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11288B - 熄焦喷淋防焦炭溅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熄焦喷淋防焦炭溅射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111288B CN112111288B CN202011030649.XA CN202011030649A CN112111288B CN 112111288 B CN112111288 B CN 112111288B CN 202011030649 A CN202011030649 A CN 202011030649A CN 112111288 B CN112111288 B CN 11211128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set
- controller
- coke
- coke quenching
-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791 quench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5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9000000571 cok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8
- 230000000171 quench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9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9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5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8000004544 sputter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20 moistur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B—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S FOR PRODUCTION OF GAS, COKE, TAR, OR SIMILAR MATERIALS
- C10B39/00—Cooling or quenching coke
- C10B39/04—Wet quenching
- C10B39/08—Coke-quenching tow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ke Indust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熄焦喷淋防焦炭溅射装置,包括熄焦塔、熄焦车、喷淋器、定位器、防溅挡板、图像采集器和控制器。本发明在熄焦塔内设置防溅挡板,并通过控制器控制升降机构调节防溅挡板的高度,从而使所述装置在对熄焦车内的焦炭进行熄焦时有效防止焦炭溅射对喷淋设备造成损坏的情况发生,同时,通过设置控制器,能够根据焦炭的实际温度灵活调节喷淋器的进水量和补水量,有效防止塔内温差过大导致的焦炭溅射的情况发生,有效提高了所述装置的熄焦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焦炭熄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熄焦喷淋防焦炭溅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焦炭熄焦生产过程中,焦炭高温遇水过程中易从熄焦车内往外溅射,易造成熄焦喷淋设备损坏、熄焦不均匀、浪费水资源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熄焦过程中溅射的焦炭砸坏了喷淋设备后,导致焦炭无法正常熄焦,严重影响焦炭产品的质量,同时溅射出熄焦车的焦炭经常会堵塞熄焦塔排水,增加了工人劳动作业时间,影响了生产进度。
在现有技术中,熄焦塔在对熄焦车上的焦炭进行熄焦时,无法根据熄焦塔内的温度灵活调节用水量,因此通常直接使用指定量的水对焦炭进行喷淋,当喷水量过大时,焦炭会由于较大的温差出现溅射的情况,从而对喷淋设备造成损坏,使焦炭在熄焦过程中受热不均,导致熄焦塔的熄焦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熄焦喷淋防焦炭溅射装置,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根据塔内实际温度灵活调节喷水量导致的熄焦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熄焦喷淋防焦炭溅射装置,包括:
熄焦塔,用以对焦炭提供熄焦场所;在熄焦塔内设有温度检测器,用以实时检测熄焦塔内的温度;
熄焦车,用以装载高温焦炭并将焦炭输送至所述熄焦塔内的指定位置;
喷淋器,其设置在所述熄焦塔内部并位于熄焦塔顶壁,喷淋器与设置在熄焦塔外的水箱相连,用以将水箱内的水输送至所述熄焦塔内以对所述熄焦车装载的焦炭熄焦;所述喷淋器包括多个喷头,在对不同型号的熄焦车装载的焦炭进行熄焦时,控制器会选取不同位置的喷头对焦炭进行精准喷水以进行高效熄焦;各喷头上均设有阀门,通过调节阀门开度以调节各喷头的喷水流量;在各阀门上均设有流量检测器,用以分别检测各喷头的喷水流量;
多个定位器,各定位器均设置在所述熄焦塔内部并分别设置在所述熄焦塔内壁,用以对熄焦车进行定位;
防溅挡板,其包括四个挡板,各挡板两侧顺次连接并套设在所述喷淋器外侧;在所述熄焦塔内部顶壁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与防溅挡板相连,用以调节防溅挡板的高度;
图像采集器,其设置在所述熄焦塔外的侧壁内,用以检测所述熄焦车的型号以及所述防溅挡板的位置;
控制器,其分别与所述温度检测器、喷头、阀门、定位器、升降机构和图像采集器相连,用以根据所述熄焦车的尺寸设定熄焦车的停车位置、调节防溅挡板的高度并控制指定位置的喷头对焦炭进行熄焦;
在控制器中预存有预设温度矩阵T0、预设用水量矩阵V0、预设温度值T、预设温差矩阵t0和预设补水量矩阵v0;对于所述预设温度矩阵T0,T0(T1,T2,T3,T4),其中,T1为第一预设温度,T2为第二预设温度,T3为第三预设温度,T4为第四预设温度,各预设温度按照顺序逐渐增加;对于所述预设用水量矩阵V0,V0(V1,V2,V3,V4),其中,V1为第一预设用水量,V2为第二预设用水量,V3为第三预设用水量,V4为第四预设用水量;对于所述预设温差矩阵t0,t0(t1,t2,t3,t4),其中,t1为第一预设温差,t2为第二预设温差,t3为第三预设温差,t4为第四预设温差,各预设温差值按照顺序逐渐增加;对于所述预设补水量矩阵v0,v0(v1,v2,v3,v4),其中,v1为第一预设补水量,v2为第二预设补水量,v3为第三预设补水量,v4为第四预设补水量,各预设补水量的数值按照顺序逐渐增加;
当所述熄焦车停靠至所述熄焦塔内的指定位置时,所述温度检测器在经过第一预设时长时检测熄焦塔内温度Ta,控制器将Ta与T0矩阵中的的各项参数进行比对:
当Ta≤T1时,控制器将喷淋器的预设用水量设置为V1;
当T1<Ta≤T2时,控制器将喷淋器的预设用水量设置为V2;
当T2<Ta≤T3时,控制器将喷淋器的预设用水量设置为V3;
当T3<Ta≤T4时,控制器将喷淋器的预设用水量设置为V4;
设置完成后,控制器控制喷淋器喷水以进行熄焦,当控制器判定喷淋器的喷水量达到选定的预设用水量时,温度检测器检测熄焦塔内的熄焦后温度Tb,控制器将Tb与T进行比对:
当Tb≤T时,控制器判定熄焦完成,熄焦车驶出熄焦塔以完成对焦炭的熄焦;
当Tb>T时,控制器判定熄焦未完成,计算Tb与T之间的差值t、将t与t0矩阵中的参数进行比对控制所述喷淋器补充对应量的水对焦炭进行二次喷淋,t=Tb-T:
当t≤t1时,控制器控制喷淋器补喷v1量的水以对焦炭进行二次熄焦;
当t1<t≤t2时,控制器控制喷淋器补喷v2量的水以对焦炭进行二次熄焦;
当t2<t≤t3时,控制器控制喷淋器补喷v3量的水以对焦炭进行二次熄焦;
当t3<t≤t4时,控制器控制喷淋器补喷v4量的水以对焦炭进行二次熄焦;
二次熄焦完成后,所述温度检测器重新检测熄焦塔们温度Tc并将Tc与T进行比对:
当Tc≤T时,控制器判定熄焦完成;
当Tc>T时,控制器判定熄焦未完成,计算Tc与T之间的差值t’,将t’与t0矩阵中的各项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重新选取补水量以对焦炭进行熄焦直至熄焦后温度小于等于T。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中还预存预设型号矩阵C0和预设位置矩阵组L0;对于所述预设型号矩阵C0,C0(C1,C2,C3,C4),其中,C1为第一预设型号,C2为第二预设型号,C3为第三预设型号,C4为第四预设型号;对于预设位置矩阵组L0,L0(L1,L2,L3,L4),其中,L1为第一预设位置矩阵,L2为第二预设位置矩阵,L3为第三预设位置矩阵,L4为第四预设位置矩阵;
当所述熄焦车驶入所述熄焦塔内时,所述图像采集器采集熄焦车的图像信息,控制器根据图像信息判定熄焦车的型号:
当控制器判定熄焦车的型号为C1时,控制器将L1矩阵中的参数设定为该熄焦车的预设停靠位置;
当控制器判定熄焦车的型号为C2时,控制器将L2矩阵中的参数设定为该熄焦车的预设停靠位置;
当控制器判定熄焦车的型号为C3时,控制器将L3矩阵中的参数设定为该熄焦车的预设停靠位置;
当控制器判定熄焦车的型号为C4时,控制器将L4矩阵中的参数设定为该熄焦车的预设停靠位置;
在控制器完成对熄焦车停靠位置的确认后,当所述熄焦车进入至熄焦塔内并在熄焦塔内同一位置停留第二预设时长时,所述定位器检测熄焦车停留位置:
当定位器判定熄焦车停留在指定位置时,控制器在经过第一预设时长后控制所述温度检测器检测熄焦塔内温度;
当定位器判定熄焦车未停留在指定位置时,控制器发出停放违规警报,熄焦车开始调节自身位置并在调节完成后停止在调节位置,当熄焦车在调节后位置停留第二预设时长时,所述定位器重新检测熄焦车停留位置,若定位器判定熄焦车仍未停留在指定位置,则熄焦车重新调节位置,定位器在熄焦车调节后的第二预设时长后重新检测,控制器重新判定直至熄焦车停留在指定位置。
进一步地,对于所述第i预设位置矩阵Li,Li(Xi,Yi),其中Xi为第i预设横向距离,Yi为第i预设纵向距离;
当所述控制器将Li矩阵中的参数设定为该熄焦车的预设停靠位置且所述熄焦车进入所述熄焦塔并在熄焦塔内同一位置停留第二预设时长时,所述定位器会分别检测熄焦车与熄焦塔内右侧壁的横向距离X以及熄焦车头部与熄焦塔内前侧壁的纵向距离L;
当X=Xi且Y=Yi时,定位器判定熄焦车停留在指定位置;
当X≠Xi或Y≠Yi时,定位器判定熄焦车未停留在指定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喷淋器的各喷头按照设置的位置包括a区、b区、c区和d区;其中,所述a区中的喷头设置在喷淋器中心位置;所述b区喷头设置在所述a区喷头外层;所述c区喷头设置在所述b区喷头外侧;所述d区喷头设置在所述c区喷头外侧;当所述控制器对所述熄焦车进行喷水或补水时,控制器会根据喷水量或补水量打开指定区域的喷头以对熄焦车上的焦炭进行熄焦。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中设有预设喷头区域矩阵R0(R1,R2,R3,R4),其中,R1为开启a区内全部喷头的第一预设喷头区域,R2为开启a区和b区内全部喷头的第二预设喷头区域,R3为开启a区、b区和c区内全部喷头的第三预设喷头区域,R4为开启a区、b区、c区和d区内全部喷头的第四预设喷头区域;
当所述控制器控制喷淋器对熄焦车上的焦炭喷水以进行熄焦时,控制器会根据选定的预设用水量选取对应的预设喷头区域:
当控制器选用第一预设用水量V1时,控制器调节喷淋器中各阀门的开闭状态,将第一预设喷头区域R1内包括的所述a区内的喷头打开以对熄焦车喷水;
当控制器选用第二预设用水量V2时,控制器调节喷淋器中各阀门的开闭状态,将第二预设喷头区域R2内包括的所述a区和b区内的喷头打开以对熄焦车喷水;
当控制器选用第三预设用水量V3时,控制器调节喷淋器中各阀门的开闭状态,将第三预设喷头区域R3内包括的所述a区、b区和c区内的喷头打开以对熄焦车喷水;
当控制器选用第四预设用水量V4时,控制器调节喷淋器中各阀门的开闭状态,将第四预设喷头区域R4内包括的所述a区、b区、c区和d区内的喷头打开以对熄焦车喷水;
当控制器控制各所述阀门打开时,控制器将各阀门的开度调节至预设开度K。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中还设有预设流量Q0,当控制器控制指定区域内的所述喷头喷水时,各喷头内的流量检测器会检测对应喷头的水流量Q,控制器会将Q与Q0进行比对:
当Q<Q0时,控制器将该喷头上的阀门开度调节至Ka,Ka=1.25K;
当Q=Q0时,控制器不调节该喷头上的阀门;
当Q>Q0时,控制器将该喷头上的阀门开度调节至Kb,Kb=0.75K;
当控制器完成对阀门调节并经过第三时长时,各流量检测器重新检测各喷头的水流量并根据检测结果重新调节各阀门的开度直至各喷头的水流量Q=Q0。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中还设有预设补水流量矩阵q0(q1,q2,q3,q4),其中,q1为第一预设补水流量,q2为第二预设补水流量,q3为第三预设补水流量,q4为第四预设补水流量,各预设补水量按照顺序逐渐增加;当喷淋器使用指定的用水量完成对焦炭的熄焦时,控制器会控制喷淋器选用相同预设喷头区域内的喷头对焦炭进行补喷:
当控制器将预设补水量调节为v1时,控制器将各喷头上阀门的开度设置为k1以将各喷头的预设流量值设置为q1;
当控制器将预设补水量调节为v2时,控制器将各喷头上阀门的开度设置为k2以将各喷头的预设流量值设置为q2;
当控制器将预设补水量调节为v3时,控制器将各喷头上阀门的开度设置为k3以将各喷头的预设流量值设置为q3;
当控制器将预设补水量调节为v4时,控制器将各喷头上阀门的开度设置为k4以将各喷头的预设流量值设置为q4;
当喷淋器选用第i预设流量值qi时,i=1,2,3,4,控制器控制各流量检测器实时检测各喷头的水流量q:
当q<qi时,控制器将该喷头上的阀门的开度调节为ki’,ki’=1.1ki;
当q=qi时,控制器不调节该喷头上的阀门;
当q>qi时,控制器将该喷头上的阀门的开度调节为ki’,ki’=0.9ki;
当控制器完成对阀门调节并经过第四时长时,各流量检测器重新检测各喷头的水流量并根据检测结果重新调节各阀门的开度直至各喷头的水流量q=qi。
进一步地,在对焦炭进行熄焦时,当单个所述喷头的阀门开度达到最大值且Q<Q0时,控制器判定该喷头出现故障,记录该喷头所处位置、将该喷头周边的流量调节为Q’并在该次熄焦完成时发出故障警报,Q’=1.25Q0;在对焦炭进行补水时,当单个所述喷头的阀门开度达到最大值且q<qi时,i=1,2,3,4,控制器判定该喷头出现故障,记录该喷头所处位置,将该喷头周边的流量调节为q’并在该次熄焦完成时发出故障警报,q’=1.25qi。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中还设有预设高度矩阵H0和预设缝隙矩阵D0;对于所述预设高度矩阵H0,H0(H1,H2,H3,H4),其中,H1为第一预设高度,H2为第二预设高度,H3为第三预设高度,H4为第四预设高度,各预设高度按照顺序逐渐增加;对于预设缝隙矩阵D0,D0(D1,D2,D3,D4),其中,D1为第一预设缝隙距离,D2为第二预设缝隙距离,D3为第三预设缝隙距离,D4为第四预设缝隙距离;当所述控制器完成对所述熄焦车型号的判定时,控制器会控制所述升降机构调节所述防溅挡板的高度:
当控制器判定熄焦车的型号为C1时,控制器将所述防溅挡板的高度调节为H1并将D1作为防溅挡板是否停靠在指定位置的检测标准;
当控制器判定熄焦车的型号为C2时,控制器将所述防溅挡板的高度调节为H2并将D2作为防溅挡板是否停靠在指定位置的检测标准;
当控制器判定熄焦车的型号为C3时,控制器将所述防溅挡板的高度调节为H3并将D3作为防溅挡板是否停靠在指定位置的检测标准;
当控制器判定熄焦车的型号为C4时,控制器将所述防溅挡板的高度调节为H4并将D4作为防溅挡板是否停靠在指定位置的检测标准;
当所述控制器完成对所述防溅挡板的高度调节时,控制器控制所述图像采集器采集防溅挡板与所述熄焦车之间的缝隙值D并将D与预先选定的检测标准值Di进行比对,i=1,2,3,4:
当D≤Di时,控制器不调节所述防溅挡板的高度;
当D>Di时,控制器控制所述升降机构重新调节防溅挡板的高度并在调节完成后控制图像采集器重新检测调节后防溅挡板与熄焦车之间的缝隙值,若调节后的缝隙值D’>Di,则控制器分别控制升降机构和图像采集器对防溅挡板与熄焦车之间的间隙重复进行调节和检测直至D’≤Di。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中还设有预设缝隙偏差矩阵d0和预设缝隙调节比例矩阵a0;对于所述预设缝隙偏差矩阵d0,d0(d1,d2,d3,d4),其中,d1为第一预设缝隙偏差值,d2为第二预设缝隙偏差值,d3为第三预设缝隙偏差值,d4为第四预设缝隙偏差值,各预设偏差值按照顺序逐渐增加;对于所述预设缝隙调节比例矩阵a0,a0(a1,a2,a3,a4),其中,a1为第一预设缝隙调节比例系数,a2为第二预设缝隙调节比例系数,a3为第三预设缝隙调节比例系数,a4为第四预设缝隙调节比例系数,各预设缝隙调节比例系数按照顺序逐渐增加;
当所述控制器判定D>Di时,控制器会计算实际缝隙值与预设缝隙值之间的偏差值d,d=D-Di,计算完成后,控制器将d与d0矩阵中的各项参数进行比对:
当d≤d1时,控制器选用a1对缝隙值D进行调节以将缝隙值调节为D1’,D1’=D*a1;
当d1<d≤d2时,控制器选用a2对缝隙值D进行调节以将缝隙值调节为D2’,D2’=D*a2;
当d2<d≤d3时,控制器选用a3对缝隙值D进行调节以将缝隙值调节为D3’,D3’=D*a3;
当d3<d≤d4时,控制器选用a4对缝隙值D进行调节以将缝隙值调节为D4’,D4’=D*a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在熄焦塔内设置防溅挡板,并通过控制器控制升降机构调节防溅挡板的高度,从而使所述装置在对熄焦车内的焦炭进行熄焦时有效防止焦炭溅射对喷淋设备造成损坏的情况发生,同时,通过设置控制器,能够根据焦炭的实际温度灵活调节喷淋器的进水量和补水量,有效防止塔内温差过大导致的焦炭溅射的情况发生,有效提高了所述装置的熄焦效率。
进一步地,在所述控制器中预存有预设温度矩阵T0(T1,T2,T3,T4)、预设用水量矩阵V0(V1,V2,V3,V4)、预设温度值T、预设温差矩阵t0(t1,t2,t3,t4)和预设补水量矩阵v0(v1,v2,v3,v4);当熄焦车停靠至所述熄焦塔内时,温度检测器检测熄焦塔内温度Ta、将Ta与T0矩阵中的的各项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从V0矩阵中选取对应的预设用水量以进行熄焦,熄焦后温度检测器检测熄焦塔内的熄焦后温度Tb、将Tb与T进行比、在Tb>T时计算Tb与T之间的差值t、将t与t0矩阵中的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从v0矩阵中选取对应的补水量以对焦炭进行二次喷淋;通过设置初始的用水量再根据熄焦后温度逐步补水,能够使焦炭的温度缓慢下降,从而达到对焦炭的缓慢熄焦,能够进一步防止焦炭溅射的情况发生,并进一步提高了所述装置的熄焦效率。
所述控制器中还预存预设型号矩阵C0(C1,C2,C3,C4)和预设位置矩阵组L0(L1,L2,L3,L4),当所述熄焦车驶入所述熄焦塔内时,所述图像采集器采集熄焦车的图像信息,控制器根据图像信息判定熄焦车的型号并根据判定结果确定熄焦车的停靠位置,在控制器完成对熄焦车停靠位置的确认后,当所述熄焦车进入至熄焦塔内并在熄焦塔内同一位置停留第二预设时长时,所述定位器检测熄焦车停留位置,当定位器判定熄焦车未停留在指定位置时,控制器发出停放违规警报,熄焦车开始调节自身位置并在调节完成后停止在调节位置,当熄焦车在调节后位置停留第二预设时长时,所述定位器重新检测熄焦车停留位置,若定位器判定熄焦车仍未停留在指定位置,则熄焦车重新调节位置,定位器在熄焦车调节后的第二预设时长后重新检测,控制器重新判定直至熄焦车停留在指定位置。通过针对不同型号的熄焦车确定熄焦车在熄焦塔内的停靠位置,能够在后续的过程中,升降机构能够在将防溅挡板降落至指定位置时使防溅挡板能够将熄焦车上的焦炭包裹住,从而有效防止熄焦过程中焦炭溅射对喷头造成损坏的情况发生,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所述装置的熄焦效率。
进一步地,对于所述第i预设位置矩阵Li,Li(Xi,Yi),当所述控制器将Li矩阵中的参数设定为该熄焦车的预设停靠位置且所述熄焦车进入所述熄焦塔并在熄焦塔内同一位置停留第二预设时长时,所述定位器会分别检测熄焦车与熄焦塔内右侧壁的横向距离X以及熄焦车头部与熄焦塔内前侧壁的纵向距离L;通过使用精确的距离来限定熄焦车的停靠位置,能够提高熄焦车停靠时的位置的精度,以使防溅挡板能够有效包裹住熄焦车上的焦炭,并进一步提高了所述装置的熄焦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喷淋器的各喷头按照设置的位置包括a区、b区、c区和d区;当所述控制器对所述熄焦车进行喷水或补水时,控制器会根据喷水量或补水量打开指定区域的喷头以对熄焦车上的焦炭进行熄焦,通过针对不同情况使用不同区域的喷头喷水,能够对焦炭的指定位置进行喷淋,从而避免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中设有预设喷头区域矩阵R0(R1,R2,R3,R4),当所述控制器控制喷淋器对熄焦车上的焦炭喷水以进行熄焦时,控制器会根据选定的预设用水量选取对应的预设喷头区域并将各阀门的开度调节至预设开度K,通过根据不同的情况选取指定的多个区域内的喷头进行喷水,能够进一步节约熄焦时用到的水资源,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所述装置的熄焦效率。
所述控制器中还设有预设流量Q0,当控制器控制指定区域内的所述喷头喷水时,各喷头内的流量检测器会检测对应喷头的水流量Q,控制器会将Q与Q0进行比对:当Q<Q0时,控制器将该喷头上的阀门开度调节至Ka,Ka=1.25K;当Q>Q0时,控制器将该喷头上的阀门开度调节至Kb,Kb=0.75K;当控制器完成对阀门调节并经过第三时长时,各流量检测器重新检测各喷头的水流量并根据检测结果重新调节各阀门的开度直至各喷头的水流量Q=Q0。通过使用固定的配比逐步调节个喷头的水流量,能够防止喷头水流量切换过快导致温差变化过大从而出现焦炭喷溅的情况发生,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所述装置的熄焦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中还设有预设补水流量矩阵q0(q1,q2,q3,q4),当喷淋器使用指定的用水量完成对焦炭的熄焦时,控制器会控制喷淋器选用相同预设喷头区域内的喷头对焦炭进行补喷并根据预设补水量调节各喷头的开度和预设流量值,并根据实际流量值和预设流量值之间的大小关系调节阀门开度。通过使用固定的配比逐步调节个喷头的水流量,能够防止喷头水流量切换过快导致温差变化过大从而出现焦炭喷溅的情况发生,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所述装置的熄焦效率。
进一步地,在对焦炭进行熄焦时,当单个所述喷头的阀门开度达到最大值且Q<Q0时,控制器判定该喷头出现故障,记录该喷头所处位置、将该喷头周边的流量调节为Q’并在该次熄焦完成时发出故障警报,Q’=1.25Q0;在对焦炭进行补水时,当单个所述喷头的阀门开度达到最大值且q<qi时,i=1,2,3,4,控制器判定该喷头出现故障,记录该喷头所处位置,将该喷头周边的流量调节为q’并在该次熄焦完成时发出故障警报,q’=1.25qi。通过实时检测各喷头的流量以对喷头的堵塞情况进行判定并在判定喷头堵塞时增加堵塞喷头周边喷头的流量以平衡堵塞处喷头的水流量,能够保证对焦炭进行均匀喷淋,从而防止焦炭受热不均导致喷溅情况发生,进一步提高了所述装置的熄焦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中还设有预设高度矩阵H0(H1,H2,H3,H4)和预设缝隙矩阵D0(D1,D2,D3,D4),当所述控制器完成对所述熄焦车型号的判定时,控制器会控制所述升降机构调节所述防溅挡板的高度、控制所述图像采集器采集防溅挡板与所述熄焦车之间的缝隙值D并将D与预先选定的检测标准值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重新调节缝隙值,通过将防溅挡板与熄焦车之间的缝隙调节至指定值,能够有效防止焦炭从过大的缝隙处喷溅至熄焦车外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所述装置的熄焦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中还设有预设缝隙偏差矩阵d0(d1,d2,d3,d4)和预设缝隙调节比例矩阵a0(a1,a2,a3,a4),当所述控制器判定D>Di时,控制器会计算实际缝隙值与预设缝隙值之间的偏差值d,d=D-Di,计算完成后,控制器将d与d0矩阵中的各项参数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从a0矩阵中选取对应的预设缝隙调节比例系数,通过选取对应的修正系数去调节缝隙,能够有效保证缝隙尺寸,从而进一步防止焦炭喷溅的情况发生,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所述装置的熄焦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熄焦喷淋防焦炭溅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所述熄焦喷淋防焦炭溅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所述熄焦喷淋防焦炭溅射装置包括:
熄焦塔1,用以对焦炭提供熄焦场所;在熄焦塔1内设有温度检测器11,用以实时检测熄焦塔1内的温度;
熄焦车2,用以装载高温焦炭并将焦炭输送至所述熄焦塔1内的指定位置;
喷淋器3,其设置在所述熄焦塔1内部并位于熄焦塔1顶壁,喷淋器3与设置在熄焦塔1外的水箱4相连,用以将水箱4内的水输送至所述熄焦塔1内以对所述熄焦车2装载的焦炭熄焦;所述喷淋器3包括多个喷头31,在对不同型号的熄焦车2装载的焦炭进行熄焦时,控制器9会选取不同位置的喷头31对焦炭进行精准喷水以进行高效熄焦;各喷头31上均设有阀门(图中未画出),通过调节阀门开度以调节各喷头31的喷水流量;在各阀门上均设有流量检测器(图中未画出),用以分别检测各喷头31的喷水流量;
多个定位器5,各定位器5均设置在所述熄焦塔1内部并分别设置在所述熄焦塔1内壁,用以对熄焦车2进行定位;
防溅挡板6,其包括四个挡板,各挡板两侧顺次连接并套设在所述喷淋器3外侧;在所述熄焦塔1内部顶壁设有升降机构7,升降机构7与防溅挡板6相连,用以调节防溅挡板6的高度;
图像采集器8,其设置在所述熄焦塔1外的侧壁内,用以检测所述熄焦车2的型号以及所述防溅挡板6的位置;
控制器9,其分别与所述温度检测器11、喷头31、阀门、定位器5、升降机构7和图像采集器8相连,用以根据所述熄焦车2的尺寸设定熄焦车2的停车位置、调节防溅挡板6的高度并控制指定位置的喷头31对焦炭进行熄焦;
在控制器9中预存有预设温度矩阵T0、预设用水量矩阵V0、预设温度值T、预设温差矩阵t0和预设补水量矩阵v0;对于所述预设温度矩阵T0,T0(T1,T2,T3,T4),其中,T1为第一预设温度,T2为第二预设温度,T3为第三预设温度,T4为第四预设温度,各预设温度按照顺序逐渐增加;对于所述预设用水量矩阵V0,V0(V1,V2,V3,V4),其中,V1为第一预设用水量,V2为第二预设用水量,V3为第三预设用水量,V4为第四预设用水量;对于所述预设温差矩阵t0,t0(t1,t2,t3,t4),其中,t1为第一预设温差,t2为第二预设温差,t3为第三预设温差,t4为第四预设温差,各预设温差值按照顺序逐渐增加;对于所述预设补水量矩阵v0,v0(v1,v2,v3,v4),其中,v1为第一预设补水量,v2为第二预设补水量,v3为第三预设补水量,v4为第四预设补水量,各预设补水量的数值按照顺序逐渐增加;
当所述熄焦车2停靠至所述熄焦塔1内的指定位置时,所述温度检测器11在经过第一预设时长时检测熄焦塔1内温度Ta,控制器9将Ta与T0矩阵中的的各项参数进行比对:
当Ta≤T1时,控制器9将喷淋器3的预设用水量设置为V1;
当T1<Ta≤T2时,控制器9将喷淋器3的预设用水量设置为V2;
当T2<Ta≤T3时,控制器9将喷淋器3的预设用水量设置为V3;
当T3<Ta≤T4时,控制器9将喷淋器3的预设用水量设置为V4;
设置完成后,控制器9控制喷淋器3喷水以进行熄焦,当控制器9判定喷淋器3的喷水量达到选定的预设用水量时,温度检测器11检测熄焦塔1内的熄焦后温度Tb,控制器9将Tb与T进行比对:
当Tb≤T时,控制器9判定熄焦完成,熄焦车2驶出熄焦塔1以完成对焦炭的熄焦;
当Tb>T时,控制器9判定熄焦未完成,计算Tb与T之间的差值t、将t与t0矩阵中的参数进行比对控制所述喷淋器3补充对应量的水对焦炭进行二次喷淋,t=Tb-T:
当t≤t1时,控制器9控制喷淋器3补喷v1量的水以对焦炭进行二次熄焦;
当t1<t≤t2时,控制器9控制喷淋器3补喷v2量的水以对焦炭进行二次熄焦;
当t2<t≤t3时,控制器9控制喷淋器3补喷v3量的水以对焦炭进行二次熄焦;
当t3<t≤t4时,控制器9控制喷淋器3补喷v4量的水以对焦炭进行二次熄焦;
二次熄焦完成后,所述温度检测器11重新检测熄焦塔1们温度Tc并将Tc与T进行比对:
当Tc≤T时,控制器9判定熄焦完成;
当Tc>T时,控制器9判定熄焦未完成,计算Tc与T之间的差值t’,将t’与t0矩阵中的各项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重新选取补水量以对焦炭进行熄焦直至熄焦后温度小于等于T。
具体而言,本发明所述控制器9中还预存预设型号矩阵C0和预设位置矩阵组L0;对于所述预设型号矩阵C0,C0(C1,C2,C3,C4),其中,C1为第一预设型号,C2为第二预设型号,C3为第三预设型号,C4为第四预设型号;对于预设位置矩阵组L0,L0(L1,L2,L3,L4),其中,L1为第一预设位置矩阵,L2为第二预设位置矩阵,L3为第三预设位置矩阵,L4为第四预设位置矩阵;
当所述熄焦车2驶入所述熄焦塔1内时,所述图像采集器8采集熄焦车2的图像信息,控制器9根据图像信息判定熄焦车2的型号:
当控制器9判定熄焦车2的型号为C1时,控制器9将L1矩阵中的参数设定为该熄焦车2的预设停靠位置;
当控制器9判定熄焦车2的型号为C2时,控制器9将L2矩阵中的参数设定为该熄焦车2的预设停靠位置;
当控制器9判定熄焦车2的型号为C3时,控制器9将L3矩阵中的参数设定为该熄焦车2的预设停靠位置;
当控制器9判定熄焦车2的型号为C4时,控制器9将L4矩阵中的参数设定为该熄焦车2的预设停靠位置;
在控制器9完成对熄焦车2停靠位置的确认后,当所述熄焦车2进入至熄焦塔1内并在熄焦塔1内同一位置停留第二预设时长时,所述定位器5检测熄焦车2停留位置:
当定位器5判定熄焦车2停留在指定位置时,控制器9在经过第一预设时长后控制所述温度检测器11检测熄焦塔1内温度;
当定位器5判定熄焦车2未停留在指定位置时,控制器9发出停放违规警报,熄焦车2开始调节自身位置并在调节完成后停止在调节位置,当熄焦车2在调节后位置停留第二预设时长时,所述定位器5重新检测熄焦车2停留位置,若定位器5判定熄焦车2仍未停留在指定位置,则熄焦车2重新调节位置,定位器5在熄焦车2调节后的第二预设时长后重新检测,控制器9重新判定直至熄焦车2停留在指定位置。
具体而言,对于所述第i预设位置矩阵Li,Li(Xi,Yi),其中Xi为第i预设横向距离,Yi为第i预设纵向距离;
当所述控制器9将Li矩阵中的参数设定为该熄焦车2的预设停靠位置且所述熄焦车2进入所述熄焦塔1并在熄焦塔1内同一位置停留第二预设时长时,所述定位器5会分别检测熄焦车2与熄焦塔1内右侧壁的横向距离X以及熄焦车2头部与熄焦塔1内前侧壁的纵向距离L;
当X=Xi且Y=Yi时,定位器5判定熄焦车2停留在指定位置;
当X≠Xi或Y≠Yi时,定位器5判定熄焦车2未停留在指定位置。
具体而言,本发明所述喷淋器3的各喷头31按照设置的位置包括a区、b区、c区和d区;其中,所述a区中的喷头31设置在喷淋器3中心位置;所述b区喷头31设置在所述a区喷头31外层;所述c区喷头31设置在所述b区喷头31外侧;所述d区喷头31设置在所述c区喷头31外侧;当所述控制器9对所述熄焦车2进行喷水或补水时,控制器9会根据喷水量或补水量打开指定区域的喷头31以对熄焦车2上的焦炭进行熄焦。
具体而言,本发明所述控制器9中设有预设喷头31区域矩阵R0(R1,R2,R3,R4),其中,R1为开启a区内全部喷头31的第一预设喷头31区域,R2为开启a区和b区内全部喷头31的第二预设喷头31区域,R3为开启a区、b区和c区内全部喷头31的第三预设喷头31区域,R4为开启a区、b区、c区和d区内全部喷头31的第四预设喷头31区域;
当所述控制器9控制喷淋器3对熄焦车2上的焦炭喷水以进行熄焦时,控制器9会根据选定的预设用水量选取对应的预设喷头31区域:
当控制器9选用第一预设用水量V1时,控制器9调节喷淋器3中各阀门的开闭状态,将第一预设喷头31区域R1内包括的所述a区内的喷头31打开以对熄焦车2喷水;
当控制器9选用第二预设用水量V2时,控制器9调节喷淋器3中各阀门的开闭状态,将第二预设喷头31区域R2内包括的所述a区和b区内的喷头31打开以对熄焦车2喷水;
当控制器9选用第三预设用水量V3时,控制器9调节喷淋器3中各阀门的开闭状态,将第三预设喷头31区域R3内包括的所述a区、b区和c区内的喷头31打开以对熄焦车2喷水;
当控制器9选用第四预设用水量V4时,控制器9调节喷淋器3中各阀门的开闭状态,将第四预设喷头31区域R4内包括的所述a区、b区、c区和d区内的喷头31打开以对熄焦车2喷水;
当控制器9控制各所述阀门打开时,控制器9将各阀门的开度调节至预设开度K。
具体而言,本发明所述控制器9中还设有预设流量Q0,当控制器9控制指定区域内的所述喷头31喷水时,各喷头31内的流量检测器会检测对应喷头31的水流量Q,控制器9会将Q与Q0进行比对:
当Q<Q0时,控制器9将该喷头31上的阀门开度调节至Ka,Ka=1.25K;
当Q=Q0时,控制器9不调节该喷头31上的阀门;
当Q>Q0时,控制器9将该喷头31上的阀门开度调节至Kb,Kb=0.75K;
当控制器9完成对阀门调节并经过第三时长时,各流量检测器重新检测各喷头31的水流量并根据检测结果重新调节各阀门的开度直至各喷头31的水流量Q=Q0。
具体而言,本发明所述控制器9中还设有预设补水流量矩阵q0(q1,q2,q3,q4),其中,q1为第一预设补水流量,q2为第二预设补水流量,q3为第三预设补水流量,q4为第四预设补水流量,各预设补水量按照顺序逐渐增加;当喷淋器3使用指定的用水量完成对焦炭的熄焦时,控制器9会控制喷淋器3选用相同预设喷头31区域内的喷头31对焦炭进行补喷:
当控制器9将预设补水量调节为v1时,控制器9将各喷头31上阀门的开度设置为k1以将各喷头31的预设流量值设置为q1;
当控制器9将预设补水量调节为v2时,控制器9将各喷头31上阀门的开度设置为k2以将各喷头31的预设流量值设置为q2;
当控制器9将预设补水量调节为v3时,控制器9将各喷头31上阀门的开度设置为k3以将各喷头31的预设流量值设置为q3;
当控制器9将预设补水量调节为v4时,控制器9将各喷头31上阀门的开度设置为k4以将各喷头31的预设流量值设置为q4;
当喷淋器3选用第i预设流量值qi时,i=1,2,3,4,控制器9控制各流量检测器实时检测各喷头31的水流量q:
当q<qi时,控制器9将该喷头31上的阀门的开度调节为ki’,ki’=1.1ki;
当q=qi时,控制器9不调节该喷头31上的阀门;
当q>qi时,控制器9将该喷头31上的阀门的开度调节为ki’,ki’=0.9ki;
当控制器9完成对阀门调节并经过第四时长时,各流量检测器重新检测各喷头31的水流量并根据检测结果重新调节各阀门的开度直至各喷头31的水流量q=qi。
具体而言,本发明在对焦炭进行熄焦时,当单个所述喷头31的阀门开度达到最大值且Q<Q0时,控制器9判定该喷头31出现故障,记录该喷头31所处位置、将该喷头31周边的流量调节为Q’并在该次熄焦完成时发出故障警报,Q’=1.25Q0;在对焦炭进行补水时,当单个所述喷头31的阀门开度达到最大值且q<qi时,i=1,2,3,4,控制器9判定该喷头31出现故障,记录该喷头31所处位置,将该喷头31周边的流量调节为q’并在该次熄焦完成时发出故障警报,q’=1.25qi。
具体而言,本发明所述控制器9中还设有预设高度矩阵H0和预设缝隙矩阵D0;对于所述预设高度矩阵H0,H0(H1,H2,H3,H4),其中,H1为第一预设高度,H2为第二预设高度,H3为第三预设高度,H4为第四预设高度,各预设高度按照顺序逐渐增加;对于预设缝隙矩阵D0,D0(D1,D2,D3,D4),其中,D1为第一预设缝隙距离,D2为第二预设缝隙距离,D3为第三预设缝隙距离,D4为第四预设缝隙距离;当所述控制器9完成对所述熄焦车2型号的判定时,控制器9会控制所述升降机构7调节所述防溅挡板6的高度:
当控制器9判定熄焦车2的型号为C1时,控制器9将所述防溅挡板6的高度调节为H1并将D1作为防溅挡板6是否停靠在指定位置的检测标准;
当控制器9判定熄焦车2的型号为C2时,控制器9将所述防溅挡板6的高度调节为H2并将D2作为防溅挡板6是否停靠在指定位置的检测标准;
当控制器9判定熄焦车2的型号为C3时,控制器9将所述防溅挡板6的高度调节为H3并将D3作为防溅挡板6是否停靠在指定位置的检测标准;
当控制器9判定熄焦车2的型号为C4时,控制器9将所述防溅挡板6的高度调节为H4并将D4作为防溅挡板6是否停靠在指定位置的检测标准;
当所述控制器9完成对所述防溅挡板6的高度调节时,控制器9控制所述图像采集器8采集防溅挡板6与所述熄焦车2之间的缝隙值D并将D与预先选定的检测标准值Di进行比对,i=1,2,3,4:
当D≤Di时,控制器9不调节所述防溅挡板6的高度;
当D>Di时,控制器9控制所述升降机构7重新调节防溅挡板6的高度并在调节完成后控制图像采集器8重新检测调节后防溅挡板6与熄焦车2之间的缝隙值,若调节后的缝隙值D’>Di,则控制器9分别控制升降机构7和图像采集器8对防溅挡板6与熄焦车2之间的间隙重复进行调节和检测直至D’≤Di。
具体而言,本发明所述控制器9中还设有预设缝隙偏差矩阵d0和预设缝隙调节比例矩阵a0;对于所述预设缝隙偏差矩阵d0,d0(d1,d2,d3,d4),其中,d1为第一预设缝隙偏差值,d2为第二预设缝隙偏差值,d3为第三预设缝隙偏差值,d4为第四预设缝隙偏差值,各预设偏差值按照顺序逐渐增加;对于所述预设缝隙调节比例矩阵a0,a0(a1,a2,a3,a4),其中,a1为第一预设缝隙调节比例系数,a2为第二预设缝隙调节比例系数,a3为第三预设缝隙调节比例系数,a4为第四预设缝隙调节比例系数,各预设缝隙调节比例系数按照顺序逐渐增加;
当所述控制器9判定D>Di时,控制器9会计算实际缝隙值与预设缝隙值之间的偏差值d,d=D-Di,计算完成后,控制器9将d与d0矩阵中的各项参数进行比对:
当d≤d1时,控制器9选用a1对缝隙值D进行调节以将缝隙值调节为D1’,D1’=D*a1;
当d1<d≤d2时,控制器9选用a2对缝隙值D进行调节以将缝隙值调节为D2’,D2’=D*a2;
当d2<d≤d3时,控制器9选用a3对缝隙值D进行调节以将缝隙值调节为D3’,D3’=D*a3;
当d3<d≤d4时,控制器9选用a4对缝隙值D进行调节以将缝隙值调节为D4’,D4’=D*a4。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熄焦喷淋防焦炭溅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熄焦塔,用以对焦炭提供熄焦场所;在熄焦塔内设有温度检测器,用以实时检测熄焦塔内的温度;
熄焦车,用以装载高温焦炭并将焦炭输送至所述熄焦塔内的指定位置;
喷淋器,其设置在所述熄焦塔内部并位于熄焦塔顶壁,喷淋器与设置在熄焦塔外的水箱相连,用以将水箱内的水输送至所述熄焦塔内以对所述熄焦车装载的焦炭熄焦;所述喷淋器包括多个喷头,在对不同型号的熄焦车装载的焦炭进行熄焦时,控制器会选取不同位置的喷头对焦炭进行精准喷水以进行高效熄焦;各喷头上均设有阀门,通过调节阀门开度以调节各喷头的喷水流量;在各阀门上均设有流量检测器,用以分别检测各喷头的喷水流量;
多个定位器,各定位器均设置在所述熄焦塔内部并分别设置在所述熄焦塔内壁,用以对熄焦车进行定位;
防溅挡板,其包括四个挡板,各挡板两侧顺次连接并套设在所述喷淋器外侧;在所述熄焦塔内部顶壁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与防溅挡板相连,用以调节防溅挡板的高度;
图像采集器,其设置在所述熄焦塔外的侧壁内,用以检测所述熄焦车的型号以及所述防溅挡板的位置;
控制器,其分别与所述温度检测器、喷头、阀门、定位器、升降机构和图像采集器相连,用以根据所述熄焦车的尺寸设定熄焦车的停车位置、调节防溅挡板的高度并控制指定位置的喷头对焦炭进行熄焦;
在控制器中预存有预设温度矩阵T0、预设用水量矩阵V0、预设温度值T、预设温差矩阵t0和预设补水量矩阵v0;对于所述预设温度矩阵T0,T0(T1,T2,T3,T4),其中,T1为第一预设温度,T2为第二预设温度,T3为第三预设温度,T4为第四预设温度,各预设温度按照顺序逐渐增加;对于所述预设用水量矩阵V0,V0(V1,V2,V3,V4),其中,V1为第一预设用水量,V2为第二预设用水量,V3为第三预设用水量,V4为第四预设用水量;对于所述预设温差矩阵t0,t0(t1,t2,t3,t4),其中,t1为第一预设温差,t2为第二预设温差,t3为第三预设温差,t4为第四预设温差,各预设温差值按照顺序逐渐增加;对于所述预设补水量矩阵v0,v0(v1,v2,v3,v4),其中,v1为第一预设补水量,v2为第二预设补水量,v3为第三预设补水量,v4为第四预设补水量,各预设补水量的数值按照顺序逐渐增加;
当所述熄焦车停靠至所述熄焦塔内的指定位置时,所述温度检测器在经过第一预设时长时检测熄焦塔内温度Ta,控制器将Ta与T0矩阵中的的各项参数进行比对:
当Ta≤T1时,控制器将喷淋器的预设用水量设置为V1;
当T1<Ta≤T2时,控制器将喷淋器的预设用水量设置为V2;
当T2<Ta≤T3时,控制器将喷淋器的预设用水量设置为V3;
当T3<Ta≤T4时,控制器将喷淋器的预设用水量设置为V4;
设置完成后,控制器控制喷淋器喷水以进行熄焦,当控制器判定喷淋器的喷水量达到选定的预设用水量时,温度检测器检测熄焦塔内的熄焦后温度Tb,控制器将Tb与T进行比对:
当Tb≤T时,控制器判定熄焦完成,熄焦车驶出熄焦塔以完成对焦炭的熄焦;
当Tb>T时,控制器判定熄焦未完成,计算Tb与T之间的差值t、将t与t0矩阵中的参数进行比对控制所述喷淋器补充对应量的水对焦炭进行二次喷淋,t=Tb-T:
当t≤t1时,控制器控制喷淋器补喷v1量的水以对焦炭进行二次熄焦;
当t1<t≤t2时,控制器控制喷淋器补喷v2量的水以对焦炭进行二次熄焦;
当t2<t≤t3时,控制器控制喷淋器补喷v3量的水以对焦炭进行二次熄焦;
当t3<t≤t4时,控制器控制喷淋器补喷v4量的水以对焦炭进行二次熄焦;
二次熄焦完成后,所述温度检测器重新检测熄焦塔内的温度Tc并将Tc与T进行比对:
当Tc≤T时,控制器判定熄焦完成;
当Tc>T时,控制器判定熄焦未完成,计算Tc与T之间的差值t’,将t’与t0矩阵中的各项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重新选取补水量以对焦炭进行熄焦直至熄焦后温度小于等于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熄焦喷淋防焦炭溅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中还预存预设型号矩阵C0和预设位置矩阵组L0;对于所述预设型号矩阵C0,C0(C1,C2,C3,C4),其中,C1为第一预设型号,C2为第二预设型号,C3为第三预设型号,C4为第四预设型号;对于预设位置矩阵组L0,L0(L1,L2,L3,L4),其中,L1为第一预设位置矩阵,L2为第二预设位置矩阵,L3为第三预设位置矩阵,L4为第四预设位置矩阵;
当所述熄焦车驶入所述熄焦塔内时,所述图像采集器采集熄焦车的图像信息,控制器根据图像信息判定熄焦车的型号:
当控制器判定熄焦车的型号为C1时,控制器将L1矩阵中的参数设定为该熄焦车的预设停靠位置;
当控制器判定熄焦车的型号为C2时,控制器将L2矩阵中的参数设定为该熄焦车的预设停靠位置;
当控制器判定熄焦车的型号为C3时,控制器将L3矩阵中的参数设定为该熄焦车的预设停靠位置;
当控制器判定熄焦车的型号为C4时,控制器将L4矩阵中的参数设定为该熄焦车的预设停靠位置;
在控制器完成对熄焦车停靠位置的确认后,当所述熄焦车进入至熄焦塔内并在熄焦塔内同一位置停留第二预设时长时,所述定位器检测熄焦车停留位置:
当定位器判定熄焦车停留在指定位置时,控制器在经过第一预设时长后控制所述温度检测器检测熄焦塔内温度;
当定位器判定熄焦车未停留在指定位置时,控制器发出停放违规警报,熄焦车开始调节自身位置并在调节完成后停止在调节位置,当熄焦车在调节后位置停留第二预设时长时,所述定位器重新检测熄焦车停留位置,若定位器判定熄焦车仍未停留在指定位置,则熄焦车重新调节位置,定位器在熄焦车调节后的第二预设时长后重新检测,控制器重新判定直至熄焦车停留在指定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熄焦喷淋防焦炭溅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第i预设位置矩阵Li,Li(Xi,Yi),其中Xi为第i预设横向距离,Yi为第i预设纵向距离;
当所述控制器将Li矩阵中的参数设定为该熄焦车的预设停靠位置且所述熄焦车进入所述熄焦塔并在熄焦塔内同一位置停留第二预设时长时,所述定位器会分别检测熄焦车与熄焦塔内右侧壁的横向距离X以及熄焦车头部与熄焦塔内前侧壁的纵向距离Y;
当X=Xi且Y=Yi时,定位器判定熄焦车停留在指定位置;
当X≠Xi或Y≠Yi时,定位器判定熄焦车未停留在指定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熄焦喷淋防焦炭溅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器的各喷头按照设置的位置包括a区、b区、c区和d区;其中,所述a区中的喷头设置在喷淋器中心位置;所述b区喷头设置在所述a区喷头外层;所述c区喷头设置在所述b区喷头外侧;所述d区喷头设置在所述c区喷头外侧;当所述控制器对所述熄焦车进行喷水或补水时,控制器会根据喷水量或补水量打开指定区域的喷头以对熄焦车上的焦炭进行熄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熄焦喷淋防焦炭溅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中设有预设喷头区域矩阵R0(R1,R2,R3,R4),其中,R1为开启a区内全部喷头的第一预设喷头区域,R2为开启a区和b区内全部喷头的第二预设喷头区域,R3为开启a区、b区和c区内全部喷头的第三预设喷头区域,R4为开启a区、b区、c区和d区内全部喷头的第四预设喷头区域;
当所述控制器控制喷淋器对熄焦车上的焦炭喷水以进行熄焦时,控制器会根据选定的预设用水量选取对应的预设喷头区域:
当控制器选用第一预设用水量V1时,控制器调节喷淋器中各阀门的开闭状态,将第一预设喷头区域R1内包括的所述a区内的喷头打开以对熄焦车喷水;
当控制器选用第二预设用水量V2时,控制器调节喷淋器中各阀门的开闭状态,将第二预设喷头区域R2内包括的所述a区和b区内的喷头打开以对熄焦车喷水;
当控制器选用第三预设用水量V3时,控制器调节喷淋器中各阀门的开闭状态,将第三预设喷头区域R3内包括的所述a区、b区和c区内的喷头打开以对熄焦车喷水;
当控制器选用第四预设用水量V4时,控制器调节喷淋器中各阀门的开闭状态,将第四预设喷头区域R4内包括的所述a区、b区、c区和d区内的喷头打开以对熄焦车喷水;
当控制器控制各所述阀门打开时,控制器将各阀门的开度调节至预设开度K。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熄焦喷淋防焦炭溅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中还设有预设流量Q0,当控制器控制指定区域内的所述喷头喷水时,各喷头内的流量检测器会检测对应喷头的水流量Q,控制器会将Q与Q0进行比对:
当Q<Q0时,控制器将该喷头上的阀门开度调节至Ka,Ka=1.25K;
当Q=Q0时,控制器不调节该喷头上的阀门;
当Q>Q0时,控制器将该喷头上的阀门开度调节至Kb,Kb=0.75K;
当控制器完成对阀门调节并经过第三时长时,各流量检测器重新检测各喷头的水流量并根据检测结果重新调节各阀门的开度直至各喷头的水流量Q=Q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熄焦喷淋防焦炭溅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中还设有预设补水流量矩阵q0(q1,q2,q3,q4),其中,q1为第一预设补水流量,q2为第二预设补水流量,q3为第三预设补水流量,q4为第四预设补水流量,各预设补水量按照顺序逐渐增加;当喷淋器使用指定的用水量完成对焦炭的熄焦时,控制器会控制喷淋器选用相同预设喷头区域内的喷头对焦炭进行补喷:
当控制器将预设补水量调节为v1时,控制器将各喷头上阀门的开度设置为k1以将各喷头的预设流量值设置为q1;
当控制器将预设补水量调节为v2时,控制器将各喷头上阀门的开度设置为k2以将各喷头的预设流量值设置为q2;
当控制器将预设补水量调节为v3时,控制器将各喷头上阀门的开度设置为k3以将各喷头的预设流量值设置为q3;
当控制器将预设补水量调节为v4时,控制器将各喷头上阀门的开度设置为k4以将各喷头的预设流量值设置为q4;
当喷淋器选用第i预设流量值qi时,i=1,2,3,4,控制器控制各流量检测器实时检测各喷头的水流量q:
当q<qi时,控制器将该喷头上的阀门的开度调节为ki’,ki’=1.1ki;
当q=qi时,控制器不调节该喷头上的阀门;
当q>qi时,控制器将该喷头上的阀门的开度调节为ki’,ki’=0.9ki;
当控制器完成对阀门调节并经过第四时长时,各流量检测器重新检测各喷头的水流量并根据检测结果重新调节各阀门的开度直至各喷头的水流量q=qi。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熄焦喷淋防焦炭溅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对焦炭进行熄焦时,当单个所述喷头的阀门开度达到最大值且Q<Q0时,控制器判定该喷头出现故障,记录该喷头所处位置、将该喷头周边的流量调节为Q’并在该次熄焦完成时发出故障警报,Q’=1.25Q0;在对焦炭进行补水时,当单个所述喷头的阀门开度达到最大值且q<qi时,i=1,2,3,4,控制器判定该喷头出现故障,记录该喷头所处位置,将该喷头周边的流量调节为q’并在该次熄焦完成时发出故障警报,q’=1.25qi。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熄焦喷淋防焦炭溅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中还设有预设高度矩阵H0和预设缝隙矩阵D0;对于所述预设高度矩阵H0,H0(H1,H2,H3,H4),其中,H1为第一预设高度,H2为第二预设高度,H3为第三预设高度,H4为第四预设高度,各预设高度按照顺序逐渐增加;对于预设缝隙矩阵D0,D0(D1,D2,D3,D4),其中,D1为第一预设缝隙距离,D2为第二预设缝隙距离,D3为第三预设缝隙距离,D4为第四预设缝隙距离;当所述控制器完成对所述熄焦车型号的判定时,控制器会控制所述升降机构调节所述防溅挡板的高度:
当控制器判定熄焦车的型号为C1时,控制器将所述防溅挡板的高度调节为H1并将D1作为防溅挡板是否停靠在指定位置的检测标准;
当控制器判定熄焦车的型号为C2时,控制器将所述防溅挡板的高度调节为H2并将D2作为防溅挡板是否停靠在指定位置的检测标准;
当控制器判定熄焦车的型号为C3时,控制器将所述防溅挡板的高度调节为H3并将D3作为防溅挡板是否停靠在指定位置的检测标准;
当控制器判定熄焦车的型号为C4时,控制器将所述防溅挡板的高度调节为H4并将D4作为防溅挡板是否停靠在指定位置的检测标准;
当所述控制器完成对所述防溅挡板的高度调节时,控制器控制所述图像采集器采集防溅挡板与所述熄焦车之间的缝隙值D并将D与预先选定的检测标准值Di进行比对,i=1,2,3,4:
当D≤Di时,控制器不调节所述防溅挡板的高度;
当D>Di时,控制器控制所述升降机构重新调节防溅挡板的高度并在调节完成后控制图像采集器重新检测调节后防溅挡板与熄焦车之间的缝隙值,若调节后的缝隙值D’>Di,则控制器分别控制升降机构和图像采集器对防溅挡板与熄焦车之间的间隙重复进行调节和检测直至D’≤Di。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熄焦喷淋防焦炭溅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中还设有预设缝隙偏差矩阵d0和预设缝隙调节比例矩阵a0;对于所述预设缝隙偏差矩阵d0,d0(d1,d2,d3,d4),其中,d1为第一预设缝隙偏差值,d2为第二预设缝隙偏差值,d3为第三预设缝隙偏差值,d4为第四预设缝隙偏差值,各预设偏差值按照顺序逐渐增加;对于所述预设缝隙调节比例矩阵a0,a0(a1,a2,a3,a4),其中,a1为第一预设缝隙调节比例系数,a2为第二预设缝隙调节比例系数,a3为第三预设缝隙调节比例系数,a4为第四预设缝隙调节比例系数,各预设缝隙调节比例系数按照顺序逐渐增加;
当所述控制器判定D>Di时,控制器会计算实际缝隙值与预设缝隙值之间的偏差值d,d=D-Di,计算完成后,控制器将d与d0矩阵中的各项参数进行比对:
当d≤d1时,控制器选用a1对缝隙值D进行调节以将缝隙值调节为D1’,D1’=D*a1;
当d1<d≤d2时,控制器选用a2对缝隙值D进行调节以将缝隙值调节为D2’,D2’=D*a2;
当d2<d≤d3时,控制器选用a3对缝隙值D进行调节以将缝隙值调节为D3’,D3’=D*a3;
当d3<d≤d4时,控制器选用a4对缝隙值D进行调节以将缝隙值调节为D4’,D4’=D*a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030649.XA CN112111288B (zh) | 2020-09-27 | 2020-09-27 | 熄焦喷淋防焦炭溅射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030649.XA CN112111288B (zh) | 2020-09-27 | 2020-09-27 | 熄焦喷淋防焦炭溅射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111288A CN112111288A (zh) | 2020-12-22 |
CN112111288B true CN112111288B (zh) | 2021-08-06 |
Family
ID=73797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030649.XA Active CN112111288B (zh) | 2020-09-27 | 2020-09-27 | 熄焦喷淋防焦炭溅射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11128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61709A (zh) * | 2021-02-02 | 2021-06-15 | 鹤岗市征楠煤化工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含焦油炉尾气的除焦油工艺 |
CN113637494B (zh) * | 2021-09-25 | 2022-04-29 | 辽宁宝来生物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进料速率的焦炭塔塔壁温度控制装置及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168786A (ja) * | 1984-02-10 | 1985-09-02 | Kansai Coke & Chem Co Ltd | 赤熱コ−クスの消冷方法 |
JPH03263487A (ja) * | 1990-03-14 | 1991-11-22 | Kawasaki Steel Corp | 自動運転によるコークス湿式消火法 |
CN103980915B (zh) * | 2014-05-26 | 2015-11-25 | 湖南华银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熄焦装置 |
CN104859606A (zh) * | 2015-05-18 | 2015-08-26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制动器冷却方法及装置 |
CN105154108B (zh) * | 2015-10-23 | 2017-09-26 | 山东永能节能环保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水熄焦的除尘、脱硫、收水、提热系统 |
CN110760319A (zh) * | 2019-11-06 | 2020-02-07 |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焦台进行干熄焦炭冷却、增湿的工艺 |
-
2020
- 2020-09-27 CN CN202011030649.XA patent/CN112111288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111288A (zh) | 2020-12-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111288B (zh) | 熄焦喷淋防焦炭溅射装置 | |
CN104595885B (zh) | 电站锅炉给水泵最小流量再循环阀控制方法 | |
CN102553950B (zh) | 一种薄带连铸生产线轧后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2725078B (zh) | 轧制线上的注水控制装置、注水控制方法、注水控制程序 | |
US11148182B2 (en) | Cooling device for hot rolled steel sheet and cooling method for the same | |
CN105525248A (zh) | 一种镀锌生产线镀层厚度前馈优化控制方法 | |
CN108367324B (zh) | 矫正系统及矫正方法 | |
CN105446374A (zh) | 水箱控制方法及系统 | |
EP3181709B1 (en) | Steel-strip production apparatus | |
CN109534165A (zh) | 一种冶炼渣包缓冷处理调度控制方法 | |
CN102343367B (zh) | 一种压力喷射冷却过程中降低钢板头尾过冷段的控制方法 | |
EP3181708B1 (en) | Steel-strip production method | |
CN104249932A (zh) | 防止高温落料烫伤运输胶带的方法 | |
CN105618492B (zh) | 一种用于钢板在线固溶的轧后快速冷却系统 | |
CN208662157U (zh) | 一种分段控制的除鳞集管装置 | |
CN110788290A (zh) | 一种防止连铸二冷喷嘴堵塞的系统及方法 | |
TWI748169B (zh) | 揚水泵的速度控制裝置 | |
CN115815555B (zh) | 一种防止连铸二冷喷嘴堵塞的控制方法 | |
CN206643135U (zh) | 热轧棒线材水冷装置控制系统 | |
KR200439760Y1 (ko) | 엘씨디모니터의 메탈섀시 제작용 탭 가공장치 | |
CN115090847A (zh) | 一种出结晶器后板坯角部喷淋冷却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
KR101510274B1 (ko) | 강판의 드롭마크 발생 방지 기능을 갖는 냉각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강판의 드롭마크 발생 방지 방법 | |
CN114799109B (zh) | 一种连铸扇形段喷嘴堵塞情况智能判定方法 | |
CN112958751A (zh) | 一种连铸二次冷却状态的在线预测和管理方法 | |
CN104372357A (zh) | 酸洗机组酸罐破裂后的生产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