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81015B - 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 - Google Patents
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081015B CN112081015B CN202010941370.0A CN202010941370A CN112081015B CN 112081015 B CN112081015 B CN 112081015B CN 202010941370 A CN202010941370 A CN 202010941370A CN 112081015 B CN112081015 B CN 11208101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ir
- pushing
- bearing beam
- jacking
- cylin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4873 ancho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153 chemical reaction re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 E01D21/06—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by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the bridge or bridge s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中设置临时墩支撑框架作为底部支撑体系,在临时墩支撑框架上设置承载梁并在承载梁上设置纵向滑道、传送式环形链带、纵移系统,通过纵移系统带动传送式环形链带绕承载梁做环形往复运动,依次将各主梁向前运送,实现主梁的连续不间断传送顶推施工,取代了传统施工结构中分别设置的顶升及平移系统,无须对主梁进行频繁顶升、下降来进行受力转换,临时墩支撑框架下方的临时结构仅需提供向上的支撑力,显著提高了施工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主梁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
背景技术
在桥梁上构施工中,顶推工艺在跨越深切峡谷、铁路及河流等障碍施工时被广泛使用。目前,传统的顶推施工技术主要分为拖拉式和步履式两种,拖拉式施工存在水平力过于集中导致墩身水平力较大、梁体偏位后纠偏难度大、施工控制自动化程度低、临时结构工程量大等缺点,临时措施投入大,且对桥墩和桥梁主梁结构强度要求较高。而步履式顶推技术虽然克服了上述缺点,但施工过程中需在临时结构中设置搁置点,以满足顶推设备频繁顶升、下降来进行受力转换的功能需求,导致临时结构受力复杂、施工效率相对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主梁的步履式顶推设备需要频繁顶升、下降来进行受力转换的功能需求,导致临时结构受力复杂、施工效率相对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包括:
临时墩支撑框架,其沿主梁的顶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个;
承载梁,其在每个临时墩支撑框架的上端分别设置一对,承载梁的上表面设置有与主梁的顶推方向平行的纵向滑道;
传送式环形链带,其对应每个承载梁分别设置一个,传送式环形链带平行于主梁的顶推方向绕设于承载梁上且传送式环形链带的一部分位于纵向滑道内;
纵移系统,其对应每个承载梁分别设置一套,纵移系统包括纵移油缸和纵移反力座,纵移反力座固定在承载梁上,纵移油缸的缸体与纵移反力座固定连接、伸缩端与传送式环形链带铰接且纵移油缸的顶推方向与主梁的顶推方向一致,纵移系统驱动传送式环形链带绕承载梁做环形往复运动。
优选的是,还包括:
顶升系统,其安装在临时墩支撑框架上且对应每个承载梁分别设置一套,顶升系统用于竖向调节承载梁的顶部标高;
横向分配梁,其在每套顶升系统上分别设置一对,一对横向分配梁之间相互平行且均与主梁的顶推方向垂直,一个承载梁的两端分别位于对应的顶升系统上的一对横向分配梁的上表面,每个承载梁上的传送式环形链带绕设在对应的承载梁和一对横向分配梁的外周上。
优选的是,所述临时墩支撑框架包括若干个均匀间隔排列设置的钢管桩,每个钢管桩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临时结构锚固固定的桩基础,每个钢管桩的顶部设置有桩帽,所有相邻的两个钢管桩之间连接设置有若干个横撑、斜撑,位于同一竖直面内的两个横撑之间连接设置有一个竖撑。
优选的是,每个所述临时墩支撑框架的钢管桩设置有8个,4个钢管桩为一组且呈矩形分布,一套所述顶升系统设置在一组钢管桩上,所述顶升系统包括:
顶升油缸,其在4个所述钢管桩上分别设置一个,顶升油缸的缸体与所述桩帽固定连接,顶升油缸的缸体与顶升油缸的活塞杆之间转动连接,顶升油缸的活塞杆朝上设置且末端固定有顶推块,4个顶推块的上表面分别与一对横向分配梁的两端的下表面抵触;
自锁螺母,其在每个顶升油缸的伸缩杆外分别套设一个,自锁螺母与顶升油缸的伸缩杆之间螺纹连接,自锁螺母的下端固定在对应侧的桩帽上;
钢垫墩,其在每个桩帽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钢垫墩的下端与桩帽的上表面抵触、上端与对应的所述横向分配梁的下表面抵触。
优选的是,所述横向分配梁上还设置有纠偏系统,纠偏系统包括:
横向滑道,其在每个所述横向分配梁的上表面分别设置一个,一个所述承载梁的两端分别位于一个横向滑道上;
纠偏反力座,其对应每个所述横向分配梁分别设置一对,每对纠偏反力座固定在对应的一个横向分配梁的上表面且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承载梁的两侧;
纠偏油缸,其对应每个所述横向分配梁分别设置一对,每对纠偏油缸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承载梁的两侧,一个纠偏油缸的缸体与对应侧的纠偏反力座固定连接、伸缩端与对应的承载梁铰接。
优选的是,所述传送式环形链带包括:
第一滑块,其沿所述主梁的顶推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滑块位于所述主梁的顶推方向上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设置有若干对第一耳板,每对第一耳板上相对开设有一对第一销轴孔;
第二滑块,其沿所述主梁的顶推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滑块位于所述主梁的顶推方向上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设置有若干块第二耳板,每块第二耳板上开设有一个第二销轴孔;
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依次设置且沿环形的圆周重复排列一圈后闭合形成所述传送式环形链带,一块第二耳板插入至相邻的一对第一耳板之间且对应的第一销轴孔与第二销轴孔内共穿一根销轴,每个所述纵移油缸的伸缩端与其中一个销轴铰接。
优选的是,每个所述承载梁位于所述主梁的顶推方向前端的上表面向下开设有T型凹槽,每个T型凹槽上均设置有一个辅助顶推系统,辅助顶推系统包括:
第一弹簧,其位于T型凹槽的竖直部内且下端与T型凹槽的竖直部的底面固定;
支撑块,其下端与第一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上端设置有一根水平铰接杆,水平铰接杆的长度方向与T型凹槽的水平部垂直,支撑块位于水平铰接杆的两侧分别相向设置为倾斜面;
一对支撑板,其一端分别与水平铰接杆铰接;
一对第二弹簧,其分别设置在一对支撑板与支撑块之间,一个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在一个倾斜面上、另一端固定在对应侧的支撑板的底面;
一对小型卷扬机,其对称固定设置在T型凹槽的水平部的两端,每个小型卷扬机上引出一根弹性绳,弹性绳的自由端与对应侧的支撑板的自由端的底部固定连接;
水平压板,其盖合在T型凹槽的上表面且与对应的所述承载梁滑动连接,水平压板上开设有与T型凹槽的形状及大小对应的通孔;
气缸,其缸体固定在对应的所述承载梁上,气缸的伸缩方向水平且伸缩端与水平压板未开设通孔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每个所述承载梁上均设置有压板轨道,所述水平压板位于压板轨道内且沿压板轨道的延伸方向滑动。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设置临时墩支撑框架作为底部支撑体系,在临时墩支撑框架上设置承载梁并在承载梁上设置纵向滑道、传送式环形链带、纵移系统,通过纵移系统带动传送式环形链带绕承载梁做环形往复运动,依次将各主梁向前运送,实现主梁的连续不间断传送顶推施工,取代了传统施工结构中分别设置的顶升及平移系统,无须对主梁进行频繁顶升、下降来进行受力转换,临时墩支撑框架下方的临时结构仅需提供向上的支撑力,显著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的主视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的侧视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的俯视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顶升系统的主视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第一滑块与一个第二滑块连接的侧视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第一滑块与一个第二滑块连接的俯视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辅助顶推系统在使用前的主视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辅助顶推系统在使用时的主视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辅助顶推系统的俯视结构图。
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临时墩支撑框架,2、承载梁,3、传送式环形链带,4、纵移油缸,5、纵移反力座,6、顶升系统,7、横向分配梁,8、钢管桩,9、桩基础,10、桩帽,11、横撑,12、斜撑,13、竖撑,14、顶升油缸,15、顶升油缸的活塞杆,16、顶推块,17、自锁螺母,18、钢垫墩,19、纠偏反力座,20、纠偏油缸,21、第一滑块,22、第一耳板,23、第一销轴孔,24、第二滑块,25、第二耳板,26、第二销轴孔,27、T型凹槽,28、第一弹簧,29、支撑块,30、水平铰接杆,31、倾斜面,32、支撑板,33、第二弹簧,34、小型卷扬机,35、弹性绳,36、水平压板,37、通孔,38、气缸,100、主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包括:
临时墩支撑框架1,其沿主梁100的顶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个;
承载梁2,其在每个临时墩支撑框架1的上端分别设置一对,承载梁2的上表面设置有与主梁100的顶推方向平行的纵向滑道;
传送式环形链带3,其对应每个承载梁2分别设置一个,传送式环形链带3平行于主梁100的顶推方向绕设于承载梁2上且传送式环形链带3的一部分位于纵向滑道内;
纵移系统,其对应每个承载梁2分别设置一套,纵移系统包括纵移油缸4和纵移反力座5,纵移反力座5固定在承载梁2上,纵移油缸4的缸体与纵移反力座5固定连接、伸缩端与传送式环形链带3铰接且纵移油缸4的顶推方向与主梁100的顶推方向一致,纵移系统驱动传送式环形链带3绕承载梁2做环形往复运动。
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的使用方法:
步骤1:首先沿主梁的顶推方向均匀间隔布置临时墩支撑框架,临时墩支撑框架的下端与对应位置的临时墩或临时结构固定,以主梁的顶推方向为纵向,以垂直于纵向的水平方向为横向,相邻两个临时墩支撑框架的间隔小于主梁的纵向宽度,保证主梁能顺利在临时墩支撑框架上沿纵向移动,将所有临时墩支撑框架上的承载梁调节至理论设计标高,然后在所有承载梁上安装纵移系统和传送式环形链带,纵移反力座固定在承载梁的上表面,纵移油缸的缸体与纵移反力座固定连接、伸缩端与传送式环形链带铰接。
步骤2:在每个传送式环形链带的上表面垫上缓冲垫,然后利用起吊装置将桥梁的主梁放置在顶推方向起点的传送式环形链带上,传送式环形链带的上表面通过缓冲垫与主梁贴合、底面与承载梁接触,之后启动纵移油缸,纵移油缸的伸缩端伸长,顶推驱动传送式环形链带朝向主梁的顶推方向前进,由于传送式环形链带为绕在承载梁上的环形结构,传送式环形链带通过纵移系统绕承载梁做环形运动,运动时,传送式环形链带位于承载梁上表面的部分在纵向滑道内滑动,减小传送式环形链带与承载梁之间的摩擦阻力,当然也可根据实际传送式环形链带需要移动的位移长度设置纵向滑道的长度,调整传送式环形链带在纵移滑道内的长度,而传送式环形链带的上表面与主梁之间在缓冲垫的摩擦力作用下,传送式环形链带运送主梁纵向移动。
步骤3:所有临时墩支撑框架上的传送式环形链带及纵移系统依次对经过的主梁进行运送,直到主梁到达指定位置,前一个传送式环形链带运送主梁至下一个传送式环形链带上后,驱动前一个传送式环形链带连接的纵移油缸缩回,纵移油缸的伸缩端带动传送式环形链带朝与主梁的顶推方向相反的一侧运动,传送式环形链带绕承载梁做反向的环形运动,纵移油缸、传送式环形链带回到初始位置,等待下一个主梁的运送。
本发明的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设置临时墩支撑框架作为底部支撑体系,在临时墩支撑框架上设置承载梁并在承载梁上设置纵向滑道、传送式环形链带、纵移系统,通过纵移系统带动传送式环形链带绕承载梁做环形往复运动,依次将各主梁向前运送,实现主梁的连续不间断传送顶推施工,取代了传统施工结构中分别设置的顶升及平移系统,无须对主梁进行频繁顶升、下降来进行受力转换,临时墩支撑框架下方的临时结构仅需提供向上的支撑力,显著提高了施工效率。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1、图2、图3所示,还包括:
顶升系统6,其安装在临时墩支撑框架1上且对应每个承载梁2分别设置一套,顶升系统6用于竖向调节承载梁2的顶部标高;
横向分配梁7,其在每套顶升系统6上分别设置一对,一对横向分配梁7之间相互平行且均与主梁100的顶推方向垂直,一个承载梁2的两端分别位于对应的顶升系统6上的一对横向分配梁7的上表面,每个承载梁2上的传送式环形链带3绕设在对应的承载梁2和一对横向分配梁7的外周上。
在安装承载梁前首先在临时墩支撑框架上安装顶升系统,再在顶升系统上安装一对横向分配梁,用以平衡顶升系统提供的顶升力,再将承载梁的两端分别置于一对横向分配梁上,再将传送式环形链带绕过承载梁和一对横向分配梁,之后安装好纵移系统开始运送主梁,在运送主梁前,通过设置顶升系统调整承载梁的设计标高,方便准确。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1、图2所示,所述临时墩支撑框架1包括若干个均匀间隔排列设置的钢管桩8,每个钢管桩8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临时结构锚固固定的桩基础9,每个钢管桩8的顶部设置有桩帽10,所有相邻的两个钢管桩8之间连接设置有若干个横撑11、斜撑12,位于同一竖直面内的两个横撑11之间连接设置有一个竖撑13。
通过设置钢管桩结构,给上端的临时墩支撑框架提供稳定支撑,钢管桩下端与临时结构锚固,在各钢管桩之间设置横撑、竖撑、斜撑、竖撑进一步加强钢管桩的连接刚性。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1、图2、图4所示,每个所述临时墩支撑框架1的钢管桩8设置有8个,4个钢管桩8为一组且呈矩形分布,一套所述顶升系统6设置在一组钢管桩8上,所述顶升系统6包括:
顶升油缸14,其在4个所述钢管桩8上分别设置一个,顶升油缸14的缸体与所述桩帽10固定连接,顶升油缸14的缸体与顶升油缸的活塞杆15之间转动连接,顶升油缸的活塞杆15朝上设置且末端固定有顶推块16,4个顶推块16的上表面分别与一对横向分配梁7的两端的下表面抵触;
自锁螺母17,其在每个顶升油缸14的伸缩杆外分别套设一个,自锁螺母17与顶升油缸14的伸缩杆之间螺纹连接,自锁螺母17的下端固定在对应侧的桩帽10上;
钢垫墩18,其在每个桩帽10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钢垫墩18的下端与桩帽10的上表面抵触、上端与对应的所述横向分配梁7的下表面抵触。
对应每个横向分配梁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钢管桩,一个承载梁对应两个横向分配梁共对应4个钢管桩,在每组钢管桩上设置顶升系统,给一对横向分配梁的两端提供对称平衡的顶升力,在钢管桩的桩帽向上安装顶升油缸和自锁螺母,自锁螺母下端或外壁与桩帽固定、内侧壁与顶升油缸的活塞杆螺纹连接,顶升油缸的活塞杆只受到顶升油缸缸体内部给予的竖向力,活塞杆在被顶升过程中,在与自锁螺母的螺纹连接作用下,一边上升一边旋转,直到横向分配梁、承载梁到达设计标高,顶升油缸停止顶升,而活塞杆通过自锁螺母临时锁定,再在桩帽与横向分配梁之间放入钢垫墩提供竖向支撑,顶升系统不再移动,使得承载梁的标高调整过程易控制,调整精度有保障。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1、图3所示,所述横向分配梁7上还设置有纠偏系统,纠偏系统包括:
横向滑道,其在每个所述横向分配梁7的上表面分别设置一个,一个所述承载梁2的两端分别位于一个横向滑道上;
纠偏反力座19,其对应每个所述横向分配梁7分别设置一对,每对纠偏反力座19固定在对应的一个横向分配梁7的上表面且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承载梁2的两侧;
纠偏油缸20,其对应每个所述横向分配梁7分别设置一对,每对纠偏油缸20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承载梁2的两侧,一个纠偏油缸20的缸体与对应侧的纠偏反力座19固定连接、伸缩端与对应的承载梁2铰接。
设置纠偏系统后,首先将承载梁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一个横向滑道上,保证承载梁在横向滑道上只进行横向滑移,然后在每个横向分配梁的上表面位于承载梁的两侧分别安装一个纠偏反力座和纠偏油缸,其中纠偏反力座与横向分配梁固定,纠偏油缸面向承载梁设置,纠偏油缸的伸缩端与承载梁铰接,当主梁放置于传送式环形链带上后,若主梁的横向位置未对准主梁整体设计线性,则驱动纠偏系统,通过控制纠偏油缸的伸缩,调整所承载的主梁的横向位移,使得待运送的主梁的轴线与主梁整体设计线型相适应,纠偏系统与纵移系统相互配合,精确调整主梁整体位置姿态,促进主梁落梁的顺利完成。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5、图6所示,所述传送式环形链带3包括:
第一滑块21,其沿所述主梁100的顶推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滑块21位于所述主梁100的顶推方向上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设置有若干对第一耳板22,每对第一耳板22上相对开设有一对第一销轴孔23;
第二滑块24,其沿所述主梁100的顶推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滑块24位于所述主梁100的顶推方向上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设置有若干块第二耳板25,每块第二耳板25上开设有一个第二销轴孔26;
第一滑块21和第二滑块24依次设置且沿环形的圆周重复排列一圈后闭合形成所述传送式环形链带3,一块第二耳板25插入至相邻的一对第一耳板22之间且对应的第一销轴孔23与第二销轴孔26内共穿一根销轴,每个所述纵移油缸4的伸缩端与其中一个销轴铰接。
一个第一滑块位于主梁的顶推方向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一个第二滑块,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之间通过共穿销轴铰接,若干个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以ABAB这种排列方式依次设置重复排列,围成闭合的环形,环绕在承载梁上,即得到所述传送式环形链带,而纵移油缸的伸缩端与其中一个销轴铰接,通过纵移油缸顶推销轴从而顶推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前进块在纵向轨道内滑动,传送式环形链带整体做环形运动,运送承载的主梁,通过设置分块的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形成类履带式的结构,能够给主梁提供连续均匀的顶推力,在纵向上多个传送式环形链带依次排列,使得主梁在被运送过程中,不会突然卡住或停顿,可以匀速到达指定位置进行落梁。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7、图8、图9所示,每个所述承载梁2位于所述主梁100的顶推方向前端的上表面向下开设有T型凹槽27,每个T型凹槽27上均设置有一个辅助顶推系统,辅助顶推系统包括:
第一弹簧28,其位于T型凹槽27的竖直部内且下端与T型凹槽27的竖直部的底面固定;
支撑块29,其下端与第一弹簧28的上端固定连接、上端设置有一根水平铰接杆30,水平铰接杆30的长度方向与T型凹槽27的水平部垂直,支撑块29位于水平铰接杆30的两侧分别相向设置为倾斜面31;
一对支撑板32,其一端分别与水平铰接杆30铰接;
一对第二弹簧33,其分别设置在一对支撑板32与支撑块29之间,一个第二弹簧33的一端固定在一个倾斜面31上、另一端固定在对应侧的支撑板32的底面;
一对小型卷扬机34,其对称固定设置在T型凹槽27的水平部的两端,每个小型卷扬机34上引出一根弹性绳35,弹性绳35的自由端与对应侧的支撑板32的自由端的底部固定连接;
水平压板36,其盖合在T型凹槽27的上表面且与对应的所述承载梁2滑动连接,水平压板36上开设有与T型凹槽27的形状及大小对应的通孔37;
气缸38,其缸体固定在对应的所述承载梁2上,气缸38的伸缩方向水平且伸缩端与水平压板36未开设通孔37的一侧固定连接。
在对主梁进行连续顶推的过程中,通过设置辅助顶推系统,使主梁能更好的从前一个传送式环形链带上过渡到下一个传送式环形链带上,在承载梁上开设T型凹槽,安装承载梁时使带有T型凹槽的一端位于主梁的顶推方向的前端,然后在T型凹槽内安装辅助顶推系统,从下至上依次安装第一弹簧、支撑块,使支撑块的两个倾斜面正对T型凹槽的水平部的两端,在支撑块上的水平铰接杆上铰接一对支撑板,支撑板可绕水平铰接杆在T型凹槽的水平部所在的竖直面内转动,再对一对支撑板与对应的倾斜面之间分别安装一个第二弹簧,另外在T型凹槽内安装一对小型卷扬机,从一对小型卷扬机分别引出弹性绳与对应侧的一个支撑板的外端或自由端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伸缩量以能在未完全伸长时能使支撑板接触到主梁底部设置,第二弹簧的伸缩量以在未承受其他压力时能使支撑板的自由端位于水平铰接杆所在水平面以上来设置,最后在T型凹槽的上端盖合水平压板,并在承载梁上固定气缸,将气缸与水平压板连接,水平压板在气缸的作用下只做横向运动。
初始时,水平压板未开设通孔的位置盖合在T型凹槽上压制支撑块、支撑板,小型卷扬机的弹性绳处于卷曲状态,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受到水平压板的作用处于压缩状态,待某个承载梁上的主梁即将离开时,启动气缸驱动水平压板横向移动使通孔正对T型凹槽,同时放松小型卷扬机,弹性绳不对支撑板提供向下的拉力,此时第一弹簧顶推支撑块向上运动,直到支撑板接触到主梁的底部,在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的弹性作用下,支撑板与主梁的底部紧密接触,补充主梁在过渡到不同传送式环形链带上时传送式环形链带提供的顶推力下降的问题,进一步保障主梁在所有传送式环形链带上受力均匀、稳步推进,待主梁完全离开后,启动两个小型卷扬机开始对弹性绳进行卷曲,弹性绳拉动支撑板向下运动,从而拉动整个支撑块向下运动,待支撑板的自由端所在高度略低于水平压板的高度时,启动气缸驱动水平压板运动,使水平压板的通孔逐渐离开T型凹槽,水平压板未开设通孔的部分开始给予支撑板、支撑块向下的压力,进一步将第一弹簧进行压缩,直至整个辅助顶推系统完全回到T型凹槽内,等待下一个主梁的顶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承载梁2上均设置有压板轨道,所述水平压板36位于压板轨道内且沿压板轨道的延伸方向滑动。设置压板轨道,方便水平压板的移动且确保移动方向水平。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6)
1.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临时墩支撑框架,其沿主梁的顶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个;
承载梁,其在每个临时墩支撑框架的上端分别设置一对,承载梁的上表面设置有与主梁的顶推方向平行的纵向滑道;
传送式环形链带,其对应每个承载梁分别设置一个,传送式环形链带平行于主梁的顶推方向绕设于承载梁上且传送式环形链带的一部分位于纵向滑道内;
纵移系统,其对应每个承载梁分别设置一套,纵移系统包括纵移油缸和纵移反力座,纵移反力座固定在承载梁上,纵移油缸的缸体与纵移反力座固定连接、伸缩端与传送式环形链带铰接且纵移油缸的顶推方向与主梁的顶推方向一致,纵移系统驱动传送式环形链带绕承载梁做环形往复运动;
所述传送式环形链带包括:
第一滑块,其沿所述主梁的顶推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滑块位于所述主梁的顶推方向上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设置有若干对第一耳板,每对第一耳板上相对开设有一对第一销轴孔;
第二滑块,其沿所述主梁的顶推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滑块位于所述主梁的顶推方向上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设置有若干块第二耳板,每块第二耳板上开设有一个第二销轴孔;
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依次设置且沿环形的圆周重复排列一圈后闭合形成所述传送式环形链带,一块第二耳板插入至相邻的一对第一耳板之间且对应的第一销轴孔与第二销轴孔内共穿一根销轴,每个所述纵移油缸的伸缩端与其中一个销轴铰接;
每个所述承载梁位于所述主梁的顶推方向前端的上表面向下开设有T型凹槽,每个T型凹槽上均设置有一个辅助顶推系统,辅助顶推系统包括:
第一弹簧,其位于T型凹槽的竖直部内且下端与T型凹槽的竖直部的底面固定;
支撑块,其下端与第一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上端设置有一根水平铰接杆,水平铰接杆的长度方向与T型凹槽的水平部垂直,支撑块位于水平铰接杆的两侧分别相向设置为倾斜面;
一对支撑板,其一端分别与水平铰接杆铰接;
一对第二弹簧,其分别设置在一对支撑板与支撑块之间,一个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在一个倾斜面上、另一端固定在对应侧的支撑板的底面;
一对小型卷扬机,其对称固定设置在T型凹槽的水平部的两端,每个小型卷扬机上引出一根弹性绳,弹性绳的自由端与对应侧的支撑板的自由端的底部固定连接;
水平压板,其盖合在T型凹槽的上表面且与对应的所述承载梁滑动连接,水平压板上开设有与T型凹槽的形状及大小对应的通孔;
气缸,其缸体固定在对应的所述承载梁上,气缸的伸缩方向水平且伸缩端与水平压板未开设通孔的一侧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顶升系统,其安装在临时墩支撑框架上且对应每个承载梁分别设置一套,顶升系统用于竖向调节承载梁的顶部标高;
横向分配梁,其在每套顶升系统上分别设置一对,一对横向分配梁之间相互平行且均与主梁的顶推方向垂直,一个承载梁的两端分别位于对应的顶升系统上的一对横向分配梁的上表面,每个承载梁上的传送式环形链带绕设在对应的承载梁和一对横向分配梁的外周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墩支撑框架包括若干个均匀间隔排列设置的钢管桩,每个钢管桩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临时结构锚固固定的桩基础,每个钢管桩的顶部设置有桩帽,所有相邻的两个钢管桩之间连接设置有若干个横撑、斜撑,位于同一竖直面内的两个横撑之间连接设置有一个竖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临时墩支撑框架的钢管桩设置有8个,4个钢管桩为一组且呈矩形分布,一套所述顶升系统设置在一组钢管桩上,所述顶升系统包括:
顶升油缸,其在4个所述钢管桩上分别设置一个,顶升油缸的缸体与所述桩帽固定连接,顶升油缸的缸体与顶升油缸的活塞杆之间转动连接,顶升油缸的活塞杆朝上设置且末端固定有顶推块,4个顶推块的上表面分别与一对横向分配梁的两端的下表面抵触;
自锁螺母,其在每个顶升油缸的伸缩杆外分别套设一个,自锁螺母与顶升油缸的伸缩杆之间螺纹连接,自锁螺母的下端固定在对应侧的桩帽上;
钢垫墩,其在每个桩帽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钢垫墩的下端与桩帽的上表面抵触、上端与对应的所述横向分配梁的下表面抵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分配梁上还设置有纠偏系统,纠偏系统包括:
横向滑道,其在每个所述横向分配梁的上表面分别设置一个,一个所述承载梁的两端分别位于一个横向滑道上;
纠偏反力座,其对应每个所述横向分配梁分别设置一对,每对纠偏反力座固定在对应的一个横向分配梁的上表面且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承载梁的两侧;
纠偏油缸,其对应每个所述横向分配梁分别设置一对,每对纠偏油缸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承载梁的两侧,一个纠偏油缸的缸体与对应侧的纠偏反力座固定连接、伸缩端与对应的承载梁铰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承载梁上均设置有压板轨道,所述水平压板位于压板轨道内且沿压板轨道的延伸方向滑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941370.0A CN112081015B (zh) | 2020-09-09 | 2020-09-09 | 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941370.0A CN112081015B (zh) | 2020-09-09 | 2020-09-09 | 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081015A CN112081015A (zh) | 2020-12-15 |
CN112081015B true CN112081015B (zh) | 2024-12-20 |
Family
ID=73732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941370.0A Active CN112081015B (zh) | 2020-09-09 | 2020-09-09 | 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08101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12957A (zh) * | 2021-07-15 | 2021-10-19 |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履带式顶推系统 |
CN113789722B (zh) * | 2021-08-24 | 2024-02-13 |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基于承载梁的钢桁梁顶推装置及方法 |
CN113818359B (zh) * | 2021-09-24 | 2023-05-23 | 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大型构件步履式顶推施工方法及应用 |
CN115110438B (zh) * | 2022-08-09 | 2025-03-25 |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钢箱梁用履带式顶推系统及顶推施工方法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2404882U (zh) * | 2020-09-09 | 2021-01-26 |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337138B2 (ja) * | 1999-12-15 | 2002-10-21 | 株式会社大滝油圧 | 橋梁の架設工法 |
CN2861122Y (zh) * | 2005-09-28 | 2007-01-24 | 郑州华龙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 循环式滑移顶推装置 |
CN202055173U (zh) * | 2011-01-28 | 2011-11-30 | 林永水 | 组合桥梁履带式顶推装置 |
CN111155446A (zh) * | 2020-01-18 | 2020-05-15 |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桥梁梁体无轨道滑移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
2020
- 2020-09-09 CN CN202010941370.0A patent/CN11208101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2404882U (zh) * | 2020-09-09 | 2021-01-26 |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081015A (zh) | 2020-12-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081015B (zh) | 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 | |
CN202492807U (zh) | 钢箱梁步履式多点顶推施工系统 | |
CN110952550B (zh) | 一种悬空自支撑式打桩方法及打桩机 | |
CN102587291A (zh) | 一种钢箱梁步履式多点顶推施工方法及施工系统 | |
CN106400701B (zh) | 一种单主梁低位平衡悬臂拼装架桥机 | |
CN112227206B (zh) | 一种地锚转自锚架梁工艺设计及施工方法 | |
CN112195798B (zh) | 节段拼装一体化架桥机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3789722B (zh) | 基于承载梁的钢桁梁顶推装置及方法 | |
CN111535319B (zh) | 一种建筑工程用压桩设备 | |
CN214656422U (zh) | 一种适应中小跨径的装配一体化架桥机 | |
CN113445426B (zh) | 一种斜拉桥上部桥塔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 |
CN111997378A (zh) | 一种圆形结构定点旋转随动方法 | |
CN212404882U (zh) | 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 | |
CN112853998A (zh) | 一种适应中小跨径的装配一体化架桥机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9958161U (zh) | 轨道梁线形调节设备 | |
CN210140772U (zh) | 钢箱梁顶推施工限位导向装置 | |
CN117145268A (zh) | 用于钢结构滑移的胎架支撑体系及钢结构施工方法 | |
CN114016424B (zh) | 适用于小角度斜交跨线桥施工的自行式平台及方法 | |
CN103061262A (zh) | 一种跨缆吊机及其应用方法 | |
CN214005427U (zh) | 格子梁就位精调装置 | |
CN211772954U (zh) | 更换高速铁路连续梁支座用的简易滑移装置车 | |
CN110438907B (zh) | 一种基于钢拱架的上承式拱桥施工方法 | |
CN113802462A (zh) | 节拼架桥机及其吊重前支腿 | |
CN214530234U (zh) | 一种自行走式顶推设备 | |
CN222478186U (zh) | 纵梁自行变跨承载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