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05177A - 数据处理装置、任务控制方法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装置、任务控制方法及程序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005177A CN112005177A CN201880092628.5A CN201880092628A CN112005177A CN 112005177 A CN112005177 A CN 112005177A CN 201880092628 A CN201880092628 A CN 201880092628A CN 112005177 A CN112005177 A CN 11200517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cessing
- unit
- partial
- data
- tas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48—Program initiating; Program switching, e.g. by interrupt
- G06F9/4806—Task transfer initiation or dispatching
- G06F9/4843—Task transfer initiation or dispatching by program, e.g. task dispatcher, supervisor, operating system
- G06F9/4881—Scheduling strategies for dispatcher, e.g. round robin, multi-level priority queues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4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system universality, reconfigurability, modularity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6—Programming the control sequenc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Retry When Errors Occur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 (AREA)
- Hardware Redundancy (AREA)
Abstract
数据处理装置(10)具有接收部(120)、确定部(142)、任务控制部(141)。接收部(120)接收对针对从设备(21)输出的数据依次实施的部分处理进行定义的处理流程的设定。确定部(142)基于由接收部(120)接收到的设定,对执行部分处理的处理部(130)进行确定。任务控制部(141)基于由接收部(120)接收到的设定,决定启动实现由确定部(142)确定出的处理部(130)的任务的顺序,按照该顺序启动任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装置、任务控制方法及程序。
背景技术
在以工厂为代表的设施中,为了实现生产工序、检查工序、其它各种工序,广泛针对从设施内实时收集到的数据执行处理。而且,为了应对急剧变化的各种市场的要求,广泛进行了如下处理,即,通过置换进行处理的应用软件而不置换处理数据的装置,从而对处理的内容进行变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与机械连接的计算机具有基础软件及工作软件的结构。基础软件搭载于计算机,对在新安装的工作软件和机械之间传送的数据进行中继。由此,通过安装新的工作软件,能够对由计算机执行的数据的处理内容进行变更。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571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就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而言,一个工作软件实施直至如下为止的处理,即,取得来自机械的信息,对输出目标的机械进行确定,输出指示信息。但是,机械的种类繁多,另外,针对从机械收集到的数据的处理、与处理结果的活用相关的用户期望也多种多样。因此,准备进行部分处理的应用软件而不是全部处理由一个软件实施,用户将它们组合,谋求能够自由地构成整体处理(处理流程)的机制。但是,对于用于使多个应用软件协作而对数据进行处理的系统设计、面向执行时的错误的应对,需要专业知识,用户侧的负担大。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不对用户造成过度的负担,按照用户所设定的处理流程执行处理的环境。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数据处理装置具有:接收单元,其接收对针对从设备输出的数据依次实施的部分处理进行定义的处理流程的设定;确定单元,其基于由接收单元接收到的设定,对执行部分处理的处理单元进行确定;以及任务控制单元,其基于由接收单元接收到的设定,决定启动实现由确定单元确定出的处理单元的任务的顺序,按照该顺序启动任务。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数据处理装置具有:接收单元,其接收对针对数据依次实施的部分处理进行定义的处理流程的设定;以及确定单元,其对执行部分处理的处理单元进行确定。而且,具有数据处理装置的任务控制单元决定启动实现处理单元的任务的顺序,按照该顺序启动任务。由此,能够以恰当的顺序启动任务,对执行时的错误的产生进行抑制。因此,能够提供不对用户造成过度的负担,能够按照用户设定的处理流程执行处理的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处理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硬件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处理流程的设定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数据处理装置的功能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由实施方式涉及的数据处理装置执行的处理流程的图。
图6是表示由实施方式涉及的数据处理装置执行的运转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任务启动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任务的一部分没有启动的状态的第1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任务的一部分没有启动的状态的第2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任务的一部分没有启动的状态的第3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任务的一部分没有启动的状态的第4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任务的一部分没有启动的状态的第5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异常信息履历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任务结束处理的流程图。
图15是用于说明对比例涉及的处理流程的第1图。
图16是用于说明对比例涉及的处理流程的第2图。
图17是用于说明对比例涉及的处理流程的第3图。
图18是表示变形例涉及的处理流程的第1图。
图19是表示变形例涉及的处理流程的第2图。
图20是表示变形例涉及的数据处理装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数据处理装置10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数据处理装置10为在工厂配置的IPC(Industrial PersonalComputer)。如图1所示,数据处理装置10与在工厂的生产线配置的设备21、22经由工业用的网络20连接,构成作为FA(Factory Automation)系统的处理系统100。而且,数据处理装置10对经由网络20从设备21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将与处理结果对应的控制命令输出至设备22。设备21为传感器,设备22为致动器或机器人。
就数据处理装置10而言,作为其硬件结构,如图2所示,具有处理器11、主存储部12、辅助存储部13、输入部14、输出部15、通信部16。主存储部12、辅助存储部13、输入部14、输出部15及通信部16均经由内部总线17与处理器11连接。
处理器11包含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处理器11通过执行在辅助存储部13存储的程序P1,从而实现数据处理装置10的各种功能,执行后述的处理。
主存储部12包含RAM(Random Access Memory)。从辅助存储部13将程序P1载入至主存储部12。而且,主存储部12用作处理器11的工作区域。
辅助存储部13包含以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及HDD(Hard Disk Drive)为代表的非易失性存储器。辅助存储部13除了程序P1之外,还对在处理器11的处理中使用的各种数据进行存储。辅助存储部13按照处理器11的指示,将由处理器11利用的数据供给至处理器11,对从处理器11供给来的数据进行存储。此外,在图2中,代表性地示出1个程序P1,但辅助存储部13可以对多个程序进行存储,也可以将多个程序载入至主存储部12。
输入部14包含以输入键及指点设备为代表的输入设备。输入部14取得由数据处理装置10的用户输入的信息,将取得的信息通知给处理器11。
输出部15包含以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及扬声器为代表的输出设备。输出部15按照处理器11的指示,将各种信息提示给用户。
通信部16包含用于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网络接口电路。通信部16从外部对信号进行接收,将该信号所示的数据向处理器11输出。另外,通信部16将表示从处理器11输出的数据的信号向外部装置发送。
通过图2所示的硬件结构协同动作,数据处理装置10发挥包含数据处理的各种功能。由数据处理装置10进行的数据处理如图3所示,作为包含一系列部分处理30、31、32、33的处理流程300,由用户任意地规定。
处理流程300包含针对从设备21输出的数据依次实施的部分处理。详细而言,处理流程300通过按顺序执行如下处理而实现,即,执行数据收集的部分处理30、部分处理31、部分处理32、部分处理33、数据输出39。图3中的箭头表示数据的传送。例如,通过部分处理30的执行从数据处理装置10的外部取得的数据被输入至部分处理31,针对该数据实施部分处理31。另外,表示部分处理31的处理结果的数据在从部分处理31输出后被输入至部分处理32,针对该数据实施部分处理32。然后,表示部分处理33的处理结果的数据被从部分处理33输出,成为数据输出39的处理对象而向数据处理装置10的外部输出。
部分处理30与通过经由图1所示的网络20从设备21接收数据而对成为处理对象的数据进行收集的处理相当。由于设备21周期性地发送表示感知结果的数据,因此周期性地执行部分处理30。该周期例如为10ms、100ms或1sec。另外,表示感知结果的数据例如为8比特或16比特的数字值。
部分处理31~33各自为与部分处理30的执行对应地重复执行的处理。部分处理31~33各自例如为移动平均的计算处理、对处理对象的值是否超过预先规定的阈值进行判定的判定处理、及决定针对图1中的设备22的控制命令的内容的处理。根据这些部分处理31~33,能够仅在通过移动平均从感知结果去除噪声而得到的值超过阈值时输出特定的控制命令。
但是,部分处理31~33并不限定于上述处理。例如,部分处理31~33可以是使值收敛于预先确定的范围内的尾数处理或者标准化处理、对输入值乘以预先规定的常数的缩放处理、加上预先规定的偏移值的移位处理、与移动平均的计算处理不同的滤波处理或者统计处理、或以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为代表的变换处理,也可以是其它加工处理或诊断处理,也可以是其它处理。另外,在图3中,代表性地示出构成处理流程的4个部分处理30~33,但部分处理的数量也可以小于或等于2个,也可以大于或等于4个。
数据输出39与经由图1所示的网络20将部分处理33的处理结果发送至设备22的处理相当。
数据处理装置10为了执行图3所示的处理流程300,具有图4所示那样的功能结构。详细而言,数据处理装置10具有:UI(User Interface)部110,其在与用户之间收发信息;接收部120,其接收处理流程的设定;处理部131、132、133,其执行部分处理;控制部140,其对数据处理装置10的结构要素进行控制;存储部150,其暂时对部分处理的处理结果进行存储;以及收集部160,其执行数据的收集及控制命令的输出。
UI部110主要由输入部14和输出部15的协同动作实现。UI部110经由接收部120接收来自控制部140的显示命令,按照该显示命令显示提示用户进行处理流程的输入的画面。用户通过对所显示的画面进行操作而将任意部分处理组合,设计使数据处理装置10执行的处理流程。而且,UI部110将由用户输入的处理流程的设定通知给接收部120。
接收部120主要由处理器11实现。接收部120接收对针对数据依次实施的部分处理进行定义的处理流程的设定。接收部120将处理流程的设定通知给控制部140。表示处理流程的设定内容的信息通过控制部140储存于存储部150。接收部120作为权利要求的接收单元起作用。
处理部131~133各自主要由处理器11实现,执行部分处理31~33。详细而言,处理部131~133各自通过由处理器11执行在辅助存储部13存储的软件模块而实现。该软件模块也可以是由用户储存于辅助存储部13的插件软件。而且,该插件软件可以由用户设计,也可以是用户购买的软件或作为开源软件而得到的软件。下面,将处理部131~133总称标记为处理部130。处理部130作为权利要求的处理单元起作用。
但是,处理部130并不限于与图3所示的构成处理流程300的部分处理一一对应。例如,在针对数据实施2次相同的部分处理的情况下,在处理流程300内,2个部分处理连结,但这些部分处理也可以均由单一的处理部132执行。
控制部140主要由处理器11实现。控制部140具有:任务控制部141,其对执行处理流程的任务的启动及结束进行控制;确定部142,其对与构成处理流程的部分处理对应的处理部130进行确定;中继部143,其在处理部130和其它处理部130之间对数据进行中继;数据输入部144,其取得从外部输入的数据作为由处理流程处理的处理对象;数据输出部145,其向外部输出数据作为由处理流程得到的处理结果;异常检测部146,其对在由处理流程进行的处理中产生的异常进行检测;以及信息输出部147,其输出与由异常检测部146检测出的异常相关的信息。
任务控制部141基于处理流程的设定,决定启动实现处理部130的任务的顺序,按照决定的顺序启动任务。详细而言,任务控制部141在按照处理流程的处理开始时,以与处理流程对应的顺序,启动执行构成处理流程的部分处理的任务和实现中继部143的任务。另外,任务控制部141基于处理流程的设定,决定使实现处理部130的任务结束的顺序,按照决定的顺序使任务结束。详细而言,任务控制部141在将按照处理流程的处理结束时,以与处理流程对应的顺序使执行部分处理的任务和实现中继部143的任务结束。后面对具体的启动顺序和结束顺序进行叙述。任务控制部141作为权利要求的任务控制单元起作用。
这里,任务是指图2中的程序P1作为执行映像载入至主存储部12,处理器11将主存储部12作为工作区域而利用主存储部12,由此能够发挥图4所示的功能的状态。另外,任务的启动是指将在辅助存储部13存储的程序P1向主存储部12载入而向上述状态转变,任务的结束是指结束将展开了程序P1的主存储部12用作工作区域。
但是,任务、任务的启动及任务的结束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任务也可以与实现图4所示的功能的所谓过程或线程相当。另外,任务的启动可以是在主存储部12将执行映像展开,处理器11访问入口点,也可以是对过程ID进行分配。另外,也可以将处理器11及主存储部12的资源以某种程度分配给程序P1的状态作为任务启动的状态。
确定部142基于处理流程的设定,对执行部分处理的处理部130进行确定。详细而言,确定部142对由接收部120接收到的处理流程进行解析,对用于执行处理流程的处理部130进行确定。更详细而言,确定部142对用于实现处理部130的程序P1进行确定,决定程序P1的执行所需要的设定信息。例如,设想如下情况,即,用户将“如果输入值为小于或等于作为阈值的100的值,则将100作为输出值,如果输入值大于或等于阈值,则直接将输入值作为输出值”这样的内容的向上舍入处理设定为1个部分处理。确定部142根据这样的设定,确定该部分处理是通过执行与处理部131对应的软件模块而实现的。另外,确定部142还确定需要赋予相当于阈值的“100”这样的值。相同地,确定部142通过对执行其它部分处理的处理部130进行确定,使处理部131与其它结构要素协作,从而对用于执行由用户设定的处理流程的数据处理装置10的结构进行确定。确定部142作为权利要求的确定单元起作用。
中继部143对表示一个部分处理的处理结果的数据进行中继而输入至下一个部分处理。详细而言,中继部143将表示由执行一个部分处理的处理部130得到的处理结果的数据传送至执行下一个部分处理的处理部130。更详细而言,中继部143接收从处理部130输出的数据,暂时储存于存储部150。而且,如果能够执行下一个部分处理,则中继部143从存储部150读出数据,向执行下一个部分处理的处理部130发送数据。中继部143作为权利要求的中继单元起作用。
由于在一个部分处理和下一个部分处理之间插入由中继部143进行的中继处理,因此如图3所示由用户设定的处理流程300在数据处理装置10中以图5所示那样的顺序执行。图5中的中继处理40均由中继部143执行。
数据输入部144执行图3、5所示的部分处理30。详细而言,数据输入部144按照由用户设定的内容,经由收集部160从设备21取得实施处理流程的数据。数据输出部145执行图3、5所示的数据输出39。详细而言,数据输出部145按照由用户设定的内容,将作为处理流程的处理结果的控制命令经由收集部160向设备22发送。
异常检测部146对处理流程的进展状况进行监视,对包含在由处理部130进行的部分处理中产生的异常、及在由中继部143进行的数据的中继中产生的异常在内的各种错误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通知给信息输出部147。在由处理部130进行的处理中产生的异常中,包含从处理部130作为错误输出的信息、及执行部分处理的任务的异常结束。在由中继部143进行的数据中继中产生的异常中,包含由应该储存于存储部150的数据量超过存储部150所确保的存储区域的容量导致的缓冲溢出、及实现成为中继部143的数据传送目标的处理部130的任务没有启动而不能够进行数据传送。异常检测部146作为权利要求的异常检测单元起作用。
信息输出部147对由异常检测部146检测出的错误进行分类,与分类标签一起对错误的内容进行存储。另外,信息输出部147将错误的内容作为与异常相关的信息通知给外部。该通知可以在从异常检测部146通知检测结果时进行,也可以与来自外部的请求对应地,通过对存储的错误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发送而进行。另外,错误内容的通知目标可以是用户,也可以是数据处理装置10外部的装置。信息输出部147作为权利要求的信息输出单元起作用。
存储部150主要由主存储部12实现。存储部150具有对由接收部120接收到的表示设定的处理流程的信息进行储存的存储区域、由中继部143用作缓冲器的存储区域。
收集部160主要由通信部16实现。收集部160与数据输入部144一起执行如图3、5所示的部分处理30。详细而言,收集部160将从设备21反复发送的信息输入至控制部140的数据输入部144。另外,收集部160与数据输出部145一起执行图3、5所示的数据输出39。详细而言,收集部160将从控制部140的数据输出部145输出的控制命令向设备22发送。收集部160作为权利要求的处理单元起作用。
接下来,使用图6~15,对由数据处理装置10执行的数据处理进行说明。通过接通数据处理装置10的电源而开始图6所示的运转处理。
如图6所示,数据处理装置10接收处理流程的设定(步骤S1)。具体而言,接收部120接收由用户输入的处理流程的内容并通知给控制部140。
接着,数据处理装置10对是否存在处理流程的开始指示进行判定(步骤S2)。具体而言,控制部140对是否由用户输入了开始按照处理流程的数据处理的含义的指示进行判定。
在判定为没有开始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2;No),数据处理装置10重复步骤S2的判定,等待至存在开始指示为止。另一方面,在判定为存在开始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2;Yes),数据处理装置10执行任务启动处理(步骤S3)。使用图7对该任务启动处理进行说明。
图7所示的任务启动处理是依次启动用于执行处理流程的任务的处理,主要由任务控制部141执行。在任务启动处理开始前,数据处理装置10如图8所示,处于无法发挥用于执行处理流程的功能的状态。但是,在开始了图6所示的运转处理的时刻,在图8的状态下实现数据处理装置10所具有的接收部120及控制部140的任务控制部141。
在任务启动处理中,任务控制部141启动实现确定部142的任务(步骤S31)。由此,实现确定部142,数据处理装置10成为图9所示的状态。此外,在实现确定部142的任务已经启动时,也可以省略步骤S31。
接着,确定部142对执行构成处理流程的部分处理的收集部160及处理部130进行确定(步骤S32)。具体而言,确定部142对实现收集部160及处理部130的软件模块进行确定,准备为了启动实现收集部160及处理部130的任务所需要的信息。
接着,任务控制部141决定任务的启动顺序(步骤S33)。详细而言,任务控制部141针对实现在步骤S32中确定的收集部160及处理部130的任务,决定与所设定的处理流程对应的启动顺序。下面,按照该启动顺序启动实现收集部160及处理部130的任务。
接着,任务控制部141启动实现信息输出部147的任务(步骤S34),启动实现异常检测部146的任务(步骤S35)。由此,数据处理装置10如图10所示成为能够进行异常检测的状态。此外,关于实现信息输出部147的任务和实现异常检测部146的任务的每一者,在已经启动时,也可以省略步骤S34、S35。
接着,任务控制部141启动实现数据输出部145的任务(步骤S36),启动执行一系列部分处理中的起点之后的部分处理的任务(步骤S37)。这里,一系列部分处理在图3、5中与部分处理30~33相当,起点的部分处理与部分处理30相当,起点之后的部分处理与部分处理31~33相当。通过步骤S36、S37,数据处理装置10成为图11所示那样的状态。但是,处理部131、132、133各自与图3、5所示的部分处理31、32、33对应。此外,关于启动起点之后的多个部分处理的顺序,可以是适于控制部140确保资源的顺序,也可以是其它任意顺序。
接着,任务控制部141启动实现中继部143的任务(步骤S38)。由此,数据处理装置10成为图12所示的状态。
接着,任务控制部141启动执行一系列部分处理中的起点的部分处理的任务(步骤S39)。由此,数据处理装置10成为图4所示的状态,完成针对数据实施处理流程的准备。这里,图3、5所示的部分处理30由收集部160及数据输入部144执行。
此外,起点的部分处理并不限定于由收集部160执行的部分处理30。由部分处理部30执行的处理并不限定于由收集部160及数据输入部144执行的处理,也可以是针对从存储装置读出的数据的处理。
返回到图6,在步骤S3的任务启动处理之后,数据处理装置10开始按照处理流程的数据处理(步骤S4)。由此,反复地执行数据处理。具体而言,在每次输入数据时执行针对数据实施的一系列部分处理。
接着,数据处理装置10对是否检测出异常进行判定(步骤S5)。具体而言,信息输出部147对是否从异常检测部146输出了检测结果进行判定。
在判定为没有检测出异常的情况下(步骤S5;No),数据处理装置10将处理向步骤S7转移。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检测出异常的情况下(步骤S5;Yes),数据处理装置10输出与异常相关的信息(步骤S6)。具体而言,信息输出部147将从异常检测部146输出的检测结果的内容追加于图13例示那样的异常信息履历。这里,信息输出部147也可以对用户通知异常的内容。
图13所示的异常信息履历为将异常的产生日期时间、错误标签、错误的内容相关联的表格形式的数据。错误标签是表示用于对错误的内容进行分类的组的信息。错误标签中的“开始时错误”是指在任务启动处理的执行中产生的错误,“处理流程执行错误”是指在处理流程的执行中产生的错误,“结束时错误”是指在后述的任务结束处理的执行中产生的错误。
返回到图6,在步骤S6之后,数据处理装置10对是否存在处理流程的结束指示进行判定(步骤S7)。具体而言,控制部140对是否由用户输入了将按照处理流程的数据处理结束的含义的指示进行判定。
在判定为没有结束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7;No),数据处理装置10重复步骤S4及其以后的顺序。由此,继续按照处理流程的数据处理。另一方面,在判定为存在结束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7;Yes),数据处理装置10执行的任务结束处理(步骤S8)。
使用图14对该任务结束处理进行说明。图14所示的任务结束处理是依次结束用于执行处理流程的任务的处理,主要由任务控制部141执行。
在任务结束处理中,信息输出部147将与在按照处理流程的数据处理中产生的异常相关的信息的输出停止(步骤S81)。具体而言,信息输出部147将与在处理部130的部分处理中产生的异常、及在中继部143的数据传送中产生的异常相关的信息的输出停止。由此,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不会向异常信息履历追加标记了“处理流程执行错误”的错误标签的信息。但是,信息输出部147继续进行与处理流程的异常不同的信息的输出。在继续输出的信息中,例如包含任务的异常结束及向主存储部12的访问错误。
接着,任务控制部143决定任务的结束顺序(步骤S82)。详细而言,任务控制部143针对实现在图7中的步骤S32中确定的收集部160及处理部130的任务,决定与所设定的处理流程对应的结束顺序。接下来,按照该结束顺序将实现收集部160及处理部130的任务结束。
接着,任务控制部141将执行一系列部分处理中的起点的部分处理的任务结束(步骤S83)。由此,数据处理装置10如图12所示成为没有启动数据输入部144及收集部160的状态,停止从设备21取得新的数据。
接着,任务控制部141将实现中继部143的任务结束(步骤S84)。由此,数据处理装置10成为如图11所示那样的状态。这里,在针对由收集部160及数据输入部144最后取得的数据实施一系列部分处理,中继部143不需要对数据进行中继后,优选将中继部143结束。因此,优选步骤S84在从步骤S83结束起经过一系列部分处理所花费的时间后执行。因此,步骤S84在从步骤S83结束起经过了预先规定的长度的固定时间后执行。该固定时间的长度例如为100ms或200ms。
接着,任务控制部141将执行一系列部分处理中的起点之后的部分处理的任务结束(步骤S85),将实现数据输出部145的任务结束(步骤S86)。由此,数据处理装置10成为如图10所示那样的状态。此外,关于将起点之后的多个部分处理结束的顺序,可以是适于控制部140释放资源的顺序,也可以是其它任意顺序。
接着,信息输出部147重新开始在步骤S81及其以后停止的信息的输出(步骤S87)。由此,可以输出在开始下一次处理流程时检测出的错误。
返回到图6,在步骤S8的任务结束处理之后,数据处理装置10重复步骤S1及其以后的顺序。由此,能够对新的处理流程的设定进行接收,执行与前一次不同的处理流程。此外,也可以省略第2次及其以后的步骤S1,不对处理流程的设定进行接收,重新开始与前一次相同的处理流程。
以上,如说明过那样,数据处理装置10对处理流程的设定进行接收,对执行构成处理流程的部分处理的处理部130及收集部160进行确定。而且,数据处理装置决定启动实现处理部130以及收集部160的任务的顺序,按照该顺序启动任务。由此,能够以恰当的顺序启动任务,对执行时的错误的产生进行抑制。因此,能够提供不对用户造成过度的负担,能够按照用户所设定的处理流程而执行处理的环境。
另外,数据处理装置10的任务控制部141在按照所设定的处理流程的数据处理开始时,以与处理流程对应的顺序启动执行构成处理流程的部分处理的任务。另外,任务控制部141在按照处理流程的数据处理结束时,以与处理流程对应的顺序使执行部分处理的任务结束。由此,能够以恰当的顺序进行任务的启动及结束。因此,能够可靠地执行对数据实施的处理流程,减轻用户的负担。
另外,在按照处理流程的数据处理开始时,任务控制部141如图7中的步骤S37、S39所示,在启动了执行一系列部分处理中的起点之后的部分处理的任务后,启动了执行起点的部分处理的任务。由此,能够对由启动顺序不恰当导致的错误的产生进行抑制。
在图15、16中,作为相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对比例而示出如下情况,即,与执行起点之后的部分处理的任务相比,先启动了执行起点的部分处理的任务。图15、16中的虚线的区块表示所对应的任务还没有启动。在图15、16的例子中,能够执行部分处理30,但由于还没有启动执行起点之后的部分处理31~33的任务,因此无法执行部分处理31~33。因此,无法向部分处理31送出部分处理30的处理结果,会产生错误。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启动了执行起点之后的部分处理的任务后启动执行起点的部分处理的任务,因此能够对错误的产生进行抑制。
另外,在按照处理流程的数据处理开始时,任务控制部141如图7中的步骤S38、S39所示,在启动了实现中继部143的任务后,启动了执行起点的部分处理的任务。由此,能够对由启动顺序不恰当导致的错误的产生进行抑制。
在图16、17中,作为相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对比例而示出如下情况,即,与实现中继部143的任务相比,先启动了执行起点的部分处理的任务。在该情况下,能够执行部分处理30,但由于还没有实现中继部143,因此无法执行中继处理40。因此,无法将部分处理30的处理结果送出,会产生错误。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以上述顺序启动任务,因此能够对错误的产生进行抑制。
另外,在按照处理流程的数据处理结束时,任务控制部141如图14中的步骤S83、85所示,在使执行一系列部分处理中的起点的部分处理的任务结束后,使执行起点之后的部分处理的任务结束。由此,能够对由结束顺序不恰当导致的错误的产生进行抑制。
如果执行起点的部分处理的任务、执行起点之后的部分处理的任务的结束顺序与本实施方式相反,则如图15、16所示那样,无法将部分处理31的处理结果送出,会产生错误。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以上述顺序将任务结束,因此能够对错误的产生进行抑制。
另外,在按照处理流程的数据处理结束时,任务控制部141如图14中的步骤S84、S85所示,在使执行起点的部分处理的任务结束后,使实现中继部143的任务结束。由此,能够对由结束顺序不恰当导致的错误的产生进行抑制。
如果执行起点的部分处理的任务、实现中继部143的任务的结束顺序与本实施方式相反,则如图16、17所示那样,无法将部分处理30的处理结果送出,会产生错误。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以上述顺序使任务结束,因此能够对错误的产生进行抑制。
另外,信息输出部147如图14中的步骤S81、S87所示那样,在任务结束处理中,将与在按照处理流程的数据处理中产生的异常相关的信息的输出暂时停止。任务结束处理是在输入了处理流程的结束指示后开始的,通常,在输入了该结束指示之后,不需要与在处理流程中产生的错误相关的信息。因此,信息输出部147在任务结束处理中将这样的信息的输出暂时停止,即使在任务的结束顺序与图14所示的顺序不同的情况下,也将不需要的信息的输出停止。由此,数据处理装置10仅以输出更恰当的信息的方式输出与异常相关的信息。
另外,数据处理装置10具有确定部142,该确定部142根据由接收部120接收到的表示设定的处理流程的信息,对用于执行该处理流程的处理部130进行确定。由此,能够以恰当的顺序启动、结束用于执行处理流程的任务。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由上述实施方式限定。
例如,数据处理装置10从生产线对数据进行收集,将数据输出至该生产线的设备22,但并不限定于此。由数据处理装置10进行的数据处理可以应用于生产系统、加工系统或检查系统,也可以应用于工厂以外的设施。作为工厂以外的设施,例如想到车间、公司或公共设施。而且,也可以将数据处理装置10应用于以车辆、飞机及船为代表的移动体。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数据输入部144经由网络20反复取得数据,但并不限定于此。数据输入部144也可以经由专用线路取得数据。另外,数据输入部144也可以通过从外部存储装置或辅助存储部13读出数据而取得数据。而且,数据输入部144也可以通过其它方法取得数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从设备21输出的数据进行接收,将接收到的数据直接作为处理对象,但并不限定于此。从设备21输出而作为数据处理的对象的数据可以是从设备21实时地输出的数据,也可以是从设备21输出而在存储装置存储的原始数据,也可以是针对从设备21输出的原始数据实施了加工而存储于存储装置的数据。对数据实施的加工例如为噪声的去除、采样值的抽取。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数据输出部145经由网络20输出了控制命令,但并不限定于此。数据输出部145也可以经由专用线路出力数据。另外,由数据输出部145输出的数据可以用于与设备22的控制不同的用途,例如,也可以存储为生产管理信息或品质管理信息,也可以作为表示生产线的运用状态的信息而通知给用户。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对比较简单的处理流程300进行了处理,但并不限定于此。如图18所例示的那样,处理流程300也可以包含从1个部分处理34向多个部分处理32、35、36传送数据的分支路径、及从多个部分处理32、35、36向1个部分处理33传送数据的汇集路径。另外,处理流程300可以包含由收集部160及数据输入部144进行的多个部分处理30、30a,也可以包含由收集部160及数据输出部145进行的多个数据输出39、39a。在图18所示的例子中,处理流程300包含以一系列部分处理30、31、32、33、一系列部分处理30a、34、35、33为代表的多个一系列部分处理。起点的部分处理与部分处理30、30a相当。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成为处理流程的对象的数据取得和部分处理作为单独的处理对待,将部分处理和由处理流程得到的处理结果的输出作为单独的处理对待,但并不限定于此。如图19所示,处理流程300也可以包含从外部取得成为处理流程的对象的数据的部分处理31、将处理流程的处理结果输出至外部的部分处理33。另外,还想到不从外部取得成为处理流程的对象的数据,而以生成处理对象的数据的部分处理31为起点。
另外,如图20所示,接收部120也可以从数据处理装置10外部的终端对处理流程的设定进行接收。
另外,在图7所示的任务启动处理中,也可以以相反的顺序执行步骤S37、步骤S38,该步骤S37启动执行起点之后的部分处理的任务,该步骤S38启动实现中继部143的任务。另外,在图14所示的任务结束处理中,也可以以相反的顺序执行步骤S84、步骤S85,该步骤S84将实现中继部143的任务结束,该步骤S85将执行起点之后的部分处理的任务结束。
另外,任务控制部141执行了任务启动处理和任务结束处理这两者,但也可以仅执行任意一者。任务控制部141执行任务启动处理和任务结束处理中的至少一者即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与处理流程中的起点相当的部分处理30由收集部160及数据输入部144执行,启动了实现这些收集部160及数据输入部144的任务。此时,优选在启动了数据输入部144后启动收集部160。
另外,数据处理装置10的功能也能够通过专用硬件或通常的计算机系统实现。
例如,能够通过将由处理器11执行的程序P1储存至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暂时性记录介质而分发,然后将该程序P1安装于计算机,从而构成执行上述处理的装置。作为这样的记录介质,例如想到软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DVD(DigitalVersatile Disc)、MO(Magneto-Optical Disc)。
另外,也可以设为预先将程序P1储存于以因特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上的服务器装置所具有的磁盘装置,例如,使其叠加于载波,下载至计算机。
另外,通过经由通信网络转发程序P1并且对其进行启动执行,也能够实现上述处理。
并且,通过使程序P1的全部或一部分在服务器装置之上执行,计算机经由通信网络对与该处理相关的信息进行收发并且执行程序,也能够实现上述处理。
此外,在由OS(Operating System)分担实现上述功能的情况下或通过OS和应用的协同动作实现上述功能的情况下等,可以仅将OS以外的部分储存于介质而进行分发,或者也可以下载于计算机。
另外,实现数据处理装置10的功能的方法并不限于软件,也可以通过包含电路的专用硬件实现其一部分或全部。
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广义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设为各种实施方式及变形。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并不是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即,本发明的范围不是实施方式,而是由权利要求的范围表示的。而且,将在权利要求范围内及与其等同的发明意义的范围内施加的各种变形视为本发明的范围内。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适于数据处理。
标号的说明
100处理系统,10数据处理装置,11处理器,12主存储部,13辅助存储部,14输入部,15输出部,16通信部,17内部总线,110 UI部,120接收部,130~133处理部,130存储部,140控制部,141任务控制部,142确定部,143中继部,144数据输入部,145数据输出部,146异常检测部,147信息输出部,150存储部,160收集部,20网络,21、22设备,300处理流程,30、30a、31~36部分处理,39、39a数据输出,40中继处理,P1程序。
Claims (9)
1.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具有:
接收单元,其接收对针对从设备输出的数据依次实施的部分处理进行定义的处理流程的设定;
确定单元,其基于由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设定,对执行所述部分处理的处理单元进行确定;以及
任务控制单元,其基于由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设定,决定启动实现由所述确定单元确定出的所述处理单元的任务的顺序,按照该顺序启动所述任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处理流程包含一系列所述部分处理,
所述任务控制单元决定在按照所述处理流程的处理开始时,启动实现执行一系列所述部分处理中的起点之后的所述部分处理的所述处理单元的所述任务,然后启动实现执行起点的所述部分处理的所述处理单元的所述任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中,
还具有中继单元,该中继单元对表示一个所述部分处理的处理结果的数据进行中继而输入至下一个所述部分处理,
所述任务控制单元在按照所述处理流程的处理开始时,决定在启动了实现所述中继单元的所述任务后,将实现执行一系列所述部分处理中的起点的所述部分处理的所述处理单元的所述任务启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任务控制单元基于由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设定,决定使实现由所述确定单元确定出的所述处理单元的所述任务结束的顺序,按照该顺序使所述任务结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处理流程包含一系列所述部分处理,
所述任务控制单元决定在按照所述处理流程的处理结束时,使实现执行一系列所述部分处理中的起点的所述部分处理的所述处理单元的所述任务结束,然后使实现执行起点之后的所述部分处理的所述处理单元的所述任务结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中,
还具有中继单元,该中继单元对表示一个所述部分处理的处理结果的数据进行中继并输入至下一个所述部分处理,
所述任务控制单元在按照所述处理流程的处理结束时,使实现执行一系列所述部分处理中的起点的所述部分处理的所述处理单元的所述任务结束后,使实现所述中继单元的所述任务结束。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中,
还具有:
异常检测单元,其对在按照所述处理流程的处理中产生的异常进行检测;以及
信息输出单元,其将与所述异常检测单元检测出的所述异常相关的信息输出,
如果实现执行一系列所述部分处理中的起点的所述部分处理的所述处理单元的所述任务结束,则所述信息输出单元停止与所述异常相关的信息的输出。
8.一种任务控制方法,其包含如下步骤:
接收对针对数据依次实施的部分处理进行定义的处理流程的设定;
基于接收到的设定,对执行所述部分处理的处理单元进行确定;
基于接收到的设定,决定启动实现所确定的所述处理单元的任务的顺序;以及
按照所决定的顺序启动所述任务。
9.一种程序,其用于使计算机作为如下单元起作用:
接收单元,其接收对针对数据依次实施的部分处理进行定义的处理流程的设定;
确定单元,其基于由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设定,对执行所述部分处理的处理单元进行确定;以及
任务控制单元,其基于由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设定,决定启动实现由所述确定单元确定出的所述处理单元的任务的顺序,按照该顺序启动所述任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8/017295 WO2019207790A1 (ja) | 2018-04-27 | 2018-04-27 | データ処理装置、タスク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005177A true CN112005177A (zh) | 2020-11-27 |
Family
ID=68295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92628.5A Pending CN112005177A (zh) | 2018-04-27 | 2018-04-27 | 数据处理装置、任务控制方法及程序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237867B2 (zh) |
JP (1) | JP6678823B1 (zh) |
CN (1) | CN112005177A (zh) |
DE (1) | DE112018007341T5 (zh) |
TW (1) | TW201945993A (zh) |
WO (1) | WO201920779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106038A1 (ja) * | 2021-12-10 | 2023-06-15 |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 監視対象データ保存装置、監視対象データ保存方法、監視対象データ保存プログラム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304850A (ja) * | 1993-04-23 | 1994-11-01 | Keyence Corp | 生産管理データ集計装置及び生産管理用端末装置 |
JPH0778020A (ja) * | 1993-06-11 | 1995-03-20 | Zinser Textilmas Gmbh | 精紡機用の制御装置 |
JPH1086040A (ja) * | 1996-06-13 | 1998-04-0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多系統の自動プログラミング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JPH1153417A (ja) * | 1997-08-06 | 1999-02-26 | Nec Corp | 処理フロー進捗管理システム及び処理フロー進捗管理方法 |
JP2002287807A (ja) * | 2001-03-27 | 2002-10-04 | Digital Electronics Corp | 制御装置の動作異常検出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方法 |
CN1920878A (zh) * | 2005-08-24 | 2007-02-28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图像处理装置 |
CN101644930A (zh) * | 2008-08-04 | 2010-02-10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工序管理装置、工序管理方法及工序管理系统 |
CN101933119A (zh) * | 2008-02-01 | 2010-12-29 | 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 |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
CN103430112A (zh) * | 2011-03-30 | 2013-12-04 | 西铁城控股株式会社 | 工作机械用控制装置 |
CN104011688A (zh) * | 2011-12-16 | 2014-08-27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控制装置以及处理监控方法 |
JP2017157189A (ja) * | 2016-10-31 | 2017-09-07 |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 複数の機械と相互通信を行う機械システ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230983A (ja) | 1993-02-05 | 1994-08-19 | Fujitsu Ltd | 処理装置 |
JP3088065B2 (ja) | 1994-11-14 | 2000-09-18 | リョービ株式会社 | ダイカストマシン及びその周辺装置の統括管理方法 |
JPH1052749A (ja) | 1996-08-06 | 1998-02-24 | Toshiba Mach Co Ltd | ダイカストマシンの制御方法 |
JP2000259536A (ja) | 1999-03-10 | 2000-09-22 | Yaskawa Electric Corp | 制御装置のデータ監視・設定方法および装置 |
JP2001184221A (ja) | 1999-12-22 | 2001-07-06 | Nec Corp | リアルタイムosおよびタスク実行制御方法 |
US20020178252A1 (en) * | 2001-05-08 | 2002-11-28 | Narad Networks, Inc. | Extensible service provisioning engine |
JP2007052673A (ja) * | 2005-08-18 | 2007-03-01 | Nec Corp | ジョブ管理システム、ジョブ管理方法、及びジョブ管理プログラム |
JP4761533B2 (ja) * | 2005-12-13 | 2011-08-3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ワークフロー生成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
JP5049683B2 (ja) * | 2007-07-18 | 2012-10-1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デバイス管理装置及びジョブフロー処理方法とタスク連携処理システム |
US8719826B2 (en) * | 2007-12-21 | 2014-05-06 | Sap Ag | Work flow model processing with weak dependencies that allows runtime insertion of additional tasks |
JP5300332B2 (ja) * | 2008-06-04 | 2013-09-2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およびワークフロー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ワークフロー処理方法 |
WO2010131778A1 (ja) * | 2009-05-15 | 2010-11-18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ワークフロー監視制御システム、監視制御方法および監視制御プログラム |
US9524192B2 (en) * | 2010-05-07 | 2016-12-20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Distributed workflow execution |
US8719834B2 (en) * | 2010-05-24 | 2014-05-06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method, program and integrated circuit for maintaining balance of processing loads with respect to real-time tasks |
US9448847B2 (en) * | 2011-07-15 | 2016-09-20 | Throughputer, Inc. | Concurrent program execution optimization |
US9465697B2 (en) * | 2011-09-21 | 2016-10-11 | Netapp, Inc. | Provision of backup functionalities in cloud computing systems |
JP2013089093A (ja) | 2011-10-20 | 2013-05-13 | Hitachi Systems Ltd | 仮想サーバの起動順序管理方法、仮想サーバの起動順序管理プログラム、仮想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 |
US9176951B2 (en) * | 2012-04-04 | 2015-11-03 | Pilla Gurumurty Patrudu | Mechanism and system for representing and processing activity models |
US9298539B1 (en) * | 2012-10-05 | 2016-03-29 | Veritas Us Ip Holdings Llc | Automated error recovery for workflows |
US9632838B2 (en) * | 2012-12-18 | 2017-04-25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Cloud based media processing workflows and module updating |
JP6123394B2 (ja) * | 2013-03-15 | 2017-05-1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義情報作成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 |
JP6152675B2 (ja) * | 2013-03-27 | 2017-06-28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ワークフロー制御プログラム、装置および方法 |
JP6146132B2 (ja) * | 2013-05-23 | 2017-06-1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TWI659727B (zh) | 2013-09-25 | 2019-05-21 | 美商德拉工業公司 | 平板電腦超聲波系統 |
US10372492B2 (en) * | 2013-12-11 | 2019-08-06 | Dropbox, Inc. | Job-processing systems and methods with inferred dependencies between jobs |
US20150264157A1 (en) | 2014-03-13 | 2015-09-17 |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 Industrial automation system web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system and method |
US10168691B2 (en) | 2014-10-06 | 2019-01-01 |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 Data pipeline for process control system analytics |
KR20160087706A (ko) * | 2015-01-14 | 2016-07-22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가상화 플랫폼을 고려한 분산 데이터 처리 시스템의 자원 할당 장치 및 할당 방법 |
US20160275123A1 (en) * | 2015-03-18 | 2016-09-22 | Hitachi, Ltd. | Pipeline execution of multiple map-reduce jobs |
US20170017522A1 (en) * | 2015-07-15 | 2017-01-19 | Xerox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ssigning resources to a task |
US9690622B1 (en) * | 2015-08-24 | 2017-06-27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Stateless instance backed mobile devices |
US10007513B2 (en) * | 2015-08-27 | 2018-06-26 | FogHorn Systems, Inc. | Edge intelligence platform, and internet of things sensor streams system |
JP2017059922A (ja) * | 2015-09-15 | 2017-03-2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画像生成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
US11087249B2 (en) * | 2016-05-24 | 2021-08-10 | Ciambella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iggering execution of a workflow over a network |
US10437638B2 (en) * | 2017-06-19 | 2019-10-08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balancing task processing while maintaining task order |
US10936738B1 (en) * | 2017-06-26 | 2021-03-02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Moderator to extend application functionality |
WO2019026139A1 (ja) * | 2017-07-31 | 2019-02-07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
US20190279131A1 (en) * | 2018-03-09 | 2019-09-12 | Toolots, Inc | Virtual firm technology - abstraction of workers |
US11106492B2 (en) * | 2018-04-27 | 2021-08-31 | EMC IP Holding Company LLC | Workflow service for a cloud foundry platform |
-
2018
- 2018-04-27 US US17/049,576 patent/US11237867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4-27 DE DE112018007341.6T patent/DE112018007341T5/de active Pending
- 2018-04-27 WO PCT/JP2018/017295 patent/WO201920779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04-27 JP JP2019526028A patent/JP6678823B1/ja active Active
- 2018-04-27 CN CN201880092628.5A patent/CN112005177A/zh active Pending
-
2019
- 2019-04-19 TW TW108113696A patent/TW201945993A/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304850A (ja) * | 1993-04-23 | 1994-11-01 | Keyence Corp | 生産管理データ集計装置及び生産管理用端末装置 |
JPH0778020A (ja) * | 1993-06-11 | 1995-03-20 | Zinser Textilmas Gmbh | 精紡機用の制御装置 |
JPH1086040A (ja) * | 1996-06-13 | 1998-04-0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多系統の自動プログラミング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JPH1153417A (ja) * | 1997-08-06 | 1999-02-26 | Nec Corp | 処理フロー進捗管理システム及び処理フロー進捗管理方法 |
JP2002287807A (ja) * | 2001-03-27 | 2002-10-04 | Digital Electronics Corp | 制御装置の動作異常検出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方法 |
CN1920878A (zh) * | 2005-08-24 | 2007-02-28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图像处理装置 |
CN101933119A (zh) * | 2008-02-01 | 2010-12-29 | 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 |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
CN101644930A (zh) * | 2008-08-04 | 2010-02-10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工序管理装置、工序管理方法及工序管理系统 |
CN103430112A (zh) * | 2011-03-30 | 2013-12-04 | 西铁城控股株式会社 | 工作机械用控制装置 |
CN104011688A (zh) * | 2011-12-16 | 2014-08-27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控制装置以及处理监控方法 |
JP2017157189A (ja) * | 2016-10-31 | 2017-09-07 |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 複数の機械と相互通信を行う機械システ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WO2019207790A1 (ja) | 2020-05-07 |
JP6678823B1 (ja) | 2020-04-08 |
US11237867B2 (en) | 2022-02-01 |
DE112018007341T5 (de) | 2020-12-24 |
US20210042154A1 (en) | 2021-02-11 |
TW201945993A (zh) | 2019-12-01 |
WO2019207790A1 (ja) | 2019-10-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897095B (zh) | 应用程序热修复的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设备 | |
KR101968850B1 (ko) | 정보 처리 장치, 정보 처리 시스템 및 기록 매체 | |
EP2767906A1 (en) | Controlle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rogram | |
US20150347153A1 (en) | System management controller and method of configuration file backup and recovery | |
CN109086175B (zh) | 一种板卡测试方法及装置 | |
CN111625404B (zh) | 基于Jenkins测试NVMe硬盘的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08628712B (zh) | 一种应用程序测试方法及终端设备 | |
CN112005177A (zh) | 数据处理装置、任务控制方法及程序 | |
US11215957B2 (en) | Functional unit and control apparatus wherein a functional unit synchronized with another functional unit on basis of an outside trigger signal having a synchronized period | |
CN113227974A (zh) | 数据处理装置、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方法及程序 | |
CN107396185B (zh) | 升级方法及系统 | |
US9921564B2 (en) |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 |
CN113874802B (zh) | 控制系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 |
CN105224453A (zh) | 系统兼容性的自动测试方法及装置 | |
CN111382259A (zh) | 一种app崩溃日志的解析方法及装置 | |
CN117608622A (zh) | 蓝牙模块升级方法、系统、蓝牙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3711187B (zh) | 数据处理装置、数据处理方法及储存有程序的记录介质 | |
JP7070298B2 (ja) | 業務支援システムおよび業務支援方法 | |
CN111954866A (zh) | 数据处理装置、数据处理方法及程序 | |
US11151016B2 (en) | Control-program-development supporting apparatus, control-program-development supporting system, control-program-development support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
CN116382243A (zh) | 车辆控制信号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
CN112313689B (zh) | 管理装置、管理方法及记录介质 | |
CN113826077A (zh) | 数据处理装置、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方法及程序 | |
CN110100208B (zh) | 可编程显示器及数据取得方法 | |
US12028415B2 (en) | Control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