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68330A - 确定眼科镜片的滤光片的方法和包括该滤光片的眼科镜片 - Google Patents
确定眼科镜片的滤光片的方法和包括该滤光片的眼科镜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068330A CN112068330A CN202010801549.6A CN202010801549A CN112068330A CN 112068330 A CN112068330 A CN 112068330A CN 202010801549 A CN202010801549 A CN 202010801549A CN 112068330 A CN112068330 A CN 11206833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earer
- filter
- eye
- characteristic
- luminous flu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24—Methods of designing ophthalmic lenses
- G02C7/027—Methods of designing ophthalmic lenses considering wearer's paramete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10—Filters, e.g. for facilitating adaptation of the eyes to the dark; Sunglass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确定用于有待放在配戴者的眼睛前方的眼科镜片的滤光片的方法和包括该滤光片的眼科镜片,所述滤光片能够改善或维持所述配戴者的视觉舒适度和/或视觉性能。根据本发明,该确定方法包括:测量代表该配戴者的一只眼睛或两只眼睛对特征光通量的敏感度的量的步骤、以及根据所测量的代表性变量来确定所述滤光片的至少一个光学特征的步骤。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中国申请号为201680005923.3、申请日为2016年1月14日的PCT申请PCT/FR2016/050065的、名称为“用于确定用于眼科镜片的滤光片的方法和包括此类滤光片的眼科镜片”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眼科光学领域。
本发明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确定旨在放在配戴者的眼睛前方的眼科镜片的滤光片的方法,所述滤光片能够改善或维持所述配戴者的视觉舒适度和/或视觉性能。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眼科镜片的滤光片,所述滤光片是通过这种方法来确定的。
本发明最后涉及一种装备有此类滤光片的眼科镜片。
背景技术
存在允许对眼镜配戴者开出装备有滤光片的一个或多个处方眼科镜片的解决方案。
例如,在治疗性滤光片的领域中,能够根据配戴者的病理(白内障、黄斑变性等)向其提供不同的滤光片或不同类型的滤光片。
该一个或多个滤光片一般通过以下主观测试非常凭经验来确定:通过让配戴者试戴装备有滤光片的不同眼科镜片、并且仅保留提供最大改进的一个或多个滤光片(参见例如Rosenblum等人,“Spectral filters in low-vision correction[低视觉矫正中的光谱滤光片]”,Ophthalmic Physiol.光学20(4),第335-341页,2000)。
例如由眼科实验室Verbal在其CPF镜片范围内提出了允许根据病理来改善对比度视觉和/或降低眩光的此类滤光片(http://www.verbal.fr/fr/optique-basse-vision)。
还存在允许矫正配戴者的色觉偏差的解决方案。例如,文献WO2001/057583描述了一种确定配戴者的光谱响应并且生产重新建立接近正常眼睛视觉的色觉的滤光片的方法。
因此,这些用于确定滤光片的方法是基于多个工序,这些工序:
-是主观的并且不允许对所选择的滤光片的特征进行优化,
-或者是客观的、但局限于色觉的重新建立。
在滤光片的确定过程中,配戴者通常面临在他必须考虑的多个标准之间进行妥协:发光环境的多样性、相关的视觉要求等。
因此,这些已知的确定方法不能客观地考虑受试者对发光环境的特征的敏感度,来确定旨在放置在配戴者的眼睛前方的滤光片。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例如在序言中所限定的确定方法,该确定方法包括:
-测量代表配戴者的眼睛对所述特征光通量的敏感度的量的步骤,以及
-根据所测量的代表性量来确定所述滤光片的至少一个光学特征的步骤。
因此,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客观地确定该配戴者对发光环境的特征的敏感度,以将该滤光片的至少一个光学特征参数化,从而在给定任务期间优化该配戴者的视觉性能或视觉舒适度。
这个视觉性能和视觉舒适度可以既受配戴者对特征光通量的敏感度的限制并且同时受滤光片的显著特征的限制。
根据配戴者所要求的视觉精度及其管理光通量特征的能力,将对滤光片的这些参数进行具体适配。
配戴者的眼睛的敏感度可以取决于特征光通量、配戴者的视觉系统的生理学、以及给定光通量对视觉性能的功能性影响。
确定滤光片的复杂之处在于:配戴者的眼睛的光敏感度取决于:
-特征光通量的特征,
-配戴者的视觉系统的生理学,以及
-光通量的功能性影响,这将在给定视觉任务期间不利地影响配戴者的视觉性能或视觉舒适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该特征光通量对应于:
-配戴者在给定任务期间经受的“真实”光通量,换言之,该特征光通量是配戴者在执行视觉任务时所处的周围发光环境的特征;
-或者“人造”光通量,该人造光通量是在至少部分地重现配戴者将经受的光通量的意义上,并且代表造成配戴者视觉不适或损失视觉性能的至少一个光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基于问卷调查来确定该特征光通量,该问卷调查包括向配戴者询问关于他正在或将要面对的光通量的不同特征的一个或多个问题,并且针对该光通量记录视觉不适或视觉性能损失。
根据该确定方法的一个具体实现方式,所述测量代表该配戴者的眼睛对该特征光通量的敏感度的量的步骤包括:
-使该配戴者经受所述特征光通量的步骤,以及
-表征所述特征光通量的步骤,
所述代表性量的测量是对经受了所述特征光通量的配戴者进行的,
因此,所述使配戴者经受光通量的步骤对应于使配戴者处于他易于执行某个视觉任务的发光环境中、或者对应于通过特征光通量对这个发光环境的至少部分重现,该光通量受到控制来尽可能接近地重现配戴者的真实情形。
根据本发明,接着提供在该方法的表征步骤中表征该特征光通量。
当该特征光通量代表配戴者所处的真实发光环境时,该表征可以包括确定该配戴者经受的这一个或多个光源中、造成发光不适的一个或多个主源。
根据该确定方法的另一个具体实现方式,所述测量代表该配戴者的眼睛对该特征光通量的敏感度的量的步骤包括:
-对该配戴者进行问卷调查以允许评定该配戴者对所述特征光通量的敏感度的步骤,
-收集该配戴者对所述问卷调查的响应的步骤,
所述代表性量的测量是基于所述配戴者对该问卷调查的响应来进行的,
有利的是,所述表征该特征光通量的步骤在于测量以下量中的至少一者:
-所述特征光通量的空间分布,
-所述特征光通量的角分布,
-所述特征光通量的光谱,以及
-所述特征光通量的强度,
当该特征光通量是由一个或多个光源产生时,所述特征光通量的空间分布例如对应于该一个或多个源(点源、扩展源)的空间范围的基准。例如角分布自身对应于角发射模式(准直/定向源、非定向源等)的基准。
在解剖学和生理学上,配戴者的眼睛的多个组成部分在特征光通量的管理中相互作用。为了确定适当的滤光片,有用的是,考虑配戴者的眼睛的和/或与正在应对这个光通量的眼睛相关的结构的所有生理特征(多参数分析)。根据这只眼睛的能力或脆弱性,所确定的滤光片必须减轻所述眼睛的、针对该眼睛的给定状态没有被最佳或适当地管理的光分量。
而且,应理解的是,为了表征所述特征光通量,能够提供一组传感器,如光谱仪、测光计等,以允许在配戴者的环境中测量光源的光学特性和光度特性。
还能够通过光学模拟或光学计算(例如经由光源的理论响应曲线的知识)来确定所述特征光通量的特性。
在该方法的另一个步骤中,执行相对于经受该特征光通量的配戴者的一只或两只眼睛的测量。
更确切地,测量代表配戴者的眼睛对所述特征光通量的敏感度的量。
有利的是,代表该配戴者的眼睛对所述特征光通量的敏感度的所述量与所述配戴者的光敏感度相对应。
配戴者的“光敏感度”是指相对于临时的或连续的光通量或刺激而言,舒适度或视觉性能的任何相对强烈和持久的反应或改变。
在某些实施例中,代表该配戴者的眼睛对所述特征光通量的敏感度的量选自以下量中的至少一者:
-该配戴者的客观生理被测量,
-该配戴者的客观物理被测量,
-与该配戴者的感知或表达相关的主观被测量。
配戴者的“客观生理被测量”是指与眼系统的部件或同该系统相关的结构的完整性和操作相关的至少一个参数或至少一个特征的与测量相关的任何值。这类代表性量的选择允许评估眼睛的或相关元件的处理特征光通量的全部或一些特征的生理能力。这种分析允许标识出配戴者不能自然地管理光通量的情况或情形。接着,滤光片的处方允许补偿相关联的视觉损失和/或视觉舒适度。
配戴者的“客观物理被测量”是指经由光学和/或光度测量而测量的该结构以及眼功能的状态的或相关结构的至少一个参数特征的任何值。添加物理测量器来允许表征和推理地量化眼结构或相关结构的部分。此类代表性量的选择能够经由物理测量来量化关于眩光过程的一个或多个眼结构或相关结构的能力和性能。根据所研究的结构和所获得的结果,滤光片的特征将被不同地定向,以便根据所讨论的眼结构和相关结构的脆弱性来优化舒适度和/或视觉性能。
配戴者的“与感知或表达相关的主观被测量”是指,配戴者响应于与所进行的测试相关的问卷调查或问题而表达的所有口头响应,经由该问卷调查,让配戴者表达出他们的视觉感知或体验。选择此类代表性量允许主观地确定配戴者所体验到和表达出的视觉性能和/或视觉不适。这种评估允许限定配戴者获得最佳视觉性能和/或最佳舒适度的条件或情形、并且还限定不适和视觉性能损失的条件。
有利的是,代表该配戴者的眼睛对该特征光通量的敏感度的量选自以下量中的至少一者:
-该配戴者的眼睛的眼内散射系数,
-该配戴者的眼睛的黄斑色素的密度,
-所表达或所测量的视觉舒适度和/或视觉性能的最大变化。
配戴者的眼睛的眼内散射系数与致使光在物理结构中沿所有方向分散的特性相对应。任何光学表面(眼泪、角膜、房水、虹膜、晶状体、甚至玻璃体)都可能在眼睛中造成散射效应。根据配戴者的眼睛的结构,并且根据用于表征这个测量的光的地点,散射系数的值将更高或更低。
这种眼内吸收或散射与眼结构的透明度损失相关,从而在配戴者的眼睛中导致光散射。这种散射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大、并且取决于发光靶体的波长和取向。它引起轻度灰雾现象,即到达视网膜的光扩散,这尤其意味着视觉失能性眩光(视觉损失)并且不适增大。
确切地,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图像没有聚焦。光通量的扩散和分散意味着图像模糊且漫射,这影响多种视觉功能,如色觉、对比度敏感度、或甚至视觉敏锐度。
配戴者的眼睛的黄斑色素的密度对应于形成黄斑色素的三种类胡萝卜素的光密度:叶黄素、玉米黄素、和内消旋-玉米黄素。这些分子不是由人类机体合成的,并且因此它们基本上是从食物中获得的。这些类胡萝卜素局部地位于视网膜的黄斑部分上、并且更精确地位于光受体的轴突中以及内丛状层中。在细胞水平上,叶黄素更多与视杆细胞相关而玉米黄素与视锥细胞相关。
位于配戴者的眼睛的黄斑区中的这种黄斑色素具有防御在430纳米与480纳米之间的光毒性蓝光的功能。
它还可以减轻光线的不适影响(恢复时间)。这种黄斑色素的浓度随着年龄增大和视网膜病变的存在而降低。以下实例2描述了这个色素的作用的更精确描述。
“所表达或所测量的视觉舒适度和/或视觉性能的最大变化”是指配戴者在混合条件下可能体验到的最佳视觉性能的任何变化或下降,无论配戴者的视觉能力或主观舒适度如何。所表达的最大值取决于受试者(他的初始性能)并且用配戴者的活动(即,希望的视觉和舒适度要求)进行加权。
确切地,过度的视网膜照明使视网膜的操作饱和。这种饱和造成视觉不适、或甚至疼痛,并且在光受体受强光刺激(bleaching)(致盲性眩光)的情况下还造成视觉失能。在重新获得舒适度和/或性能之前,需要与光受体色素的再次再生相对应的恢复时间。
影响这个眩光的参数取决于存在于配戴者的发光环境中的光通量的特征以及配戴者的眼睛的特征,即例如像瞳孔直径或眼结构(角膜、白内障、色素上皮等)中的散射量等特征。
取决于配戴者,光通量可以不同地影响视觉效果(受试者之间的可变性)。因此,必须确定滤光片来尽可能维持视觉性能。为此,通常评估特征光通量对视觉性能的影响。
因此,该方法另外包括:评估所述特征光通量对该配戴者的视觉性能的影响的步骤,在该步骤中,对该配戴者进行以下测量中的至少一项:
-视觉敏锐度:以最小可能角度区分视标的能力,例如在Borish的临床折射工作中所描述的(Butterworth-Heinemann;2006年10月27日第2版),
-对比度敏感度:视觉系统检测各种尺寸的静态元素亮度(空间亮度对比度)或动态元素亮度(时间亮度对比度)的差异的能力,参见例如Sidorova等人“Functional acuitycontrast sensitivity assessment in young and middle age healthy persons atthe day time with and without glare”[对年轻和中年健康人群在白天有无眩光时的功能性敏度对比度敏感度评估],Acta Medica Lituanica,第21卷,第1期,2014年)
-视野,该视野对应于配戴者的眼睛在其静止并且笔直地面向前方时的空间范围(Borish临床折射,同前),
-颜色感知,即对可见光的光谱分布的视觉感知。这种感觉的起因是对位于视网膜上的称为视锥细胞的专门神经细胞的刺激(同前),
-距离和深度感知。深度感知是在三维上感知世界并且区分一个受试者相对于另一个受试者的位置的视觉能力(同前),
-眼睑运动,该眼睑运动的特征在于完全或部分闭合眼睑,以及肌肉活动之后的眼睑颤动大于在休息位置时的眼睑颤动。可以经由相关联的电活动(肌电图)来评估肌肉活动,参见例如Murray等人(“The ocular stress monitor:a new device for measuringdiscomfort glare[眼压监测器:用于测量不适眩光的新装置]”,Lighting Research andTechnology[照明研究与技术],2002年9月,34:240),
-瞳孔直径:位于虹膜中心的圆形孔的大小、并且允许经由其收缩或扩张来控制透入眼睛中的光量(参见Alexandridis E.,“The Pupil[瞳孔]”.Springer;1985),
-不适标尺上的视觉不适度:在强烈的发光刺激之后体验到的不适或不舒服(Mainster等人,“Glare's causes,consequences,and clinical challenges after acentury of ophthalmic study[眩光的原因、后果以及一个世纪的眼科研究之后的临床挑战]”,Am.J.Ophthalmol.[美国眼科学杂志],153(4),第587-593页,2012),并且
-眩光后的恢复时间:为了使由于眩光减退的全部或部分功能恢复所需的时间(Shieber,“Age and Glare Recovery Time for Low-Contrast Stimuli Effect ofglare on reaction time for peripheral vision at mesopic adaptation[关于中等适应度下眩光对周边视觉反应时间的低对比刺激影响的年龄和眩光恢复时间]”,Proceedings of the Human Factors and Ergonomics Society Annual Meeting[人为因素和人类工程学学会年会会议记录],1994年10月,38:496-499)。
视觉不适度被定义为与所接收到的光的量、分布和品质相关的视觉不适的主观感觉。视觉不适标尺对应于根据各种标准的视觉不适表现的渐变分度(Gellatly和Weintraub,“User reconfigurations of the de boer rating for discomfort glare[不适眩光的de boer等级的使用者重新配置]”,1990)。
视网膜照度阈值对应于视网膜通过瞳孔从物体或场景接收到的光量。暴露于强烈的亮度下导致视网膜功能障碍,即光受体、色素上皮和双极细胞的光化学紊乱的结果。这些紊乱导致视觉性能下降和/或视觉不适。因此,视觉性能或舒适的视网膜照度阈值对应于不导致视网膜功能障碍的最小亮度水平。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在不同波长处测量的眼内散射系数来确定代表配戴者的眼睛对特征光通量的敏感度的量。在这种情况下,接着根据眼内散射系数来调整滤光片的吸收系数和/或光谱响应。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根据黄斑色素的密度和/或分布来确定代表该配戴者的眼睛对特征光通量的敏感度的量。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通过放在该配戴者的眼睛前方的测试滤光片、该测试滤光片的将改变的吸收系数和/或光谱响应来对代表该配戴者的眼睛对该特征光通量的敏感度的量进行测量。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滤光片的所述至少一个光学特征、即在该确定步骤中确定的至少一个特征由以下各项组成:
-所述滤光片的吸收系数,
-所述滤光片的光谱响应,
-这些特征在所述眼科镜片上的空间分布。
可以使用例如ISO 8980-3:2003标准“Transmittance specification and testmethods[透射率规范和测试方法]”中所描述的方法来测量滤光片的吸收系数。
滤光片的光谱响应可以部分地对应于其反射率R(λ)或透射率T(λ),反射率和透射率是例如通过分光镜使用标准D65发光体来测量的。
有利的是,滤光片的光学特征(即在该方法的确定步骤中确定的特征)是滤光片的选择性衰减,这种选择性衰减与代表配戴者的眼睛对特征光通量的敏感度的量(即该测量步骤中测量到的量)成比例。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还根据该配戴者在其活动中将经受的光通量和/或视觉需要的指标来确定该滤光片的光学特征。
当代表配戴者的眼睛对特征光通量的敏感度的量与黄斑色素的密度和/或分布相关时,在确定步骤中,将滤光片的光谱响应确定为符合黄斑色素随波长而变化的吸收曲线。
以这种方式,能够借助于根据这种方法确定的滤光片来补偿这个色素的密度降低的影响或者实际上减轻其在配戴者的眼睛中的不均匀分布。
有利的是,确定滤光片的光谱响应,使得由滤光片和配戴者的眼睛形成的系统具有的光谱透射率接近参考眼睛的光谱透射率。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该确定步骤中,确定该滤光片的吸收系数和/或该滤光片的光谱响应,使得当该配戴者经受预定光通量时,该配戴者的眼睛接收到的视网膜照度Eret在至少一个波长处小于视网膜照度阈值,超过该阈值,所述配戴者的视觉舒适度和/或视觉性能下降。
该视网膜照度阈值对应于视网膜照度、并且与源的亮度Lsou和瞳孔区域Apup的乘积成比例。这个量Lsou×Apup限定了视网膜水平,其单位是特罢兰(Td)。
它可以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测量(Damelincourt等人,“intérieuret ambiances visuelles”,Lavoisier,2010,ISBN2743019115,9782743019112):
其中d是瞳孔直径,其取决于靶体的照度以及其光谱分量。为此,有必要在考虑该源的强度和光谱分量两者的同时计算视网膜照度:∫I*λ。
最后,在本发明方法的一个特别有利的实现方式中,提供了使用另一个特征光通量将经受、表征、以及测量步骤重复一次或多次并且确定旨在用于配戴者的滤光片的至少一个其他光学特性。
接着以这种方式,能够考虑在过滤光片优化中容易使配戴者不适的所有光源。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特别有利地适用于眼科镜片滤光片设计。
因此,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用于旨在放在配戴者的眼睛前方的眼科镜片的滤光片的方法,所述滤光片是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来确定的,以便改善或维持所述配戴者的视觉舒适度和/或视觉性能。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该滤光片是电致变色或光致变色有源滤光片。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滤光片是从一组预定滤光片中选择的无源滤光片,使得所确定的滤光片的光学特征接近所选择的预定滤光片的同一光学特征。
本发明最后提出了一种旨在放在配戴者的眼睛前方并且包括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确定的滤光片的眼科镜片。
具体实施方式
更精确地,下面将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确定滤光片的四种示例性方法,在实例中:
-实例n°1涉及根据配戴者的眼睛在不同波长下的散射系数来确定滤光片;
-实例n°2涉及根据配戴者的眼睛的黄斑色素的密度来确定滤光片;
-实例n°3涉及根据处方锥来确定滤光片;并且
-实例n°4涉及根据舒适的视网膜照度来照度来确定滤光片;
-实例n°5涉及基于允许确定配戴者的眼睛对特征光通量的敏感程度的问卷调查来确定滤光片。
在实例n°1和2中实施的确定方法是基于配戴者的眼睛的、致使其对光的敏感度增大的生理参数的直接测量。接着该方法允许将滤光片设计成允许这个发光不适的原因被完全或部分地补偿。
在实例n°3和4中实施的确定方法更多地关注过量光的后果,而不是配戴者眩光的起因。
下述方法可以单独地或者实际上组合地实施。
通过非限制性实例、引用附图的以下实例说明将允许理解本发明以及如何才能实施本发明。
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在实例n°1中用于测量配戴者眼睛的眼内散射系数的发光靶体;
-图2详细描述了用于通过图1的靶体来测量眼内散射系数的方法的操作原理;
-图3是配戴者的平均眼内散射系数(单位log)随其年龄而变化;
-图4示出透射率随用于实例n°1中所确定的滤光片的波长而变化的可能曲线;
-图5示出了各个确定的滤光片随配戴者的眼内散射系数而变化的透射率曲线;
-图6示出了在实例n°1中确定的滤光片的透射率曲线;
-图7示出了眼睛的黄斑色素的典型吸收光谱(光密度);
-图8示出了眼睛的黄斑色素的光谱分布的两个不同形式;
-图9是在实例n°2中用于根据配戴者的黄斑色素的密度来确定适合于配戴者的滤光片的方法的框图;
-图10示出了可能滤光片的光谱随黄斑色素的密度而变化的实例;
-图11是说明了在实例n°3中使用处方锥来确定滤光片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12给出了在实例n°3中测量到的处方锥的实例;
-图13是在实例n°4中获得的曲线,示出了在不适阈值下源的亮度随波长而变;
-图14示出了图13的曲线以及给定时刻配戴者的视网膜照度的曲线;
-图15示出了评估标尺,该评估标尺形成允许表征配戴者在发光环境中的不适的问卷调查的一部分。
实例1
散射(又称为空间扩散)是致使物质被细分以便使光沿所有方向分散的特性。
当考虑配戴者的眼睛时,这种眼内散射可以由任何光学表面和穿过的以下任何透明介质来产生:眼泪、角膜、房水、虹膜、晶状体、玻璃体、和视网膜。
配戴者的眼睛的透明度的损失可能具体是由于存在不透明体引起:白内障、角膜透明度的损失(例如由圆锥形角膜引起的)或玻璃体(浮子))。这些问题主要因为眼睛的老化而影响老年配戴者,否则就要进行手术。
眼内散射导致视觉性能减退,其中尤其是视觉敏锐度、对比度敏感度、以及色觉下降。
而且,眼睛中的光散射增大了配戴者对光的敏感度。具体地说,散射产生投射到整个视网膜上并且使更大数量的光受体饱和的光的光晕。
配戴者的眼睛中的光散射取决于:
-立体角度,在该立体角度下配戴者看到源、和该源相对于配戴者视轴形成偏心(角度):源离视轴越近,散射越大;
-作为不适起因的光源的光谱含量:对于较短的波长(例如小于500纳米(nm))的眼内散射系数比在较长波长(例如长于600nm)下更高,尤其当光源相对于配戴者视轴的偏心度小于或等于3°时。
在这个实例中,将看到,该确定方法允许将滤光片设计成以便减小与配戴者的一只眼睛或两只眼睛中的眼内散射相关联的不适。
为此,在测量步骤中,测量配戴者眼睛的眼内吸收或散射系数。这个系数代表配戴者的眼睛对眩光的敏感度、并且对应于这个敏感度的客观生理被测量。
优选地,例如使用广谱源(例如白光源)或不同波长和有限光谱的一个或多个源测量各个波长下的散射系数。
在该确定步骤中,将该滤光片适配成用于在测量值超过有限光谱的情况下限制散射系数最高的波长的透射率,并且在用广谱源进行测量的情况下改变滤光片的所有波长。
已知以下称为“C-quant”的设备:该设备由Oculus开发(参见例如:http://www.oculus.de/en/products/visual-test-equipment/c-quant)、并且允许精确测量由于配戴者的眼睛中的眼内散射而散布在该配戴者视网膜上的光量。
该设备包括显示如图1所示的发光靶体10的显示屏幕。每个靶体包括中心圆11和外环12。
如图2(a)所示,在测量过程中,配戴者看向靶体,该靶体的外环12闪烁。源自这个外环的光线13在穿过眼介质时散射、并且投射到整个视网膜15上、并且具体投射到配戴者用来注视中心圆11的中央区域14上。接着配戴者具有由于眼内散射而看到中心圆11也闪烁的印象。即使在实践中中心圆11始终关闭,这种印象持续存在。
然后调整中心圆11发出的、在相对于外环12的反相中闪烁的光16(参见图2(b))。接下来,增大这个光(被称为补偿光),直到受试者不再看到两相闪烁之间的差异。于是配戴者不再看到中央区14闪烁。
接着,为了获得相同的中央区的感知而需要添加的补偿光的量给出配戴者的眼睛对于这种类型的光的散布程度的测量值。
于是,散射系数在此后对应于为了补偿该散布所需要的对数等级。
称为“视网膜杂散光参数(Retinal Straylight Parameter)”并且通常表示为s的这个系数通过以下公式给出:
s=θ2×(Leq/E总),其中
-θ是产生散射的外环的平均半径,
-Leq是补偿光的亮度水平(以cd/m2计),
-E总是产生散射的源的强度。
散射系数s可以包含在0与2.5log单位之间。
在实践中,该散射系数不能为零(不存在散射),因为配戴者的眼睛不是完美的光学系统。
已经限定了随年龄(以年表示)以及针对舒适的活动需要满足的某些准则而变化的眼内散射的平均水平(参见图3)(参见例如Van den Bergh等人,“History of ocularstraylight measurement:A review[眼杂散光测量的历史:综述]”,Z.Med.Phys.[医学物理学杂志].2013,23(1),第6-20页)。例如,已经确定需要1.5log单位的最大散射系数以允许在驾驶任务期间获得舒适和有效的视觉。
可以针对各个波长或各个波长范围(例如位于可见光谱(400nm-700nm)的极限值之间的波长或范围)和/或在各种偏心度下使用上述设备来执行多个测量。
因此,可以通过该确定方法和这些测量值来确定有待为配戴者开出的处方滤光片的特征、并且特别是其光谱响应,即透射率T(λ)随波长λ而变化的曲线。
首先,各个波长下的散射系数的测量首先提供了关于给出滤光片的透射率曲线的形状的信息。
确切地,如果给定波长的光与另一个波长的光相比散射更多,则有利的是将其按比例过滤更多。因此,各个波长的散射系数之间的差(或两个波长范围之间的差)的计算与在这些不同波长下有待开出的处方透射率水平的差异有关。
其次,在这些不同波长下的眼内散射系数的非常值允许限定有待开出的处方滤光片的透射率水平。
例如,有可能考虑的是,如果散射系数高于正常值,则需要对这个波长进行过滤。
这个限制可以例如被选择为1.1log单位,这对于具有消色差光的年龄小于45岁的健康配戴者而言是正常值。
接着,将针对给定波长λ的透射率T(λ)的值(以%计)确定为等于经受特征光通量的配戴者在这个波长λ下的眼内散射系数(λ)与配戴者的正常散射系数之间的差(以log为单位)。
因此,得到以下公式:T(λ)=log[s(λ)]-1.1。
以下将给出解释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的测量的实例。
在下表中给出了配戴者的右眼和左眼的散射系数的值。
在表n°1中,在两个不同波长:450nm和650nm下测量这些值。
在表n°2中,在两个不同的波长范围内:450nm-500nm和600nm-650nm测量这些值。
为了简单起见,数据将仅用于解释右眼。
表1
表2
在450nm处的散射系数为0.5log单位,即比所承受的平均眼内散射水平(1.1)更少的散射。因此,不需要对这个波长或该光谱的这个部分进行过滤。因此,与这个波长(或光谱的一部分)相关联的滤光片透射率等于100%。
接着将滤光片的透射率T(λ)确定为:T(450nm)=T(650nm)/5。
尤其对于该特征光通量的所有波长(例如在575nm下,并且散射系数为0.7),能够遵循相同的推论,并且获得如图4所示的透射率曲线41。
在已经限定了滤光片的光谱之后,建议限定其强度,该强度可以处于不同水平,如图5的曲线51、52、和53所展示的。
从表1中的值可以看到,450nm处的散射系数比针对正常配戴者(1.1)限定的标准散射系数高0.6。这意味着需要在这个波长处去除(1.7-1.1)×100=60%的通量,以在这个波长处获得等于40%的透射率。
以相同的方式,由于在650nm处的散射系数(以log为单位)等于为1.2,所以需要在这个波长处去除(1.2-1.1)×100=10%光,以实现等于90%的滤光片透射率。
最后,确定有待为配戴者开出的处方滤光片,图6中示出了其光谱响应61(在此其透射率随波长而变)。
在使用广谱源的情况下,可以确定针对所有波长的平均散射系数并且使用相同的等式将给定的透射率值应用于滤光片的所有光谱。
因此,镜片的光谱将必须具有如下特征:
-如果这种类型的镜片已经可在市场上买到,则其可以被开出处方;
-如果这种类型的镜片在市场上买不到,则可以用个性化的方式来制造;
-可编程镜片还可以随配戴者实时经受的光的特征而变化来改变滤光片的强度:给定环境中的光谱变化(内部光vs外部光);光线(不同光谱中)入射角的变化。
而且,应注意的是,右眼与左眼之间的眼内散射可能存在不对称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提供根据配戴者的哪只眼睛展现出最大量的眼内散射,来确定用于这两只眼睛的具有不同光谱的滤光片。
最后,如果获得眼内散射随光的不同入射角而变化的图,则能够提供以下镜片:这些镜片将在整个镜片(未分级、同心分级等)上均匀地着色、并且甚至根据这些测量值来将着色几何形状个性化。
实例2
在这个实例中,描述了一种根据配戴者对眩光的敏感度来确定滤光片的方法,这个敏感度是基于配戴者的眼睛中的黄斑色素的密度和/或分布的测量值来确定的。
黄斑色素(MP)位于视网膜的黄斑区中、在视网膜中心偏心度ε为6°中(Wolf-Schnurrbusch等人,“(Ethnic differences in macular pigment density anddistribution[黄斑色素密度和分布的种族差异]”,Invest.Ophthalmol.Vis.Sci[眼科研究与视力学],2007,48(8),第3783-3787页;Bernstein PS,“The value of measurementof macular carotenoid pigment optical density and distribution in age-relatedmacular degeneration and other retinal disorders[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和其他视网膜病变中的黄斑类胡萝卜素色素光密度和分布的测量值]”,Vision Res.[视觉研究],2010)。它由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眼睛的类胡萝卜素)构成。它位于视网膜的外丛状层中、并且具有吸收被包括在430nm与480nm之间的特定波长范围内的光通量的作用。而且,这种黄斑色素在大约460nm的波长处具有约40%的最大吸收峰值。
图7中示出了随波长λ而变化的典型黄斑色素吸收光谱71。
黄斑色素的作用是保护细胞组织免受蓝光造成的有害的光氧化影响、并且通过吸收该蓝光来减少其散射。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表示为dPM(参见图8(a)和8(b))的黄斑色素的密度降低,并且因此这种黄斑色素的浓度与出现年龄相关的黄斑变性或“ARMD”的风险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参见例如Beatty S.等人,Invest.Ophthalmol.Vis.Sci.2001;42:439-446)。
黄斑色素的空间分布可以根据配戴者而不同。该分布可以是峰形(典型的形式81,图8(a))或复曲面形(非典型形式82,参见图8(b))。在该第一类型的分布中,黄斑色素密度dPM随偏心度逐渐减小。有时在黄斑水平处在黄斑色素的空间分布中观察到中央空洞。接着讨论甜甜圈形或墨西哥帽式的分布。
黄斑色素对个体的视觉性能具有以下影响:一方面,可以减小色差对视觉的影响,并且另一方面可以减轻眩光。
最后,应注意的是,黄斑色素的密度dPM下降与一方面视觉敏锐度和对比度敏感度的下降以及另一方面从发光眩光恢复所花费的时间增大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Stringham等人,“Macular pigment and visual performance under glare conditions[眩光条件下的黄斑色素和视觉性能]”,Optom.Vis.Sci.[验光与视觉科学],2008,85(2),第82-88页)。
已知的是用于测量配戴者的眼睛内的黄斑色素的密度和空间分布的以下装置:荷鲁斯药业(Horus Pharma)公司的MPS II装置(http://www.horus-pharma.com/index.php/fr/hi-tech/mpsii)以及来自蔡司(Zeiss)公司的“VisuCam”装置(http://www.zeiss.com/meditec/en_de/products---solutions/ophthalm ology-optometry/retina/diagnostics/fundus-imaging/visucam-500.html)。
以下参照图9所描述的方法能够确定以下滤光片:该滤光片允许根据这种黄斑色素的密度和/或空间分布来补偿其生理作用。通过这种方法确定的滤光片于是具有相同的光谱吸收能力,其强度可根据黄斑色素的密度和空间分布变化。
在由图9中的框91表示的第一操作中,测量旨在接收滤光片的配戴者的眼睛的黄斑色素的密度。
接下来,在由图9中的框92表示的第二操作中,将滤光片所需的动作分段。
最后,在由图9中的框93表示的第三操作中,将滤光片的至少一个光学特征进行适配。
框91(测量)
可以通过客观物理自发荧光测量方法(例如在Zeiss公司VisuCam装置中实施的)或者实际通过被称为“异色闪烁光度测定法”的主观方法(Creuzot-Garcher等人,“Comparison of Two Methods to Measure Macular Pigment Optical Density inHealthy Subjects[用于测量健康受试者的黄斑色素光密度的两种方法的比较]”,视网膜2014IOVS,2014年5月,第55卷第5期,第2941-2947页)来测量黄斑色素浓度。
框92(分段)
根据黄斑色素的密度和空间分布,能够使用本发明的方法来确定有待开出的处方滤光片的光谱响应。
在这种情况下,代表配戴者的眼睛对特征光通量的敏感度的量是与黄斑色素的密度和/或分布相关的。
在该确定步骤中,将滤光片的光谱响应确定为符合黄斑色素随波长而变的吸收曲线。
优选地,确定滤光片的光谱响应,使得由滤光片和配戴者的眼睛形成的系统具有的光谱透射率接近参考眼睛的光谱透射率。“参考眼睛”是指其光受体具有平均敏感度的人类眼睛。“接近”是指由滤光片和配戴者的眼睛形成的系统的光谱透射率包括在关于参考眼睛的光谱透射率的预定义裕度内。典型地,这个裕度可以是关于参考眼睛的光谱透射率的正或负15%。
换言之,所确定的滤光片的光谱模拟了黄斑色素的光谱(见图10)。
滤光片的强度(参见图10中的曲线F1、F2和F3)取决于黄斑色素的密度值。
确切地,黄斑色素的密度值指示必须被提供用来保护视网膜的保护程度。
滤光片具有三个可能的功能:补偿、补充或支持黄斑色素的作用。
这三个功能允许将滤光片所需的动作分段。
对于这种分段,可以考虑黄斑色素的平均密度(例如使用例如“异色闪烁”方法的方法获得的)或黄斑色素的整体分布(例如使用照相方法获得的)。
在第一种方法的情况下,在此考虑三个段。
段n°1(参见图9中的框921)对应于低于0.2的黄斑色素密度。在这种情况下,滤光片必须显著地补偿黄斑色素的保护作用。
段n°2(参见图9中的框922)对应于包括在0.2与0.6之间的黄斑色素密度。在这种情况下,滤光片必须补充黄斑色素的一些功能,因为后者的密度不是最佳的。
段3(参见图9中的框923)对应于高于0.6的黄斑色素密度。在这种情况下,滤光片于是具有防护作用(例如ARMD)。
框93(确定并适配滤光片)
对于段n°1,滤光片的强度(参见图9中的框931)被确定成具有与黄斑色素的轮廓线f(λ)相同的吸收系数A(λ)以及在460nm的波长处为40%的最大吸收系数为(参见图10中的曲线F1)。
对于段n°2,确定滤光片的强度(参见图9中的框932)以便补偿黄斑色素的吸收不足、并且与该不足成比例:接着通过关系A(λ)=(1-d)x f(λ)来限定滤光片的吸收系数A(λ),其中d是在第一操作中测量的黄斑色素密度。
对于段n°3,确定滤光片的强度(参见图9中的框933)以便增强黄斑色素的以下动作:同样通过关系A(λ)=(1-d)x f(λ)来限定滤光片的吸收系数A(λ),其中d是在第一操作中测量的黄斑色素密度。
为了对滤光片进行适配并且优化有待开出的处方滤光片的光谱的强度,还能够考虑黄斑色素的视网膜分布和特征光通量的光谱特征。
例如,对于具有非典型黄斑色素空间分布的配戴者而言,根据黄斑色素的平均密度和/或根据这个色素的视网膜分布(参见Wolf-Schnurrbusch等人,同前)来增大滤光片的吸收系数。
黄斑色素的分布并不总是以中央窝为中心的高斯函数。它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即所谓的“墨西哥帽”形状。如果要尽可能地补充黄斑色素,滤光片必须将这种黄斑色素的分布考虑在内。
还可以提供的是滤光片在其表面上具有不均匀的吸收系数,以便与黄斑色素的空间分布相匹配。
有利的是,滤光片将是自适应滤光片,其吸收系数不仅不均匀、而且还在其表面上进行实时调整,吸收系数例如由注视跟踪装置自动控制。
还能够使滤光片的吸收系数与特征光通量的光谱含量相适配。这种适配可能是静态或动态的。
实例3
在这个实例中可以看到,在该测量步骤中,代表配戴者的眼睛对特征光通量的敏感度的量对应于所述配戴者对眩光的敏感度。
通常,已知的是,眩光滤光片和配戴式滤光片(例如太阳滤光片)影响装备有此类滤光片的眼科镜片的配戴者的视觉和视觉舒适度。
借助于本发明的确定方法,确定滤光片的、允许优化配戴者的视觉和舒适度的光谱响应,无论特征光通量的强度如何。
该方法还允许将滤光片(无论是有源还是无源)的光谱响应根据根据配戴者来进行个性化。
在此提出的方法还考虑了配戴者的屈光力,以便获得最高可能精度的、基于并结合这个配戴者的视觉性能的测量值。
如图11所展示的,滤光片的光谱响应的确定基于“处方锥”的使用。
在更详细描述用于确定滤光片的方法之前,将简要地描述这种处方锥方法的一般原理。
在该方法的第一阶段中,对于给定的发光环境,确定维持舒适度的滤光片的最小强度和光谱。
这在图11(a)中展示出来,其中示出了滤光片的强度TF随光强度IL而变化。该滤光片的最小强度111a的确定限定了两个不同的区:舒适区113a(上区),在该区中,当配戴者执行任务时在发光环境中没有不适;以及不适区112a(阴影线下区),在该区中,配戴者不适。该视觉性能区还可以具有下限。
在该方法的第二阶段中,对于相同的发光环境,确定维持最佳视觉性能(例如:视觉敏锐度或对比度敏感度的维持)的滤光片的最大强度和光谱。
这在图11(b)中展示出来,其中示出了滤光片的强度随光强度而变化。滤光片的最大强度111b的确定限定了两个不同的区:视觉性能区112b(下区)和视觉损失区113b(阴影线上区)。
在第三阶段中,组合了前两种途径(图11(a)和11(b))来确定处方锥111(参见图11(c))。这个区确定了滤光片的、在给定宽范围的发光环境中维持视觉性能和视觉舒适度的光学特征(强度、光谱响应)。
图11(c)的区111c对应于配戴者在其中体验到损失视觉性能和损失视觉舒适度两者的区。
可以使用上行法或下行法来确定视觉性能阈值和舒适度阈值。这些方法考虑了配戴者的视网膜适应光通量所花费的时间。
对于该下行法,配戴者从最暗的镜片(针对给定光谱而言)开始,并且降低光通量的强度以确定(舒适度和性能)阈值。因此配戴者从视网膜不饱和的状态开始。
对于该上行法,配戴者从最不暗的镜片(针对给定光谱而言)开始,并且增大滤光片的强度以确定(舒适度和性能)阈值。配戴者从他可能令人眼花缭乱的状态(视网膜的光过度饱和)开始。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在这个实例中实施的确定方法。
在第一经受步骤中,将配戴者被放在发光环境中,使得他经受受控且参数化的特征光通量。
这个特征光通量的特征在于:
-光强度范围例如包括在0与20000勒克斯之间;
-可见光波长的范围例如包括在400nm和680nm之间;
-例如通过光源取向和直径而限定的非定向或定向的局部或漫射照度。
为了简单起见,为了解释该方法的实施原理,在这个实例中仅考虑强度变化。
配戴者的眼睛的敏感度可以通过改变所有上述参数来测量,以便更精确地表征配戴者的眩光敏感度轮廓线。
还能够重复这个测量来研究特征光通量的光谱对配戴者的光敏感度造成的影响。
在该测量步骤中,配戴者看向具有预定大小、形状、亮度、亮度对比度、和空间频率的靶体(或通常是表征视觉能力的任何靶体,例如像有色靶体)。
优选地,根据配戴者的活动(即所讨论的视觉任务希望的视觉要求)来选择靶体。它可以例如与视觉敏锐度、对比度敏感度方面的需求相关、与必须呈现颜色的精度等相关。
如果需要,配戴者配戴允许其屈光力得到最佳矫正(球镜和柱镜)的一副眼科镜片。
他还配戴放在其双眼之一或两眼前方的测试滤光片,该测试滤光片的吸收系数和/或光谱响应是可变的。
关于视觉性能,该测量步骤用吸收系数高的测试滤光片(最深的镜片)开始。
确切地,在测量视觉敏锐度或对比度的情况下,这个测试滤光片对视觉不利:配戴者不再识别出靶体。
接着要求配戴者降低滤光片的吸收系数(可能在操作者的帮助下),直至他达到满意的视觉感知。然后达到视觉性能阈值(从“看不见”到“看见”)。还可以使用心理物理方法来限定这个区。注意到限定这个阈值的滤光片吸收系数,这个阈值界定了准许针对所讨论的特征光通量准许非减退视觉性能的区。
这个测试使用不同光强度的特征光通量反复进行。因此得到与图11(a)相似的曲线。
接下来,重复相同的测量,但是不是视觉测试,要求配戴者标识出特征光通量的强度是不舒适的或导致视觉不适的点。
接着与以上内容类似,得到如图11(b)所示的曲线。
因此,确定以下区:在该区中视觉性能对特征光通量的给定光强度并且对滤光片吸收系数的范围而言是最佳的。滤光片在这个区中对配戴者的视觉性能的负面影响也是已知的。
在这个处方区中,接着确定滤光片的光学特征(即,吸收系数或光谱响应等特征),使得滤光片在配戴者的舒适性与视觉性能之间实现平衡。
还能够在使配戴者经受以下特征光通量时重复这些测量:该特征光通量以不同的光谱为特征并且被滤光片或光源本身改变。以此方式,评估特征光通量光谱对配戴者的眼睛的光敏感性造成的影响。这允许引导选择滤光片的一个或多个光学特征。
同样在考虑了如视觉舒适度、颜色感知、运动感知等其他标准时可以重复这些测量。
因此,获得了允许维持视觉和舒适度的光谱响应范围。
根据配戴者(他的年龄和视网膜敏感度),处方锥的轮廓线将不同。经受不同特征光通量的配戴者的眼睛对光的光敏感度的这个轮廓线的个性化测量取决于滤光片的个性化。
确切地,锥体轮廓线的解释适用于:
-根据变化和发光环境有待用于维持视觉和舒适度的所推荐的滤光片强度/光谱范围,
-滤光片技术的选择:
.具有固定着色并且无论特征光通量的强度如何具有恒定吸收系数的无源滤光片;
.光致变色镜片类型的有源滤光片,其吸收系数和/或光谱响应随特征光通量的光强度、能量特征(UV)和/或光谱而变化;
.电致变色镜片类型的有源滤光片,其吸收系数和/或光谱响应随着特征光通量的光强度和/或光谱而非线性地变化,以便在配戴者的视觉与舒适性之间实现良好的平衡。
下面参照图12(a)至图12(d),将描述借助于以上介绍的方法所获得的处方锥的几个实例。
图12(a)示出了比较大的舒适区112a。例如具有65%的固定透射率的无源滤光片无论发光条件如何确保了最佳的舒适性和视觉性能。
图12(b)示出了在滤光片的吸收系数TF与特征光通量的光强度IL之间呈线性渐变的舒适区112b。在这种情况下,推荐使用带有光致变色滤光片的镜片。
图12(c)示出了带有色调受到限制的滤光片的保护区112c。配戴者对光非常敏感。不适阈值相当高。配戴者甚至在低光强度下也需要滤光片。当光强度增大时,甚至在使用给定滤光片的情况下,配戴者仍很快地进入不适且视觉损失的区中。将推荐例如对于低强度而言具有高于30%的透射系数的无源滤光片。接下来,推荐使用设备的多个滤光片或器件的组合。
图12(d)示出了狭窄且非线性的处方区112d,针对该区,只有电致变色镜片可以满足配戴者的需要。滤光片的吸收系数必须与不同的光强度不同地适配。针对特征光通量的每个光强度,滤光片吸收系数范围也很窄。必不可少的是能够精确地选择给定的强度(需要滤光片的强度高度可调)。一个滤光片透射率与特征光通量的每个光强度相关联,以便维持良好的视觉/舒适度折中。
在图12(d)的实例中,还能够设想,开出与特征光通量的两个不同光强度范围相对应的两个处方无源滤光片:
-用于低于400lx的光强度的内滤光片,例如其透射率为15%,从而允许配戴者被减缓并且维持其视觉,以及
-用于高于4000lx的光强度的外滤光片,例如其透射率等于65%,以满足配戴者的需要。
在装备有有源滤光片的镜片的情况下,考虑到滤光片的可能范围,能够在考虑该系统的功率消耗的同时,确定针对配戴者编程的吸收系数和/或光谱响应,使得所述消耗尽可能低,或者对该吸收系数和/或光谱响应进行编程,以便根据强度不断变化的有源系统的激活时间来预测快速可及的光强度变化。
基于处方锥的方法也可以在改变以下各项的情况下来实施:
-特征光通量的光谱,以便评估滤光片的光谱响应,配戴者需要该光谱维持良好视觉和良好舒适度,而无论光通量的特征如何;
-使用漫射或局部光源获得的特征光通量的空间分布;
-特征光通量的光强度,以便考虑到发光透射对配戴者的影响。
特别是能够改变这些参数,以便更接近配戴者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的实际调节。
例如,能够考虑到每个人可能不同的日常发光环境(户内/户外花费的时间、气候、阳光、夜间驾驶等),使得光谱和强度或空间分布代表这些条件。
实例4
在第四实例中,试图确定为经受特征光通量的配戴者的滤光片,该滤光片允许将眼睛的视网膜照度维持在低于舒适度阈值。这种舒适的视网膜照度阈值是使得所述配戴者的视觉舒适度和/或视觉性能减退超过的阈值。
换言之,在此讨论的是确定滤光片的以下吸收系数和/或光谱响应:允许调节视网膜照度,使得其与配戴者感到舒适的视网膜照度相适配。
首先,应记住的是,只有超过允许激活视网膜光受体(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光传导过程的最小光量才触发视觉感知。
相反,在暴露于过高的照度下、而导致由于抑制视觉色素的再生而使视网膜过度饱和(不适)之后,可能对视觉造成不利影响(视觉失能)。
因此,下述方法的一个目的是确定滤光片的至少一个光学特征(例如,其吸收系数和/或其光谱响应),以便将配戴者的视网膜照度调整到准许视觉色素良好再生的阈值和低于不适阈值的视网膜照度。
为此,考虑了多个参数:
-眼参数:瞳孔直径、视网膜的动态照度范围、眼睛中的散射;
-特征光通量的特性:源的照度和光通量的角分布、源的立体角和大小、暴露的持续时间。
在初步阶段中,如果需要,配戴者装备有一副允许最佳地矫正屈光力的眼科镜片。
接下来,限定配戴者的舒适的视网膜照度阈值,即舒适是因为其允许维持配戴者的视觉舒适度和/或视觉能力。这个阈值对应于不会导致与配戴者的眼睛的光受体和相关结构的发光过度饱和相关的视网膜操作中断的视网膜照度。
总体上,视网膜照度E与源的亮度LS(以每平方米的发光强度或cd/m2计)和瞳孔面积AP(m2)的乘积成比例:E=π×(AP 2/4)×LS。
所限定的乘积LS x AP限定了一个量,其单位是特罢兰(Td)。
瞳孔面积(瞳孔的直径)取决于源的亮度、而且还取决于其光谱含量。因此,有必要在计算该视网膜照度Eret时考虑该源(所有波长λ)的强度I和光谱分量两者。
为此,所使用的方法基于与处方锥法相同的原理。在受控的发光环境(例如:可参数化的灯箱)中,针对特征光通量的强度和光谱的各种组合,确定由配戴者表达的主观不适阈值。
在配戴者表达的不适阈值下,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舒适的视网膜照度:EC(I,λ)=∫π×(AP2/4)×LS(I,λ)。
图13示出了获得的这种类型曲线130的实例,这条曲线示出了在不适阈值处源的照度随波长而变,其中在这条曲线下方是舒适区(阴影线区)131而在这条曲线上方是不适区132。
为了确定将视网膜照度适配成使得视网膜照度低于阈值的滤光片,首先最佳的是评估配戴者是否处于不适区132(眩光)中。
为此,表征配戴者所经受的光通量,即表征其强度、其光谱、其空间分布和/或角分布、以及源的几何形状。亮度传感器、分光镜、以及瞳孔直径的测量将允许针对预定光通量来计算配戴者的视网膜照度Eret(与上述公式相同)。
如果配戴者所经受的视网膜照度Eret低于事先确定的舒适的视网膜照度EC,则不需要滤光片。
相比之下,如果视网膜照度眼Eret高于事先确定的舒适的视网膜照度EC,则可以证明滤光片的保护是有用的。
而且,应注意的是,配戴者的瞳孔在确定视网膜照度的确定中起重要作用,因为它涉及对进入该配戴者的眼睛中的光通量的调节。瞳孔直径和瞳孔缩小/扩张的分析允许将视网膜照度量化。
此外,瞳孔直径取决于配戴者的年龄、光的特征(光谱、强度等)以及被特征光源刺激的视网膜光受体(视锥细胞、视杆细胞、黑视素受体)的类型。
最后,确定滤光片的吸收系数和/或光谱响应,以便使视网膜照度Eret与舒适的视网膜照度阈值EC相适配。
首先,确定滤光片的、允许将光通量(随波长而变)的品质调整为受试者的舒适阈值的轮廓线的光谱。舒适阈值取决于光的光谱以及光受体的敏感度,该敏感度依赖于波长。例如,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视网膜的生理结构的变化,能够使我们的光受体的敏感度的光谱依赖性改变。因此,重要的是针对每个波长或波长范围来确定不适阈值,以便将滤光片的光谱根据配戴者的视网膜敏感度进行个性化,并且在考虑受试者所面临的光的其他特征时这么做。瞳孔行为的分析可以是确定视网膜敏感度的一种手段。
在此,考虑了图14的实例,这个图示出了:
-舒适的视网膜照度阈值的曲线130(实线),该舒适区(阴影线区)位于该曲线下方;以及
-配戴者的视网膜照度在给定时刻的曲线140。
从这个实例开始,用以下方式来确定滤光片的光谱和强度:
-对于光谱:滤光片的吸收系数随波长而变、与阈值舒适度的曲线130轮廓线相适配。因此,红色的吸收系数比蓝色更高;
-对于强度:将吸收系数适配成在给定时刻将视网膜照度140减小到低于舒适的照度阈值130。能够限定减小到低于舒适区阈值的百分比,例如低于20%,以避免将配戴者置于不舒适的极限处。
接着将选择具有通过以下公式给出的随波长而变化的透射率T(λ)(以%表示)的滤光片:
T(λ)=∫[EC(I,λ)/Eret(I,λ)]×100,总和在450nm与650nm之间。
通过有待限定的阈值设定滤光片的强度,以允许将视网膜照度减小到低于不适阈值。
如果假设公差为20%,则滤光片必须吸收额外的20%(即,透射80%通量),并且滤光片F()由以下公式来限定:
F(I,λ)=1-(20/100)×∫[EC(I,λ)/Eret(I,λ)]×100。
为了简化分析,能够用白光来确定舒适的视网膜照度。这允许以相同的方式来确定有待开出的处方滤光片的强度。
因此,可能确定以下内容中的任何一项:
-其强度和/或频谱最接近所述值的现有无源滤光片;
-其强度和/或光谱响应被个性化的无源滤光片;
-镜片的程序,该程序主动地控制强度和/或光谱,以便在任何情况下,根据配戴者所经受的发光环境来适配视网膜照度。
然而,应注意的是,滤光片的处方将影响瞳孔直径。暗滤光片会导致瞳孔直径增大、并且因此影响视网膜照度。在确认最终滤光片时必须考虑到这种影响,以确认是否维持了舒适的视网膜照度。
最后,频繁地观察随着年龄增大而出现的瞳孔大小不等,即配戴者右眼与左眼之间的瞳孔直径的差异。这种情形可能导致进入配戴者两只眼睛中的光通量不平衡。
双眼和单眼视觉的舒适视网膜阈值的评估将允许针对两只眼睛中的每一只提出不同的滤光片光谱和强度,以便重新平衡配戴者的双眼视觉性能和舒适度。
实例5
在第五实例中,要求配戴者完成问卷调查,以确定其对光通量的敏感度水平。
询问一组问题,这些问题允许配戴者在各种发光条件下(例如,夜晚、日落时、白天、天晴时、多云时等)并且根据他正在进行的活动(例如,驾驶、阅读、进行体育活动、或户内或户外活动)来提供其视觉舒适度或视觉品质水平的指示。
通过举例方式,配戴者可以提供例如如图15所示的在评估标尺上的、在1与5之间的指示。
在这个标尺上,各个水平如下:
-水平“1”:难以忍受的视觉舒适水平或非常低的视觉品质水平;
-水平“2”:令人分心的视觉舒适水平或中等视觉品质水平;
-水平“3”:差不多可忍受的视觉舒适水平或差不多可忍受的视觉品质水平;
-水平“4”:令人满意的视觉舒适水平或视觉品质水平;
-水平“5”:极好的视觉舒适水平或视觉品质水平。
因此,根据这些响应能够确定配戴者的敏感度轮廓线。接着能够以多种方式来确定敏感度水平。
根据第一方法,能够设想生成滤光片配戴者的数据库,例如使用如上述实施例1至4中所描述的方案已经测量了这些配戴者的光敏感度水平、以及已经通过相同的问卷调查确定这些配戴者的敏感度轮廓线。
因此,能够将该数据库中、具有相同敏感度轮廓线的配戴者的光敏感度与该配戴者相关联、并且提议根据实例1至4所确定的滤光片。
根据第二方法,配戴者针对所讨论的各种发光条件和各种活动所指示的敏感度水平可以被认为是其敏感度的直接测量值。因此,例如,如果配戴者指示,他在正常发光条件下感到不适,则可以通过该不适水平直接确定滤光片的透射率水平。
例如,对于图15中的标尺上的不适水平“1”(难以忍受的视觉不适),可以推荐具有10%透射率的滤光片。相反,对于图15中的标尺上的不适水平“5”(无不适,极好的视觉品质),可以推荐具有90%透射率的滤光片。
在任何情况下,可以取决于配戴者并且取决于他遇到的与问题相对应的情形的频率来对问卷调查的响应进行加权。
例如,如果配戴者在户外比户内花的时间更多,则给予与外部发光条件相关的问题更大的权重。
为此,能够要求配戴者将给出遇到该情形的频率的系数与每个问题相关联,例如对于罕见情形,系数为1;对于偶尔情形,系数为2;对于频繁情形,系数为3;对于非常频繁的情形,系数为4。
通常,无论所使用方法(实例1至5)如何,使用所描述方法之一来确定滤光片可以意味着使用了滤光片,该滤光片的透过率在该眼科镜片上在空间上不同。
确切地,由于眩光源能够沿配戴者环境中的预期方向定位,所以能够设想使用在眼科镜片的上部和下部中具有不同的吸收系数和/或光谱响应的滤光片。
一方面,当在户外活动过程中,当光通量可能非常高,并且这个通量的光谱是自然光的光谱时,主要使用该上部。
另一方面,当在户内活动时,当光通量有限并且这个通量的光谱通常是人造光的光谱时,主要使用该下部。
最后,应注意的是,实例1至5的各个方法可以彼此组合以便改善滤光片的确定。
尤其可能的是,将黄斑色素方法(实例4)与问卷调查(实例5)组合,以获得配戴者的眼睛的光敏感度的更精确且更完整的轮廓线。
Claims (17)
1.一种用于确定用于旨在放在配戴者的眼睛前方的眼科镜片的滤光片的方法,所述滤光片能够改善或维持所述配戴者的视觉舒适度和/或视觉性能,该方法包括:
-测量代表该配戴者的一只眼睛或两只眼睛对特征光通量的敏感度的代表性量的步骤,
-向所述配戴者询问所述配戴者可能进行的各种活动并且所述配戴者从所述各种活动中选择一种活动的步骤,所述各种活动中的每一种对应于不同的发光环境,所述一种活动对应于第一发光环境,以及
-根据所测量的代表性量和从向所述配戴者询问的所述各种活动中选择的所述一个活动的所述第一发光环境来确定所述滤光片的至少一个光学特征的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代表该配戴者的眼睛对所述特征光通量的敏感度的所述代表性量对应于所述配戴者对眩光的敏感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所述询问步骤期间,所述配戴者从所述各种活动中选择一个以上活动,所选择的所述一个以上活动中的每一个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发光环境,以及
-在所述确定步骤处,根据所选择的所述一个以上活动的所有不同发光环境来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光学特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代表该配戴者的眼睛对该特征光通量的敏感度的所述代表性量是选自以下量中的至少一者:
-该配戴者的眼睛的眼内散射系数,
-该配戴者的眼睛的黄斑色素的密度,
-所表达或所测量的视觉舒适度和/或视觉性能的最大变化。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测量代表该配戴者的眼睛对该特征光通量的敏感度的代表性量的步骤包括:
-使该配戴者经受所述特征光通量的步骤,以及
-表征所述特征光通量的步骤,
所述代表性量的测量是对经受了所述特征光通量的该配戴者进行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测量代表该配戴者的眼睛对该特征光通量的敏感度的代表性量的步骤包括:
-对该配戴者进行问卷调查以允许评定该配戴者对所述特征光通量的敏感度的步骤,
-收集该配戴者对所述问卷调查的响应的步骤,
所述代表性量的测量是基于所述配戴者对该问卷调查的所述响应来进行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表征所述特征光通量的步骤包括测量以下量中的至少一者:
-所述特征光通量的空间分布,
-所述特征光通量的角分布,
-所述特征光通量的光谱,
-所述特征光通量的强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滤光片的所述至少一个确定的光学特征由以下各项组成:
-所述滤光片的吸收系数,
-所述滤光片的光谱响应,
-这些特征在所述眼科镜片上的空间分布。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另外包括评估所述特征光通量对该配戴者的视觉性能的影响的步骤,在该步骤中,对该配戴者进行以下测量中的至少一项:
-视觉敏锐度,
-对比度敏感度,
-视野,
-颜色感知,
-距离感知,
-眼睑运动,
-瞳孔直径,
-不适标尺上的视觉不适度,以及
-眩光后恢复时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放在该配戴者的眼睛前方的测试滤光片、该测试滤光片的将改变的吸收系数和/或光谱响应来对代表该配戴者的眼睛对所述特征光通量的敏感度的所述代表性量进行测量。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在不同波长处测量到的眼内散射系数来确定代表该配戴者的眼睛对该特征光通量的敏感度的该代表性量,并且其中根据所述眼内散射系数来调整该滤光片的吸收系数和/或光谱响应。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滤光片的选择性衰减是与代表该配戴者的眼睛对该特征光通量的敏感度的该代表性量成比例的。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还根据该配戴者在其活动中将经受的光通量和/或视觉需要的指标来确定该滤光片的所述光学特征。
14.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黄斑色素的密度和/或分布来确定代表该配戴者的眼睛对该特征光通量的敏感度的该代表性量。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确定步骤中,确定该滤光片的吸收系数和/或该滤光片的光谱响应,使得当该配戴者经受预定光通量时,该配戴者的眼睛接收到的视网膜照度Eret在至少一个波长处小于视网膜照度阈值,超过该阈值,所述配戴者的视觉舒适度和/或视觉性能下降。
16.一种用于旨在放在配戴者的眼睛前方的眼科镜片的滤光片,所述滤光片借助于如权利要求1至15之一所述的方法被确定,以便改善或维持所述配戴者的视觉舒适度和/或视觉性能。
17.一种旨在放在配戴者的眼睛前方并且包括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滤光片的眼科镜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FR1550383 | 2015-01-16 | ||
FR1550383A FR3031816B1 (fr) | 2015-01-16 | 2015-01-16 | Procede de determination d'un filtre pour une lentille ophtalmique et lentille ophtalmique comportant un tel filtre |
PCT/FR2016/050065 WO2016113506A1 (fr) | 2015-01-16 | 2016-01-14 | Procede de determination d'un filtre pour une lentille ophtalmique et lentille ophtalmique comportant un tel filtre |
CN201680005923.3A CN107111162B (zh) | 2015-01-16 | 2016-01-14 | 用于确定用于眼科镜片的滤光片的方法和包括此类滤光片的眼科镜片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05923.3A Division CN107111162B (zh) | 2015-01-16 | 2016-01-14 | 用于确定用于眼科镜片的滤光片的方法和包括此类滤光片的眼科镜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068330A true CN112068330A (zh) | 2020-12-11 |
CN112068330B CN112068330B (zh) | 2022-10-11 |
Family
ID=5269293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05923.3A Active CN107111162B (zh) | 2015-01-16 | 2016-01-14 | 用于确定用于眼科镜片的滤光片的方法和包括此类滤光片的眼科镜片 |
CN202010801549.6A Active CN112068330B (zh) | 2015-01-16 | 2016-01-14 | 确定眼科镜片的滤光片的方法和包括该滤光片的眼科镜片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05923.3A Active CN107111162B (zh) | 2015-01-16 | 2016-01-14 | 用于确定用于眼科镜片的滤光片的方法和包括此类滤光片的眼科镜片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3) | US10613346B2 (zh) |
EP (1) | EP3245555A1 (zh) |
CN (2) | CN107111162B (zh) |
BR (1) | BR112017015230A8 (zh) |
CA (1) | CA2973785A1 (zh) |
FR (1) | FR3031816B1 (zh) |
WO (1) | WO201611350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331207B1 (en) * | 2013-03-15 | 2019-06-25 | John Castle Simmons | Light management for image and data control |
CN205249324U (zh) * | 2015-10-15 | 2016-05-18 | 开利公司 | 一种图像传感器终端以及楼宇管理系统 |
US11592687B2 (en) | 2016-11-03 | 2023-02-28 | Essilor International |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n ophthalmic lens and associated ophthalmic lens |
FR3065820B1 (fr) * | 2017-04-28 | 2021-09-17 | Essilor Int | Procede de determination d'un filtre de lumiere applique a un verre de lunettes ; dispositif d'affichage et casque de realite virtuelle associes |
EP3422086A1 (en) * | 2017-06-30 | 2019-01-02 | Essilor International | Method for filter selection |
EP3650923A4 (en) * | 2017-07-03 | 2021-03-24 | Nikon-Essilor Co., Ltd. | GLASS GLASS DESIGN PROCESS, GLASS GLASS MANUFACTURING PROCESS, GLASS LENSES, GLASS LENS CONTROL DEVICE, GLASS LENS ORDER RECEPTION SYSTEM, AND LENS ORDER ORDER RECEPTION SYSTEM GLASSES |
EP3438606A1 (en) | 2017-08-04 | 2019-02-06 | Essilor International |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n optical system, and ophthalmic lens and ophthalmic filter determined by said method |
EP3451049B1 (en) * | 2017-08-31 | 2025-01-08 | Essilor Groupe Canada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an optical system intended to equip a person on the basis of the adaptability of the person to a visual modification of his/her environment |
EP3495875A1 (en) * | 2017-12-06 | 2019-06-12 | Essilor International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lecting a color filter, optical article comprising such a color filter |
EP3501376A1 (en) * | 2017-12-22 | 2019-06-26 | Essilor International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rmining a refraction of at least an eye of a person |
EP3524135A1 (en) * | 2018-02-13 | 2019-08-14 | Essilor International (Compagnie Generale D'optique) | Wearable binocular optoelectronic device for measuring light sensitivity threshold of a user |
KR102579621B1 (ko) | 2019-03-14 | 2023-09-18 | 미쯔이가가꾸가부시끼가이샤 | 렌즈 오더 시스템, 렌즈 오더 방법, 프로그램 및 데이터 구조 |
EP3753475A1 (en) * | 2019-06-21 | 2020-12-23 | Essilor International |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filter for a transparent support based on a determined individual light sensitivity |
US20230213789A1 (en) * | 2020-05-29 | 2023-07-06 | Essilor International | A filter and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filter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spectral transmittance of an ocular media of an eye of a wearer |
EP3919966A1 (en) * | 2020-06-03 | 2021-12-08 | Essilor International |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colored filter applied to a spectacle lens and associated device |
CN114129124A (zh) * | 2021-12-28 | 2022-03-04 | 长春市眼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测量人眼黄斑色素浓度和视疲劳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1046747A1 (en) * | 1999-12-22 | 2001-06-28 | Peakvision, Llc | Eyeglass lens with multiple optical zones |
CN101278222A (zh) * | 2005-09-29 | 2008-10-01 | 埃西勒国际通用光学公司 | 适于佩带者的眼睛/头部行为的眼用偏振镜片 |
CN103688145A (zh) * | 2011-03-03 | 2014-03-26 | 英克罗马公司 | 多频带色觉滤波器和使用线性程序解算器优化的方法 |
US20140211166A1 (en) * | 2011-08-09 | 2014-07-31 | ESSILOR INTERNATIONAL (Compagnie Generate d'Optiqu |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 group of vision aids suitable for a person |
WO2014174067A1 (en) * | 2013-04-25 | 2014-10-30 | Essilor International (Compagnie Generale D'optique) | A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head mounted electro-optical device adapted to a weare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HUP0000531A2 (hu) | 2000-02-07 | 2002-02-28 | Coloryte Hungary Rt. | Eljárás színtévesztés korrigálására és az eljáráshoz használt szűrő, illetve eljárás a szűrő előállítására |
US6338559B1 (en) * | 2000-04-28 | 2002-01-15 |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vision and retinal imaging |
CN201331632Y (zh) | 2008-11-10 | 2009-10-21 | 陈楚 | 护眼型滤光镜片及眼镜 |
US8469512B2 (en) * | 2011-05-31 | 2013-06-25 | Gunnar Optiks, Llc | Computer eyewear with spectral filtering |
EP2923234B1 (de) * | 2012-11-22 | 2016-12-28 | Jürgen Röder | Verfahren zum reduzieren der von einem träger einer brille wahrnehmbaren helligkeit mindestens eines objekts sowie blendschutzbrille |
EP2782055A1 (en) * | 2013-03-18 | 2014-09-24 | Optimal Medicine Ltd | Personalised medicine system displaying a timeline of clinical patient information |
-
2015
- 2015-01-16 FR FR1550383A patent/FR3031816B1/fr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1-14 CA CA2973785A patent/CA2973785A1/fr active Pending
- 2016-01-14 US US15/543,795 patent/US10613346B2/en active Active
- 2016-01-14 BR BR112017015230A patent/BR112017015230A8/pt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6-01-14 CN CN201680005923.3A patent/CN107111162B/zh active Active
- 2016-01-14 CN CN202010801549.6A patent/CN112068330B/zh active Active
- 2016-01-14 EP EP16703340.6A patent/EP3245555A1/fr active Pending
- 2016-01-14 WO PCT/FR2016/050065 patent/WO2016113506A1/fr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0
- 2020-03-05 US US16/809,793 patent/US20200209648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22
- 2022-09-27 US US17/935,759 patent/US20230050368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1046747A1 (en) * | 1999-12-22 | 2001-06-28 | Peakvision, Llc | Eyeglass lens with multiple optical zones |
CN101278222A (zh) * | 2005-09-29 | 2008-10-01 | 埃西勒国际通用光学公司 | 适于佩带者的眼睛/头部行为的眼用偏振镜片 |
CN103688145A (zh) * | 2011-03-03 | 2014-03-26 | 英克罗马公司 | 多频带色觉滤波器和使用线性程序解算器优化的方法 |
US20140211166A1 (en) * | 2011-08-09 | 2014-07-31 | ESSILOR INTERNATIONAL (Compagnie Generate d'Optiqu |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 group of vision aids suitable for a person |
WO2014174067A1 (en) * | 2013-04-25 | 2014-10-30 | Essilor International (Compagnie Generale D'optique) | A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head mounted electro-optical device adapted to a wearer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BR112017015230A8 (pt) | 2018-08-14 |
US20230050368A1 (en) | 2023-02-16 |
CN112068330B (zh) | 2022-10-11 |
US20200209648A1 (en) | 2020-07-02 |
WO2016113506A1 (fr) | 2016-07-21 |
CN107111162B (zh) | 2020-09-08 |
FR3031816B1 (fr) | 2018-02-16 |
EP3245555A1 (fr) | 2017-11-22 |
CN107111162A (zh) | 2017-08-29 |
US20170371179A1 (en) | 2017-12-28 |
BR112017015230A2 (pt) | 2018-01-16 |
FR3031816A1 (fr) | 2016-07-22 |
US10613346B2 (en) | 2020-04-07 |
CA2973785A1 (fr) | 2016-07-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111162B (zh) | 用于确定用于眼科镜片的滤光片的方法和包括此类滤光片的眼科镜片 | |
CN109073918B (zh) | 用于根据代表配戴者眼睛对光通量变化的动态敏感度的量来确定眼科镜片的滤光片的方法 | |
US20200146546A1 (en) |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Light Filter Applied to a Spectacle Lens, Associated Display Device and Virtual Reality Helmet | |
RU2615123C2 (ru) | Способ оценки для оценки очковых линз посредством вызванной активности зрительной коры головного мозга и способ проектирования для проектирования очковых линз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способа оценки | |
Vasudevan et al. |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visual performance of multifocal contact lenses: pilot study | |
Cozza et al. | The effects of two longpass filters on visual performance | |
KR20240165335A (ko) | 안구의 굴절 값의 변위를 결정하기 위한 장치 | |
Millodot | Variation of visual acuity with contact lenses: A function of luminance | |
US20170188808A1 (en) | Method of prescribing/making eyewear for an individual | |
CN111556725A (zh) | 用于确定人的至少一只眼睛的屈光的方法和系统 | |
AU2022407137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myopia control solution | |
Hammond et al. | Measuring total visual experience | |
US20240180419A1 (en) |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t least one optical product intended to face an eye of a user using an eye resistance level and a light protection level | |
Hammond et al. | The Dark Side of Light and a Solution in Sight | |
Neves | Analysis of light visual distortion and quality of vision with different multifocal lens designs for the compensation of presbyopia | |
LUNGU et al. | Some considerations regarding the use of protective lenses in computer activities | |
Nourrit et al. | Intraocular scatter and visual performances | |
CN118234424A (zh) | 用于比较两个具有不同光学设计的眼科镜片的方法 | |
CN117795398A (zh) | 包括滤波器的眼科镜片以及用于确定提高配戴者的运动敏感度的滤波器的方法 | |
Moore |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Effects of Tinted Spectacle Lenses on Visual Performance | |
Mukherjee et al. | Lens density measurements by two independent psychophysical techniques | |
Herman et al. | Light, eyes and vis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