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007C - 汉字五音数码输入法 - Google Patents
汉字五音数码输入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1007C CN1121007C CN 01108351 CN01108351A CN1121007C CN 1121007 C CN1121007 C CN 1121007C CN 01108351 CN01108351 CN 01108351 CN 01108351 A CN01108351 A CN 01108351A CN 1121007 C CN1121007 C CN 1121007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umerical key
- letter
- pinyin
- numeric keypad
- key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以读音为主、字形为辅的汉字数码键盘输入编码方案。适用于任意大小的汉字字符集的编码。采用0-9十个数字进行编码,单字编码码长最多6位。第1位取拼音首字母;第2位取拼音首字母和声调的组合,第3位取韵母的韵尾,第4、5、6取汉字的笔画笔顺。词组编码码长6位,双字词取每个字的前3位,多字词取前3个字的前2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汉字输入方法及键盘。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采用数字键盘输入汉字的设备越来越多,如各种电话、手机等等。目前绝大多数数字键盘都采用全拼输入或笔画输入,虽然易学,但都存在输入键数多,重码率高的问题,输入速度非常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发明一种用于数字键盘的易学、规范、实用、快速的汉字输入法。
本发明采用一种以读音为主、字形为辅的汉字数字键盘输入编码方案,此方案适用于任意大小的汉字字符集的编码。采用采用键盘上的9个数字键“1”至“9”对汉字进行编码输入,码长最多6位,前3码取音,编码要素为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和声调这三大要素,后3码取形,编码要素为汉字的笔画笔顺。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编码规则实现:
1.本发明所述的数字键盘为通用的3排3列结构,第一排的3个键从左到右分别为数字键“1、2、3”,第二排的3个键从左到右分别为数字键“4、5、6”,第三排的3个键从左到右分别为数字键“7、8、9”,3排3列之外另有一个数字键“0”。
2.本发明第1码取拼音首字母进行编码。23个拼音首字母按顺序以2个或3个字母为一组按“左、中、右”排位,每组对应一个数字键,共分8组,分别对应8个数字键“2”至“9”。每组内的字母按其排列分为左位、中位和右位,这种字母排位的方法是本发明的核心之一。8个数字键对应的字母和拼音首字母的排位具体为:
1)数字键“2”对应“A、B、C”,其中“A”为左位、“B”为中位、“C”为右位;
2)数字键“3”对应“D、E、F”,其中“D”为左位、“E”为中位、“F”为右位;
3)数字键“4”对应“G、H”,其中“G”为左位、“H”为中位;
4)数字键“5”对应“J、K、L”,其中“J”为左位、“K”为中位、“L”为右位;
5)数字键“6”对应“M、N、O”,其中“M”为左位、“N”为中位、“O”为右位;
6)数字键“7”对应“P、Q、R”,其中“P”为左位、“Q”为中位、“R”为右位;
7)数字键“8”对应“S、T、W”,其中“S”为左位、“T”为中位、“W”为右位;
8)数字键“9”对应“X、Y、Z”,其中“X”为左位、“Y”为中位、“Z”为右位;
3.本发明第2码取拼音首字母和声调的组合进行编码。拼音声调对应数字键盘的行,拼音首字母排位对应数字键盘的列,行列交叉所在的键就是第2码。这种字母排位与声调进行组合编码的方法也是本发明的核心之一,具体为:
1)数字键盘“1、2、3”三个键为第一排,对应拼音声调的轻声和阴平;
2)数字键盘“4、5、6”三个键为第二排,对应拼音声调的阳平和上声;
3)数字键盘“7、8、9”三个键为第三排,对应拼音声调的去声;
4)数字键盘“1、4、7”三个键为左列,对应排在左位的拼音首字母;
5)数字键盘“2、5、8”三个键为中列,对应排在中位的拼音首字母;
6)数字键盘“3、6、9”三个键为右列,对应排在右位的拼音首字母;例如:“电”字的拼音为“Diàn”,拼音首字母为“D”,对应数字“3”,“电”字编码第1码为“3”;“电”字的声调为去声,对应数字键盘的第三排的3个键“7、8、9”,由于拼音首字母“D”排左位,声调采用数字键盘左列的3个键“1、4、7”编码,两者相交于“7”键,因此“电”字编码第2码为“7”。拼音首字母和声调的这种组合编码非常巧妙,只需2键就可以完全确定拼音首字母和声调,这是其它数码输入法做不到的。当我们输入第1键时,例如“3”,系统只能确认拼音首字母是“D、E、F”三者之一,不能确认具体是哪一个字母。但只要输入第2个键,例如“7”,系统就可以根据“7”在键盘左列明确判断拼音首字母是左位字母“D”,并且根据“7”在键盘第三排明确判断声调是去声。
4.本发明第3码取汉语拼音的尾韵进行编码,这也是本发明的核心之一。尾韵是韵母的最后一个音,例如:韵母“ao”的尾韵为“o”,“uan”的尾韵为“an”。不分前后鼻音和儿音,例如:“ang”视为“an”;“er”视为“e”,汉语拼音的尾韵共有12个,分别为:“a、o、e、i、u、ü、an、on、en、in、un、ün”。它们与数字键盘的对应关系分别定义为:
1)数字键“1”对应尾韵“an”;
2)数字键“2”对应尾韵“a”;
3)数字键“3”对应尾韵“e”;
4)数字键“4”对应尾韵“i”;
5)数字键“5”对应尾韵“en”;
6)数字键“6”对应尾韵“o”;
7)数字键“7”对应尾韵“on”;
8)数字键“8”对应尾韵“u、ü、un、ün”;
9)数字键“9”对应尾韵“in”;
5.本发明第4、5、6码按笔画顺序取该字的笔画组合进行编码。笔画组合的定义是本输入法的核心之一。笔画组合定义为9个,即五个基本笔画“一(横)、丨(竖)、丿(撇)、丶(点)、乙(折)”和由其组成的四个双笔画“十、冂、丿一、丶丶”,分别用9个数字键对应这9个笔画组合:
1)数字键“1”对应单笔画横“一”;
2)数字键“2”对应单笔画竖“丨”;
3)数字键“3”对应单笔画撇“丿”;
4)数字键“4”对应单笔画点“丶”;
5)数字键“5”对应单笔画折“乙”;
6)数字键“6”对应双笔画横、竖“十”;
7)数字键“7”对应双笔画竖、折“冂”;
8)数字键“8”对应双笔画撇、横“丿一”;
9)数字键“9”对应双笔画点、点“丶丶”。
五个基本笔画的定义遵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按照国家语委规定的汉字书写顺序分别对第4、5、6码进行笔画组合的编码,在一个部件内连续2笔构成四个双笔画之一,则用双笔画组合编码,否则用单笔画组合编码。例如:“木”字第1、2笔“一、丨”构成“十”,“木”字第4、5、6码的编码为数字“634”;“束”字的第1、2笔虽然也是“一、丨”,却不能构成“十”,不过第2、3笔“丨、乙”构成“冂”,因此“束”字的编码为“171”;“日”字为“711”;“山”字为“252”;“禾”字为“363”;“兴”字为“931”。部件的末笔与其后一部件的起笔不能构成双笔画组合。部件的定义遵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
6.本发明输入单字的步骤为:按照取码的顺序逐次输入单字编码所对应的数字键。
7.本发明词组编码码长为6码,双字词取每个字的前3码编码,三字以上词取前3字的前2码编码:输入词组的步骤为:按照取码的顺序逐次输入词组编码所对应的数字键。
8.本发明定义数字键“0”为帮助键,可用“0”代替数字键“1”至“9”进行编码输入。
9.本发明适用于各种电话(手机)、计算机、各种汉字输入设备的汉字输入,适用于电信通讯编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取码要素全面,编码规则简单规范,以读音为主、字形为辅,先音后形,符合人们认知习惯,编码长度虽控制在6位以内,但重码率却极低,输入速度明显高于其它数字键盘输入法,达到了易学、规范、实用、快速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按照本发明的编码规则将汉字字符集的全部汉字和选定的词组进行编码,将编好的码表和汉字输入法程序一起置入需要使用汉字的设备中,如计算机、电话、手机等等,使用者通过数字键盘输入编码即可得到对应的汉字。为了方便使用者输入汉字,也可以在键盘上的数字键上或数字键旁边标注该键所对应的拼音首字母、尾韵和笔画组合,例如:在数字键“1”上标注“an,一”、在数字键“2”上标注“ABC,丨”、……,依此类推。
本发明实施案例:
字例 | 完整拼音 | 第1码 | 第2码 | 第3码 | 第4码 | 第5码 | 第6码 | 完整编码 | |
拼音首字母 | 首字母排位 | 声调 | 尾韵 | 笔画第一组 | 笔画第二组 | 笔画第三组 | |||
汉 | Hàn | H | 中 | ` | an | 丶丶 | 一 | 乙 | 481915 |
字 | Zì | Z | 右 | ` | i | 丶丶 | 乙 | 乙 | 994955 |
五 | Wǔ | W | 右 | ˇ | u | 一 | 丨 | 乙 | 868125 |
音 | Yīn | Y | 中 | ˉ | in | 丶 | 一 | 丶 | 929414 |
数 | Shù | S | 左 | ` | u | 丶 | 丿 | 十 | 878436 |
码 | Mǎ | M | 左 | ˇ | a | 一 | 丿 | 冂 | 642137 |
输 | Shū | S | 左 | ˉ | u | 一 | 乙 | 丨 | 818152 |
入 | Rù | R | 右 | ` | u | 丿 | 丶 | 79834 | |
法 | Fǎ | F | 右 | ˇ | a | 丶丶 | 一 | 十 | 332916 |
实 | Shí | S | 左 | ' | i | 丶丶 | 乙 | 丶丶 | 844959 |
施 | Shī | S | 左 | ˉ | i | 丶 | 一 | 乙 | 814415 |
案 | àn | A | 左 | ` | an | 丶丶 | 乙 | 乙 | 271955 |
例 | Lì | L | 右 | ` | i | 丿 | 丨 | 一 | 594321 |
Claims (2)
1.一种以读音为主、字形为辅的数字键盘汉字输入方法,采用键盘上的9个数字键“1”至“9”对汉字进行编码输入,其特征是:
1.1单字编码的码长最多6码,前3码取音,后3码取形;
1.2第1码代表拼音首字母,拼音首字母以2个或3个字母为一组按“左、中、右”排位,每组对应一个数字键,23个拼音首字母与数字键的对应关系及其“左、中、右”排位分别为:
(1)数字键“2”对应拼音首字母“A、B、C”;
(2)数字键“3”对应拼音首字母“D、E、F”;
(3)数字键“4”对应拼音首字母“G、H”,其中“H”为中位;
(4)数字键“5”对应拼音首字母“J、K、L”;
(5)数字键“6”对应拼音首字母“M、N、O”;
(6)数字键“7”对应拼音首字母“P、Q、R”;
(7)数字键“8”对应拼音首字母“S、T、W”;
(8)数字键“9”对应拼音首字母“X、Y、Z”;
1.3第2码代表拼音声调和拼音首字母排位的组合,拼音声调对应数字键盘的行,拼音首字母排位对应数字键盘的列,行列交叉所在的键就是第2码,行列的具体对应关系为:
(1)数字键盘“1、2、3”三个键为第一排,对应拼音声调的轻声和阴平;
(2)数字键盘“4、5、6”三个键为第二排,对应拼音声调的阳平和上声;
(3)数字键盘“7、8、9”三个键为第三排,对应拼音声调的去声:
(4)数字键盘“1、4、7”三个键为左列,对应排在左位的拼音首字母;
(5)数字键盘“2、5、8”三个键为中列,对应排在中位的拼音首字母;
(6)数字键盘“3、6、9”三个键为右列,对应排在右位的拼音首字母;
1.4第3码代表汉语拼音的尾韵,不分前后鼻音和儿音,12个尾韵分别为“a、o、e、i、u、ü、an、on、en、in、un、ün”,它们与数字键盘的对应关系分别为:
(1)数字键“1”对应尾韵“an”;
(2)数字键“2”对应尾韵“a”;
(3)数字键“3”对应尾韵“e”;
(4)数字键“4”对应尾韵“i”;
(5)数字键“5”对应尾韵“en”;
(6)数字键“6”对应尾韵“o”;
(7)数字键“7”对应尾韵“on”;
(8)数字键“8”对应尾韵“u、ü、un、ün”;
(9)数字键“9”对应尾韵“in”;
1.5第4、5、6码按汉字的笔画书写顺序取笔画组合进行编码,笔画组合与数字键的对应关系为:
(1)数字键“1”对应单笔画横“一”;
(2)数字键“2”对应单笔画竖“丨”;
(3)数字键“3”对应单笔画撇“丿”;
(4)数字键“4”对应单笔画点“丶”;
(5)数字键“5”对应单笔画折“乙”;
(6)数字键“6”对应双笔画横、竖“十”;
(7)数字键“7”对应双笔画竖、折“冂”;
(8)数字键“8”对应双笔画撇、横“丿一”;
(9)数字键“9”对应双笔画点、点“丶丶”;
1.6输入单字的步骤为:按照取码的顺序逐次输入单字编码所对应的数字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读音为主、字形为辅的数字键盘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是:词组编码码长为6位,双字词取每个字的前3位编码,3字以上词取前3字的前2位编码;输入词组的步骤为:按照取码的顺序逐次输入词组编码所对应的数字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1108351 CN1121007C (zh) | 2001-02-26 | 2001-02-26 | 汉字五音数码输入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1108351 CN1121007C (zh) | 2001-02-26 | 2001-02-26 | 汉字五音数码输入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16688A CN1316688A (zh) | 2001-10-10 |
CN1121007C true CN1121007C (zh) | 2003-09-10 |
Family
ID=4657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110835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1007C (zh) | 2001-02-26 | 2001-02-26 | 汉字五音数码输入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1007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81637A (zh) * | 2011-11-08 | 2013-03-20 | 刘金远 | 123键无元音9键26字母键元的无声调拼音输入法 |
-
2001
- 2001-02-26 CN CN 01108351 patent/CN1121007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16688A (zh) | 2001-10-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1007C (zh) | 汉字五音数码输入法 | |
CN101063905B (zh) | 音数码汉字输入法 | |
CN1147779C (zh) | 一种利用数字码输入汉字的拼音输入方法及其键盘 | |
CN1203391C (zh) | 左右音形数码汉字电脑输入法及其键盘 | |
CN1243277A (zh) | 一种可用数字键盘输入的汉字输入方法及键盘 | |
CN101046707A (zh) | 首音汉字输入法 | |
CN1234061C (zh) | 英文字母键盘和数字键盘通用汉字电脑输入法及其键盘 | |
CN1114853C (zh) | 一种使用计算机数字键盘的数字编码双笔划汉字输入法 | |
CN1147780C (zh) | 三笔数码汉字输入方法 | |
CN1348127A (zh) | 一种通用数字键盘拼音文字的精确输入方法 | |
CN1121006C (zh) | 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 |
CN1220931C (zh) | 音形数码汉字输入法 | |
CN1164982C (zh) | 汉字易码输入方法 | |
CN1034441A (zh) | 九笔形中文字词编码输入方法及其键盘 | |
CN1869892A (zh) | 一种中文短语、短句快速输入的方法和系统 | |
CN1851625A (zh) | 数字键盘汉字和词组的输入法 | |
CN1558317A (zh) | 汉字对字码输入法 | |
CN1885242A (zh) | 可减少候选字的汉字输入方法:笔画编码+拼音首字母 | |
CN1702606A (zh) | 八笔画输入法 | |
CN1396512A (zh) | 纵横简易码输入法及其键盘 | |
CN1460913A (zh) | 一码二形快速中文数字编码输入方法 | |
CN1299190C (zh) | 一种内外五笔画数字键盘汉字输入方法 | |
CN101017401A (zh) | 19部件字母键盘和数字键盘通用汉字输入法 | |
CN1645303A (zh) | 方位六码汉字输入法 | |
CN1351290A (zh) | 一种屏幕键盘提示小键盘输入文本的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