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40538B - 数据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040538B CN112040538B CN202010910729.8A CN202010910729A CN112040538B CN 112040538 B CN112040538 B CN 112040538B CN 202010910729 A CN202010910729 A CN 202010910729A CN 112040538 B CN112040538 B CN 11204053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ssion management
- management message
- timer
- user equipment
- ses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5000019800 disodium phosphat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144 data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8—Timers or timing mechanisms used in protoc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4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for recovering from a failure of a protocol instance or entity, e.g. service redundancy protocols, protocol state redundancy or protocol service redir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8—Connection release triggered by tim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用户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配置有过程事务标识的第一会话管理消息;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开启第一定时器和计数器,并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三会话管理消息,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和所述第三会话管理消息携带所述过程事务标识;所述用户设备根据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范围内的第一消息接收状态和所述计数器记录的启动次数中的任一项或任意组合执行第一预设操作,所述第一预设操作用于释放所述过程事务标识,第一定时器的计时范围根据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的时间间隔来设定。可以在尽可能保证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在会话过程中同步的同时,大大降低了PTI的占用时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中,对于用户设备发起的每一个会话管理过程,都要为该会话管理过程分配一个有效的过程事务标识(Procedure Transaction Identity,PTI),一般情况下,用户设备发起会话请求,收到网络设备响应该会话请求的反馈消息后,即可释放该PTI。
在一些情况,网络设备如果没有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响应上述反馈消息的应答消息,则会重传上述反馈消息给用户设备,但此时由于用户设备已经释放了PTI,所以无法识别上述反馈消息携带的PTI,导致通信失败。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可以在尽可能保证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在会话过程中同步的同时,大大降低了PTI的占用时长。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配置有过程事务标识的第一会话管理消息;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开启第一定时器和计数器,并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三会话管理消息,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和所述第三会话管理消息携带所述过程事务标识,所述计数器用于记录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启动次数;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范围内的第一消息接收状态和所述计数器记录的启动次数中的任一项或任意组合执行第一预设操作,所述第一消息接收状态包括再次接收到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和未再次接收到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所述第一预设操作用于释放所述过程事务标识,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范围根据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的时间间隔来设定。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第一会话管理消息,所述第一会话管理消息携带过程事务标识;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开启第二定时器,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携带所述过程事务标识;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在所述第二定时器的计时范围内的第二消息接收状态执行第二预设操作,所述第二预设操作用于结束会话,所述第二消息接收状态包括接收到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会话管理消息和未接收到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第三会话管理消息,所述第三会话管理消息携带所述过程事务标识。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通信装置,应用于用户设备,所述数据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用于:
通过所述通信单元向网络设备发送配置有过程事务标识的第一会话管理消息;
通过所述通信单元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开启第一定时器和计数器,并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三会话管理消息,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和所述第三会话管理消息携带所述过程事务标识,所述计数器用于记录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启动次数;
根据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范围内的第一消息接收状态和所述计数器记录的启动次数中的任一项或任意组合执行第一预设操作,所述第一消息接收状态包括再次接收到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和未再次接收到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所述第一预设操作用于释放所述过程事务标识,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范围根据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的时间间隔来设定。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通信装置,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数据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用于:
通过所述通信单元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第一会话管理消息,所述第一会话管理消息携带过程事务标识;
通过所述通信单元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开启第二定时器,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携带所述过程事务标识;
根据在所述第二定时器的计时范围内的第二消息接收状态执行第二预设操作,所述第二预设操作用于结束会话,所述第二消息接收状态包括接收到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会话管理消息和未接收到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第三会话管理消息,所述第三会话管理消息携带所述过程事务标识。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应用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应用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任一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应用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应用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任一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产品,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第二方面任一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可见,上述数据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首先用户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配置有过程事务标识的第一会话管理消息;之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开启第一定时器和计数器,并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三会话管理消息,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和所述第三会话管理消息携带所述过程事务标识,所述计数器用于记录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启动次数;最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范围内的第一消息接收状态和所述计数器记录的启动次数中的任一项或任意组合执行第一预设操作,所述第一消息接收状态包括再次接收到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和未再次接收到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所述第一预设操作用于释放所述过程事务标识,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范围根据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的时间间隔来设定。可以在尽可能保证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在会话过程中同步的同时,大大降低了PTI的占用时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通信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通信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该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非地面通信网络(non-terrestrial network,NTN)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division duplex,TDD)、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新空口(new radio,NR)通信系统或未来的演进通信系统。以无线通信系统是5G NR通信系统为示例,请参阅图1。
在图1中,该示例通信系统100包括用户设备110、接入网设备120、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网元130、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网元140、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元150。其中,AMF网元130、SMF网元140、UPF网元150属于核心网网元(或者称为网络功能网元),需要说明的是,核心网网元中其他网元也包括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作具体限制。此外,上述各个网元之间的连接可以为无线连接或者有线连接,为了方便直观地表示各个网元之间的连接关系,图1采用实线示意,而各个网元之间的接口在现有技术中已有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详述。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用户设备110可以包括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用户终端、手持终端、笔记本电脑、用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蜂窝电话(cellularphone)、智能电话(smart phone)、无线数据卡、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电脑,也可以包括车载设备、车载终端、车辆设备或汽车设备等。用户设备110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中继设备、可穿戴设备、5G NR系统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设备110包括硬件层、运行在硬件层之上的操作系统层,以及运行在操作系统层上的应用层。该硬件层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内存管理单元(memory management unit,MMU)和内存(也称为主存)等硬件。该操作系统可以是任意一种或多种通过进程(process)实现业务处理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例如,Linux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或Windows操作系统等。该应用层包含浏览器、通讯录、文字处理软件、即时通信软件等应用。此外,本申请实施例并未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的具体结构特别限定,只要能够通过运行记录有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的方法的代码的程序,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通信即可,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用户设备110,或者,是用户设备110中能够调用程序并执行程序的功能模块。
具体的,接入网设备120可以看作无线接入网络(radio access network,RAN)设备或者接入网络(access network,AN)设备,其主要负责空口侧的无线资源管理、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管理、数据压缩和加密等功能。接入网设备120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基站,例如:宏基站、微基站、中继站、接入点(access point,AP)等。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通信系统中,具备基站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第五代(5thgeneration,5G)通信系统中,称为下一代节点B(next generation node B,gNB)或者下一代演进节点B(next generation evolved node B,ng-eNB);在LTE系统中,称为演进的节点B(evolved NodeB,eNB或者eNodeB)或者;在第三代(3rd generation,3G)系统中,称为节点B(Node B)等。
具体的,AMF网元130分布于核心网,主要负责信令处理部分,还可以提供控制面功能,如接入控制、移动性管理、附着与去附着、网关选择。此外,在AMF网元130为用户设备110中的会话提供服务的情况下,AMF网元会为该会话提供控制面的存储资源以存储会话标识,以及与会话标识关联的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网元标识等。
具体的,SMF网元140可以用于负责用户面网元选择、用户面网元重定向、IP地址分配、承载的建立、修改和释放以及QoS控制。
具体的,UPF网元150可以用于负责用户设备110中用户数据的转发和接收。例如,UPF网元150从数据网络接收用户数据,并通过接入网设备120传输给用户设备110;或者,UPF网元150通过接入网设备120从用户设备110接收用户数据,再转发到数据网络。此外,SMF网元140管理和控制UPF网元150中为用户设备110提供服务的传输资源和调度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通信方法可以理解为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的数据交互,上述网络设备可以为虚拟设备,表示核心网,上述数据交互为会话管理的交互过程,主要涉及SMF和用户设备的交互。
下面结合图2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数据通信方法进行说明,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用户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配置有过程事务标识的第一会话管理消息。
其中,上述过程事务标识(Procedure Transaction Identity,PTI)用于表示会话管理过程的唯一性,即整个会话管理过程的数据传输都会携带该PTI,表示当前会话过程正在进行中;这里的用户设备不再赘述,网络设备表示核心网也不再追加说明。上述第一会话管理消息可以为会话管理请求,该会话管理请求可以为会话修改请求(PDU SESSIONMODIFICATION REQUEST)或会话释放请求(PDU SESSION RELEASE REQUEST)中的任一种,在第一会话管理消息确定为会话修改请求或会话释放请求后,在同一会话过程中不会发生变更,后续的数据交互也是基于第一会话管理消息的具体内容来对应进行。
通过在向网络设备发送会话管理请求时为该会话过程配置PTI,可以保证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的同步。
步骤202,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开启第一定时器和计数器,并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三会话管理消息。
其中,上述计数器用于记录上述第一定时器的启动次数;上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可以为网络设备发送给上述用户设备的会话管理命令,上述会话管理命令可以为会话修改命令(PDU SESSION MODIFICATION COMMAND)或会话释放命令(PDU SESSION RELEASECOMMAND)中的任一种,上述第三会话管理消息可以为上述用户设备接受了上述会话管理命令后向上述网络设备反馈的会话管理消息,上述会话管理消息可以为会话修改完成消息(PDU SESSION MODIFICATION COMPLETE)、会话修改拒绝消息(PDU SESSION MODIFICATIONCOMMAND REJECT)或会话释放完成消息(PDU SESSION RELEASE COMPLETE)中的任意一种,可以理解的是,会话修改完成消息或会话修改拒绝消息对应的是会话管理命令为会话修改命令的情况,会话释放完成消息对应的是会话管理命令为会话释放命令的情况。上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和上述第三会话管理消息都携带上述过程事务标识PTI,可以预先设定第一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使得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保持同步。
可见,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开启第一定时器和计数器,并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三会话管理消息,可以在尽可能保证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在会话过程中同步的同时,大大降低了PTI的占用时长。
步骤203,所述用户设备根据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范围内的第一消息接收状态和所述计数器记录的启动次数中的任一项或任意组合执行第一预设操作。
其中,上述第一消息接收状态包括再次接收到上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和未再次接收到上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上述第一预设操作用于释放上述过程事务标识,上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范围根据上述用户设备接收到上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的时间间隔来设定。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用户设备在上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范围内未再次接收到来自上述网络设备的第二会话消息时,上述用户设备立即关闭上述第一定时器和上述计数器,释放上述过程事务标识,会话结束。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用户设备在上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范围内再次接收到来自上述网络设备的第二会话管理消息时,上述用户设备获取上述计数器当前记录的上述第一定时器的启动次数;
进一步的,在上述启动次数等于预设次数阈值时,上述用户设备停止上述第一定时器和上述计数器,向上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述第三会话管理消息,并释放上述过程事务标识,此时因为已经达到启动次数的上限,所以不需要再考虑第三会话管理消息是否发送成功,直接释放上述过程事务标识即可;
进一步的,在上述启动次数小于上述预设次数阈值时,上述用户设备重启所述第一定时器,再次向上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述第三会话管理消息直到上述发送状态为发送成功或上述启动次数等于上述预设次数阈值。具体的,即在启动次数小于上述预设次数阈值时反复重启上述第一定时器,反复向上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述第三会话管理消息直到确定发送状态为成功或启动次数等于上述预设次数阈值。
可见,在上述第三会话管理消息发送成功时,PTI被占用的时长最多只为一个第一定时器的计时周期,在上述第三会话管理消息发送失败时,可以尽可能保证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的同步而反复重传消息。
为进一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通信方法,下面结合图3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数据通信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第一会话管理消息。
其中,上述第一会话管理消息携带过程事务标识,上述过程事务标识用于表示会话管理过程的唯一性。
步骤302,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开启第二定时器。
其中,上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携带所述过程事务标识,上述第二定时器用于确定重传上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的时间;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设备在向用户设备发送上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后,需要接收到用户设备反馈的第三会话管理消息才能拿结束会话,否则网络设备会认为用户设备未接收到上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在上述第二定时器超时时向上述用户设备重传上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需要说明的是网络设备的最大重传次数等于上述预设次数阈值。如此,可以保证第一定时器和第二定时器在理想状态下实现同步。
步骤303,所述网络设备根据在所述第二定时器的计时范围内的第二消息接收状态执行第二预设操作。
其中,上述第二消息接收状态包括接收到来自上述用户设备的第三会话管理消息和未接收到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第三会话管理消息,上述第三会话管理消息携带所述过程事务标识。
具体的,上述网络设备在上述第二定时器的计时范围内接收到来自上述用户设备的第三会话管理消息时,停止所述第二定时器,结束会话。
具体的,上述网络设备在上述第二定时器的计时范围内未接收到来自上述用户设备的第三会话管理消息时,重启上述第二定时器,并向上述用户设备重传上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直到重传次数达到预设次数阈值。进一步的,上述网络设备在上述重传次数达到上述预设次数阈值后,停止上述第二定时器,并结束会话。
上述未详细说明的步骤可以参见图2中的部分或全部方法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可见,通过上述方法步骤,可以在尽可能保证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在会话过程中同步的同时,大大降低了PTI的占用时长。
为便于理解,设定预设次数阈值为4,将上述数据通信方法分为两种情况进行举例说明,第一种情况为第一定时器的启动次数在2次时的步骤流程,第二种情况为在第一定时器的启动次数达到4次后的步骤流程。
下面结合图4对第一种情况进行举例说明,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用户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配置有过程事务标识的第一会话管理消息,其中,过程事务标识PTI可以表示为A。
接着,所述网络设备在接收到上述第一会话管理消息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并开启第二定时器。
接着,所述用户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三会话管理消息并开启第一定时器和计数器。
其中,上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范围在理想状态下可以等于上述第二定时器的计时范围,在实际中由于误差等因素,可以设置上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范围稍大于上述第二定时器的计时范围。具体的,上述第二定时器的计时范围可以为16秒,则可以设置上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范围大于或等于16秒。此时计数器的值为1。
需要说明的是,此次发送第三会话管理消息失败。网络设备未接收到上述第三会话管理消息,此时所述网络设备在第二定时器超时时向所述用户设备重传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并重启所述第二定时器。
所述用户设备在接收到重传的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后,重启所述第一定时器,向所述网络设备再次发送所述第三会话管理消息,此时计数器的值为2。
其中,此次发送成功,所述网络设备关闭所述第二定时器,结束会话。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后释放所述过程事务标识。
其中,之所以要等待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是因为需要根据是否接收到网络设备重传的第二会话管理消息来确定第三会话管理消息是否发送成功。
可见,在该情况下,过程事务标识最多被占用16秒,大大降低了过程事务标识的占用时长。
下面结合图5对第二种情况进行举例说明,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用户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配置有过程事务标识的第一会话管理消息。
接着,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并开启第二定时器。
接着,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三会话管理消息并开启第一定时器和计数器,此时计数器的值为1。
此次发送第三会话管理消息失败。网络设备未接收到上述第三会话管理消息,此时所述网络设备在第二定时器第一次超时时向所述用户设备第一次重传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并重启所述第二定时器。
接着,所述用户设备重启所述第一定时器,向所述网络设备再次发送所述第三会话管理消息,此时计数器的值为2。
此次发送第三会话管理消息失败。网络设备未接收到上述第三会话管理消息,此时所述网络设备在第二定时器第二次超时时向所述用户设备第二次重传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并重启所述第二定时器。
接着,所述用户设备重启所述第一定时器,向所述网络设备再次发送所述第三会话管理消息,此时计数器的值为3。
此次发送第三会话管理消息失败。网络设备未接收到上述第三会话管理消息,此时所述网络设备在第二定时器第三次超时时向所述用户设备第三次重传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并重启所述第二定时器。
接着,所述用户设备重启所述第一定时器,向所述网络设备再次发送所述第三会话管理消息,此时计数器的值为4。
此次发送第三会话管理消息失败。网络设备未接收到上述第三会话管理消息,此时所述网络设备在第二定时器第四次超时时向所述用户设备第四次重传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并停止所述第二定时器,结束会话。
最后,由于此时计数器的值为4达到预设次数阈值,所述用户设备停止所述第一定时器,向所述网络设备再次发送所述第三会话管理消息并释放所述过程事务标识。
可见,如此可以尽可能保证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在会话管理过程中的同步。
为便于理解,对时间轴进行说明,
第二定时器开启时间: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会话管理消息时;
第一定时器开启时间:用户设备接收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时,理想状态下忽略延迟,可以认为与第二定时器同步开启。
第二定时器超时时,网络设备向用户设备重传第二会话管理消息;
用户设备接收到重传的第二会话管理消息时,重启第一定时器,计数器的值加1。
图4和图5为理想状态,忽略了延迟时间,理想状态下,标识定时器的开启和停止与重传定时器的开启和停止保持同步。
可以看出,上述数据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首先用户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配置有过程事务标识的第一会话管理消息,所述过程事务标识用于表示会话管理过程的唯一性;之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开启第一定时器和计数器,并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三会话管理消息,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和所述第三会话管理消息携带所述过程事务标识,所述第一定时器用于确定重传所述第三会话管理消息的时间,所述计数器用于记录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启动次数;最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范围内的第一消息接收状态和所述计数器记录的启动次数中的任一项或任意组合执行第一预设操作,所述第一消息接收状态包括再次接收到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和未再次接收到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所述第一预设操作用于释放所述过程事务标识,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范围根据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的时间间隔来设定。可以在尽可能保证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在会话过程中同步的同时,大大降低了PTI的占用时长。
上述主要从方法侧中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用户设备、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网元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与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或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用户设备、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网元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程序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只是一种逻辑功能划分,而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6示例出了一种数据通信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数据通信装置600应用于用户设备,具体包括:处理单元602和通信单元603。处理单元602用于对用户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单元602用于支持用户设备执行图2中的步骤和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单元603用于支持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的通信。用户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601,用于存储用户设备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单元602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单元602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单元603可以是通信接口、收发器、收发电路等,存储单元601可以是存储器。当处理单元602为处理器,通信单元603为通信接口,存储单元601为存储器时,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数据通信装置600可以为图8所示的用户设备。
具体实现时,处理单元602用于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执行的任一步骤,且在执行诸如发送等数据传输时,可选择的调用通信单元603来完成相应操作。下面进行详细说明。
处理单元602用于:通过所述通信单元603向网络设备发送配置有过程事务标识的第一会话管理消息;
通过所述通信单元603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开启第一定时器和计数器,并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三会话管理消息,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和所述第三会话管理消息携带所述过程事务标识,所述计数器用于记录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启动次数;
根据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范围内的第一消息接收状态和所述计数器记录的启动次数中的任一项或任意组合执行第一预设操作,所述第一消息接收状态包括再次接收到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和未再次接收到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所述第一预设操作用于释放所述过程事务标识,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范围根据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的时间间隔来设定。
可以在尽可能保证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在会话过程中同步的同时,大大降低了PTI的占用时长。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7示例出了一种数据通信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数据通信装置700应用于用户设备,具体包括:处理单元702和通信单元703。处理单元702用于对用户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单元702用于支持用户设备执行图3中的步骤和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单元703用于支持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的通信。用户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701,用于存储用户设备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单元702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单元702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单元703可以是通信接口、收发器、收发电路等,存储单元701可以是存储器。当处理单元702为处理器,通信单元703为通信接口,存储单元701为存储器时,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数据通信装置700可以为图9所示的网络设备。
具体实现时,处理单元702用于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执行的任一步骤,且在执行诸如发送等数据传输时,可选择的调用通信单元703来完成相应操作。下面进行详细说明。
处理单元702用于:通过所述通信单元703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第一会话管理消息,所述第一会话管理消息携带过程事务标识;
通过所述通信单元703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开启第二定时器,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携带所述过程事务标识;
根据在所述第二定时器的计时范围内的第二消息接收状态执行第二预设操作,所述第二消息接收状态包括接收到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会话管理消息和未接收到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第三会话管理消息,所述第三会话管理消息携带所述过程事务标识。
可以在尽可能保证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在会话过程中同步的同时,大大降低了PTI的占用时长。
请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80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终端800包括处理器810、存储器820、通信接口830和至少一个用于连接处理器810、存储器820、通信接口830的通信总线。
存储器820包括但不限于是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 only memory,EPROM)或便携式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存储器820用于相关指令及数据。
通信接口830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
处理器810可以是一个或多个CPU,在处理器810是一个CPU的情况下,该CPU可以是单核CPU,也可以是多核CPU。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设备800中的处理器810用于读取存储器820中存储的一个或多个程序821,执行上述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并且用户设备800还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前述方法实施例的用户设备侧的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90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网络设备900包括处理器910、存储器920、通信接口930和至少一个用于连接处理器910、存储器920、通信接口930的通信总线。
存储器920包括但不限于是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 only memory,EPROM)或便携式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存储器920用于相关指令及数据。
通信接口930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
处理器910可以是一个或多个CPU,在处理器910是一个CPU的情况下,该CPU可以是单核CPU,也可以是多核CPU。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设备900中的处理器910用于读取存储器920中存储的一个或多个程序921,执行上述图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并且终端900还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前述方法实施例的网络设备侧的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并且该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接入网设备、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或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并且该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接入网设备、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或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以以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是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存、ROM、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只读光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接入网设备、网络设备或核心网网关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接入网设备、网络设备或核心网网关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功能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等。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配置有过程事务标识的第一会话管理消息;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开启第一定时器和计数器,并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三会话管理消息,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和所述第三会话管理消息携带所述过程事务标识,所述计数器用于记录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启动次数;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范围内的第一消息接收状态和所述计数器记录的启动次数中的任一项或任意组合执行第一预设操作,所述第一消息接收状态包括再次接收到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和未再次接收到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所述第一预设操作用于释放所述过程事务标识,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范围根据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的时间间隔来设定,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范围大于或等于所述用户设备第n次接收到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与第n+1次接收到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用户设备第n次接收到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与第n+2次接收到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n为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范围内的第一消息接收状态和所述计数器记录的启动次数中的任一项或任意组合执行第一预设操作,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范围内未再次接收到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时,释放所述过程事务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范围内的第一消息接收状态和所述计数器记录的启动次数中的任一项或任意组合执行第一预设操作,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范围内再次接收到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时,获取所述计数器当前记录的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启动次数;
在所述启动次数等于预设次数阈值时,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会话管理消息,并释放所述过程事务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获取所述计数器当前记录的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启动次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启动次数小于所述预设次数阈值时,所述用户设备重启所述第一定时器,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会话管理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消息包括会话修改请求PDU SESSION MODIFICATION REQUEST或会话释放请求PDU SESSION RELEASE REQUEST,
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包括会话修改命令PDU SESSION MODIFICATION COMMAND或会话释放命令PDU SESSION RELEASE COMMAND,
所述第三会话管理消息包括会话修改完成消息PDU SESSION MODIFICATIONCOMPLETE、会话修改拒绝消息PDU SESSION MODIFICATION COMMAND REJECT或会话释放完成消息PDU SESSION RELEASE COMPLETE中的任一种。
6.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第一会话管理消息,所述第一会话管理消息携带过程事务标识;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开启第二定时器,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携带所述过程事务标识;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在所述第二定时器的计时范围内的第二消息接收状态执行第二预设操作,所述第二预设操作用于结束会话,所述第二消息接收状态包括接收到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会话管理消息和未接收到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第三会话管理消息,所述第三会话管理消息携带所述过程事务标识,所述第二定时器的计时范围小于或等于第一定时器的计时范围,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范围大于或等于所述用户设备第n次接收到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与第n+1次接收到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用户设备第n次接收到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与第n+2次接收到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n为正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根据在所述第二定时器的计时范围内的消息接收状态执行第二预设操作,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二定时器的计时范围内接收到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会话管理消息时,结束会话。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根据在所述第二定时器的计时范围内的第二消息接收状态执行第二预设操作,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二定时器的计时范围内未接收到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会话管理消息时,重启所述第二定时器,并向所述用户设备重传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二定时器的计时范围内未接收到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会话管理消息时,重启所述第二定时器,并向所述用户设备重传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重传次数达到预设次数阈值后,停止所述第二定时器,并结束会话。
10.一种数据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用户设备,所述数据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用于:
通过所述通信单元向网络设备发送配置有过程事务标识的第一会话管理消息;
通过所述通信单元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开启第一定时器和计数器,并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三会话管理消息,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和所述第三会话管理消息携带所述过程事务标识,所述计数器用于记录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启动次数;
根据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范围内的第一消息接收状态和所述计数器记录的启动次数中的任一项或任意组合执行第一预设操作,所述第一消息接收状态包括再次接收到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和未再次接收到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所述第一预设操作用于释放所述过程事务标识,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范围根据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的时间间隔来设定,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范围大于或等于所述用户设备第n次接收到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与第n+1次接收到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用户设备第n次接收到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与第n+2次接收到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n为正整数。
11.一种数据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数据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用于:
通过所述通信单元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第一会话管理消息,所述第一会话管理消息携带过程事务标识;
通过所述通信单元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开启第二定时器,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携带所述过程事务标识;
根据在所述第二定时器的计时范围内的第二消息接收状态执行第二预设操作,所述第二预设操作用于结束会话,所述第二消息接收状态包括接收到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会话管理消息和未接收到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第三会话管理消息,所述第三会话管理消息携带所述过程事务标识,所述第二定时器的计时范围小于或等于第一定时器的计时范围,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范围大于或等于所述用户设备第n次接收到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与第n+1次接收到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用户设备第n次接收到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与第n+2次接收到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n为正整数。
12.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应用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应用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13.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应用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应用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14.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5或6~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910729.8A CN112040538B (zh) | 2020-09-02 | 2020-09-02 | 数据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
PCT/CN2021/108707 WO2022048348A1 (zh) | 2020-09-02 | 2021-07-27 | 数据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
EP21863416.0A EP4210402A1 (en) | 2020-09-02 | 2021-07-27 |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910729.8A CN112040538B (zh) | 2020-09-02 | 2020-09-02 | 数据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040538A CN112040538A (zh) | 2020-12-04 |
CN112040538B true CN112040538B (zh) | 2023-05-26 |
Family
ID=73591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910729.8A Active CN112040538B (zh) | 2020-09-02 | 2020-09-02 | 数据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4210402A1 (zh) |
CN (1) | CN112040538B (zh) |
WO (1) | WO202204834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40538B (zh) * | 2020-09-02 | 2023-05-2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数据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46341A (zh) * | 2006-09-12 | 2008-03-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媒体无关切换中避免重复执行事务的方法及装置 |
CN103229546A (zh) * | 2010-09-28 | 2013-07-31 |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 用于在ue移出住宅/企业网络覆盖时释放与本地gw的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4010903A1 (en) * | 2012-07-09 | 2014-01-16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uplink transmission on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17019118A1 (en) * | 2015-07-28 | 2017-02-02 | Intel Corporation | Network attach process through a combined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 attach message and a packet data protocol (pdp) context activation procedure |
WO2019154036A1 (zh) * | 2018-02-12 | 2019-08-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QoS流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10830925A (zh) * | 2018-08-14 | 2020-02-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户群组的会话管理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066354B2 (en) * | 2008-09-26 | 2015-06-23 | Haipeng Jin | Synchronizing bearer context |
US8929878B2 (en) * | 2009-05-20 | 2015-01-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ransaction management |
CN101984718A (zh) * | 2010-10-19 | 2011-03-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信令传输方法及用户设备 |
US20180359660A1 (en) * | 2017-06-09 | 2018-12-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intaining a network connection |
DK3662599T3 (da) * | 2017-10-16 | 2020-10-12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Undgåelse af flere retransmissioner af signalering transporteret af 5G-NAS-transport |
US20190313311A1 (en) * | 2018-04-09 | 2019-10-10 | Mediatek Inc. | Apparatuses, service networks, and methods for handling plmn-specific parameters for an inter-plmn handover |
CN112040538B (zh) * | 2020-09-02 | 2023-05-2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数据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
-
2020
- 2020-09-02 CN CN202010910729.8A patent/CN112040538B/zh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7-27 WO PCT/CN2021/108707 patent/WO2022048348A1/zh unknown
- 2021-07-27 EP EP21863416.0A patent/EP4210402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46341A (zh) * | 2006-09-12 | 2008-03-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媒体无关切换中避免重复执行事务的方法及装置 |
CN103229546A (zh) * | 2010-09-28 | 2013-07-31 |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 用于在ue移出住宅/企业网络覆盖时释放与本地gw的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4010903A1 (en) * | 2012-07-09 | 2014-01-16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uplink transmission on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17019118A1 (en) * | 2015-07-28 | 2017-02-02 | Intel Corporation | Network attach process through a combined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 attach message and a packet data protocol (pdp) context activation procedure |
WO2019154036A1 (zh) * | 2018-02-12 | 2019-08-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QoS流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10830925A (zh) * | 2018-08-14 | 2020-02-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户群组的会话管理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040538A (zh) | 2020-12-04 |
EP4210402A1 (en) | 2023-07-12 |
WO2022048348A1 (zh) | 2022-03-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557786B (zh) | 一种无线承载建立、业务流的监测方法及装置 | |
US20100325226A1 (en) | Message Processing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 |
CN110381554B (zh) | 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03166949A (zh) | 用于提高数据吞吐量的通信协议技术 | |
CN114071491A (zh) | 一种会话服务请求方法及装置 | |
CN113647183A (zh) | 服务质量QoS参数配置方法及相关装置 | |
CN112040538B (zh) | 数据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 |
WO2021085259A1 (ja) | 無線端末及びその方法 | |
JP2022546376A (ja) | ページング方法と機器 | |
CN114650578B (zh) | 终端语音业务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4731238A (zh) | 配置授权定时器的使用方法与装置、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CN112788790A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13517954B (zh) | 边链路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
CN115517005B (zh) | 用于优化用户设备和网络之间的pdn同步的系统和方法 | |
WO2022033437A1 (zh) | 多模芯片及终端设备 | |
CN115884272B (zh) | 参数配置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7837265A (zh) | 用于进行小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5244980B (zh) | 会话释放方法与装置 | |
CN109548006B (zh) | 一种建立数据通道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2770412B (zh) | 一种分组数据网pdn激活方法及其装置 | |
TWI841267B (zh) | 自適應地縮短通訊時延的方法及使用該方法的通訊裝置 | |
US20240214127A1 (en) |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terminal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 |
CN112911623B (zh) | 一种流程超时监控方法及装置 | |
CN117693971A (zh) | 小区切换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WO2024120741A1 (en) | Admission control enhancement for prioritized user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