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83264B - 一种基于空间关系学习的吊车吊臂下有人逗留的判断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空间关系学习的吊车吊臂下有人逗留的判断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183264B CN112183264B CN202010979705.8A CN202010979705A CN112183264B CN 112183264 B CN112183264 B CN 112183264B CN 202010979705 A CN202010979705 A CN 202010979705A CN 112183264 B CN112183264 B CN 11218326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om
- person
- rectangular frame
- spatial relationship
- step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3527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606 normaliz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145 classification model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72 labe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2 pos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06 support-vector machin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50—Context or environment of the image
- G06V20/52—Surveillance or monitoring of activities, e.g. for recognising suspicious objec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1—Design or setup of recognition systems or techniques; Extraction of features in feature space;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 G06F18/214—Generating training patterns; Bootstrap methods, e.g. bagging or boost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4—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 G06F18/241—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relat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model, e.g. parametric or non-parametric approaches
- G06F18/2411—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relat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model, e.g. parametric or non-parametric approaches based on the proximity to a decision surface, e.g.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3/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
- G06N3/02—Neural networks
- G06N3/04—Architecture, e.g. interconnection topology
- G06N3/045—Combinations of network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3/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
- G06N3/02—Neural networks
- G06N3/08—Learning method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4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in video content
- G06V20/41—Higher-level, semantic clustering, classification or understanding of video scenes, e.g. detection, labelling or Markovian modelling of sport events or news i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空间关系学习的吊车吊臂下有人逗留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获得吊臂和人员的矩形框坐标;步骤二,将获得的矩形框进行归一化处理;步骤三,针对每一个吊臂和每一个人员计算归一化后二者矩形框之间的距离关系值、面积比和拓扑关系值,然后构成一条空间关系,由此遍历每一个吊臂和人员的矩形框后获得样本集;步骤四,将样本集输入到SVM分类器中,输出吊臂下是否有人逗留的预测值。本发明设计了距离关系和拓扑关系作为图像中不同对象间空间关系距离的判断特征,测试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机械的告警系统领域,涉及一种吊车吊臂下有人逗留的判断方法,特别是一种基于空间关系学习的吊车吊臂下有人逗留的判断方法。
背景技术
电网工程建设领域的安全生产是电网公司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目前,电力企业主要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网建设部分)》(以下简称《安规》)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来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然而,随着电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电力系统日益复杂,需监督的电力施工现场不断增多,给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带来了严峻考验。首先,电网工程建设具有点多面广,管理跨度大,参与方众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管理水平和技术力量高低差距大的特点。其次,虽然按照《安规》实施,但有些操作规范停留在纸面上,操作员嫌麻烦并不能严格遵守,在操作员失误时监督管理人员也可能疏忽未提醒和指正。就电力施工现场而言,线路的检修、杆塔的设立等都离不开吊车的辅助,而吊车经常在施工人员附近执行工作,如果操作人员没能及时发现吊臂下有人员逗留,那么将会造成严重的生产安全事故。由此可见,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对电力企业而言迫在眉睫。
解决吊臂下是否有人员逗留问题的关键,在于计算吊臂或吊件与施工人员的三维空间信息。现有的三维目标检测算法根据传感器不同,大致可以分为视觉、激光点云和多模态融合三类。视觉方法由于其成本低、纹理特征丰富等优势,在目标检测领域中被广泛使用,并且可根据相机类型分为单目视觉和双目视觉两类。单目视觉的关键问题在于无法直接获取深度信息,从而导致目标在三维空间中的定位误差较大。而双目视觉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纹理信息,还具有较为准确的深度信息,相比前者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但双目视觉对光照条件等因素更加敏感,容易导致深度计算的偏差。单目视觉深度估计根据原理不同大致可分为基于深度线索的、基于图模型的、基于深度采样和基于CNN网络的估计方法。深度线索包括:运动信息、相机的焦距、线性透视、纹理、遮挡、阴影等。然而图像的深度与各线索并不一一映射的关系,并且不同的线索仅出现在特定的场所中,因此存在估计失败和场景适用性的问题。采用图模型对场景的图像特征及其相对位置关系进行描述并通过监督学习对其进行训练,这类算法的缺点是需要设计参数化的模型和引入太多的场景假设。基于深度采样的估计方法核心是从深度数据库中进行相似图像的采样,采样都是基于手工设计特征之间的相似度,具有计算量大的缺点。基于CNN网络的估计方法,采用特征学习的方式,自动提取表征图像、纹理、三维结构分布以及颜色等信息特征。然而,该类算法的前提是需要制作大量的有标注的三维图片作为训练样本集,需要花费较高的人力和物力成本。与现有技术不同,从实用性角度出发,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空间关系学习的吊车吊臂下有人逗留的判断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空间关系学习的吊车吊臂下有人逗留的判断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空间关系学习的吊车吊臂下有人逗留的判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施工现场的图像,利用训练好的目标检测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检测出图像中的吊臂和人员,获得吊臂和人员的矩形框坐标,分别记为:D={di=(xi,yi,wi,hi)i=1,2,..,n},R={rj=(xj,yj,wj,hj)j=1,2,..,m},式中n代表n个吊臂,m代表m个人员,x,y代表矩形框的左上顶点坐标,w,h代表矩形框的宽度和高度;
步骤三,针对每一个吊臂和每一个人员计算归一化后的矩形框 之间的距离关系值、和的面积比和拓扑关系值,然后将计算结果与 组合构成一条空间关系,其特征记为Xij,由此遍历每一个吊臂和人员的矩形框后获得样本集S={Xi=(xi1,xi2,..,xit,yi)yi∈(0,1),i=1,2,..,N};
步骤四,将样本集S输入到SVM分类器中,输出吊臂下是否有人逗留的预测值。
而且,所述的距离关系值包括矩形框的质心欧式距离和质心余弦夹角。
而且,所述拓扑关系值的计算公式为:
而且,所述拓扑关系值计算的拓扑关系包括相邻、相接、包含、相等、交叠。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一种基于空间关系学习的吊车吊臂下有人逗留的判断方法,基于目标检测和SVM实现了吊车吊臂下是否有人逗留的判断,获得了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较低的错误警报率。
本发明设计了距离关系和拓扑关系作为图像中不同对象间空间关系距离的判断特征,通过有监督的训练,学习不同对象间潜在的空间关系判别模式。本方法不需要双目视觉也不需要涉及过多的参数,训练样本制作简单,具有简单有效的优点。测试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发明可应用于吊车作业场景,防止吊车作业事故的发生,提高作业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一种基于空间关系学习的吊车吊臂下有人逗留的判断方法,其创新之处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施工现场的图像,利用训练好的目标检测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Faster-RCNN检测出图像中的吊臂和人员,获得吊臂和人员的矩形框坐标,分别记为:D={di=(xi,yi,wi,hi)i=1,2,..,n},R={rj=(xj,yj,wj,hj)j=1,2,..,m},式中n代表n个吊臂,m代表m个人员,x,y代表矩形框的左上顶点坐标,w,h代表矩形框的宽度和高度;
步骤三,针对每一个吊臂和每一个人员计算归一化后的矩形框 之间的距离关系值、和的面积比和拓扑关系值,然后将计算结果与 组合构成一条空间关系,其特征记为Xij,由此遍历每一个吊臂和人员的矩形框后获得样本集S={Xi=(xi1,xi2,..,xit,yi)yi∈(0,1),i=1,2,..,N};
步骤四,将样本集S输入到SVM分类器中,输出吊臂下是否有人逗留的预测值。
所述的距离关系值包括矩形框的质心欧式距离和质心余弦夹角。
所述拓扑关系值的计算公式为:
所述计算的拓扑关系值表示的拓扑关系包括相邻、相接、包含、相等、交叠。
具体操作为:
步骤1,使用标注工具标注自定义的图像数据集,标注后的数据集记为T,按照7/3划分样本集T为训练样本集T1和测试样本集T2,根据事先观测结果,从数据集T中标注筛选出吊臂下有人的数据集记为:T3;
步骤2,使用数据集T1训练目标检测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Faster-RCNN,获得训练好的目标检测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步骤3,在数据集T3上根据标注信息计算所有矩形框之间的距离关系值、面积比值和拓扑关系值,组合矩形框坐标、矩形框之间的距离关系、面积比值和拓扑关系,特征生成样本集记为:S,按照7/3划分样本集S为训练样本集S1和测试样本集S2;
步骤4,设置SVM分类器中SVM分类模型参数,如附表1所示,输入训练样本集S1进行SVM分类模型训练,获得训练好的SVM分类模型;
步骤6,将测试集S2中的每一个样本x,输入到训练好的SVM分类模型中获得预测值p,根据预测值和真实值y,对SVM分类模型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附表2所示。
附表1
附表2
指标名 | 指标值 | 指标说明 |
ACC | 93.68% | 预测准确率 |
Recall | 64.80% | 召回率 |
F1-Score | 74.00% | Precision和Recall的加权调和平均 |
SVM,全称是SupportVectorMachine,是一类按监督学习方式对数据进行二元分类的广义线性分类器。是目前最为常用和效果最好的分类器之一,由于其优秀的泛化能力,使得SVM在小样本数据集上能够获得比其他分类器更好的结果。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基于空间关系学习的吊车吊臂下有人逗留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施工现场的图像,利用训练好的目标检测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检测出图像中的吊臂和人员,获得吊臂和人员的矩形框坐标,分别记为:D={di=(xi,yi,wi,hi)|i=1,2,..,n},R={rj=(xj,yj,wj,hj)|j=1,2,..,m},式中n代表n个吊臂,m代表m个人员,x,y代表矩形框的左上顶点坐标,w,h代表矩形框的宽度和高度;
步骤三,针对每一个吊臂和每一个人员计算归一化后的矩形框 之间的距离关系值、和的面积比和拓扑关系值,然后将计算结果与 组合构成一条空间关系,其特征记为Xij,由此遍历每一个吊臂和人员的矩形框后获得样本集S={Xi=(xi1,xi2,..,xit,yi)|yi∈(0,1),i=1,2,..,N};
步骤四,将样本集S输入到SVM分类器中,输出吊臂下是否有人逗留的预测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空间关系学习的吊车吊臂下有人逗留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距离关系值包括矩形框的质心欧式距离和质心余弦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空间关系学习的吊车吊臂下有人逗留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拓扑关系值计算的拓扑关系包括相邻、相接、包含、相等、交叠。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979705.8A CN112183264B (zh) | 2020-09-17 | 2020-09-17 | 一种基于空间关系学习的吊车吊臂下有人逗留的判断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979705.8A CN112183264B (zh) | 2020-09-17 | 2020-09-17 | 一种基于空间关系学习的吊车吊臂下有人逗留的判断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183264A CN112183264A (zh) | 2021-01-05 |
CN112183264B true CN112183264B (zh) | 2023-04-21 |
Family
ID=73921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979705.8A Active CN112183264B (zh) | 2020-09-17 | 2020-09-17 | 一种基于空间关系学习的吊车吊臂下有人逗留的判断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18326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06566B (zh) * | 2021-02-18 | 2024-02-13 | 天津大学 | 一种吊臂车作业场景下行人违规逗留的景深判别方法 |
CN113128393A (zh) * | 2021-04-15 | 2021-07-16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黄山供电公司 | 一种检测大型机械吊臂下是否有人的方法和系统 |
CN114419125A (zh) * | 2021-11-09 | 2022-04-29 | 南京南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厂区场景起吊物下方人员滞留检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CN118115951A (zh) * | 2024-04-26 | 2024-05-31 | 济南大学 | 一种电力基建工程现场敏感区域入侵检测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69173A (zh) * | 2015-09-10 | 2015-11-18 | 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基于有监督的拓扑保持哈希的快速图像检索方法 |
CN106986272A (zh) * | 2017-02-24 | 2017-07-28 |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跟踪的集装箱货柜车防吊起方法及系统 |
CN108345860A (zh) * | 2018-02-24 | 2018-07-31 | 江苏测联空间大数据应用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基于深度学习和距离度量学习的人员再识别方法 |
CN110222638A (zh) * | 2019-06-05 | 2019-09-10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素描图候选框策略和Fast R-CNN的飞机目标检测方法 |
CN110675469A (zh) * | 2019-09-06 | 2020-01-10 | 常州大学 | 一种施工场景中检测目标之间空间关系的图像描述方法 |
CN110796819A (zh) * | 2019-10-18 | 2020-02-14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一种针对站台黄线入侵越界人员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
CN111136648A (zh) * | 2019-12-27 | 2020-05-12 |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机器人的定位方法、定位装置及移动机器人 |
CN111209915A (zh) * | 2019-12-25 | 2020-05-29 |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图像同步识别和分割方法 |
CN111652046A (zh) * | 2020-04-17 | 2020-09-11 |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基于深度学习的安全穿戴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
-
2020
- 2020-09-17 CN CN202010979705.8A patent/CN11218326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69173A (zh) * | 2015-09-10 | 2015-11-18 | 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基于有监督的拓扑保持哈希的快速图像检索方法 |
CN106986272A (zh) * | 2017-02-24 | 2017-07-28 |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跟踪的集装箱货柜车防吊起方法及系统 |
CN108345860A (zh) * | 2018-02-24 | 2018-07-31 | 江苏测联空间大数据应用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基于深度学习和距离度量学习的人员再识别方法 |
CN110222638A (zh) * | 2019-06-05 | 2019-09-10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素描图候选框策略和Fast R-CNN的飞机目标检测方法 |
CN110675469A (zh) * | 2019-09-06 | 2020-01-10 | 常州大学 | 一种施工场景中检测目标之间空间关系的图像描述方法 |
CN110796819A (zh) * | 2019-10-18 | 2020-02-14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一种针对站台黄线入侵越界人员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
CN111209915A (zh) * | 2019-12-25 | 2020-05-29 |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图像同步识别和分割方法 |
CN111136648A (zh) * | 2019-12-27 | 2020-05-12 |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机器人的定位方法、定位装置及移动机器人 |
CN111652046A (zh) * | 2020-04-17 | 2020-09-11 |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基于深度学习的安全穿戴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7)
Title |
---|
Application of structured support vector machine backpropagation to a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for human pose estimation;Peerajak Witoonchart 等;《Neural Networks》;20170831;第39-46页 * |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预警研究;赵静;《中国知网优秀硕士论文集 工程科技Ⅰ辑》;20200815;正文第1-50页 * |
基于改进YOLOv3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中建筑物检测算法;李响等;《兵工学报》;20200715(第07期);第102-114页 * |
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叉车危险操作行为检测;李千登等;《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200531(第05期);第157-161页 * |
排队系统中时间指标和空间指标的联系分析及教学启示;周亚平等;《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0727(第03期);第116-118页 * |
浅谈建筑施工现场塔吊的安全管理;陈少梅等;《湖南农机》;20100715(第07期);第241-242页 * |
面向草图检索的相关反馈方法;梁爽等;《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61120(第11期);第1753-1757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183264A (zh) | 2021-01-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183264B (zh) | 一种基于空间关系学习的吊车吊臂下有人逗留的判断方法 | |
CN114241298A (zh) | 一种激光雷达和图像融合的塔吊环境目标检测方法及系统 | |
CN110561432A (zh) | 一种基于人机共融的安全协作方法及装置 | |
CN109489584B (zh) | 一种基于3d技术的隧道限界检测系统及隧道限界识别方法 | |
CN110232320A (zh) | 实时检测工地现场工人危险靠近施工机械的方法及系统 | |
CN113221640B (zh) | 一种带电作业主动预警与安全监测系统 | |
US11829116B2 (en) | Intelligent identification and warning method for uncertain object of production line in digital twin environment (DTE) | |
CN112561989B (zh) | 一种建造场景下吊装对象的识别方法 | |
CN114972421B (zh) | 车间物料识别追踪与定位方法、系统 | |
CN115690184B (zh) | 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隧道掌子面位移量测方法 | |
CN114565852A (zh) |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工业机器人安全防护系统及安全防护方法 | |
CN114494427B (zh) | 一种对吊臂下站人的违规行为检测方法、系统及终端 | |
CN110298330A (zh) | 一种输电线路巡检机器人单目检测与定位方法 | |
CN113569801A (zh) | 一种配电施工现场带电设备及其带电区域识别方法及装置 | |
WO2024216523A1 (zh) | 城市轨道列车行驶限界异物感知方法、系统、装置和介质 | |
CN118658279A (zh) | 作业预警方法、装置及介质 | |
CN116310799A (zh) | 语义信息与几何约束相结合的动态特征点剔除方法 | |
CN116110012A (zh) | 用于智慧工地的危险违规动作识别方法及系统 | |
CN115982824A (zh) | 施工现场工人空间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6883880B (zh) | 一种基于ar技术的起重机识别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07797556A (zh) | 一种利用巡维机器人实现服务器启停的方法 | |
CN115019109B (zh) | 一种电力基建进度监测方法及系统 | |
CN117787690A (zh) | 吊装作业安全风险识别方法及识别装置 | |
CN117808241A (zh) | 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施工管理系统及方法 | |
CN117079203A (zh) | 一种道路建设监控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