骤2确定相参脉冲串中脉冲数的示意图;
图4是雷控序列号和脉冲序列号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相参脉冲串的仿机载数据分组方法,如何有效无误地将数据划分为帧组合数据,在帧组合数据中又划分为多组相参脉冲是本方法的核心内容,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原始二进制文件的数据解译:
为了避免多通道雷达数据错位,目前数据采用三根光纤数据进行存储,每个通道含有4个通道数据,每个通道数据又分为I路数据和Q路数据,为处理方便,目前雷达数据采用的格式是帧设计模式,即每帧数据含有多个脉冲回波,帧内脉冲是相参的,帧与帧之间是不相参的。
数据文件解译是将原始的二进制文件解译成需要用来处理的文件结构,主要是将二进制文件转换为三维数据矩阵,具体步骤为:
步骤11,理清二进制文件组织结构,多通道雷达数据由三根光纤传输的数据组成,每根光纤传输的数据结构如图2所示,数据由多个脉冲回波采样值组成,每个脉冲数据由包头起始K码,包头信息,多个距离采样值,包头结束K码组成,单个距离采样值由4个通道的I、Q两路数据组成;
步骤12,基于上述二进制文件组织结构,对三根光纤文件分别进行解译,最终以三维矩阵结构存储,一维为空域维(通道),一维为慢时间维(脉冲),一维为快时间维(距离单元)。采用matlab中的cell结构进行存储,每个cell结构中包含一个通道数据,每个通道数据由距离单元和脉冲数组成;
步骤2,相参脉冲串中脉冲数确定:发射子阵从阵列起始移动到阵列末端后,又重新跳至阵列起始进行移动,基于此原理,用来进行海杂波空时二维处理的相参脉冲数是有限的,脉冲数由阵列天线长度和发射子阵包含的列数决定;
如图3所示,以天线总子阵数为12,发射子阵含有6个阵子为例,说明完整相参脉冲数的确定过程。发射子阵在脉冲重复周期中移动一个子阵间距离,当发射子阵移至天线阵列末端时,总共有7个脉冲,即确定在发射子阵包含6个子阵,脉间移动1列时,相参脉冲串中的脉冲数为7。
步骤3,第一个相参脉冲串的起始脉冲的确定:
因录取的第一个脉冲并不是帧起始对应的第一个脉冲,无法判定完整的相参脉冲串,因此需要确定第一个相参脉冲串的起始脉冲对应的脉冲序列号。根据读取的第一个脉冲对应的脉冲序列号和步骤2中确定的脉冲数,可反推出第一个完整的相参脉冲串的起始脉冲所对应的脉冲序列号。
将脉冲数设置为100,在解译数据中读取的脉冲数为1300,在上述参数下,各脉冲的脉冲序列号和各帧对应的雷控序列号如图4所示,各脉冲对应的脉冲序列号的起始序列号为0,最大脉冲数为设置值减1,脉冲序列号随脉冲数呈现周期性变化,而帧对应的雷控序列号随帧数的增加呈现阶梯性增长。基于上述数据特点,可确定完整相参脉冲串中的第一个脉冲对应的脉冲序列号,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31,从数据的帧头信息中读取第一个脉冲对应的脉冲序列号;
步骤32,对第一个脉冲对应的脉冲序列号和步骤2中确定的相参脉冲串中包含的脉冲数进行求余运算,求余运算结果是读取数据中第一个脉冲在完整相参脉冲串中的位置;
步骤33,利用步骤2中确定的相参脉冲串中包含的脉冲数减去步骤32中的求余运算值,即可得到完整相参脉冲串的起始脉冲序列;
步骤4,进行帧间数据分解:
因雷达数据是按照帧模式存储的,且读取的数据的第一个脉冲并不是帧起始脉冲,当帧内设置的脉冲数较多时需要分解帧间数据,由于帧与帧之间的脉冲是不相参的,数据分解的首要任务是将帧与帧之间的脉冲数分开。根据步骤3中确定的相参脉冲串中起始脉冲对应的脉冲序列号,可对读取的脉冲进行帧间分解,具体步骤为:
步骤41,读取所读数据中所有脉冲的包头信息,并从包头信息中分离出脉冲在每帧数据的相对编号:脉冲序列号;
步骤42,第一帧数据分解:由步骤3得出的第一个相参脉冲串的起始脉冲序列号,并且每帧数据的脉冲序列号都是从0开始的,基于以上两个脉冲计数标志位,分解出第一帧数据;
步骤43,最后一帧数据分解:从脉冲序列号中找到最后一个脉冲序列为0的脉冲所在位置,从该脉冲所在位置一直到所读数据的最后一个脉冲作为最后一帧数据;
步骤44,中间帧数据分解:基于脉冲序列号,找出脉冲序列号为0的所有位置,从第一个脉冲序列号为0的位置到最后一个脉冲序列号为0的位置,均以每帧数据中设置的脉冲数为间隔进行帧数据分解;
由以上分解结果可知,第一帧数据,最后一帧数据,中间帧数据,这三者包含的相参脉冲串的数目不一致。
步骤5,帧内数据按照相参脉冲串进行分组:
因仿机载模式中的完整相参脉冲数是由天线的长度决定的,且多通道雷达的子阵移动是在帧内进行的,所以帧内脉冲数的设置需要大于仿机载子模式对应的完整相参脉冲数。
由步骤4可知,每帧内的数据的起始脉冲都是第一个发射子阵所对应的回波脉冲,所以基于步骤2中的相参脉冲串所包含的脉冲数,将每帧数据中包含的脉冲进行分解,逐帧分解,直到完成数据的最终分解。
Claims (2)
1.一种基于相参脉冲串的仿机载数据分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原始二进制文件的数据解译:
将二进制文件转换为三维数据矩阵,具体步骤为:
步骤11,理清二进制文件组织结构,多通道雷达数据由三根光纤传输的数据组成,每个脉冲数据由包头起始K码,包头信息,多个距离采样值,包头结束K码组成,单个距离采样值由4个通道的I、Q两路数据组成;
步骤12,基于上述二进制文件组织结构,对三根光纤文件分别进行解译,最终以三维矩阵结构存储,一维为空域维,一维为慢时间维,一维为快时间维;
步骤2,相参脉冲串中脉冲数确定:发射子阵从阵列起始移动到阵列末端后,又重新跳至阵列起始进行移动,脉冲数由阵列天线长度和发射子阵包含的列数决定;
步骤3,第一个相参脉冲串的起始脉冲的确定:
步骤31,从数据的帧头信息中读取第一个脉冲对应的脉冲序列号;
步骤32,对第一个脉冲对应的脉冲序列号和步骤2中确定的相参脉冲串中包含的脉冲数进行求余运算,求余运算结果是读取数据中第一个脉冲在完整相参脉冲串中的位置;
步骤33,利用步骤2中确定的相参脉冲串中包含的脉冲数减去步骤32中的求余运算值,即可得到完整相参脉冲串的起始脉冲序列;
步骤4,进行帧间数据分解:根据步骤3中确定的相参脉冲串中起始脉冲对应的脉冲序列号,可对读取的脉冲进行帧间分解,具体步骤为:
步骤41,读取所读数据中所有脉冲的包头信息,并从包头信息中分离出脉冲在每帧数据的脉冲序列号;
步骤42,第一帧数据分解:由步骤3得出的第一个相参脉冲串的起始脉冲序列号,并且每帧数据的脉冲序列号都是从0开始的,基于以上两个脉冲计数标志位,分解出第一帧数据;
步骤43,最后一帧数据分解:从脉冲序列号中找到最后一个脉冲序列为0的脉冲所在位置,从该脉冲所在位置一直到所读数据的最后一个脉冲作为最后一帧数据;
步骤44,中间帧数据分解:基于脉冲序列号,找出脉冲序列号为0的所有位置,从第一个脉冲序列号为0的位置到最后一个脉冲序列号为0的位置,均以每帧数据中设置的脉冲数为间隔进行帧数据分解;
步骤5,帧内数据按照相参脉冲串进行分组:
基于步骤2中的相参脉冲串所包含的脉冲数,将每帧数据中包含的脉冲进行分解,逐帧分解,直到完成数据的最终分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相参脉冲串的仿机载数据分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2中,采用matlab中的cell结构进行存储,每个cell结构中包含一个通道数据,每个通道数据由距离单元和脉冲数组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113823.7A CN112213709B (zh) | 2020-10-17 | 2020-10-17 | 一种基于相参脉冲串的仿机载数据分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113823.7A CN112213709B (zh) | 2020-10-17 | 2020-10-17 | 一种基于相参脉冲串的仿机载数据分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213709A CN112213709A (zh) | 2021-01-12 |
CN112213709B true CN112213709B (zh) | 2022-03-04 |
Family
ID=74055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113823.7A Active CN112213709B (zh) | 2020-10-17 | 2020-10-17 | 一种基于相参脉冲串的仿机载数据分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213709B (zh)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93286A (en) * | 1983-04-25 | 1986-06-03 |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 Method of operating an agile beam coherent radar |
EP0932836A1 (fr) * | 1997-07-22 | 1999-08-04 | Thomson Csf | Procede de compression d'impulsion avec une forme d'onde a bande synthetique |
WO2002044752A1 (en) * | 2000-12-01 | 2002-06-06 | Klaus Bibl | Iterative spectrum analysis |
CN1496015A (zh) * | 2002-08-08 | 2004-05-12 | 汤姆森许可贸易公司 | 信号接收机的调整方法及相应的接收机 |
WO2018045566A1 (zh) * | 2016-09-09 | 2018-03-15 | 深圳大学 | 基于压缩感知的随机脉冲多普勒雷达角度-多普勒成像方法 |
CN108318866A (zh) * | 2018-01-22 | 2018-07-24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多帧回波联合积累的海杂波抑制方法 |
CN108919213A (zh) * | 2018-08-06 | 2018-11-30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 | 一种机载雷达同步在线分析系统 |
CN110058194A (zh) * | 2019-04-01 | 2019-07-26 | 四川九洲防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目标的方位确定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501685A (zh) * | 2019-08-23 | 2019-11-26 |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 一种基于雷达信号相位补偿的多帧相参积累方法 |
CN110907907A (zh) * | 2019-10-19 | 2020-03-24 |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 一种海杂波多普勒谱特性分析对比方法 |
-
2020
- 2020-10-17 CN CN202011113823.7A patent/CN11221370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93286A (en) * | 1983-04-25 | 1986-06-03 |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 Method of operating an agile beam coherent radar |
EP0932836A1 (fr) * | 1997-07-22 | 1999-08-04 | Thomson Csf | Procede de compression d'impulsion avec une forme d'onde a bande synthetique |
WO2002044752A1 (en) * | 2000-12-01 | 2002-06-06 | Klaus Bibl | Iterative spectrum analysis |
CN1496015A (zh) * | 2002-08-08 | 2004-05-12 | 汤姆森许可贸易公司 | 信号接收机的调整方法及相应的接收机 |
WO2018045566A1 (zh) * | 2016-09-09 | 2018-03-15 | 深圳大学 | 基于压缩感知的随机脉冲多普勒雷达角度-多普勒成像方法 |
CN108318866A (zh) * | 2018-01-22 | 2018-07-24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多帧回波联合积累的海杂波抑制方法 |
CN108919213A (zh) * | 2018-08-06 | 2018-11-30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 | 一种机载雷达同步在线分析系统 |
CN110058194A (zh) * | 2019-04-01 | 2019-07-26 | 四川九洲防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目标的方位确定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501685A (zh) * | 2019-08-23 | 2019-11-26 |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 一种基于雷达信号相位补偿的多帧相参积累方法 |
CN110907907A (zh) * | 2019-10-19 | 2020-03-24 |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 一种海杂波多普勒谱特性分析对比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5)
Title |
---|
Applicability of sea clutter models in nonequilibrium sea conditions;Zhang Yu-shi 等;《IET International Radar Conference 2009》;20091231;第1-4页 * |
Jamming wideband radar using interrupted-sampling repeater;Dejun Feng 等;《IEEE Transactions on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s》;20170217;第1341-1354页 * |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multi-channel radars using simulated sea clutter;Stéphane Kemkemian 等;《2015 IEEE Radar Conference (RadarCon)》;20150625;第1015-1020页 * |
Radar signals with ZACZ based on pairs of D-code sequences and their compression algorithm;Roman N. Ipanov 等;《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20180829;20180829 * |
一种快速的基于压缩感知的多普勒高分辨方法;刘寅 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40615;第38卷(第2期);第82-87页 * |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点迹处理研究;李定山 等;《航天电子对抗》;20121031;第28卷(第5期);第16-19页 * |
基于单帧调频步进脉冲串的高速目标运动补偿算法;刘二平 等;《无线电工程》;20170831;第14-17、26页 * |
基于奇异值分解的雷达微小目标检测方法;吴琳拥 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90531;第48卷(第3期);第326-330页 * |
基于相参脉冲序列的频率精测量;熊波 等;《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190531;第19-23页 * |
基于集群架构的地海杂波数据存储系统;张浙东 等;《现代雷达》;20190531;第41卷(第5期);第52-57、85页 * |
多帧相参积累的检测前跟踪方法;王瑞军 等;《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1231;第134-136、139页 * |
相参脉冲串多普勒频率变化率估计算法;张刚兵 等;《数据采集与处理》;20100930;第25卷(第5期);第560-564页 * |
相参雷达K分布海杂波背景下非相干积累恒虚警检测方法;张坤 等;《电子与信息学报》;20200731;第42卷(第7期);第1627-1635页 * |
雷达信号相参脉冲串频率测量方法研究;卢鑫 等;《航天电子对抗》;20091231;第25卷(第6期);第30-32、61页 * |
高速大容量数据记录仪的设计与实现;杨政军;《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信息科技辑》;20140615;第1-67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213709A (zh) | 2021-01-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1052900A (en) | Multichannel seismic telemeter system and array former | |
CN104698445B (zh) | 一种雷达回波模拟方法及雷达回波信号模拟器 | |
CN108802718B (zh) | 基于随机发射脉冲的时分mimo雷达空时相位解耦方法 | |
CN107589410B (zh) | 一种无断点多目标信号合成方法 | |
CN102288951A (zh) | 基于aic压缩信息获取和fbmp的雷达目标参数估计方法 | |
CN112213709B (zh) | 一种基于相参脉冲串的仿机载数据分组方法 | |
CN114559133B (zh) | 一种普适焊接起弧连续性实时检测方法及系统 | |
CN106093908A (zh) | 一种基于分块分段aic模型的雷达目标检测方法 | |
CN111090093A (zh) | 一种基于fpga的pd雷达发射波形配置方法及装置 | |
CN116629142A (zh) | 基于transformer机制的雷电定位轨迹预测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 |
CN112346058A (zh) | 基于连续脉冲编码提升高速sar平台信噪比的成像方法 | |
CN119722371A (zh) | 一种深海中层鱼资源智能化调查系统及方法 | |
CN116068520A (zh) | 一种基于Transformer的认知雷达联合调制识别与参数估计方法 | |
CN101961251A (zh) | 一种医学超声诊断系统中实时计算变迹曲线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9062684A (zh) | 一种多核处理器的硬件实时动态自适应动态负载平衡方法 | |
CN114640902A (zh) | 一种多接口高速光纤传输装置及方法 | |
US4835744A (en) | Marine seismic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and method | |
CN117216565B (zh) | 多通道特性编码的多余物定位特征数据集构建方法 | |
CN112907143A (zh) | 基于在线动态模板的dar实时自适应波束驻留调度方法 | |
CN118859155A (zh) | 基于轨迹智能分析的雷达集群目标行为动态连续识别方法 | |
US20220349953A1 (en) | Communication interference avoidance and prediction | |
CN106527976B (zh) | 一种基于sata接口的海洋物探数据存储处理系统 | |
CN115202557A (zh) | 一种高速双通道数据实时采集累加电路及方法 | |
CN115479659B (zh) | 一种基于fpga的光纤振动解调装置和方法 | |
CN102594416B (zh) | 用于多波束快速角引导和角捕获系统的多波束信号检测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