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742C - 汉字音形码计算机键盘输入法 - Google Patents
汉字音形码计算机键盘输入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9742C CN1119742C CN 99103918 CN99103918A CN1119742C CN 1119742 C CN1119742 C CN 1119742C CN 99103918 CN99103918 CN 99103918 CN 99103918 A CN99103918 A CN 99103918A CN 1119742 C CN1119742 C CN 1119742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inese character
- chinese
- code
- sign indicating
- indicating nu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汉字音形码计算机键盘输入法,本发明属于计算机键盘汉字输入方法领域。音形码以汉字的读音和字形进行编码。编码严格遵循汉字的读音规范及书写规范,使用者只要能对汉字进行读和写,就可很快掌握这个输入方法。该方法实现了全部汉字输入无一重码,不认识的字也不影响输入,同时又可输入希腊字母、罗马数字和特殊符号。由于该方法能容纳10万条词语,所以字和词的输入速度相当快。音形码是一种易学、快速的输入方法。
Description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汉字编码方法及汉字信息计算机键盘输入方法领域。
二、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汉字计算机输入方法多为纯音码或纯形码。对于纯音码编码方法,由于同一读音的汉字很多,它造成的重码使得使用者频繁的翻页找字,严重影响了输入速度。对于纯形码编码方法,由于汉字的总量非常多且形状复杂,使得纯形码编码方法中的拆字规则非常多,造成使用者难学难记而不易普及。
采用读音与字形两种信息结合对汉字进行编码的方法可有效的避免纯音码和纯形码所遇到的困难。汉字音形码计算机键盘输入法利用汉字音形结合的方法对国标GB-2312(80)中全部汉字进行编码时无一重码,且拆字规则简单。它同时可以对词组进行编码,也可以对非汉字字符如希腊字母、罗马数字、特殊符号等编码。编码容量可达10万条,能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三、发明内容
(一)汉字的编码
音形码的汉字全码共四码,第一码为音码,第二、三、四码为形码。
(1)音码的编码规则
音形码编码的第一码代表汉字的读音,例如“我、你、他、发、看、民、然、平、在、次、所”的汉语拼音的声母分别为“W、N、T、F、K、M、R、P、Z、C、S”,声母为上面字母的汉字在编码时音码就取上面的字母。有些汉字拼音中没有声母,它们称为“0声母”字,它们的音码就为“0”。以“Y”、“L”为声母的汉字非常多,将这些字按音序排列放到相邻键“Y、U、I”及“L、;、’”上。以“Q、D、X、B”为声母的汉字也较多,就分别让他们的“邻居”“1、E、A、V”来共同承担任务。以卷舌音“zh、ch、sh、”为声母的汉字分别位于数字键“2、3”、“4、5”、“6、7”上。声母为“G、H”的汉字音序在后的分别被安置在符号键“[、]”上。全部音码的排列位置见附图。
在附图中可以看出,同声母较多的汉字要占据两个或三个字符键,每个字符键上标出了代表它分配汉字读音的字母组合。按音序排列,汉字读音中的韵母第一字母的顺序为“a、e、i、o、u”,同声母汉字在字符键上的排列也按此顺序。例如“B”字键上写着“ba-be”,代表声母为b韵母第一个字母为“a”和“e”的汉字被安排在“B”字键上,而“V”字键上写着“bi-bu”,代表声母为b韵母第一个字母为“i”、“o”和“u”的汉字被安排在“V”字键上,字母组合“ba-be”及“bi-bu”中的“-”符号代表按顺序取范围的意思。再如“2”字键上写着“zha-zhe”,代表声母为zh韵母第一个字母为“a”和“e”的汉字被安排在“2”字键上,“3”字键上写着“zhi-zhu”,代表声母为zh韵母第一个字母为“i”、“o”和“u”的汉字被安排在“3”字键上。
(2)形码的编码规则
汉字大多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每一部分叫一个部件。例如“问”字是由“门、口”两个部件组成的,“碧”字是由“王、白、石”三个部件组成的,“酸”字是由“酉、厶、八、夂”四个部件组成的。大部分部件本身也是一个汉字。音形码选取其中的168个部件作为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将它们按起笔的笔画有规律的安排在40个键上。
音形码选取的部件及位置安排见附图。
从附图可以看出:横起笔的部件共有41个,在第一排从左向右排列,分别位于从“1”到“0”的十个数字键上;竖起笔的部件共有30个,在第二排从右向左排列,分别位于从“]”到“Y”的七个字符键上;撇起笔的部件共有41个,位置安排是从第二排的“T”键向左到“Q”键,再从第三排的“A”键向右到“F”键;点起笔的部件共有30个,分布在第三排的“G”键到“’”键及第四排的“M”键上;折起笔的部件共有26个,放在“N”到“Z”键上。全部键位的排列顺序为横“W”形。
音形码在取形码时,按照汉字的书写顺序依次选取部件,且每次都取笔画最多的部件来编码。
考虑到初学者对某些字的拆分容易出错,本输入方法设置了一些容错码。容错码就是容许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对容易拆错的字按正确和容易拆错两种方法编码输入。
在音形码汉字输入方法中,绝大多数汉字都具有简码。其中一级简码39个,二级简码1200个,三级简码5000个,大多数常用汉字都有二级和三级简码。
(3)汉字偏旁的输入和“离散码”
汉字偏旁的读音历来是不一致的。音形码将它们的第一键都放在字母“O”上,第二键和第三键是“PP”,代表“偏旁”,最后一键是它第一笔的形码。例如“宀”,输入“OPP’”后,所有点起笔的偏旁都显示出来,“宀”排在第九位,将它挑出来就行了。
按照上述规则将汉字进行有效分离后,仍有60对汉字重码,因为每一对中都有一个是冷僻字,对该冷僻字编码时,就将它的音码改为“O”,形码不变。这样,所有的汉字就无一重码了。音码改为“O”的汉字的编码叫“离散码”。
需用离散码输入的汉字是:耷、轵、汞、聱、玫、毂、嘉、赭、砺、蓦、苜、甍、茼、霖、酶、丕、掭、贽、捃、焱、趾、赀、趿、嬲、蝥、貘、脘、皎、郫、闳、赢、屺、讧、麽、潢、黉、褡、疱、瘘、飨、暝、暌、罟、哽、嗜、呙、犏、笙、俨、馊、钛、镛、郛、锔、蜈、螅、蛐、驽、幡、帙。
(4)查询码的使用
音形码的第一码是音码,对于不认识的字,第一码可用“`”代替,符号“`”叫查询码。在输入不认识的字时,只用将音码改为“`”,其形码不变。例如:“亍”字的读音是“chu”,其编码为“52II”,如果不认识这个字,就按“`2II”输入,这个字就上屏了。
(二)非汉字字符的编码
非汉字符号包括希腊字母、罗马数字、带圈或带点的数字及一些特殊符号。它们的编码的第一位都是“O”。
希腊字母编码的前两位是“OX”,后两位是该字母的读音,读音是一个音节的取一个音码,读音超过一个音节的取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音节的音码。例如“φ”的编码为“OXF”,“α”的编码为“OX0F”。
罗马数字包括I~XII共计12个数字,它们的编码的前两位为“O’”,后面的一位或两位就是该数字,一位数字的第四位编码空缺。例如“VIII”的编码为“O’8”。
带圈数字是指“①、②、⑧”等形式的数字,它们的编码的前两位是“O1”,后面的一位或两位就是该数字,一位数字的第四位编码空缺。例如“⑨”的编码为“O19”。带点数字是指“1.、2.、20.”等数字,它们的编码的前两位是“OE”,后面的一位或两位就是该数字,一位数字的第四位编码空缺。例如“18.”的编码为“OE18”。
特殊符号包括常见的数学符号、标记符号等,它们的编码的前两位为“OT”,后两位按它的汉语读音编码。例如“‰”的编码为“OTQF”,“QF”代表“千分”;“¥”的编码为“OTRM”,“RM”代表“人民”。
(三)词语的编码
音形码汉字输入方法对词语进行编码时,所有词都取四码。二字词依次取其单字编码的前两码;三字词依次取每一个字的第一码和第三个字的第二码;四字词及四字以上的词取第一、第二、第三及最后一字的的第一码。例如“作文”一词的编码为“ZRWH”,它是由“作”字的编码“ZRT2”及“文”字的编码“WH22”的前两码组成的;再如“计算机”的编码为“JSJ4”,“改革开放”的编码为“GGKF”,“邓小平理论”的编码为“DXP’”。
在进行词语输入时,如果遇到编码为离散码的字,仍按正常码进行编码输入。
四、附图说明
附图中每一个方格对应于计算机标准键盘的一个字符键,字符键上字符名称上面没有字者,说明以该字符为声母的汉字全以该字符为音形码的音码;字符键上字符名称上面有拼音字母组合者,拼音字母组合代表以该键名为音码的汉字的读音范围。例如“B”字键上有“ba-be”,代表以“b”为声母以“a”和“e”为韵母第一字母的汉字其音码为“B”,它包括以“ba、bai、ban、bang、bao、bei、ben、beng”为拼音的汉字,“ba-be”中的“-”符号是取范围的意思。“V”字键上有“bi-bu”,代表以“b”为声母以“i”、“o”和“u”为韵母第一字母的汉字其音码为“V”,它包括以“bi、bian、biao、bie、bin、bing、bo、bu”为拼音的汉字。
附图中每一个字符键名称下面都写有二至五个部件,代表这些部件的形码就为该字符。
五、实施方式
汉字音形码计算机键盘输入法采用计算机高级语言编写程序输入计算机,就可以使用。也可以将它写成文本文件存储在介质中,然后利用计算机操作系统Windows中所带的“输入法生成器”输入计算机,就可以使用。
Claims (7)
1.一种汉字音形码计算机键盘输入法,包括计算机标准键盘,汉字的编码信息取自汉字的读音代码的音码和汉字字形部件代码的形码,该音形码共用四位,第一位是汉字的读音代码,然后是第一、第二及最后一个部件代码,用40个键分别作为表示汉字音码的键和表示汉字形码的键,汉字的音码取决于汉字的读音,没有声母的汉字为0声母汉字,它们的音码为0;同一单字母为声母对应的汉字较少时,对应汉字的音码为其声母;同一声母对应的汉字较多时按其韵母分组,每一组对应键盘上一个按键;形码根据起笔按横、竖、撇、点和折分为五大组,每大组又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一小组对应键盘上一个按键,按汉字的书写顺序依次拆分取其形码,所述汉字输入法包括下列输入步骤:
a.通过键入键盘上表示汉字音码的键,输入汉字的音码;所述音码对应于汉字的读音;
b.通过键入键盘上表示汉字第一形码的键,输入汉字的第一形码;所述第一形码对应于汉字书写顺序的第一个部件;
c.通过键入键盘上表示汉字第二形码的键,输入汉字的第二形码;所述第二形码对应于汉字书写顺序的第二个部件;
d.通过键入键盘上表示汉字第三形码的键,输入汉字的第三形码;所述第三形码对应于汉字书写顺序的最后一个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汉字音形码计算机键盘输入法,读音的声母为C、F、K、M、N、P、R、S、T、W、Z的汉字,其音码就是其声母;声母为B的汉字按韵母第一字母的顺序其音码分别为B和V;声母为D的汉字按韵母第一字母的顺序其音码分别为D和E;声母为G的汉字按韵母第一字母的顺序其音码分别为G和[;声母为H的汉字按韵母第一字母的顺序其音码分别为H和];声母为J的汉字按韵母第二字母的顺序其音码分别为J、8和9;声母为L的汉字按韵母第一字母的顺序其音码分别为L、;和’;声母为Q的汉字按韵母第二字母的顺序其音码分别为Q和1;声母为X的汉字按韵母第一字母的顺序其音码分别为X和A;声母为Y的汉字按韵母第一字母的顺序其音码分别为Y、U和I;声母为ZH的汉字按韵母第一字母的顺序其音码分别为2和3;声母为CH的汉字按韵母第一字母的顺序其音码分别为4和5;声母为SH的汉字按韵母第一字母的顺序其音码分别为6和7;汉字的形码取决于组成汉字的部件的起笔,起笔为横的部件其形码按顺序为1、2、3、4、5、6、7、8、9、0;起笔为竖的部件其形码按顺序为]、[、P、O、I、U、Y;起笔为撇的部件其形码按顺序为T、R、E、W、Q、A、S、D、F;起笔为点的部件其形码按顺序为G、H、J、K、L、;、’、M;起笔为折的部件其形码按顺序为N、B、V、C、X、Z。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汉字音形码计算机键盘输入法,还包括将汉字按书写的规范顺序拆分部件来构成形码,且每次得到的都是笔画最多的部件,不能构成规范部件时依次取笔画进行编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汉字音形码计算机键盘输入法,还包括对国标GB-2312(80)中的全部汉字编码,在遇到极个别的汉字重码时,将重码的每对汉字中的一个不常用汉字的音码改为O,其形码不变。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汉字音形码计算机键盘输入法,还包括对不认识的汉字编码时,将其音码视为“丶”,形码不变。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汉字音形码计算机键盘输入法,还包括给词组编码时采用:二字词依次取各字的前两码,三字词依次取各字的第一码再加上第三字的第二码,多字词依次取第一、第二、第三及最后一字的第一码。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汉字音形码计算机键盘输入法,还包括给非汉字符号编码时采用:所有非汉字符号的第一码均为“O”,其中希腊字母的第二码为“X”,罗马数字的第二码为“’”,带圈数字的第二码为“1”,带点数字的第二码为“E”,其它特殊符号的第二码为“T”,希腊字母的第三码、第四码均为其读音对应汉字的音码,读音只有一个音节的第四码空缺;罗马数字、带圈数字和带点数字的第三码、第四码均为该数字,数字是一位的第四码空缺;其它特殊符号的第三码、第四码为其读音对应汉字的音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9103918 CN1119742C (zh) | 1999-03-05 | 1999-03-05 | 汉字音形码计算机键盘输入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9103918 CN1119742C (zh) | 1999-03-05 | 1999-03-05 | 汉字音形码计算机键盘输入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34545A CN1234545A (zh) | 1999-11-10 |
CN1119742C true CN1119742C (zh) | 2003-08-27 |
Family
ID=5271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9910391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9742C (zh) | 1999-03-05 | 1999-03-05 | 汉字音形码计算机键盘输入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9742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53955B (zh) * | 2009-10-30 | 2012-11-14 |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符号输入的方法和系统 |
-
1999
- 1999-03-05 CN CN 99103918 patent/CN1119742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34545A (zh) | 1999-11-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85100837A (zh) | 优化五笔字型编码法及其键盘 | |
CN1119742C (zh) | 汉字音形码计算机键盘输入法 | |
CN1022781C (zh) | 一种汉字笔形编码的计算输入方法 | |
CN1234062C (zh) | 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 |
CN1063371A (zh) | 汉字字母编码输入法 | |
CN1164982C (zh) | 汉字易码输入方法 | |
CN1043092C (zh) | 英文快速输入方法 | |
CN1095561C (zh) | 汉字自然部件编码 | |
CN1110739C (zh) | 一种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 |
CN1056456C (zh) | 优化合书汉字编码的计算机输入方法 | |
CN1107256C (zh) | 一种汉字右码计算机输入方法 | |
CN1188771C (zh) | 一根形码汉字输入法 | |
CN1202647A (zh) | 拼音汉字 | |
CN1074147C (zh) | 一种五码汉字输入法 | |
CN104731362A (zh) | 中文炎码快录 | |
CN1062667C (zh) | 全拼形导码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 |
CN1148198A (zh) | 一种普及型汉字编码输入法 | |
CN101025661A (zh) | 拼音超五笔码计算机汉字输入法 | |
CN1116633C (zh) | 一种计算机汉字音形编码输入法 | |
CN1064757A (zh) | 通用双拼键盘输入系统 | |
CN1313547A (zh) | 汉字四角笔画数字编码输入法 | |
CN1304075A (zh) | 天然音形码计算机汉字编码输入法 | |
CN1191340A (zh) | 汉字阴阳双极形码输入系统 | |
CN1375763A (zh) | 一种将汉字用声母分组进行编码的方法 | |
CN1160243A (zh) | 字形笔顺码汉字输入系统及其键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