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13489B - 一种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113489B CN112113489B CN202010981812.4A CN202010981812A CN112113489B CN 112113489 B CN112113489 B CN 112113489B CN 202010981812 A CN202010981812 A CN 202010981812A CN 112113489 B CN112113489 B CN 11211348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tating rod
- driving
- bottom plate
- rotating shaft
- groove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01B5/18—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depth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一侧边缘垂直于底板设置有立柱,立柱远离底板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穿设且转动连接于立柱上的第一转动轴,立柱上设置有第一驱动件,第一转动杆远离立柱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穿设且转动连接于第一转动杆上的第二转动轴,第一转动杆上设置有第二驱动件,第二转动杆远离第二转动轴的端部固定设置有电缸,电缸的驱动端穿设且滑动连接于第二转动杆上,电缸的驱动端上固定设置有钢尺,使得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可自动带动钢尺移动至每一个测点所在的位置,无需人工带动整个检测装置移动,节省了人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的碳化是混凝土所受到的一种化学腐蚀。空气中CO2渗透到混凝土内,与其碱性物质起化学反应后生成碳酸盐和水,使混凝土强度降低的过程称为混凝土碳化,又称作中性化;碳化深度在检测时,采用合适的工具在测区表面形成孔洞,孔洞的深度约等于保护层的厚度,用浓度为1%的酚酞酒精溶液洒在孔洞壁的边缘,再用钢尺测量自混凝土表面至深处不变色有代表性的交界处,该深度即为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值。
授权公告号为CN20865336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具有与混凝土结构被检测面贴合的底面;检测主体,所述检测主体设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检测主体设有可活动的测针。所述检测主体根据所述测针伸入所述混凝土被检测面上酚酞变色后的可读直接精确读取刻度值确定所述混凝土碳化深度。
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以下缺陷:当需要对下一个测点进行碳化深度测量时,则需要操作人员人工带动整个检测装置移动至下一个测点所在的位置,带动测针与测点的孔洞相对,从而完成碳化深度的检测,操作人员采用人工的方式带动整个装置移动以完成测区内每个测点的碳化深度检测,浪费了大量的人力。
发明内容
为了自动完成测区内每个测点的碳化深度检测以节省操作人员的人力,本申请提供一种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下且位于底板的四角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底板的一侧边缘垂直于底板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远离底板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穿设且转动连接于立柱上的第一转动轴,所述立柱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转动轴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转动杆背离立柱的面上且位于远离立柱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穿设且转动连接于第一转动杆上的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杆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转动轴带动第二转动杆转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转动杆远离第二转动轴的端部固定设置有电缸,所述电缸的驱动端穿设且滑动连接于第二转动杆上,所述电缸的驱动端上固定设置有钢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底板通过万向轮移动至测区内,通过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分别带动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转动,使得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可自动带动钢尺移动至每一个测点所在的位置,电缸可带动钢尺朝向测点内移动,从而对混凝土碳化深度测量,无需人工带动整个检测装置移动,节省了人力;采用第一转动杆和第一转动轴以及第二转动杆和第二转动轴增大了钢尺移动的移动面积,使得钢尺可进一步位于测区内任意一点进行测量,提高了检测装置的检测范围。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套设且固定连接于第一转动轴上的第一涡轮,所述立柱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端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第一涡轮啮合的第一蜗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蜗杆转动,因第一涡轮与第一蜗杆啮合设置,使得第一涡轮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从而使得第一转动轴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从而调节钢尺的位置,采用第一涡轮和第一蜗杆对第一转动轴驱动的方式具有自锁功能,可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至任意转动后的位置自动固定,无需其他固定结构对第一转动杆固定,提高了对第一转动杆的驱动效果,并且其结构简单便于维护。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套设且固定连接于第二转动轴上的的第二涡轮,所述第一转动杆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端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第二涡轮啮合的第二蜗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蜗杆转动,因第二涡轮与第二蜗杆啮合设置,使得第二涡轮带动第二转动轴转动,从而使得第二转动轴带动第二转动杆转动,从而进一步调节钢尺的位置,增大了钢尺的移动范围,从而进一步使得检测装置可对测区内任意一点进行测量,采用第二涡轮和第二蜗杆对第二转动轴驱动的方式具有自锁功能,可带动第二转动杆转动至任意转动后的位置自动固定,无需其他固定结构对第二转动杆固定,提高了对第二转动杆的驱动效果,并且其结构简单便于维护。
优选的,所述立柱上沿立柱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槽体,所述第一槽体朝向钢尺的面和背离钢尺的面均贯穿所述立柱设置,所述第一槽体内沿第一槽体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转动轴穿设且转动连接于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一槽体内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滑块位于第一槽体内移动并带动第一滑块固定至第一槽体内任意位置的第三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槽体和第一滑块的设置方便调节第一转动轴位于立柱上的位置,当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带动钢尺移动时,进一步调节钢尺的位置,从而进一步增大了钢尺的移动范围,进一步提高了检测装置的检测范围。
优选的,所述第三驱动件包括沿第一槽体的长度方向转动连接于第一槽体内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一转动轴位于第一滑块上呈交错设置,所述第一滑块套设且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螺杆上,所述立柱远离底板的端部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螺杆转动的第三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电机带动第一螺杆转动,因第一滑块滑动连接于第一槽体内,使得第一滑块不会跟随第一螺杆的转动而转动,从而使得第一滑块位于第一螺杆上移动,使得第一滑块带动第一转动轴沿立柱的长度方向移动,采用第一螺杆驱动的方式可带动第一滑块移动至第一槽体内任意位置自动固定,无需其他固定结构对第一滑块固定,并且其结构简单便于维护。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杆上沿第一转动杆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槽体,所述第二槽体朝向钢尺的面和背离钢尺的面均贯穿所述第一转动杆设置,所述第二槽体内沿第二槽体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转动轴穿设且转动连接于第二滑块上,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块上,所述第二槽体内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滑块位于第二槽体内移动并带动第二滑块固定至第二槽体内任意位置的第四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槽体和第二滑块的设置方便调节第二转动轴位于第一转动杆上的位置,当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带动钢尺移动时,进一步调节钢尺的位置,从而进一步增大了钢尺的移动范围,进一步提高了检测装置的检测范围。
优选的,所述第四驱动件包括沿第二槽体的长度方向转动连接于第二槽体内的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和第二转动轴位于第二滑块上呈交错设置,所述第二滑块套设且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螺杆上,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螺杆转动的第四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四电机带动第二螺杆转动,因第二滑块滑动连接于第二槽体内,使得第二滑块不会跟随第二螺杆的转动而转动,从而使得第二滑块位于第二螺杆上移动,使得第二滑块带动第二转动轴沿第一转动杆的长度方向移动,采用第二螺杆驱动的方式可带动第二滑块移动至第二槽体内任意位置自动固定,无需其他固定结构对第二滑块固定,并且其结构简单便于维护。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立柱靠近底板的端部铰接至容纳槽的一端,所述容纳槽用于供立柱带动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同时容纳,所述底板上且位于相邻于立柱与容纳槽铰接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将立柱固定至垂直于底板状态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立柱位于容纳槽内转动时可带动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同时移入至容纳槽内,从而减小了整个检测装置的占用空间,便于在不使用检测装置时对整个检测装置运输,固定件的设置可将立柱固定至与底板垂直的状态,从而使得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带动钢尺对测点进行检测。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位于底板上且位于相邻于立柱与容纳槽铰接位置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穿设且滑动连接有杆体,所述杆体靠近容纳槽的端部设置有用于供立柱移入的U形板,所述杆体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连接板和U形板相对的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U形板可抵抗弹簧的弹力抵接至立柱上,使得整个立柱位于U形板的凹口内,此时U形板可对立柱起到固定的效果,当需要带动立柱移动至容纳槽内时,通过抵抗弹簧的弹力带动U形板远离立柱,此时弹簧被进一步挤压至压缩状态,使得立柱位于U形板内移出,从而带动立柱位于容纳槽内的铰接点转动,通过抵抗弹簧的弹力拉动杆体即可完成对立柱的固定,操作人员手动即可完成对立柱的固定,无需采用其他工具,固定方式方便简单。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一侧边缘且位于立柱的两侧通过安装杆均固定设置有吸盘,所述吸盘上与吸盘连通设置有气管,所述底板上固定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端与气管呈相互连通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底板固定至竖直的墙体上时,通过气泵带动气管吸气,使得吸盘可吸在墙体上任意位置,从而使得检测装置可位于不同高度的测区对任意一点进行检测,提高了整个检测装置的适用性,采用吸盘、气管和气泵的设置其结构简单,对底板的固定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蜗杆驱动第一涡轮转动,使得第一转动轴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蜗杆驱动第二涡轮转动,使得第二转动轴带动第二转动杆转动,第二转动杆可自动带动钢尺移动至测区内任意一点进行测量,无需人工带动整个检测装置移动,节省了人力,并且提高了检测装置的检测范围;
通过第三电机带动第一螺杆转动,使得第一滑块位于第一槽体内移动,从而调节第一转动轴的位置,通过第四电机带动第二螺杆转动,使得第二滑块位于第二槽体内移动,从而调节第二转动轴的位置,使得第二转动杆可进一步带动钢尺对测区内任意一点进行测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检测装置的检测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展示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展示第一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展示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展示第二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展示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11、万向轮;12、立柱;121、第一槽体;122、第一滑块;123、第一限位槽;124、第一限位块;125、第一螺杆;126、第三电机;13、第一转动杆;131、第一转动轴;132、第一涡轮;133、第一电机;134、第一蜗杆;135、第二槽体;136、第二滑块;137、第二螺杆;138、第四电机;139、第二限位槽;1391、第二限位块;14、第二转动杆;141、第二转动轴;142、第二涡轮;143、第二电机;144、第二蜗杆;15、电缸;151、钢尺;16、容纳槽;161、连接板;162、杆体;163、板体;164、弹簧;165、U形板;17、吸盘;171、气管;172、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混泥土碳化深度检测装置。参照图1,一种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下且位于底板1的四角设置有万向轮11;为了将减小整个检测装置的重量,将底板1整体呈空心设置(图中未示出)。
结合图1和图2,底板1的一侧边缘垂直于底板1设置有立柱12,立柱12远离底板1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转动杆13,第一转动杆13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穿设且转动连接于立柱12上的第一转动轴131。
结合图1和图2,为了驱动第一转动轴131带动第一转动杆13转动,在立柱1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转动轴131带动第一转动杆13转动的第一驱动件。
结合图2和图3,第一驱动件包括套设且固定连接于第一转动轴131上的第一涡轮132,立柱12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133,第一电机133的驱动端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第一涡轮132啮合的第一蜗杆134;通过第一电机133带动第一蜗杆134转动,使得第一蜗杆134带动第一涡轮132转动,从而使得第一涡轮132带动第一转动轴131转动,使得第一转动轴131带动第一转动杆13转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将第一涡轮132和第一蜗杆134替换为套设且固定连接于第一转动轴131和第一电机133驱动端上的齿轮,将第一转动轴131和第一电机133驱动端上的齿轮相互啮合,采用两个齿轮同样可完成对第一转动轴131的驱动。
结合图1和图4,第一转动杆13背离立柱12的面上且位于远离立柱12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转动杆14,第二转动杆1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穿设且转动连接于第一转动杆13上的第二转动轴141。
结合图1和图4,为了驱动第二转动轴141带动第二转动杆14转动,在第一转动杆13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转动轴141带动第二转动杆14转动的第二驱动件。
结合图4和图5,第二驱动件包括套设且固定连接于第二转动轴141上的的第二涡轮142,第一转动杆13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143,第二电机143的驱动端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第二涡轮142啮合的第二蜗杆144;通过第二电机143带动第二蜗杆144转动,使得第二蜗杆144带动第二涡轮142转动,从而使得第二涡轮142带动第二转动轴141转动,使得第二转动轴141带动第二转动杆14转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将第二涡轮142和第二蜗杆144替换为套设且固定连接于第二转动轴141和第二电机143驱动端上的齿轮,将第二转动轴141和第二电机143驱动端上的齿轮相互啮合,采用两个齿轮同样可完成对第二转动轴141的驱动。
结合图1和图5,第二转动杆14远离第二转动轴141的端部固定设置有电缸15,电缸15的驱动端穿设且滑动连接于第二转动杆14上,电缸15的驱动端上固定设置有钢尺151;通过第一涡轮132和第一蜗杆134以及第二涡轮142和第二蜗杆144带动第二转动杆14移动,从而使得第二转动杆14可带动钢尺151移动至测区内任意一点进行测量。
结合图1和图2,为了调节第一转动轴131位于立柱12上的位置,从而使得第一转动轴131可位于立柱12上不同高度,使得第二转动杆14上的钢尺151可进一步移动至任意一点进行测量,在立柱12上沿立柱12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槽体121,第一槽体121朝向钢尺151的面和背离钢尺151的面均贯穿立柱12设置,第一槽体121内沿第一槽体121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22,第一转动轴131穿设且转动连接于第一滑块122上,第一电机133固定设置在第一滑块122上。
结合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第一滑块122沿垂直于第一槽体12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槽体121之间脱离,在第一槽体121内且位于第一槽体121相对的面上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23,第一滑块122上且位于第一滑块122的两侧设置有滑动连接于第一限位槽123内的第一限位块124。
结合图1和图2,为了带动第一滑块122位于第一槽体121内移动并带动第一滑块122固定至第一槽体121内人员位置,在第一槽体121内设置有第三驱动件。
结合图1和图2,第三驱动件包括沿第一槽体121的长度方向转动连接于第一槽体121内的第一螺杆125,第一螺杆125和第一转动轴131位于第一滑块122上呈交错设置,第一滑块122套设且螺纹连接于第一螺杆125上,立柱12远离底板1的端部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螺杆125转动的第三电机126。
通过第三电机126带动第一螺杆125转动,因第一滑块122滑动连接于第一槽体121内,使得第一滑块122不会跟随第一螺杆125的转动而转动,从而使得第一滑块122位于第一螺杆125上移动,使得第一滑块122带动第一转动轴131移动,从而调节第一转动轴131的位置,使得钢尺151可进一步位于测区内不同测点进行测量。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在立柱12远离底板1的端部固定设置气缸,将气缸的驱动端穿过立柱12且延伸至第一槽体121内,将第一滑块122固定连接至气缸的驱动端上,通过气缸同样可带动第一滑块122位于第一槽体121内移动,并带动第一滑块122固定至第一槽体121内任意位置。
结合图1和图4,为了调节第二转动轴141位于第一转动杆13上的位置,从而使得第二转动轴141可位于第一转动杆13上不同位置,使得第二转动杆14上的钢尺151可进一步移动至任意一点进行测量,在第一转动杆13上沿第一转动杆13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槽体135,第二槽体135朝向钢尺151的面和背离钢尺151的面均贯穿第一转动杆13设置,第二槽体135内沿第二槽体135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36,第二转动轴141穿设且转动连接于第二滑块136上,第二电机143固定设置在第二滑块136上。
结合图4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第二滑块136沿垂直于第二槽体135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槽体135之间脱离,在第二槽体135内且位于第二槽体135相对的面上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39,第二滑块136上且位于第二滑块136的两侧设置有滑动连接于第二限位槽139内的第二限位块1391。
结合图1和图4,为了带动第二滑块136位于第二槽体135内移动并带动第二滑块136固定至第二槽体135内任意位置,在第二槽体135内设置有第四驱动件。
结合图1和图4,第四驱动件包括沿第二槽体135的长度方向转动连接于第二槽体135内的第二螺杆137,第二螺杆137和第二转动轴141位于第二滑块136上呈交错设置,第二滑块136套设且螺纹连接于第二螺杆137上,第一转动杆13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螺杆137转动的第四电机138。
通过第四电机138带动第二螺杆137转动,因第二滑块136滑动连接于第二槽体135内,使得第二滑块136不会跟随第二螺杆137的转动而转动,从而使得第二滑块136位于第二螺杆137上移动,使得第二滑块136带动第二转动轴141移动,从而调节第二转动轴141的位置,使得钢尺151可进一步位于测区内不同测点进行测量。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在第一转动杆13的一端固定设置气缸,将气缸的驱动端穿过第一转动杆13且延伸至第二槽体135内,将第二滑块136固定连接至气缸的驱动端上,通过气缸同样可带动第二滑块136位于第二槽体135内移动,并带动第二滑块136固定至第二槽体135内任意位置。
如图1所示,为了在不需要使用钢尺151时减小整个检测装置的空间占用,在底板1上开设有容纳槽16,立柱12靠近底板1的端部铰接至容纳槽16的一端,容纳槽16用于供立柱12带动第一转动杆13和第二转动杆14同时容纳。
结合图1和图6,为了将立柱12固定至与底板1垂直的状态,在底板1上且位于相邻于立柱12与容纳槽16铰接的位置设置有固定件。
结合图1和图6,固定件包括位于底板1上且位于相邻于立柱12与容纳槽16铰接位置的连接板161,连接板161上穿设且滑动连接有杆体162,杆体162靠近容纳槽16的端部设置有用于供立柱12移入的U形板165,杆体162上套设有弹簧164,弹簧16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连接板161和U形板165相对的面上。
当弹簧164处于压缩状态时,U形板165可抵抗弹簧164的弹力抵接至立柱12上,使得整个立柱12位于U形板165的凹口内,此时U形板165可将立柱12固定至与底板1垂直的状态,当需要带动立柱12移动至容纳槽16内时,通过抵抗弹簧164的弹力带动U形板165远离立柱12,此时弹簧164被进一步挤压至压缩状态,使得立柱12位于U形板165内移出,从而带动立柱12位于容纳槽16内的铰接点转动,带动立柱12转动至容纳槽16内。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将固定件替换为穿设且螺纹连接于连接板161上的螺栓,在立柱12靠近容纳槽16的位置开设用于供螺栓的杆部插入的通孔,操作人员通过带动螺栓位于连接板161上拧动,使得螺栓的杆部插接至通孔内,同样可完成对立柱12的固定。
如图1所示,底板1的一侧边缘且位于立柱12的两侧通过安装杆均固定设置有吸盘17,吸盘17上与吸盘17连通设置有气管171,底板1上固定设置有气泵172,气泵172的输出端与气管171呈相互连通设置;通过吸盘17可将整个检测装置固定至墙体上不同位置,从而进一步使得整个检测装置可位于不同测区内对每一个测点进行测量。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对某一片测区内的几个测点检测混凝土碳化深度时,首先将底板1移动至测区内,可通过吸盘17将检测装置固定至测区内,将立柱12位于容纳槽16内的铰接点转动,使得立柱12带动第一转动杆13和第二转动杆14转出,U形板165可抵抗弹簧164的弹力朝向立柱12移动,使得立柱12被卡接至U形板165内,从而使得立柱12被固定至与底板1垂直的状态,通过第三电机126和第四电机138带动第一螺杆125和第二螺杆137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滑块122和第二滑块136位于第一槽体121和第二槽体135内移动,从而调节第一转动轴131和第二转动轴141的位置,使得第二转动杆14在转动后可完全覆盖整个测区,此时通过第一电机133带动第一蜗杆134驱动第一涡轮132转动,使得第一转动轴131带动第一转动杆13转动,通过第二电机143带动第二蜗杆144驱动第二涡轮142转动,使得第二转动轴141带动第二转动杆14转动,第二转动杆14可自动带动钢尺151移动至测区内任意一点进行测量,无需人工带动整个检测装置移动,节省了人力,并且检测装置的检测范围大,提高了检测装置的适用性。
Claims (4)
1.一种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下且位于底板(1)的四角设置有万向轮(11),所述底板(1)的一侧边缘垂直于底板(1)设置有立柱(12),所述立柱(12)远离底板(1)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转动杆(13),所述第一转动杆(13)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穿设且转动连接于立柱(12)上的第一转动轴(131),所述立柱(1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转动轴(131)带动第一转动杆(13)转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转动杆(13)背离立柱(12)的面上且位于远离立柱(12)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转动杆(14),所述第二转动杆(1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穿设且转动连接于第一转动杆(13)上的第二转动轴(141),所述第一转动杆(13)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转动轴(141)带动第二转动杆(14)转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转动杆(14)远离第二转动轴(141)的端部固定设置有电缸(15),所述电缸(15)的驱动端穿设且滑动连接于第二转动杆(14)上,所述电缸(15)的驱动端上固定设置有钢尺(151);
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套设且固定连接于第一转动轴(131)上的第一涡轮(132),所述立柱(12)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133),所述第一电机(133)的驱动端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第一涡轮(132)啮合的第一蜗杆(134);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套设且固定连接于第二转动轴(141)上的的第二涡轮(142),所述第一转动杆(13)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143),所述第二电机(143)的驱动端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第二涡轮(142)啮合的第二蜗杆(144);
所述立柱(12)上沿立柱(12)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槽体(121),所述第一槽体(121)朝向钢尺(151)的面和背离钢尺(151)的面均贯穿所述立柱(12)设置,所述第一槽体(121)内沿第一槽体(121)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22),所述第一转动轴(131)穿设且转动连接于第一滑块(122)上,所述第一电机(133)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122)上,所述第一槽体(121)内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滑块(122)位于第一槽体(121)内移动并带动第一滑块(122)固定至第一槽体(121)内任意位置的第三驱动件;
所述第三驱动件包括沿第一槽体(121)的长度方向转动连接于第一槽体(121)内的第一螺杆(125),所述第一螺杆(125)和第一转动轴(131)位于第一滑块(122)上呈交错设置,所述第一滑块(122)套设且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螺杆(125)上,所述立柱(12)远离底板(1)的端部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螺杆(125)转动的第三电机(126);
所述第一转动杆(13)上沿第一转动杆(13)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槽体(135),所述第二槽体(135)朝向钢尺(151)的面和背离钢尺(151)的面均贯穿所述第一转动杆(13)设置,所述第二槽体(135)内沿第二槽体(135)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36),所述第二转动轴(141)穿设且转动连接于第二滑块(136)上,所述第二电机(143)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块(136)上,所述第二槽体(135)内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滑块(136)位于第二槽体(135)内移动并带动第二滑块(136)固定至第二槽体(135)内任意位置的第四驱动件;所述第四驱动件包括沿第二槽体(135)的长度方向转动连接于第二槽体(135)内的第二螺杆(137),所述第二螺杆(137)和第二转动轴(141)位于第二滑块(136)上呈交错设置,所述第二滑块(136)套设且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螺杆(137)上,所述第一转动杆(13)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螺杆(137)转动的第四电机(13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开设有容纳槽(16),所述立柱(12)靠近底板(1)的端部铰接至容纳槽(16)的一端,所述容纳槽(16)用于供立柱(12)带动第一转动杆(13)和第二转动杆(14)同时容纳,所述底板(1)上且位于相邻于立柱(12)与容纳槽(16)铰接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将立柱(12)固定至垂直于底板(1)状态的固定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位于底板(1)上且位于相邻于立柱(12)与容纳槽(16)铰接位置的连接板(161),所述连接板(161)上穿设且滑动连接有杆体(162),所述杆体(162)靠近容纳槽(16)的端部设置有用于供立柱(12)移入的U形板(165),所述杆体(162)上套设有弹簧(164),所述弹簧(16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连接板(161)和U形板(165)相对的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一侧边缘且位于立柱(12)的两侧通过安装杆均固定设置有吸盘(17),所述吸盘(17)上与吸盘(17)连通设置有气管(171),所述底板(1)上固定设置有气泵(172),所述气泵(172)的输出端与气管(171)呈相互连通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981812.4A CN112113489B (zh) | 2020-09-17 | 2020-09-17 | 一种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981812.4A CN112113489B (zh) | 2020-09-17 | 2020-09-17 | 一种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113489A CN112113489A (zh) | 2020-12-22 |
CN112113489B true CN112113489B (zh) | 2022-03-22 |
Family
ID=73799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981812.4A Active CN112113489B (zh) | 2020-09-17 | 2020-09-17 | 一种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11348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019013B (zh) * | 2021-10-22 | 2022-05-31 | 宁波市君正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墙体钢筋断点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46501A (ja) * | 1982-06-14 | 1984-03-15 | エタブリス・ジ・エム・シヨケ− | 穴の深さ検査用ゲ−ジ |
JPH1078316A (ja) * | 1996-09-04 | 1998-03-24 | Tadayoshi Nagaoka | 円筒状スクリーンの壁間距離測定装置 |
JP2005147843A (ja) * | 2003-11-14 | 2005-06-09 | Aisin Seiki Co Ltd | ネジ深さ確認具 |
JP2009164861A (ja) * | 2008-01-04 | 2009-07-23 | Casio Hitachi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 ヒンジ構造、及び折り畳み式電子機器 |
CN207501906U (zh) * | 2017-11-14 | 2018-06-15 | 宁瑞辉 | 一种建筑工程用自动检测孔深度的装置 |
CN208795141U (zh) * | 2018-10-12 | 2019-04-26 | 武汉飞虹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混凝土碳化深度仪 |
CN110359408A (zh) * | 2019-06-17 | 2019-10-22 | 成都精准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一种混凝土厂区喷淋降尘系统 |
EP3647718A1 (en) * | 2018-11-02 | 2020-05-06 | Citic Dicastal Co., Ltd. | Wheel brake space detecting device |
CN210773836U (zh) * | 2019-12-13 | 2020-06-16 | 海南鑫尚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工程勘察用土壤深度测量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89025A (zh) * | 2012-05-10 | 2013-11-13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螺丝槽深度检测装置 |
CN206073882U (zh) * | 2016-09-21 | 2017-04-05 |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 高度阀空行程区域检测工装 |
CN107588739A (zh) * | 2017-08-24 | 2018-01-16 | 沈阳透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大空分叶轮压缩机口圈变形量及转子动挠度测试装置 |
CN108225147A (zh) * | 2017-12-22 | 2018-06-29 |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转向节综合检具 |
CN108279231B (zh) * | 2018-01-03 | 2020-06-09 | 广东海业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操作便捷测量精确的混凝土碳化深度测量设备 |
CN208653367U (zh) * | 2018-09-13 | 2019-03-26 | 大连新兴地下土木工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装置 |
CN209263874U (zh) * | 2018-10-23 | 2019-08-16 | 上海钧测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混凝土碳化深度测量装置 |
CN110658188B (zh) * | 2019-10-15 | 2022-03-18 | 青岛理工大学 | 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仪及检测方法 |
CN110820713A (zh) * | 2019-11-05 | 2020-02-21 | 四川衡信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 一种路基压实度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211085079U (zh) * | 2020-02-17 | 2020-07-24 | 陈照平 | 一种建筑工程墙体质量检测仪 |
CN211503960U (zh) * | 2020-03-06 | 2020-09-15 | 四川蜀腾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 一种碳化深度测量装置 |
-
2020
- 2020-09-17 CN CN202010981812.4A patent/CN11211348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46501A (ja) * | 1982-06-14 | 1984-03-15 | エタブリス・ジ・エム・シヨケ− | 穴の深さ検査用ゲ−ジ |
JPH1078316A (ja) * | 1996-09-04 | 1998-03-24 | Tadayoshi Nagaoka | 円筒状スクリーンの壁間距離測定装置 |
JP2005147843A (ja) * | 2003-11-14 | 2005-06-09 | Aisin Seiki Co Ltd | ネジ深さ確認具 |
JP2009164861A (ja) * | 2008-01-04 | 2009-07-23 | Casio Hitachi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 ヒンジ構造、及び折り畳み式電子機器 |
CN207501906U (zh) * | 2017-11-14 | 2018-06-15 | 宁瑞辉 | 一种建筑工程用自动检测孔深度的装置 |
CN208795141U (zh) * | 2018-10-12 | 2019-04-26 | 武汉飞虹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混凝土碳化深度仪 |
EP3647718A1 (en) * | 2018-11-02 | 2020-05-06 | Citic Dicastal Co., Ltd. | Wheel brake space detecting device |
CN110359408A (zh) * | 2019-06-17 | 2019-10-22 | 成都精准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一种混凝土厂区喷淋降尘系统 |
CN210773836U (zh) * | 2019-12-13 | 2020-06-16 | 海南鑫尚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工程勘察用土壤深度测量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用于往复锯的传动机构;《电动工具》;20170618(第03期);第40-42页 * |
论如何有效提升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精准度;曲忠;《住宅与房地产》;20180225(第06期);第192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113489A (zh) | 2020-12-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998831A (zh) | 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测量装置 | |
CN112113489B (zh) | 一种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装置 | |
CN220670432U (zh) | 一种建筑砌墙用垂直度及平整度检查装置 | |
CN115219266A (zh) | 一种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水底软土量取装置 | |
CN213740510U (zh) | 一种工程监理用沥青路面厚度测定设备 | |
CN216483009U (zh) | 一种工民建筑专用倾斜度测量装置 | |
CN217384121U (zh) | 一种用于建筑装饰装修用的平整度检测装置 | |
CN114812488A (zh) | 一种墙面垂直度、平整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 |
CN214502945U (zh) | 工程监理用厚度检测设备 | |
CN221148108U (zh) | 一种地质勘查土壤取样装置 | |
CN209117032U (zh) | 一种建筑工程专用垂直检测尺 | |
CN211477102U (zh) |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垂直度检测装置 | |
CN214792840U (zh) | 一种建筑工程测量用塞尺 | |
CN210004933U (zh) | 一种基坑监测用的基坑深度测量尺 | |
CN211374119U (zh) | 一种建筑监理用的工程取样装置 | |
CN209279959U (zh) | 一种便于携带的工程测量尺 | |
CN220625280U (zh) | 一种垂直度检测设备 | |
CN221223793U (zh) | 一种门窗检测水平尺 | |
CN216246314U (zh) | 一种建筑工程用可调节角度的测量装置 | |
CN220871612U (zh) | 一种检测尺 | |
CN216448915U (zh) | 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检测尺 | |
CN219996288U (zh) | 一种地下水位观测装置 | |
CN222318037U (zh) | 一种建筑体检测装置 | |
CN221224277U (zh) | 一种土地资源调查评估装置 | |
CN210922599U (zh) | 一种建筑工程垂直度检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