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52127B - 一种用于双机热备环境的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双机热备环境的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052127B CN112052127B CN202011086990.7A CN202011086990A CN112052127B CN 112052127 B CN112052127 B CN 112052127B CN 202011086990 A CN202011086990 A CN 202011086990A CN 112052127 B CN112052127 B CN 11205212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oud platform
- configuration data
- standby
- main
- backu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48—Management of the data involved in backup or backup restor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58—Management of the backup or restore process
- G06F11/1469—Backup restoration techniqu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G06F16/275—Synchronous repl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Hardware Redundanc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双机热备环境的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当主云平台产生配置数据时,主云平台将配置数据存入第一本地数据库并将其备份至备云平台,备云平台接收所述配置数据后将其存入第二本地数据库;若备节点不存在,主云平台将配置数据存入所述第一本地数据库并将其存入缓存模块;当备节点新加入双机热备环境中时,主云平台获取所述缓存模块中的配置数据并将其批量备份至备云平台,备云平台接收后将其存入第二本地数据库。本发明的用于双机热备环境的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当主云平台重启,或两个平台发生主备切换时,不需要进行数据同步,降低主备切换的时间,降低了数据同步的复杂性,提高了云平台系统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同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双机热备环境的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云平台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大,保证云平台的可靠性变得越来越重要,用户对于云平台的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HA(High Availability,高可用性)是一种保证系统高可用性的技术,实现高可用性的关键是消除单点故障,最大限度地减少停机和服务中断时间。双机热备是实现HA的一种方式,即云平台系统同时部署在两台服务器节点上,正常情况是一台服务器节点上的云平台对外提供服务,为主节点;另一个节点为空闲状态不提供服务,为备节点。当正常运行的云平台主节点出现重启或故障时,会发生主备切换,切换至另一台空闲状态的备节点继续提供服务。
现有云平台系统配置方式为,双机热备环境在系统部署完成后,有一台服务器节点被选为主节点,作为对外提供服务的云平台。用户通过登录主云平台进行配置,配置数据在本地数据库中进行保存。当主节点发生故障或重启时,备节点的云平台会接管业务,重新对外提供服务。在主备节点发生切换的时候,云平台底层通过DRBD(DistributedReplicated Block Device,分布式复制块设备)机制将主节点的数据库全部数据批量拷贝到另一个节点的数据库中。由于DRBD机制较为繁琐,出现故障后不易恢复,在主备切换过程中需要进行DRBD节点的数据拷贝,影响了主备切换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双机热备环境的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当主云平台重启,或两个平台发生主备切换时,不需要进行数据同步,降低主备切换的时间,降低了数据同步的复杂性,提高了云平台系统的稳定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双机热备环境的数据同步方法,应用于双机热备环境,所述双机热备环境包括:运行在主节点上的主云平台和运行在备节点上的备云平台,包括:
当所述主云平台产生配置数据时,所述主云平台将所述配置数据存入第一本地数据库并将其备份至所述备云平台,所述备云平台接收所述配置数据后将其存入第二本地数据库;
若所述备节点不存在,所述主云平台将所述配置数据存入所述第一本地数据库并将其存入缓存模块;
当所述备节点新加入所述双机热备环境中时,所述主云平台获取所述缓存模块中的配置数据并将其批量备份至所述备云平台,所述备云平台接收后将其存入所述第二本地数据库。
优选地,所述当所述双机热备环境中主节点上的主云平台产生配置数据时,主云平台将所述配置数据存入第一本地数据库并将其备份至备节点上的备云平台,备云平台接收所述配置数据后将其存入第二本地数据库,包括:
所述双机热备环境中主节点上的主云平台接收用户输入的配置数据;
所述主云平台的实时备份模块将所述配置数据写入所述主云平台的第一本地数据库并将所述配置数据备份至所述双机热备环境中备节点上的备云平台中的实时备份消息处理模块;
所述实时备份消息处理模块接收所述配置数据并将其写入所述备云平台的第二本地数据库。
优选地,所述若所述备节点不存在,主云平台将所述配置数据存入所述第一本地数据库并将其存入缓存模块,包括:
所述双机热备环境中主节点上的主云平台接收用户输入的配置数据;
所述主云平台的实时备份模块检查所述备节点是否存在,若所述备节点不存在,将所述配置数据写入所述主云平台的缓存模块和所述第一本地数据库中。
优选地,所述当所述备节点新加入所述双机热备环境中时,主云平台获取所述缓存模块中的配置数据并将其批量备份至所述备云平台,所述备云平台接收后将其存入所述第二本地数据库,包括:
当所述主云平台检测到所述备节点新加入所述双机热备环境中时,向所述主云平台的批量备份模块发送批量备份指令;
所述批量备份模块接收所述批量备份指令,获取所述缓存模块中的配置数据并将其批量备份至所述备云平台中的批量备份消息处理模块;
所述批量备份消息处理模块接收批量备份的配置数据后将其存入所述备云平台中的所述第二本地数据库中。
优选地,用户可通过客户端登入所述主云平台,对所述主云平台进行配置;所述批量备份的配置数据为从未备份至所述备云平台的增量数据;当所述主云平台与所述备云平台进行主备切换时,使用所述备云平台提供服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双机热备环境的数据同步装置,包括:主云平台和备云平台;
当所述双机热备环境中主节点上的主云平台产生配置数据时,主云平台将所述配置数据存入第一本地数据库并将其备份至备节点上的备云平台,备云平台接收所述配置数据后将其存入第二本地数据库;
若所述备节点不存在,主云平台将所述配置数据存入所述第一本地数据库并将其存入缓存模块;
当所述备节点新加入所述双机热备环境中时,主云平台获取所述缓存模块中的配置数据并将其批量备份至所述备云平台,所述备云平台接收后将其存入所述第二本地数据库。
优选地,所述当所述双机热备环境中主节点上的主云平台产生配置数据时,主云平台将所述配置数据存入第一本地数据库并将其备份至备节点上的备云平台,备云平台接收所述配置数据后将其存入第二本地数据库,包括:
所述双机热备环境中主节点上的主云平台接收用户输入的配置数据;
所述主云平台的实时备份模块将所述配置数据写入所述主云平台的第一本地数据库并将所述配置数据备份至所述双机热备环境中备节点上的备云平台中的实时备份消息处理模块;
所述实时备份消息处理模块接收所述配置数据并将其写入所述备云平台的第二本地数据库。
优选地,所述若所述备节点不存在,主云平台将所述配置数据存入所述第一本地数据库并将其存入缓存模块,包括:
所述双机热备环境中主节点上的主云平台接收用户输入的配置数据;
所述主云平台的实时备份模块检查所述备节点是否存在,若所述备节点不存在,将所述配置数据写入所述主云平台的缓存模块和所述第一本地数据库中。
优选地,所述当所述备节点新加入所述双机热备环境中时,主云平台获取所述缓存模块中的配置数据并将其批量备份至所述备云平台,所述备云平台接收后将其存入所述第二本地数据库,包括:
当所述主云平台检测到所述备节点新加入所述双机热备环境中时,向所述主云平台的批量备份模块发送批量备份指令;
所述批量备份模块接收所述批量备份指令,获取所述缓存模块中的配置数据并将其批量备份至所述备云平台中的批量备份消息处理模块;
所述批量备份消息处理模块接收批量备份的配置数据后将其存入所述备云平台中的所述第二本地数据库中。
用户可通过客户端登入所述主云平台,对所述主云平台进行配置;所述批量备份的配置数据为从未备份至所述备云平台的增量数据;当所述主云平台与所述备云平台进行主备切换时,使用所述备云平台提供服务。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双机热备环境的数据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具体应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具体应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具体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双机热备环境的数据同步方法,应用于双机热备环境,所述双机热备环境包括:运行在主节点上的主云平台和运行在备节点上的备云平台,如图1所示,包括:
S1、当所述主云平台产生配置数据时,所述主云平台将所述配置数据存入第一本地数据库并将其备份至所述备云平台,所述备云平台接收所述配置数据后将其存入第二本地数据库;
S2、若所述备节点不存在,所述主云平台将所述配置数据存入所述第一本地数据库并将其存入缓存模块;
S3、当所述备节点新加入所述双机热备环境中时,所述主云平台获取所述缓存模块中的配置数据并将其批量备份至所述备云平台,所述备云平台接收后将其存入所述第二本地数据库。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当用户通过客户端登入双机热备环境中运行在主节点上的主云平台并对主云平台进行配置时,主云平台就会产生相应的配置数据,一旦产生配置数据,主云平台不仅将该配置数据存入自身的第一本地数据库中,还实时将其备份到运行在双机热备环境中的备节点的备云平台上;但是,如果备节点不存在,就无法将配置数据备份至备云平台,这时,主云平台不仅将配置数据存入自身的第一本地数据库中还将配置数据存入自身的缓存模块中;等所述备节点新加入双机热备环境中时,主云平台将缓存模块中的配置数据再批量备份至备云平台;备云平台在任何情况下接收到配置数据都是存入自身的第二本地数据库。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当运行在主节点上的主云平台进行配置时,主云平台发送实时备份消息到备节点上的备云平台,备云平台收到消息后将配置数据写入数据库,当备云平台重启或新加入到双机热备环境中时,发送批量备份消息,将主云平台的数据同步至备云平台,当主云平台重启,或两个平台发生主备切换时,不需要进行数据同步,降低主备切换的时间,降低了数据同步的复杂性,提高了云平台系统的稳定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双机热备环境的数据同步方法,所述当所述双机热备环境中主节点上的主云平台产生配置数据时,主云平台将所述配置数据存入第一本地数据库并将其备份至备节点上的备云平台,备云平台接收所述配置数据后将其存入第二本地数据库,包括:
所述双机热备环境中主节点上的主云平台接收用户输入的配置数据;
所述主云平台的实时备份模块将所述配置数据写入所述主云平台的第一本地数据库并将所述配置数据备份至所述双机热备环境中备节点上的备云平台中的实时备份消息处理模块;
所述实时备份消息处理模块接收所述配置数据并将其写入所述备云平台的第二本地数据库。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当用户通过客户端登入双机热备环境中运行在主节点上的主云平台并对主云平台进行配置时,主云平台就会产生相应的配置数据;所述主云平台的实时备份模块不仅将备份数据写入主云平台自身的第一本地数据库,还将该配置数据发送到备云平台中的实时备份消息处理模块中进行备份;实时备份消息处理模块接收配置数据后将其写入备云平台自身的第二本地数据库中;
例如,如图2所示:
主云平台在开始写入配置数据前,备节点就已存在,图中有两个节点HOST A和HOST B分别代表主节点和备节点,节点上分别运行了相同的云平台系统,组成双机热备环境,当双机热备环境中的主云平台产生配置数据时,数据同步方法为:
1、云平台的实时备份模块发送实时备份消息到备云平台;
2、主云平台将配置数据写入本地数据库;
3、备云平台的实时备份消息处理模块,处理实时备份消息;
4、备云平台处理实时备份消息后将配置数据写入本地数据库。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云平台在产生配置数据时,主云平台的实时备份模块就会将备份数据实时发送到备云平台的实时备份消息处理模块中进行备份,提升了数据同步的便利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双机热备环境的数据同步方法,所述若所述备节点不存在,主云平台将所述配置数据存入所述第一本地数据库并将其存入缓存模块,包括:
所述双机热备环境中主节点上的主云平台接收用户输入的配置数据;
所述主云平台的实时备份模块检查所述备节点是否存在,若所述备节点不存在,将所述配置数据写入所述主云平台的缓存模块和所述第一本地数据库中。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当用户通过客户端登入双机热备环境中运行在主节点上的主云平台并对主云平台进行配置时,主云平台就会产生相应的配置数据;主云平台上的实时备份模块检查备节点是否存在,如果备节点不存在,就无法将配置数据备份,这时,就将配置数据写入主云平台的缓存模块和第一本地数据库中,备用;
例如,如图3所示:
当主云平台产生配置数据时,备节点不存在或备节点离开时的处理流程为:
1、主云平台产生配置数据,配置数据经过实时备份模块处理;
2、实时备份模块处理配置数据时判断消息发送失败或备节点不存在,将配置数据写入缓存模块,同时将配置数据写入本地数据库;
3、缓存模块数据作为批量备份时的数据使用,缓存模块保存的数据为未备份到备节点的数据,保证批量备份时发送的数据为增量数据,提高批量备份的效率,当需要批量备份时发送的数据为未成功备份到备节点的数据,已备份的数据不会再次发送。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实施例主云平台的实时备份模块检查备节点是否存在,若备节点不存在将配置数据不仅存入主云平台自身的第一本地数据库,还事先将其存入主云平台的缓存模块中备用,提升了系统对配置数据的管理能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双机热备环境的数据同步方法,所述当所述备节点新加入所述双机热备环境中时,主云平台获取所述缓存模块中的配置数据并将其批量备份至所述备云平台,所述备云平台接收后将其存入所述第二本地数据库,包括:
当所述主云平台检测到所述备节点新加入所述双机热备环境中时,向所述主云平台的批量备份模块发送批量备份指令;
所述批量备份模块接收所述批量备份指令,获取所述缓存模块中的配置数据并将其批量备份至所述备云平台中的批量备份消息处理模块;
所述批量备份消息处理模块接收批量备份的配置数据后将其存入所述备云平台中的所述第二本地数据库中。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当主平台检测到备节点加入双机热备环境中时,立即向主云平台的批量备份模块发送批量备份指令;主云平台的批量备份模块获取缓存模块中的配置数据并将其备份至备云平台即批量发送到备云平台中的批量备份消息处理模块;批量备份消息处理模块接收后将其存入备云台自身的第二本地数据库中;
例如,如图4所示:
当备节点新加入或重新加入集群时的处理流程为:
1、当主云平台感知到备节点加入时,通知批量备份模块;
2、批量备份模块收到备节点加入消息,从缓存模块获取之前缓存的配置数据,发送批量备份消息;
3、备云平台的批量备份消息处理模块收到批量备份消息后,将批量备份数据写入本地数据库。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实施例在备节点新加入双机热备环境中时,主云平台中的批量备份模块将之前没有备份至备云台存在缓存模块中的配置数据批量备份至备云台的批量备份消息处理模块中,批量备份消息处理模块接收后存入备云台自身的第二本地数据库中,提升了数据备份的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双机热备环境的数据同步方法,用户可通过客户端登入所述主云平台,对所述主云平台进行配置;所述批量备份的配置数据为从未备份至所述备云平台的增量数据;当所述主云平台与所述备云平台进行主备切换时,使用所述备云平台提供服务。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用户通过在客户端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等建立与主云平台服务器的连接,这样用户就可以通过对客户端进行操作来实现对主云平台进行配置,使用主云平台的功能等;缓存模块保存的数据为未备份到备节点的数据,保证批量备份时发送的数据为增量数据,当需要批量备份时发送的数据为未成功备份到备节点的数据,已备份的数据不会再次发送;因为主云平台和备云平台在主备切换之前就已经进行了数据同步,所以在主备切换时,直接使用备云平台提供服务即可。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实施例用户可通过客户端登入主云平台对主云平台进行配置,提升了用户的体验,从缓存模块中获取的批量备份的数据为从未备份至备云平台的增量数据,等备节点加入双机热备环境中时,将其备份至备云平台,提升了数据备份的效率,当发生主备切换时,只需要使备云平台重新对外提供服务,不需要进行任何数据同步,减少了主备切换的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双机热备环境的数据同步装置,包括:主云平台和备云平台;
当所述双机热备环境中主节点上的主云平台产生配置数据时,主云平台将所述配置数据存入第一本地数据库并将其备份至备节点上的备云平台,备云平台接收所述配置数据后将其存入第二本地数据库;
若所述备节点不存在,主云平台将所述配置数据存入所述第一本地数据库并将其存入缓存模块;
当所述备节点新加入所述双机热备环境中时,主云平台获取所述缓存模块中的配置数据并将其批量备份至所述备云平台,所述备云平台接收后将其存入所述第二本地数据库。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当用户通过客户端登入双机热备环境中运行在主节点上的主云平台并对主云平台进行配置时,主云平台就会产生相应的配置数据,一旦产生配置数据,主云平台不仅将该配置数据存入自身的第一本地数据库中,还实时将其备份到运行在双机热备环境中的备节点的备云平台上;但是,如果备节点不存在,就无法将配置数据备份至备云平台,这时,主云平台不仅将配置数据存入自身的第一本地数据库中还将配置数据存入自身的缓存模块中;等所述备节点新加入双机热备环境中时,主云平台将缓存模块中的配置数据再批量备份至备云平台;备云平台在任何情况下接收到配置数据都是存入自身的第二本地数据库。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当运行在主节点上的主云平台进行配置时,主云平台发送实时备份消息到备节点上的备云平台,备云平台收到消息后将配置数据写入数据库,当备云平台重启或新加入到双机热备环境中时,发送批量备份消息,将主云平台的数据同步至备云平台,当主云平台重启,或两个平台发生主备切换时,不需要进行数据同步,降低主备切换的时间,降低了数据同步的复杂性,提高了云平台系统的稳定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双机热备环境的数据同步装置,所述当所述双机热备环境中主节点上的主云平台产生配置数据时,主云平台将所述配置数据存入第一本地数据库并将其备份至备节点上的备云平台,备云平台接收所述配置数据后将其存入第二本地数据库,包括:
所述双机热备环境中主节点上的主云平台接收用户输入的配置数据;
所述主云平台的实时备份模块将所述配置数据写入所述主云平台的第一本地数据库并将所述配置数据备份至所述双机热备环境中备节点上的备云平台中的实时备份消息处理模块;
所述实时备份消息处理模块接收所述配置数据并将其写入所述备云平台的第二本地数据库。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当用户通过客户端登入双机热备环境中运行在主节点上的主云平台并对主云平台进行配置时,主云平台就会产生相应的配置数据;所述主云平台的实时备份模块不仅将备份数据写入主云平台自身的第一本地数据库,还将该配置数据发送到备云平台中的实时备份消息处理模块中进行备份;实时备份消息处理模块接收配置数据后将其写入备云平台自身的第二本地数据库中;
例如,如图2所示:
主云平台在开始写入配置数据前,备节点就已存在,图中有两个节点HOST A和HOST B分别代表主节点和备节点,节点上分别运行了相同的云平台系统,组成双机热备环境,当双机热备环境中的主云平台产生配置数据时,数据同步方法为:
1、云平台的实时备份模块发送实时备份消息到备云平台;
2、主云平台将配置数据写入本地数据库;
3、备云平台的实时备份消息处理模块,处理实时备份消息;
4、备云平台处理实时备份消息后将配置数据写入本地数据库。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云平台在产生配置数据时,主云平台的实时备份模块就会将备份数据实时发送到备云平台的实时备份消息处理模块中进行备份,提升了数据同步的便利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双机热备环境的数据同步装置,所述若所述备节点不存在,主云平台将所述配置数据存入所述第一本地数据库并将其存入缓存模块,包括:
所述双机热备环境中主节点上的主云平台接收用户输入的配置数据;
所述主云平台的实时备份模块检查所述备节点是否存在,若所述备节点不存在,将所述配置数据写入所述主云平台的缓存模块和所述第一本地数据库中。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当用户通过客户端登入双机热备环境中运行在主节点上的主云平台并对主云平台进行配置时,主云平台就会产生相应的配置数据;主云平台上的实时备份模块检查备节点是否存在,如果备节点不存在,就无法将配置数据备份,这时,就将配置数据写入主云平台的缓存模块和第一本地数据库中,备用;
例如,如图3所示:
当主云平台产生配置数据时,备节点不存在或备节点离开时的处理流程为:
1、主云平台产生配置数据,配置数据经过实时备份模块处理;
2、实时备份模块处理配置数据时判断消息发送失败或备节点不存在,将配置数据写入缓存模块,同时将配置数据写入本地数据库;
3、缓存模块数据作为批量备份时的数据使用,缓存模块保存的数据为未备份到备节点的数据,保证批量备份时发送的数据为增量数据,提高批量备份的效率,当需要批量备份时发送的数据为未成功备份到备节点的数据,已备份的数据不会再次发送。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实施例主云平台的实时备份模块检查备节点是否存在,若备节点不存在将配置数据不仅存入主云平台自身的第一本地数据库,还事先将其存入主云平台的缓存模块中备用,提升了系统对配置数据的管理能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双机热备环境的数据同步装置,所述当所述备节点新加入所述双机热备环境中时,主云平台获取所述缓存模块中的配置数据并将其批量备份至所述备云平台,所述备云平台接收后将其存入所述第二本地数据库,包括:
当所述主云平台检测到所述备节点新加入所述双机热备环境中时,向所述主云平台的批量备份模块发送批量备份指令;
所述批量备份模块接收所述批量备份指令,获取所述缓存模块中的配置数据并将其批量备份至所述备云平台中的批量备份消息处理模块;
所述批量备份消息处理模块接收批量备份的配置数据后将其存入所述备云平台中的所述第二本地数据库中。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当主平台检测到备节点加入双机热备环境中时,立即向主云平台的批量备份模块发送批量备份指令;主云平台的批量备份模块获取缓存模块中的配置数据并将其备份至备云平台即批量发送到备云平台中的批量备份消息处理模块;批量备份消息处理模块接收后将其存入备云台自身的第二本地数据库中;
例如,如图4所示:
当备节点新加入或重新加入集群时的处理流程为:
1、当主云平台感知到备节点加入时,通知批量备份模块;
2、批量备份模块收到备节点加入消息,从缓存模块获取之前缓存的配置数据,发送批量备份消息;
3、备云平台的批量备份消息处理模块收到批量备份消息后,将批量备份数据写入本地数据库。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实施例在备节点新加入双机热备环境中时,主云平台中的批量备份模块将之前没有备份至备云台存在缓存模块中的配置数据批量备份至备云台的批量备份消息处理模块中,批量备份消息处理模块接收后存入备云台自身的第二本地数据库中,提升了数据备份的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双机热备环境的数据同步装置,用户可通过客户端登入所述主云平台,对所述主云平台进行配置;所述批量备份的配置数据为从未备份至所述备云平台的增量数据;当所述主云平台与所述备云平台进行主备切换时,使用所述备云平台提供服务。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用户通过在客户端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等建立与主云平台服务器的连接,这样用户就可以通过对客户端进行操作来实现对主云平台进行配置,使用主云平台的功能等;缓存模块保存的数据为未备份到备节点的数据,保证批量备份时发送的数据为增量数据,当需要批量备份时发送的数据为未成功备份到备节点的数据,已备份的数据不会再次发送;因为主云平台和备云平台在主备切换之前就已经进行了数据同步,所以在主备切换时,直接使用备云平台提供服务即可。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实施例用户可通过客户端登入主云平台对主云平台进行配置,提升了用户的体验,从缓存模块中获取的批量备份的数据为从未备份至备云平台的增量数据,等备节点加入双机热备环境中时,将其备份至备云平台,提升了数据备份的效率,当发生主备切换时,只需要使备云平台重新对外提供服务,不需要进行任何数据同步,减少了主备切换的时间。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双机热备环境的数据同步方法,应用于双机热备环境,所述双机热备环境包括:运行在主节点上的主云平台和运行在备节点上的备云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所述主云平台产生配置数据时,所述主云平台将所述配置数据存入第一本地数据库并将其备份至所述备云平台,所述备云平台接收所述配置数据后将其存入第二本地数据库;
若所述备节点不存在,所述主云平台将所述配置数据存入所述第一本地数据库并将其存入缓存模块;
当所述备节点新加入所述双机热备环境中时,所述主云平台获取所述缓存模块中的配置数据并将其批量备份至所述备云平台,所述备云平台接收后将其存入所述第二本地数据库;
所述若所述备节点不存在,主云平台将所述配置数据存入所述第一本地数据库并将其存入缓存模块,包括:
所述双机热备环境中主节点上的主云平台接收用户输入的配置数据;
所述主云平台的实时备份模块检查所述备节点是否存在,若所述备节点不存在,将所述配置数据写入所述主云平台的缓存模块和所述第一本地数据库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双机热备环境的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双机热备环境中主节点上的主云平台产生配置数据时,主云平台将所述配置数据存入第一本地数据库并将其备份至备节点上的备云平台,备云平台接收所述配置数据后将其存入第二本地数据库,包括:
所述双机热备环境中主节点上的主云平台接收用户输入的配置数据;
所述主云平台的实时备份模块将所述配置数据写入所述主云平台的第一本地数据库并将所述配置数据备份至所述双机热备环境中备节点上的备云平台中的实时备份消息处理模块;
所述实时备份消息处理模块接收所述配置数据并将其写入所述备云平台的第二本地数据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双机热备环境的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备节点新加入所述双机热备环境中时,主云平台获取所述缓存模块中的配置数据并将其批量备份至所述备云平台,所述备云平台接收后将其存入所述第二本地数据库,包括:
当所述主云平台检测到所述备节点新加入所述双机热备环境中时,向所述主云平台的批量备份模块发送批量备份指令;
所述批量备份模块接收所述批量备份指令,获取所述缓存模块中的配置数据并将其批量备份至所述备云平台中的批量备份消息处理模块;
所述批量备份消息处理模块接收批量备份的配置数据后将其存入所述备云平台中的所述第二本地数据库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双机热备环境的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可通过客户端登入所述主云平台,对所述主云平台进行配置;所述批量备份的配置数据为从未备份至所述备云平台的增量数据;当所述主云平台与所述备云平台进行主备切换时,使用所述备云平台提供服务。
5.一种用于双机热备环境的数据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云平台和备云平台;
当所述双机热备环境中主节点上的主云平台产生配置数据时,主云平台将所述配置数据存入第一本地数据库并将其备份至备节点上的备云平台,备云平台接收所述配置数据后将其存入第二本地数据库;
若所述备节点不存在,主云平台将所述配置数据存入所述第一本地数据库并将其存入缓存模块;
当所述备节点新加入所述双机热备环境中时,主云平台获取所述缓存模块中的配置数据并将其批量备份至所述备云平台,所述备云平台接收后将其存入所述第二本地数据库;
所述若所述备节点不存在,主云平台将所述配置数据存入所述第一本地数据库并将其存入缓存模块,包括:
所述双机热备环境中主节点上的主云平台接收用户输入的配置数据;
所述主云平台的实时备份模块检查所述备节点是否存在,若所述备节点不存在,将所述配置数据写入所述主云平台的缓存模块和所述第一本地数据库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双机热备环境的数据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双机热备环境中主节点上的主云平台产生配置数据时,主云平台将所述配置数据存入第一本地数据库并将其备份至备节点上的备云平台,备云平台接收所述配置数据后将其存入第二本地数据库,包括:
所述双机热备环境中主节点上的主云平台接收用户输入的配置数据;
所述主云平台的实时备份模块将所述配置数据写入所述主云平台的第一本地数据库并将所述配置数据备份至所述双机热备环境中备节点上的备云平台中的实时备份消息处理模块;
所述实时备份消息处理模块接收所述配置数据并将其写入所述备云平台的第二本地数据库。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双机热备环境的数据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备节点新加入所述双机热备环境中时,主云平台获取所述缓存模块中的配置数据并将其批量备份至所述备云平台,所述备云平台接收后将其存入所述第二本地数据库,包括:
当所述主云平台检测到所述备节点新加入所述双机热备环境中时,向所述主云平台的批量备份模块发送批量备份指令;
所述批量备份模块接收所述批量备份指令,获取所述缓存模块中的配置数据并将其批量备份至所述备云平台中的批量备份消息处理模块;
所述批量备份消息处理模块接收批量备份的配置数据后将其存入所述备云平台中的所述第二本地数据库中。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双机热备环境的数据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用户可通过客户端登入所述主云平台,对所述主云平台进行配置;所述批量备份的配置数据为从未备份至所述备云平台的增量数据;当所述主云平台与所述备云平台进行主备切换时,使用所述备云平台提供服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086990.7A CN112052127B (zh) | 2020-10-12 | 2020-10-12 | 一种用于双机热备环境的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086990.7A CN112052127B (zh) | 2020-10-12 | 2020-10-12 | 一种用于双机热备环境的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052127A CN112052127A (zh) | 2020-12-08 |
CN112052127B true CN112052127B (zh) | 2022-07-22 |
Family
ID=73605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086990.7A Active CN112052127B (zh) | 2020-10-12 | 2020-10-12 | 一种用于双机热备环境的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05212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36230B (zh) * | 2021-09-23 | 2024-07-26 | 武汉达梦数据库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库主备环境下的日志解析服务切换的方法及设备 |
CN114584459B (zh) * | 2022-03-07 | 2024-07-12 | 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 | 一种实现容器云平台主备高可用的方法 |
CN116389233B (zh) * | 2023-02-28 | 2024-05-28 |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 | 容器云管理平台主备切换系统、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00130A (zh) * | 2013-09-11 | 2014-01-08 | 上海爱数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对双机热备数据进行实时备份的方法 |
US20190102571A1 (en) * | 2017-10-03 | 2019-04-04 | Servicenow, Inc. | Searching for encrypted data within cloud based platform |
CN110442643A (zh) * | 2019-07-05 | 2019-11-12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双机热备的文件同步方法及装置 |
-
2020
- 2020-10-12 CN CN202011086990.7A patent/CN11205212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00130A (zh) * | 2013-09-11 | 2014-01-08 | 上海爱数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对双机热备数据进行实时备份的方法 |
US20190102571A1 (en) * | 2017-10-03 | 2019-04-04 | Servicenow, Inc. | Searching for encrypted data within cloud based platform |
CN110442643A (zh) * | 2019-07-05 | 2019-11-12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双机热备的文件同步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052127A (zh) | 2020-12-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428657B2 (en) | Method for rolling back from snapshot with log | |
CN112052127B (zh) | 一种用于双机热备环境的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 |
US5941999A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hieving high availability in networked computer systems | |
US20180150501A1 (en) | Database system, server device,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 |
CN111427728B (zh) | 状态管理方法、主备切换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1908980A (zh) | 一种网管升级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1043318B (zh) | 前后台数据同步的方法及用于前后台数据同步的装置 | |
EP2224341A1 (en) | Node system, server switching method, server device, and data transfer method | |
CN102013997B (zh) | 电信网管系统中的双机数据备份方法和系统 | |
CN114124650A (zh) | 一种sptn网络控制器主从部署方法 | |
EP4060514A1 (en) |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nd data disaster backup drilling method | |
KR101605455B1 (ko) | 데이터 손실 없는 데이터베이스 리두 로그 이중화 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시스템 | |
CN106685688A (zh) | 一种集群计算机设备同步升级方法 | |
CN117827544B (zh) | 热备份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0351122B (zh) | 容灾方法、装置、系统与电子设备 | |
CN112202601B (zh) | 副本集模式运行的两物理节点mongo集群的应用方法 | |
JPH08186642A (ja) | 信号中継交換機二重化運用管理装置および方法 | |
JP2012175158A (ja) | 呼救済システム及び呼救済方法 | |
JP2011054033A (ja) | 監視制御装置 | |
CN113297134B (zh) | 数据处理系统及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 |
CN114785849A (zh) | 一种基于多级节点网络实现的应用高可用方法 | |
CN111563010B (zh) | 一种基于双机冗余系统的数据同步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
CN114244638B (zh) | 组播网络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CN113886028A (zh) | 分布式系统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
JP4874211B2 (ja) | 計算機システム、同期稼動化方法、ノード、及びプログラ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