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51934A - 一种触控面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控面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051934A CN112051934A CN202010787351.7A CN202010787351A CN112051934A CN 112051934 A CN112051934 A CN 112051934A CN 202010787351 A CN202010787351 A CN 202010787351A CN 112051934 A CN112051934 A CN 11205193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uch
- sensing blocks
- adjacent
- touch sensing
- differ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8—Details of the electrode shape, e.g. for enhancing the detection of touches, for generating specific electric field shapes, for enhancing display qualit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触控面板,包括:多组触控感应单元,所述触控感应单元包括触控感应块、触控集成电路、触控信号线以及对向电极;所述触控集成电路通过所述触控信号线与所述触控感应块相连;多个所述触控感应块依次排列,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触控信号线长度不同;所述触控感应块包括触控电极,所述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触控电极面积不同。本方案对触控感应块进行差异化图案设计,改善因触控信号线阻抗带来的触控性能差异问题,从而提升产品的触控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触控面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主要包括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Plasma display panel)、有机电致发光(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源矩阵有机电致发光(AMOLED: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在车载、手机、平板、电脑及电视产品上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一般说来,触控功能已成为多数显示装置的标配之一,主要包括电阻式和电容式等技术,其中电容式触控屏应用较为广泛,基本原理是使用手指或触控笔等工具与触控屏产生电容,并利用触控前后电容变化所形成的电信号来确认面板是否被触摸及确认触摸坐标。电容式触控面板的一种重要触控技术是自容式,可通过一层金属实现触控功能,常见的触控面板设计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触控感应块及触控信号线可采用同一层金属形成,如为一种透明要氧化导电材料,如氧化铟锡(ITO),也可采用Ti/Al/Ti、Al合金材料,制作成具有网格状的图案。
以上设计方式,由于连接不同触控感应块的信号线长度不一,对应阻抗也存在差异,带来的电阻电容负载(RC loading)问题会导致触控装置在近驱动区及远离驱动区的触控特性产生差异,影响触控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对触控感应块进行差异化图案设计,改善因触控信号线阻抗带来的触控性能差异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包括:多组触控感应单元,所述触控感应单元包括触控感应块、触控集成电路、触控信号线以及对向电极;所述触控集成电路通过所述触控信号线与所述触控感应块相连;多个所述触控感应块依次排列,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触控信号线长度不同;所述触控感应块包括触控电极,所述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触控电极面积不同。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触控电极面积不同,包括:
所述相邻触控感应块具有相同的图案,所述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触控电极宽度不同。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触控电极面积不同,包括:
所述相邻触控感应块具有不同的图案。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触控电极面积不同,包括:
断开所述相邻触控感应块的部分区域对应的触控电极。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触控电极面积不同,包括:
改变所述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图案密度。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触控电极面积不同,包括:
所述相邻触控感应块的部分区域无所述触控电极。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触控电极面积不同,包括:
所述触控感应块对应的触控信号线长度越长,所述触控感应块对应的触控电极面积越小。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电极的材料为透明导电氧化物或金属导电材料。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包括:
多组触控感应单元,所述触控感应单元包括触控感应块、触控集成电路、触控信号线以及对向电极;
所述触控集成电路通过所述触控信号线与所述触控感应块相连;
多个所述触控感应块依次排列,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触控信号线长度不同;
所述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对向电极有效面积不同,所述有效面积在所述触控感应块的面积范围内。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对向电极有效面积不同,包括:
所述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对向电极具有相同的图案,所述带电极宽度不同。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对向电极有效面积不同,包括:
所述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对向电极具有不同的图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触控面板,包括:多组触控感应单元,所述触控感应单元包括触控感应块、触控集成电路、触控信号线以及对向电极;所述触控集成电路通过所述触控信号线与所述触控感应块相连;多个所述触控感应块依次排列,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触控信号线长度不同;所述触控感应块包括触控电极,所述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触控电极面积不同。本方案对触控感应块进行差异化图案设计,改善因触控信号线阻抗带来的触控性能差异问题,从而提升产品的触控性能。本方案对触控感应块进行差异化图案设计,改善因触控信号线阻抗带来的触控性能差异问题,从而提升产品的触控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背景技术提供的一种常规显示装置的触控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感应块A-A的一种网格化图案设计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感应块B-B的一种实现图案差异化设计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感应块B-B的另一种实现图案差异化设计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感应块B-B的另一种实现图案差异化设计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感应块B-B的另一种实现图案差异化设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主要用以实现包括手指在内的触控输入装置的触控功能,包括:多组触控感应单元,所述触控感应单元包括触控感应块、触控集成电路、触控信号线以及对向电极;所述触控集成电路通过所述触控信号线与所述触控感应块相连;多个所述触控感应块依次排列,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触控信号线长度不同;所述触控感应块包括触控电极,所述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触控电极面积不同。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设计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触控面板包括多组触控感应单元106,一组触控感应单元106主要包括触控感应块104、触控集成电路102、触控信号线103以及与触控性能相关的对向电极105。触控信号线103将触控感应块104与触控集成电路102连接,起到信号传输作用,触控信号线103与触控感应块104可为同层设计、不同层设计两种方式。一组触控感应单元106内的多个触控感应块104依次排列,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触控信号线长度不同。触控集成电路102位于显示装置的一端,实现触控驱动功能,触控集成电路102的设计位置及数量不限于图2所示,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例如可以设计两个触控集成电路位于触控面板的两端。触控感应块104包括触控电极,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触控电极面积不同,即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触控电极设计存在差异,相邻触控感应块中对应的触控信号线长度更长的触控感应块,其对应的触控电极面积更小。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极105是阴极,为整面设计,位于触控感应块104与触控信号线103之下。
其中,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触控电极面积不同,相邻触控感应块具有相同的图案,但是对应的触控电极的宽度不同;相邻触控感应块具有不同的图案,在形成的图案上设计虚拟图案(dummy pattern)(即将触控感应块内部分触控电极做断开处理,形成浮动(floating)电极),或改变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图案密度,或在相邻触控感应块的部分区域无所述触控电极。
其中,触控感应块材料可为透明导电氧化物,如氧化铟锡(ITO);也可以是采用金属导电材料,如Ti/Al/Ti、Al合金等,采用非透明金属导电材料时,考虑到显示透光性能要求,需对金属进行网格状图案化设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多组触控感应单元106并排设置,即多个触控感应块104呈矩阵排列,M、N分别表示行、列方向的触控感应块数量,其中M、N均为正整数,图3所示中的M=3、N=5。触控集成电路102位于触控面板101的下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触控感应块104进行网格状图案化设计,选取图3中的第5行,第1列的触控感应块为A-A(21),第4行,第1列的触控感应块为B-B(22)。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触控感应块A-A(21)的一种网格状图案化设计方式,触控感应块A-A(21)包括呈阵列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31,触控电极32避开像素单元31,形成一网格状图案,触控电极32的面积为S51。其中,触控电极由金属走线组成,金属走线与下层的阴极上下重叠,形成一个重叠面积即触控电极的面积Src,其中r表示第r行、c表示第c列,数值r相同时,触控电极的设计相同,相应的,触控电极的面积Src相同,数值r越小,触控电极的面积Src越小。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感应块B-B(22)的一种实现图案差异化设计的方式,触控感应块A-A(21)的触控电极面积为S51,触控感应块B-B的触控电极面积为S41。触控感应块B-B与触控感应块A-A均为同样的网格状图案,但是触控感应块B-B改变了触控电极33的宽度,触控感应块B-B的触控电极33的宽度小于触控感应块A-A的触控电极32的宽度,因此触控感应块B-B的触控电极面积小于触控感应块A-A的触控电极面积,则触控感应块B-B的电容C41小于触控感应块A-A的电容C51。由于触控感应块B-B对应的触控连接线的长度大于触控感应块A-A对应的触控连接线的长度,所以其对应的触控连接线阻抗也更大,通过减小触控感应块B-B的触控电极宽度,从而减小触控感应块B-B的触控电极面积S41,以减小电容C41,利用电容补偿了触控信号线带来的阻抗差异,降低了触控面板的性能差异问题,提升了产品的触控性能市场竞争力。
其中,实现触控感应块B-B(22)和触控感应块A-A(21)的图案差异化设计的方式不限于图5所示,请参阅图6、图7和图8,如图6所示,在触控感应块B-B形成的网格状图上,将感应块内走线部分做断开处理,形成floating(浮动)电极,该走线与信号线不进行电信号连接,无信号传输,因此触控电极34的面积小于触控感应块A-A的触控电极33的面积。如图7所示,在触控感应块B-B上改变网格状图案密度,触控电极35的面积小于触控感应块A-A的触控电极33的面积。如图8所示,在触控感应块B-B的部分区域内无走线设计,触控电极36的面积小于触控感应块A-A的触控电极33的面积。其中,触控感应块的图案结构可以是网格状,也可以是整面的块状。其中,对于行方向上的触控感应块图案的差异化设计,本申请不作限制,不限于本申请所举示例。
其中,由电容公式C=K*S/d可知,其中K表示介电常数、d表示极板相对距离、S表示触控电极的面积,通过对触控感应块的图案进行差异化设计,可改变触控电极的面积S,从而使得电容C产生变化;对应数值r越大时,触控电极的面积Src越大,则电容Crc也越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包括:多组触控感应单元,所述触控感应单元包括触控感应块、触控集成电路、触控信号线以及对向电极;所述触控集成电路通过所述触控信号线与所述触控感应块相连;多个所述触控感应块依次排列,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触控信号线长度不同;所述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对向电极有效面积不同,所述有效面积在所述触控感应块的面积范围内。
其中,触控信号线将触控感应块与触控集成电路连接,触控信号线与触控感应块可为同层设计、不同层设计两种方式。触控集成电路位于显示装置的一端,实现触控驱动功能,其中,触控集成电路的设计位置及数量不限,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例如可以设计两个触控集成电路位于触控面板的两端。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向电极为阴极,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阴极有效面积在触控感应块的面积范围内,对触控感应块的触控电极不做图案设计,通过改变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阴极图案,以改变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阴极有效面积,使得相邻触控感应块的电容不同,补偿对应的触控信号线不同带来的阻抗差异。相邻触控感应块中对应的触控信号线长度越长的触控感应块,其对应的阴极有效面积越小。
其中,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阴极有效面积不同,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阴极在有效面积内具有相同的图案,但是阴极的宽度不同;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阴极在有效面积内具有不同的图案,对于不同图案的设计,本申请不做限制。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阴极在有效面积内具有不同的图案,在形成的图案上设计虚拟图案(即将触控感应块对应的部分阴极做断开处理),或改变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阴极的图案密度,或在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阴极的部分区域无阴极设计。
本申请实施例对触控面板上的触控感应块进行差异化图案设计,使得在不同行的触控感应块的触控电极面积不相同,形成不同电容,利用电容补偿触控信号线带来的阻抗差异,可降低触控面板的性能差异问题,提升产品的触控性能市场竞争力,且对触控感应块的差异化设计,可不增加制程工艺。本申请对于自容式触控与互容式触控均适用。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组触控感应单元,所述触控感应单元包括触控感应块、触控集成电路、触控信号线以及对向电极;
所述触控集成电路通过所述触控信号线与所述触控感应块相连;
多个所述触控感应块依次排列,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触控信号线长度不同;
所述触控感应块包括触控电极,所述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触控电极面积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触控电极面积不同,包括:
所述相邻触控感应块具有相同的图案,所述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触控电极宽度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触控电极面积不同,包括:
所述相邻触控感应块具有不同的图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触控电极面积不同,包括:
断开所述相邻触控感应块的部分区域对应的触控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触控电极面积不同,包括:
改变所述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图案密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触控电极面积不同,包括:
所述相邻触控感应块的部分区域无所述触控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触控电极面积不同,包括:
所述触控感应块对应的触控信号线长度越长,所述触控感应块对应的触控电极面积越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的材料为透明导电氧化物或金属导电材料。
9.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组触控感应单元,所述触控感应单元包括触控感应块、触控集成电路、触控信号线以及对向电极;
所述触控集成电路通过所述触控信号线与所述触控感应块相连;
多个所述触控感应块依次排列,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触控信号线长度不同;
所述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对向电极有效面积不同,所述有效面积在所述触控感应块的面积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对向电极有效面积不同,包括:
所述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对向电极具有相同的图案,所述带电极宽度不同。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对向电极有效面积不同,包括:
所述相邻触控感应块对应的对向电极具有不同的图案。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787351.7A CN112051934A (zh) | 2020-08-07 | 2020-08-07 | 一种触控面板 |
US17/264,883 US20230315241A1 (en) | 2020-08-07 | 2020-08-31 | Touch panel |
PCT/CN2020/112512 WO2022027752A1 (zh) | 2020-08-07 | 2020-08-31 | 一种触控面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787351.7A CN112051934A (zh) | 2020-08-07 | 2020-08-07 | 一种触控面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051934A true CN112051934A (zh) | 2020-12-08 |
Family
ID=73602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787351.7A Pending CN112051934A (zh) | 2020-08-07 | 2020-08-07 | 一种触控面板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30315241A1 (zh) |
CN (1) | CN112051934A (zh) |
WO (1) | WO2022027752A1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91211A (zh) * | 2017-08-28 | 2017-12-19 |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CN107621908A (zh) * | 2017-10-23 | 2018-01-23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压力触控方法 |
CN108920013A (zh) * | 2018-08-09 | 2018-11-30 | 南京中电熊猫平板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及触控显示面板 |
CN110286810A (zh) * | 2019-06-28 | 2019-09-2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自电容触控结构、触控显示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36629B (zh) * | 2015-01-16 | 2019-03-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CN104793820A (zh) * | 2015-03-31 | 2015-07-22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自电容式触摸屏结构、内嵌式触摸屏以及液晶显示器 |
TWI587199B (zh) * | 2015-04-01 | 2017-06-1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顯示裝置 |
KR102561328B1 (ko) * | 2016-05-30 | 2023-08-01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 스크린 |
JP6901949B2 (ja) * | 2017-09-29 | 2021-07-14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検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
KR102430320B1 (ko) * | 2017-12-11 | 2022-08-09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 표시 장치 |
CN115113762A (zh) * | 2018-03-05 | 2022-09-27 |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装置 |
CN110568950B (zh) * | 2018-06-05 | 2023-08-01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Tft基板及触控显示面板 |
-
2020
- 2020-08-07 CN CN202010787351.7A patent/CN112051934A/zh active Pending
- 2020-08-31 WO PCT/CN2020/112512 patent/WO2022027752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0-08-31 US US17/264,883 patent/US2023031524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91211A (zh) * | 2017-08-28 | 2017-12-19 |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CN107621908A (zh) * | 2017-10-23 | 2018-01-23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压力触控方法 |
CN108920013A (zh) * | 2018-08-09 | 2018-11-30 | 南京中电熊猫平板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及触控显示面板 |
CN110286810A (zh) * | 2019-06-28 | 2019-09-2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自电容触控结构、触控显示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2027752A1 (zh) | 2022-02-10 |
US20230315241A1 (en) | 2023-10-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334179B2 (en) | Display panel to mitigate short-circuiting between touch electrodes, and display device | |
US9086766B2 (en) |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panel | |
CN101441538B (zh) | 触控式装置的结构与触控式显示面板 | |
US11188179B2 (en) |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 |
CN103092446B (zh) | 一种触摸屏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
US12001640B2 (en) | Touch substrat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ouch substrate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KR101323004B1 (ko) | 정전용량 방식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 |
US9996208B2 (en) | Touch screen,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0502152B (zh) | 触控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
KR20140051649A (ko) | 메탈 메쉬형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 |
CN213904304U (zh) | 触控基板、显示装置 | |
CN112306308A (zh) | 采用可见性减弱措施的金属网格触摸电极 | |
CN201489506U (zh) | 电容式触控面板 | |
CN109491544B (zh)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11907456B2 (en) | Touch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 |
CN113220171A (zh) | 具有竖条带和横条带图案的触摸电极 | |
CN111930266A (zh) | 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2799332A (zh) | 一种嵌入式单层电容触摸屏 | |
US11226709B2 (en) | Touch substrate and touch screen | |
CN112162661B (zh) | 触控显示面板 | |
CN112051934A (zh) | 一种触控面板 | |
CN112860110B (zh) | 触控显示面板 | |
CN113574494B (zh) | 触控结构、触控面板及触控驱动方法 | |
CN113064514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2965626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8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