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2057161B - 一种经鼻双极止血电极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经鼻双极止血电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57161B
CN112057161B CN202010943079.7A CN202010943079A CN112057161B CN 112057161 B CN112057161 B CN 112057161B CN 202010943079 A CN202010943079 A CN 202010943079A CN 112057161 B CN112057161 B CN 1120571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connecting rod
limiting
outer tube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4307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57161A (zh
Inventor
王兵
牛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onghu Gao Xi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onghu Gao X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onghu Gao Xi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onghu Gao X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4307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571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571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71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571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71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 A61B18/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by passing a current through the tissue to be heated, e.g. high-frequency curr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 A61B18/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by passing a current through the tissue to be heated, e.g. high-frequency current
    • A61B18/14Probes or electrodes therefor
    • A61B18/1442Probes having pivoting end effectors, e.g. force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053Mechanical features of the instrument of devi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053Mechanical features of the instrument of device
    • A61B2018/00297Means for providing haptic feedback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315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for treatment of particular body parts
    • A61B2018/00321Head or parts thereof
    • A61B2018/00327Ear, nose or throa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571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for achieving a particular surgical effect
    • A61B2018/00589Coagul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经鼻双极止血电极,包括电极头、外管、绝缘连杆、手柄按键、手柄壳、前领帽和后领帽,其中,所述电极头位于所述外管的一端,所述外管的另一端与前领帽连接,所述前领帽旋拧到所述手柄壳,所述手柄按键设置于所述手柄壳上,所述手柄壳的另一端与所述后领帽螺旋连接,所述绝缘连杆设置于所述外管的内部,其一端与所述电极头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前领帽后向所述手柄壳内部延伸。通过高频电缆与高频发生设备相连,当电极头到达需要止血部位时,通过压合手柄按键控制电极头并拢,出血组织或血管会在高频电流的作用下产生热量并迅速的凝结,其中,电极头的夹持力度大,不易变形。

Description

一种经鼻双极止血电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经鼻手术的术中止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鼻双极止血电极。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高频手术器械已经广泛使用于各种手术中,存在的不足有:1、由于其结构特点手柄以上的杆部为直杆不能弯曲和旋转角度,影响使用中的效果;2、由于其结构的特点,两个电极头加持力度不够,且容易变形,如受到外力后电极头变形会导致不能啮合,从而不能实现电凝的功能;3、电气绝缘制作复杂,为了使电极的使用达到绝缘要求,器械的金属杆身及部分电极需要有绝缘材料包裹或者喷涂绝缘材料,这会使制作成本增加,工艺更复杂;4、电极头的夹持力反馈效果差,由于很多止血电极的结构特点,在捏合之后手柄按键并没有力的反馈,给操作者带来一定的不便;5、目前市场上经鼻双极止血电极的操作手柄及外杆等尺寸较大,不便于操作和进入狭小的腔道内开展手术,因此,亟需一种经鼻双极止血电极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经鼻双极止血电极,以解决上面所提到的问题中的至少一个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经鼻双极止血电极,包括电极头、外管、绝缘连杆、手柄按键、手柄壳、前领帽和后领帽,其中,所述电极头位于所述外管的一端,所述外管的另一端与前领帽连接,所述前领帽旋拧到所述手柄壳,所述手柄按键设置于所述手柄壳上,所述手柄壳的另一端与所述后领帽螺旋连接,所述绝缘连杆设置于所述外管的内部,其一端与所述电极头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前领帽后向所述手柄壳内部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按键包括手持部、弹性复位舌和驱动部;其中,所述手柄按键的尾端设有与所述手柄壳的固定轴配合的固定轴孔,所述手柄按键可绕着所述手柄壳的固定轴转动;所述手柄壳的内部装有滑块,所述驱动部设有驱动面,所述驱动面与所述滑块接触,所述固定轴孔设置于所述手持部的一端,所述固定轴孔上安装有旋转轴,所述手持部在外力的按压作用下,可使得所述弹性复位舌旋转,所述驱动面驱动所述滑块向所述固定轴孔的方向滑动,使得滑块一侧的弹簧产生压缩变形,同时带动所述绝缘连杆向所述后领帽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手持部的上表面设有防滑纹。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连杆包括绝缘连杆头段,针双动电极头结构,所述绝缘连杆头段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设有第一凸轴、第二凸轴和第一限位轴长过孔,所述第一限位轴长过孔呈长条形,且贯穿所述绝缘连杆,针对单动电极头结构,所述绝缘连杆头段的一侧设有第一凸轴。所述第一凸轴和所述第二凸轴均为驱动凸轴,用于驱动所述电极头。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包括外管头段,所述电极头包括动电极头和静电极头,所述外管头段的内部设有电极旋转轴,所述电极旋转轴的数量为一个或者两个,当所述电极旋转轴的数量为一个时,所述动电极头可绕着所述电极旋转轴旋转,当所述电极旋转轴的数量为两个时,所述动电极头和所述静电极头可分别绕着相应的所述电极旋转轴旋转。
进一步地,对双动电极头结构,所述外管头段还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位于所述电极旋转轴的上方,其数量为两个,对称地分布于所述外管头段的两侧;对单动电极头结构,即当所述电极旋转轴的数量为一个时,所述外管头段通过所述外管的尺寸实现限位。
进一步地,对双动电极头结构,所述第二凸轴设置于所述第一凸轴的对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动电极头上设置有电极转轴孔、限位轴过孔和驱动滑槽;其中,所述限位轴过孔设置于所述电极转轴孔和所述驱动滑槽之间;当电极头为双动电极头时,所述外管头段的限位孔穿入一个限位轴,所述限位轴之后依次穿过所述动电极头的所述限位轴过孔、绝缘连杆头段的限位轴长过孔和另一个所述动电极头的限位轴过孔后,搭接到所述外管头段的另一个所述限位孔。
进一步地,对单动电极头结构,所述动电极头上设置有旋转轴孔和开口滑槽,所述旋转轴孔与所述电极旋转轴配合,所述开口滑槽与所述第一凸轴配合,通过所述第一凸轴推动单动电极头绕所述电极旋转轴转动。
进一步地,经鼻双极止血电极还包括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绝缘连杆的尾端,包括限位凸起和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凸起设置于所述绝缘连杆的表面上,所述限位凹槽设置于所述滑块朝向所述绝缘连杆的表面上,或者所述限位凸起设置于所述滑块朝向所述绝缘连杆的表面上,所述限位凹槽设置于所述绝缘连杆的表面上,通过将所述限位凸起卡进所述限位凹槽中实现限位。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中的经鼻双极止血电极通过高频电缆与高频发生设备相连,当电极头到达需要止血部位时,通过压合手柄按键控制电极头并拢,出血组织或血管会在高频电流的作用下产生热量并迅速的凝结,其中,电极头的夹持力度大,不易变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经鼻双极止血电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示出的手柄按键处于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示出的绝缘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示出的单动电极头对应的绝缘连杆主体部位的头部的结构示意图(与图6配合);
图5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示出的绝缘连杆的尾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示出的绝缘连杆的头段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示出的绝缘连杆的头段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示出的外管的头段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示出的电极头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10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示出的电极头的内部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11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示出的外管头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示出的外管头段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示出的动电极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示出的动电极头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示出的静电极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示出的单动止血电极头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示出的单动止血电极头处于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示出的双动止血电极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示出的双动止血绝缘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示出的双动止血绝缘连杆的头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示出的双动止血绝缘连杆的尾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示出的绝缘连杆与滑块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示出的双动电极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示出的外管头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示出的双动止血电极头处于闭合状态的限位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示出的双动止血电极头处于张开状态的限位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示出的手柄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电极头;11、动电极头;111、电极转轴孔;112、限位轴过孔;113、驱动滑槽;114、旋转轴孔;115、开口滑槽;12、静电极头;20、外管;21、外管头段;22、电极旋转轴;23、限位孔;24、限位轴长过孔;25、第二凸轴;26、定位圆孔;30、绝缘连杆;31、绝缘连杆头段;32、第一凸轴;34、倒扣;50、手柄按键;51、手持部;52、弹性复位舌;53、滑块;54、固定轴孔;55、驱动部;551、驱动面;56、旋转轴;57、防滑纹;60、手柄壳;70、前领帽;80、后领帽;90、导线;91、限位凸起;92、限位凹槽;94、第二限位结构;95、静电极头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经鼻双极止血电极,如图1至图27所示,包括电极头10、外管20、绝缘连杆30、手柄按键50、手柄壳60、前领帽70和后领帽80,其中,所述电极头10位于所述外管20的一端,所述外管20的另一端与所述前领帽70的连接,所述前领帽70旋拧到所述手柄壳60,所述手柄按键50设置于所述手柄壳60上,所述手柄壳60的另一端与所述后领帽80螺旋连接,所述绝缘连杆30设置于所述外管20的内部,其一端与所述电极头10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前领帽70后向所述手柄壳60内部延伸。
本发明中的经鼻双极止血电极通过高频电缆与高频发生设备相连,当电极头10到达需要止血部位时,通过压合手柄按键50控制电极头10并拢,出血组织或血管会在高频电流的作用下产生热量并迅速的凝结,其中,电极头10的夹持力度大,不易变形。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手柄按键50包括手持部51、弹性复位舌52和驱动部55;其中,所述手柄按键50的尾端设有与所述手柄壳60的固定轴配合的固定轴孔54,所述手柄按键50可绕着所述手柄壳60的固定轴转动;所述手柄壳60的内部装有滑块53,所述驱动部55设有驱动面551,所述驱动面551与所述滑块53接触,所述固定轴孔54设置于所述手持部51的一端,所述固定轴孔54上安装有旋转轴56,所述手持部51在外力的按压作用下,可使得所述弹性复位舌52旋转,所述驱动面551驱动所述滑块53向所述固定轴孔54的方向滑动,使得滑块53右侧的弹簧产生压缩变形,同时带动所述绝缘连杆30向所述后领帽80的方向移动。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手持部51的上表面设有防滑纹57,使得使用者在进行按压时,手部不易打滑。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绝缘连杆30包括绝缘连杆头段31,针双动电极头结构,所述绝缘连杆头段3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设有第一凸轴32、第二凸轴25和限位轴长过孔24,所述限位轴长过孔24呈长条形,且贯穿所述绝缘连杆30,绝缘连杆头段31的一端设有倒扣34,实现与绝缘连杆30的主体部位的连接。针对单动电极头结构,所述绝缘连杆头段31的一侧设有第一凸轴32。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外管20包括外管头段21,所述电极头10包括动电极头11和静电极头12,所述外管头段21的内部设有电极旋转轴22,所述电极旋转轴22的数量为一个或者两个,当所述电极旋转轴22的数量为一个时,所述动电极头11可绕着所述电极旋转轴22旋转,当所述电极旋转轴22的数量为两个时,所述动电极头11和所述静电极头12可分别绕着相应的所述电极旋转轴22旋转。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对双动电极头结构,所述外管头段21还设置有限位孔23,其数量为两个,对称地分布于所述外管头段21的两侧,其中一个所述限位孔23位于所述电极旋转轴22的上方,另一侧的限位孔23位于电极旋转轴22的下方。外管头段21的侧面上还设有定位圆孔26,用于实现外管头段21的定位;对单动电极头结构,即当所述电极旋转轴22的数量为一个时,所述外管头段21通过其自身的结构形状实现限位。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轴25设置于所述绝缘连杆头段31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限位轴长过孔24贯穿所述绝缘连杆头段31的宽度方向。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动电极头11上设置有电极转轴孔111、限位轴过孔112和驱动滑槽113;其中,所述限位轴过孔112设置于所述电极转轴孔111和所述驱动滑槽113之间;当电极头10为双动电极头时,所述外管头段21的限位孔23穿入一个限位轴,所述限位轴依次穿过所述限位轴过孔112、所述限位轴长过孔24和另一个所述动电极头11的限位轴过孔112后,搭接到所述外管头段21的另一个所述限位孔23。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动电极头11上设置有旋转轴孔114和开口滑槽115,其中,旋转轴孔114呈圆形通孔。所述旋转轴孔114与所述电极旋转轴22配合,所述开口滑槽115与所述第一凸轴32配合,通过所述第一凸轴32推动单动电极头绕所述电极旋转轴22转动。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经鼻双极止血电极还包括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绝缘连杆30的尾端,包括限位凸起91和限位凹槽92,所述限位凸起91设置于所述绝缘连杆30的表面上,所述限位凹槽92设置于所述滑块53朝向所述绝缘连杆30的表面上,或者所述限位凸起91设置于所述滑块53朝向所述绝缘连杆30的表面上,所述限位凹槽92设置于所述绝缘连杆30的表面上,通过将所述限位凸起91卡进所述限位凹槽92中实现限位。
经鼻双极止血电极的外管20采用3.2mm外径的不锈钢管,直径小于目前同类器械的外径,目前很多同类器械的外径在4mm以上,外管20的管内穿有可以沿外管20的轴向伸缩活动的绝缘连杆30和两根连通电极头10的导线90。此不锈钢管可以根据实施者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弯曲定型,同时由于内部绝缘连杆30与不锈钢外管之间存在间隙,所以在适当的弯曲下,绝缘连杆30与不锈钢外管仍可以相对运动,不会发生卡死,从而不影响电极头10的开合功能。同时不锈钢外管及绝缘连杆30由于在电极头10的一端有第二限位结构94和静电极头固定槽95,可具有相对的限位,使得转动外管20时,绝缘连杆30及电极头10,内部的导线90,会一起旋转一定的角度,从而实现了在一定的角度内旋转的功能,满足使用人员操作时因某些原因需要调整整体弯曲程度和电极头10的旋转角度的需求。
电极头10的结构可以采用单动形式,即一个电极头固定不动,作为静电极头12,另一个电极头可以在绝缘连杆30的作用下打开和闭合;亦可采用双动形式,即两个电极头均可在绝缘连杆30的作用下打开和闭合;电极头10的运动机构取消了同类器械的连杆机构,使得结构空间更加紧凑,电极头10运动机构的构成(以单动形式为例):动电极头11上设置一个旋转轴孔114,外管20的头端内侧上有对应的电极旋转轴22,此动电极头11绕此电极旋转轴22旋转,同时动电极头11上设置一个开口滑槽115,绝缘连杆头段上设计一个第一凸轴32,此第一凸轴32在开口滑槽115内,绝缘连杆30前后移动,此第一凸轴32与开口滑槽115相接触同时一起前后移动从而推动此动电极头11绕着旋转轴孔114内的轴进行摆动,从而实现了动电极头11的开合动作。双动电极头原理一样,由单个的电极头开合动作变为两侧的两个电极头相对的开合动作。
本发明实现运动和传递力的重要零件是绝缘连杆30,具有直径小,可以在不锈钢外管内轻松的进退滑动,同时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绝缘工艺,将此部件设计为高分子材质,即有较高的强度,又不会导电,同时此部件有导线90的两个导向槽,供布置导线用,两根导线90分别穿入后与头端的电极头10连接。本发明通过材质的选择将绝缘工艺大大简化,也降低了器械的成本。
同类双极止血电极的手柄按键大多采用的连杆滑块机构或者杠杆机构,此类手柄按键的结构相对较复杂,零件较多,关键是限制了手柄按键结构的体积大小,使得手柄按键不能设计的过小。本发明采用更加简单的结构,将驱动部55与滑块53相接触,滑块53中心有通孔,绝缘连杆30穿入此通孔,滑块53可以带动绝缘连杆30一起动作,手柄按键50的尾端绕一个旋转轴56进行旋转,此旋转轴56固定在手柄壳60上,手柄按键50被按下的过程中,绕着旋转轴56旋转,驱动部55与滑块53接触位置会对滑块53产生向后的推力,持续的下按,驱动部55与滑块53的接触点会产生相对运动,持续对滑块53产生向后的推力,滑块53的移动会带动穿入其通孔的绝缘连杆30的移动,绝缘连杆30的移动又会拉动电极头10的闭合。在此过程中电极头10的运动与手柄按键50相关联,能够形成很好的力的反馈,当电极头10闭合后手柄按键50会感受到一定的阻力。这将对操作者有一定的好处,会提高操作精度等。
绝缘连杆30可以在外力作用下在滑块53内转动一定角度,同时绝缘连杆30又需要被限位,防止在向后拉伸的过程,即电极头闭合的过程中与滑块53中出现相对滑动,如果出现滑动会导致结构失效。此限位结构可通过图5和图22两种方案实现,此两种方案均可实现限位,同时又允许绝缘连杆30和滑块53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相对的角度旋转。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3.2mm的不锈钢管和手柄按键50的特殊结构设计,尤其是本发明将手柄按键50设计的更加纤细,使用者单手捏住,动作幅度更小,同时手柄按键50上增加防滑纹57和贴合手型的凹槽,使得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更加方便,另外手柄按键50还有协助复位的弹性复位舌52,手柄按键50为注塑件,材质为高分子材质。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优点:
优点1:杆径纤细,便于手术的操作。
本发明采用外管20为不锈钢外杆,直径3.2mm,使得本器械更容易进入狭小病变部位。
优点2: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本发明手柄控制结构与电极头的动作机构均实现了简单化和尽量的小巧,同时部分连接件采用的高分子材质,有效的提高了绝缘特性,减少了制作工艺,能够有效的降低成本。
优点3:可以旋转电极头10,满足手术不同需求。本发明的外管20和绝缘连杆30可以在外力下旋转一定角度。从而可以允许操作者在使用时根据实际情况的旋转电极头10到一定的角度实施手术。
优点4:外管20可以适度弯曲角度满足手术不同需求。本发明的外管20可以适度的弯曲,不影响功能,本发明的结构特点为外管20为金属管,内部的绝缘连杆30采用高分子材质,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同时外管20的外径与绝缘连杆30的内径之间有一定缝隙,因此器械杆部能够允许外管20一定变形下实现设计功能。基于本发明的如上特点,本器械在使用时允许操作者对器械金属杆部位适度的弯曲,以便更好的进行手术。
优点5:电极头10分为单动和双动两种,电极头10开合角度足够大,且具有一定强度。本发明可以实现两种电极头的动作方案,一种是单动,一种是双动,如前面所述的,无论是单动还是双动都能实现较大角度的张开,更有利于对被止血组织的夹持止血操作。
优点6:手柄处操作反馈好,动作更加精细,手柄易于拿捏,操作幅度小。本发明的手柄按键50,由于采用了前面所述的结构,可使得手柄按键50的动作与电极头10的动作实现联动,电极头10的受力情况会反馈到操作者手指上,有利于操作者的使用,同时手柄按键50的动作幅度减小,使操作者的手指不必用较大的动作幅度才能实现操作。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经鼻双极止血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头、外管、绝缘连杆、手柄按键、手柄壳、前领帽和后领帽,其中,所述电极头位于所述外管的一端,所述外管的另一端与前领帽连接,所述前领帽旋拧到所述手柄壳,所述手柄按键设置于所述手柄壳上,所述手柄壳的另一端与所述后领帽螺旋连接,所述绝缘连杆设置于所述外管的内部,其一端与所述电极头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前领帽后向所述手柄壳内部延伸;
所述手柄按键包括手持部、弹性复位舌和驱动部;其中,所述手柄按键的尾端设有与所述手柄壳的固定轴配合的固定轴孔,所述手柄按键可绕着所述手柄壳的固定轴转动;所述手柄壳的内部装有滑块,所述驱动部设有驱动面,所述驱动面与所述滑块接触,所述固定轴孔设置于所述手持部的一端,所述固定轴孔上安装有旋转轴,所述手持部在外力的按压作用下,可使得所述弹性复位舌旋转,所述驱动面驱动所述滑块向所述固定轴孔的方向滑动,使得滑块一侧的弹簧产生压缩变形,同时带动所述绝缘连杆向所述后领帽的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鼻双极止血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的上表面设有防滑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鼻双极止血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连杆包括绝缘连杆头段,针对双动电极头结构,所述绝缘连杆头段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设有第一凸轴、第二凸轴和第一限位轴长过孔,所述第一限位轴长过孔呈长条形,且贯穿所述绝缘连杆,针对单动电极头结构,所述绝缘连杆头段的一侧设有第一凸轴,所述第一凸轴和所述第二凸轴均为驱动凸轴,用于驱动所述电极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经鼻双极止血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包括外管头段,所述电极头包括动电极头和静电极头,所述外管头段的内部设有电极旋转轴,所述电极旋转轴的数量为一个或者两个,当所述电极旋转轴的数量为一个时,所述动电极头可绕着所述电极旋转轴旋转,当所述电极旋转轴的数量为两个时,所述动电极头和所述静电极头可分别绕着相应的所述电极旋转轴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经鼻双极止血电极,其特征在于,对双动电极头结构,所述外管头段还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位于所述电极旋转轴的上方,其数量为两个,对称地分布于所述外管头段的两侧;对单动电极头结构,即当所述电极旋转轴的数量为一个时,所述外管头段通过所述外管的尺寸实现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经鼻双极止血电极,其特征在于,对双动电极头结构,所述第二凸轴设置于所述第一凸轴的对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经鼻双极止血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电极头上设置有电极转轴孔、限位轴过孔和驱动滑槽;其中,所述限位轴过孔设置于所述电极转轴孔和所述驱动滑槽之间;当电极头为双动电极头时,所述外管头段的限位孔穿入一个限位轴,所述限位轴之后依次穿过所述动电极头的所述限位轴过孔、绝缘连杆头段的限位轴长过孔和另一个所述动电极头的限位轴过孔后,搭接到所述外管头段的另一个所述限位孔。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经鼻双极止血电极,其特征在于,对单动电极头结构,所述动电极头上设置有旋转轴孔和开口滑槽,所述旋转轴孔与所述电极旋转轴配合,所述开口滑槽与所述第一凸轴配合,通过所述第一凸轴推动单动电极头绕所述电极旋转轴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鼻双极止血电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绝缘连杆的尾端,包括限位凸起和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凸起设置于所述绝缘连杆的表面上,所述限位凹槽设置于所述滑块朝向所述绝缘连杆的表面上,或者所述限位凸起设置于所述滑块朝向所述绝缘连杆的表面上,所述限位凹槽设置于所述绝缘连杆的表面上,通过将所述限位凸起卡进所述限位凹槽中实现限位。
CN202010943079.7A 2020-09-09 2020-09-09 一种经鼻双极止血电极 Active CN1120571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43079.7A CN112057161B (zh) 2020-09-09 2020-09-09 一种经鼻双极止血电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43079.7A CN112057161B (zh) 2020-09-09 2020-09-09 一种经鼻双极止血电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7161A CN112057161A (zh) 2020-12-11
CN112057161B true CN112057161B (zh) 2025-03-07

Family

ID=73663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43079.7A Active CN112057161B (zh) 2020-09-09 2020-09-09 一种经鼻双极止血电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57161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804366U (zh) * 2017-06-19 2018-09-04 杭州汇大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双极电凝分离钳的钳杆
CN210130893U (zh) * 2019-04-12 2020-03-10 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 一种腹腔镜手术钳
CN212346711U (zh) * 2020-09-09 2021-01-15 北京鸿鹄高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经鼻双极止血电极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29147U (zh) * 2009-09-28 2010-07-21 徐志明 双极单动夹电凝钳
CN202086579U (zh) * 2011-05-24 2011-12-28 胡伟九 高频双极闭合切割钳闭合切割钳头装置
CN202619841U (zh) * 2012-05-22 2012-12-26 胡伟九 多功能腹腔镜手术切除器
CN205041479U (zh) * 2015-09-30 2016-02-24 姜晓兵 一种神经内镜外科术中止血装置
CN206333931U (zh) * 2016-09-06 2017-07-18 瑞克斡(北京)医疗器械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微创手术的显微持针钳
CN206979573U (zh) * 2017-01-18 2018-02-09 武汉贝秀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经鼻双极电凝器械
CN207356113U (zh) * 2017-03-08 2018-05-15 美茵(北京)医疗器械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免管内冲洗的显微手术钳
CN107961054A (zh) * 2017-12-11 2018-04-27 美茵(北京)医疗器械研发有限公司 拆装方便的微创止血钳
EP3578125B1 (de) * 2018-06-08 2024-05-08 Erbe Elektromedizin GmbH Laparoskopisches zangeninstrument
CN109009419B (zh) * 2018-06-28 2024-11-08 南京首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术用电极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804366U (zh) * 2017-06-19 2018-09-04 杭州汇大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双极电凝分离钳的钳杆
CN210130893U (zh) * 2019-04-12 2020-03-10 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 一种腹腔镜手术钳
CN212346711U (zh) * 2020-09-09 2021-01-15 北京鸿鹄高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经鼻双极止血电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7161A (zh) 2020-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27838B2 (en)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n electrosurgical procedure
JP5160050B2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
US5514134A (en) Bipolar electrosurgical scissors
US9456733B2 (en) Endoscopic instrument having a deflectable distal tool
US9308012B2 (en) Articulating surgical apparatus
CN101396301B (zh) 外科手术装置
US9060780B2 (en)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shafts for surgical instruments
US20160270842A1 (en) Electrosurgical device having controllable current paths
US8529565B2 (en) Ultrasonic operating apparatus
US20100331742A1 (en) Surgical operating apparatus
US6953430B2 (en) Pincerlike instrument for endoscope
US20080171938A1 (en) Ultrasonic operating apparatus
JP5892593B2 (ja) 医療用処置具
EP1372487A1 (en) Electrosurgical instrument reducing flashover
JPH06343644A (ja) 外科用腹腔鏡器械
EP0739188A1 (en) Cutting and coagulating forceps
CN108210068B (zh) 电凝止血钳
CN112057161B (zh) 一种经鼻双极止血电极
CN212346711U (zh) 一种经鼻双极止血电极
JP2010142279A (ja) 処置具
CN212281619U (zh) 电凝钳
CN201719370U (zh) 用于软膜下横切和皮层电灼的微型管状电凝镊/器
JPH09276283A (ja) 内視鏡用鉗子
CN112022340B (zh) 电凝钳
CN220124800U (zh) 手动可转向电凝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