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1978910A - 聚氨酯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聚氨酯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78910A
CN111978910A CN201910441936.0A CN201910441936A CN111978910A CN 111978910 A CN111978910 A CN 111978910A CN 201910441936 A CN201910441936 A CN 201910441936A CN 111978910 A CN111978910 A CN 1119789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polyurethane
hours
stirring
but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4193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旺
贺世家
张庆辉
刘国强
张群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y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ergy Mobile Energy Holding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ergy Mobile Energy Holding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ergy Mobile Energy Holding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4193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789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789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789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75/00Adhesive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75/04Polyurethanes
    • C09J175/08Polyurethanes from polyeth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48Polyethers
    • C08G18/4825Polyethers containing two hydroxy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2Flame or fire retardant/resista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8Stabilised against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r oxyd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10Transparent films; Clear coatings; Transparent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14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polymeric additive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L2205/18Spher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氨酯胶,所述聚氨酯胶由A组分制备得到,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醚二元醇:100份,二异氰酸酯:5~30份,聚氨酯颗粒:70~90份,催化剂:0.05~0.2份;封端剂:5~25份。本发明提供的单组分聚氨酯胶具有较高的透光率、满足光伏组件对透光率的要求,耐候性佳,耐低温性能佳,耐紫外老化性佳、不易黄变、粘接性能好,具有一定的弹性,阻燃性、防滑性能好。

Description

聚氨酯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氨酯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CN107021671A一种太阳能公路路面材料,包括基材以及覆于基材表面的疏水层,所述基材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二氧化硅70~80份,玻璃微粒 7~10份,碳酸钠1~2份,导热石英粉2~3份,环氧树脂6~9份,固化剂 2~3份,偶联剂0.5~1份,所述疏水层为二氧化硅疏水层。环氧树脂E-44耐低温性能差,在冬季路面会出现胶层变脆和粘结失效。
CN106549629A公开一种装配式太阳能光伏发电路面模块及其应用,所述模块从下至上至少包括以下结构:所述模块从下至上至少包括以下结构:绝缘密封层、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层以及透光抗滑磨耗层,其中,透光抗滑磨耗层采用透光混凝土或/和0.5-5毫米厚度透光的环氧树脂制成,所述透光混凝土制备原料至少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环氧树脂2-12份、玻璃颗粒84-97.4份以及固化剂0.6-4份。由于环氧树脂本身的耐低温性能差,导致冬季路面出现胶层变脆和粘结失效。
US20160035911中提到环氧和聚氨酯,但也没有针对聚氨酯的制备提出具体实施方法。
常用的环氧胶黏剂若用于太阳能公路路面,表现出耐紫外老化性差,经过长时间的暴晒,环氧胶黏剂出现发黄,粘接性能下降,使得面层透光率大幅降低,影响太阳能芯片发电效率。此外环氧胶黏剂的耐低温性能差,在零下20 摄氏度左右出现胶体变脆,粘结失效,直接导致在寒冷的冬季,太阳能路面面层出现破坏。而且环氧树脂固化后坚硬,没有弹性。
有的太阳能步行道面层是钢化玻璃,表面坚硬。现有的聚氨酯跑道呈现红色或绿色,不透明,而且含有异氰酸酯,会出现常说的“毒跑道”问题;聚氨酯跑道或步行道面层的红色颗粒会随着鞋的不断摩擦而出现脱胶的现象,面层会出现一个个的小颗粒。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氨酯胶及其制备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聚氨酯胶,所述聚氨酯胶由A组分制备得到,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2000~8000分子量聚醚二元醇:100份,
二异氰酸酯:5~30份,
聚氨酯颗粒:70~90份,
催化剂:0.05~0.2份;
封端剂:5~25份。
可选地,所述A组分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增塑剂:10~20份,
阻燃剂:1~5份,
抗氧剂:1~3份,
紫外吸收剂:0.3~0.7份,
除水剂:0.5~1.5份,
黏附促进剂:1~3份。
可选地,所述聚醚二元醇包括:2000分子量聚醚二元醇、4000分子量聚醚二元醇和8000分子量聚醚二元醇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二异氰酸酯包括: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聚氨酯颗粒包括:粒径1-2mm的透明聚氨酯颗粒和粒径3- 5mm的透明聚氨酯颗粒。
可选地,所述催化剂包括:有机铋催化剂或有机锡催化剂,
可选地,所述有机铋催化剂包括:新癸酸铋、月桂酸铋、异辛酸铋和环烷酸铋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锡催化剂包括: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和氧化二丁基锡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封端剂为正丁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可选地,所述增塑剂包括: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
所述阻燃剂包括:纳米氢氧化镁、十溴二苯醚、氢氧化铝、硼酸锌和2,4,6- 三溴苯酚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
所述抗氧剂包括:2,6-二叔丁基对甲酚、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和β-(4-羟基苯基-3,5-二叔丁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硫代二乙撑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3,5-二叔丁基- 4-羟基苄基膦酸二乙酯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紫外吸收剂包括:2,4-二叔丁基-6-(5-氯代-苯并三唑-2-基) 酚、2-(2H-苯并三氮唑-2-基)对甲苯酚、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 (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羟基-3’,5’ -二叔丁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和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
所述除水剂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和乙烯基三(β -甲氧基乙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
所述黏附促进剂包括: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和N-(2-氨乙基)-3-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如上述的聚氨酯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加入聚醚二元醇和抗氧剂,搅拌3~5小时,升温到105~130℃,进行真空脱水0.5~2小时,降温到75~90℃;
加入二异氰酸酯和催化剂,搅拌3~5小时,加入封端剂,搅拌3~5小时,降温至40~70℃;
加入除水剂、黏附促进剂、聚氨酯颗粒、阻燃剂和紫外吸收剂,搅拌0.5~ 2小时,出料。
聚醚二元醇相对于聚酯多元醇合成的聚氨酯耐水解性更好,聚醚二元醇耐水解性是聚酯二元醇的4倍,聚醚二元醇耐低温性比聚酯二元醇高,因此选择聚醚二元醇。
选择二异氰酸酯不含有异氰酸酯基团或游离的异氰酸酯,从而更加环保、无毒,是因为选择的二异氰酸酯都是脂环族或脂肪族的,分子结构中不含有双键,耐老化性好。二异氰酸酯中含有异氰酸酯基团,二异氰酸酯本身就是游离的异氰酸酯,作为原料,在制成成品后,反应完全,体系中不在存在游离的异氰酸酯和异氰酸酯基团。
选择正丁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作为封端剂,是因为正丁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仲氨基中的氢和异氰酸酯基反应生成脲基,生成三甲氧基硅烷为端基的物质,三甲氧基硅烷最后和水反应,固化交联。
透明聚氨酯颗粒用于提高面层的防滑效果;黏附促进剂用于促进胶与玻璃的粘接,紫外吸收剂用于提高胶的耐紫外光能力;抗氧剂用于抑制空气氧化和热氧化,提高胶的耐热性及耐候性,催化剂用于加快胶的固化速度;增塑剂用于降低胶的粘度;封端剂的作用是对聚氨酯进行硅烷封端;除水剂的作用是除去组分中的水,延长胶黏剂的保存期;阻燃剂的作用是提高胶黏剂的阻燃性。以上原料无特殊说明,均为市购。
本发明提供的单组分聚氨酯胶具有较高的透光率、满足光伏组件对透光率的要求,耐候性佳,耐低温性能佳,耐紫外老化性佳、不易黄变,粘接性能好;不含有异氰酸酯基团或游离的异氰酸酯,环保,无害,不会出现所谓的“毒跑道”的问题;聚氨酯颗粒和胶体本身固化后粘结强度高,不会出现聚氨酯颗粒脱离,不会出现一个个的透明聚氨酯颗粒脱离面层的问题;在胶中加入了透明的聚氨酯颗粒,明显改善了步行道面层的抗滑性能;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达到聚氨酯跑道或过街天桥聚氨酯面层的功能和脚感,同时具有高透光性;此单组分改性聚氨酯胶可以一次成型步行道面层,施工便利。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聚氨酯胶,该聚氨酯由A组分制备得到,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聚醚二元醇:100份,
二异氰酸酯:5~30份,
聚氨酯颗粒:70~90份,
催化剂:0.05~0.1份;
封端剂:5~25份。
进一步,A组分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增塑剂:10~20份,
阻燃剂:1~5份,
抗氧剂:1~3份,
紫外吸收剂:0.3~0.7份,
除水剂:0.5~1.5份,
黏附促进剂:1~3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聚醚二元醇包括:2000分子量聚醚二元醇、4000分子量聚醚二元醇和8000分子量聚醚二元醇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二异氰酸酯包括: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聚氨酯颗粒包括:粒径1-2mm的透明聚氨酯颗粒和粒径3-5mm的透明聚氨酯颗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催化剂包括:有机铋催化剂或有机锡催化剂。
有机铋催化剂包括:新癸酸铋、月桂酸铋、异辛酸铋和环烷酸铋中的至少一种,有机锡催化剂包括: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和氧化二丁基锡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封端剂为正丁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增塑剂包括: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阻燃剂包括:纳米氢氧化镁、十溴二苯醚、氢氧化铝、硼酸锌和2,4,6-三溴苯酚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抗氧剂包括:2,6-二叔丁基对甲酚、四[β-(3,5- 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和β-(4-羟基苯基-3,5-二叔丁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硫代二乙撑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膦酸二乙酯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紫外吸收剂包括:2,4-二叔丁基-6-(5-氯代-苯并三唑-2-基)酚、2-(2H-苯并三氮唑-2-基)对甲苯酚、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 (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和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除水剂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和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黏附促进剂包括: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和N-(2-氨乙基)-3-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以下为聚氨酯胶的具体配方实施例。
实施例一:
该聚氨酯胶由A组分制备得到,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2000分子量聚醚二元醇:100份,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5份,
粒径1-2mm的透明聚氨酯颗粒45份,粒径3-5mm的透明聚氨酯颗粒25 份,
新癸酸铋:0.05份;
正丁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5份。
按上述配方量制备聚氨酯胶:
向三口瓶中加入2000分子量聚醚二元醇100份、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5 份和新癸酸铋0.05份,搅拌3小时,加入正丁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5份,搅拌3小时,降温至40℃;
加入粒径1-2mm的透明聚氨酯颗粒45份,粒径3-5mm的透明聚氨酯颗粒聚氨酯颗粒25份,搅拌0.5小时,出料。
实施例二:
该聚氨酯胶由A组分制备得到,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8000分子量聚醚二元醇:100份,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30份,
粒径1-2mm的透明聚氨酯颗粒55份,粒径3-5mm的透明聚氨酯颗粒35 份,
新癸酸铋:0.2份;
正丁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5份。
按上述配方量制备聚氨酯胶:
向三口瓶中加入8000分子量聚醚二元醇100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30 份和月桂酸铋0.2份,搅拌5小时,加入正丁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5份,搅拌5小时,降温至70℃;
加入粒径1-2mm的透明聚氨酯颗粒55份,粒径3-5mm的透明聚氨酯颗粒35份,搅拌2小时,出料。
实施例三:
该聚氨酯胶由A组分制备得到,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4000分子量聚醚二元醇:100份,
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8份,
粒径1-2mm的透明聚氨酯颗粒50份,粒径3-5mm的透明聚氨酯颗粒30 份,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1份;
正丁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2份。
向三口瓶中加入4000分子量聚醚二元醇100份、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8份和新癸酸铋0.1份,搅拌4小时,加入正丁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5份,搅拌4小时,降温至55℃;
加入粒径1-2mm的透明聚氨酯颗粒50份,粒径3-5mm的透明聚氨酯颗粒30份,搅拌1.2小时,出料。
实施例四:
该聚氨酯胶由A组分制备得到,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2000分子量聚醚二元醇:100份,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5份,
粒径1-2mm的透明聚氨酯颗粒55份,粒径3-5mm的透明聚氨酯颗粒35 份,
新癸酸铋:0.05份;
正丁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5份。
按上述配方量制备聚氨酯胶:
向三口瓶中加入2000分子量聚醚二元醇100份、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5 份和新癸酸铋0.05份,搅拌3小时,加入正丁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5份,搅拌5小时,降温至40℃;
加入粒径1-2mm的透明聚氨酯颗粒55份,粒径3-5mm的透明聚氨酯颗粒35份,搅拌2小时,出料。
实施例五:
该聚氨酯胶由A组分制备得到,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8000分子量聚醚二元醇:100份,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30份,
粒径1-2mm的透明聚氨酯颗粒45份,粒径3-5mm的透明聚氨酯颗粒25 份,
新癸酸铋:0.2份;
正丁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5份。
按上述配方量制备聚氨酯胶:
向三口瓶中加入8000分子量聚醚二元醇100份、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30 份和新癸酸铋0.2份,搅拌5小时,加入正丁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5份,搅拌3小时,降温至70℃;
加入粒径1-2mm的透明聚氨酯颗粒45份,粒径3-5mm的透明聚氨酯颗粒聚氨酯颗粒25份,搅拌0.5小时,出料。
实施例六:
该聚氨酯胶由A组分制备得到,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2000分子量聚醚二元醇:100份,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5份,
粒径1-2mm的透明聚氨酯颗粒45份,粒径3-5mm的透明聚氨酯颗粒25 份,
新癸酸铋:0.05份;
正丁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5份,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0份,
纳米氢氧化镁:1份,
2,6-二叔丁基对甲酚:1份,
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0.3份,
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0.5份,
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份。
按上述配方量制备聚氨酯胶:
向三口瓶中加入2000分子量聚醚二元醇100份和2,6-二叔丁基对甲酚 1份,搅拌3小时,升温到105℃,进行真空脱水0.5小时,降温到75℃;
加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5份和新癸酸铋0.05份,搅拌3小时,加入正丁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5份,搅拌3小时,降温至40℃;
加入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0份,纳米氢氧化镁1份,2’-(2’-羟基-3’,5’ -二叔丁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0.3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0.5份,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份,搅拌0.5小时,出料。
实施例七:
该聚氨酯胶由A组分制备得到,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8000分子量聚醚二元醇:100份,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30份,
粒径1-2mm的透明聚氨酯颗粒55份,粒径3-5mm的透明聚氨酯颗粒35 份,
月桂酸铋:0.2份;
正丁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5份,
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20份,
十溴二苯醚:5份,
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3份,
2,4-二叔丁基-6-(5-氯代-苯并三唑-2-基)酚:0.7份,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1.5份,
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份。
按上述配方量制备聚氨酯胶:
向三口瓶中加入8000分子量聚醚二元醇100份和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3份,搅拌5小时,升温到130℃,进行真空脱水2小时,降温到90℃;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30份和月桂酸铋0.2份,搅拌5小时,加入正丁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5份,搅拌5小时,降温至70℃;
加入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20份,十溴二苯醚5份,2,4-二叔丁基-6-(5- 氯代-苯并三唑-2-基)酚0.7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1.5份,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份,搅拌2小时,出料。
实施例八:
该聚氨酯胶由A组分制备得到,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4000分子量聚醚二元醇:100份,
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8份,
粒径1-2mm的透明聚氨酯颗粒50份,粒径3-5mm的透明聚氨酯颗粒30 份,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1份;
正丁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2份,
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15份,
纳米氢氧化镁:2份,十溴二苯醚:1份,
β-(4-羟基苯基-3,5-二叔丁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2份,
2-(2H-苯并三氮唑-2-基)对甲苯酚:0.5份,
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1份,
N-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份。
按上述配方量制备聚氨酯胶:
向三口瓶中加入8000分子量聚醚二元醇100份和四[β-(3,5-二叔丁基 -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3份,搅拌4小时,升温到120℃,进行真空脱水1小时,降温到82℃;
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30份和月桂酸铋0.2份,搅拌4小时,加入正丁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5份,搅拌4小时,降温至55℃;
加入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20份,十溴二苯醚5份,2-(2H-苯并三氮唑- 2-基)对甲苯酚0.7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1.5份,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 份,搅拌1小时,出料。
实施例九:
该聚氨酯胶由A组分制备得到,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2000分子量聚醚二元醇:100份,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5份,
粒径1-2mm的透明聚氨酯颗粒55份,粒径3-5mm的透明聚氨酯颗粒35 份,
新癸酸铋:0.05份;
正丁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5份,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0份,
2,4,6-三溴苯酚:5份,
2,6-二叔丁基对甲酚:1份,
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0.7份,
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0.5份,
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份。
按上述配方量制备聚氨酯胶:
向三口瓶中加入2000分子量聚醚二元醇100份和2,6-二叔丁基对甲酚 1份,搅拌3小时,升温到105℃,进行真空脱水2小时,降温到90℃;
加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5份和新癸酸铋0.05份,搅拌3小时,加入正丁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5份,搅拌3小时,降温至40℃;
加入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0份,2,4,6-三溴苯酚5份,2’-(2’-羟基-3’,5’ -二叔丁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0.7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0.5份,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份,搅拌0.5小时,出料。
实施例十:
该聚氨酯胶由A组分制备得到,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8000分子量聚醚二元醇:100份,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30份,
粒径1-2mm的透明聚氨酯颗粒45份,粒径3-5mm的透明聚氨酯颗粒25 份,
月桂酸铋:0.2份;
正丁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5份,
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20份,
硼酸锌:1份,
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3份,
2,4-二叔丁基-6-(5-氯代-苯并三唑-2-基)酚:0.3份,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1.5份,
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份。
按上述配方量制备聚氨酯胶:
向三口瓶中加入8000分子量聚醚二元醇100份和四[β-(3,5-二叔丁基 -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3份,搅拌5小时,升温到130℃,进行真空脱水2小时,降温到75℃;
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30份和月桂酸铋0.2份,搅拌5小时,加入正丁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5份,搅拌3小时,降温至70℃;
加入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20份,硼酸锌1份,2,4-二叔丁基-6-(5-氯代 -苯并三唑-2-基)酚0.3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1.5份,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份,搅拌2小时,出料。
实施例十一:
该聚氨酯胶由A组分制备得到,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4000分子量聚醚二元醇:100份,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8份,
粒径1-2mm的透明聚氨酯颗粒:50份,粒径3-5mm的透明聚氨酯颗粒: 30份,
异辛酸铋:0.12份,
正丁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2份,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0份,
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2份,
纳米氢氧化镁:2份,十溴二苯醚:1份,
2,4-二叔丁基-6-(5-氯代-苯并三唑-2-基)酚:0.5份,
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1份,
N-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份,
按上述配方量制备聚氨酯胶:
向三口瓶中加入4000分子量聚醚二元醇100份和四[β-(3,5-二叔丁基 -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2份,搅拌4小时,升温到120℃,进行真空脱水1小时,降温到85℃;
加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8份和异辛酸铋0.12份,搅拌反应4小时,加入正丁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2份,搅拌反应3小时,降温至60℃;
加入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0份,纳米氢氧化镁2份,十溴二苯醚1份,2,4- 二叔丁基-6-(5-氯代-苯并三唑-2-基)酚0.5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1份,N- 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份,搅拌反应0.5小时,出料,真空密封保存。
实施例十二:
该聚氨酯胶由A组分制备得到,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8000分子量聚醚二元醇:100份,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6份,
粒径1-2mm的透明聚氨酯颗粒:50份,粒径3-5mm的透明聚氨酯颗粒: 30份,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15份,
正丁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6份,
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20份,
纳米氢氧化镁:2份,
十溴二苯醚:1份,
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2份,
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0.5份,
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1份,
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份,,
按上述配方量制备聚氨酯胶:
向三口瓶中加入8000分子量聚醚二元醇100份和四[β-(3,5-二叔丁基 -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2份,搅拌4小时,升温到120℃,进行真空脱水1小时,降温到85℃;
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6份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15份,搅拌反应4小时,加入正丁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6份,搅拌反应3小时,降温至60℃;
加入邻苯二甲酸二辛酯20份,纳米氢氧化镁2份,十溴二苯醚1份,2- 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0.5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1份,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份,搅拌反应0.5小时,出料,真空密封保存。
实施例十三:
该聚氨酯胶由A组分制备得到,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2000分子量聚醚二元醇:100份,
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26份,
粒径1-2mm的透明聚氨酯颗粒50份,粒径3-5mm的透明聚氨酯颗粒30 份,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05份,
正丁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3份,
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20份,
纳米氢氧化镁:2份,
十溴二苯醚:1份,
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2份,
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0.5份,
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1份,
3-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2份,
按上述配方量制备聚氨酯胶:
向三口瓶中加入2000分子量聚醚二元醇100份和四[β-(3,5-二叔丁基 -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2份,搅拌4小时,升温到120℃,进行真空脱水1小时,降温到85℃;
加入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26份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05份,搅拌反应4小时,加入正丁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3份,搅拌反应3小时,降温至60℃;
加入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20份,纳米氢氧化镁2份,十溴二苯醚1份,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0.5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1份,3-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2份,搅拌反应0.5小时,出料,真空密封保存。
实施例十四:
该聚氨酯胶由A组分制备得到,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4000分子量聚醚二元醇:100份,
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7份,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6份,
粒径1-2mm的透明聚氨酯颗粒:50份,粒径3-5mm的透明聚氨酯颗粒: 30份,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1份,
正丁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2份,
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20份,
纳米氢氧化镁:2份,
十溴二苯醚:1份
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2份,
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0.5份,
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1份,
3-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2份,
按上述配方量制备聚氨酯胶:
向三口瓶中加入4000分子量聚醚二元醇100份和四[β-(3,5-二叔丁基 -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2份,搅拌4小时,升温到120℃,进行真空脱水1小时,降温到85℃;
加入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7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6份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1份,搅拌反应3小时,加入正丁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2份,搅拌反应3小时,降温至60℃;
加入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20份,纳米氢氧化镁2份,十溴二苯醚1份,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0.5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1份,3-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2份,搅拌反应0.5小时,出料,真空密封保存。
实施例十五:
该聚氨酯胶由A组分制备得到,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2000分子量聚醚二元醇:100份,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7份,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11份,
粒径1-2mm的透明聚氨酯颗粒:50份,粒径3-5mm的透明聚氨酯颗粒: 30份,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1份,
正丁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3份,
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20份,
纳米氢氧化镁:2份,
十溴二苯醚:1份,
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2份,
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0.5份,
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1份,
3-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2份,
按上述配方量制备聚氨酯胶:
向三口瓶中加入2000分子量聚醚二元醇100份和四[β-(3,5-二叔丁基 -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2份,搅拌4小时,升温到120℃,进行真空脱水1小时,降温到85℃;
加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7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11 份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1份,搅拌反应3小时,加入正丁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3份,搅拌反应3小时,降温至60℃;
加入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20份,纳米氢氧化镁2份,十溴二苯醚1份,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0.5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1份,3-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2份,搅拌反应0.5小时,出料,真空密封保存。
实施例一~实施例十五所用的搅拌速度均为200rpm。
实施例一~实施例十五通过加入适量的助剂使制得的聚氨酯胶具有较高的透光率、满足光伏组件对透光率的要求,耐候性佳,耐低温性能佳,耐紫外老化性佳、不易黄变、阻燃、防滑。
对比实验数据:
表1为本发明所制得的实施例一~实施例十五的聚氨酯胶与现有技术使用的环氧树脂胶的性能对比。
Figure BDA0002072283750000201
Figure BDA0002072283750000211
Figure BDA0002072283750000221
测试,耐紫外老化性根据标准GB/T 14522测试,耐低温性和粘接强度以剪切强度的降低程度来表征,根据标准GB/T 7124测试,弹性以伸长率根据标准GB T 528-2009和硬度来表征,根据标准【GB T 2411-2008】测试,阻燃性以阻燃等级来表征,根据标准【GB/T14833】测试,防滑性以抗滑值来表征,根据标准【GB/T 14833】测试。由表1可知,实施例一~实施例十五的透光率和耐黄变性均优于环氧树脂胶,测试前后环氧树脂胶的剪切强度下降程度远远大于实施例一~实施例十五,说明实施例一~实施例十五的耐低温性能和粘接强度优于环氧树脂胶;实施例一~实施例十五的伸长率较环氧树脂的伸长率大,同时实施例一~实施例十五的硬度较环氧树脂的硬度小,说明实施例一~实施例十五的弹性较环氧树脂的弹性好;实施例一~实施例十五的阻燃等级和环氧树脂的阻燃等级相同,说明实施例一~实施例十五和环氧树脂的阻燃性能相同,都符合道路要求;实施例一~实施例十五的抗滑值较环氧树脂的抗滑值大,说明实施例一~实施例十五的防滑性能较好。
综合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单组分聚氨酯胶具有较高的透光率、满足光伏组件对透光率的要求,耐候性佳,耐低温性能佳,耐紫外老化性佳、不易黄变,粘接性能好;不含有异氰酸酯基团或游离的异氰酸酯,环保,无害,不会出现所谓的“毒跑道”的问题;聚氨酯颗粒和胶体本身固化后粘结强度高,不会出现聚氨酯颗粒脱离,不会出现一个个的透明聚氨酯颗粒脱离面层的问题;在胶中加入了透明的聚氨酯颗粒,明显改善了步行道面层的抗滑性能,可以用于需要透明面层的步行道或跑道;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达到聚氨酯跑道或过街天桥聚氨酯面层的功能和脚感,同时具有高透光性,通过配方调整,可以制备不同弹性的面层改性聚氨酯胶材料;此单组分改性聚氨酯胶可以一次成型步行道面层,施工便利。
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

Claims (10)

1.一种聚氨酯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胶由A组分制备得到,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2000~8000分子量聚醚二元醇:100份,
二异氰酸酯:5~30份,
聚氨酯颗粒:70~90份,
催化剂:0.05~0.2份;
封端剂:5~2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胶,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增塑剂:10~20份,
阻燃剂:1~5份,
抗氧剂:1~3份,
紫外吸收剂:0.3~0.7份,
除水剂:0.5~1.5份,
黏附促进剂:1~3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氨酯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异氰酸酯包括: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氨酯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颗粒包括:粒径1-2mm的透明聚氨酯颗粒和粒径3-5mm的透明聚氨酯颗粒。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氨酯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包括:有机铋催化剂或有机锡催化剂,
可选地,所述有机铋催化剂包括:新癸酸铋、月桂酸铋、异辛酸铋和环烷酸铋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锡催化剂包括: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和氧化二丁基锡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氨酯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端剂为正丁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氨酯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包括: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
所述阻燃剂包括:纳米氢氧化镁、十溴二苯醚、氢氧化铝、硼酸锌、2,4,6-和三溴苯酚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
所述抗氧剂包括:2,6-二叔丁基对甲酚、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和β-(4-羟基苯基-3,5-二叔丁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硫代二乙撑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膦酸二乙酯的至少一种;
和/或,
所述紫外吸收剂包括:2,4-二叔丁基-6-(5-氯代-苯并三唑-2-基)酚、2-(2H-苯并三氮唑-2-基)对甲苯酚、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和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中的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氨酯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水剂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和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
所述黏附促进剂包括: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和N-(2-氨乙基)-3-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加入聚醚二元醇、二异氰酸酯和催化剂,搅拌3~5小时,加入封端剂,搅拌3~5小时,降温至40~70℃;
加入聚氨酯颗粒,搅拌0.5~2小时,出料。
10.如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加入聚醚二元醇和抗氧剂,搅拌3~5小时,升温到105~130℃,进行真空脱水0.5~2小时,降温到75~90℃;
加入二异氰酸酯和催化剂,搅拌3~5小时,加入封端剂,搅拌3~5小时,降温至40~70℃;
加入除水剂、黏附促进剂、聚氨酯颗粒、阻燃剂和紫外吸收剂,搅拌0.5~2小时,出料。
CN201910441936.0A 2019-05-24 2019-05-24 聚氨酯胶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19789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41936.0A CN111978910A (zh) 2019-05-24 2019-05-24 聚氨酯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41936.0A CN111978910A (zh) 2019-05-24 2019-05-24 聚氨酯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78910A true CN111978910A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36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41936.0A Pending CN111978910A (zh) 2019-05-24 2019-05-24 聚氨酯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78910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90257A (en) * 1998-01-22 1999-11-23 Witco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producing prepolymers which cure to improved sealants, and products formed thereby
CN102746486A (zh) * 2012-07-13 2012-10-24 上海拓引数码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用单组分粘接密封型硅酮胶
CN104232004A (zh) * 2014-09-26 2014-12-24 南京汇鑫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氨酯压敏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263258A (zh) * 2014-09-18 2015-01-07 东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用tpu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51350A (zh) * 2018-07-27 2018-12-07 加拿大芯光道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铺装式太阳能光伏发电路面模块的防滑耐磨层
CN108978386A (zh) * 2018-07-27 2018-12-11 加拿大芯光道能技术有限公司 铺装式太阳能光伏发电路面模块及其制造方法和铺装方法
CN208685405U (zh) * 2018-07-27 2019-04-02 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太阳能发电单元及路面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90257A (en) * 1998-01-22 1999-11-23 Witco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producing prepolymers which cure to improved sealants, and products formed thereby
CN102746486A (zh) * 2012-07-13 2012-10-24 上海拓引数码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用单组分粘接密封型硅酮胶
CN104263258A (zh) * 2014-09-18 2015-01-07 东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用tpu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32004A (zh) * 2014-09-26 2014-12-24 南京汇鑫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氨酯压敏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951350A (zh) * 2018-07-27 2018-12-07 加拿大芯光道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铺装式太阳能光伏发电路面模块的防滑耐磨层
CN108978386A (zh) * 2018-07-27 2018-12-11 加拿大芯光道能技术有限公司 铺装式太阳能光伏发电路面模块及其制造方法和铺装方法
CN208685405U (zh) * 2018-07-27 2019-04-02 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太阳能发电单元及路面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09555C (en) Polymer compositions and adhesives, coatings and sealants made therefrom
CN102378774B (zh) 固化性组合物
CN101402845B (zh) 一种阻燃建筑密封胶的制备方法
CN104558501A (zh) 一种紫外线和湿气双重固化型改性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79003B (zh) 低模量、高位移能力的脱醇型硅酮耐候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75105A (zh) 有机硅氧烷组合物
KR101148418B1 (ko) 프리폴리머 조성물 및 이로 제조된 밀봉제
CN102597117A (zh) 可涂饰弹性体
CN1370187A (zh) 硅烷封端的湿气可固化的组合物
CN110938404A (zh) 一种导热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33731B (zh) 一种反应型热熔粘合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746486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用单组分粘接密封型硅酮胶
CN107522864B (zh) 一种硅烷改性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18018B (zh) 低模量高弹性恢复率聚氨酯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US10351703B2 (en) Curable organosilicon resin composition
CN111978910A (zh) 聚氨酯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96021B (zh) 一种锚固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JP2001106781A (ja) 硬化性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289637A (zh) 一种高粘结性脱醇型硅橡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721734B (zh) 一种双端烷氧基硅酮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7417720A (zh) 一种低模量硅烷改性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KR102515240B1 (ko) 차열 및 단열성이 우수한 표면방수용 폴리우레아 조성물
CN112708135B (zh) 一种可降解有机硅弹性体及其合成方法
JP2004189878A (ja) 硬化性組成物
CN111849406A (zh) 聚氨酯胶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5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before Bay Road No. 1 building 201 room A (located in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Applicant after: Hongy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07, Building 2, Olympic Village Street Comprehensive Office Distric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HANERGY MOBILE ENERGY HOLDING GROUP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