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限流电路及电源芯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芯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关限流电路及电源芯片。
背景技术
降压式变换电路(BUCK电路)常用的控制方式有脉冲频率调制(PFM)和脉冲宽度调制(PWM)。其根据在一个开关周期内电感的电流状态,又可分为连续导通模式(CCM),临界导通模式(BCM)和断续模式(DCM)。在电源系统的一个工作周期中,如果电源系统的电感中的电流始终大于零,则工作于CCM模式下。在一个工作周期中,如果电源芯片的功率管在开启前,电感上的电流为零,则工作于BCM模式下。在一个工作周期中,在电源芯片的功率管导通前,电感上的电流已经为零,则工作于DCM模式下。
在常规的电源系统中,只是通过限制功率管的最大开关电流来限制电源系统的输出电流值,当电源芯片按照最大限流点工作时,对应的电源系统的输出电流的大小与输入与输出的电压差、电感感量参数相关;即输入与输出条件变化或电感感量变化时,电源系统输出的最大电流也会变化,因此会出现无法实现精确限制电源系统输出电流功能的问题。另外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限制最大功率管电流,可以保证功率管相对安全工作,但无法准确设置最大输出电流,且最大输出电流受电感、输入输出的电压影响非常大,以至于产品在最终的短路、限流等测试过程中,一致性较差。一旦要恒流输出,则需要外部设置,增加外围电路设计的复杂性,同时也会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开关限流电路,根据第一电容充放电时间以控制电源芯片的功率管的通断,进而可以精确控制电源系统的输出电流值。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的一种开关限流电路,适用于一电源芯片,所述开关限流电路包括:开关电流检测模块,用以检测出所述电源芯片的开关电流,并输出第一输出电压;第一比较模块,用以比较放大后的所述第一输出电压与第一预设电压,并根据比较结果输出第二输出电压;充放电模块,用以根据所述第二输出电压对所述充放电模块中的第一电容进行充放电的操作,并输出第三输出电压;以及第二比较模块,用以比较第三输出电压与第二预设电压,并根据比较结果输出第四输出电压以及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用以对所述电源芯片进行限流保护。
可选的,所述开关限流电路还包括:放大模块,连接所述开关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用以接收所述第一输出电压并放大后输出第一放大电压,所述放大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比较模块的输入端。
可选的,所述开关限流电路还包括:复位模块,连接所述充放电模块的输出端,用以对所述第一电容进行放电。
可选的,所述开关电流检测模块包括:导通电阻,所述导通电阻的第一端连接供电电源端,所述导通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开关限流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以及差分放大器,用以放大输出所述导通电阻的电压,所述放大输出所述导通电阻的电压为第一输出电压。
可选的,所述充放电模块包括:充电单元,所述充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比较模块的输出端,用以根据所述第二输出电压对所述第一电容进行充电;充电计时单元,在所述电源芯片的功率管打开的时间内,用以对所述第一电容充电计时得到第一时间;放电单元,所述放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比较模块的输出端,在所述电源芯片的功率管打开的时间内,用以根据所述第二输出电压对所述第一电容进行放电;以及放电计时单元,用以对所述第一电容放电计时得到第二时间;以及比较单元,用以比较所述第一时间以及第二时间,并根据比较结果输出所述第三输出电压。
可选的,在所述电源芯片的功率管打开的时间内,所述第二输出电压为高电平时,则所述充电单元开始工作;在所述电源芯片的功率管打开的时间内,所述第二输出电压为低电平时,则所述放电单元开始工作。
可选的,在所述电源芯片的功率管打开的时间内,所述第一时间大于所述第二时间时,所述第三输出电压为高电平;在所述电源芯片的功率管打开的时间内,所述第一时间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时间,所述第三输出电压为低电平。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放大电压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电压时,所述第二输出电压为高电平;当所述第一放大电压大于所述第一预设电压时,所述第二输出电压为低电平。
可选的,当第三输出电压小于第二预设电压时,所述第四输出电压为低电平;当第三输出电压大于第二预设电压时,所述第四输出电压为高电平;当所述第四输出电压由高电平反转为低电平时,触发所述第一信号,所述电源芯片的功率管为截止状态。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源芯片,所述电源芯片包括前文所述的开关限流电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开关限流电路及电源芯片。在所述电源芯片的功率管打开时,本发明提供的所述开关限流电路比较第一电容充电放电时间来控制电源芯片功率管的关断,从而限制最大输出电流。本发明可以用于通过检测开关限流电路的导通电阻的开关电流,以生成电源系统限制最大输出电流的预设电流,其中该预设电流不受电感感量、输入电压、输出电压等影响。本发明可以通过检测开关限流电路的导通电阻的电流,精确限制电源系统输出电流值,从而应用于对输出电流精度要求高的场合;本发明多个电源系统可相互并联连接,解决现有电源系统无法并联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一种开关限流电路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一种电源芯片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一种电源系统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电感L1峰值电流IPEAK、ISET/Io、Ivally电流与第一电容C1的电压在时间上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的触发第一信号时电源系统工作时的各节点电流、电压波形的波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的没有触发第一信号时电源系统工作时的各节点电流、电压波形的波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具体的,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开关限流电路100,适用于一电源芯片。
所述开关限流电路包括:开关电流检测模块110、放大模块120、第一比较模块130、充放电模块140、复位模块150以及第二比较模块160。
所述开关电流检测模块110用以检测出所述电源芯片的开关电流,并输出第一输出电压Va。
所述放大模块120连接所述开关电流检测模块110的输出端,用以接收所述第一输出电压Va并放大后输出一第一放大电压Vb,所述放大模块12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比较模块130的输入端。
所述第一比较模块130用以比较所述第一放大电压Vb(即所述第一输出电压Va放大后的电压)与第一预设电压,并根据比较结果输出第二输出电压Vc。
当第一放大电压Vb小于第一预设电压时,所述第二输出电压Vc为高电平。当第一放大电压Vb大于第一预设电压时,所述第二输出电压Vc为低电平。
所述充放电模块140用以根据所述第二输出电压Vc对所述充放电模块140中的第一电容C1进行充放电的操作,并输出第三输出电压Vd。
所述复位模块150连接所述充放电模块140的输出端,用以对所述第一电容C1进行放电。
所述第二比较模块160用以比较第三输出电压Vd与第二预设电压,并根据比较结果输出第四输出电压Vo至所述开关限流电路100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比较模块160还输出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用以对所述电源芯片进行限流保护。
当第三输出电压Vd小于第二预设电压时,所述第四输出电压Vo低电平。当第三输出电压Vd大于第二预设电压时,所述第四输出电压Vo为高电平。
当所述第四输出电压Vo由高电平反转为低电平时,所述电源芯片的功率管为截止状态。
以下将具体说明各个模块的结构和功能。
所述开关电流检测模块110包括:导通电阻Rdson及差分放大器。
所述导通电阻Rdson的第一端连接供电电源端VCC,所述导通电阻Rdson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开关限流电路的第二输出端SW,所述导通电阻Rdson为电源芯片的功率管的导通电阻。
所述差分放大器用以放大输出所述导通电阻Rdson的电压,所述放大输出所述导通电阻Rdson的电压为第一输出电压Va。
具体地,所述差分放大器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及第一运算放大器OP1。
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端VCC及所述导通电阻Rdson的第一端。
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接地端。
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导通电阻Rdson的第二端及所述开关限流电路的第二输出端SW。
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开关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出端,所述开关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输出第一输出电压Va。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OP1的第一电源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端VCC,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OP1的第二电源端连接接地端,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OP1的正向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OP1的负向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及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OP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开关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出端及所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
在开关限流电路导通期间,电源芯片功率管的电流ISW以固定斜率上升,导通电阻Rdson两端的电压为VRdson,设定R1=R3,R2=R4,则可以得到第一输出电压Va:
Va=(R2/R1)*VRdosn。
所述放大模块120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OP2、第五电阻R5及第六电阻R6。
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OP2的第一电源端连接电源芯片内部供电电压端VDD;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OP2的第二电源端连接接地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OP2的正向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用以接收所述第一输出电压Va;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OP2的负向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OP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放大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OP2的输出端输出放大后输出第一放大电压Vb。
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分别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OP2的输出端以及所述放大模块120的输出端。
在所述放大模块中,第二运算放大器OP2与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组成同相放大器,其中第一输出电压Va与第一放大电压Vb的关系如下:
Vb=(1+R5/R6)*Va
由于导通电阻的电压VRdson一般很小,经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OP1一次差分放大,无法达到适合后级处理的幅值,故该处额外增加第二运算放大器OP2同相放大,使第一放大电压Vb可以达到一个较高的值,方便后续电路对该信号的处理。
所述第一比较模块130包括:第一比较器COMP1以及第一标准电压源VT1。
第一比较器COMP1的第一电源端连接电源芯片内部供电电压端VDD;第一比较器COMP1的第二电源端连接接地端。所述第一比较器COMP1的正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标准电压源VT1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比较器COMP1的反向输入端连接所述放大模块120的输出端,用以接收所述放第一放大电压Vb;所述第一比较器COMP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比较模块130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比较模块130的输出端输出第二输出电压Vc。
所述第一标准电压源VT1的第二端连接接地端,所述第一标准电压源VT1用以产生第一预设电压。
所述充放电模块140包括:充电单元、充电计时单元、放电单元、放电计时单元及比较单元。
所述充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比较模块130的输出端,用以根据所述第二输出电压Vc对所述第一电容C1进行充电。在所述电源芯片的功率管打开的时间内,所述充电计时单元用以对所述第一电容C1充电计时得到第一时间。
所述放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比较模块130的输出端,用以根据所述第二输出电压Vc对所述第一电容C1进行放电。在所述电源芯片的功率管打开的时间内,所述放电计时单元用以对所述第一电容C1放电计时得到第二时间。
所述比较单元用以比较所述第一时间以及第二时间,并根据比较结果输出第三输出电压Vd的最终状态。在所述电源芯片的功率管打开的时间内,当第一时间大于第二时间时,所述第三输出电压Vd的最终状态为高电平;在所述电源芯片的功率管打开的时间内,当第一时间小于或等于第二时间时,所述第三输出电压Vd的最终状态为低电平。
在所述电源芯片的功率管打开的时间内,当所述第二输出电压Vc为高电平时,则所述充电单元开始工作;在所述电源芯片的功率管打开的时间内,当所述第二输出电压Vc为低电平时,则所述放电单元开始工作。
具体地,所述充放电模块140包括:第一晶体管Q1、第二晶体管Q2、第二晶体管Q3、第三晶体管Q3、第四晶体管Q4、第五晶体管Q5、第六晶体管Q6、第七晶体管Q7、第八晶体管Q8、第九晶体管Q9以及第一电容C1。
所述第一晶体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比较模块130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晶体管Q1的源极连接所述电源芯片内部供电电压端VDD。
所述第二晶体管Q2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比较模块130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晶体管Q2的源极连接所述接地端;所述第二晶体管Q2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Q1的漏极。
所述第三晶体管Q3的源极连接所述内部供电电压端VDD。
所述第四晶体管Q4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Q3的漏极;所述第四晶体管Q4的栅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Q1的漏极以及所述第二晶体管Q2的漏极。
所述第五晶体管Q5的栅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Q1的漏极、所述第二晶体管Q2的漏极以及所述第四晶体管Q4的栅极;所述第五晶体管Q5的漏极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Q4的漏极。
所述第六晶体管Q6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Q5的源极,所述第六晶体管Q6的源极连接所述接地端。
所述第七晶体管Q7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Q3的栅极;所述第七晶体管Q7的源极连接所述电源芯片内部供电电压端VDD;所述第七晶体管Q7的漏极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Q6的栅极。
所述第八晶体管Q8的栅极分别连接所述第八晶体管Q8的漏极、所述第七晶体管Q7的漏极以及所述第六晶体管Q6的栅极;所述第八晶体管Q8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Q7的漏极;所述第八晶体管Q8的源极连接所述接地端。
所述第九晶体管Q9的栅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Q7的栅极、所述第九晶体管Q9的漏极、以及所述第三晶体管Q3的栅极;所述第九晶体管Q9的源极连接所述电源芯片内部供电电压端VDD;所述第九晶体管Q9的漏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Q7的栅极以及所述第三晶体管Q3的栅极。
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侧分别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Q5的漏极、所述第四晶体管Q4的漏极以及所述充放电模块140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侧连接所述接地端。
所述充放电模块140的输出端输出第三输出电压Vd。
当第二输出电压Vc为高电平时,第四晶体管Q4导通,第五晶体管Q5截止,第一电容C1进行充电。当第二输出电压Vc为低电平时,第五晶体管Q5导通,第四晶体管Q4截止,第一电容C1进行放电。
由于晶体管(Q3、Q6~Q9)组成电流镜,故可以使第一电容C1通过第四晶体管Q4充电和通过第五晶体管Q5放电电流相同,其电流的大小为IS1,电容两端电压差为Vd。
所述第二比较模块160包括:第二比较器COMP2以及第二标准电压源VT2。
第二比较器COMP2的第一电源端连接电源芯片内部供电电压端VDD;第二比较器COMP2的第二电源端连接接地端。所述第二比较器COMP2的反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标准电压源VT2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标准电压源VT2产生第二预设电压。所述第二比较器COMP2的正向输入端连接所述充放电模块140的输出端,用以接收所述第三输出电压Vd;所述第二比较器COMP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限流电路100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输出第四输出电压V0。
所述第二标准电压源VT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接地端。
当第三输出电压Vd高于第二预设电压时,所述开关限流电路100的第一输出端输出高电平,否则输出低电平。其中,第二预设电压可以设置的很低,即充放电模块140给第一电容C1充电的电压可以立刻达到大于第二预设电压,这样充电时间产生的误差可以忽略不计。当第四输出电压Vo由高电平反转为低电平时,关闭电源芯片的功率管,在所述开关限流电流一周期结束后,待下一个周期开始时,调制解调信号PWM为高电平,此时电源芯片的功率管重新打开,第四输出电压Vo由低电平再次反转为高电平(调制解调信号PWM与第四输出电压Vo是两个独立的信号,不会互相影响)。
所述复位模块150包括:第十晶体管Q10、第十一晶体管Q11以及第七电阻R7。
所述第十晶体管Q10的栅极连接电源芯片的调制解调信号PWM;所述第十晶体管Q10的源极连接所述接地端;所述第十晶体管Q10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
所述第十一晶体管Q11的栅极分别连接所述第十晶体管Q10的漏极以及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一晶体管Q11的源极连接所述接地端;所述第十一晶体管Q11的漏极分别连接所述充放电模块140的输出端以及第二比较模块160的输入端。
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源芯片内部供电电压端VDD;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一晶体管Q11的栅极。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源芯片200,所述电源芯片200包括所述的开关限流电路100。
如图3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源系统,所述电源系统包括所述的电源芯片200、第一电感L1、二极管D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输出电容COUT以及输入电容CIN。
所述电源芯片200包括供电引脚VIN、输出引脚SW、使能引脚EN、接地引脚GND以及反馈引脚FB。
具体地,供电引脚VIN分别连接所述输入电容CIN的第一侧及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侧;输出引脚SW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以及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接地引脚GND连接接地端;反馈引脚FB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一侧以及所述输出电容COUT的第一侧。
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二侧连接接地端;所述输出电容COUT的第二侧连接接地端;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接地端;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二侧连接接地端;所述输入电容CIN的第二侧连接接地端。
同时参照图4、图5及图6所示,对于所述电源系统,当工作于BCM或CCM模式时(工作在DCM模式时,说明此电源芯片的输出电流值远小于设定值,不需要考虑限流问题,对应电源系统来说,当考虑输出电流的限流值时,系统一般均是工作在CCM模式)。如图2所示,电源系统的输出电流Io等于第一电感的峰值电流(IPEAK)与谷值电流(IVALLEY)之和的一半,当功率管打开时,第一电感L1的电流与开关限流电路中的电流ISW相同,即:
Io=( IPEAK + IVALLEY )/2。
当电源芯片的功率管导通时,流过功率管的电流也等于第一电感L1的电流。
当第一电容C1初始电压为V1,电源芯片的功率管导通时,此时第一电感L1电流为谷值IVALLEY(该时刻记为t0),在此时以大小为ICHARGE的电流给第一电容C1恒流充电。在t1时刻,第一电感L1电流达到预设电流ISET,第一电容C1充电至V2,此时开始以大小为IDISCHARGE的电流恒流给第一电容C1放电,再放电至初始电压V1,此时时刻记为t2,当ICHARGE=IDISCHARGE=I,电容充放电公式如下:
I=C*dv/dt
代入上面的数值,在t0到t1的充电时间tc有:
I*dt=C1*dv
tc=t1-t0= C1*(V2-V1)/I
同理,可以求得放电时间td有:
td=t2-t1= C1*(V2-V1)/I
从上面可以看出,第一电容C1的充电与放电时间相等。
当第一电容C1重新达到初始电压V1时,关掉电源芯片的功率管,由于电源芯片的功率管导通期间,功率管电流等于第一电感L1电流,都以固定斜率K上升,进而可以得到:
IVALLEY+K*tc=ISET
ISET+K*td=IPEAK
由于正常限流时,tc=td,则两式相减得到:
IPEAK - ISET = ISET - IVALLEY
整理可得:
ISET =( IPEAK + IVALLEY )/2=Io
从而实现设定的电源系统的预设电流ISET与电源系统的最大输出电流一致。
本发明提供的电源系统可以通过检测开关限流电路的导通电阻Rdson处的电流ISW,通过预设电流ISET,生成电源系统的最大输出电流。预设电流ISET即为电源系统的最大输出电流,最大输出电流几乎不受第一电感L1感量、输入电压、输出电压等影响.
本发明可以通过检测开关限流电路的导通电阻Rdson的电流ISW,以精确限制电源系统输出电流值,从而应用于对输出电流精度要求高的场合,如LED恒流驱动,电池充电领域。
此外,本发明的多个电源系统可以相互组成并联连接,解决以往电源系统无法直接并联使用的问题。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开关限流电路及电源芯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以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