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2050695A - 弹道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弹道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50695A
CN112050695A CN202010912263.5A CN202010912263A CN112050695A CN 112050695 A CN112050695 A CN 112050695A CN 202010912263 A CN202010912263 A CN 202010912263A CN 112050695 A CN112050695 A CN 1120506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listic
measuring
circuit boards
accommodating cavity
preset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1226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宁
苏中
王良明
管雪元
袁超杰
宋一平
刘福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91226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506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506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06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2AMMUNITION; BLASTING
    • F42BEXPLOSIVE CHARGES, e.g. FOR BLASTING, FIREWORKS, AMMUNITION
    • F42B35/00Testing or checking of ammun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弹道测量装置,包括:壳体,用于与弹体连接,其内部具有第一容纳腔;测量部件,测量部件设置于第一容纳腔内,以通过测量部件测量弹体在飞行过程中的弹道参数;测量部件包括多个电路板和至少一个用于对多个电路板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连接柱和多个套设在连接柱上的第一套筒;多个电路板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连接柱沿预设方向延伸设置,连接柱依次穿设在多个电路板的安装孔内;任意两个相邻的电路板之间均设有第一套筒,各个第一套筒的沿预设方向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两个相邻的电路板一一对应地抵接;预设方向与弹体飞行时的方向一致。本发明的弹道测量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弹体飞行过程中的弹道参数测量困难的问题。

Description

弹道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弹道测量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弹道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弹体在发射之后,其运行参数即难以准确地获知,从而无法有效地掌握弹体的飞行状态,不利于隐患的及时发现和故障的定位。
例如,当弹体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发射时,受环境的影响,其在飞行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故障。而目前的技术难以实现对弹体的飞行过程中的弹道参数进行测量,从而导致对故障原因进行确定的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道测量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弹体飞行过程中的弹道参数测量困难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弹道测量装置,包括:壳体,用于与弹体连接,壳体的内部具有第一容纳腔;测量部件,测量部件设置于第一容纳腔内,以通过测量部件测量弹体在飞行过程中的弹道参数;测量部件包括多个电路板和至少一个用于对多个电路板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连接柱和多个套设在连接柱上的第一套筒;多个电路板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连接柱沿预设方向延伸设置,连接柱依次穿设在多个电路板的安装孔内;任意两个相邻的电路板之间均设有第一套筒,各个第一套筒的沿预设方向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两个相邻的电路板一一对应地抵接;其中,预设方向与弹体飞行时的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弹道测量装置包括第一灌胶层,第一灌胶层填充在测量部件与壳体的内壁之间。
进一步地,壳体的内部具有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内装有供电部件,供电部件与测量部件连接,以为测量部件供电;弹道测量装置包括第二灌胶层,第二灌胶层填充在供电部件与壳体的内壁之间。
进一步地,壳体包括本体部分、底座和顶盖,底座、本体部分和顶盖沿预设方向依次布置;本体部分与底座通过螺纹连接,本体部分与顶盖通过螺纹连接;第一容纳腔位于本体部分内;第二容纳腔位于底座内;弹道测量装置还包括连接部件,连接部件位于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之间,连接部件与底座连接,连接柱与连接部件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部件为圆形的板状结构,板状结构的侧壁设有外螺纹,底座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板状结构与底座通过螺纹连接;本体部分上设有灌胶孔,灌胶孔将本体部分的外壁与第一容纳腔连通;板状结构上设有连通孔,连通孔将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连通。
进一步地,弹道测量装置包括加固部件,加固部件设置在测量部件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并与底座连接;第一灌胶层填充在壳体与加固部件之间的缝隙以及测量部件与加固部件之间的缝隙内。
进一步地,加固部件包括:筒状部分,筒状部分沿预设方向延伸设置,筒状部分套设在测量部件的外侧;端盖部分,端盖部分与筒状部分的远离连接部件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端盖部分上设有开孔;弹道测量装置包括压紧部件,压紧部件位于端盖部分远离筒状部分的一侧;压紧部件与端盖部分之间具有第三容纳腔,第三容纳腔内设有第三灌胶层;压紧部件的至少部分沿靠近和远离端盖部分的方向位置可调节地设置。
进一步地,压紧部件包括:压圈,压圈与本体部分通过螺纹连接,压圈与端盖部分抵接;压盖,压盖与压圈通过螺纹连接,以通过转动压盖,使压盖沿靠近和远离端盖部分的方向运动;第三容纳腔为压圈、端盖部分以及压盖之间围成的空间。
进一步地,测量部件包括测量元件和与测量元件电连接的储存元件,测量元件用于测量弹道参数,储存元件用于将弹道参数进行储存;其中,测量元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位置信号接收模块、惯性测量模块、地磁测量模块。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弹道测量装置包括:壳体和测量部件,壳体用于与弹体连接,壳体的内部具有第一容纳腔,测量部件设置于第一容纳腔内,以通过测量部件测量弹体在飞行过程中的弹道参数;其中,测量部件包括多个电路板和至少一个用于对多个电路板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连接柱和多个套设在连接柱上的第一套筒;多个电路板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连接柱沿预设方向延伸设置,连接柱依次穿设在多个电路板的安装孔内;任意两个相邻的电路板之间均设有第一套筒,各个第一套筒的沿预设方向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两个相邻的电路板一一对应地抵接;其中,预设方向与弹体飞行时的方向一致。这样,使多个电路板沿预设方向间隔布置,并通过沿预设方向设置的连接柱将多个电路板串起,相邻的两个电路板之间通过第一套筒进行分隔,采用这种依次抵接的结构设计能够实现对多个电路板的紧密连接,有效地提高多个电路板在预设方向的承载能力,从而使得多个电路板在弹体发射时的高过载环境下不易损坏,从而保证测量部件对弹体的飞行过程中的弹道参数进行测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实现对弹体在飞行过程中的弹道参数进行测量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弹道测量装置的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弹道测量装置的实施例在灌胶之前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弹道测量装置的实施例排除测量部件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弹道测量装置的实施例的测量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弹道测量装置的实施例的壳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弹道测量装置的实施例的底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弹道测量装置的实施例的本体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弹道测量装置的实施例的顶盖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壳体;11、本体部分;111、灌胶孔;12、底座;13、顶盖;2、测量部件;21、电路板;22、连接柱;23、第一套筒;24、第二套筒;3、供电部件;4、连接部件;41、连通孔;42、穿线孔;5、加固部件;51、筒状部分;52、端盖部分;521、开孔;6、压紧部件;61、压圈;62、压盖;10、第一容纳腔;20、第二容纳腔;30、第三容纳腔;40、第四容纳腔;100、第一灌胶层;200、第二灌胶层;300、第三灌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请参考图1至图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弹道测量装置,包括:壳体1,用于与弹体连接,壳体1的内部具有第一容纳腔10;测量部件2,测量部件2设置于第一容纳腔10内,以通过测量部件2测量弹体在飞行过程中的弹道参数;测量部件2包括多个电路板21和至少一个用于对多个电路板21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连接柱22和多个套设在连接柱22上的第一套筒23;多个电路板21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连接柱22沿预设方向延伸设置,连接柱22依次穿设在多个电路板21的安装孔内;任意两个相邻的电路板21之间均设有第一套筒23,各个第一套筒23的沿预设方向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两个相邻的电路板21一一对应地抵接;其中,预设方向与弹体飞行时的方向一致。
本发明的弹道测量装置包括:壳体1和测量部件2,壳体1用于与弹体连接,壳体1的内部具有第一容纳腔10,测量部件2设置于第一容纳腔10内,以通过测量部件2测量弹体在飞行过程中的弹道参数;其中,测量部件2包括多个电路板21和至少一个用于对多个电路板21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连接柱22和多个套设在连接柱22上的第一套筒23;多个电路板21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连接柱22沿预设方向延伸设置,连接柱22依次穿设在多个电路板21的安装孔内;任意两个相邻的电路板21之间均设有第一套筒23,各个第一套筒23的沿预设方向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两个相邻的电路板21一一对应地抵接;其中,预设方向与弹体飞行时的方向一致。这样,使多个电路板21沿预设方向间隔布置,并通过沿预设方向设置的连接柱22将多个电路板21串起,相邻的两个电路板21之间通过第一套筒23进行分隔,采用这种依次抵接的结构设计能够实现对多个电路板21的紧密连接,有效地提高多个电路板21在预设方向的承载能力,从而使得多个电路板21在弹体发射时的高过载环境下不易损坏,从而保证测量部件2对弹体的飞行过程中的弹道参数进行测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实现对弹体在飞行过程中的弹道参数进行测量的问题。
为了提高对多个电路板21的固定效果,固定组件为多个,多个固定组件绕壳体1的中心轴间隔设置。
也就是说,壳体1具有中心轴,多个固定组件绕该中心轴间隔布置。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用于与弹体的头部连接,壳体1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为圆锥面的至少部分,上述的中心轴为圆锥面的中心轴。
具体地,弹道测量装置包括第一灌胶层100,第一灌胶层100填充在测量部件2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
具体地,壳体1的内部具有第二容纳腔20,第二容纳腔20内装有供电部件3,供电部件3与测量部件2连接,以为测量部件2供电;弹道测量装置包括第二灌胶层200,第二灌胶层200填充在供电部件3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
具体地,壳体1包括本体部分11、底座12和顶盖13,底座12、本体部分11和顶盖13沿预设方向依次布置;本体部分11与底座12通过螺纹连接,本体部分11与顶盖13通过螺纹连接;第一容纳腔10位于本体部分11内;第二容纳腔20位于底座12内;弹道测量装置还包括连接部件4,连接部件4位于第一容纳腔10和第二容纳腔20之间,连接部件4与底座12连接,连接柱22与连接部件4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在装配过程中,将供电部件3装入第一容纳腔10内后,将连接部件4与底座12连接,然后将连接柱22与连接部件4连接,即完成测量部件2和供电部件3的装配,之后再将底座12与本体部分1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即可,这样,能够在保证测量部件2和供电部件3的装配效果的基础上有效地简化装配操作。
为了实现对测量部件2的供电,连接部件4上设有穿线孔42,穿线孔42将第一容纳腔10和第二容纳腔20连通。为了避免本体部分11与底座12在装配的过程中与线束之间发生干涉,从而导致线束断裂,穿线孔42设置在连接部件4的圆心处。
各个固定组件包括第二套筒24,第二套筒24套设在连接柱22上,第二套筒24的一端与连接部件4抵接,第二套筒24的另一端与多个电路板21中靠近连接部件4的电路板抵接。
具体地,连接部件4为圆形的板状结构,板状结构的侧壁设有外螺纹,底座12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板状结构与底座12通过螺纹连接;本体部分11上设有灌胶孔111,灌胶孔111将本体部分11的外壁与第一容纳腔10连通;板状结构上设有连通孔41,连通孔41将第一容纳腔10和第二容纳腔20连通。这样,通过灌胶孔111可向第一容纳腔10内灌胶,第一容纳腔10内的胶可沿连通孔41流入第二容纳腔20内,从而实现将胶灌注到第一容纳腔10和第二容纳腔20内,形成相应的第一灌胶层100和第二灌胶层200。为了提高灌胶效果,灌胶孔111可以为多个;为了使第一容纳腔10内的胶更好地流入第二容纳腔20,连通孔41可以为多个。
具体地,弹道测量装置包括加固部件5,加固部件5设置在测量部件2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并与底座12连接;第一灌胶层100填充在壳体1与加固部件5之间的缝隙以及测量部件2与加固部件5之间的缝隙内。
具体地,加固部件5包括:筒状部分51,筒状部分51沿预设方向延伸设置,筒状部分51套设在测量部件2的外侧;端盖部分52,端盖部分52与筒状部分51的远离连接部件4的一端连接。这样,测量部件2被包围在筒状部分51、连接部件4以及端盖部分52之间,能够对测量部件2起到可靠的防护效果,有利于提高弹道测量装置的结构强度,减小弹体发射时测量部件2损坏的风险。
优选地,筒状部分51与底座12通过螺纹连接。筒状部分51的外壁设有外螺纹,底座12的内壁设有内螺纹,筒状部分51与底座12通过螺纹连接。
具体地,端盖部分52上设有开孔521;弹道测量装置包括压紧部件6,压紧部件6位于端盖部分52远离筒状部分51的一侧;压紧部件6与端盖部分52之间具有第三容纳腔30,第三容纳腔30内设有第三灌胶层300;压紧部件6的至少部分沿靠近和远离端盖部分52的方向位置可调节地设置。
通过上述设置,通过开孔521可向筒状部分51内灌胶,通过调节压紧部件6的至少部分的位置,能够对第三灌胶层300进行挤压,从而使压力通过开孔521传递到筒状部分51内,从而实现对第一容纳腔10内的第一灌胶层100的压力进行控制。
具体地,压紧部件6包括:压圈61,压圈61与本体部分11通过螺纹连接,压圈61与端盖部分52抵接;压盖62,压盖62与压圈61通过螺纹连接,以通过转动压盖62,使压盖62沿靠近和远离端盖部分52的方向运动;第三容纳腔30为压圈61、端盖部分52以及压盖62之间围成的空间。这样,通过旋转压盖62,即可改变压盖62到端盖部分52的距离,从而对第三灌胶层300进行压紧,进而实现对第一灌胶层100的压紧,提高灌封效果。
具体地,测量部件2包括测量元件和与测量元件电连接的储存元件,测量元件用于测量弹道参数,储存元件用于将弹道参数进行储存;其中,测量元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位置信号接收模块、惯性测量模块、地磁测量模块。
通过上述设置,通过测量元件测量弹体飞行时的弹道参数,通过储存元件将弹道参数储存,通过对弹道测量装置进行回收,从而能够从储存元件内读取弹道参数,实现对弹体的弹道参数的测量。
顶盖13内具有第四容纳腔40,第四容纳腔40内可设置天线模块,相应的测量部件2可以包括信号发射模块,信号发射模块与天线模块电连接,从而通过天线模块将弹道参数向外部发射,通过接收天线模块发射的弹道参数信息,能够更方便地获取弹体飞行时的弹道参数。为了保证信号发射效果,顶盖13由透波材料制成。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弹道测量装置包括引爆部件,引爆部件具有与弹体连接的连接端,以通过引爆部件控制弹体引爆。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弹道测量装置通过卡接部与弹体卡接,弹道测量装置包括分离驱动部件,分离驱动部件驱动卡接部在卡接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切换,从而通过分离驱动部驱动卡接部运动至分离位置,使弹道测量装置与弹体分离,这样,在测量结束后可使弹道测量装置与弹体分离,能够保证弹体正常运行,而且能够避免弹道测量装置在弹体爆炸时损坏。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弹道测量装置包括:壳体1和测量部件2,壳体1用于与弹体连接,壳体1的内部具有第一容纳腔10,测量部件2设置于第一容纳腔10内,以通过测量部件2测量弹体在飞行过程中的弹道参数;其中,测量部件2包括多个电路板21和至少一个用于对多个电路板21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连接柱22和多个套设在连接柱22上的第一套筒23;多个电路板21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连接柱22沿预设方向延伸设置,连接柱22依次穿设在多个电路板21的安装孔内;任意两个相邻的电路板21之间均设有第一套筒23,各个第一套筒23的沿预设方向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两个相邻的电路板21一一对应地抵接;其中,预设方向与弹体飞行时的方向一致。这样,使多个电路板21沿预设方向间隔布置,并通过沿预设方向设置的连接柱22将多个电路板21串起,相邻的两个电路板21之间通过第一套筒23进行分隔,采用这种依次抵接的结构设计能够实现对多个电路板21的紧密连接,有效地提高多个电路板21在预设方向的承载能力,从而使得多个电路板21在弹体发射时的高过载环境下不易损坏,从而保证测量部件2对弹体的飞行过程中的弹道参数进行测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实现对弹体在飞行过程中的弹道参数进行测量的问题。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弹道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用于与弹体连接,所述壳体(1)的内部具有第一容纳腔(10);
测量部件(2),所述测量部件(2)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0)内,以通过所述测量部件(2)测量所述弹体在飞行过程中的弹道参数;
所述测量部件(2)包括多个电路板(21)和至少一个用于对多个所述电路板(21)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连接柱(22)和多个套设在所述连接柱(22)上的第一套筒(23);多个所述电路板(21)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柱(22)沿所述预设方向延伸设置,所述连接柱(22)依次穿设在多个所述电路板(21)的安装孔内;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电路板(21)之间均设有所述第一套筒(23),各个所述第一套筒(23)的沿所述预设方向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两个相邻的所述电路板(21)一一对应地抵接;
其中,所述预设方向与所述弹体飞行时的方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道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道测量装置包括第一灌胶层(100),所述第一灌胶层(100)填充在所述测量部件(2)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道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具有第二容纳腔(20),所述第二容纳腔(20)内装有供电部件(3),所述供电部件(3)与所述测量部件(2)连接,以为所述测量部件(2)供电;所述弹道测量装置包括第二灌胶层(200),所述第二灌胶层(200)填充在所述供电部件(3)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道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本体部分(11)、底座(12)和顶盖(13),所述底座(12)、所述本体部分(11)和所述顶盖(13)沿所述预设方向依次布置;所述本体部分(11)与所述底座(12)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本体部分(11)与所述顶盖(1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容纳腔(10)位于所述本体部分(11)内;所述第二容纳腔(20)位于所述底座(12)内;
所述弹道测量装置还包括连接部件(4),所述连接部件(4)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0)和所述第二容纳腔(20)之间,所述连接部件(4)与所述底座(12)连接,所述连接柱(22)与所述连接部件(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道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4)为圆形的板状结构,所述板状结构的侧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底座(12)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板状结构与所述底座(12)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本体部分(11)上设有灌胶孔(111),所述灌胶孔(111)将所述本体部分(11)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容纳腔(10)连通;所述板状结构上设有连通孔(41),所述连通孔(41)将所述第一容纳腔(10)和所述第二容纳腔(20)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道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道测量装置包括加固部件(5),所述加固部件(5)设置在所述测量部件(2)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之间并与所述底座(12)连接;所述第一灌胶层(100)填充在所述壳体(1)与所述加固部件(5)之间的缝隙以及所述测量部件(2)与所述加固部件(5)之间的缝隙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道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部件(5)包括:
筒状部分(51),所述筒状部分(51)沿所述预设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筒状部分(51)套设在所述测量部件(2)的外侧;
端盖部分(52),所述端盖部分(52)与所述筒状部分(51)的远离所述连接部件(4)的一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道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部分(52)上设有开孔(521);所述弹道测量装置包括压紧部件(6),所述压紧部件(6)位于所述端盖部分(52)远离所述筒状部分(51)的一侧;所述压紧部件(6)与所述端盖部分(52)之间具有第三容纳腔(30),所述第三容纳腔(30)内设有第三灌胶层(300);所述压紧部件(6)的至少部分沿靠近和远离所述端盖部分(52)的方向位置可调节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弹道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部件(6)包括:
压圈(61),所述压圈(61)与所述本体部分(11)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压圈(61)与所述端盖部分(52)抵接;
压盖(62),所述压盖(62)与所述压圈(61)通过螺纹连接,以通过转动所述压盖(62),使所述压盖(62)沿靠近和远离所述端盖部分(52)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三容纳腔(30)为所述压圈(61)、所述端盖部分(52)以及所述压盖(62)之间围成的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弹道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部件(2)包括测量元件和与所述测量元件电连接的储存元件,所述测量元件用于测量所述弹道参数,所述储存元件用于将所述弹道参数进行储存;
其中,所述测量元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位置信号接收模块、惯性测量模块、地磁测量模块。
CN202010912263.5A 2020-09-02 2020-09-02 弹道测量装置 Pending CN1120506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2263.5A CN112050695A (zh) 2020-09-02 2020-09-02 弹道测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2263.5A CN112050695A (zh) 2020-09-02 2020-09-02 弹道测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0695A true CN112050695A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07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12263.5A Pending CN112050695A (zh) 2020-09-02 2020-09-02 弹道测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50695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42727A (en) * 1961-11-29 1966-03-29 Messrs Mauser Werke Ag Ammunition testing apparatus
CN103486917A (zh) * 2012-06-14 2014-01-01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76部队 弹道参数记录装置
CN108955427A (zh) * 2018-08-10 2018-12-07 中国人民解放军63850部队 微型弹载遥测装置及火箭榴弹遥测方法
CN109297483A (zh) * 2017-07-25 2019-02-01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一种中空微型惯性测量装置
CN210834947U (zh) * 2019-10-30 2020-06-23 河南北方红阳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低转速弹体转速测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42727A (en) * 1961-11-29 1966-03-29 Messrs Mauser Werke Ag Ammunition testing apparatus
CN103486917A (zh) * 2012-06-14 2014-01-01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76部队 弹道参数记录装置
CN109297483A (zh) * 2017-07-25 2019-02-01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一种中空微型惯性测量装置
CN108955427A (zh) * 2018-08-10 2018-12-07 中国人民解放军63850部队 微型弹载遥测装置及火箭榴弹遥测方法
CN210834947U (zh) * 2019-10-30 2020-06-23 河南北方红阳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低转速弹体转速测量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连鹏等: "制导弹药用姿态测量装置结构设计", 《计算机仿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14804B2 (en) Energy harvesting technique to support remote wireless MEMS RF sensors
Brown et al. Strap-down microelectromechanical (MEMS) sensors for high-g munition applications
US2894317A (en)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a barium titanate blast velocity gauge
CN108267615B (zh) 一种高冲击压电加速度计
CN110823020B (zh) 一种弹载一体化爆炸威力场可实时测量战斗部及控制方法
CN103256868B (zh) 一体化触地压电引信
CN210128983U (zh) 三轴压电传感器
CN112050695A (zh) 弹道测量装置
US7100294B1 (en) Method of sensing tilt, tilt sens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US4051414A (en) Missile adaptation kit assembly
CN107607116A (zh) 一种高动态惯性测量单元
CN112066824A (zh) 测量装置及测量装置的装配方法
CN108037307B (zh) 基于磁电原理的三余度转速测量装置
CN110186337B (zh) 一种测压模拟弹
KR20230175268A (ko) 공기 역학적 시스템에서의 발사전 에너지 수확
US3739327A (en)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s of the mass loaded vibratile piston type
KR20160099137A (ko) 무인 비행체의 멀티 로터 프레임 및 이를 이용한 프레임의 조립 방법
CN109631693A (zh) 一种高性能弹载激光器
CN109974544A (zh) 弹引连接结构及起爆装置
CN212673960U (zh) 一种测压模拟弹
CN109297483A (zh) 一种中空微型惯性测量装置
CN215296031U (zh) 导爆管电子雷管及其发电线圈组件
CN112179223B (zh) 弹体侵彻多层硬目标计层感知模拟实验装置
CN208672003U (zh) 机壳及具有其的设备运输振动及姿态监测器
CN206820138U (zh) 一种框架陀螺仪用的新型集流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