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93087B - 无人机的无线充电方法、设备与装置以及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人机的无线充电方法、设备与装置以及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193087B CN112193087B CN202011063281.7A CN202011063281A CN112193087B CN 112193087 B CN112193087 B CN 112193087B CN 202011063281 A CN202011063281 A CN 202011063281A CN 112193087 B CN112193087 B CN 11219308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less charging
- charging
- connector
- unmanned aerial
- conducti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2—I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F—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IRCRAFT; DESIGNING,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CLEAN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HANDLING, TRANSPORTING, TESTING OR INSPECTING AIRCRAFT COMPON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F1/00—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10/00—Type of UAV
- B64U10/10—Rotorcraf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50/00—Propulsion; Power supply
- B64U50/10—Propulsion
- B64U50/19—Propulsion using electrically powered moto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00/00—Type of vehicles
- B60L2200/10—Air craft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的无线充电方法以及相应的无线充电设备、无线充电装置以及用于无线充电方法和设备中的连接装置。无线充电方法包括:将多个无线充电发射器件可拆卸地连接,形成充电平台面积可变的充电阵列;根据待充电的无人机的大小调节的所述充电阵列的充电平台面积;在所述充电平台上停放所述无人机,进行充电工作。本发明通过采用改变无线充电设备的充电平台面积的技术手段,解决了无线充电设备无法兼容大小不同的无人机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充电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无人机的无线充电方法、设备与装置以及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人机充电领域,目前的无线充电设备的充电平台面积都是固定的,由此使得,无线充电设备的应用范围狭窄、兼容性差,给无人机的充电工作带来了许多困扰。因为,无人机的大小因其品牌、型号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无线充电设备的充电平台面积固定时,很难兼容大小不同的无人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通过采用改变无线充电设备的充电平台面积的技术手段,至少提供一种无人机无线充电方法以及相应的充电设备与装置,解决无线充电设备无法兼容大小不同的无人机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人机的无线充电方法,包括:
将多个无线充电发射器件可拆卸地连接形成充电平台面积可变的充电阵列;
根据待充电的无人机的大小调节的所述充电阵列的充电平台面积;
在所述充电平台上停放无人机,进行充电工作。
在本发明中,“无线充电发射器件”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实现,通常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电学器件都可以作为本发明中所述的无线充电发射器件,例如感应充电线圈。“充电面”主要指的是,无线充电发射器件朝向待充电设备方向的面部,当待充电设备接近该充电面时,使得无线充电发射器件能够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另外,如果待充电设备放置在该充电面上时,该充电面能够起到对待充电设备的支撑作用。当多个无线充电发射器件连接在一起时,形成充电阵列,多个充电面即构成充电平台。
“无人机停机坪”在本文中是作为对充电平台形象化描述所提出的术语,如前文所述的,其主要功能是为了接纳需要充电的无人机,为其提供栖身之所,便于实现充电工作。
本发明通过将多个充电面以朝向一致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形成面积可变的充电平台,使得充电平台能够根据无人机的尺寸大小调节自身的面积,接纳大小不同的无人机,解决无线充电设备无法兼容大小不同的无人机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无人机的无线充电设备,包括:
将多个无线充电发射器件可拆卸地连接形成充电平台面积可变的充电阵列,其中,每个无线充电发射器件的充电面以朝向一致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形成所述充电平台,所述充电平台用作无人机停机坪,以接纳需要充电的无人机。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无线充电发射器件可以是无线充电板。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充电面设置为平面。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充电面设置为矩形平面、等边三角形平面、正六边形平面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无人机的无线充电发射器件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将权利要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中的多个无线充电发射器件进行可拆卸地连接;或者用于将权利要求第二方面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中的多个无线充电发射器件进行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
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侧部朝内部凹陷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连接器内设置有第一导电接头,所述第一导电接头的一端伸入所述凹槽,另一端用于与无线充电发射器件连接;和
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凹槽匹配的凸部,所述第二连接器内设置有第二导电接头,所述第二导电接头的一端位于所述凸部中,另一端用于与无线充电发射器件连接;
其中,当所述凸部插入所述凹槽中时,所述第一导电接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接头的一端连接。
本申请中,导电接头主要作用是用来导通电流,可以利用常用的导电材料制备,例如金属。
本申请通过相互匹配的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可以实现多个无线充电发射器件的可拆卸连接,能够根据需要调节用于给无人机充电的充电平台面积。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无人机的无线充电发射器件的连接装置,用于将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中的多个无线充电发射器件进行可拆卸地连接;或者用于将第二方面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中的多个无线充电发射器件进行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
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在两个侧部分别朝内凹陷形成开口方向相反的两个凹槽,所述第一连接器内设置有第一导电接头,所述第一导电接头的一端伸入其中一个凹槽,另一端伸入另一个凹槽;和
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凹槽匹配的凸部,用于插入到所述凹槽中,所述第二连接器内设置有第二导电接头,所述第二导电接头的一端位于所述凸部中,另一端用于与无线充电发射器件连接;
其中,当所述凸部插入所述凹槽中时,所述第一导电接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接头的一端或另一端连接。
本申请中,导电接头主要作用是用来导通电流,可以利用常用的导电材料制备,例如金属。
本申请通过相互匹配的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可以实现多个无线充电发射器件的可拆卸连接,能够根据需要调节用于给无人机充电的充电平台面积。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
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无人机的无线充电装置,包括。
第二方面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和
升降设备,用于升降所述无线充电设备。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技术效果至少包括:本发明通过将多个充电面以朝向一致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形成面积可变的充电平台,使得充电平台能够根据无人机的尺寸大小调节自身的面积,接纳大小不同的无人机,解决无线充电设备无法兼容大小不同的无人机的问题。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无线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设备与无人机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设备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连接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连接装置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设备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此外,“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再者,术语“包括”和“设置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除以上所述外,仍需要强调的是,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第一实施例>
如图1-2所示,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的无线充电方法,包括:
S101、将多个无线充电发射器件可拆卸地连接形成充电平台面积可变的充电阵列;
S102、根据待充电的无人机的大小调节所述充电阵列的充电平台面积;
S103、在所述充电平台上停放无人机,进行充电工作。
在本发明中,本发明通过将多个充电面以朝向一致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形成面积可变的充电平台,使得充电平台能够根据无人机的尺寸大小调节自身的面积,接纳大小不同的无人机,解决了无线充电设备无法兼容大小不同的无人机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无线充电发射器件可拆卸地连接,可以利用现有技术实现,也可以通过下文所述的第二至第四实施例实现。
<第二实施例>
如图2所示,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无人机的无线充电设备10,包括:
由多个无线充电发射器件100可拆卸地连接形成充电平台面积可变的充电阵列,其中,每个无线充电发射器件100的充电面以朝向一致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形成所述充电平台,所述充电平台用作无人机停机坪,以接纳需要充电的无人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发射器件100可以是无线充电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面设置为平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面设置为矩形平面、等边三角形平面、正六边形平面中的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无线充电发射器件100可拆卸地连接,可以利用现有技术实现,也可以通过下文所述的第三至第四实施例实现。
<第三实施例>
如图3-5所示,第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的无线充电发射器件100 的连接装置200,用于将权利要求第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中的多个无线充电发射器件100进行可拆卸地连接;或者用于将权利要求第二实施例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中的多个无线充电发射器件100进行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连接装置200包括:
第一连接器210,所述第一连接器210包括第一连接部211与第二连接部212,第一连接部211的侧部朝内部(在图1中就是朝向第二连接部212 的方向)凹陷形成凹槽2111,所述第一连接器210内设置有第一导电接头213,第一导电接头213贯穿第一连接部211与第二连接部212,所述第一导电接头213的一端伸入所述凹槽2111,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二连接部212至第二连接部212的外部,并且用于与一无线充电发射器件100电连接;和
第二连接器220,所述第二连接器210包括第三连接部221与第四连接部222,所述第二连接器220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凹槽2111匹配的凸部,在本实施例中具体是通过将第三连接部221设置成所述凸部来实现的;所述凸部与第四连接部222邻接,也就是直接连接(当然在某些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是直接连接),并且凸部的体积小于第四连接部222,或者说,在朝向所述凹槽2111的方向上,凸部的侧面面积小于第四连接部222的侧面面积;凸部与第四连接部222连接在一起后,形似T形结构;所述第二连接器220 内设置有第二导电接头223,所述第二导电接头223的一端位于所述凸部中,另一端伸出第四连接部222至第四连接部222的外部,用于与一无线充电发射器件100连接;
其中,当所述凸部插入所述凹槽2111中时,所述第一导电接头21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接头223的一端连接。
本申请通过相互匹配的第一连接器210与第二连接器22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可以实现多个无线充电发射器件100的可拆卸连接,由此能够根据需要调节用于给无人机充电的充电平台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部为绝缘体。避免引起第一导电接头213、第二导电接头223与无人机的无线充电发射器件100中的其他电路机构接触,发生短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接头213与所述第二导电接头223外周包裹有绝缘材料。避免引起第一导电接头213、第二导电接头223与无人机无线充电发射器件100中的其他电路机构接触,发生短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器210在设置所述凹槽2111的侧部设置第一磁体,所述第二连接器220在设置所述凸部的侧部设置第二磁体,其中,当所述凸部插入所述凹槽2111中后,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磁吸在一起。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是将第一连接部211设置为第一磁体,第三连接部 221设置为第二磁体。能够提升第一连接器210与第二连接器220连接后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接头223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电接头213的一端匹配的连接孔2231,当所述凸部插入所述凹槽2111中后,所述第一导电接头213的一端插入到所述连接孔2231中。
<第四实施例>
如图6-8所示,第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的无线充电发射器件的连接装置,用于将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中的多个无线充电发射器件100进行可拆卸地连接;或者用于将第二实施例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中的多个无线充电发射器件100进行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连接装置300包括:
第一连接器310,所述第一连接器310在两个侧部分别朝内凹陷形成开口方向相反的两个凹槽,两个凹槽大小相等、形状相同(当然,在某些其他实施例中,两个凹槽的大小也可以不相等,形状之间也可以存在一定的差异),两个凹槽包括第一凹槽3111与第二凹槽3121,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310 包括第一连接部311与第二连接部312,第一连接部311在侧部朝内(在图1 中就是朝向第二连接部312的方向)凹陷形成所述第一凹槽3111,第二连接部312在侧部朝内(在图2中就是朝向第一连接部311的方向)凹陷形成所述第二凹槽3121,第一凹槽3111与第二凹槽3121开口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连接器310内设置有第一导电接头313,所述第一导电接头313的一端伸入第一凹槽3111,另一端伸入第二凹槽3121;和
第二连接器320,所述第二连接器320包括第三连接部321与第四连接部322,所述第二连接器320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凹槽匹配的凸部,用于插入到第一凹槽3111或第二凹槽3121中,在本实施例中具体是通过将第三连接部321设置成所述凸部来实现的;所述凸部与第四连接部322邻接,也就是直接连接(当然在某些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是直接连接),并且凸部的体积小于第四连接部322,或者说,在朝向第一凹槽3111或第二凹槽3121的方向上,凸部的侧面面积小于第四连接部322的侧面面积;凸部与第四连接部322连接在一起后,形似T形结构;所述第二连接器320内设置有第二导电接头323,所述第二导电接头323的一端位于所述凸部中,另一端伸出第四连接部322至第四连接部322的外部,用于与一无线充电发射器件100 连接;
其中,当所述凸部插入第一凹槽3111或第二凹槽3121中时,所述第一导电接头31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接头323的一端或另一端连接。
本申请中,无线充电发射器件100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实现,例如内部设置有感应充电发射线圈的电学器件。无线充电发射器件100用于给带充电设备充电的面为充电面,当多个无线充电发射器件100连接在一起时,多个充电面即构成充电平台,当然一个充电面也可以构成充电平台。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一连接器310可以匹配两个第二连接器320,每个第二连接器320都直接与一个无线充电发射器件100连接,因此,要实现多个无线充电发射器件100之间的连接,在每个连接装置300中就需要设置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器310与至少两个第二连接器320。
由此,本申请通过相互匹配的第一连接器310与第二连接器32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可以实现多个无线充电发射器件100的可拆卸连接,能够根据需要调节用于给无人机充电的充电平台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部为绝缘体。避免引起第一导电接头313、第二导电接头323与无人机无线充电发射器件100中的其他电路机构接触,发生短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接头313与所述第二导电接头323外周包裹有绝缘材料。避免引起第一导电接头313、第二导电接头323与无人机无线充电发射器件100中的其他电路机构接触,发生短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器310在设置所述凹槽的侧部设置第一磁体,所述第二连接器320在设置所述凸部的侧部设置第二磁体,其中,当所述凸部插入所述凹槽中后,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磁吸在一起。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是将第一连接部311、第二连接部312设置为第一磁体,第三连接部321设置为第二磁体。能够提升第一连接器310与第二连接器320 连接后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接头323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电接头313的一端匹配的连接孔3231,当所述凸部插入所述凹槽中后,所述第一导电接头313的一端插入到所述连接孔3231中。
<第五实施例>
如图9所示,第五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20的无线充电装置,包括。
第二实施例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10,用于为无人机20充电;和
升降设备30,用于升降所述无线充电设备1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9)
1.无人机的无线充电发射器件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侧部朝内部凹陷形成凹槽,所述第一连接器内设置有第一导电接头,所述第一导电接头的一端伸入所述凹槽,另一端用于与无线充电发射器件连接;和
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凹槽匹配的凸部,所述第二连接器内设置有第二导电接头,所述第二导电接头的一端位于所述凸部中,另一端用于与无线充电发射器件连接;
其中,当所述凸部插入所述凹槽中时,所述第一导电接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接头的一端连通;
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可实现多个无线充电发射器件的可拆卸连接;多个无线充电发射器件可拆卸地连接后,可形成充电平台面积可变的充电阵列,其中,每个无线充电发射器件的充电面以朝向一致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形成所述充电平台。
2.无人机的无线充电发射器件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在两个侧部分别朝内凹陷形成开口方向相反的两个凹槽,所述第一连接器内设置有第一导电接头,所述第一导电接头的一端伸入其中一个凹槽,另一端伸入另一个凹槽;和
至少两个第二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两个凹槽匹配的凸部,用于插入到所述两个凹槽中,所述第二连接器内设置有第二导电接头,所述第二导电接头的一端位于所述凸部中,另一端用于与无线充电发射器件连接;
其中,当所述凸部插入所述两个凹槽中时,所述第一导电接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接头的一端或另一端连接;
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器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器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可实现多个无线充电发射器件的可拆卸连接;多个无线充电发射器件可拆卸地连接后,可形成充电平台面积可变的充电阵列,其中,每个无线充电发射器件的充电面以朝向一致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形成所述充电平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在设置所述两个凹槽的侧部设置第一磁体,所述第二连接器在设置所述凸部的侧部设置第二磁体,其中,当所述凸部插入所述两个凹槽中后,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磁吸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接头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电接头的一端匹配的连接孔,当所述凸部插入所述两个凹槽中后,所述第一导电接头的一端插入到所述连接孔中。
5.无人机的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连接装置;和
多个无线充电发射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器件是无线充电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器件的充电面设置为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器件的充电面设置为矩形平面、等边三角形平面、正六边形平面中的一种。
9.无人机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5-8任一所述的无人机的无线充电设备;和
升降设备,用于升降所述无人机的无线充电设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063281.7A CN112193087B (zh) | 2020-09-30 | 2020-09-30 | 无人机的无线充电方法、设备与装置以及连接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063281.7A CN112193087B (zh) | 2020-09-30 | 2020-09-30 | 无人机的无线充电方法、设备与装置以及连接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193087A CN112193087A (zh) | 2021-01-08 |
CN112193087B true CN112193087B (zh) | 2024-06-11 |
Family
ID=74012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063281.7A Active CN112193087B (zh) | 2020-09-30 | 2020-09-30 | 无人机的无线充电方法、设备与装置以及连接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193087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01179A (zh) * | 2014-01-03 | 2014-04-02 | 郝广仁 | 模组式无线充电系统 |
CN108155728A (zh) * | 2017-12-29 | 2018-06-12 | 武汉大学 | 一种用于无人机动态稳定续航无线充电系统 |
CN109159677A (zh) * | 2018-08-01 | 2019-01-08 | 深圳市旭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人机充电基站 |
CN110112839A (zh) * | 2019-05-20 | 2019-08-09 | 西北工业大学 | 一种充电区域可调的无线充电装置及其方法 |
-
2020
- 2020-09-30 CN CN202011063281.7A patent/CN11219308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01179A (zh) * | 2014-01-03 | 2014-04-02 | 郝广仁 | 模组式无线充电系统 |
CN106026246A (zh) * | 2014-01-03 | 2016-10-12 | 郝广仁 | 一种模组式无线充电系统 |
CN108155728A (zh) * | 2017-12-29 | 2018-06-12 | 武汉大学 | 一种用于无人机动态稳定续航无线充电系统 |
CN109159677A (zh) * | 2018-08-01 | 2019-01-08 | 深圳市旭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人机充电基站 |
CN110112839A (zh) * | 2019-05-20 | 2019-08-09 | 西北工业大学 | 一种充电区域可调的无线充电装置及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193087A (zh) | 2021-01-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24025B (zh) | 用于连接器系统的磁性插头和插座 | |
US8894419B1 (en) | Magnetically connected universal computer power adapter | |
US20150325953A1 (en) | Electronic connector | |
WO2014003380A1 (ko) | 전기자동차용 비삽입식 충전플러그 및 이에 비삽입 접점되는 충전포트 | |
CN103636074A (zh) | 稳固的磁性连接器 | |
US9876311B2 (en) | Magnetically connectable device with self-aligning connector | |
KR101536888B1 (ko) | 자기력으로 고정되는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충전 장치 | |
WO2011088012A1 (en) | Break-away connection for in-flight entertainment system | |
US20210399585A1 (en) | Mobile Device Charger | |
US20240079889A1 (en) | Charging base system | |
EP3414801B1 (en) | Electronic connector with c-shaped tapered extension | |
CN112193087B (zh) | 无人机的无线充电方法、设备与装置以及连接装置 | |
WO2022041805A1 (zh) | 供电结构及脱毛美容仪 | |
CN205666362U (zh) | 一种小间距射频矩形电连接器 | |
EP2535984A3 (en) | Electrical connection means | |
CN213705191U (zh) | 连接装置、无人机的无线充电发射装置与系统 | |
KR20200023738A (ko) | 자석 결합 구조의 충전 커넥터 | |
CN213199470U (zh) | 无人机的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及连接装置与系统 | |
CN209608020U (zh) | 一种转接头及其连接器 | |
JP2015177207A (ja) | アンテナおよび電子機器 | |
CN209874346U (zh) | 一种无线充电地板系统 | |
CN204991987U (zh) | 电连接器 | |
CN211298703U (zh) | 一种可充电眼镜盒装置 | |
CN215934491U (zh) | 磁吸充电系统 | |
CN208436407U (zh) | 接口和转接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