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转换筒插插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板,特别涉及一种可转换筒插插板。
背景技术
如今,进入21世纪,市面上的插座种类很多,主要围绕防触电,防雷,防电涌等功能,而这些防护功能则也具备不同的等级,防护等级不同则其防护的能力也不一样;而现有的防触电,则主要还是通过防止人为伸入电路结构来达到防触电的目的;这种防触电级别,相对防触电这块,其级别是属于低级别的保护方式,其具体也无法做到中度级别的防溅水触电;更无法做到高级别的防水防触电;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低级别的防触电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生活方式了。
而部分高级的防触电结构,则使用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防触电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转换筒插插板,提供一种高级别的防水防触电插座。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转换筒插插板,包括插板主体、筒插器、套接器、防触电套组、外部插头和电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主体上还设有阻隔板和电路封板;所述阻隔板将插板主体分割成使用腔和电路腔,所述阻隔板上还设有一至多个固定底柱;所述防触电套组由底部套筒、火线复位触环、复位弹簧、绝缘隔离板、火线导电固定板和覆盖组件组成;所述底部套筒内设有固定内环台和限位内环台;所述固定底柱外设有固定外凸台和限位外凸台;所述底部套筒套接于固定底柱上,所述固定内环台和固定外凸台之间形成活动内环腔,所述限位外凸台和限位内环台之间形成火线内环腔;所述火线复位触环、复位弹簧、绝缘隔离板、依次装入活动内环腔内,所述火线复位触环部分位于火线内环腔,所述火线导电固定板通过卡扣或螺纹配合的方式,固定于活动内环腔外;所述复位弹簧具体位于火线复位触环和绝缘隔离板之间;所述绝缘隔离板上设有火线通孔;所述火线导电固定板上还设有延长接触凸台和火线连接固定座,所述延长接触凸台贯穿于火线通孔;
所述覆盖组件由覆盖套筒、零线导电套环、绝缘隔离套环和地线导电套环组成;所述覆盖套筒上设有零线导槽和地线导槽;所述零线导电套环上设有零线连接固定座;所述地线导电套环上设有地线连接固定座;所述零线导电套环、绝缘隔离套环和地线导电套环依次套接于覆盖套筒上,所述绝缘隔离套环具体位于零线导电套环和地线导电套环之间;所述零线连接固定座套接于零线导槽内;所述地线连接固定座套接于地线导槽;
所述覆盖组件通过卡扣和螺纹配合的方式,固定于底部套筒内;
所述筒插器表面设有绝缘弹性套,所述绝缘弹性套内设有两个及其以上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从上往下依次设有零线触头、地线触头和火线触头;
所述套接器由两个套接盖和套环组成;所述筒插器的表面还设有国标插头接口;所述外部插头先穿过套环,与国标插头接口相互配合,随后两个套接盖包裹住外部插头,最后套环通过螺纹或者卡扣的方式固定于组合后的套接盖的外环部。
使用时:所述筒插器与防触电套组套接,使其零线触头、地线触头和火线触头分别和零线导电套环、地线导电套环和火线复位触环相互配合,同时,绝缘弹性套和阻隔板之间产生抵触弹力,所述绝缘弹性套连带夹持部往回移动,从而火线触头开始挤压火线复位触环,使其克服内部复位弹簧的弹力,与延长接触凸台产生接触,从而导电;而此时状态下,绝缘弹性套和阻隔板之间产生的抵触弹力已经衰退,其余力仍大于复位弹簧的弹力,但无法使夹持部脱离防触电套组;形成一种力的平衡,确保正常通电;
不使用时:继续将筒插器往外拔即可,打破原本形成的力的平衡,使其夹持部脱离防触电套组。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使用腔的底部设有一至多个泄水孔。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电线管由火线、零线和地线组成;所述火线其一端固定于火线连接固定座内;所述零线其一端固定于零线连接固定座;所述地线其一端固定于地线连接固定座。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套接盖上面设有线路半开口,所述套接盖和线路半开口内皆还设有密封环。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插板主体上还设有使用腔封板;所述使用腔封板设有与防触电套组数量一致的开孔,所述开孔其口径大于筒插器的口径大小;所述使用腔封板用于缩小使用腔的暴露面积。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插板主体上还设有电路封板;所述电路封板用于封闭电路腔。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绝缘弹性套其长度长于,防触电套组离阻隔板的距离、火线复位触环的挤压回弹距离和误差距离之和;确保在夹持部的火线触头在完全脱离火线复位触环之前,绝缘弹性套依然和阻隔板保持紧密配合状态;使其绝缘弹性套内外的液体和气体都受到绝缘弹性套的阻隔,无法流通;而当火线触头在完全脱离火线复位触环之后,其继续移动的移动距离需要大于误差距离后,绝缘弹性套才会和阻隔板分离开,使其绝缘弹性套内外的液体重新流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绝缘弹性套在火线触头接触火线复位触环之前,便已经和阻隔板完成密封;而当火线触头接触火线复位触环之后,则摁压的外力消失后,绝缘弹性套会释放多余的弹力,使其火线触头挤压火线复位触环,使其火线复位触环和延长接触凸台发生接触;此时,火线电路接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地线导电套环其圆环的外高,高于零线导电套环;故此,当零线触头和零线导电套环脱离配合时,地线导电套环也仍保持和地线触头的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地线导电套环和地线触头的接触范围,大于火线触头和火线复位触环的接触范围;故此,当火线触头和火线复位触环脱离接触时,地线导电套环也仍和地线触头保持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快速配合,不用对准,插入即可使用;不用区分地线、火线和零线。
二、具备高级别的防水防触电;只要水不漫入防触电套组,水渗入电路腔,使用筒插器和防触电套组配合,不会导致触电。
三、当筒插器和防触电套组配合成功后,即使插座整个泡水,只要防触电套组其密封性和其与固定底柱直接的气密性做好,电路腔不进水,则筒插器和阻隔板之间也会形成独立的气密空间,不用担心水流进入;仍可保证其正常使用。
四、可以结合现有的国标插头,进行组合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A-A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图3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图4的R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图6的B-B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图7的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图8的D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筒插器和套接器的爆炸图。
图11为本发明插板主体的立体爆炸图。
图12为本发明图11的H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本发明的防触电套组的立体图。
图14为本发明的覆盖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图1至14所示的一种可转换筒插插板,包括插板主体1、筒插器2、套接器3、防触电套组4、外部插头6和电线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主体1上还设有阻隔板10和电路封板14;所述阻隔板10将插板主体1分割成使用腔11和电路腔12,所述阻隔板10上还设有一至多个固定底柱15;所述防触电套组4由底部套筒48、火线复位触环47、复位弹簧46、绝缘隔离板45、火线导电固定板44和覆盖组件49组成;所述底部套筒48内设有固定内环台482和限位内环台481;所述固定底柱15外设有固定外凸台152和限位外凸台151;所述底部套筒48套接于固定底柱15上,所述固定内环台482和固定外凸台152之间形成活动内环腔72,所述限位外凸台151和限位内环台481之间形成火线内环腔71;所述火线复位触环47、复位弹簧46、绝缘隔离板45、依次装入活动内环腔72内,所述火线复位触环47部分位于火线内环腔71,所述火线导电固定板44通过卡扣或螺纹配合的方式,固定于活动内环腔72外;所述复位弹簧46具体位于火线复位触环47和绝缘隔离板45之间;所述绝缘隔离板45上设有火线通孔451;所述火线导电固定板44上还设有延长接触凸台442和火线连接固定座441,所述延长接触凸台442贯穿于火线通孔451;
所述覆盖组件49由覆盖套筒40、零线导电套环41、绝缘隔离套环42和地线导电套环43组成;所述覆盖套筒40上设有零线导槽401和地线导槽402;所述零线导电套环41上设有零线连接固定座411;所述地线导电套环43上设有地线连接固定座431;所述零线导电套环41、绝缘隔离套环42和地线导电套环43依次套接于覆盖套筒40上,所述绝缘隔离套环42具体位于零线导电套环41和地线导电套环43之间;所述零线连接固定座411套接于零线导槽401内;所述地线连接固定座431套接于地线导槽402;
所述覆盖组件49通过卡扣和螺纹配合的方式,固定于底部套筒48内;
所述筒插器2表面设有绝缘弹性套23,所述绝缘弹性套23内设有两个及其以上的夹持部21,所述夹持部21从上往下依次设有零线触头213、地线触头212和火线触头211;
所述套接器3由两个套接盖31和套环32组成;所述筒插器2的表面还设有国标插头接口22;所述外部插头6先穿过套环32,与国标插头接口22相互配合,随后两个套接盖31包裹住外部插头6,最后套环32通过螺纹或者卡扣的方式固定于组合后的套接盖31的外环部。
为了防止使用腔内发生积水,使其使用腔保持干爽,避免发生积水过多,出现影响实际使用的隐患,所述使用腔11的底部设有一至多个泄水孔111。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电线管5由火线51、零线52和地线53组成;所述火线51其一端固定于火线连接固定座441内;所述零线52其一端固定于零线连接固定座411;所述地线53其一端固定于地线连接固定座431。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套接盖31上面设有线路半开口311,所述套接盖31和线路半开口311内皆还设有密封环。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插板主体1上还设有使用腔封板13;所述使用腔封板13设有与防触电套组4数量一致的开孔,所述开孔其口径大于筒插器2的口径大小;所述使用腔封板13用于缩小使用腔11的暴露面积。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插板主体1上还设有电路封板14;所述电路封板14用于封闭电路腔12。
为了实现高级的防水防触电,所述绝缘弹性套23其长度长于,防触电套组4离阻隔板10的距离、火线复位触环47的挤压回弹距离和误差距离之和;确保在夹持部21的火线触头211在完全脱离火线复位触环47之前,绝缘弹性套23依然和阻隔板10保持紧密配合状态;使其绝缘弹性套23内外的液体和气体都受到绝缘弹性套23的阻隔,无法流通;而当火线触头211在完全脱离火线复位触环47之后,其继续移动的移动距离需要大于误差距离后,绝缘弹性套23才会和阻隔板10分离开,使其绝缘弹性套23内外的液体重新流通;所述绝缘弹性套23在火线触头211接触火线复位触环47之前,便已经和阻隔板10完成密封;而当火线触头211接触火线复位触环47之后,则摁压的外力消失后,绝缘弹性套23会释放多余的弹力,使其火线触头211挤压火线复位触环47,使其火线复位触环47和延长接触凸台442发生接触;此时,火线电路接通。
为了进一步增加安全性,使其地线为最后脱离,故此就算火线脱离发生意外,则也可确保地线提供安全保障,所述地线导电套环43其圆环的外高,高于零线导电套环41;故此,当零线触头213和零线导电套环41脱离配合时,地线导电套环43也仍保持和地线触头212的接触;所述地线导电套环43和地线触头212的接触范围,大于火线触头211和火线复位触环47的接触范围;故此,当火线触头211和火线复位触环47脱离接触时,地线导电套环43也仍和地线触头212保持接触。
使用方法:
使用时:所述筒插器2与防触电套组4套接,使其零线触头213、地线触头212和火线触头211分别和零线导电套环41、地线导电套环43和火线复位触环47相互配合,同时,绝缘弹性套23和阻隔板10之间产生抵触弹力,所述绝缘弹性套23连带夹持部21往回移动,从而火线触头211开始挤压火线复位触环47,使其克服内部复位弹簧46的弹力,与延长接触凸台422产生接触,从而导电;而此时状态下,绝缘弹性套23和阻隔板10之间产生的抵触弹力已经衰退,其余力仍大于复位弹簧46的弹力,但无法使夹持部21脱离防触电套组4;形成一种力的平衡,确保正常通电;
不使用时:继续将筒插器2往外拔即可,打破原本形成的力的平衡,使其夹持部21脱离防触电套组4。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