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2026593B - 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及移动接触网系统 - Google Patents

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及移动接触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26593B
CN112026593B CN202010757278.9A CN202010757278A CN112026593B CN 112026593 B CN112026593 B CN 112026593B CN 202010757278 A CN202010757278 A CN 202010757278A CN 112026593 B CN112026593 B CN 1120265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contact
contact line
crank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5727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26593A (zh
Inventor
刘立梅
陈志�
冯变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art Piv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mart Piv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art Piv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mart Piv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5727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265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265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265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265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265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MPOWER SUPPLY LINES, AND DEVICES ALONG RAIL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 B60M1/00Power supply lines for contact with collector on vehicle
    • B60M1/12Trolley lin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M1/20Arrangements for supporting or suspending trolley wires, e.g. from build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MPOWER SUPPLY LINES, AND DEVICES ALONG RAIL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 B60M1/00Power supply lines for contact with collector on vehicle
    • B60M1/12Trolley lin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M1/26Compensation means for variation in leng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Cable Arrangement Between Relatively Moving Parts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及移动接触网系统,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设置于轨道交通所用的接触网系统中,接触网系统包括用于支撑接触线组件的立柱,包括伸缩机构和连接机构;伸缩机构包括可相对活动的构件及可相对立柱活动的构件,可相对活动的构件包括可相对转动的构件和可相对移动的构件,伸缩机构整体的一端铰接于立柱上部,另一端为自由端,在外力作用下,可相对活动的构件之间能发生转动和移动,能使伸缩机构沿横向于立柱的方向伸缩以及沿轨道的长度方向偏转;连接机构设置于伸缩机构的自由端,用于连接接触线组件;其中,伸缩机构由接触线组件驱动伸缩。

Description

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及移动接触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轨道交通移动接触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及移动接触网系统。
背景技术
在铁路货运站场内,由于装卸工作需要使用列车上方的空间,因此无法设置接触网对列车供电,一般使用内燃机车机牵引列车进出场。上述作业方式需要频繁调度,效率较低。已有的解决方法为,在货运站场内设置移动接触网,移动接触网可以移动以让开列车上方的空间。一般的实现方式是沿轨道设置立柱,在立柱上设置可动的支撑杆,支撑杆可以在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转动,接触线和承力索连接在支撑杆末端。支撑杆转动时将支撑杆末端的接触线和承力索从列车正上方移开,给装载作业让出空间。上述解决办法,为了保证接触线同步移动,一般采用刚性接触线,无法补偿热胀冷缩造成的接触线长度变化,接触线膨胀或收缩会导致支撑杆受外部应力,有可能导致支撑杆的损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及移动接触网系统。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设置于轨道交通所用的接触网系统中,接触网系统包括用于支撑接触线组件的立柱,包括伸缩机构和连接机构;伸缩机构包括可相对活动的构件及可相对立柱活动的构件,可相对活动的构件包括可相对转动的构件和可相对移动的构件,伸缩机构整体的一端铰接于立柱上部,另一端为自由端,在外力作用下,可相对活动的构件之间能发生转动和移动,能使伸缩机构沿横向于立柱的方向伸缩以及沿轨道的长度方向偏转;连接机构设置于伸缩机构的自由端,用于连接接触线组件;其中,伸缩机构由接触线组件驱动伸缩。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伸缩机构包括连杆组件和曲柄滑块组件,连杆组件包括两根铰接的杆,连杆组件两端分别铰接于立柱和连接机构;曲柄滑块组件包括曲柄、滑块和连杆,曲柄一端铰接于立柱,另一端铰接滑块,连杆一端与滑块形成滑动副,另一端铰接连接机构。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限位机构,限位机构设置于伸缩机构中可相对活动的构件之间,用于限定可相对活动的构件之间的活动范围。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限位机构设置于连杆组件的两根杆之间以限定两根杆之间的张开角度,以及,设置于连杆组件和立柱之间以限定二者之间的闭合角度。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限位机构设置于连杆组件和立柱之间以限定二者之间的闭合角度,以及,设置于曲柄滑块组件和立柱之间以限定二者之间的闭合角度。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杆组件和曲柄滑块组件与立柱之间具有不同的铰接点。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杆组件和曲柄滑块组件与接触线组件之间具有不同的铰接点。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杆组件和曲柄滑块组件的铰轴与立柱平行。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移动接触网系统,用于为轨道交通提供电力,包括第一门架、第二门架、多个立柱、多个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和接触线组件;第一门架包括第一竖架和第一横架,第一竖架设置于轨道侧方,第一横架固定于第一竖架上方且横跨轨道;第二门架包括第二竖架和第二横架,第二竖架设置于轨道侧方,第二横架固定于第二竖架上方且横跨轨道,第一门架和第二门架之间具有预定距离,接触线组件位于第一门架和第二门架之间;多个立柱排列于第一门架和第二门架之间;多个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分别设置于多个立柱上,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为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具有不同的伸缩行程;接触线组件可动地串联于多个立柱上的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接触网系统中,可相对活动的构件包括可相对转动的构件和可相对移动的构件,可相对移动的构件使得伸缩机构还可以在接触线的长度方向发生偏转,因此能够适应接触线张紧程度变化或热胀冷缩造成的位移。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的左视图;
图3为图1中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一种变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线夹和线夹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接触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第二门架的俯视图;
图10为图9中第二门架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100-第一门架,110-第一立架,120-第二立架,130-第一横架,141-第一驱动机构,142-第二驱动机构,150-第一行走装置,151-第一主体,152-第一行走轮,153a-第三导向轮;
200-第二门架,210-第三立架,220-第四立架,230-第二横架;241-第三驱动机构,241a-致动件,241b-卷筒,241c-第一拉索,241d-动滑轮,242-第四驱动机构,242a-第一导向轮,242b-配重体,242c-第二拉索,242d-第三拉索;250-第二行走装置,251-第二主体,252-第二行走轮,253a-第二导向轮;
310-伸缩机构,311-连杆组件,311a-大臂,311b-小臂,312-第一曲柄滑块组件,312a-第一曲柄,312b-第一连杆,312c-第一滑块,313-固定板;319-第二曲柄滑块组件,319a-第二曲柄,319b-第二连杆,319c-第二滑块,320-连接机构,325-线夹座,326-线夹;
400-接触线组件,410-承力索,420-移动接触线;
800-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公开提供的移动接触网系统,接触线与立柱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发生改变,接触线可从轨道上方移开,实现为装载作业让位。第一门架、第二门架和多个立柱沿轨道排布,第一门架和第二门架的第一横架130和第二横架230上均设置有行走装置,立柱上设置有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接触线组件串联行走装置和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包括伸缩机构和连接机构,伸缩机构一端连接在立柱上,另一端设置连接机构以连接接触线组件。伸缩机构中设置有转动副和移动副,使得伸缩机构能够沿两个方向偏移,既能实现伸缩,也能沿接触线长度方向发生偏移。伸缩机构为接触线提供支撑,各个立柱上的伸缩机构相互独立且可以同步移动。当行走装置沿第一横架130和第二横架230移动时,行走装置带动接触线和伸缩机构随动,使接触线从轨道上方移开,为装载作业让位;或者使接触线移动至轨道上方,为电力机车提供准备电力。在接触线的移动过程中,伸缩装置可以在接触线的长度方向上发生偏移,以适应接触线可能发生的其长度方向上的位移。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至图6,图1为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的左视图,图3为图1中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图3中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一种变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线夹326和线夹座325的结构示意图。
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包括伸缩机构310和连接机构320,二者设置于立柱800的上部,与电力机车的受电弓高度相对应。
本实施例中,伸缩机构310包括连杆组件和第一曲柄滑块组件312,二者各有一部分结构与立柱800连接,该部分结构能相对于立柱800活动;二者的另一部分结构为自由端,该另一部分结构能相对于前述的一部分结构活动。连接机构320设置于连杆组件和第一曲柄滑块组件312的自由端,并用于与接触线组件连接。
具体地,连杆组件311包括两根铰接的杆件,即图中的大臂311a和小臂311b。大臂311a的一端铰接于固定板313,小臂311b的一端与大臂311a铰接,另一端铰接于连接机构320。第一曲柄滑块组件312包括第一曲柄312a、第一连杆312b和第一滑块312C。第一曲柄312a的一端铰接于固定板313,另一端与第一滑块312C形成滑块机构,第一连杆312b的一端与第一滑块312C之间铰接,另一端与连接机构320铰接。连杆组件311和第一曲柄滑块组件312与连接机构320铰接的位置不同,二者与固定板313铰接的位置也不同。
上述铰接结构的铰轴均平行于立柱800。大臂311a与第一曲柄312a具有相等的长度。大臂311a与小臂311b之间的夹角变小时,连接机构320靠近固定板313;夹角变大时,连接机构320远离固定板313。连杆组件311和第一曲柄滑块组件312在固定板313上的铰接点不重合,并且/或者,连杆组件311和第一曲柄滑块组件312与连接机构320的铰接点不重合,使得整个机构能沿垂直于轨道的方向活动以进入或离开轨道上方的空间,更加稳定。并且,在接触线组件400发生长度方向上的位移或长度发生变化时,第一滑块312C与第一连杆312b之间会发生滑动位移,连接机构320可以在接触线的长度方向上发生位移,从而适应接触线组件400的位移或长度变化。在另一些场合中,如接触线整体呈弧形时,第一滑块312C与第一连杆312b之间的滑动可以允许连接机构320发生偏转,以适应接触线的形状。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连杆组件311和第一曲柄滑块组件312在固定板313上的铰接点重合,并且/或者,连杆组件311和第一曲柄滑块组件312与连接机构320的铰接点重合。
线夹座325为线夹326的连接基础,本实施例中,线夹326包括钳口部分和销轴部分,钳口部分夹持接触线,销轴部分铰接于线夹座325,销轴方向为竖直方向。接触线受到径向力或弯矩时,销轴部分可以发生适应性转动,接触线可以在水平面内发生扭转,避免在竖直面内发生扭转产生凹凸而造成对受电弓的冲击。
参考图6,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与前述实施例中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结构不同的是,图中所示的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中包含了限位机构500。限位机构500设置于伸缩机构310中可相对活动的构件之间,用于限制可相对活动的构件之间的活动范围。本实施例中,限位机构500设置于连杆组件311、立柱800和第一曲柄滑块组件312之间,限位机构能限定连杆组件311与立柱800之间的张开角度,以及,限定第一曲柄滑块组件312与立柱800之间的张开角度。大臂311a和第一曲柄312a相对于立柱800转动时,二者之间的夹角可以发生变化。限位机构500设置在大臂311a和第一曲柄312a之间以限制二者之间的最小角度,大臂311a和第一曲柄312a之间夹角变小至预定角度时,限位机构500会与大臂311a和第一曲柄312a发生接触以限制其继续转动。
具体地,限位机构500包括固定件510、固定件520、调节件511和调节件521。固定件为基体,调节件相对于基体位置可调。固定件510和固定件520固定于固定板313,其面对大臂311a和第一连杆312b的面上设置有螺纹孔,调节件511和调节件521为螺钉,二者分别设置于上述螺纹孔中。调节件511和调节件521在固定件上的伸出长度可以决定其对大臂311a和第一曲柄312a的接触位置,以获得理想的大臂311a和第一曲柄312a的最小夹角。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还可以不设置调节件,仅通过设置固定件的长度和位置来设定固定件与大臂311a之间的接触位置。
参考图7,图7为另一个实施例中限位机构及其布置位置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第二曲柄滑块组件319的第二曲柄319a和第二连杆319b之间可以自由活动,连杆组件311的两根杆之间设置有第二限位机构600a以限制两根杆之间的张开角度;连杆组件311和立柱800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机构500a以限制连杆组件311与立柱之间闭合角度。一限位机构500a固定于固定板313且位于大臂311a与固定板313之间。伸缩机构310向外伸出时,大臂311a与固定板313之间的角度变大,直至大臂311a与第一限位机构500a之间发生接触。第二限位机构600a与大臂311a和小臂311b之间的铰接点共轴铰接。第二限位机构600a包括两个具有预定夹角的挡板,大臂311a和小臂311b能在两个挡板之间转动,两个挡板限定了大臂311a和小臂311b之间的最大夹角。上述第一限位机构500a和第二限位机构600a共同限定了伸缩机构310中两个活动副的活动范围,从而限定了整个伸缩机构310的伸长范围,使得承力索拉动连接机构320移动时,伸缩机构310能够在伸至预定位置时停止伸长。
立柱800与接触线组件之间,通过伸缩机构310和连接机构320实现连接、支撑与定位,使接触线组件能在伸缩机构310的支撑和导向下平稳可靠地远离和靠近立柱800,实现了在轨道上方让位的功能。并且,伸缩机构310为连杆机构,其构件之间发生相对位置变化时,杆件之间可以相互靠近和贴合,杆件通过转动移动至基本平行于轨道的位置,收纳杆件所占用的空间较小。
移动接触网系统为接触网系统的一部分,其长度与货运站场长度相当,移动接触网两端为固定接触网系统。本公开中示出的移动接触网系统,通过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连接接触线和承力索,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中的伸缩机构能支撑和导向接触线组件移动。伸缩机构中包括移动副和转动副,能允许伸缩机构沿第一方向伸缩和沿第二方向便宜,从而使其适应接触线组件在长度方向上的位移变化或长度变化。另外,限位机构使得能够使不同立柱上的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具有不同的伸缩长度,其末端连接的接触线组件能够形成弧度,使接触网适应具有弧度的站台。连接和支撑接触线组件的立柱无需排列成弧形,可以减小施工难度。
移动接触网包括第一门架100、第二门架200、多个立柱800、接触线组件、驱动装置、行走装置和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第一门架100、第二门架200和立柱800按照预定间距排列在轨道侧方,立柱800上用于设置伸缩机构310。第一门架100和第二门架200的横跨轨道的横梁上均设置有驱动装置和行走装置。立柱800上设置有伸缩机构310和连接机构320,伸缩机构310能沿立柱800径向伸缩,其末端固定连接机构320。接触线组件的两端连接在第一门架100和第二门架200的行走装置上,中间部分串联立柱800的连接机构320上。
第一门架100设置在站场的入场侧。第一门架100包括第一立架110、第二立架120和第一横架130。第一立架110和第二立架120对称地设置在轨道两侧,第一横架130横跨轨道,第一横架130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立架110和第二立架120的顶端。第一横架130上设置有第一行走装置150,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行走装置150在第一横架130上往复运动。
第二门架200设置在站场的出场侧,与第一门架100之间具有一定距离。第二门架200包括第三立架210、第四立架220和第二横架230。第三立架210和第四立架220对称地设置在轨道两侧,第二横架230横跨轨道,其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三立架210和第四立架220的顶端。第二横架230上设置有第二行走装置250,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二行走装置250在第二横架230上往复移动。第二行走装置250用于连接接触线组件的另一端。
多个立柱800设置在第一门架100和第二门架200之间。图中示意性地示出了5个立柱。接触线组件中,承力索和接触线的两个末端段分别挂接在第二导向轮253a和第三导向轮153a上,经导向轮改变方向后,一个末端连接在配重上以被张紧,另一个末端固定在门架上。两个行走装置在横梁上朝向第四立架220移动时,能够拉动接触线组件整体朝向第四立架220移动,张紧状态的接触线组件能够拉动各个立柱上的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伸出,并且最终到达各自的极限伸出位置,使接触线组件形成弧形。两个行走装置朝向第三立架210移动时,能够带动接触线组件整体向第三立架210移动,并且拉动各个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缩回。行走装置的行程大于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的伸缩范围,且配重张紧后的接触线组件也能拉动接触线组件在长度方向自动补偿,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中的移动活动副使得伸缩机构能够在接触线长度方向上活动,以适应接触线长度变化或位移。
第一门架100的第一横架130设置有第一行走装置150,第二门架200的第二横架230上设置有第二行走装置250,接触线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行走装置150和第二行走装置250上,第一行走装置150和第二行走装置250同步同向移动时,可以带动接触线组件整体远离或靠近立柱800。第一门架100上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行走装置150在第一横架130上往复移动,第二门架200上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二行走装置250在第二横架230上往复移动。
第二门架200上,驱动机构包括第三驱动机构241和第四驱动机构242。第二行走装置250包括第二主体251和多个第二行走轮252。第二主体251为安装其他零件的基体,第二行走轮252用于支撑第二主体251在第二横架230上行走。第二行走轮252的轴线垂直于第二横架230的上表面,使第二行走装置250可以承载来自接触线组件张力产生的载荷。第二行走装置250上还设置有第二导向轮253a和动滑轮241d,第二导向轮253a用于与第四驱动机构242连接,动滑轮241d用于与第三驱动机构241连接。第二主体251为矩形板构成的多层结构,第二行走轮252的数量为8个,分布于其中两层矩形板的四个角上。第二行走轮252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能够与第二横架230嵌合,防止第二主体251在竖直方向发生位移,保证其仅沿着第二横架230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第三驱动机构241包括致动件241a、卷筒241b和第一拉索241c。致动件241a为电动机,卷筒241b同轴地设置在致动件241a的输出轴上,第一拉索241c的一端卷绕在卷筒241b上,另一端绕过第二主体251上的动滑轮241d后固定于第二横架230上,第一拉索241c与动滑轮241d形成动滑轮结构。致动件241a驱动卷筒241b转动时,将第一拉索241c卷绕在卷筒241b表面,从而拉动第二行走装置250靠近第三立架210。
第四驱动机构242包括两个第一导向轮242a、配重体242b、第二拉索242c和第三拉索242d。配重体242b用于提供其所受的地心引力为驱动力,第二拉索242c和第三拉索242d为一根拉索的两段,用于将驱动力传递至第二行走装置250,第一导向轮242a用于将竖直方向的力转换为水平方向的力。具体地,两个第一导向轮242a设置于第四立架220顶部,其轴线水平且平行,并沿着轨道的延伸方向。配重体242b顶端设置有一个滑轮,第二拉索242c和第三拉索242d与该滑轮形成动滑轮组结构,并通过两个第一导向轮242a将配重体242b吊在第四立架220上。第二拉索242c和第三拉索242d的末端连接在第二行走装置250上,从而将配重体242b的重量传递至第二行走装置250,以驱动第二行走装置250沿靠近第四立架220的方向在第二横架230上移动。
更具体地,第二拉索242c的连接至第二行走装置250的一端,通过设置在第二主体251上的第二导向轮253a与承力索410连接。第二导向轮253a的轴线竖直,第二拉索242c绕过第二导向轮253a外周面的四分之一后转过90度,使原本平行于第二横架230的拉索变成垂直于第二横架230的拉索,从而与承力索410共线,实现连接。配重体242b的重力不仅提供了驱动第二行走装置250移动的动力,同时还是张紧承力索410的动力。
第一门架100的第一横架130上,驱动装置与第三驱动机构241和第四驱动机构242的结构相同。第一行走装置150包括第一主体151、多个第一行走轮152和第三导向轮153a。上述装置的构造和连接与前述第一门架200上的对应装置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技术方案,仅需两个主动驱动的驱动装置,便于实现第一行走装置150和第二行走装置250的同步移动,降低了电气化控制的难度和成本。并且,利用配重体242b的重力提供驱动力及对承力索410的张紧,无需其他机构驱动,其结构简单可靠,节省能源。通过动滑轮组来驱动第二行走装置250运动,可以减小对电机功率的需求。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二拉索242c和第三拉索242d可以是直接连接在第二主体251上。在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配重体242b通过一根拉索和一个导向轮连接于第二行走装置250。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三驱动机构241和第四驱动机构242均可以是致动件241a、卷筒241b和第一拉索241c的技术方案。在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三驱动机构241还可以为螺母丝杠机构,螺母固定于第二行走装置250上,丝杠与第二横架230平行,通过电机驱动丝杠正反转来实现第二行走装置250的往复移动。在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气动装置、液压装置或齿条齿轮副来驱动第二行走装置250沿第二横架230移动。在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曲柄滑块机构驱动第二行走装置250沿第二横架230往复移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设置于轨道交通所用的接触网系统中,所述接触网系统包括用于支撑接触线组件的立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伸缩机构,包括可相对活动的构件及可相对所述立柱活动的构件,所述可相对活动的构件包括可相对转动的构件和可相对移动的构件,所述伸缩机构整体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立柱上部,另一端为自由端,在外力作用下,所述可相对活动的构件之间能发生转动和移动,能使所述伸缩机构沿横向于所述立柱的方向伸缩以及沿所述轨道的长度方向偏转;以及连接机构,设置于所述伸缩机构的自由端,用于连接接触线组件;
其中,所述伸缩机构由所述接触线组件驱动伸缩;
所述伸缩机构包括连杆组件和曲柄滑块组件,连杆组件包括两根铰接的杆,所述连杆组件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立柱和所述连接机构;所述曲柄滑块组件包括曲柄、滑块和连杆,所述曲柄一端铰接于所述立柱,另一端铰接所述滑块,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滑块形成滑动副,另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设置于所述伸缩机构中可相对活动的构件之间,用于限定所述可相对活动的构件之间的活动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设置于所述连杆组件的两根杆之间以限定两根杆之间的张开角度,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杆组件和所述立柱之间以限定二者之间的闭合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设置于所述连杆组件和所述立柱之间以限定二者之间的闭合角度,以及,设置于所述曲柄滑块组件和所述立柱之间以限定二者之间的闭合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和所述曲柄滑块组件与所述立柱之间具有不同的铰接点。
6.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和所述曲柄滑块组件与所述接触线组件之间具有不同的铰接点。
7.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和所述曲柄滑块组件的铰轴与所述立柱平行。
8.一种移动接触网系统,用于为轨道交通提供电力,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门架,包括第一竖架和第一横架,所述第一竖架设置于轨道侧方,所述第一横架固定于所述第一竖架上方且横跨所述轨道;
第二门架,包括第二竖架和第二横架,所述第二竖架设置于轨道侧方,所述第二横架固定于所述第二竖架上方且横跨所述轨道,所述第一门架和所述第二门架之间具有预定距离,所述接触线组件位于所述第一门架和所述第二门架之间;
多个立柱,排列于所述第一门架和所述第二门架之间;
多个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立柱上,所述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为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种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所述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具有不同的伸缩行程;以及
接触线组件,可动地串联于所述多个立柱上的所述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
CN202010757278.9A 2020-07-31 2020-07-31 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及移动接触网系统 Active CN1120265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7278.9A CN112026593B (zh) 2020-07-31 2020-07-31 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及移动接触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7278.9A CN112026593B (zh) 2020-07-31 2020-07-31 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及移动接触网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26593A CN112026593A (zh) 2020-12-04
CN112026593B true CN112026593B (zh) 2024-07-26

Family

ID=73583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57278.9A Active CN112026593B (zh) 2020-07-31 2020-07-31 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及移动接触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265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62731A (zh) * 2020-12-28 2023-11-14 兰州新伟车辆装备有限公司 补偿摆臂移动接触网及操作方法
DE102021113375A1 (de) * 2021-05-23 2022-11-24 Furrer & Frey Ag Vorrichtung zur Halterung einer Deckenstromschiene und Anordnung umfassend ein Auslegersystem aus zumindest zwei Vorrichtungen zur Halterung einer Deckenstromschiene und eine Deckenstromschien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8619A (zh) * 2017-04-01 2017-07-11 中铁第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货物装卸用侧移接触网系统
CN209395622U (zh) * 2018-12-24 2019-09-17 邯郸市永年区飞鸣轨道电气化器材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无缝钢管平腕臂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266212C1 (ru) * 2004-06-01 2005-12-20 За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Универсал-Контактные Сети" (Зао "Универсал-Контактные Сет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анкерного участка цепной компенсированной контактной рессорной подвески высокоскоростной железной дороги
CN1994784B (zh) * 2006-12-21 2010-09-01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电气化铁路可移动接触网
IT1394380B1 (it) * 2009-05-25 2012-06-15 Bonomi Eugenio S P A Mensola di supporto per cavi di linee ferroviarie
FR3003816B1 (fr) * 2013-03-28 2016-09-09 Soc Nat Des Chemins De Fer Francais Sncf Dispositif de support d'un cable porteur d'une catenaire
ES2407804B1 (es) * 2013-04-10 2013-12-03 Pfisterer Upresa, S.A. Mensula para catenaria
GB2521602A (en) * 2013-12-20 2015-07-01 Francis & Lewis Internat Ltd Overhead electrification line cantilever assembly
JP6886847B2 (ja) * 2017-03-29 2021-06-16 三和テッキ株式会社 架空線の張力変化低減装置
CN106926753A (zh) * 2017-04-01 2017-07-07 中铁第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柔性移动网侧移整体旋转腕臂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8619A (zh) * 2017-04-01 2017-07-11 中铁第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货物装卸用侧移接触网系统
CN209395622U (zh) * 2018-12-24 2019-09-17 邯郸市永年区飞鸣轨道电气化器材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无缝钢管平腕臂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26593A (zh) 2020-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26593B (zh) 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及移动接触网系统
CN1715174A (zh) 负荷提升装置
CN108571200B (zh) 一种立体泊车装置及泊车方法
CN112026591B (zh) 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及移动接触网系统
CN103626048A (zh) 一种自装配辅助装置及起重机
CN112721745A (zh) 主动驱动式收放支持装置、移动接触网及操作方法
CN111845466A (zh) 移动接触网系统
WO2020052612A1 (zh) 一种发射器的弹射轨道装置
CN212171984U (zh) 张力补偿装置及移动接触网
CN212243038U (zh) 张力补偿装置及移动接触网系统
CN209193399U (zh) 一种主梁可伸缩悬挂桥式起重机
CN219312727U (zh) 一种换电设备
CN212709051U (zh) 移动接触网系统
CN219029173U (zh) 主动驱动式伸缩支持装置及移动接触网
CN212243037U (zh) 接触线连接装置及移动接触网系统
CN111890992A (zh) 移动接触线支撑装置及移动接触网系统
CN216709076U (zh) 移动接触网中间支柱调节装置及移动接触网
CN112026594B (zh) 移动接触网动力装置及移动接触网系统
CN212709050U (zh) 移动接触网系统
CN113147516A (zh) 移动接触网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12026592B (zh) 移动接触线支撑装置及移动接触网系统
CN211571204U (zh) 道岔和中低速磁浮交通停车系统
CN111976545B (zh) 移动接触线组件连接装置及移动接触网系统
CN213292051U (zh) 移动接触网支撑装置及移动接触网系统
CN218986406U (zh) 主动驱动式收放支持装置及移动接触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