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72209A - 一种高性能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性能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072209A CN112072209A CN202010987131.9A CN202010987131A CN112072209A CN 112072209 A CN112072209 A CN 112072209A CN 202010987131 A CN202010987131 A CN 202010987131A CN 112072209 A CN112072209 A CN 11207220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thium ion
- box body
- detection device
- ion battery
- heat dissip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3—Control systems
- H01M10/63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algorithms, flow charts, software details or the lik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3—Control systems
- H01M10/635—Control systems based on ambient temperatur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1—Su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 dissipation or radiation, e.g. fins or coating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1—Gases
- H01M10/6563—Gases with forced flow, e.g. by blowe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包括箱体,箱体顶端一侧设置有正极接线柱,正极接线柱位于箱体顶端同一水平面的另一侧设置有负极接线柱,正极接线柱以及负极接线柱内部均贯穿设置有外接导线,箱体内部顶端设置有散热层,箱体内部底端设置有减震层,箱体内壁中间位置设置有两组安装板,安装板上端设置有若干组锂离子电池,各组锂离子电池之间通过连接导线相连,安装板顶部设置有夹持部,夹持部两侧均设置有固定螺母,固定螺母内部贯穿设置有固定螺杆;该一种高性能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通过设置散热层以及减震层,使得该电池组具有良好散热减震性,使得该电池稳定提高高效动力的同时运作更加安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性能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动力的要求越来越大,锂离子电池能够为新能源汽车、手机等一系列装置提供动力,锂离子电池大致可分为两类: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不含有金属态的锂,并且是可以充电的。可充电电池的第五代产品锂金属电池在1996年诞生,其安全性、比容量、自放电率和性能价格比均优于锂离子电池。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或问题:
现有的锂离子电池组,夹持不够稳固,各组锂离子电池之间距离近,不具备绝缘功能,容易发生短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性能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解决了夹持不够稳固,各组锂离子电池之间距离近,不具备绝缘功能,容易发生短路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端一侧设置有正极接线柱,所述正极接线柱位于箱体顶端同一水平面的另一侧设置有负极接线柱,所述正极接线柱以及负极接线柱内部均贯穿设置有外接导线,所述箱体内部顶端设置有散热层,所述箱体内部底端设置有减震层,所述箱体内壁中间位置设置有两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端设置有若干组锂离子电池,所述各组锂离子电池之间通过连接导线相连,所述连接导线贯穿散热层的一端均设置有接线片,所述安装板顶部设置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两侧均设置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内部贯穿设置有固定螺杆,所述夹持部顶端设置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开口位置内壁设置有绝缘层,所述弧形板开口位置形成夹持空腔。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顶端固定连接有正极接线柱以及负极接线柱,所述正极接线柱与负极接线柱与通过连接导线与锂离子电池正负极相对应。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内壁顶端固定安装有散热层,所述散热层内芯由铜丝或银丝构成。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内壁底端固定安装有减震层,所述减震层由PU泡棉材质构成。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螺母与固定螺杆之间存在有螺纹连接,所述安装板通过固定螺杆与夹持部活动连接,所述夹持部顶部焊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开口位置形成有夹持空腔,所述夹持空腔内径与锂离子电池外径一致。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锂离子电池设置有若干组,所述锂离子电池通过连接导线相连接,所述锂离子电池采用串并联的方式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导线贯穿于散热层的两端均连接有接线片,所述接线片与正极接线柱以及负极接线柱内部外接导线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内部还设置电池组紧固装置,所述紧固装置包括:
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设置在所述箱体中间,通过箱体上的螺纹孔与所述箱体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还通过安装板上的螺纹孔与所述安装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伸出箱体内;
旋转块,所述旋转块设置在所述第一螺纹杆伸出箱体的一端,与所述旋转块固定连接;
线圈,所述线圈套接在所述第一螺纹杆上,与所述第一螺纹杆固定连接;
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弧形板上,与所述弧形板固定连接;
滑槽,所述滑槽设置在所述固定板内;
滑块,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滑槽内,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块设置若干个;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置在所述滑块上,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
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螺母的下表面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母内,与所述第一螺母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通过安装板上的螺纹孔与所述安装板螺纹连接,且通过弧形板上的螺纹孔与所述弧形板螺纹连接;
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设置在所箱体内壁上,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螺母螺纹连接;
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一端绕在所述线圈上,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绕在所述第一螺母上。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内设置自动散热装置,所述自动散热装置包括:
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箱体上;
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壁上,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
第一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锂离子电池上,用于检测锂离子电池内的电流;
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锂离子电池上,用于检测锂离子电池温度;
第三检测装置,所述第三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壁上,用于检测箱体内空气温度;
第四检测装置,所述第四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散热风扇出风口,用于检测散热风扇出风口的温度。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器基于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第三检测装置、第四检测装置检测值控制散热风扇调整转速,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第三检测装置检测值及公式(1)计算单位时间内若干组锂离子电池与空气交换的热量Q;
其中N为电池组的数量,I为第一检测装置检测的所述若干组锂离子电池的电流值的平均值,R为每组锂离子电池的总电阻,S为每组锂离子电池的表面积,δ为锂离子电池的材料的黑度系数,τ为每组锂离子电池的辐射系数,T1为第二检测装置检测的温度值,T2为第三检测装置检测的温度值,k为空气的换热系数;
步骤2,根据步骤1计算结果、第四检测装置检测值及公式(2)计算散热风扇的散热效率γ;
其中A为散热风扇的面积,T3第四检测装置检测的温度值,;
步骤3,控制器比较步骤2计算的所述散热风扇的散热效率与预设最小散热效率,当所述散热风扇的散热效率小于预设最小散热效率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散热风扇增大转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性能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高性能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通过设置正极接线柱以及负极接线柱,箱体顶端固定连接有正极接线柱以及负极接线柱,正极接线柱与负极接线柱与通过连接导线与锂离子电池正负极相对应;
2、该一种高性能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通过设置散热层,箱体内壁顶端固定安装有散热层,散热层内芯由铜丝或银丝构成,散热层的设置,提升了该装置内部散热效益,使得该装置运作时产生热量得以排出,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作;
3、该一种高性能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通过设置减震层,箱体内壁底端固定安装有减震层,减震层由PU泡棉材质构成,减震层的设置,提升了该装置的减震性,避免由于碰撞造成的不良影响;
4、该一种高性能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通过设置夹持部,固定螺母与固定螺杆之间存在有螺纹连接,安装板通过固定螺杆与夹持部活动连接,夹持部顶部焊接有弧形板,弧形板开口位置形成有夹持空腔,夹持空腔内径与锂离子电池外径一致,使得锂离子电池放置更加稳固,不易倾倒,其内部设置的绝缘层,能够有限防止各组锂离子电池短路;
5、该一种高性能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通过设置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设置有若干组,锂离子电池通过连接导线相连接,锂离子电池采用串并联的方式连接,提升了该装置所提供的动力的同时保证了锂离子电池能够稳定安全的运作,不易发生短路等现象;
6、该一种高性能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通过设置接线片,连接导线贯穿于散热层的两端均连接有接线片,接线片与正极接线柱以及负极接线柱内部外接导线相连接,接线片与外接导线相连接,使得该装置通过外接导线为其他设备提供稳定且高效的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内部结构剖析图;
图3为本发明安装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紧固装置机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紧固装置A位置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正极接线柱;3、负极接线柱;4、外接导线;5、散热层;6、减震层;7、安装板;8、锂离子电池;9、连接导线;10、接线片;11、夹持部;12、固定螺母;13、固定螺杆;14、弧形板;15、绝缘层;16、夹持空腔;001、第一螺纹杆;002、旋转块;003、线圈;004、固定板;005、滑槽;006、滑块;007、连接杆;008、第一螺母;009、第二螺纹杆;010、第二螺母;011、连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施方案中:包括箱体1,箱体1顶端一侧设置有正极接线柱2,正极接线柱2位于箱体1顶端同一水平面的另一侧设置有负极接线柱3,正极接线柱2以及负极接线柱3内部均贯穿设置有外接导线4,箱体1内部顶端设置有散热层5,箱体1内部底端设置有减震层6,箱体1内壁中间位置设置有两组安装板7,安装板7上端设置有若干组锂离子电池8,各组锂离子电池8之间通过连接导线9相连,连接导线9贯穿散热层5的一端均设置有接线片10,安装板7顶部设置有夹持部11,夹持部11两侧均设置有固定螺母12,固定螺母12内部贯穿设置有固定螺杆13,夹持部11顶端设置有弧形板14,弧形板14开口位置内壁设置有绝缘层15,弧形板14开口位置形成夹持空腔16。
本实施例中,箱体1顶端固定连接有正极接线柱2以及负极接线柱3,正极接线柱2与负极接线柱3与通过连接导线9与锂离子电池8正负极相对应;箱体1内壁顶端固定安装有散热层5,散热层5内芯由铜丝或银丝构成,散热层5的设置,提升了该装置内部散热效益,使得该装置运作时产生热量得以排出,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作;箱体1内壁底端固定安装有减震层6,减震层6由PU泡棉材质构成,减震层6的设置,提升了该装置的减震性,避免由于碰撞造成的不良影响;固定螺母12与固定螺杆13之间存在有螺纹连接,安装板7通过固定螺杆13与夹持部11活动连接,夹持部11顶部焊接有弧形板14,弧形板14开口位置形成有夹持空腔16,夹持空腔16内径与锂离子电池8外径一致,使得锂离子电池8放置更加稳固,不易倾倒,其内部设置的绝缘层15,能够有限防止各组锂离子电池8短路;锂离子电池8设置有若干组,锂离子电池8通过连接导线9相连接,锂离子电池8采用串并联的方式连接,提升了该装置所提供的动力的同时保证了锂离子电池8能够稳定安全的运作,不易发生短路等现象;连接导线9贯穿于散热层5的两端均连接有接线片10,接线片10与正极接线柱2以及负极接线柱3内部外接导线4相连接,接线片10与外接导线4相连接,使得该装置通过外接导线4为其他设备提供稳定且高效的动力。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通过固定螺母12与固定螺杆13之间存在的螺纹连接,将安装板7和夹持部11固定连接,通过夹持空腔16能够更加稳固的夹持锂离子电池8,有效避免锂离子电池8脱落,弧形板14内部设置有绝缘层15能够避免弧形板14与锂离子电池8接触发生短路,将安装板7架设在箱体1内部,通过连接导线9将接线片10与外接导线4相连接,正极接线柱2与锂离子电池8正极相对应,负极接线柱3与锂离子电池8负极相对应,通过外接导线4为待供能装置提供稳定的动力,通过散热层5以及减震层6,使得该电池组具有良好的散热减震性,提升了该电池组的供能效率的同时更加安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内部还设置电池组紧固装置,所述紧固装置包括:
第一螺纹杆001,所述第一螺纹杆001设置在所述箱体1中间,通过箱体1上的螺纹孔与所述箱体1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001还通过安装板7上的螺纹孔与所述安装板7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001的一端伸出箱体1内;
旋转块002,所述旋转块002设置在所述第一螺纹杆001伸出箱体1的一端,与所述旋转块002固定连接;
线圈003,所述线圈003套接在所述第一螺纹杆001上,与所述第一螺纹杆001固定连接;
固定板004,所述固定板004设置在所述弧形板14上,与所述弧形板14固定连接;
滑槽005,所述滑槽005设置在所述固定板004内;
滑块006,所述滑块006设置在所述滑槽005内,与所述滑槽005滑动连接,所述滑块006设置若干个;
连接杆007,所述连接杆007设置在所述滑块006上,所述连接杆007的一端与所述滑块006固定连接;
第一螺母008,所述第一螺母008设置在所述连接杆007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螺母008的下表面与所述连接杆00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第二螺纹杆009,所述第二螺纹杆009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母008内,与所述第一螺母008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009的一端通过安装板7上的螺纹孔与所述安装板7螺纹连接,且通过弧形板14上的螺纹孔与所述弧形板14螺纹连接;
第二螺母010,所述第二螺母010设置在所箱体1内壁上,与所述箱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00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螺母010螺纹连接;
连接线011,所述连接线011的一端绕在所述线圈003上,所述连接线011的另一端绕在所述第一螺母008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锂离子电池8夹持在夹持腔后,拧动旋转块002,旋转块002带动第一螺纹杆001转动,第一螺纹杆001带动线圈003转动,线圈003通过连接线011带动第一螺母008转动,第一螺母008带动第二螺纹杆009转动,第二螺纹杆009向下运动,将锂离子电池8压紧,对锂电池进一步紧固,该装置可以通过旋转一个旋转块002使多个锂离子电池8同时进行紧固,操作简便,更具实用性,对锂离子电池8进一步紧固可以防止锂离子电池8尺寸存在差异时保证锂离子电池8的紧固程度,防止锂离子电池8晃动,导致短路等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内设置自动散热装置,所述自动散热装置包括:
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箱体1上;
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壁上,与所述箱体1固定连接;
第一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锂离子电池8上,用于检测锂离子电池8内的电流;
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锂离子电池8上,用于检测锂离子电池8温度;
第三检测装置,所述第三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壁上,用于检测箱体1内空气温度;
第四检测装置,所述第四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散热风扇出风口,用于检测散热风扇出风口的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基于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第三检测装置、第四检测装置检测值控制散热风扇调整转速,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第三检测装置检测值及公式(1)计算单位时间内若干组锂离子电池8与空气交换的热量Q;
其中N为电池组的数量,I为第一检测装置检测的所述若干组锂离子电池8的电流值的平均值,R为每组锂离子电池8的总电阻,S为每组锂离子电池8的表面积,δ为锂离子电池8的材料的黑度系数,τ为每组锂离子电池8的辐射系数,T1为第二检测装置检测的温度值,T2为第三检测装置检测的温度值,k为空气的换热系数;
步骤2,根据步骤1计算结果、第四检测装置检测值及公式(2)计算散热风扇的散热效率γ;
其中A为散热风扇的面积,T3第四检测装置检测的温度值;
步骤3,控制器比较步骤2计算的所述散热风扇的散热效率与预设最小散热效率,当所述散热风扇的散热效率小于预设最小散热效率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散热风扇增大转速。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首先根据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第三检测装置、第四检测装置检测值及公式(1)计算电池组单位时间内锂离子电池组与空气交换的总热量,然后根据公式(2)计算散热风扇的散热效率,最后控制器比较计算结果与预设散热效率的大小,当计算结果小于预设散热效率时控制器控制散热风扇增大转速,该方案可以对电池组进行散热,防止电池组温度过高,损坏电池,同时可以智能的控制散热风扇的输出功率,使散热风扇无需一直处于最大功率,节能环保。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高性能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顶端一侧设置有正极接线柱(2),所述正极接线柱(2)位于箱体(1)顶端同一水平面的另一侧设置有负极接线柱(3),所述正极接线柱(2)以及负极接线柱(3)内部均贯穿设置有外接导线(4),所述箱体(1)内部顶端设置有散热层(5),所述箱体(1)内部底端设置有减震层(6),所述箱体(1)内壁中间位置设置有两组安装板(7),所述安装板(7)上端设置有若干组锂离子电池(8),所述各组锂离子电池(8)之间通过连接导线(9)相连,所述连接导线(9)贯穿散热层(5)的一端均设置有接线片(10),所述安装板(7)顶部设置有夹持部(11),所述夹持部(11)两侧均设置有固定螺母(12),所述固定螺母(12)内部贯穿设置有固定螺杆(13),所述夹持部(11)顶端设置有弧形板(14),所述弧形板(14)开口位置内壁设置有绝缘层(15),所述弧形板(14)开口位置形成夹持空腔(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顶端固定连接有正极接线柱(2)以及负极接线柱(3),所述正极接线柱(2)与负极接线柱(3)与通过连接导线(9)与锂离子电池(8)正负极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壁顶端固定安装有散热层(5),所述散热层(5)内芯由铜丝或银丝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壁底端固定安装有减震层(6),所述减震层(6)由PU泡棉材质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母(12)与固定螺杆(13)之间存在有螺纹连接,所述安装板(7)通过固定螺杆(13)与夹持部(11)活动连接,所述夹持部(11)顶部焊接有弧形板(14),所述弧形板(14)开口位置形成有夹持空腔(16),所述夹持空腔(16)内径与锂离子电池(8)外径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8)设置有若干组,所述锂离子电池(8)通过连接导线(9)相连接,所述锂离子电池(8)采用串并联的方式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导线(9)贯穿于散热层(5)的两端均连接有接线片(10),所述接线片(10)与正极接线柱(2)以及负极接线柱(3)内部外接导线(4)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8)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部还设置电池组紧固装置,所述紧固装置包括:
第一螺纹杆(001),所述第一螺纹杆(001)设置在所述箱体(1)中间,通过箱体(1)上的螺纹孔与所述箱体(1)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001)还通过安装板(7)上的螺纹孔与所述安装板(7)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001)的一端伸出箱体(1)内;
旋转块(002),所述旋转块(002)设置在所述第一螺纹杆(001)伸出箱体(1)的一端,与所述旋转块(002)固定连接;
线圈(003),所述线圈(003)套接在所述第一螺纹杆(001)上,与所述第一螺纹杆(001)固定连接;
固定板(004),所述固定板(004)设置在所述弧形板(14)上,与所述弧形板(14)固定连接;
滑槽(005),所述滑槽(005)设置在所述固定板(004)内;
滑块(006),所述滑块(006)设置在所述滑槽(005)内,与所述滑槽(005)滑动连接,所述滑块(006)设置若干个;
连接杆(007),所述连接杆(007)设置在所述滑块(006)上,所述连接杆(007)的一端与所述滑块(006)固定连接;
第一螺母(008),所述第一螺母(008)设置在所述连接杆(007)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螺母(008)的下表面与所述连接杆(00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第二螺纹杆(009),所述第二螺纹杆(009)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母(008)内,与所述第一螺母(008)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009)的一端通过安装板(7)上的螺纹孔与所述安装板(7)螺纹连接,且通过弧形板(14)上的螺纹孔与所述弧形板(14)螺纹连接;
第二螺母(010),所述第二螺母(010)设置在所箱体(1)内壁上,与所述箱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00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螺母(010)螺纹连接;
连接线(011),所述连接线(011)的一端绕在所述线圈(003)上,所述连接线(011)的另一端绕在所述第一螺母(008)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8)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设置自动散热装置,所述自动散热装置包括:
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箱体(1)上;
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壁上,与所述箱体(1)固定连接;
第一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锂离子电池(8)上,用于检测锂离子电池(8)内的电流;
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锂离子电池(8)上,用于检测锂离子电池(8)温度;
第三检测装置,所述第三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壁上,用于检测箱体(1)内空气温度;
第四检测装置,所述第四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散热风扇出风口,用于检测散热风扇出风口的温度;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第三检测装置、第四检测装置、散热风扇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基于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第三检测装置、第四检测装置检测值控制散热风扇调整转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8)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基于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第三检测装置、第四检测装置检测值控制散热风扇调整转速,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第三检测装置检测值及公式(1)计算单位时间内若干组锂离子电池(8)与空气交换的热量Q;
其中N为电池组的数量,I为第一检测装置检测的所述若干组锂离子电池(8)的电流值的平均值,R为每组锂离子电池(8)的总电阻,S为每组锂离子电池(8)的表面积,δ为锂离子电池(8)的材料的黑度系数,τ为每组锂离子电池(8)的辐射系数,T1为第二检测装置检测的温度值,T2为第三检测装置检测的温度值,k为空气的换热系数;
步骤2,根据步骤1计算结果、第四检测装置检测值及公式(2)计算散热风扇的散热效率γ;
其中A为散热风扇的面积,T3为第四检测装置检测值;
步骤3,控制器比较步骤2计算的所述散热风扇的散热效率与预设最小散热效率,当所述散热风扇的散热效率小于预设最小散热效率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散热风扇增大转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987131.9A CN112072209B (zh) | 2020-09-18 | 2020-09-18 | 一种高性能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987131.9A CN112072209B (zh) | 2020-09-18 | 2020-09-18 | 一种高性能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072209A true CN112072209A (zh) | 2020-12-11 |
CN112072209B CN112072209B (zh) | 2021-07-30 |
Family
ID=73681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987131.9A Active CN112072209B (zh) | 2020-09-18 | 2020-09-18 | 一种高性能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072209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93478A (zh) * | 2021-02-14 | 2021-06-18 | 沈梅 | 一种移动平台底部旋转电池固定装置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71861A (en) * | 1994-04-05 | 1999-02-16 |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 Lithium ion secondary cell |
CN107170939A (zh) * | 2017-07-19 | 2017-09-15 | 袁志贤 | 一种电动汽车用组合电池 |
CN209418624U (zh) * | 2019-03-24 | 2019-09-20 | 贤阳汇聚金属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保护作用的汇流片 |
CN209592111U (zh) * | 2019-01-30 | 2019-11-05 | 河北世纪恒兴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锂电池保护装置 |
CN210489680U (zh) * | 2019-10-15 | 2020-05-08 | 新乡市鸿晟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电动公交的锂电池安装防护装置 |
CN210516787U (zh) * | 2019-09-29 | 2020-05-12 | 惠州市华星通讯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数字型锂离子列尾电池 |
CN210744025U (zh) * | 2019-11-01 | 2020-06-12 | 扬州市永达电源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风冷式组件的蓄电池 |
CN210897392U (zh) * | 2019-10-30 | 2020-06-30 | 许若刚 | 一种高效散热且防水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
CN211182311U (zh) * | 2020-01-03 | 2020-08-04 | 烟台源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绝缘密封性能好的锂离子电池保护板 |
-
2020
- 2020-09-18 CN CN202010987131.9A patent/CN11207220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71861A (en) * | 1994-04-05 | 1999-02-16 |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 Lithium ion secondary cell |
CN107170939A (zh) * | 2017-07-19 | 2017-09-15 | 袁志贤 | 一种电动汽车用组合电池 |
CN209592111U (zh) * | 2019-01-30 | 2019-11-05 | 河北世纪恒兴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锂电池保护装置 |
CN209418624U (zh) * | 2019-03-24 | 2019-09-20 | 贤阳汇聚金属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保护作用的汇流片 |
CN210516787U (zh) * | 2019-09-29 | 2020-05-12 | 惠州市华星通讯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数字型锂离子列尾电池 |
CN210489680U (zh) * | 2019-10-15 | 2020-05-08 | 新乡市鸿晟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电动公交的锂电池安装防护装置 |
CN210897392U (zh) * | 2019-10-30 | 2020-06-30 | 许若刚 | 一种高效散热且防水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
CN210744025U (zh) * | 2019-11-01 | 2020-06-12 | 扬州市永达电源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风冷式组件的蓄电池 |
CN211182311U (zh) * | 2020-01-03 | 2020-08-04 | 烟台源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绝缘密封性能好的锂离子电池保护板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93478A (zh) * | 2021-02-14 | 2021-06-18 | 沈梅 | 一种移动平台底部旋转电池固定装置 |
CN112993478B (zh) * | 2021-02-14 | 2022-07-26 | 江苏中清先进电池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平台底部旋转电池固定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072209B (zh) | 2021-07-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70916C (zh) | 锂离子二次电池 | |
JP6189318B2 (ja) | 回生制動する車両の電源装置 | |
CN112072209B (zh) | 一种高性能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 | |
CN216530601U (zh) | 一种锂电池前端充电保护器 | |
CN105280986A (zh) | 一种机载大容量动力型锂离子蓄电池单元 | |
CN103633390A (zh) | 锂离子动力电池快速充电方法 | |
ES2761253T3 (es) | Acumulador de carga fusionado con electrodos intercalados | |
CN209896196U (zh) | 一种二元高镍电池 | |
CN209709072U (zh) | 一种方形电池模组结构 | |
CN115483472A (zh) | 一种用于电动轻便摩托的电池包及其实现方法 | |
CN203119024U (zh) | 一种锂电池外部过电流的保护装置 | |
WO2022152126A1 (zh) | 一种具有安全装置的扣式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 |
US20230231291A1 (en) | Battery | |
CN101399387A (zh) | 一种电池组 | |
CN112652828A (zh) | 自动控温型锂电池 | |
CN218414872U (zh) | 一种智能储能型光伏离网并网发电系统 | |
CN220692180U (zh) | 一种具有减震隔热功能的锂电池 | |
CN219959160U (zh) | 一种热平衡电池包和电池包储能系统 | |
CN219106315U (zh) |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风冷降温锂电池组 | |
CN215299346U (zh) | 一种带有充电保护结构的汽车锂电池 | |
CN222355191U (zh) | 一种小型软包锂电池的保护板 | |
CN222214358U (zh) | 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组 | |
CN214589137U (zh) | 一种锂电池供电装置 | |
CN110660939A (zh) | 一种高性能大容量的新型高压锂离子蓄电池 | |
CN216752578U (zh) | 一种适用于大电流保护板的散热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24 Address after: Room 56922, Building 3, No. 1800 Panyuan Road, Changxing Town, Chongming District, Shanghai, 202150 (Taihe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chiyun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14, No. 6, Songgang street, Cencun,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office only)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jianian Technology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