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37664B - 一种盖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盖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037664B CN112037664B CN202011052748.8A CN202011052748A CN112037664B CN 112037664 B CN112037664 B CN 112037664B CN 202011052748 A CN202011052748 A CN 202011052748A CN 112037664 B CN112037664 B CN 11203766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astic
- layer
- material layer
- cover plate
- protective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5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0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8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9000013013 e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08000010392 Bone Fracture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06010017076 Fractur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2161 passi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11247 coating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59 patte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790 adhes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759 woven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391944 Commicarpus scanden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3460 diamon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32 diamo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07 rearrang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0 scra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盖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盖板包括:弯折区和非弯折区;所述盖板包括:基材层、保护层和弹性材料层;所述保护层位于所述基材层的一侧;所述弹性材料层位于所述基材层与所述保护层之间;所述弹性材料层位于所述第一弯折区内;所述弹性材料层包括多个弹性单元,所述保护层填充相邻所述弹性单元的间隙;相邻所述弹性单元之间的所述保护层的厚度大于等于所述非弯折区的所述保护层的厚度。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升盖板弯折性能,同时提高盖板的耐刮擦和耐冲击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盖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技术和社交媒体的发展,用户追求大尺寸手机屏,以实现对游戏、视频等娱乐活动更好的体验。为了兼顾大尺寸显示屏以及方便携带,折叠屏应运而生。
现有技术中,在折叠屏的出光面设置有盖板以保护折叠屏,由于盖板中的硬质涂覆层硬度较高,弹性模量较大,在弯折过程中易开裂,容易造成折叠屏的损坏;为了克服此问题,通常将硬质涂覆层的厚度设置得较小,导致盖板的耐刮擦及耐冲击性比较差,造成折叠屏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盖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能够提升盖板弯折性能,同时提高盖板的耐刮擦及耐冲击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盖板,包括:弯折区和非弯折区;
所述盖板包括:基材层、保护层和弹性材料层;
所述保护层位于所述基材层的一侧;所述弹性材料层位于所述基材层与所述保护层之间;所述弹性材料层位于所述第一弯折区内;
所述弹性材料层包括多个弹性单元,所述保护层填充相邻所述弹性单元的间隙;相邻所述弹性单元之间的所述保护层的厚度大于等于所述非弯折区的所述保护层的厚度。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种盖板。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二方面提供的任一种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基材层和保护层之间设置弹性材料层,且弹性材料层位于弯折区,弹性材料层包括多个弹性单元,保护层填充相邻弹性单元的间隙,因此弯折区的保护层具有图案化特征。在弯折过程中,弯折区内的盖板会产生形变,即弯折区内的盖板会产生应力,由于弹性单元能够释放部分应力,起到变形协调作用,并且具有图案化特征的保护层的应变较小,因此弯折区的保护层产生的应力较小,降低了保护层断裂的风险,即降低了盖板断裂的风险,提高了盖板的弯折性能;此外,弯折区内相邻弹性单元之间的保护层的厚度大于等于非弯折区的保护层的厚度,相邻弹性单元之间的保护层能够承受较大外力冲击,使得盖板在弯折区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从而提高盖板的耐冲击性,同时较厚的保护层使盖板具有较高的耐刮擦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描述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做一简单介绍。显然,所介绍的附图只是本发明所要描述的一部分实施例的附图,而不是全部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盖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盖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盖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盖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盖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现有技术中,盖板包括基底层和涂覆层,涂覆层位于基底层的一侧表面。涂覆层的硬度较高,弹性模量较大,在弯折过程易发生断裂;涂覆层的可弯折性较差,因此涂覆层的厚度较小,导致其机械强度低,耐刮擦和耐冲击性比较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盖板,包括:弯折区和非弯折区,盖板包括:基材层、保护层和弹性材料层。
保护层位于基材层的一侧;弹性材料层位于基材层与保护层之间;弹性材料层位于弯折区内。弹性材料层包括多个弹性单元,保护层填充相邻弹性单元的间隙,相邻弹性单元之间的保护层的厚度大于等于非弯折区的保护层的厚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基材层和保护层之间设置弹性材料层,且弹性材料层位于弯折区,弹性材料层包括多个弹性单元,保护层填充相邻弹性单元的间隙,因此弯折区的保护层具有图案化特征。在弯折过程中,弯折区内的盖板会产生形变,即弯折区内的盖板会产生应力,由于弹性单元能够释放部分应力,起到变形协调作用,并且具有图案化特征的保护层的应变较小,因此弯折区的保护层产生的应力较小,降低了保护层断裂的风险,即降低了盖板断裂的风险,提高了盖板的弯折性能;此外,弯折区内相邻弹性单元之间的保护层的厚度大于等于非弯折区的保护层的厚度,相邻弹性单元之间的保护层能够承受较大外力冲击,使得盖板在弯折区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同时,较厚的保护层使盖板具有较高的耐刮擦性能。
以上是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以下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盖板100包括弯折区101和非弯折区102。
盖板100包括基材层110、保护层120和弹性材料层130。
其中,保护层120位于基材层110的一侧;弹性材料层130位于基材层110与保护层120之间,弹性材料层130位于弯折区101内。弹性材料层130包括多个弹性单元131,保护层120填充相邻弹性单元131的间隙,相邻弹性单元131之间的保护层120的厚度大于等于非弯折区102的保护层120的厚度。
具体的,基材层110可以选用柔性材料,例如柔性聚酰亚胺,将基材层110作为载体,并在基材层110的表面放置多个弹性单元131,然后将保护层材料涂布在基材层110和弹性单元131的表面,保护层材料填充相邻弹性单元131之间的间隙,直至保护层材料完全覆盖弹性单元131,固化后形成保护层120。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弹性单元131位于弯折区101,且位于基材层110和保护层120之间,保护层120填充相邻弹性单元131的间隙,弯折区101的保护层120具有图案化特征。在弯折过程中,弯折区101内的盖板100发生形变,则弯折区101内的盖板100会产生应力。由于弯折区101设置有弹性单元131,弹性单元131能够释放部分应力,起到变形协调作用,并且具有图案化特征的保护层120的应变较小,因此弯折区101的保护层120产生的应力较小,能够降低保护层120断裂的风险,即降低盖板100断裂的风险,提高盖板100的弯折性能。保护层120覆盖弹性单元131,相邻弹性单元131之间的保护层120的厚度等于非弯折区102的保护层120的厚度,如图1所示,即相邻弹性单元131之间的保护层120的厚度较大,因而能够承受较大的外力冲击,使得盖板100在弯折区101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从而提高盖板的耐冲击性,同时,较厚的保护层120使盖板100具有较高的耐刮擦性能。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相邻弹性单元131之间的保护层120的厚度大于非弯折区102的保护层120的厚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盖板100一般应用于显示面板中,为了不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基材层110、保护层120和弹性材料层130均采用透光材料。
可选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盖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弹性单元131在基材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上的宽度,盖板100的弯折轴S与第一方向平行。
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弹性单元131在在基材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在与弯折轴S平行的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在垂直于弯折轴S的方向上的宽度,弹性单元131沿垂直于弯折轴S的方向上更容易产生形变。在弯折过程中,弯折区101的盖板100受到外力的方向与弯折轴S的方向垂直,弹性单元131能够产生更大的形变量,即弹性单元131能够减小相邻保护层120的变形,使得弯折区101的保护层120产生较小的应力,因此能够降低保护层120断裂的风险,即降低盖板100断裂的风险,提高盖板100的弯折性能。
可选的,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盖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盖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图4所示,弹性单元131的形状呈长条状和/或块状。
示例性的,弹性材料层130可以包括长条状弹性单元131a,长条状弹性单元131a在保护层12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呈长条状,如图2所示;或者,弹性材料层130包括块状弹性单元131b,如图3所示;亦或者,弹性材料层130既包括长条状弹性单元131a又包括块状弹性单元131b,如图4所示。下面针对弹性单元131的形状进行详细描述。
可选的,继续参见图2,多个长条状弹性单元131a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在基材层1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排列。
具体的,如图2所示,长条状弹性单元131a均沿第一方向延伸,即沿第一方向,弹性材料层130包括一个长条状弹性单元131a,多个长条状弹性单元131a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排列,因此多个长条状弹性单元131a沿第一方向延伸,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排列,即弹性材料层130为行阵列排布的长条状弹性单元131a。弹性材料层130中的长条状弹性单元131a具有一致的结构特征,起到降低工艺复杂性的作用。
可选的,继续参加图3,多个块状弹性单元131b在基材层1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沿第一方向和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呈阵列排布。
具体的,如图3所示,多个块状弹性单元131b沿弯折轴S所在方向以及垂直于弯折轴S的方向呈阵列排布,即弹性材料层130为阵列排布的块状弹性单元131b。块状弹性单元131b沿平行于弯折轴S的方向上长度较短,块状弹性单元131b更易发生形变。在弯折过程中,由于块状弹性单元131b的变形协调作用,保护层在产生较小应变时,即可满足弯折变形要求;块状弹性单元131b沿垂直于弯折轴S的方向能够产生更大的形变量,释放更多的应力,使得弯折区101的保护层120能够产生更小的应力,从而降低了保护层120断裂的风险,即降低盖板100断裂的风险,提高盖板100的弯折性能。
可选的,继续参见图3,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相邻列的块状弹性单元131b在基材层1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错位交替排布。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沿与弯折轴S垂直的方向,奇数列的块状弹性单元131b的排列相同,偶数列的块状弹性单元131b的排列相同,奇数列的块状弹性单元131b和偶数列的块状弹性单元131b,沿平行于弯折轴S的方向错开二分之一个块状弹性单元131b,即奇数列的块状弹性单元131b位于偶数列的块状弹性单元131b中相邻块状弹性单元131b之间的区域。通过这种错位交替排布的方式,在相邻行的块状弹性单元131b的间隙处设置块状弹性单元131b,在弯折过程中,能够释放相邻行的块状弹性单元131b的间隙处的盖板100产生的应力,使得相邻行的块状弹性单元131b的间隙处的保护层120产生更小的应力,因此能够降低保护层120断裂的风险,即降低盖板100断裂的风险,提高盖板100的弯折性能。需要说明的是,图3仅示例性展示了奇数列的块状弹性单元131b和偶数列的块状弹性单元131b,沿平行于弯折轴S的方向错开二分之一个块状弹性单元131b,在实际应用中,对展示了奇数列的块状弹性单元131b和偶数列的块状弹性单元131b沿平行于弯折轴S的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做具体限制。
可选的,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盖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盖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图5和图6所示,块状弹性单元131b在基材层1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包括矩形和/或菱形。
示例性的,块状弹性单元131b在基材层1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可以包括矩形,如图2所示;或者,块状弹性单元131b在基材层1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可以包括菱形,如图5所示;亦或者,块状弹性单元131b在基材层1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既包括矩形也包括菱形,如图6所示。图2、图5和图6仅示例性展示了块状弹性单元131b在基材层1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不包含圆倒角,即块状弹性单元131b在基材层1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包括不包含圆倒角的矩形和/或菱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块状弹性单元131b在基材层1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包含圆倒角,即块状弹性单元131b在基材层1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包括包含圆倒角的矩形和/或菱形。
可选的,继续参见图2,弹性单元131在垂直于弯折轴S的方向上的宽度w1小于等于1mm,相邻弹性单元131间隙的保护层120在垂直于弯折轴S的方向上的宽度w2小于等于1mm。
具体的,弹性单元131在垂直于弯折轴S的方向上的宽度w1决定了弯折区101的保护层120机械强度,因此需要合理设置弹性单元131在垂直于弯折轴S的方向上的宽度w1。如果弹性单元131在垂直于弯折轴S的方向上的宽度w1过大,例如,w1>1mm时,弯折区101的保护层120的机械强度较低,能够承受的冲击力较小,弯折区101的保护层120容易因外力受损。因此,弹性单元131在垂直于弯折轴S的方向上的宽度w1的取值范围设置为:0<w1≤1mm,能够提高相邻弹性单元131之间的保护层120的机械强度,提高盖板的耐冲击性。
相邻弹性单元131间隙的保护层120在垂直于弯折轴S的方向上的宽度w2,决定了相邻弹性单元131之间的保护层产生的应力的大小,因此需要合理设置相邻弹性单元131间隙的保护层120在垂直于弯折轴S的方向上的宽度w2。如果相邻弹性单元131间隙的保护层120在垂直于弯折轴S的方向上的宽度w2过大,例如,w2>1mm时,相邻弹性单元131间隙的保护层120在弯折时产生的应力较大,容易导致保护层120断裂,因此,相邻弹性单元131间隙的保护层120在垂直于弯折轴S的方向上的宽度w2设置为:0<w2≤1mm,能够降低保护层120断裂的风险,即降低盖板100断裂的风险,提高盖板100的弯折性能。
可选的,继续参见图1,弹性单元131的厚度d1的范围为0.1um-50um,基材层110的厚度d2的范围为0.1un-50um,保护层120的厚度d3的范围为0.1um-100um。
具体的,由于工艺设备和工艺条件等条件的限制,需要合理设置弹性单元131的厚度d1。举例来说,当工艺极限为0.1um,可以设置弹性单元131的厚度d1大于或等于该工艺极限值,保证弹性单元131的厚度d1满足工艺要求。此外,如果弹性单元131的厚度d1过大,反而会降低弹性单元131的弯折性能,进而降低盖板100的弯折性能,因此需要合理设置弹性单元131的厚度d1。经实践发现,弹性单元131的厚度d1大于50um时,弹性单元131的弯折性能开始降低,因此,弹性单元131的厚度d1满足如下关系:0.1um≤d1≤50um。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仅对工艺极限值和弹性单元131的弯折性能开始降低时对应的弹性单元131的厚度d1进行示例性说明,实际应用中根据工艺设备、工艺条件和材料等因素灵活设置工艺极限值和弹性单元131的弯折性能开始降低时对应的弹性单元131的厚度d1。
由于工艺设备和工艺条件等条件的限制,需要合理设置基材层110的厚度d2。举例来说,当工艺极限为0.1um,可以设置基材层110的厚度d2大于或等于该工艺极限值,保证基材层110的厚度d2满足工艺要求。此外,如果基材层110的厚度d2过大,反而会降低基材层110的弯折性能,进而降低盖板100的弯折性能,因此需要合理设置基材层110的厚度d2。经实践发现,基材层110的厚度d2大于50um时,基材层110的弯折性能开始降低,因此,基材层110的厚度d2满足如下关系:0.1um≤d2≤50um。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仅对工艺极限值和基材层110的弯折性能开始降低时对应的基材层110的厚度d2进行示例性说明,实际应用中根据工艺设备、工艺条件和材料等因素灵活设置工艺极限值和基材层110的弯折性能开始降低时对应的基材层110的厚度d2。
由于工艺设备和工艺条件等条件的限制,需要合理设置保护层120的厚度d3。举例来说,当工艺极限为0.1um,可以设置保护层120的厚度d3大于或等于该工艺极限值,保证保护层120的厚度d3满足工艺要求。此外,如果保护层120的厚度d3过大,反而会增加盖板100的整体厚度,不利于轻薄化发展,因此需要合理设置保护层120的厚度d3。经实践发现,保护层120的厚度d3大于100um时,盖板100的整体厚度开始增加,因此,保护层120的厚度d3满足如下关系:0.1um≤d3≤100um。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仅对工艺极限值和盖板100的整体厚度开始增加时对应的参数值进行示例性说明,实际应用中根据工艺设备、工艺条件和材料等因素灵活设置工艺极限值和盖板100的整体厚度开始增加时对应的参数值。
可选的,继续参见图1,弹性单元131靠近基材层110的一侧表面与基材层110接触;相邻弹性单元131间隙的保护层120靠近基材层110的一侧表面与基材层110接触。
具体的,基材层110和保护层120由两种不同材料形成,因此基材层110和保护层120附着力较差,弹性单元131靠近基材层110一侧的表面与基材层110接触连接,弹性单元131背离基材层110一侧的表面以及弹性单元131的侧面与保护层120接触连接,在弯折区,基材层110通过弹性单元131与保护层120连接,有利于提高基材层110与保护层120之间的结合强度,提高盖板的结构稳定性。
可选的,继续参见图1,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且从弯折区101中心向边界,弹性单元131的厚度d3逐渐减小。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沿垂直于弯折轴(第一方向)的方向,且从弯折区101中心指向边界,弹性单元131的厚度d3逐渐减小。在弯折过程中,靠近弯折区101中心处的盖板的弯折曲率较大,产生的形变量较大,故靠近弯折区101中心处的盖板100产生更大的应力,通过在弯折区101中心处设置较厚的弹性单元131,能够释放更多的应力,避免弯折区101中心处的保护层120产生较大的应力,因此能够避免弯折过程中盖板100局部断裂。
可选的,基材层的弹性模量E1、弹性材料层的弹性模量E2和保护层的弹性模量E3满足:E2≤E1<E3。
具体的,保护层对显示面板起到保护作用,因此保护层需要有较高的硬度,即保护层的弹性模量E3较大;弹性材料层相较于保护层更容易产生形变,才能保证在弯折过程中,保护层产生的形变量更小,因此,弹性材料层的弹性模量E2小于保护层的弹性模量E3;基材层用于承载弹性材料层和保护层,既要有一定的硬度又需要满足可弯折性,因此基材层的弹性模量E1的取值位于弹性模量E2与保护层的弹性模量E3之间。此外,基材层的弹性模量E1可以小到与弹性材料层的弹性模量E2相等,不影响基材层承载弹性材料层和保护层。综上所述,基材层的弹性模量E1、弹性材料层的弹性模量E2和保护层的弹性模量E3满足:E2≤E1<E3。
可选的,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基材层110朝向保护层120的一侧设置有凹槽140,至少部分数量的弹性单元131位于凹槽140内。
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在基材层110朝向保护层120的一侧设置凹槽140,将部分数量的弹性单元131设置于凹槽140内,将保护层材料涂布在基材层110和弹性单元131的表面,保护层材料填充相邻弹性单元131之间的间隙,直至保护层材料完全覆盖弹性单元131,固化后形成保护层120。如此形成的盖板100中,凹槽140内相邻弹性单元131之间保护层120的厚度大于非弯折区102的保护层120的厚度,盖板100在弯折区101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将全部数量的弹性单元131设置于凹槽140内。
可选的,继续参见图7,弯折区101中心区域的弹性单元131位于凹槽140内。
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凹槽140位于弯折区101的中心区域,相应的弯折区101中心区域的弹性单元131位于140内,弯折区101中心区域的盖板产生的应力较大,凹槽140处基材层110的厚度较小,弯折过程中,凹槽140处基材层110的断裂风险降低,能够避免弯折过程中弯折区的盖板100发生断裂。
可选的,继续参见图7,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凹槽140靠近弯折区101中心处的深度大于凹槽140靠近弯折区101边界处的深度。
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在弯折过程中,弯折区101中心处的盖板100产生的应力大于弯折区101边界处的盖板100产生的应力,通过将凹槽140靠近弯折区101中心处的深度设置得较深,凹槽140靠近弯折区101边界处的深度设置得较浅,使得凹槽140靠近弯折区101中心处的基材层110的厚度较小,凹槽140靠近弯折区101中心处的基材层110的厚度较大。针对不同区域的弹性单元131设置不同深度的凹槽140,以降低凹槽140处基材层110的断裂风险降低,避免弯折过程中弯折区的盖板100发生断裂。
可选的,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沿背离基材层110的方向,保护层120包括多层子保护层121,弹性材料层130包括多层子弹性层1301,子保护层121与子弹性层1301一一对应,相邻两层子弹性层1301之间间隔有部分子保护层121。
每层子弹性层1301均包括多个弹性单元131,子保护层121填充对应的子弹性层1301中相邻弹性单元131的间隙。
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保护层120包括两层子保护层121,分别为第一子保护层121a和第二子保护层121b,弹性材料层130包括两层子弹性层1301,分别为第一子弹性层1301a和第二子弹性层1301b。具体的,将第一子弹性层1301a设置于基材层110的一侧表面,然后将保护层材料涂布在基材层110和第一子弹性层1301a中的弹性单元131的表面,保护层材料填充第一子弹性层1301a中的相邻弹性单元131之间的间隙,直至保护层材料完全覆盖第一子弹性层1301a,固化后形成第一子保护层121a。再将第二子弹性层1301b设置于第一子保护层121a的表面,然后将保护层材料涂布在第一子保护层121a和第二子弹性层1301b中的弹性单元131的表面,保护层材料填充第二子弹性层1301b中的弹性单元131之间的间隙,直至保护层材料完全覆盖第二子弹性层1301b,固化后形成第二子保护层121b,第一子弹性层1301a和第二子弹性层1301b由部分第一子保护层121a间隔开。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保护层120包括三层或者三层以上的子保护层121,弹性材料层130包括三层或者三层以上的子弹性层1301,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多层子保护层121,能够提高盖板100的耐冲击性,相应的设置多层子弹性层1301,能够提高盖板100的弯折性能。
可选的,弹性材料层采用透光材料。
具体的,盖板100一般设置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因此盖板100需要有较高的透光性,使得盖板100对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可选的,继续参见图1,盖板100还包括遮光层150,遮光层150位于基材层110朝向保护层120的一侧表面上,遮光层150围绕基材层110的边缘设置;遮光层150在基材层1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弹性材料层130在基材层1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不交叠。
具体的,盖板100一般设置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围绕基材层110的边缘设置遮光层150,因此,遮光层150位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用于遮挡非显示区出射的光束,改善显示面板非显示区的漏光问题。盖板100通过胶层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进行固定,将遮光层150设置于基材层110朝向保护层120的一侧表面,无需对胶层提出浸润性需求。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盖板。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显示面板200包括盖板100。
示例性的,如图9所示,盖板100位于显示面板200的出光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具备上述实施例中盖板100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一显示面板。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显示装置300包括显示面板20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300,具备上述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00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在具体实施时显示装置3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也可以为电视机、数码相框、导航仪、智能穿戴显示装置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本发明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的各种明显变化、重新调整及替代均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的范围决定。
Claims (16)
1.一种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弯折区和非弯折区;
所述盖板包括:基材层、保护层和弹性材料层;
所述保护层位于所述基材层的一侧;所述弹性材料层位于所述基材层与所述保护层之间;所述弹性材料层位于所述弯折区内;
所述弹性材料层包括多个弹性单元,所述保护层填充相邻所述弹性单元的间隙;相邻所述弹性单元之间的所述保护层的厚度大于等于所述非弯折区的所述保护层的厚度;
所述基材层的弹性模量E1、所述弹性材料层的弹性模量E2和所述保护层的弹性模量E3满足:E2≤E1<E3;
沿背离所述基材层的方向,所述保护层包括多层子保护层,所述弹性材料层包括多层子弹性层;所述子保护层与所述子弹性层一一对应,相邻两层子弹性层之间间隔有部分所述子保护层;
每层所述子弹性层均包括多个所述弹性单元;所述子保护层填充对应的所述子弹性层中相邻所述弹性单元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单元在所述基材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上的宽度,所述盖板的弯折轴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单元的形状呈长条状和/或块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多个长条状弹性单元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在所述基材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多个块状弹性单元在所述基材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沿所述第一方向和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呈阵列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相邻列的所述块状弹性单元在所述基材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错位交替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块状弹性单元在所述基材层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包括矩形和/或菱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单元靠近所述基材层的一侧表面与所述基材层接触;相邻所述弹性单元间隙的所述保护层靠近所述基材层的一侧表面与所述基材层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且从所述弯折区中心向边界,所述弹性单元的厚度逐渐减小。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朝向所述保护层的一侧设置有凹槽,至少部分数量的所述弹性单元位于所述凹槽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区中心区域的所述弹性单元位于所述凹槽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所述凹槽靠近所述弯折区中心处的深度大于所述凹槽靠近所述弯折区边界处的深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材料层采用透光材料。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光层;
所述遮光层位于所述基材层朝向所述保护层的一侧表面上,所述遮光层围绕所述基材层的边缘设置;所述遮光层在所述基材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弹性材料层在所述基材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不交叠。
15.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盖板。
1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052748.8A CN112037664B (zh) | 2020-09-29 | 2020-09-29 | 一种盖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052748.8A CN112037664B (zh) | 2020-09-29 | 2020-09-29 | 一种盖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037664A CN112037664A (zh) | 2020-12-04 |
CN112037664B true CN112037664B (zh) | 2022-10-21 |
Family
ID=73572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052748.8A Active CN112037664B (zh) | 2020-09-29 | 2020-09-29 | 一种盖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03766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27622A (zh) * | 2021-02-05 | 2021-06-08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可折叠显示屏和显示装置 |
CN117178313A (zh) * | 2021-04-22 | 2023-12-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弹性恢复层、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
CN113570968A (zh) | 2021-07-19 | 2021-10-29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屏和显示装置 |
CN114283683B (zh) * | 2021-12-21 | 2023-10-24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盖板组件、盖板组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
KR20230170400A (ko) | 2022-06-10 | 2023-12-19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
CN115588356A (zh) * | 2022-08-23 | 2023-01-10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盖板及柔性显示面板 |
CN115798324B (zh) * | 2022-09-22 | 2025-03-2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盖板结构、显示模组和显示设备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52802A (zh) * | 2017-02-27 | 2017-05-10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 |
JP2018024567A (ja) * | 2016-08-10 | 2018-02-15 | 三星ディスプレイ株式會社Samsung Display Co.,Ltd. | ウィンドウ基板及びこれを含む表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50017819A (ko) * | 2013-08-07 | 2015-02-23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윈도우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
US9983424B2 (en) * | 2015-06-08 | 2018-05-29 | Lg Display Co., Ltd. |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
CN208141720U (zh) * | 2018-05-28 | 2018-11-2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柔性支撑件、柔性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CN108877529A (zh) * | 2018-07-10 | 2018-11-23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屏盖板、柔性显示模组以及柔性显示装置 |
CN109345958A (zh) * | 2018-09-25 | 2019-02-15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柔性显示屏的盖板和柔性显示屏 |
KR102572270B1 (ko) * | 2018-10-01 | 2023-08-28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커버 플레이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CN109671363B (zh) * | 2018-12-05 | 2020-10-16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保护盖板以及柔性显示装置 |
CN209199986U (zh) * | 2019-02-19 | 2019-08-0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柔性基板的盖板、柔性显示装置 |
CN109903679B (zh) * | 2019-03-07 | 2023-06-2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可折叠支撑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CN110649087B (zh) * | 2019-10-31 | 2022-06-1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背膜及柔性显示面板 |
CN110767842A (zh) * | 2019-10-31 | 2020-02-07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柔性盖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1625142A (zh) * | 2020-05-26 | 2020-09-04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保护盖板、触控组件、显示屏以及电子设备 |
-
2020
- 2020-09-29 CN CN202011052748.8A patent/CN11203766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8024567A (ja) * | 2016-08-10 | 2018-02-15 | 三星ディスプレイ株式會社Samsung Display Co.,Ltd. | ウィンドウ基板及びこれを含む表示装置 |
CN106652802A (zh) * | 2017-02-27 | 2017-05-10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037664A (zh) | 2020-12-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037664B (zh) | 一种盖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
EP4020141B1 (en) |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 |
JP4771038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US9349913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CN110675753B (zh) | 一种盖板、盖板的制备方法和柔性显示屏 | |
CN115188908B (zh) |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
US20240016035A1 (en) | Encapsulating cover plate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0376776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0518144B (zh) | 柔性封装盖板、其制作方法、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KR20230085995A (ko) |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
CN210722213U (zh) |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 | |
US20240205317A1 (en) | Support structure,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US20240077659A1 (en) | Anti-peeping film and display device | |
US20130335347A1 (en) | Touch display devices, cover lens thereof and bonding equipment for fabricating touch display device | |
CN115472090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210040260U (zh) |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 |
CN114843421B (zh) | 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 |
JP4445332B2 (ja) |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TWI854731B (zh) | 具有複合硬化層的保護膜結構 | |
TWI805225B (zh) | 顯示裝置 | |
US20240028079A1 (en) | Flexible support member, display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 |
CN115148103B (zh) | 一种盖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
KR101786109B1 (ko) | 터치윈도우용 원판시트 | |
KR20210132579A (ko) | 탄성 부재 | |
CN107346636A (zh) | 显示模组及应用其的显示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