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2050529A - 用于风冷冰箱的送风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冰箱 - Google Patents

用于风冷冰箱的送风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50529A
CN112050529A CN202011058801.5A CN202011058801A CN112050529A CN 112050529 A CN112050529 A CN 112050529A CN 202011058801 A CN202011058801 A CN 202011058801A CN 112050529 A CN112050529 A CN 1120505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er
air supply
air
track
suppl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5880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50529B (zh
Inventor
冯佳慧
王富冈
陶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eili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Leili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Leili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Leili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5880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505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505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05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505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05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42Air treating means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5Air flow control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D29/003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movable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D29/005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风冷冰箱的送风装置,包括:主体部,主体部,主体部设置有多个送风口,其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在主体部上,每个送风口上设置有风门,用于打开和关闭对应的送风口;以及风门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多个风门闭合或打开,其中且风门驱动组件包括:电机,设置在主体部上;单个风门驱动件,联接到电机并且在电机驱动下沿所述第一方向线性运动,风门驱动件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凹槽轨道,以及多个联接杆,每个联接在凹槽轨道和相应一个风门之间,使得风门驱动件的线性运动带动多个联接杆线性运动,以驱动相应的风门打开或闭合。还公开了包括该送风装置的一种风冷冰箱。本发明的装置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可靠。

Description

用于风冷冰箱的送风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风冷冰箱的送风装置,以及涉及一种包括该装置的冰箱。
背景技术
风冷冰箱通过内置的蒸发器产生冷风,冷风通过风道循环流动至冰箱的各个储物空间实现制冷。在冰箱的后壁中设置与蒸发器连通的风扇室,各储藏室间设置有与风扇室相连的出风风道,出风风道在冰箱的风扇室中分路后分别与各储藏室联通,风扇将经蒸发器冷却的冷空气通过出风风道直接吹送到储藏室中。对于风冷冰箱,如果储物空间内的温度分布不均衡,冰箱的运行效率也会降低。同样地,冰箱中的多个不同的储物空间、或是单个储物空间中的多个子空间根据存放物品的多少而需要不同的冷量。因此,有必要对进入各储物空间内的冷风进行精确地流向分配和流量控制。
为精确控制各储藏室的制冷,需要采用送风装置对通往各储藏室的风量进行控制,即在分路前的出风风道中设置有控制各风道通断的多个风门,送风装置控制该风门的开闭。当需要对哪个储藏室制冷时,即打开通往该储藏室的出风风道上的风门,冷风通过风门的气流通道进入通往各储藏室的出风风道,以实现对进入各储物空间内的冷风进行精确地流量分配和流量控制。
现有的多风门送风装置的驱动结构比较复杂。例如,设置有与多个风门及对应数量的风门驱动轮,多个风门驱动轮之间独立驱动或依次啮合,且具有相同的齿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有驱动结构复杂;整个送风装置尺寸较大,例如风门越大,需要风门驱动轮尺寸就越大,无法减小风门驱动轮尺寸,继而造成整个送风装置的齿轮较大,材料成本增大;多个齿轮装配复杂,需要识别齿轮位置,浪费工效;以及多个风门驱动轮传动之间的间隙造成最后累计的误差大、且具有效率损失。
因此希望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的送风装置,且其至少能够部分地消除或减轻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在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风冷冰箱的送风装置,包括:主体部,主体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送风通道和与至少一个送风通道流体连通的多个送风口,其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在主体部上,每个送风口上设置有风门,用于打开和关闭对应的送风口;风门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多个风门闭合或打开,其中且所述风门驱动组件包括:电机,设置在主体部上;单个风门驱动件,联接到电机并且在电机驱动下沿所述第一方向线性运动,风门驱动件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凹槽轨道,多个联接杆,每个联接在凹槽轨道和相应一个风门之间,其中联接杆上设置有柱,所述柱与凹槽轨道相配合,使得风门驱动件的线性运动带动所述多个联接杆沿与第一方向成角度的第二方向线性运动,以驱动相应的风门打开或闭合。
通过设置沿风门布置方向线性运动的风门驱动件,使得风门驱动件跨过在风道外部横向跨过每个风道延伸,从而风门驱动件上的凹槽轨道具有对应于每个风道(即每个风道中的风门)的部分或区段。这样的布置使得一个风门驱动件可以用于同时带动多个风门,并且结构非常紧凑和简洁,可扩展性强。而且凹槽轨道布置在单个风门驱动件上,不同风门之间的动作配合和可靠性均得到大大改善。
优选地,主体部具有纵向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纵向方向。从而送风通道沿纵向方向依次布置,也就是说,沿纵向方向延伸的风门驱动件将在送风通道外部依次经过各个送风通道。该布置使得在送风装置的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上可以做到最小化。
优选地,风门驱动件被安装到主体部并通过形状配合约束为沿所述第一方向线性运动。形状配合可以是例如凸筋轨道和凹槽的配合,或凹槽和多个引导销的配合,或者至少设置在风门驱动件两侧的外部引导件等。这样的构造使得风门驱动件能够稳定地运动并传输动力到联接杆。优选地,联接杆被安装到主体部并通过形状配合约束为沿所述第二方向线性运动。形状配合可以是例如凸筋轨道和凹槽的配合,或凹槽和多个引导销的配合,或者至少设置在联接杆两侧的外部引导件等。这样的构造使得联接杆能够稳定地运动并传输动力到风门枢轴。优选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成80°至100°范围内的角度。偏离90°的角度能够进一步降低送风装置的宽度,并且能维持充分的驱动力。优选地,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正交。正交的布置使得风门状态变化时在同样的凹槽轨道下联接杆的行程最大化。
优选地,凹槽轨道包括多段彼此独立的凹槽轨道,每段凹槽轨道对应于一个联接杆,由此对应于一个风门。从而每段凹槽轨道对应一个风门,凹槽轨道之间不会彼此干扰并且可以实现可靠的配合。优选地,多段凹槽轨道沿纵向方向彼此间隔开或彼此部分地重叠。部分重叠的设置可以进一步降低风门驱动件以及送风装置的纵向尺寸。
优选地,凹槽轨道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同时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上在第一位置水平和第二位置水平之间起伏,所述第一位置水平和第二位置水平中的一个对应于风门打开位置,另一个对应于风门闭合位置。从而凹槽轨道的线性运动将带动联接杆的柱在第一位置水平和第二位置水平之间运动,进而带动风门打开和闭合。
优选地,所述联接杆设置有齿条,并且所述齿条与设置在风门枢轴上的齿轮啮合,从而所述联接杆的线性运动带动风门旋转。优选地,依次布置的所述多个送风通道通过间隔壁彼此隔开,所述主体部上还设置有隔板,其跨全部送风通道延伸,将每个送风通道的内部空间和传动空间隔开,风门驱动件、联接杆设置在所述传动空间中,风门枢轴上的齿轮暴露到所述传动空间,以与联接杆上的齿条啮合。在送风通道并排布置的情况下,隔板设置在送风通道的上侧或下侧,将传动空间与送风通道的内部空间间隔开,使得送风装置的运行更加可靠。
优选地,风门驱动件上设置有齿条,其中电机输出的旋转通过一个或多个齿轮传递到齿条,转换为风门驱动件的线性运动。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冷冰箱,包括前述任一段落所述的送风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文中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其中,附图仅仅用于展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将本发明的全部实施例限制于此。在附图中:
图1a和1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送风装置100的前部立体视图和后部立体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送风装置100的分解视图;
图3a和3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风门驱动件205的立体视图,其中图3a示出了风门驱动件的一侧,图3b示出了风门驱动件的另一侧;
图4a和4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送风装置的风门,在图4a中处于打开状态且在图4b中处于闭合状态;以及
图5a至5h分别示出了第一至第八状态下风门驱动件和联接杆的柱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部件。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背离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所描述的各种实施例做出变化和改进。此外,为了清楚和简洁起见,可能省略对熟知的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必然表示数量限制。“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当元件被提到为与另一元件“连接”或“耦合”或类似术语,这意味着其直接或间接连接或耦合至其他元件,应当理解的是,可能存在中间元件。可替代地,当元件被提到为“直接连接”或“直接耦合”另一元件时,应当理解的是,该两个元件之间不存在中间元件。文中提到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文中提到的多个部件沿某一方向“依次布置”是指多个部件大体沿该方向并排布置,即在装置上沿该方向行进时,会依次经过/越过每个部件,对于送风口而言,即多个开口在一壁平面中沿该方向依次布置。文中提到的“纵向方向”是指长度方向,其尺寸大于或至少等于宽度或高度方向尺寸,例如对于细长形状装置,纵向方向为其纵长方向。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术语集仅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发明。单数的表述包含复数的表述,除非在其间存在语境、方案上的显著差异。
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中所使用的全部术语(包含技术术语与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还应理解的是,术语(比如常用词典中限定的那些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相关领域和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在本文中明确地这样限定。
下文讨论的图1a至图5h,以及在本专利文件中用于描述本发明的原理的各种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而不应当以被视为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原理可以实施在任何合适地布置的送风装置以及包括该送风装置的冰箱中。用于描述各种实施例的术语是示范性的。
图1a和1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送风装置100的前部立体视图和后部立体视图。送风装置100为大致长方体的形状,包括由侧壁隔开的电机室101,以及沿送风装置100的纵向方向L依次布置的第一风门102、第二风门104和第三风门106。第一、第二和第三风门102、104、106分别用于打开和闭合三个送风通道中相应的一个。三个送风通道通过分隔壁103和105间隔开,且如图1a所示为出风侧,如图1b所示为进风侧。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送风装置100的分解视图。送风通道的上侧由水平隔板208限定。隔板208将送风装置内部空间分为两部分。隔板208的下部空间形成送风通道。隔板208上侧的上部空间与电机室101相连通,用于容纳将动力从电机传递至风门组件的传动机构,盖板201与壳体接合以将传动机构封闭在上部空间及电机空间内。传动机构包括减速齿轮204、风门驱动件205、联接杆210等。
水平隔板208上设置凸筋导轨209,用于与风门驱动件上的凹槽轨道D配合,使得约束风门驱动件205沿纵向方向进行直线运动。两者接触表面具有润滑剂,以助于凹槽轨道D相对凸筋轨道209的自由往复运动,以减小移动阻力,避免磨损。上述布置也可以被替换为其它布置,例如在风门驱动件上设置有凸筋轨道,在水平隔板上设置凹槽轨道;或将凸筋轨道替换为多个突出部,只要能够约束风门驱动件205为沿设定方向线性运动。
下部空间为送风通道,并且在风扇室和出风口之间延伸,用于气流流动。风门102、104、106可枢转地安装在下部空间中,并且与上部空间中的传动机构联接。送风通道对应地沿纵向方向由分隔壁103、105分隔成多个送风通道,每个送风通道上设置一个风门,以打开和关闭相应的通道。在分隔壁103、105上设置有安装联接杆的凹部,以及用于支撑风门枢转的支撑部。壳体除盖板201之外的部分通过一体注塑形成为一个整体,以提供脱模的便利性。
电机输出的动力通过齿轮系与风门驱动件205的齿条207配合,使得风门驱动件205线性运动。风门驱动件205还包括轨道206,用于输出运动到联接杆210。联接杆210驱动相应的风门枢转打开或闭合。
图3a和3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风门驱动件205的立体视图,其中图3a示出了风门驱动件的背向水平隔板208的一侧,图3b示出了风门驱动件的面向隔板208的一侧。风门驱动件205为单件式结构。风门驱动件205大致为长条形结构,其长边也沿纵向方向布置。风门驱动件205具有第一厚度,和以该第一厚度间隔开的两侧表面。风门驱动件205布置在隔板208上方,使得风门驱动件205具有分别对应于第一风门102、第二风门104和第三风门106的第一区段、第二区段和第三区段。
如图3b所示,在风门驱动件205的一侧表面上,其在本实施例中为面向隔板208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凹槽轨道D。该凹槽轨道D用于与隔板208上的凸筋导轨209配合,以引导风门驱动件的线性运动。凹槽轨道D和凸筋209也可以互换位置;也可以设置不同于凹槽轨道和凸筋的配合结构,只要该配合结构使得风门驱动件只能在隔板上沿纵向方向L线性运动。
在本实例中,风门驱动件205被设置为沿纵向方向L线性运动。风门驱动件的远离风门的一侧长边设置有齿条207,其与输出齿轮啮合。该输出齿轮从电机203接收动力,以通过齿轮齿条配合带动风门驱动件205往复线性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风门驱动件205的同一侧表面(即面向隔板208的那侧)上还设置有与三个风门102、104、106分别对应的三段凹槽轨道A、B、C。凹槽轨道A、B、C位于凹槽轨道D和相应风门之间。每个风门设置有相应的联接杆210。联接杆210上设置有柱211,该柱211与相应的凹槽轨道相配合,以在其中滑动。联接杆210安装在隔板208上的凹槽中,从而约束联接杆210为只能沿垂直于风门驱动件205运动方向(纵向方向)的方向线性运动。凹槽轨道A、B、C布置为大体沿纵向方向延伸,并且在垂直于纵向方向的方向上呈现起伏变化,使得当风门驱动件205做直线运动时,联接杆210的柱在相应凹槽轨道内移动,进而带动联接杆210线性运动。每个凹槽轨道在垂直于纵向方向具有靠近风门枢轴的第一位置水平和远离风门的第二位置水平。第一位置水平对应于风门闭合位置,也就是说,当联接杆210的柱211在第一位置水平的凹槽轨道中时,风门处于完全闭合位置。第二位置水平对应于风门打开位置,也就是说,当联接杆210的柱211在第二位置水平的凹槽轨道中时,风门处于完全打开位置。在沿纵向方向延伸的同时,凹槽轨道在第一位置水平和第二位置水平之间起伏变化。联接杆210上带有齿条,其与风门枢轴上的扇形齿轮啮合,从而联接杆210的运动带动风门转动。风门枢轴上可以仅设置扇形齿轮,也可以替代地设置全齿轮。
隔板208在本实施例中为水平隔板,但可以设想该隔板208也可以是倾斜的,只要隔板表面平行于风门驱动件的运动方向。当隔板为倾斜隔板时,各部件相对于隔板的布置关系仍是相同的,只是方位相应地改变。例如,联接杆的运动方向也相应地倾斜。这样的设置尽管可能需要额外的高度空间,但可以有效地减小整个装置的宽度尺寸。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联接杆210的运动方向被约束为垂直于风门驱动件的运动方向,然而可以设想联接杆210的运动方向也可以与风门驱动件的运动方向成非垂直的角度,例如在60°到120°之间,更优选地在80°到100°之间。这样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减小整个装置在垂直于纵向方向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
上文描述中第一位置水平和第二位置水平参照风门枢轴来描述,更准确的说两个位置水平沿垂直于风门驱动件运动方向间隔开,其中一个位置水平对应于风门闭合位置,另一个位置水平对应于风门打开位置。也就是说,也可以设置为第一位置水平对应于风门打开位置,第二位置水平对应于风门闭合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位置水平和第二位置水平之间的距离L2相对于三个轨道都是相同的。可以设想它们也可以是不同的。
图4a和4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送风装置的风门的示意图,在图4a中处于打开状态且在图4b中处于闭合状态。风门402被安装为绕枢轴403枢转。风门402枢转到打开状态时,送风通道完全敞开;而风门402枢转到闭合状态时,送风通道被完全闭合。风门402也可以处于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的中间状态,此时送风通道处于部分打开状态。
通过采用本发明的结构,与现有复杂风门驱动结构相比,无论风门为三个还是更多个,都可以采用单个风门驱动件,其结构紧凑,避免了多个风门驱动件之间的装配、协作困难和配合间隙带来的误差问题,并且增加传动效率。此外,本发明的布置还可以大幅减小送风装置壳体宽度方向尺寸,从而整体送风装置占据的空间可以缩小,降低成本。
操作说明
如前所述,三个风门102、104、106每个有打开和关闭两种状态,三个风门组合共有8种开闭的工作状态。8种工作状态可多种排列顺序。工作状态的组合可以根据,例如基于风门组的每次状态切换时仅一个风门动作(即状态发生变化),从而使得电机输出的力矩损耗较小;或者根据实际风门所控制对象的需求来确定。本实施方式仅以举例的方式列举一种组合,但应理解还存在大量其他的组合方式,其也落入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以如下八种工作状态顺序,进行说明。
编号 风门102 风门104 风门106
1
2
3
4
5
6
7
8
基于上述的排列方式,设置轨道,使之可以实现上述排列顺序的开关门。
当需要风门打开时,根据驱动原理,需要凹槽轨道A、B、C驱动联接杆上的柱平移,则需要凹槽轨道A、B、C布置为在沿直线运动方向延伸同时,在垂直于风门驱动件运动方向的方向上的位置在第一位置水平和第二位置水平之间变化,使得当风门驱动件做直线运动时,凹槽轨道A、B、C驱动配合在其中的柱沿着与上述直线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平移。根据风门切换一次状态(从打开到关闭或者从关闭到打开)需要转动的角度及扇形齿轮与联接杆的啮合关系,可计算出风门切换一次状态柱需要平移的距离。此外,第一位置水平和第二位置水平之间的状态变化需要通过在两个位置水平之间延伸的倾斜过渡轨道来实现,过渡轨道与联接杆运动方向夹角越小,则运动阻力越大,本实施例中过渡轨道的倾斜度为45°。则可设计出凹槽轨道A、B、C在风门切换一次状态时距离凹槽轨道D的中心线需要变化的距离,以及每切换一次风门驱动件需要运动的距离。据此可以根据上述的工况,设计凹槽轨道A、B、C。在本实施例中,每次状态变化风门驱动件需要运动的距离为L1,第一位置水平和第二位置水平距离为L2。
本文中一共有三个风门,其分别对应凹槽轨道A、B、C表示,图5a-5h中以虚线表示凹槽轨道A、B、C在各种状态下所处位置。
如图5a所示,风门组处于第一状态。以风门驱动件处于第一状态为初始位置,在该位置风门驱动件处于最远离电机的位置。在初始位置,柱分别位于相应凹槽轨道A、B、C的一端处或附近。在该第一状态中,柱分别在凹槽轨道A、B、C的第一位置水平,此时风门没有转动,均处于关闭位置。此时,柱在相应的凹槽轨道A、B、C中处于其相应的初始轨道位置/第一轨道位置。在该第一状态下,风门102、104、106全部关闭,没有冷风从气流出口通过风门排出。
如图5b所示,风门组处于第二状态。风门驱动件从第一状态向右直线移动L1,从而凹槽轨道A、B、C相对于第一轨道位置向右移动L1,进入第二状态。此时,柱在相应的凹槽轨道A、B、C中处于其相应的第二轨道位置。在第二状态下,凹槽轨道A内的柱沿垂直于风门驱动件运动方向的方向(远离风门枢轴)移动L2到第二位置水平,凹槽轨道B、C内的柱仍处于第一位置水平。从而,凹槽轨道B、C对应的风门104、106保持闭合,而凹槽轨道A对应的风门102切换工作状态,从关闭变为打开。在该第二状态下,风门104、106关闭,风门102打开,从而冷风从风门102对应的气流出口排出。
如图5c所示,风门组处于第三状态。风门驱动件从第二状态向右直线移动L1,从而凹槽轨道A、B、C相对于第二轨道位置向右移动L1,进入第三状态。此时,柱在相应的凹槽轨道A、B、C中处于其相应的第三轨道位置。在第三状态下,凹槽轨道A内的柱从第二位置水平移动L2到第一位置水平,凹槽轨道B内的柱沿垂直于风门驱动件运动方向的方向(远离风门枢轴)移动L2到第二位置水平,凹槽轨道C内的柱仍处于第一位置水平。从而,在该第三状态下,凹槽轨道A、C对应的风门102、106保持闭合,而凹槽轨道B对应的风门104打开,冷风从风门104对应的气流出口排出。
如图5d所示,风门组处于第四状态。风门驱动件从第三状态向右直线移动L1,从而凹槽轨道A、B、C相对于第三轨道位置向右移动L1,进入第四状态。此时,柱在相应的凹槽轨道A、B、C中处于其相应的第四轨道位置。在第四状态下,凹槽轨道A内的柱从第一位置水平移动L2到第二位置水平,凹槽轨道B内的柱仍处于第二位置水平,凹槽轨道C内的柱仍处于第一位置水平。从而,在该第四状态下,凹槽轨道C对应的风门106保持闭合,而凹槽轨道A、B对应的风门102、104打开,冷风从风门102、104对应的气流出口排出。
如图5e所示,风门组处于第五状态。风门驱动件从第四状态向右直线移动L1,从而凹槽轨道A、B、C相对于第四轨道位置向右移动L1,进入第五状态。此时,柱在相应的凹槽轨道A、B、C中处于其相应的第五轨道位置。在第五状态下,凹槽轨道A内的柱从第二位置水平移动L2到第一位置水平,凹槽轨道B内的柱仍处于第二位置水平,凹槽轨道C内的柱从第一位置水平移动L2到第二位置水平。从而,在该第五状态下,凹槽轨道A对应的风门102保持闭合,而凹槽轨道B、C对应的风门104、106打开,冷风从风门104、106对应的气流出口排出。
如图5f所示,风门组处于第六状态。风门驱动件从第五状态向右直线移动L1,从而凹槽轨道A、B、C相对于第五轨道位置向右移动L1,进入第六状态。此时,柱在相应的凹槽轨道A、B、C中处于其相应的第六轨道位置。在第六状态下,凹槽轨道A内的柱从第一位置水平移动L2到第二位置水平,凹槽轨道B内的柱从第二位置水平移动L2到第一位置水平,凹槽轨道C内的柱仍处于第二位置水平。从而,在该第六状态下,凹槽轨道A、C对应的风门102、106打开,而凹槽轨道B对应的风门104闭合,冷风从风门102、106对应的气流出口排出。
如图5g所示,风门组处于第七状态。风门驱动件从第六状态向右直线移动L1,从而凹槽轨道A、B、C相对于第六轨道位置向右移动L1,进入第七状态。此时,柱在相应的凹槽轨道A、B、C中处于其相应的第七轨道位置。在第七状态下,凹槽轨道A内的柱从第二位置水平移动L2到第一位置水平,凹槽轨道B内的柱仍处于第一位置水平,凹槽轨道C内的柱仍处于第二位置水平。从而,在该第七状态下,凹槽轨道A、B对应的风门102、104闭合,而凹槽轨道C对应的风门106打开,冷风从风门106对应的气流出口排出。
如图5h所示,风门组处于第八状态。风门驱动件从第七状态向右直线移动L1,从而凹槽轨道A、B、C相对于第七轨道位置向右移动L1,进入第八状态。此时,柱在相应的凹槽轨道A、B、C中处于其相应的第八轨道位置。在第八状态下,凹槽轨道A、B内的柱从第一位置水平移动L2到第二位置水平,凹槽轨道C内的柱仍处于第二位置水平。从而,在该第八状态下,凹槽轨道A、B、C对应的风门102、104、106均打开,冷风从全部风门102、104、106对应的气流出口排出。
在实施例中,风门驱动件处于第一状态时处于最远离电机的位置,然而这并不是必须的,通过设置结构为在初始位置,柱在相应凹槽轨道的另一端部而实现第一状态时风门驱动件处于最靠近电机的位置处,或者甚至可以使得风门驱动件电机可以相对于风门驱动件任意定位,只要其输出能够传递到风门驱动件的齿条。
上文中参照优选的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发明所提出的送风装置的示范性实施方式,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本发明理念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变型和改型,且可以对本发明提出的各种技术特征、结构进行多种组合,而不超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用于风冷冰箱的送风装置,包括:
主体部,主体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送风通道和与至少一个送风通道流体连通的多个送风口,其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在主体部上,每个送风口上设置有风门,用于打开和关闭对应的送风口;以及
风门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多个风门闭合或打开,其中且所述风门驱动组件包括:
电机,设置在主体部上;
单个风门驱动件,联接到电机并且在电机驱动下沿所述第一方向线性运动,风门驱动件上设置有凹槽轨道,以及
多个联接杆,每个联接在凹槽轨道和相应一个风门之间,其中联接杆上设置有柱,所述柱与凹槽轨道相配合,使得风门驱动件的线性运动带动所述多个联接杆沿与第一方向成角度的第二方向线性运动,以驱动相应的风门打开或闭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中所述主体部具有纵向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纵向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中所述风门驱动件被安装到主体部并通过形状配合约束为沿所述第一方向线性运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中所述联接杆被安装到主体部并通过形状配合约束为沿所述第二方向线性运动,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成80°至100°范围内的角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送风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正交。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中所述凹槽轨道包括多段彼此独立的凹槽轨道,每段凹槽轨道对应于一个联接杆,由此对应于一个风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送风装置,其中所述多段凹槽轨道沿纵向方向彼此间隔开或彼此部分地重叠。
8.如权利要求1到7中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其中所述凹槽轨道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同时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上在第一位置水平和第二位置水平之间起伏,所述第一位置水平和第二位置水平中的一个对应于风门打开位置,另一个对应于风门闭合位置。
9.如权利要求1到7中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其中所述联接杆设置有齿条,并且所述齿条与设置在风门枢轴上的齿轮啮合,从而所述联接杆的线性运动带动风门旋转。
10.如权利要求1到7中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其中所述风门驱动件上设置有齿条,其中电机输出的旋转通过一个或多个齿轮传递到齿条,转换为风门驱动件的线性运动。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送风装置,其中所述主体部上还设置有隔板,其跨全部送风通道延伸,将每个送风通道的内部空间和传动空间隔开,风门驱动件、联接杆设置在所述传动空间中,风门枢轴上的齿轮暴露到所述传动空间,以与联接杆上的齿条啮合。
12.一种风冷冰箱,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
CN202011058801.5A 2020-09-30 2020-09-30 用于风冷冰箱的送风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冰箱 Active CN1120505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58801.5A CN112050529B (zh) 2020-09-30 2020-09-30 用于风冷冰箱的送风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58801.5A CN112050529B (zh) 2020-09-30 2020-09-30 用于风冷冰箱的送风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冰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0529A true CN112050529A (zh) 2020-12-08
CN112050529B CN112050529B (zh) 2025-02-18

Family

ID=73605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58801.5A Active CN112050529B (zh) 2020-09-30 2020-09-30 用于风冷冰箱的送风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50529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03936A (ja) * 1996-05-17 1997-11-28 Sanyo Electric Co Ltd 冷蔵庫のダンパー装置
JP2008075972A (ja) * 2006-09-21 2008-04-03 Nidec Sankyo Corp ダンパー装置
CN102261790A (zh) * 2010-05-24 2011-11-30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冰箱
CN106766557A (zh) * 2017-01-24 2017-05-31 江苏雷利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风冷冰箱的送风装置以及应用该装置进行送风的方法
CN107621119A (zh) * 2017-10-16 2018-01-23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风门装置以及具有它的冰箱
CN108266950A (zh) * 2017-12-29 2018-07-10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分路送风装置及冰箱
CN109974367A (zh) * 2019-04-04 2019-07-05 仝达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用的多风门装置
CN212390683U (zh) * 2020-09-30 2021-01-22 江苏雷利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风冷冰箱的送风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冰箱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03936A (ja) * 1996-05-17 1997-11-28 Sanyo Electric Co Ltd 冷蔵庫のダンパー装置
JP2008075972A (ja) * 2006-09-21 2008-04-03 Nidec Sankyo Corp ダンパー装置
CN102261790A (zh) * 2010-05-24 2011-11-30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冰箱
CN106766557A (zh) * 2017-01-24 2017-05-31 江苏雷利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风冷冰箱的送风装置以及应用该装置进行送风的方法
CN107621119A (zh) * 2017-10-16 2018-01-23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风门装置以及具有它的冰箱
CN108266950A (zh) * 2017-12-29 2018-07-10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分路送风装置及冰箱
CN109974367A (zh) * 2019-04-04 2019-07-05 仝达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用的多风门装置
CN212390683U (zh) * 2020-09-30 2021-01-22 江苏雷利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风冷冰箱的送风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0529B (zh) 2025-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96838B (zh) 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CN212390683U (zh) 用于风冷冰箱的送风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冰箱
CN106871549B (zh) 用于风冷冰箱的送风装置以及应用该装置送风的方法
CN108302874A (zh) 分路送风装置及冰箱
KR102635116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CN108266950B (zh) 分路送风装置及冰箱
CN103171406A (zh) 混合门结构
CN111542718B (zh) 通风装置
CN113623850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12050529A (zh) 用于风冷冰箱的送风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冰箱
JP2008275193A (ja) 空気調和機
US9664454B2 (en) Ventilation device with alternating airflows
CN111271923A (zh) 一种冰箱
CN213542918U (zh) 用于风冷冰箱的送风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冰箱
WO2014041891A1 (ja) 空気調和機
CN213362976U (zh) 用于风冷冰箱的送风装置及使用其的风冷冰箱
CN212618714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KR102011734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CN110595037A (zh) 出风框的驱动机构、空调器的出风框组件以及空调器
CN212512025U (zh) 用于风冷冰箱的送风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冰箱
CN206496578U (zh) 用于风冷冰箱的送风设备以及包括该设备的冰箱
CN112097434A (zh) 用于风冷冰箱的送风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冰箱
CN112432354B (zh) 滑动装置及立式空调
JP2005297792A (ja) 車両用空調ユニット
JP2015102304A (ja) 室内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