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1984555A - 控制周边装置的方法与系统 - Google Patents

控制周边装置的方法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84555A
CN111984555A CN201910765357.1A CN201910765357A CN111984555A CN 111984555 A CN111984555 A CN 111984555A CN 201910765357 A CN201910765357 A CN 201910765357A CN 111984555 A CN111984555 A CN 1119845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ipheral
management device
connection
interface
peripher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6535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千柏
陈怡婷
洪继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ature Integration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Feature Integration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ature Integration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Feature Integration Technology Inc
Publication of CN1119845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845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10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 G06F13/102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where the programme performs an interfacing function, e.g. device dri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控制周边装置的方法,包括:提供主装置,主装置具有第一连接界面并装设有作业系统;将具有第二连接界面的管理装置连接主装置,管理装置具有多个连接端口,各连接端口上连接有周边装置;安装识别软件至主装置;识别软件根据管理装置所公开的参考信息,来判断管理装置的多个连接端口上是否有连接周边装置;当识别软件判断管理装置的连接端口有连接周边装置时,识别软件会根据使用者的设定,通知作业系统启用周边装置,并让周边装置得到编号。

Description

控制周边装置的方法与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控制周边装置的方法与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可识别多个周边装置的控制周边装置的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今,应用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以下简称USB)的界面的软硬件的设备愈来愈普遍,也渐渐变成标准化的电子规格之一。现有技术应用USB界面的周边装置连接个人电脑、移动设备等装置也愈来愈多。
对于USB界面的装置连接到目前的具有作业系统(例如微软视窗(WINDOWS)的设备仅能识别直接连接到此设备的USB周边装置,并且随机乱数的给予连接到此设备的USB界面的装置一个编号,造成使用者无法明确操作所需要的周边装置,此外,当现有的连接多个USB周边装置的USB集线器连到此设备时,此设备更会面临无法识别这些借由USB集线器连接到此设备的USB周边装置。更严重的是,一旦这些USB周边装置其中一个损毁或故障,使用者更是无法明确的确认那一个USB周边装置有问题,并需要花大量的时间作纠错,降低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公开一种控制周边装置的方法与系统,借由识别软件和作业系统的配合,将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对USB集线器上所连接的各种USB周边装置显示并进行编号于显示装置上,或是现有技术对各种USB周边装置无秩序的乱数给予USB周边装置编号,造成使用者无法明确操作所需要的周边装置或因周边装置损毁无法操作时,需花费大量的时间来侦测错误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公开一种控制周边装置的方法与系统,其为一种识别并按照特定顺序启用周边装置的建立方法和系统,进一步而言,可应用识别软件依照使用者的设定,通知作业系统对周边装置按照特定顺序启用,并获得可预期的编号。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本申请公开一种控制周边装置的方法,包括:提供主装置,主装置具有第一连接界面并装设有作业系统;将具有第二连接界面的管理装置连接主装置,管理装置具有多个连接端口,各连接端口上连接有周边装置;安装识别软件至主装置;识别软件根据管理装置所公开的参考信息,来判断管理装置的多个连接端口上是否有连接周边装置;以及当识别软件判断管理装置的连接端口有连接周边装置时,识别软件会根据使用者的设定,通知作业系统启用周边装置,并让周边装置得到编号。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本申请公开一种控制周边装置的系统,包括:主装置,具有第一连接界面并装设有作业系统,主装置安装有识别软件;以及管理装置,连接至主装置,其中,管理装置具有第二连接界面与多个连接端口,多个连接端口连接多个周边装置;其中,识别软件会根据管理装置所公开的参考信息,来判断管理装置的多个连接端口上是否有连接周边装置,若有连接周边装置,则识别软件会根据使用者的设定,通知作业系统启用周边装置,并让周边装置得到编号。
本申请借由控制周边装置的方法与系统可自动对USB集线器上所连接的各种USB周边装置显示并进行有顺序的编号,进而让使用者可明确找到所需的周边装置并进行相应的操作,或是更换周边装置,不但提高使用者工作效率,亦节省大量时间。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公开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显示根据本申请之一实施例的控制周边装置的系统的框图;
图2显示根据本申请之一实施例的控制周边装置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元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元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或“包括”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或者“包括但不限定于”。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以下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中,将以相同的标号代表相同或相似的元件或物件。
图1显示根据本申请之一实施例的控制周边装置的系统的框图,且图1亦显示管理装置和主装置间的运作方式。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控制周边装置的系统,包括:识别软件11、主装置12及管理装置13。主装置12具有第一连接界面121并装设有作业系统122,作业系统122借由显示装置14进行显示。管理装置13,具有第二连接界面131连接至主装置12的第一连接界面121,在本实施例中,管理装置13可为集线器(HUB),管理装置13具有多个连接端口132,其中,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端口132可为集线器(HUB)埠,且连接端口132连接多个周边装置151、152、153、154,其中连接端口132根据实际情况,可配合周边装置的界面进行调整,例如,当管理装置13连接USB周边装置时,连接端口132则需为USB界面,以对应连接USB周边装置。识别软件11是安装至主装置12的作业系统122中,识别软件11会根据管理装置13的参考信息15,来判断管理装置13的连接端口上是否有连接周边装置,当识别软件11判断管理装置13的连接端口132有连接周边装置151、152、153及154时,则识别软件11会依照使用者的设定,通知作业系统122启用周边装置151、152、153及154,并让周边装置151、152、153及154得到可预期的编号,识别软件11会透过作业系统122显示前述可预期的编号于显示装置14上,例如,识别软件11根据使用者的设定,并配合参考信息15和作业系统122,分别给予管理装置13的通信界面(communication,COM)编号3,而周边装置151、152、153及154亦被识别软件11给予可预期的编号:编号31、编号32、编号33及编号34,但并不受限于此。
前述的管理装置13、连接端口132、周边装置151、152、153、154、设置于主装置12的第一连接界面121或设置于管理装置13的第二连接界面131可为并列界面、串列界面、USB界面或连接端口用于对应连接周边装置以进行讯号传输的界面。
在另一实施例,主装置12可为具有微软视窗作业系统122的个人电脑,个人电脑上具有多个USB连接端口连接有多个USB周边装置的管理装置13(例如,USB集线器),当管理装置13插入主装置12时,主装置内的作业系统122的控制台,将会显示提示讯息,表示管理装置13为无法识别的装置。此时,可再安装本申请的识别软件11于主装置内,识别软件11将会识别管理装置13以及连接于管理装置13上的USB周边装置151、152、153及154,并会依照使用者的设定,通知作业系统122启用USB周边装置151、152、153及154,并让USB周边装置151、152、153及154获得可预期的编号,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识别软件11识别管理装置13后,会给予管理装置13的通信界面(communication,COM)编号3,而USB周边装置151、152、153及154亦被识别软件11分别给予可预期的编号:COM编号31、COM编号32、COM编号33及COM编号34,虽然本实施例应用具有windows系统的主装置及USB界面,但不以此为限。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的差异在于,本申请可自动对管理装置上所连接的各种周边装置根据使用者的设定,对各种周边装置进行可预期的编号,且上述编号可显示在显示装置,进而让使用者可明确找到所需的周边装置并进行相应的操作,或是更换周边装置,但反观现有技术仅能识别直接连接到主装置的周边装置,并且随机乱数的给予连接到主装置的界面的装置一个乱数编号,造成使用者无法明确操作所需要的周边装置,此外,当现有的连接多个周边装置的管理装置连到此主装置时,此主装置更会面临无法识别这些借由管理装置连接到主装置的周边装置
另外,当管理装置13连接主装置12时,如果识别软件11未安装至主装置12,主装置12会先侦测管理装置13,并给予提示讯息(未绘示),以提示使用者管理装置13无法由主装置12直接识别,且此时,主装置12亦无法和管理装置13进行通信。而当识别软件11安装至主装置12时,提示讯息会告知使用者主装置12可辨识管理装置13并可进行通信,则识别软件11会根据提示讯息,与管理装置13进行通信,并根据管理装置13所公开的参考信息15来判断管理装置13的多个连接端口132上是否有连接周边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参考信息15包括用一个位元(bit)数来表示每一个连接端口132是否有连接周边装置的状态,进而言之,每一个连接端口132可对应一个比特,若连接端口所对应的比特为1,则表示连接端口132连接有USB周边装置151、152、153或154,识别软件11将会予所述USB周边装置151、152、153或154可预期的编号,例如,COM编号31、COM编号32、COM编号33及COM编号34之其中一者,若后续管理装置13再加上其他周边装置,则编号依此类推,反之,若连接端口所对应的比特为0,则表示所述连接端口无连接周边装置。于另一实施例,本申请的所述识别软件11若判知连接端口无连接将会跳过连接端口,以让下一个有连接所述周边装置的连接端口,接续编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作业系统为可为微软视窗(windows)系列的作业系统,所述管理装置13可为集线器(HUB)、切换器、路由器、分享器或其他具有连接界面且具有周边装置管理功能的装置等等,例如,USB周边装置、USB集线器或USB切换器等等。
在本实施例中,当识别软件11给予周边装置编号时,亦可进一步安装USB周边装置的驱动程式,并回报管理装置13、主装置12以及使用者,周边装置所对的编号,而使用者除可根据编号来确认周边装置外,亦可依据此编号操作或更换周边装置。此外,本申请更可根据周边装置数量的增加,增加可预期编号的比特,以利编号和管理周边装置。
图2显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控制周边装置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申请的控制周边装置的方法,包括:首先,提供主装置12,主装置12具有第一连接界面121并装设有作业系统122(步骤s201)。作业系统122借由显示装置14进行显示。接着,将具有第二连接界面131的管理装置13连接主装置12的第一连接界面121,管理装置13具有多个连接端口132,各连接端口132上连接有周边装置151、152、153及154(步骤s202),在本实施例中,管理装置13可为集线器(HUB),连接端口132为集线器(HUB)埠,且连接端口132连接多个周边装置151、152、153、154,其中连接端口132根据实际情况,可配合周边装置的界面进行调整,例如,当管理装置13连接USB周边装置时,连接端口132则需为USB界面,以对应连接USB周边装置。此外,管理装置13亦可选择性地连接周边装置。
然后,安装识别软件11安装至所述主装置12的作业系统122,识别软件11根据管理装置13的参考信息15,来判断管理装置13的多个连接端口132上是否有连接周边装置151、152、153或154(步骤s203),当识别软件11判断管理装置13的连接端口132有连接周边装置151、152、153及154时,识别软件11会根据使用者的设定,通知作业系统122启用周边装置151、152、153及154,并让周边装置151、152、153及154得到可预期的编号(步骤s204),识别软件11会透过作业系统122显示前述可预期的编号于显示装置14上,例如,识别软件11根据使用者的设定,并配合参考信息和作业系统,分别给予管理装置13的通信界面(communication,COM)编号3,而周边装置151、152、153及154亦被识别软件11给予可预期的编号:编号31、编号32、编号33及编号34,但并不受限于此。
另外,当所述管理装置13连接主装置12时,如果识别软件11未安装至主装置12,主装置12会先侦测管理装置13,并给予提示讯息(未绘示),以提示使用者管理装置13无法由主装置12直接识别。而当识别软件11安装至主装置12时,识别软件11会根据提示讯息,与管理装置13进行通信,并根据管理装置13所公开的参考信息15来判断管理装置13的多个所述连接端口132上是否有连接周边装置151、152、153或15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参考信息15包括用一个位元(bit)数来表示每一个连接端口132是否有连接周边装置的状态,进而言之,每一个连接端口132可对应一个比特,若连接端口所对应的比特为1,则表示连接端口132连接有USB周边装置151、152、153或154,识别软件11将会予所述周边装置151、152、153或154可预期的编号,例如,COM编号31、COM编号32、COM编号33及COM编号34之其中一者,若后续管理装置13再加上其他周边装置,则编号依此类推,反之,若连接端口所对应的比特为0,则表示所述连接端口无连接周边装置。于另一实施例,本申请的所述识别软件11若判知连接端口无连接将会跳过所述连接端口,以让下一个有连接周边装置的连接端口,接续可预期的编号。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管理装置13、连接端口132、周边装置151、152、153、154、设置于主装置12的第一连接界面121或设置于管理装置13的第二连接界面131可为并列界面、串列界面、USB界面或所述连接端口用于对应连接所述周边装置以进行讯号传输的界面。
本实施例,当识别软件11给予周边装置编号时,亦可进一步安装周边装置的驱动程式,并回报管理装置13、主装置12以及使用者周边装置所对的编号,而使用者除可根据编号来确认周边装置外,亦可依据此编号操作或更换周边装置。此外,本申请更可根据周边装置数量的增加,增加编号的比特,以利编号和管理周边装置。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控制周边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主装置,所述主装置具有第一连接界面并装设有作业系统;
将具有第二连接界面的管理装置连接所述主装置,所述管理装置具有多个连接端口,各所述连接端口上连接有周边装置;
安装识别软件至所述主装置,所述识别软件根据所述管理装置所公开的参考信息,来判断所述管理装置的多个所述连接端口上是否有连接所述周边装置;
当所述识别软件判断所述管理装置的所述连接端口有连接所述周边装置时,所述识别软件会根据使用者的设定,通知所述作业系统启用所述周边装置,并让所述周边装置得到编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周边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当所述管理装置连接所述主装置时,所述主装置会先侦测所述管理装置,并给予提示讯息,以提示所述管理装置无法由所述主装置直接识别,且所述主装置无法和所述管理装置进行通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周边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息包括一个比特,被用来表示每一个所述连接端口是否有对应安插连接所述周边装置的状态,其中,若所述连接端口所对应的比特为1,则表示所述连接端口连接有所述周边装置,所述识别软件将会予所述周边装置所述编号;若所述连接端口所对应的比特为0,则表示所述连接端口无连接所述周边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周边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系统为微软视窗(windows)系列的作业系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周边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装置为集线器、切换器、分享器、路由器或具有连接界面且具有周边装置管理功能的装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周边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装置、所述连接端口、所述周边装置、所述第一连接界面或所述第二连接界面的界面为并列界面、串列界面、通用串行总线界面或所述连接端口用于对应连接所述周边装置以进行讯号传输的界面。
7.一种控制周边装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装置,具有第一连接界面并装设有作业系统,所述主装置安装有识别软件;
管理装置,连接至所述主装置,其中,所述管理装置具有第二连接界面与多个连接端口,多个所述连接端口连接多个周边装置;
其中,所述识别软件会根据所述管理装置所公开的参考信息,来判断所述管理装置的多个所述连接端口上是否有连接所述周边装置,若有连接所述周边装置,则所述识别软件会根据使用者的设定,通知所述作业系统启用所述周边装置,并让所述周边装置得到编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周边装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管理装置连接所述主装置时,所述主装置会先侦测所述管理装置,并给予提示讯息,以提示所述管理装置无法由所述主装置直接识别,且所述主装置无法和所述管理装置进行通信。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周边装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息包括一个比特,被用来表示每一个所述连接端口是否有对应连接所述周边装置的状态,其中,若所述连接端口所对应的比特为1,则表示所述连接端口连接有所述周边装置,所述识别软件将会予所述周边装置所述编号;若所述连接端口所对应的比特为0,则表示所述连接端口无连接所述周边装置。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周边装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系统为微软视窗(windows)系列的作业系统。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周边装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装置为集线器、切换器、分享器、路由器或具有连接界面且具有周边装置管理功能的装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周边装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装置、所述连接端口或所述周边装置、所述第一连接界面、所述第二连接界面的界面为并列界面、串列界面、通用串行总线界面界面或所述连接端口用于对应连接所述周边装置以进行讯号传输的界面。
CN201910765357.1A 2019-05-24 2019-08-19 控制周边装置的方法与系统 Pending CN11198455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18068A TWI712891B (zh) 2019-05-24 2019-05-24 控制周邊裝置的方法與系統
TW108118068 2019-05-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84555A true CN111984555A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37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65357.1A Pending CN111984555A (zh) 2019-05-24 2019-08-19 控制周边装置的方法与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84555A (zh)
TW (1) TWI712891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20489B (en) * 2002-03-25 2004-08-21 Aten Int Co Ltd Switching device of universal serial bus for computer peripheral devices
US20060184917A1 (en) * 2005-02-14 2006-08-17 Troan Lawrence E System And Method for Verifying Compatibility of Computer Equipment with a Software Product
TW200821847A (en) * 2006-06-16 2008-05-16 Standard Microsyst Smc Peripheral sharing USB hub for a wireless host
CN102023958A (zh) * 2009-07-16 2011-04-20 艾欧互联有限公司 使用一自动化功能usb端口的系统及其方法
US20110179219A1 (en) * 2004-04-05 2011-07-21 Super Talent Electronics, Inc. Hybrid storage device
CN103383670A (zh) * 2012-05-02 2013-11-06 智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整合周边装置的通用型驱动方法与系统
US20140032794A1 (en) * 2011-04-11 2014-01-30 Ineda Systems Pvt. Ltd. Usb virtualization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20489B (en) * 2002-03-25 2004-08-21 Aten Int Co Ltd Switching device of universal serial bus for computer peripheral devices
US20110179219A1 (en) * 2004-04-05 2011-07-21 Super Talent Electronics, Inc. Hybrid storage device
US20060184917A1 (en) * 2005-02-14 2006-08-17 Troan Lawrence E System And Method for Verifying Compatibility of Computer Equipment with a Software Product
TW200821847A (en) * 2006-06-16 2008-05-16 Standard Microsyst Smc Peripheral sharing USB hub for a wireless host
CN102023958A (zh) * 2009-07-16 2011-04-20 艾欧互联有限公司 使用一自动化功能usb端口的系统及其方法
US20140032794A1 (en) * 2011-04-11 2014-01-30 Ineda Systems Pvt. Ltd. Usb virtualization
CN103383670A (zh) * 2012-05-02 2013-11-06 智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整合周边装置的通用型驱动方法与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44049A (zh) 2020-12-01
TWI712891B (zh) 2020-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77970B (zh) 電子裝置的模式切換方法與相關的電子裝置
US9680712B2 (en) Hardwar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computer components through physical layout diagrams
JP2017523509A (ja) アクセサリデバイスのためのリバーシブルコネクタ
CN108170245A (zh) 服务器物理按键操作的控制系统、方法及服务器管理系统
EP342266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secure airborne network-attached storage node
JP2009175913A (ja) 計算機システム、管理サーバ、および、不一致接続構成検知方法
CN103701881A (zh) 一种支持i/o功能动态分配的虚拟热插拔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TWI677250B (zh) 網路系統及認證方法
JP2009535714A (ja) Usb割込みエンドポイントの共有
CN110647409B (zh) 消息写入方法、电子设备、系统及介质
CN115509978A (zh) 一种外插设备物理位置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984616A (zh) 一种服务器监控方法及服务器
US20180189126A1 (en) Computer system and error isolation method
CN111984555A (zh) 控制周边装置的方法与系统
WO2010020137A1 (zh) 上电保护方法、模块及系统
US20090240844A1 (en) Method for adding hardware
CN109977044A (zh) Usb设备枚举检测方法和系统及固件升级方法和系统
US11321260B2 (en) USB hub device having functionality of self firmware updating and host electronic system having the same
CN101201881A (zh) 计算机系统主机的管控装置和方法及其计算机系统
CN102193850A (zh) 一种多主机板服务器的时间更新系统
CN102831086B (zh) 一种实现硬盘系统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WO2017051453A1 (ja) 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及び、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の管理方法
US2007012452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substituting redundant same address devices on a multi-mastered IIC bus
CN113562557B (zh) 通过首次设定记忆实现电梯触摸控制板匹配楼层数的方法
CN113553224A (zh) 基于主板检测基板管理控制器基本功能的方法、装置、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