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09076A - 印章、印章制作工艺和印章印文的识别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印章、印章制作工艺和印章印文的识别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009076A CN112009076A CN201910473611.0A CN201910473611A CN112009076A CN 112009076 A CN112009076 A CN 112009076A CN 201910473611 A CN201910473611 A CN 201910473611A CN 112009076 A CN112009076 A CN 11200907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l
- stamp
- stripes
- characters
- impri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C—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OR REPRODUCTION OF PRINTING SURFACES
- B41C1/00—Forme preparation
- B41C1/02—Engraving; Heads therefor
- B41C1/04—Engraving; Heads therefor using heads controlled by an electric information signal
- B41C1/05—Heat-generating engraving heads, e.g. laser beam, electron beam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K—STAMPS; STAMPING OR NUMBER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 B41K1/00—Portable hand-operated devices without means for supporting or locating the articles to be stamped, i.e. hand stamps; Inking devices or other accessories therefo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30/00—Character recognition; Recognising digital ink; 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10—Character recognition
- G06V30/14—Image acquisition
- G06V30/148—Segmentation of character regions
- G06V30/153—Segmentation of character regions using recognition of characters or word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30/00—Character recognition; Recognising digital ink; 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10—Character recogn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Laser Beam Processing (AREA)
- Manufacture Or Reproduction Of Printing For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印章、印章制作工艺和印章印文的识别方法,涉及一种在印章雕刻制作方法中如何形成识别标记,以及识别标记可以转印至印章印文中,用于印章印文的防伪,其主要特点是,由印胚生产厂家在印胚表面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条纹或凹点,由刻印厂在所述印胚上雕刻文字,使条纹或凹点与文字笔划相交,让相交处的条纹或凹点保留在文字的相关笔划处,用于作为识别防伪。本发明使得可以采用机械来简单、自动地雕刻印章,而且这些印章的印文能够提供充分的随机防伪标记以便进行准确的识别。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印章及其制作和使用识别,涉及一种在印章雕刻的制作方法中如何形成识别标记,尤指印章印文使用中真伪的鉴别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上,印章系采用人工雕刻制作,由于刻印人员不同,也由于同一刻印人员在不同时间刻印其力度、字距等因素不同,使得每一枚印章其字体、字体大小、字体分布以及字距均能呈现出其自身的特点,印章不易存在仿造,尤其是随着电子设备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随时调取原始印章印文与获得的当前印章印文进行比对,使印章仿造现象得到有效的遏制,但是,人工雕刻制作印章存在需要大量技艺人员,且存在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的问题。
目前,刻印属特殊行业,需要具备资质,并且必须在公安部门备案,才能对外营业,受技艺人员数量以及制作时间的制约,行业上纷纷采用电脑控制机械来雕刻印章,即由机械在印胚上雕刻名称,这种印章印文真伪的鉴别只能通过字体、字体大小、字体分布以及字距等来识别,但是,这种做法在现实中又存在极大的缺陷,难以在印章上形成独特的识别标记,就现有的技术手段而言,由于字体的数量有限,字体大小、字体分布、字距均可由机器调节,不法分子完全可以依据获得的印章印文通过选择字体、字体大小、字体分布以及字距以仿制印章,并由该印章产生的印文进行冒充,达到以假乱真欺骗人们的目的。
现有技术中,虽已出现采用在铅只上压制文字的手段,由文字与铅只中杂质随机性纹路的交叉来进行识别,但它只能达到识别铅只的作用,印章印文与铅只不同,其一印胚不是金属铅,即使采用铅材料制作,由铅只产生的印迹也不可能将其纹路转印反映到印文上,无法在印文上产生记号,其二目前印胚材质不具备自然纹路,在印胚上雕刻文字,文字自身也无法产生随机性的标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印章、印章制作方法和印章印文的识别方法,它利用其表面形成有不具备随机性条纹或凹点的印胚,在其随后雕刻文字的过程中,于条纹或凹点与文字相交处形成凹部,这些凹部其位置和方位具备随机性,且这些凹部的位置和方位能够转印并体现在日后使用的印章印文中,可作为印章印文的防伪标记,从而获得一种能够满足印章制作自动化的简单方法。
本发明的印章制作工艺由下列方案实现:
一种印章制作工艺,包括:
(10)、在印胚表面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条纹或凹点;
(20)、在所述印胚上雕刻文字,使条纹或凹点与文字笔划相交,让相交处的条纹或凹点保留在文字的相关笔划处。
较好的是,上述印章制作工艺,步骤(10)中,条纹的宽度或凹点的直径均为0.24—0.3mm。
较好的是,上述印章制作工艺中,还包含下列步骤:
(30)、所述印胚上文字笔划之外的条纹及凹点随文字雕刻而铲除。
更好的是,上述印章制作工艺中,还包含下列步骤:
(40)、由所有人在所述印胚上标识记号,得到专用印章。
本发明的印章由下列方案实现:
一种印章,包括印胚以及在印胚形成雕刻文字,其特征是,雕刻文字某些笔划表面具有一定深度的条纹或凹点。
较好的是,上述印章中,条纹的宽度或凹点的直径均为0.24—0.3mm。
本发明的印章印文识别方法由下列方案实现:
一种印章印文的识别方法,包括:
(10)、在印胚表面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条纹或凹点;
(20)、在所述印胚上雕刻文字,使条纹或凹点与文字笔划相交,让相交处的条纹或凹点保留在文字的相关笔划处;
(30)、由所有人在所述印胚上标识记号,得到专用的印章;
(40)、使用印油,由所述印章取得印章印文的标准图案;
(50)、采用相机或扫描仪对标准图案进行拍照或扫描,得到标准图案的电子数据;
(60)、所述标准图案的电子数据存储在电子数据库中,以供调取;
(70)、采用电子装置通过互联网在所述电子数据库中调取所述标准图案的电子数据,并在电子装置上显示该电子数据对应的标准图案;
(80)、由肉眼比较标准图案与当前印章印文是否相同,以判断当前印章印文的真伪。
较好的是,上述印章印文的识别方法,步骤(10)中,条纹的宽度或凹点的直径均为0.24—0.3mm。
较好的是,上述印章印文的识别方法中,还包括步骤(25):
(25)、所述印胚上文字笔划之外的条纹或凹点随文字雕刻而铲除。
这样,当执行步骤(25),印章只在文字某些笔划保留条纹或凹点,印胚其他地方没有条纹或凹点,于是,印章和印章印文将较为完整和美观。
于是,获得了一种可借助肉眼识别印章印文真伪的方法。
本发明的印章印文识别方法也可以由下列方案实现:
一种印章印文的识别方法,包括:
(10)、在印胚表面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条纹或凹点;
(20)、在所述印胚上雕刻文字,使条纹或凹点与文字笔划相交,让相交处的条纹或凹点保留在文字的相关笔划处;
(30)、由所有人在所述印胚上标识记号,得到专用的印章;
(40)、使用印油,由上述印章取得印章印文的标准图案;
(50)、采用相机或扫描仪对标准图案进行拍照或扫描,得到标准图案的电子数据;
(60)、所述标准图案的电子数据存储在电子数据库中,以供调取;
(70)、采用相机或扫描仪对获得的印章印文进行扫描或拍照,得到当前印章印文图案的电子数据;
(80)、采用电子装置通过互联网从所述电子数据库中调取标准图案的电子数据,并将它与获得的当前印章印文图案的电子数据进行比对;
(90)、若比对一致,则给出当前印章印文为真实的信息,否则,给出当前印章印文为伪造的信息。
较好的是,上述印章印文的识别方法,步骤(10)中,条纹的宽度或凹点的直径均为0.24—0.3mm。
较好的是,上述印章印文的识别方法中,还包括步骤(25):
(25)、所述印胚上文字笔划之外的条纹或凹点随文字雕刻而铲除。
这样,当执行步骤(25),印章只在文字某些笔划保留条纹或凹点,印胚其他地方没有条纹或凹点,于是,印章和印章印文将较为完整和美观。
于是,获得了一种可借助电子装置自动识别印章印文真伪的方法。
这样,在印章制作工艺和印章印文的识别方法中,由于印胚条纹或凹点可由印胚生产厂家来制作,并批量提供给刻印厂,而后刻印厂才在印胚生产厂家提供的具有条纹或凹点的印胚上雕刻文字,因而,前后两次加工中,印胚的基准位置难以取得一致,条纹或凹点与文字笔划的相交处其所处位置、方位便获得了随机性,可以作为识别标记,用于防伪。
由此获得的印章、印章制作工艺和印章印文的识别方法,印胚的条纹或凹点系具有宽度的凹部,在随后文字的雕刻中,印胚上文字之外的地方将被挖去而使文字能够突出,同时,在条纹或凹点与文字的交叉处,该文字相关的笔划上仍可保留着条纹或凹点的部分凹部,尽管条纹、凹点和文字自身可以不具有随机性,但由于文字雕刻位置的随机性,使条纹或凹点与文字相交的位置不仅具有随机性,而且这些部分凹部的位置和方位能够体现在日后使用的印章印文中,尤其是印文中文字的结构、笔划以及笔划走向,可以让条纹或凹点更易地显现出其所在的位置,因而可以作为人们肉眼或机器识别的依据,可以构成印章印文的防伪标记。
由于条纹或凹点与名称文字在多处形成交叉,因此,在许多处可以留存有残留的部分凹部,由这些许多残留的部分凹部可以共同作为识别的依据,这将大大地提高印章印文防伪的准确性。
本印章印文的识别方法的发明,使得可以采用机械来简单地雕刻印章,而且这些印章的印文能够提供充分的随机防伪标记以便进行更准确的识别。
本发明印章印文的识别方法,条纹或凹点只残留在文字笔划中,于是,数据比对时能够迅速并准确地寻找到其对应的位置,因而,该识别方法具有比对更加快速的优点。
另外,条纹的宽度或凹点的直径取0.24—0.3mm,这样,可以保证印文留有足够清晰的间隙或空白点,同时,又能保证文字笔划不致于被完成间断,影响文字的准确含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印章印胚的示意图;
图2是图1印章印胚正面的示意图;
图3是采用激光在一种印胚上形成具体印章正面的示意图;
图4是图3印章的印章印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印章、印章制作工艺和印章印文的识别方法进行详述:
参照图3,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印章,包括印胚1以及在印胚1形成的若干个激光雕刻文字2,激光雕刻文字2某些笔划表面存在激光雕刻的具有一定深度的凹点3。
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印章制作工艺,包括下列步骤:
(10)、采用激光在印胚1表面均匀形成有许多具有一定深度的凹点3;
(20)、在所述印胚1上雕刻文字2,使多个凹点3与文字2笔划在多处相交,让相交处的凹点3保留在文字2的相关笔划处,而笔划之外的凹点3随着文字2的雕刻而铲除。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印章印文识别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0)、采用激光在印胚1表面形成许多具有一定深度的凹点3;
(20)、在所述印胚1上雕刻文字2,使多个凹点3与文字2笔划在多处相交,让相交处的凹点3保留在文字2的相关笔划处,而笔划之外的凹点3随着文字2的雕刻而铲除;
(30)、由所有人在所述印胚1上标识记号,得到专用印章;
(40)、使用印油,由所述印章取得印章印文的标准图案4;
(50)、采用相机或扫描仪对标准图案4进行拍照或扫描,得到标准图案4的电子数据;
(60)、所述标准图案4的电子数据存储在电子数据库中,以供调取;
(70)、采用相机或扫描仪对获得的印章印文进行扫描或拍照,得到当前印章印文图案的电子数据;
(80)、采用电子装置从所述电子数据库中调取标准图案4的电子数据,并将它与获得的当前印章印文图案的电子数据进行比对;
(90)、若比对一致,则给出当前印章印文为真实的信息,否则,给出当前印章印文为伪造的信息。
这样,在步骤(40)中,我们可以从标准图案看到,凹点3在转印中,于其与文字2笔划的相交处形成了空白的点5,空白的点5其与文字笔划相交的位置、形状、大小以及方位均可作为识别的标记。
Claims (11)
1.一种印章,包括印胚以及在印胚形成雕刻文字,其特征是,雕刻文字某些笔划表面具有一定深度的条纹或凹点。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印章,其特征是,条纹的宽度或凹点的直径均为0.24—0.3mm。
3.一种印章制作工艺,包括:
(10)、在印胚表面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条纹或凹点;
(20)、在所述印胚上雕刻文字,使条纹或凹点与文字笔划相交,让相交处的条纹或凹点保留在文字的相关笔划处。
4.根据权利要求3的印章制作工艺,其特征是,步骤(10)中,条纹的宽度或凹点的直径均为0.24—0.3mm。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的印章制作工艺,其特征是,
(30)、所述印胚上文字笔划之外的条纹及凹点随文字雕刻而铲除。
6.一种印章印文的识别方法,包括:
(10)、在印胚表面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条纹或凹点;
(20)、在所述印胚上雕刻文字,使条纹或凹点与文字笔划相交,让相交处的条纹或凹点保留在文字的相关笔划处;
(30)、由所有人在所述印胚上标识记号,得到专用的印章;
(40)、使用印油,由所述印章取得印章印文的标准图案;
(50)、采用相机或扫描仪对标准图案进行拍照或扫描,得到标准图案的电子数据;
(60)、所述标准图案的电子数据存储在电子数据库中,以供调取;
(70)、采用电子装置通过互联网在所述电子数据库中调取所述标准图案的电子数据,并在电子装置上显示该电子数据对应的标准图案;
(80)、由肉眼比较标准图案与当前印章印文是否相同,以判断当前印章印文的真伪。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印章印文的识别方法,步骤(10)中,条纹的宽度或凹点的直径均为0.24—0.3mm。
8.根据权利要求7的印章印文的识别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步骤(25):
(25)、所述印胚上文字笔划之外的条纹或凹点随文字雕刻而铲除。
9.一种印章印文的识别方法,包括:
(10)、在印胚表面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条纹或凹点;
(20)、在所述印胚上雕刻文字,使条纹或凹点与文字笔划相交,让相交处的条纹或凹点保留在文字的相关笔划处;
(30)、由所有人在所述印胚上标识记号,得到专用的印章;
(40)、使用印油,由上述印章取得印章印文的标准图案;
(50)、采用相机或扫描仪对标准图案进行拍照或扫描,得到标准图案的电子数据;
(60)、所述标准图案的电子数据存储在电子数据库中,以供调取;
(70)、采用相机或扫描仪对获得的印章印文进行扫描或拍照,得到当前印章印文图案的电子数据;
(80)、采用电子装置通过互联网从所述电子数据库中调取标准图案的电子数据,并将它与获得的当前印章印文图案的电子数据进行比对;
(90)、若比对一致,则给出当前印章印文为真实的信息,否则,给出当前印章印文为伪造的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印章印文的识别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0)中,条纹的宽度或凹点的直径均为0.24—0.3mm。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的印章印文的识别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步骤(25):
(25)、所述印胚上文字笔划之外的条纹或凹点随文字雕刻而铲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473611.0A CN112009076A (zh) | 2019-06-01 | 2019-06-01 | 印章、印章制作工艺和印章印文的识别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473611.0A CN112009076A (zh) | 2019-06-01 | 2019-06-01 | 印章、印章制作工艺和印章印文的识别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009076A true CN112009076A (zh) | 2020-12-01 |
Family
ID=73506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473611.0A Pending CN112009076A (zh) | 2019-06-01 | 2019-06-01 | 印章、印章制作工艺和印章印文的识别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009076A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BR9804607A (pt) * | 1997-11-13 | 1999-11-03 | Xerox Corp | Processos de detecção de falsificações e de imagens e sistema de detecção |
CN2377086Y (zh) * | 1997-12-18 | 2000-05-10 | 陈畴 | 印痕防伪印章 |
CN101264703A (zh) * | 2007-03-12 | 2008-09-17 | 上海香樟树印章技术有限公司 | 防伪印章的制作方法 |
CN101894260A (zh) * | 2010-06-04 | 2010-11-24 | 北京化工大学 | 基于匹配特征点随机生成特征线的伪造印章识别方法 |
CN203126152U (zh) * | 2013-02-04 | 2013-08-14 | 北京科富兴科技有限公司 | Rfid印章 |
CN204641108U (zh) * | 2015-03-05 | 2015-09-16 | 深圳市创业印章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防伪印章 |
CN108472975A (zh) * | 2016-01-04 | 2018-08-31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柔版印刷版、柔版印刷版原版、柔版印刷版的制造方法及柔版印刷版原版的制造方法 |
-
2019
- 2019-06-01 CN CN201910473611.0A patent/CN11200907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BR9804607A (pt) * | 1997-11-13 | 1999-11-03 | Xerox Corp | Processos de detecção de falsificações e de imagens e sistema de detecção |
CN2377086Y (zh) * | 1997-12-18 | 2000-05-10 | 陈畴 | 印痕防伪印章 |
CN101264703A (zh) * | 2007-03-12 | 2008-09-17 | 上海香樟树印章技术有限公司 | 防伪印章的制作方法 |
CN101894260A (zh) * | 2010-06-04 | 2010-11-24 | 北京化工大学 | 基于匹配特征点随机生成特征线的伪造印章识别方法 |
CN203126152U (zh) * | 2013-02-04 | 2013-08-14 | 北京科富兴科技有限公司 | Rfid印章 |
CN204641108U (zh) * | 2015-03-05 | 2015-09-16 | 深圳市创业印章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防伪印章 |
CN108472975A (zh) * | 2016-01-04 | 2018-08-31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柔版印刷版、柔版印刷版原版、柔版印刷版的制造方法及柔版印刷版原版的制造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BR0113768B1 (pt) | portadora de dados compreendendo uma imagem impressa em gravura e métodos para transposição de motivos de imagem em estruturas lineares e em uma chapa de impressão em gravura. | |
JP2009543712A (ja) | 隠れ画像の識別システム、製品、識別手段及び製造方法 | |
CN108647980B (zh) | 一种微细扩散印迹的防伪识别方法 | |
CN112672889B (zh) | 防伪文件 | |
JP6755564B1 (ja) | 標示部材 | |
CN104191846A (zh) | 一种防伪印刷品的制作方法 | |
CN112009076A (zh) | 印章、印章制作工艺和印章印文的识别方法 | |
CN101837709B (zh) | 水印式防伪图纹及其制作方法以及具有其的防伪制品 | |
CN1831901B (zh) | 一种文字防伪结构、制作方法及文字防伪方法 | |
CN103531082A (zh) | 防伪标签和方法 | |
CN114663118B (zh) | 基于镭射随机组合图像的防伪方法 | |
CN203966159U (zh) | 变色标识及穿孔标识标签 | |
CN109583549B (zh) | 一种复合二维码、水印、微缩字的防伪码制作及验证方法 | |
CN203966156U (zh) | 防伪纤维标识 | |
CN109572063A (zh) | 一种防伪追溯标签的制造方法 | |
CN112819114B (zh) | 一种防伪识别方法、系统及防伪识别标签 | |
CN110744202B (zh) | 一种防伪防拆封方法及系统 | |
CN107977688A (zh) | 一种防伪印章印鉴图像人工智能识别软件系统及建立方法 | |
CN108009616A (zh) | 一种新型具有防伪功能的条图码及应用方法 | |
CN116787943A (zh) | 一种具有物理防伪功能的印章及制作方法 | |
CN1580976A (zh) | 四维全息光柱防伪标的制作方法 | |
CN103730052A (zh) | 一种印刷于pvc材料表面的防伪标识 | |
CN112508588A (zh) | 一种可生成随机图案的防伪印章、防伪查询系统及方法 | |
CN206097731U (zh) | 一种防伪标签 | |
CN110774787A (zh) | 特殊防伪码口花纸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