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581C - 无线接收装置、通信终端装置及扩频码鉴别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接收装置、通信终端装置及扩频码鉴别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0581C CN1120581C CN00801100A CN00801100A CN1120581C CN 1120581 C CN1120581 C CN 1120581C CN 00801100 A CN00801100 A CN 00801100A CN 00801100 A CN00801100 A CN 00801100A CN 1120581 C CN1120581 C CN 1120581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up
- correlation value
- mentioned
- code
- sprea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747 exhib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313 weake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73—Synchronisation aspects
- H04B1/7085—Synchronisation aspects using a code tracking loop, e.g. a delay-locked loo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73—Synchronisation aspects
- H04B1/7075—Synchronisation aspects with code phase acquisition
- H04B1/7077—Multi-step acquisition, e.g. multi-dwell, coarse-fine or validation
- H04B1/70775—Multi-dwell schemes, i.e. multiple accumulation ti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9—Correlator structur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group of H04B3/00 - H04B13/00
- H04B2201/69—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 H04B2201/707—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relating to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2201/70702—Intercell-related asp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分组设定部206通过控制扩频码产生部207将多个长码依次输入到加法器208中来对多个长码进行分组,加法器208将输入的多个长码按组以码片为单位相加,相关部204计算相加所得的长码和接收信号之间的相关值,最大相关值检测部205选择呈现最大相关值的组,分组设定部206将属于该选择出的组的长码再次分为多个组,重复此过程,直至组内的长码为1个,由此鉴别长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接收装置及扩频码鉴别方法,特别涉及使用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以下,称为CDMA)方式的移动通信的无线接收装置及扩频码鉴别方法。
背景技术
在CDMA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有基站间同步系统和基站间异步系统,在基站间同步系统中需要使用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等其他系统,多采用更简便的基站间异步系统。
在现有CDMA基站间异步蜂窝方式中,各基站保持用于识别的固有的长周期扩频码(以下,称为长码),而移动台在初始连接时及越区切换时进行小区搜索,鉴别线路连接的小区的长码。
以下,用图1来说明现有无线接收装置及其长码鉴别方法。图1是现有无线接收装置的概略结构方框图。其中,无线信号由多个帧构成,各帧由多个时隙构成。
在图1中,天线1接收无线信号,无线接收部2对接收信号进行接收处理。时隙/码片同步部3一边以码片为单位来偏移已知的短周期扩频码(以下,称为短码)一边乘接收信号的各时隙,检测相关值最大的定时,同时取得时隙同步及码片同步。
设有多个的相关部4将接收信号乘以从后述的开关8分别输入的扩频码,计算相关值。相关部5从后述的开关8输入鉴别出的长码,对接收信号进行解扩处理。
最大值检测部6从多个相关部4算出的相关值中检测最大的相关值。在后述的扩频码产生部7保持的长码的数目、即可计算与接收信号之间的相关值的长码的数目多于相关部4的数目的情况下,最大相关值检测部6暂时存储算出的相关值,在算出所有相关值后,检测最大相关值。
扩频码产生部7存储多个长码,根据后述的扩频码设定部9的控制,输出到后述的开关8。开关8根据后述的扩频码设定部9的控制来进行切换,将从扩频码产生部7输出的长码输出到多个相关部4或相关部5中的某个。
扩频码设定部9控制扩频码产生部7和开关8,使得计算所有长码与接收信号之间的相关值,此外,将最大相关值检测部6判明取得最大值的长码鉴别为线路连接的小区的长码,设定到相关部5。解调部10对相关部5进行解扩处理后的接收信号进行RAKE合成处理和纠错处理等,得到接收数据,
这样,现有无线接收装置计算所有长码和接收信号之间的相关值,将相关值最大的长码鉴别为线路连接的小区的长码,用鉴别出的长码对接收信号进行解扩处理,开始通信。
然而,在现有无线接收装置中,长码的数目由系统的设计决定为一定数,所以如果增加相关部的数目,则虽然长码鉴别所需的时间被缩短,但是定时装置规模将大型化,而如果减少相关部的数目,则虽然装置规模被简化,但是长码鉴别所需的时间将延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接收装置,将用于计算相关值的结构抑制到最小规模,并且缩短长码鉴别所需的时间。
本发明的主题是:在无线接收装置中,将要鉴别的长码的候选长码群分为多个组,将按组相加所得的码呈现最大相关值的组选择为包含要鉴别的长码的组,重复这些分组及组范围缩小来鉴别长码。
本发明的一种无线接收装置,包括:相加扩频码生成部件,将输入的扩频码群至少分为2个组,将属于各组的扩频码以码片为单位相加,生成新的扩频码;组选择部件,计算该相加扩频码生成部件生成的各扩频码和接收信号之间的相关值,选择该算出的相关值中具有最大相关值的组;以及控制部件,判定属于该组选择部件选择出的组的扩频码数是否是1,如果扩频码数是2或以上,则将属于上述选择出的组的所有扩频码输入到上述相加扩频码生成部件,而如果扩频码数是1,则进行设定,以便将属于上述选择出的组的扩频码用于对接收信号进行的解扩处理。
根据所述结构,通过重复将所述长码分为多个组而鉴别长码,相加划分的长码,并且从每组的相加码中选择呈现最大相关值的组。因此能够减少计算与接收信号之间的相关值的次数。由此,能够将用于计算相关值的结构抑制到最小规模,并且缩短长码鉴别所需的时间。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通信终端装置,配备有如上所述的无线接收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扩频码鉴别方法,包括:相加扩频码生成步骤,将输入的扩频码群至少分为2个组,将属于各组的扩频码以码片为单位相加,生成新的扩频码;组选择步骤,计算该相加扩频码生成步骤生成的各扩频码和接收信号之间的相关值,选择该算出的相关值中具有最大相关值的组;以及控制步骤,判定属于该组选择步骤选择出的组的扩频码数是否是1,如果扩频码数是2或以上,则将属于上述选择出的组的所有扩频码输入到上述相加扩频码生成步骤,而如果扩频码数是1,则进行设定,以便将属于上述选择出的组的扩频码用于对接收信号进行的解扩处理。
根据本方法,因为所述长码被分为要被相互相加的多个组,并且从生成的每组的相加码中选择呈现最大相关值的组,此外重复这些过程以鉴别长码,所以能够减少计算与接收信号之间的相关值的次数,因此能够将用于计算相关值的结构抑制到最小规模,并且缩短长码鉴别所需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无线接收装置的概略结构方框图;
图2A是将4个长码以码片为单位相加的示意图;
图2B是长码及相加码与接收信号之间的相关结果即频谱分布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无线接收装置的一概略结构方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无线接收装置的另一概略结构方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无线接收装置的长码鉴别操作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无线接收装置的一概略结构方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无线接收装置的另一概略结构方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无线接收装置的长码鉴别操作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无线接收装置的一概略结构方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无线接收装置的另一概略结构方框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无线接收装置的长码鉴别操作的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无线接收装置的一概略结构方框图;以及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无线接收装置的另一概略结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所谓鉴别长码,就是选择与接收信号之间的互相关最高、如果乘接收信号则能检测出峰值的长码,无线接收装置为了鉴别长码,在扩频码产生部中生成多个长码。
如果将2个以上的长码相加,则能生成新的长码(以下,称为“相加码”)。以下,用图2来说明多个长码的相加。图2A是将4个长码以码片为单位相加的示意图,而图2B是长码及相加码与接收信号之间的相关结果即频谱分布的示意图。
如图2A所示,在将例如4个长码A~D以码片为单位相加的情况下,将长码A~D先头对齐来排列,将构成长码的码片数据按各长码内的配置相加。将进行这种相加称为“将长码以码片为单位相加”。
这里,与接收信号之间互相关高的长码即使与其他长码以码片为单位相加而成为相加码,和与接收信号之间不具有互相关的多个长码相加而生成的相加码相比,也能够得到高的相关值。
即,在图2B中,与接收信号之间互相关高的长码和其他长码所得的相加码虽然不及对得到峰值的要鉴别的长码单独求相关的情况下的相关结果①,但是和对与接收信号之间均无互相关的长码求相关的情况下的相关结果③相比,能够得到高的相关结果②。毫无互相关的长码不管相加几个,也只能得到相关结果③。
因此,如果对多个长码进行分组,按组以码片为单位相加,对生成的相加码计算相关值,则能判明在呈现最高相关值的相加码的组中包含要鉴别的长码。
这样,选择出包含要鉴别的长码的组后,进而对该选择出的组中包含的长码进行同样的范围缩小,选择包含的长码数更少的组。
如果重复该范围缩小,则在组内包含的长码为1个的时刻收敛。该剩下的长码是可鉴别为与接收信号之间具有最大相关的长码。
本实施例的无线接收装置利用这种互相关特性,将长码分为多个组,按组相加,从生成的每组的相加码中提取呈现最大相关值的相加码,对提取出的组重复该步骤来鉴别长码,所以能够减少计算与接收信号之间的相关值的次数,能够将用于计算相关值的结构抑制到最小规模,并且缩短长码鉴别所需的时间。
以下,用图3至图5来说明本实施例的无线接收装置。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无线接收装置的一概略结构方框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无线接收装置的另一概略结构方框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无线接收装置的长码鉴别操作的流程图。
作为用于对多个长码取与接收信号之间的相关的长码生成方法,有下述方法:A)设多个扩频码产生部、在各相关处理时逐次产生所需的长码来进行的方法,B)只设1个扩频码产生部、将产生长码暂时存储到存储器中来进行的方法,用图3来说明前一情况(以下,成为“生成方法A”),用图4来说明后一情况(以下,成为“生成方法B”)。使用任一产生方法,对本发明的长码鉴别操作都没有影响。
首先,与图3来说明使用上述生成方法A的情况。在图3中,天线201接收无线信号,无线接收部202对接收信号进行接收处理。时隙/码片同步部203一边以码片为单位来偏移已知的短码一边乘接收信号的各时隙,检测相关值最大的定时,同时取得时隙同步及码片同步。相关部204将接收信号乘以从后述的开关208输入的相加码或鉴别出的长码,计算相关值。
最大相关值检测部205在从后述的加法器208向相关部204输入相加码期间,存储相关部204输出的相关值,检测最大相关值。
分组设定部206通过控制后述的多个扩频码产生部207,使各扩频码产生部207适当生成需要的长码,输入到后述的加法器208,来进行长码的分组。
此外,如果按照最大相关值检测部205的检测结果来选择得到最大相关值的组的结果是组内的长码为1个,则分组设定部206将该长码鉴别为线路连接的小区的长码,向某一个扩频码产生部207指示将该鉴别出的长码经由加法器208输出到相关部204。
扩频码产生部207存储多个长码,根据分组设定部206的控制,输出到加法器208。加法器208将输入的多个长码以码片为单位相加,生成相加码,将该生成的相加码输出到相关部204。
解调部209用相关部204鉴别出的长码对解扩处理后的接收信号进行RAKE合成处理及纠错处理,得到接收数据。
接着,用图5来说明具有图3所示结构的本实施例的无线接收装置的长码鉴别操作。
首先,在步骤(以下,称为ST)401中,分组设定部206通过将扩频码产生部207生成的多个长码逐次输出到加法器208,而分为多个组。该分组由来自各扩频码产生部207的输出定时来决定。即,由加法器208相加的为同一组。
接着,在ST402中,长码按组由加法器208相加,生成各组的相加码。接着,在ST403中,由加法器208生成的每组的相加码被依次设定到相关部204,由相关部204计算与接收信号之间的相关值。
接着,在ST404中,最大相关值检测部205判定是否所有组的相加码都由相关部204算出与接收信号之间的相关值,重复ST403,直至所有组的相加码的相关值都被输入到最大相关值检测部205。
接着,在ST405中,从最大相关值检测部205中暂时存储的所有组的相加码的相关值中,由最大相关值检测部205检测最大值。检测结果被传至分组设定部206。
接着,在ST406中,分组设定部206将相加码呈现最大相关的组选择为包含要鉴别的长码的组。
接着,在ST407中,判定属于ST406中选择出的组的长码的数目是否是1。在属于选择出的组的长码为2个以上的情况下,进至ST408,而在1个的情况下,进至ST409。
在ST408中,分组设定部206提取属于ST406中选择出的组的长码,返回到ST401,对ST408中提取出的长码再次进行分组。以下,重复ST401~ST405,直至ST407中选择出的组内的长码为1个。
在ST409中,ST406中组内剩下的1个长码作为所有长码中对接收信号得到最大相关值的长码,被鉴别为线路连接的小区的长码,被设定为相关部204进行解扩处理所用的长码。
这里。例如,如果假设长码的总数为512、扩频码产生部207的数目为64,则在ST401中,长码由64个码形成1组,分为组1~组8。
接着,在ST402中,分配给组1~8的长码在各组内分别被相加,生成组1~8的各相加码。
接着,在ST403中,对各相加码计算与接收信号之间的相关值,在ST405中,对组1~8判断哪一个的相关值大,在ST406中选择呈现最大相关值的组。
由于选择出的组内有64个长码,所以从ST407进至ST408,提取属于选择出的组的64个长码,通过ST401再次将8个码作为1组来进行分组,相加,计算与接收信号的相关值,选择一个组。
属于该选择出的组的8个长码再次被分为8个组。这次,各组各有1个长码。
在此情况下,长码鉴别需要进行24次与接收信号之间的相关值的计算,与对总共512个长码一次一次计算与接收信号之间的相关值的现有情况相比,计算相关值的步骤减少。
接着,用图4来说明将前述生成方法B用于长码生成的情况。对与图3同样的结构附以同一标号,并且省略其详细说明。
在图4中,最大相关值检测部205在从后述的开关304向相关部204输入长码期间,存储相关部204输出的相关值,检测最大相关值。
扩频码产生部301存储多个长码,根据后述的分组设定部206的控制,输出到后述开关302。开关302根据后述的分组设定部206的控制,将从扩频码产生部301输出的长码输出到多个加法器303或相关部204中的某个。
分组设定部206通过控制扩频码产生部301和开关302,将扩频码产生部301输出的长码输入到多个加法器303中的某个,来进行长码的分组。
此外,如果按照最大相关值检测部205的检测结果来选择得到最大相关值的组的结果是组内的长码为1个,则分组设定部206将该长码鉴别为线路连接的小区的长码,向开关302指示将该鉴别出的长码输出到相关部204。
加法器303将输入的多个长码以码片为单位相加,生成新的码,输出到后述的开关304。加法器303的数目为任意的。
开关304由时隙/码片同步部203控制其切换,将多个加法器303输出的每组的相加码输出到相关部204。
解调部209用相关部204鉴别出的长码对解扩处理后的接收信号进行RAKE合成处理及纠错处理,得到接收数据。
接着,用图5来说明具有图4所示结构的本实施例的无线接收装置的长码鉴别操作。
首先,在ST401中,分组设定部206将扩频码产生部301保持的所有长码分为多个组。该分组通过从开关302输出到不同的加法器303来进行。
接着,在ST402中,按组输入到不同加法器303中的长码由各加法器303相加,生成相加码。
接着,在ST403中,由加法器303生成的每组的相加码由时隙/码片同步部203切换控制的开关304依次设定到相关部204,由相关部204计算与接收信号之间的相关值。
接着,在ST404中,最大相关值检测部205判定是否所有组的相加码都由相关部204算出与接收信号之间的相关值,重复ST403,直至所有组的相加码的相关值都被输入到最大相关值检测部205。
在分组设定部206所分的组数多于加法器303的数目的情况下,时间分割地使用加法器303,分几次来进行相关值计算。
接着,在ST405中,从最大相关值检测部205中暂时存储的所有组的相加码的相关值中,由最大相关值检测部205检测最大值。检测结果被传至分组设定部206。
接着,在ST406中,分组设定部206将相加码呈现最大相关的组选择为包含要鉴别的长码的组。
接着,在ST407中,判定属于ST406中选择出的组的长码的数目是否是1。在属于选择出的组的长码为2个以上的情况下,进至ST408,而在1个的情况下,进至ST409。
在ST408中,分组设定部206提取属于ST406中选择出的组的长码,返回到ST401,对ST408中提取出的长码再次进行分组。以下,重复ST401~ST405,直至ST407中选择出的组内的长码为1个。
在ST409中,ST406中组内剩下的1个长码作为所有长码中对接收信号得到最大相关值的长码,被鉴别为线路连接的小区的长码,被设定为相关部204进行解扩处理所用的长码。
这里。例如,如果假设长码的总数为512、加法器303的数目为16个、分组每次分为8组,则在ST401中,使用8个加法器,长码被分为组1~组8,每组64个。
接着,在ST402中,分配给组1~8的长码在各组内分别被相加,生成组1~8的各相加码。
接着,在ST403中,对各相加码计算与接收信号之间的相关值,在ST405中,对组1~8判断哪一个的相关值大,在ST406中选择呈现最大相关值的组。
由于选择出的组内有64个长码,所以从ST407进至ST408,提取属于选择出的组的64个长码,通过ST401再次分为8个组,相加,计算与接收信号的相关值,选择一个组。
属于该选择出的组的8个长码再次被分为8个组。这次,各组各有1个长码。
在此情况下,长码鉴别需要进行24次与接收信号之间的相关值的计算,与对总共512个长码一次一次计算与接收信号之间的相关值的现有情况相比,计算相关值的步骤减少。
这样,根据本实施例,将长码分为多个组来相加,从各组的相加码中选择呈现最大相关值的组,通过重复此过程来鉴别长码,所以能够减少计算与接收信号之间的相关值的次数,将用于计算相关值的结构抑制到最小规模,并且缩短长码鉴别所需的时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无线接收装置具有与实施例1同样的结构,只是在各组的相加码的相关值的最大值和次最大值之间的差分小于任意阈值的情况下,分割各组来增加组数,再次进行最大值检测。
与接收信号之间的互相关高的长码即使与其他长码以码片为单位相加,和与接收信号之间不具有互相关的多个长码相加而生成的相加码相比,也能够得到高的相关值,但是该相关值与要鉴别的长码单独的情况相比,相关值的峰值低。
此外,要鉴别的长码有时也从其他长码受到减弱相关值的影响,在对长码进行分组时的有些分法下,会产生下述两种情况:各组的相加码的相关值都很低,不能判别在哪个组中包含要鉴别的长码;或者不包含要鉴别的长码的组的相加码呈现最大相关值。
因此,在本实施例的无线接收装置中,如果各组的相加码呈现的相关值的最大值和次最大值之差在任意阈值以下,则分割各组来增加组数,再次进行最大相关值检测。
以下,用图6至图8来说明本实施例的无线接收装置。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无线接收装置的一概略结构方框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无线接收装置的另一概略结构方框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无线接收装置的长码鉴别操作的流程图。对与实施例1同样的结构附以同一标号,并且省略其详细说明。
首先,用图6来说明将前述生成方法A用于长码生成的情况。在图6中,次最大相关值检测部501在最大相关值检测部205工作时并行工作,暂时存储相关部204输出的所有组的相加码的相关值,检测第2大的值。
减法器502对最大相关值检测部205输出的所有组的相加码的相关值中的最大值、和次最大相关值检测部501输出的所有组的相加码的相关值中的次最大值进行相减处理。减法器503对减法器502输出的最大相关值和次最大相关值之间的差分、与任意阈值进行相减处理。
组数设定部504判定减法器503的减法结果,如果差小于阈值,则向分组设定部206指示分割各组来增加组数,而如果差大于阈值,则不向分组设定部206发任何指示。
增加组数可以如下进行:减少工作的扩频码产生部207的数目,减少加法器208中一次相加的长码数,增加相加处理的次数。
接着,用图8来说明本实施例的无线接收装置的长码鉴别操作。在图8中,ST701~ST704与实施例1中图4的ST401~ST404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在ST705中,从相关部204算出的每组的相加码的相关值中,由最大相关值检测部205及次最大相关值检测部501检测最大相关值及次最大相关值。
接着,在ST706中,减法器502及减法器503进行检测出的每组的相加码的相关值中的最大值及次最大值的差分和任意阈值之间的大小判定。
如果在ST706中最大值和次最大值之差小于阈值,则判断为不能进行峰值检测的状态,进至ST707,由组数设定部504向分组设定部206指示分割各组来增加组数,重新进行最大值检测。
例如,如果将此时所分的8个组分割为16个组,则属于各组的长码数减半,要鉴别的长码通过相加而受其他长码的影响减少,所以容易检测峰值。
在ST706中,如果最大值和次最大值之差大于阈值,则判断为检测出峰值,进至ST708,相加码呈现最大值的组被选择为包含要鉴别的长码的组。以下,ST709~ST711的处理与实施例1中图4的ST407~ST409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重复进行分割各组来增加组数的操作,直至最大值和次最大值之差低于阈值。
此外,将前述生成方法B用于长码生成的情况下的结构示于图6。各结构及操作与已说明的各结构相同,所以省略其详细说明。
这样,根据本实施例,在每组的相加码的相关值的最大值和次最大值之间的差分低于任意阈值的情况下,判断为未检测出峰值,分割各组来增加组数,减少属于各组的长码数,再次检测最大相关值,所以能够进行正确的峰值检测,正确地检测要鉴别的长码。
在上述实施例的无线接收装置的说明中,说明了最大相关值检测部205和次最大相关值检测部501分别构成的情况,但是只要能够检测最大值和次最大值,也可以用同一构成要素来实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无线接收装置具有与实施例2同样的结构,只是在各组的相加码的相关值的最大值和次最大值之间的差分小于任意阈值的情况下,变更属于各组的长码的组合,再次进行最大值检测。
与接收信号之间的互相关高的长码即使与其他长码以码片为单位相加,和与接收信号之间不具有互相关的多个长码相加而生成的相加码相比,也能够得到高的相关值,但是该相关值与要鉴别的长码单独的情况相比,相关值的峰值低。
此外,要鉴别的长码有时也从其他长码受到减弱相关值的影响,在对长码进行分组时的有些分法下,会产生下述两种情况:各组的相加码的相关值都很低,不能判别在哪个组中包含要鉴别的长码;或者不包含要鉴别的长码的组的相加码呈现最大相关值。
因此,在本实施例的无线接收装置中,如果各组的相加码呈现的相关值的最大值和次最大值之差在任意阈值以下,则重新进行分组,再次进行最大相关值检测。
以下,用图9至图11来说明本实施例的无线接收装置。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无线接收装置的一概略结构方框图,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无线接收装置的另一概略结构方框图,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无线接收装置的长码鉴别操作的流程图。对与实施例2同样的结构附以同一标号,并且省略其详细说明。
首先,用图9来说明将前述生成方法A用于长码生成的情况。在图9中,在各组的相加码的相关值的最大值和次最大值之间的差分小于阈值的情况下,分组设定部801在保持组数原封不动的同时,改变组合以使属于各组的长码变化,而在最大值和次最大值之间的差分大于阈值的情况下,与实施例1同样来选择要鉴别的长码所属的组。
组合的变更通过分组设定部801向各扩频码产生部207指示、控制扩频码产生顺序的变更来进行。
接着,用图11来说明本实施例的无线接收装置的长码鉴别操作。在图11中,ST1001~ST1005与实施例2中图8的ST701~ST705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在ST1006中,减法器503进行减法器502输出的最大相关值和次最大相关值之间的差分、与任意阈值之间的大小判定。
如果在ST1006中差分小于阈值,则判断为不能进行峰值检测的状态,返回到ST1001,不选择组,即组数原封不动,由分组设定部801再次进行分组,替换属于各组的长码的组合。
改变属于各组的长码的组合后,对要鉴别的长码相加的长码也变化了,所以如果起减弱要鉴别的长码的互相关的作用的长码与要鉴别的长码为不同组,则要鉴别的长码的互相关表现为相加码的相关值,能够检测峰值。
在ST1006中,如果最大值大于阈值,则判断为检测出峰值,进至ST1007,相加码呈现最大值的组被选择为包含要鉴别的长码的组。以下,ST1008~ST1010的处理与实施例2中图8的ST709~ST711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重复重新分组,直至最大值超过阈值。
此外,将前述生成方法B用于长码生成的情况下的结构示于图10。各结构及操作与已说明的各结构相同,所以省略其详细说明。
这样,根据本实施例,在每组的相加码的相关值的最大值和次最大值之间的差分低于任意阈值的情况下,判断为未检测出峰值,改变属于各组的长码的组合来重新进行分组,再次检测最大相关值,所以能够进行正确的峰值检测,正确地检测要鉴别的长码。
替换属于各组的长码时替换的长码数及其替换方法完全是任意的。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无线接收装置具有与实施例1同样的结构,只是在各组的相加码的相关值的最大值和次最大值之间的差分小于任意阈值的情况下,分割各组来增加组数,此外,在各组的相加码的相关值的最大值和次最大值之间的差分小于任意阈值的情况下,变更属于各组的长码的组合,再次进行最大值检测。
以下,用图12及图1 3来说明本实施例的无线接收装置。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无线接收装置的一概略结构方框图,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无线接收装置的另一概略结构方框图。对与实施例2和实施例3同样的结构附以同一标号,并且省略其详细说明。
首先,用图12来说明将前述生成方法A用于长码生成的情况。本实施例的无线接收装置与实施例2同样,由减法器502对最大相关值检测部205输出的每组的相加码的相关值中的最大值、和次最大相关值检测部501输出的次最大值进行相减处理,由减法器503对减法器502的输出与任意阈值进行相减处理,如果最大值和次最大值之差在阈值以下,则组数设定部504分割各组来增加组数,向分组设定部1101指示再次进行最大相关值检测。
此外,本实施例的无线接收装置与实施例3同样,由减法器502对最大相关值检测部205输出的每组的相加码的相关值中的最大值、和次最大相关值检测部501输出的次最大值进行相减处理,由减法器503对减法器502的输出与任意阈值进行相减处理,如果最大值和次最大值之差在阈值以下,则分组设定部1101替换属于各组的长码来变更其组合,再次进行最大相关值检测。
此外,将前述生成方法B用于长码生成的情况下的结构示于图13。各结构及操作与已说明的各结构相同,所以省略其详细说明。
这样,在根据各组的相加码的相关值不能检测出峰值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无线接收装置进行用于增加组数的各组分割及属于各组的长码的替换这两者或其中任一个,能够效率更高地选择包含要鉴别的长码的组,能够缩短长码鉴别所需的时间。
在上述实施例1~4中,是鉴于通常长码数几乎都是2的幂来进行说明的,但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条件,也可以应用于下述情况:长码总数是奇数个,结果,属于各组的长码数不均一。同样,组数也不必是偶数个。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1~4中,在分割各组时,说明了将所有组正好分割为一半、将组数加倍的情况,但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条件,不必分割所有组。此外,分割也不必均等地进行。只是,最好均等地分割所有组。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1~4中,说明了设1个相关部的情况,但是为了进一步缩短长码鉴别所需的时间,也可以采用设2个以上的结构。只是,本发明的长码鉴别方法能够充分缩短时间,所以最好将用于计算相关值的结构抑制到最小限度,缩小硬件规模。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1~4中,说明了使用长码及短码这2种扩频码的情况,但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该情况,能够在任何时间应用于从多个扩频码中鉴别线路连接的基站固有的扩频码的情况。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3、4中,说明了在最大相关值和次最大相关值之间的差分低于任意阈值的情况下进行替换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在最大相关值低于任意阈值的情况下进行替换。
此外,本发明的无线接收装置也能够应用于M阵列扩频通信等通过区别扩频码的种类来对发送接收数据进行调制解调的通信系统。
本发明的无线接收装置采用下述结构,包括:相加扩频码生成部件,将输入的扩频码群至少分为2个组,将属于各组的扩频码以码片为单位相加,生成新的扩频码;组选择部件,计算该相加扩频码生成部件生成的各扩频码和接收信号之间的相关值,选择该算出的相关值最大的组;以及控制部件,判定属于该组选择部件选择出的组的扩频码数是否是1,如果扩频码数是2以上,则将属于上述选择出的组的所有扩频码输入到上述相加扩频码生成部件,而如果扩频码数是1,则进行设定,以便将属于上述选择出的组的扩频码用于对接收信号进行的解扩处理。
根据该结构,将长码分为多个组来相加,从各组的相加码中选择呈现最大相关值的组,通过重复此过程来鉴别长码,所以能够减少计算与接收信号之间的相关值的次数,将用于计算相关值的结构抑制到最小规模,并且缩短长码鉴别所需的时间。
本发明的无线接收装置在上述结构中采用下述结构,其中,上述相加扩频码生成部件具有分割部,将分组后的各组中的至少一个组分割为任意数目的扩频码来增加组数;上述组选择部件具有:相减处理部,计算在上述最大相关值之下呈现次大相关值的次最大相关值,计算该次最大相关值和上述最大相关值之间的差分;和分割指示部,在上述差分低于任意阈值的情况下,向上述分割部指示进行分割。
根据该结构,在每组的相加码的相关值的最大值和次最大值之间的差分低于任意阈值的情况下,判断为未检测出峰值,分割各组来增加组数,减少属于各组的长码数,再次检测最大相关值,所以能够进行正确的峰值检测,正确地检测要鉴别的长码。
本发明的无线接收装置在上述结构中采用下述结构,其中,上述相加扩频码生成部件具有扩频码替换部,改变属于分组后各组的扩频码的组合;上述组选择部件具有:相减处理部,计算在上述最大相关值之下呈现次大相关值的次最大相关值,计算该次最大相关值和上述最大相关值之间的差分;和替换指示部,在上述差分低于任意阈值的情况下,向上述扩频码替换部指示进行替换。
根据该结构,在每组的相加码的相关值的最大值和次最大值之间的差分低于任意阈值的情况下,判断为未检测出峰值,改变属于各组的长码的组合来重新进行分组,再次检测最大相关值,所以能够进行正确的峰值检测,正确地检测要鉴别的长码。
本发明的无线接收装置在上述结构中采用下述结构,其中,上述相加扩频码生成部件具有分割部,将分组后的各组中的至少一个组分割为任意数目的扩频码来增加组数;和扩频码替换部,改变属于分组后或分割后各组的扩频码的组合;上述组选择部件具有:相减处理部,计算在上述最大相关值之下呈现次大相关值的次最大相关值,计算该次最大相关值和上述最大相关值之间的差分;分割指示部,在上述差分低于任意阈值的情况下,向上述分割部指示进行分割;以及替换指示部,在上述次最大相关值和最大相关值之间的差分低于任意阈值的情况下,向上述扩频码替换部指示进行替换。
根据该结构,在根据各组的相加码的相关值不能检测出峰值的情况下,进行用于增加组数的各组分割及属于各组的长码的替换这两者或其中任一个,能够效率更高地选择包含要鉴别的长码的组,能够缩短长码鉴别所需的时间。
本发明的扩频码鉴别方法包括:相加扩频码生成步骤,将输入的扩频码群至少分为2个组,将属于各组的扩频码以码片为单位相加,生成新的扩频码;组选择步骤,计算该相加扩频码生成步骤生成的各扩频码和接收信号之间的相关值,选择该算出的相关值最大的组;以及控制步骤,判定属于该组选择步骤选择出的组的扩频码数是否是1,如果扩频码数是2以上,则将属于上述选择出的组的所有扩频码输入到上述相加扩频码生成步骤,而如果扩频码数是1,则进行设定,以便将属于上述选择出的组的扩频码用于对接收信号进行的解扩处理。
根据该方法,将长码分为多个组来相加,从各组的相加码中选择呈现最大相关值的组,通过重复此过程来鉴别长码,所以能够减少计算与接收信号之间的相关值的次数,将用于计算相关值的结构抑制到最小规模,并且缩短长码鉴别所需的时间。
本发明的扩频码鉴别方法在上述方法中,在上述组选择步骤中,计算在上述最大相关值之下呈现次大相关值的次最大相关值,计算该次最大相关值和上述最大相关值之间的差分,在上述差分低于任意阈值的情况下,控制上述相加扩频码生成步骤,使得将分组后的各组中的至少一个组分割为任意数目的扩频码来增加组数。
根据该方法,在每组的相加码的相关值的最大值和次最大值之间的差分低于任意阈值的情况下,判断为未检测出峰值,分割各组来增加组数,减少属于各组的长码数,再次检测最大相关值,所以能够进行正确的峰值检测,正确地检测要鉴别的长码。
本发明的扩频码鉴别方法在上述方法中,在上述组选择步骤中,在上述次最大相关值和上述最大相关值之间的差分低于任意阈值的情况下,控制上述相加扩频码生成步骤,使得改变属于分组后各组的扩频码的组合。
根据该方法,在每组的相加码的相关值的最大值和次最大值之间的差分低于任意阈值的情况下,判断为未检测出峰值,改变属于各组的长码的组合来重新进行分组,再次检测最大相关值,所以能够进行正确的峰值检测,正确地检测要鉴别的长码。
本发明的扩频码鉴别方法在上述方法中,在上述组选择步骤中,计算在上述最大相关值之下呈现次大相关值的次最大相关值,计算该次最大相关值和上述最大相关值之间的差分,在上述差分低于任意阈值的情况下,指示将分组后的各组中的至少一个组分割为任意数目的扩频码来增加组数,并且/或者在上述次最大相关值和上述最大相关值之间的差分低于任意阈值的情况下,指示改变属于分组后或分割后各组的扩频码的组合。
根据该方法,在根据各组的相加码的相关值不能检测出峰值的情况下,进行用于增加组数的各组分割及属于各组的长码的替换这两者或其中任一个,能够效率更高地选择包含要鉴别的长码的组,能够缩短长码鉴别所需的时间。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通过对要鉴别的长码的候选长码群重复进行分组及组范围缩小来鉴别长码,所以能够将用于计算相关值的结构抑制到最小规模,并且缩短长码鉴别所需的时间。
本说明书基于1999年6月16日申请的特愿平11-169698号。其内容全部包含于此。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数字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终端装置或基站装置。根据这些结构,在通信对方台中,通过对要鉴别的长码的候选长码群重复进行分组及组范围缩小来鉴别长码,所以能够将用于计算相关值的结构抑制到最小规模,并且缩短长码鉴别所需的时间。
Claims (9)
1、一种无线接收装置,包括:相加扩频码生成部件,将输入的扩频码群至少分为2个组,将属于各组的扩频码以码片为单位相加,生成新的扩频码;组选择部件,计算该相加扩频码生成部件生成的各扩频码和接收信号之间的相关值,选择该算出的相关值最大的组;以及控制部件,判定属于该组选择部件选择出的组的扩频码数是否是1,如果扩频码数是2以上,则将属于上述选择出的组的所有扩频码输入到上述相加扩频码生成部件,而如果扩频码数是1,则进行设定,以便将属于上述选择出的组的扩频码用于对接收信号进行的解扩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接收装置,其中,上述相加扩频码生成部件具有分割部,将分组后的各组中的至少一个组分割为任意数目的扩频码来增加组数;
上述组选择部件具有:相减处理部,计算在上述最大相关值之下呈现次大相关值的次最大相关值,计算该次最大相关值和上述最大相关值之间的差分;和分割指示部,在上述差分低于任意阈值的情况下,向上述分割部指示进行分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接收装置,其中,上述相加扩频码生成部件具有扩频码替换部,改变属于分组后各组的扩频码的组合;
上述组选择部件具有:相减处理部,计算在上述最大相关值之下呈现次大相关值的次最大相关值,计算该次最大相关值和上述最大相关值之间的差分;和替换指示部,在上述差分低于任意阈值的情况下,向上述扩频码替换部指示进行替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接收装置,其中,上述相加扩频码生成部件具有分割部,将分组后的各组中的至少一个组分割为任意数目的扩频码来增加组数;和扩频码替换部,改变属于分组后或分割后各组的扩频码的组合;
上述组选择部件具有:相减处理部,计算在上述最大相关值之下呈现次大相关值的次最大相关值,计算该次最大相关值和上述最大相关值之间的差分;分割指示部,在上述差分低于任意阈值的情况下,向上述分割部指示进行分割;以及替换指示部,在上述次最大相关值和上述最大相关值之间的差分低于任意阈值的情况下,向上述扩频码替换部指示进行替换。
5、一种包括无线接收装置的通信终端装置,其中,上述无线接收装置包括:相加扩频码生成部件,将输入的扩频码群至少分为2个组,将属于各组的扩频码以码片为单位相加,生成新的扩频码;组选择部件,计算该相加扩频码生成部件生成的各扩频码和接收信号之间的相关值,选择该算出的相关值最大的组;以及控制部件,判定属于该组选择部件选择出的组的扩频码数是否是1,如果扩频码数是2以上,则将属于上述选择出的组的所有扩频码输入到上述相加扩频码生成部件,而如果扩频码数是1,则进行设定,以便将属于上述选择出的组的扩频码用于对接收信号进行的解扩处理。
6、一种扩频码鉴别方法,包括:相加扩频码生成步骤,将输入的扩频码群至少分为2个组,将属于各组的扩频码以码片为单位相加,生成新的扩频码;组选择步骤,计算该相加扩频码生成步骤生成的各扩频码和接收信号之间的相关值,选择该算出的相关值最大的组;以及控制步骤,判定属于该组选择步骤选择出的组的扩频码数是否是1,如果扩频码数是2以上,则将属于上述选择出的组的所有扩频码输入到上述相加扩频码生成步骤,而如果扩频码数是1,则进行设定,以便将属于上述选择出的组的扩频码用于对接收信号进行的解扩处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扩频码鉴别方法,其中,在上述组选择步骤中,计算在上述最大相关值之下呈现次大相关值的次最大相关值,计算该次最大相关值和上述最大相关值之间的差分,在上述差分低于任意阈值的情况下,控制上述相加扩频码生成步骤,使得将分组后的各组中的至少一个组分割为任意数目的扩频码来增加组数。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扩频码鉴别方法,其中,在上述组选择步骤中,在上述次最大相关值和上述最大相关值之间的差分低于任意阈值的情况下,控制上述相加扩频码生成步骤,使得改变属于分组后各组的扩频码的组合。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扩频码鉴别方法,其中,在上述组选择步骤中,计算在上述最大相关值之下呈现次大相关值的次最大相关值,计算该次最大相关值和上述最大相关值之间的差分,在上述差分低于任意阈值的情况下,指示将分组后的各组中的至少一个组分割为任意数目的扩频码来增加组数,并且/或者在上述次最大相关值和上述最大相关值之间的差分低于任意阈值的情况下,指示改变属于分组后或分割后各组的扩频码的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1169698A JP2000357980A (ja) | 1999-06-16 | 1999-06-16 | 受信装置 |
JP169698/1999 | 1999-06-1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14030A CN1314030A (zh) | 2001-09-19 |
CN1120581C true CN1120581C (zh) | 2003-09-03 |
Family
ID=15891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08011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0581C (zh) | 1999-06-16 | 2000-06-08 | 无线接收装置、通信终端装置及扩频码鉴别方法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782041B1 (zh) |
EP (1) | EP1104954A1 (zh) |
JP (1) | JP2000357980A (zh) |
KR (1) | KR100360729B1 (zh) |
CN (1) | CN1120581C (zh) |
AU (1) | AU5106600A (zh) |
WO (1) | WO200007794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463481B (en) * | 1999-04-28 | 2001-11-11 | Fujitsu Ltd | Cell search method, communication synchronization apparatus, portable terminal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
JP2001320342A (ja) * | 2000-05-11 | 2001-11-16 | Nec Corp | Fdm−cdma送信方法、fdm−cdma受信方法及びそれらの装置 |
US20020146044A1 (en) * | 2001-04-09 | 2002-10-10 | Riaz Esmailzadeh | Hybrid single/multiuser interference reduction detector |
JP2003032144A (ja) * | 2001-07-17 | 2003-01-31 | Furuno Electric Co Ltd | スペクトル拡散信号捕捉装置および方法 |
JP3843040B2 (ja) * | 2001-09-26 | 2006-11-08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セルサーチ方法及び通信端末装置 |
DE10163700A1 (de) * | 2001-12-21 | 2003-07-10 | Systemonic Ag | Verfahren zur Ermittlung eines Maximums bzw. Minimums |
JP2004320253A (ja) * | 2003-04-14 | 2004-11-1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相関値演算回路 |
JP4546342B2 (ja) | 2005-07-07 | 2010-09-15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送信装置および送信方法 |
KR100879026B1 (ko) * | 2006-12-05 | 2009-01-15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이종의 센서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 센서 노드들 간의 그룹핑 방법 |
KR100942702B1 (ko) * | 2007-08-30 | 2010-02-17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심볼 오류정정이 가능한 주파수 선택적 기저대역을사용하는 변복조 방법 및 그 장치 |
JP5499435B2 (ja) * | 2007-11-20 | 2014-05-21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相互相関判定方法、測位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US9270418B1 (en) * | 2015-09-02 | 2016-02-23 | Cognitive Systems Corp. | Identifying a code for signal decoding |
CN105553506B (zh) * | 2015-12-15 | 2018-04-06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 一种长码扩频信号的快速捕获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750408B1 (en) | 1995-01-05 | 2005-06-15 | NTT DoCoMo, Inc. |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herent-tracking of a signal for use in a cdma receiver |
JP3376224B2 (ja) * | 1996-10-23 | 2003-02-10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Ds−cdma基地局間非同期セルラ方式における初期同期方法および受信機 |
JP3306321B2 (ja) | 1996-11-08 | 2002-07-24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セルラー電話システムの受信装置 |
JP3373746B2 (ja) * | 1997-01-07 | 2003-02-04 | 株式会社鷹山 | Ds−cdma基地局間非同期セルラ方式における初期同期方法および受信機 |
AU5443199A (en) | 1998-08-28 | 2000-03-2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Synchronizing device and synchronizing method |
JP3499474B2 (ja) * | 1998-08-28 | 2004-02-23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同期捕捉装置および同期捕捉方法 |
KR100532328B1 (ko) * | 1998-08-29 | 2006-03-2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통신시스템의피.엔시퀀스식별장치 |
JP2000115129A (ja) * | 1998-10-07 | 2000-04-21 | Toshiba Corp | Cdma移動通信端末装置 |
KR100340932B1 (ko) * | 1998-10-26 | 2002-06-20 | 조정남 | 비동기식 광대역 부호 분할 다중 접속 시스템에서의 셀 탐색 방법 |
JP3964998B2 (ja) * | 1999-01-14 | 2007-08-22 |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 移動局の受信機 |
-
1999
- 1999-06-16 JP JP11169698A patent/JP2000357980A/ja active Pending
-
2000
- 2000-06-08 AU AU51066/00A patent/AU5106600A/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0-06-08 CN CN00801100A patent/CN112058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0-06-08 EP EP20000935580 patent/EP1104954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0-06-08 WO PCT/JP2000/003705 patent/WO2000077943A1/ja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0-06-08 KR KR1020017001948A patent/KR100360729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0-06-08 US US09/762,860 patent/US6782041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6782041B1 (en) | 2004-08-24 |
EP1104954A1 (en) | 2001-06-06 |
KR100360729B1 (ko) | 2002-11-13 |
JP2000357980A (ja) | 2000-12-26 |
CN1314030A (zh) | 2001-09-19 |
KR20010072508A (ko) | 2001-07-31 |
AU5106600A (en) | 2001-01-02 |
WO2000077943A1 (fr) | 2000-12-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0581C (zh) | 无线接收装置、通信终端装置及扩频码鉴别方法 | |
CN1189058C (zh) | 通信终端装置和基站装置 | |
CN1167219C (zh) | Cdma无线电通信设备 | |
CN1279776C (zh) | 小区搜索控制方法,移动站和移动通信系统 | |
CN1402456A (zh) | 移动台装置、移动通信系统和载波检出方法 | |
CN1518840A (zh) | 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通信装置和无线电通信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 |
CN1593067A (zh) | 无线基站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 |
CN101052216A (zh) | 实现小区变更的方法及系统 | |
CN1302492A (zh) | 宽带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使信道同步的设备和方法 | |
CN1175595C (zh) | 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 |
CN1969483A (zh) | 通信终端装置、调度方法以及发送功率导出方法 | |
CN1143564C (zh) | 判定移动站的定址小区的方法以及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 | |
CN1839567A (zh) | 移动通信系统、移动站以及无线控制装置 | |
CN1320000A (zh) | 分配公用分组信道的方法 | |
CN1165128C (zh) | 同步捕获装置和同步捕获方法 | |
CN101075845A (zh) | 一种小区初搜中实现下行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 |
CN1383630A (zh) | 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 |
CN1190022C (zh) | 基站装置、控制站装置和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 |
CN1722640A (zh) | 一种基于多载波的公共物理信道分配方法 | |
CN1306707A (zh) | 通信装置 | |
CN1275275A (zh) | 同步捕获装置及同步捕获方法 | |
CN1296671A (zh) | Cdma接收装置及cdma接收方法 | |
CN1178420C (zh) | 在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预测帧速率的无线通信设备和方法 | |
CN1728863A (zh) | 实现多载波小区建立及重配置的方法 | |
CN100344072C (zh) | Cdma接收装置、移动通信终端装置和基站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