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2208139A - 围框的换手方法以及换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围框的换手方法以及换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08139A
CN112208139A CN202011081237.9A CN202011081237A CN112208139A CN 112208139 A CN112208139 A CN 112208139A CN 202011081237 A CN202011081237 A CN 202011081237A CN 112208139 A CN112208139 A CN 1122081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tation
enclosure
enclosure frame
driv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8123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纯军
黄正烈
张双印
董阳
施红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techo Wuh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techo Wuh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techo Wuh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techo Wuh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8123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081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081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081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1MAKING ARTICLE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WORKING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BMAKING CONTAINER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B50/00Making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e.g. boxes or cartons
    • B31B50/02Feeding or positioning sheets, blanks or webs
    • B31B50/04Feeding sheets or blan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1MAKING ARTICLE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WORKING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BMAKING CONTAINER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B50/00Making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e.g. boxes or cartons
    • B31B50/74Auxiliary operation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围框的换手方法以及换手装置,所述换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沿水平移送处在第一工位中的围框,使所述围框从模具上脱出;翻转所述围框,使所述围框面向第二工位所在平面;将所述围框移送至第二工位的上方,并向下将所述围框移送至所述第二工位中。围框成型工作被分配到两个转盘工装上执行时,转盘工装上工位的执行动作变少、执行一次动作的耗时变少,进而提高围框盒型生产工艺的动作效率,使得产量增高。通过本发明的换手方法,使围框在不同工位上的转移,或者不同转盘工装上的转移变得更快速,且姿态更稳定。

Description

围框的换手方法以及换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围框的换手方法以及换手装置。
背景技术
皮壳围框盒型中围框的成型工艺采用了转盘工位上集成设置成型机构的技术,已有的一种围框成型机包括四个工位,能实现围框的自动化成型。
但是,采用一个转盘来集成围框成型动作,导致每个工位上的机构臃肿,耗时较长。目前,产量较低且成型质量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围框的换手方法以及换手装置,旨在解决采用一个转盘来集成围框成型动作,导致每个工位上的机构臃肿,耗时较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围框的换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沿水平移送处在第一工位中的围框,使所述围框从模具上脱出;
翻转所述围框;
将所述围框移送至第二工位的上方,并向下将所述围框移送至所述第二工位中。
可选地,通过可转动的夹持机构夹持所述围框;
所述沿水平移送处在第一工位中的围框,使所述围框从模具上脱出的步骤,具体包括:
驱动所述夹持机构平移,使所述围框从模具上脱出。
可选地,所述模具包括在第一工位中承载所述围框的第一模具,所述第一模具的一侧设有沿水平活动的推块,另一侧设有可摆动的第二模具;
所述翻转所述围框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通过所述推块将所述围框从所述第一模具中脱出,并套入所述第二模具中。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围框的换手装置,包括:
基座;
移送装置,活动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移送装置用以将围框从第一工位移送至第二工位,且所述移送装置在移送所述围框时,将所述围框翻转至与目标平面匹配;以及,
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移送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升降驱动装置和/或平移驱动装置和/或摆动驱动装置,用以驱动所述移送装置上下活动和/或平移和/或摆动。
可选地,所述移送装置包括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
第一滑轨,沿所述基座的第一方向延伸;
两个夹持臂,分别通过两个第一滑座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滑轨,所述两个夹持臂可相对靠近和远离设置,两个所述夹持臂的下端部设有可转动的卡块,所述卡块用以夹持所述围框;以及,
第二滑轨,沿所述基座的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滑轨通过第二滑座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滑轨;
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所述两个夹持臂连接的第一平移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滑座连接的第二平移驱动装置,以及与两个所述卡块连接的转动驱动装置。
可选地,所述卡块的周缘设有多个凸条,所述多个凸条沿所述卡块的周向分散且间隔地布设,用以与所述卡块的侧壁共同夹持所述围框。
可选地,所述卡块的侧壁上设有凸柱,且所述凸柱在其长度方向上呈伸缩活动设置。
可选地,所述转动驱动装置包括:
两个第一转轮,分别转动安装于两个所述夹持臂的下端部,且分别与两个所述卡块连接;
两个第二转轮,分别转动安装于两个所述夹持臂的上端部;
两个第一同步带,分别用于连接位于同一所述夹持臂的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
连接轴,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转轮;以及,
转动驱动电机,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转轮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转轮转动。
可选地,所述转动驱动装置还包括相配合的第三转轮、第四转轮和第二同步带,所述第三转轮与所述转动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四转轮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转轮连接。
可选地,所述夹持机构可上下活动设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升降驱动装置;
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
安装座板,与所述第二滑座连接,用以沿所述第二滑轨滑动;
导柱,沿上下向延伸,所述导柱的下端部用以贯穿所述安装座板而与所述第一滑座连接,其中,所述导柱与所述安装座板可相对滑动设置;以及,
升降驱动气缸,与所述第一滑座连接,用以驱动所述第一滑座上下活动。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围框的换手装置,所述围框的换手装置包括:
基座;
推块,所述推块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基座,用以将所述围框从第一工位中推出;
摆动装置,所述摆动装置可摆动地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摆动装置包括与所述围框相匹配的承载部,且具有用以在所述围框离开所述第一工位后承载所述围框的第一位置,以及在第二工位上方的第二位置;以及,
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所述摆动装置驱动连接的摆动驱动装置。
可选地,所述移送装置还包括卡扣,所述卡扣可活动设置,且用以在所述承载部的第二位置将所述围框从所述承载部上移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围框成型工作被分配到两个转盘工装上执行时,转盘工装上工位的执行动作变少、执行一次动作的耗时变少,进而提高围框盒型生产工艺的动作效率,使得产量增高。通过本发明的换手方法,使围框在不同工位上的转移,或者不同转盘工装上的转移变得更快速,且姿态更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围框的换手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围框的换手装置的一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围框的换手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换手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换手装置的正视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换手装置的包括夹持机构的部分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716921220000041
Figure BDA0002716921220000051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 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皮壳围框盒型中围框的成型工艺采用了转盘工位上集成设置成型机构的技术,已有的一种围框成型机包括四个工位,能实现围框100的自动化成型。但是,采用一个转盘来集成围框100成型动作,导致每个工位上的机构臃肿,耗时较长。目前,产量较低且成型质量不稳定。
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围框的换手方法,请参阅图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换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沿水平移送处在第一工位401中的围框100,使围框100从模具 200上脱出;
S200:翻转围框100;
本实施例中,翻转围框100使围框100面向第二工位402所在平面。
S300:将围框100移送至第二工位402的上方,并向下将围框100移送至第二工位402中。
本发明所述的围框的换手方法应用于一种围框100盒型生产工艺,并通过一种围框成型机实现,在所述围框成型机中,包括第一转盘工装以及第二装盘工装,在第一转盘工装上,设置四个工位:成型工位、贴纸工位、保压工位以及排料工位,在第二转盘工装上,设置四个工位:换手工位、第二折边工位、贴内卡工位、压泡工位,根据所述围框100盒型生产工艺,在换手工位上设置一换手装置,换手装置从排料工位上水平移出围框100,在移出的过程中握住围框100的面纸翻折的部分,使面纸保型,然后在空中旋转使围框100的姿态发生翻转后再向下将围框100放入换手工位中去。请参阅图2- 图3,在所述围框100盒型生产工艺中,步骤S200中围框100的翻转角度为 90°。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第一工位401指的是排料工位,第二工位402指的是换手工位,围框100成型工作被分配到两个转盘工装上执行时,转盘工装上工位的执行动作变少、执行一次动作的耗时变少,进而提高围框100盒型生产工艺的动作效率,使得单位时间内的产量增高。并且,通过本发明的换手方法,使围框100在不同工位上的转移,或者不同转盘工装上的转移变得快速,且姿态更稳定。
可以理解的是,步骤S200和步骤S300并非一定要按照上述实施例的顺序来实施,例如,步骤S300中的“将围框100移送至第二工位402的上方”和步骤S200可以更换顺序,即先将围框100移送至第二工位402的上方,再翻转围框100,使围框100面向第二工位402所在平面,这一实施例仍然可以达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而且不会使本发明产生实质上的区别。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为所述换手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通过可转动的夹持机构300夹持围框100,所述沿水平移送处在第一工位401中的围框100,使围框100从模具200上脱出的步骤,具体包括:
S101:驱动夹持机构300平移,使围框100从模具200上脱出。
夹持机构300包括卡扣,通过卡扣将围框100夹持固定,然后将围框100 水平移出,在到达第二工位402上方之后,夹持机构300自身转动,或者夹持机构300上的卡扣转动,使围框100翻转90°。在水平移出围框100之后,继续平移到第二工位402上方的动作和围框100翻转的动作可以不按照特定的顺序实施。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模具200包括在第一工位 401中承载围框100的第一模具200,第一模具200的一侧设有沿水平活动的推块500,另一侧设有可摆动的第二模具200,其中,第二模具200与围框100 相匹配,可承载围框100,所述翻转围框100,使围框100面向第二工位402 所在平面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S201:通过推块500将围框100从第一模具200中脱出,并移送至摆动机构600中。
在摆动过程中,同时实现围框100翻转和围框100移位,动作效率高而稳定,围框100的姿态也稳定。可以理解的是,摆动机构600也可以设置为可平移活动。
基于本发明提出的围框的换手方法,本发明的围框的换手装置包括基座1、移送装置以及驱动装置,所述移送装置活动安装于基座1,移送装置用以将围框100从第一工位401移送至第二工位402,且移送装置在移送围框100时,将围框100翻转至与目标平面匹配,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基座1,驱动装置与移送装置连接,驱动装置包括升降驱动装置和/或平移驱动装置和/或摆动驱动装置,用以驱动移送装置上下活动和/或平移和/或摆动。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换手装置作为所述围框100盒型生产工艺的生产线的一部分,其第一工位401指的是排料工位,第二工位402指的是换手工位。在围框100从排料工位到达换手工位时,需要翻转90°,基于此,所述移送装置的活动方式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平移、上下升降或摆动,或上述活动方式的组合,驱动移送装置的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为升降驱动装置、平移驱动装置或摆动驱动装置,或上述装置的组合。
请参阅图3-图6,为所述换手装置的一实施例,所述移送装置包括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第一滑轨21、两个夹持臂22以及第二滑轨23,第一滑轨21沿基座1的第一方向延伸,本实施例中并列地设有两个,两个夹持臂22分别通过两个第一滑座24滑动安装于第一滑轨21,两个夹持臂22在第一滑轨 21上可相对靠近和远离设置,两个夹持臂22的下端部设有可转动的卡块221,卡块221用以夹持围框100,第二滑轨23沿基座1的第二方向延伸,本实施例中并列地设有两个,且第二滑轨23通过第二滑座25滑动安装于第一滑轨 21,其中,驱动装置包括与两个夹持臂22连接的第一平移驱动装置、与第二滑座25连接的第二平移驱动装置,以及与两个卡块221连接的转动驱动装置。
两个夹持臂22通过各自的卡块221将围框100夹持固定后平移至第二工位402上方,卡块221转动实现翻转围框100。请参阅图5和图6,第一平移驱动装置包括两个平移驱动气缸31,分别驱动连接两个夹持臂22,使两个夹持臂22可独立活动,与第二滑座25连接的第二平移驱动装置包括丝杠螺母结构32。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夹持臂22可以设置为可摆动,而卡块221设置为固定连接在夹持臂22上。
进一步地,卡块221的周缘设有多个凸条221a,多个凸条221a沿卡块221 的周向分散且间隔地布设,用以与卡块221的侧壁共同夹持围框100。
卡块221的侧壁上设有凸柱221b,且凸柱221b在其长度方向上呈伸缩活动设置,在夹持围框100的过程中,使围框100的姿态更稳定。
请参阅图6,转动驱动装置包括两个第一转轮331、两个第二转轮332、两个第一同步带333、连接轴334以及转动驱动电机,两个第一转轮331分别转动安装于两个夹持臂22的下端部,且分别与两个卡块221连接,两个第二转轮332分别转动安装于两个夹持臂22的上端部,两个第一同步带333分别用于连接位于同一夹持臂22的第一转轮331和第二转轮332,连接轴334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两个第二转轮332,转动驱动电机与其中一个第二转轮332连接,以驱动第二转轮332转动。
所述连接轴334为键轴,只需要驱动其中一个夹持臂22上的第二转轮332,就能使另一个夹持臂22上的第二转轮332同步转动,通过设置转动轴承等其他部件,可以同时实现两端的第二转轮332在连接轴334上滑动,以及带动两个第二转轮332转动。
进一步地,转动驱动装置还包括相配合的第三转轮335、第四转轮336和第二同步带337,第三转轮335与转动驱动电机连接,第四转轮336与其中一个第二转轮332连接。第三转轮335、第四转轮336和第二同步带337设置在其中一个夹持臂22的一侧,转动驱动电机可设置在第二滑座25上。
请参阅图4和图5,夹持机构300可上下活动设置,驱动装置包括升降驱动装置,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座板341、导柱342以及升降驱动气缸343,安装座板341与第二滑座25连接,用以沿第二滑轨23滑动,导柱342沿上下向延伸,导柱342的下端部用以贯穿安装座板341而与第一滑座24连接,其中,导柱342与安装座板341可相对滑动设置,升降驱动气缸343与第一滑座24连接,用以驱动第一滑座24上下活动。
基于本发明的围框的换手方法,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围框的换手装置,请参阅图3,为所述换手装置的一实施例,所述换手装置包括基座、推块500、摆动装置以及驱动装置,推块500可活动地安装于基座,用以将围框100从第一工位中推出,摆动装置可摆动地安装于基座,摆动装置包括与围框100 相匹配的承载部,且具有用以在围框100离开第一工位401后承载围框100 的第一位置,以及在第二工位402上方的第二位置,驱动装置安装于基座,并包括与摆动装置驱动连接的摆动驱动装置。在该换手装置的实施例中,所述承载部可设置为与围框100相匹配的模具200。
进一步地,移送装置还包括卡扣,卡扣可活动设置,用以在承载部的第二位置将围框100从承载部上移出,使其最终进入到第二工位402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围框的换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沿水平移送处在第一工位中的围框,使所述围框从模具上脱出;
翻转所述围框;
将所述围框移送至第二工位的上方,并向下将所述围框移送至所述第二工位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框的换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可转动的夹持机构夹持所述围框;
所述沿水平移送处在第一工位中的围框,使所述围框从模具上脱出的步骤,具体包括:
驱动所述夹持机构平移,使所述围框从模具上脱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框的换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在第一工位中承载所述围框的第一模具,所述第一模具的一侧设有沿水平活动的推块,另一侧设有可摆动的第二模具;
所述翻转所述围框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通过所述推块将所述围框从所述第一模具中脱出,并套入所述第二模具中。
4.一种围框的换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
移送装置,活动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移送装置用以将围框从第一工位移送至第二工位,且所述移送装置在移送所述围框时,将所述围框翻转至与目标平面匹配;以及,
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移送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升降驱动装置和/或平移驱动装置和/或摆动驱动装置,用以驱动所述移送装置上下活动和/或平移和/或摆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围框的换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送装置包括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
第一滑轨,沿所述基座的第一方向延伸;
两个夹持臂,分别通过两个第一滑座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滑轨,所述两个夹持臂可相对靠近和远离设置,两个所述夹持臂的下端部设有可转动的卡块,所述卡块用以夹持所述围框;以及,
第二滑轨,沿所述基座的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滑轨通过第二滑座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滑轨;
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所述两个夹持臂连接的第一平移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滑座连接的第二平移驱动装置,以及与两个所述卡块连接的转动驱动装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围框的换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的周缘设有多个凸条,所述多个凸条沿所述卡块的周向分散且间隔地布设,用以与所述卡块的侧壁共同夹持所述围框。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围框的换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的侧壁上设有凸柱,且所述凸柱在其长度方向上呈伸缩活动设置。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围框的换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驱动装置包括:
两个第一转轮,分别转动安装于两个所述夹持臂的下端部,且分别与两个所述卡块连接;
两个第二转轮,分别转动安装于两个所述夹持臂的上端部;
两个第一同步带,分别用于连接位于同一所述夹持臂的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
连接轴,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转轮;以及,
转动驱动电机,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转轮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转轮转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围框的换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驱动装置还包括相配合的第三转轮、第四转轮和第二同步带,所述第三转轮与所述转动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四转轮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转轮连接。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围框的换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可上下活动设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升降驱动装置;
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
安装座板,与所述第二滑座连接,用以沿所述第二滑轨滑动;
导柱,沿上下向延伸,所述导柱的下端部用以贯穿所述安装座板而与所述第一滑座连接,其中,所述导柱与所述安装座板可相对滑动设置;以及,
升降驱动气缸,与所述第一滑座连接,用以驱动所述第一滑座上下活动。
11.一种围框的换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
推块,所述推块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基座,用以将所述围框从第一工位中推出;
摆动装置,所述摆动装置可摆动地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摆动装置包括与所述围框相匹配的承载部,且具有用以在所述围框离开所述第一工位后承载所述围框的第一位置,以及在第二工位上方的第二位置;以及,
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所述摆动装置驱动连接的摆动驱动装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围框的换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送装置还包括卡扣,所述卡扣可活动设置,且用以在所述承载部的第二位置将所述围框从所述承载部上移出。
CN202011081237.9A 2020-10-10 2020-10-10 围框的换手方法以及换手装置 Pending CN1122081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81237.9A CN112208139A (zh) 2020-10-10 2020-10-10 围框的换手方法以及换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81237.9A CN112208139A (zh) 2020-10-10 2020-10-10 围框的换手方法以及换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08139A true CN112208139A (zh) 2021-01-12

Family

ID=74053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81237.9A Pending CN112208139A (zh) 2020-10-10 2020-10-10 围框的换手方法以及换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0813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36868A (zh) * 2022-01-10 2022-05-27 中科天工(武汉)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向盒体内装围框的方法及围框装配工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30387A (ko) * 2011-09-19 2013-03-27 이래용 고속 오픈형 박스 제조장치
CN104139979A (zh) * 2014-07-08 2014-11-12 东莞市三信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送料装置
CN110282401A (zh) * 2019-07-19 2019-09-27 武汉心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5g通讯产品旋转翻面装置
CN110978618A (zh) * 2019-11-19 2020-04-10 中科天工(武汉)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皮壳围框盒型的制作方法及生产工艺
CN210709464U (zh) * 2019-10-15 2020-06-09 广东为尔润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全自动翻转移料机
CN211616774U (zh) * 2019-11-18 2020-10-02 中科天工(武汉)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包装盒围框成型装置
CN214056594U (zh) * 2020-10-10 2021-08-27 中科天工(武汉)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围框的换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30387A (ko) * 2011-09-19 2013-03-27 이래용 고속 오픈형 박스 제조장치
CN104139979A (zh) * 2014-07-08 2014-11-12 东莞市三信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送料装置
CN110282401A (zh) * 2019-07-19 2019-09-27 武汉心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5g通讯产品旋转翻面装置
CN210709464U (zh) * 2019-10-15 2020-06-09 广东为尔润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全自动翻转移料机
CN211616774U (zh) * 2019-11-18 2020-10-02 中科天工(武汉)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包装盒围框成型装置
CN110978618A (zh) * 2019-11-19 2020-04-10 中科天工(武汉)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皮壳围框盒型的制作方法及生产工艺
CN214056594U (zh) * 2020-10-10 2021-08-27 中科天工(武汉)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围框的换手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36868A (zh) * 2022-01-10 2022-05-27 中科天工(武汉)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向盒体内装围框的方法及围框装配工艺
CN114536868B (zh) * 2022-01-10 2024-06-04 中科天工(武汉)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向盒体内装围框的方法及围框装配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2101317A (ja) 長尺材曲げ加工用のロボットハンドおよび長尺材曲げ加工システム
CN215200206U (zh) 切割定位治具
CN112208139A (zh) 围框的换手方法以及换手装置
CN111266860B (zh) 一种汽车玩具智能组装协作机器人
CN211895093U (zh) 一种按键装配输送机构
CN113182857A (zh) 一种5g高速连接器端子组装设备
JP2547841Y2 (ja) 板材把持装置
CN214056594U (zh) 围框的换手装置
JPH07185668A (ja) 折曲機のワーク前面位置決め装置
CN221363884U (zh) 一种加工中心的自动换刀机构
WO2021109304A1 (zh) 一种生产线用工装的快速移载定位机构
CN211894960U (zh) 一种生产线用工装的快速移载定位机构
CN215515793U (zh) 一种平推式玻片转移装置
JPH09388U (ja) 板材把持装置
CN208732092U (zh) 一种轮胎加工用的轮胎搬运设备
CN209159140U (zh) 一种热转印装置
CN208543825U (zh) 连续式dlp型3d打印机
CN215945956U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合盖翻转装置及翻转机构
CN117719815B (zh) 伺服热转印机自动上下料装置
CN115258347B (zh) 电能表检定系统中的贴标装置
CN216464087U (zh) 一种用于玻璃模具的找正装置
CN111070640B (zh) 一种瓶坯把手旋转同步上料吹瓶设备
CN221509881U (zh) 一种线路板加工夹持器
CN219164409U (zh) 一种电机端盖组装设备
CN213968448U (zh) 一种管件加工折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