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17598A - 背光亮度调整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亮度调整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017598A CN112017598A CN201910462319.9A CN201910462319A CN112017598A CN 112017598 A CN112017598 A CN 112017598A CN 201910462319 A CN201910462319 A CN 201910462319A CN 112017598 A CN112017598 A CN 11201759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ightness
- backlight
- environment
- value
- backlight brightne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82 brigh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2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背光亮度调整方法和装置。涉及智能终端技术,解决了背光亮度调整结果与实际环境并不匹配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该方法包括:持续采集环境亮度数据;在所述持续采集的环境亮度数据符合背光亮度调整条件时,判定需要对背光亮度进行调整;根据当前的环境亮度,调整所述背光亮度。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于具有显示屏幕的设备,实现了精确的屏幕背光调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智能终端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终端的背光亮度调整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手机一般都具有自动调节屏幕背光的功能,通过环境光传感器(light sensor)可以检测周围环境的亮度,随着环境亮度的变化,自动调节手机屏幕背光,达到比较适宜的亮度。
为了避免忽明忽暗,通常不会直接使用light sensor检测的照度值,而是会对一段时间内的多个检测结果经过时间加权,计算得到一个参考环境照度值,再以该参考环境照度值为基础去计算对应的屏幕背光值。
如果在较亮的环境下待的时间较长,然后突然进入一个暗很多的环境下,计算得到的参考环境照度值会高于当前实测的环境亮度;同样的,如果在较暗环境待的时间较长,然后突然进入一个亮很多的环境时,计算得到的参考环境照度值会低于当前实测的环境亮度。由于参考环境照度值与实测的环境亮度之间存在的这种偏差,会导致背光亮度调整结果与实际环境并不匹配,极大的影响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背光亮度调整方法和装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一种背光亮度调整方法,包括:
持续采集环境亮度数据;
在所述持续采集的环境亮度数据符合背光亮度调整条件时,判定需要对背光亮度进行调整;
根据当前的环境亮度,调整所述背光亮度。
优选的,持续采集环境亮度数据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置的采样间隔,周期性的采集环境照度值;
将最近采集的N个环境照度值及对应的时间戳信息保存至环境亮度数组,N为大于1的整数。
优选的,所述背光亮度调整条件至少包含:
根据以下表达式计算得到的参考环境亮度值达到预置的环境亮度变化阈值:
mAmbientLux=∑(lux[i]*weight[i])
其中,mAmbientLux为所述参考环境亮度值,lux[i]为所述环境亮度数组中第i个环境照度值,weight[i]为所述环境亮度数组中第i个环境照度值对应的权重值。
优选的,在所述环境亮度数组中,所述时间戳信息指示的采集时间较靠后的环境照度值对应的权重值较大。
优选的,所述在所述持续采集的环境亮度数据符合背光亮度调整条件时,判定需要对背光亮度进行调整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每采集得到一个新的环境照度值就计算一次所述参考环境亮度值。
优选的,根据当前的环境亮度,调整所述背光亮度的步骤包括:
根据实时采集的当前的环境亮度或以所述环境亮度数组中的最后一个环境照度值作为当前的环境亮度,确定目标背光亮度;
将所述背光亮度调整至所述目标背光亮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背光亮度调整装置,包括:
亮度采集模块,用于持续采集环境亮度数据;
背光调整触发模块,用于在所述持续采集的环境亮度数据符合背光亮度调整条件时,判定需要对背光亮度进行调整;
背光调整模块,用于根据当前的环境亮度,调整所述背光亮度。
优选的,所述背光调整模块包括:
目标亮度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实时采集的当前环境亮度或所述环境亮度数组中的最后一个环境照度值,确定目标背光亮度;
调整执行子模块,用于将所述背光亮度调整至所述目标背光亮度。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参考值计算模块;
所述参考值计算模块,用于用于每采集得到一个新的环境照度值就按照以下表达式计算一次参考环境亮度值:
mAmbientLux=∑(lux[i]*weight[i])
其中,mAmbientLux为所述参考环境亮度值,lux[i]为所述环境亮度数组中第i个环境照度值,weight[i]为所述环境亮度数组中第i个环境照度值对应的权重值;
所述背光调整触发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参考环境亮度值达到预置的环境亮度变化阈值时判定需要对背光亮度进行调整。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移动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执行一种背光亮度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持续采集环境亮度数据;
在所述持续采集的环境亮度数据符合背光亮度调整条件时,判定需要对背光亮度进行调整;
根据当前的环境亮度,调整所述背光亮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持续采集环境亮度数据;
在所述持续采集的环境亮度数据符合背光亮度调整条件时,判定需要对背光亮度进行调整;
根据当前的环境亮度,调整所述背光亮度。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持续采集的环境亮度数据判定环境亮度变化,在环境亮度波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准确的判断环境亮度变化趋势,适时判定需要对背光亮度进行调整;在进行背光亮度调整时,参照当前的实际环境亮度,确保调整结果与实际环境相匹配。实现了精确的屏幕背光调整,解决了背光亮度调整结果与实际环境并不匹配的问题,提升了用户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背光亮度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示例性示出的图1中步骤101的一种具体流程图。
图3是示例性示出的图1中步骤104的一种具体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背光亮度调整装置的框图。
图5是示例性救出的图4中背光调整模块403的一种结构框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背光亮度调整装置的框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装置的框图(移动终端的一般结构)。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装置的框图(服务器的一般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手机一般都具有自动调节屏幕背光的功能。但如果在较亮的环境下待的时间较长,然后突然进入一个暗很多的环境下,计算得到的参考环境照度值会高于当前实测的环境亮度;同样的,如果在较暗环境待的时间较长,然后突然进入一个亮很多的环境时,计算得到的参考环境照度值会低于当前实测的环境亮度。由于计算得到的手机的参考环境照度值与实测的环境亮度之间存在的这种偏差,会导致背光亮度调整结果与实际环境并不匹配,极大的影响了用户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亮度调整方法和装置。通过合理的确定启动背光亮度的条件和进行调整时的目标背光亮度,解决了背光调节结果与实际环境不匹配进而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亮度调整方法,可应用于具有显示屏幕的电子设备。使用该方法完成背光调整的流程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01、持续采集环境亮度数据。
本步骤具体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1011、根据预置的采样间隔,周期性的采集环境照度值。
具体的,通过环境光传感器(Light Sensor)周期性的采集环境照度值。
步骤1012、将最近采集的N个环境照度值及对应的时间戳信息保存至环境亮度数组。
环境亮度数组包含N个元素,N为大于1的整数,每个元素对应一个环境照度值。一般按照时间戳信息指示的采集时间将采集的环境照度值由早到晚的顺序排序,即采集时间越靠后、距离当前时刻越近的环境照度值,其在环境亮度数据中的位置越靠后。
在环境亮度数组已满的情况下,新采集的环境照度值作为该环境亮度数组中的最后一个元素加入该数组,并将该数组中最早采集的环境照度值剔除。这样就保证了在环境亮度数组中保存的始终为最新的N个环境照度值。
每个环境照度值还对应有一权重值,在环境亮度数组中,时间戳信息指示的采集时间较晚的环境照度值对应的权重值较大。即,采集时间越接近当前时刻的环境照度值参考价值越大,对环境亮度变化的反应越准确。
步骤102、计算参考环境亮度值。
本步骤中,根据以下表达式计算得到的参考环境亮度值:
mAmbientLux=∑(lux[i]*weight[i])
其中,mAmbientLux为所述参考环境亮度值,lux[i]为所述环境亮度数组中第i个环境照度值,weight[i]为所述环境亮度数组中第i个环境照度值对应的权重值。
数组中按照各个元素的位置(即各元素在该数组中的排序位置)分配权重值,权重值的配置可在实施过程中灵活调整,也可相对固定。
每个元素的权重值可以相同,即各个元素对最终计算得到的参考环境亮度值贡献相同。也可以将每个元素的权重值配置不同。
优选的,按照元素排序,位置越靠后的元素的权重值越大(即采集时间距离当前时刻越近的环境照度值对应的权重值越大)。即,当前环境对参考环境亮度值的贡献最大,这样,计算得到的参考环境亮度值就受当前环境亮度值的影响最大,最接近实际情况,有助于提高是否进行背光亮度调整的判断的准确性。且在环境明暗度贫乏变化的情况下,相邻采集的几个环境照度值虽然在数值上会有较大差距,但因为其各自具有相近的权值,在按照权值叠加后环境亮度波动的影响就基本被抵消,进一步保证了判断结果的准确性。
优选的,每采集得到一个新的环境照度值就计算一次所述参考环境亮度值,保证了背光调整的实时性。
以参考环境亮度值作为判断是否进行背光亮度调整的依据,避免了由于环境亮度短时间内波动引起的背光忽明忽暗的问题。
步骤103、在所述持续采集的环境亮度数据符合背光亮度调整条件时,判定需要对背光亮度进行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预置一个或多个背光亮度调整条件。背光亮度调整条件为触发背光亮度调整操作的条件,例如,以“参考环境亮度值达到预置的环境亮度变化阈值”作为背光亮度调整条件。
环境亮度变化阈值包含变亮阈值和变暗阈值,是确定背光调整方向和启动背光亮度调整的标准。根据实际应用环境,将环境照度值变化范围划分为连续的多段,每段都有一个对应的变亮阈值和变暗阈值。
步骤104、根据当前的环境亮度,调整所述背光亮度。
本步骤具体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1041、根据实时采集的当前的环境亮度或以所述环境亮度数组中的最后一个环境照度值作为当前的环境亮度,确定目标背光亮度。
本步骤中,根据当前的环境亮度能够确定与实际环境情况最匹配的目标背光亮度,不会造成调整结果偏亮或者偏暗的问题。在确定目标背光亮度时,具体的,是确定一亮度值。
步骤1042、将所述背光亮度调整至所述目标背光亮度。
在进行背光亮度调整时,将后台关于背光亮度的配置参数的值设置为目标背光亮度指示的亮度值。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亮度调整装置,该装置的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
亮度采集模块401,用于持续采集环境亮度数据;
背光调整触发模块402,用于在所述持续采集的环境亮度数据符合背光亮度调整条件时,判定需要对背光亮度进行调整;
背光调整模块403,用于根据当前的环境亮度,调整所述背光亮度。
优选的,所述背光调整模块403的结构如图5所示,包括:
目标亮度确定子模块4031,用于根据实时采集的当前环境亮度或所述环境亮度数组中的最后一个环境照度值,确定目标背光亮度;
调整执行子模块4032,用于将所述背光亮度调整至所述目标背光亮度。
优选的,所述装置如图6所示,还包括参考值计算模块404;
所述参考值计算模块404,用于用于每采集得到一个新的环境照度值就按照以下表达式计算一次参考环境亮度值:
mAmbientLux=∑(lux[i]*weight[i])
其中,mAmbientLux为所述参考环境亮度值,lux[i]为所述环境亮度数组中第i个环境照度值,weight[i]为所述环境亮度数组中第i个环境照度值对应的权重值;
所述背光调整触发模块402具体用于在所述参考环境亮度值达到预置的环境亮度变化阈值时判定需要对背光亮度进行调整。
如图4至图6所示的背光亮度调整装置,可集成于具有显示屏幕的设备中,由设备实现相应功能。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移动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执行一种背光亮度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持续采集环境亮度数据;
在所述持续采集的环境亮度数据符合背光亮度调整条件时,判定需要对背光亮度进行调整;
根据当前的环境亮度,调整所述背光亮度。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持续采集环境亮度数据;
在所述持续采集的环境亮度数据符合背光亮度调整条件时,判定需要对背光亮度进行调整;
根据当前的环境亮度,调整所述背光亮度。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亮度调整方法和装置,持续采集环境亮度数据,并在所述持续采集的环境亮度数据符合背光亮度调整条件时,判定需要对背光亮度进行调整,且根据当前的环境亮度,调整所述背光亮度。通过持续采集的环境亮度数据判定环境亮度变化,在环境亮度波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准确的判断环境亮度变化趋势,适时判定需要对背光亮度进行调整;在进行背光亮度调整时,参照当前的实际环境亮度,确保调整结果与实际环境相匹配。实现了精确的屏幕背光调整,解决了背光亮度调整结果与实际环境并不匹配的问题,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背光亮度调整的装置。图7是该用于背光亮度调整的装置700的框图。例如,装置7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6,装置7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702,存储器704,电力组件706,多媒体组件708,音频组件7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712,传感器组件714,以及通信组件716。
处理组件702通常控制装置7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7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7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7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7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7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708和处理组件7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7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设备7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7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7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力组件706为装置7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力组件7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7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708包括在所述装置7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7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设备7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7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7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7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704或经由通信组件7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7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712为处理组件7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7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7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714可以检测到设备7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7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714还可以检测装置700或装置7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7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7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7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7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7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7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7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7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7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7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7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7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7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700的处理器7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背光亮度调整的装置800的框图。例如,装置800可以被提供为一服务器。参照图8,装置800包括处理组件822,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832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组件822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83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组件822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方法。
装置800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826被配置为执行装置800的电源管理,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850被配置为将装置800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I/O)接口858。装置8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832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或类似。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1)
1.一种背光亮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持续采集环境亮度数据;
在所述持续采集的环境亮度数据符合背光亮度调整条件时,判定需要对背光亮度进行调整;
根据当前的环境亮度,调整所述背光亮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亮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持续采集环境亮度数据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置的采样间隔,周期性的采集所处环境的环境照度值;
将最近采集的N个环境照度值及对应的时间戳信息保存至环境亮度数组,N为大于1的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亮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亮度调整条件至少包含:
根据以下表达式计算得到的参考环境亮度值达到预置的环境亮度变化阈值:
mAmbientLux=∑(lux[i]*weight[i])
其中,mAmbientLux为所述参考环境亮度值,lux[i]为所述环境亮度数组中第i个环境照度值,weight[i]为所述环境亮度数组中第i个环境照度值对应的权重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亮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境亮度数组中,所述时间戳信息指示的采集时间较靠后的环境照度值对应的权重值较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亮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持续采集的环境亮度数据符合背光亮度调整条件时,判定需要对背光亮度进行调整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每采集得到一个新的环境照度值就计算一次所述参考环境亮度值。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亮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当前的环境亮度,调整所述背光亮度的步骤包括:
根据实时采集的当前的环境亮度或以所述环境亮度数组中的最后一个环境照度值作为当前的环境亮度,确定目标背光亮度;
将所述背光亮度调整至所述目标背光亮度。
7.一种背光亮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亮度采集模块,用于持续采集环境亮度数据;
背光调整触发模块,用于在所述持续采集的环境亮度数据符合背光亮度调整条件时,判定需要对背光亮度进行调整;
背光调整模块,用于根据当前的环境亮度,调整所述背光亮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亮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调整模块包括:
目标亮度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实时采集的当前环境亮度或所述环境亮度数组中的最后一个环境照度值,确定目标背光亮度;
调整执行子模块,用于将所述背光亮度调整至所述目标背光亮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亮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参考值计算模块;
所述参考值计算模块,用于用于每采集得到一个新的环境照度值就按照以下表达式计算一次参考环境亮度值:
mAmbientLux=∑(lux[i]*weight[i])
其中,mAmbientLux为所述参考环境亮度值,lux[i]为所述环境亮度数组中第i个环境照度值,weight[i]为所述环境亮度数组中第i个环境照度值对应的权重值;
所述背光调整触发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参考环境亮度值达到预置的环境亮度变化阈值时判定需要对背光亮度进行调整。
10.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移动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执行一种背光亮度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持续采集环境亮度数据;
在所述持续采集的环境亮度数据符合背光亮度调整条件时,判定需要对背光亮度进行调整;
根据当前的环境亮度,调整所述背光亮度。
11.一种计算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持续采集环境亮度数据;
在所述持续采集的环境亮度数据符合背光亮度调整条件时,判定需要对背光亮度进行调整;
根据当前的环境亮度,调整所述背光亮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462319.9A CN112017598A (zh) | 2019-05-30 | 2019-05-30 | 背光亮度调整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462319.9A CN112017598A (zh) | 2019-05-30 | 2019-05-30 | 背光亮度调整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017598A true CN112017598A (zh) | 2020-12-01 |
Family
ID=73501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462319.9A Pending CN112017598A (zh) | 2019-05-30 | 2019-05-30 | 背光亮度调整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017598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83858A (zh) * | 2021-01-04 | 2021-05-1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亮度调节方法、装置、显示设备及介质 |
CN114281205A (zh) * | 2021-12-13 | 2022-04-05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屏幕亮度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46755A (zh) * | 2005-10-31 | 2009-01-14 |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 移动手持电子设备上的自动屏幕和键盘亮度调整 |
CN103377636A (zh) * | 2010-05-25 | 2013-10-30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调整背光源的亮度的方法 |
CN103714796A (zh) * | 2012-09-28 | 2014-04-09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与照度的变化对应地控制屏幕亮度的方法和设备 |
CN106331320A (zh) * | 2016-08-15 | 2017-01-11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控制屏幕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
CN106851007A (zh) * | 2017-02-28 | 2017-06-13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调节屏幕背光的方法及系统 |
CN107845366A (zh) * | 2016-09-19 | 2018-03-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调节方法及装置 |
CN108200279A (zh) * | 2017-12-28 | 2018-06-2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背光调节方法、装置和设备 |
CN108682400A (zh) * | 2018-07-25 | 2018-10-19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亮度调节方法及装置 |
-
2019
- 2019-05-30 CN CN201910462319.9A patent/CN11201759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46755A (zh) * | 2005-10-31 | 2009-01-14 |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 移动手持电子设备上的自动屏幕和键盘亮度调整 |
CN103377636A (zh) * | 2010-05-25 | 2013-10-30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调整背光源的亮度的方法 |
CN103714796A (zh) * | 2012-09-28 | 2014-04-09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与照度的变化对应地控制屏幕亮度的方法和设备 |
CN106331320A (zh) * | 2016-08-15 | 2017-01-11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控制屏幕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
CN107845366A (zh) * | 2016-09-19 | 2018-03-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调节方法及装置 |
CN106851007A (zh) * | 2017-02-28 | 2017-06-13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调节屏幕背光的方法及系统 |
CN108200279A (zh) * | 2017-12-28 | 2018-06-2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背光调节方法、装置和设备 |
CN108682400A (zh) * | 2018-07-25 | 2018-10-19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亮度调节方法及装置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83858A (zh) * | 2021-01-04 | 2021-05-1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亮度调节方法、装置、显示设备及介质 |
CN114281205A (zh) * | 2021-12-13 | 2022-04-05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屏幕亮度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4281205B (zh) * | 2021-12-13 | 2024-10-0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屏幕亮度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708512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apturing image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11128091B (zh) | 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屏幕亮度调节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11586282A (zh) | 拍摄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7480785B (zh) | 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方法及装置 | |
CN111901459A (zh) | 色温调节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 |
CN113055966B (zh) | 一种频段切换方法、频段切换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6775246B (zh) | 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及装置 | |
CN112086075A (zh) | 屏幕显示参数调节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7734303B (zh) | 视频标识方法及装置 | |
CN111243554B (zh) | 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屏幕亮度调节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1385400A (zh) | 背光亮度调节方法和装置 | |
CN108682400B (zh) | 亮度调节方法及装置 | |
CN112017598A (zh) | 背光亮度调整方法和装置 | |
CN111586280B (zh) | 拍摄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8597456B (zh) | 背光亮度调节方法及装置 | |
CN109194808B (zh) | 音量调节方法及装置 | |
CN112951162B (zh) | 显示屏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 |
CN106791057B (zh) | 闹钟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12019680A (zh) | 屏幕亮度调整方法及装置 | |
CN110677470B (zh) | 服务信息推送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4187874B (zh) | 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2037719B (zh) | 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和装置 | |
CN115550539A (zh) | 功能控制方法、功能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5811594A (zh) | 视频通话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 |
CN115695650B (zh) | 室内外场景切换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