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72712B - 气溶胶产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溶胶产生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972712B CN111972712B CN202010645069.5A CN202010645069A CN111972712B CN 111972712 B CN111972712 B CN 111972712B CN 202010645069 A CN202010645069 A CN 202010645069A CN 111972712 B CN111972712 B CN 11197271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erosol
- opening
- generating device
- wall
- forming substr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8—Fluid transfer means, e.g. pumps
- A24F40/485—Valves; Apertur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6—Shape 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20—Devices using solid inhalable precurso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用于固定气溶胶形成基体的固定管、以及加热组件;所述固定管为中空结构,且一端设有用于插入气溶胶形成基体的第一开口;所述加热组件从所述所述固定管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插入至所述气溶胶形成基体中;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管的管壁内侧供外部气体进入所述气溶胶形成基体的气流通道。该气溶胶产生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气流传输效率高、不易堵塞、用户体验感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用于收容气溶胶形成基体的固定管及用于收容电池的下壳体。固定管内设置加热元件,电池用于为加热元件供电。下壳体设置有进气口及与进气口和固定管连通的气道,在气溶胶形成基体加热且用户抽吸烟气时,外部空气从进气口进入气道再进入固定管,经过气溶胶形成基体内部将烟气输送到用户口中,然而,此结构,由于加热元件与固定管的管壁距离近,加热元件的热量容易传到固定管的管壁使温度较高,容易给用户手持带来不适感。另一方面,气道设置在下壳体,结构复杂、路径长,容易出现堵塞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气溶胶产生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用于固定气溶胶形成基体的固定管、以及加热组件;
所述固定管为中空结构,且一端设有用于插入气溶胶形成基体的第一开口;
所述外套管的一端设有支撑所述气溶胶形成基体的支撑壁,所述支撑壁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设置;
所述加热组件从所述固定管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插入至所述气溶胶形成基体中;
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管的管壁内侧以及所述支撑壁上供外部气体进入所述气溶胶形成基体的气流通道。
优选地,所述气流通道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管的管壁内侧且与所述第一开口并朝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延伸设置连通供外部气体进入所述气溶胶形成基体的第一气流通道。
优选地,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固定管外围的外套管;
所述气流通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套管中且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连通供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气体进入所述气溶胶形成基体的第二气流通道。
优选地,所述固定管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的第二开口;
所述外套管的一端设有支撑所述气溶胶形成基体的支撑壁;所述支撑壁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设置;所述加热组件从所述支撑壁穿过并从所述第二开口插入至所述气溶胶形成基体中;
所述第二气流通道设置于所述支撑壁上且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和所述第二开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气流通道沿所述固定管的纵向设置;
和/或,所述固定管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设有底壁。
优选地,所述固定管的横截面为非圆形;
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由所述固定管的部分管壁凹陷形成。
优选地,所述固定管包括中空且两端贯通的固定部;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均设置于所述固定部的两端;
所述固定部的横截面为椭圆形,且尺寸与所述气溶胶形成基体的横截面尺寸相适配;
所述固定部的横截面包括长轴以及与所述长轴交叉设置的短轴;
所述长轴的两个端部均设有所述第一气流通道。
优选地,所述固定管包括圆形的内管壁、以及设置于所述内管壁外围且与所述内管壁间隔设置的外管壁;
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设置于所述外管壁内侧且位于所述外管壁和所述内管壁之间。
优选地,所述内管壁包括多个间隔设置并围设形成柱状结构的内管壁单元;
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内管壁单元之间的间隔形成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连通且可使得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内管壁单元对所述气溶胶形成基体产生挤压力的狭槽;
所述狭槽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连通设置。
优选地,所述固定管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内管壁上连接所述内管壁和所述外管壁的连接部。
优选地,所述内管壁和所述外管壁一体成型;
或者,所述内管壁和所述外管壁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固定管外围的上盖;所述内管壁与所述上盖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支撑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凸台;相邻设置的两个凸台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连通的所述第二气流通道。
优选地,所述支撑壁上设有供所述加热组件穿设的穿孔。
优选地,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可从所述支撑壁穿过并从所述第二开口插入至所述气溶胶形成基体中的发热体。
优选地,所述固定管的固定部的横截面包括长轴以及与所述长轴交叉设置的短轴;所述长轴的两个端部均设有所述气流通道的第一气流通道;
所述发热体呈片状,所述发热体插入所述气溶胶形成基体时,所述发热体的宽度方向与所述短轴的长度方向重合。
优选地,所述发热体呈柱状。
优选地,所述发热体包括圆柱状的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本体一端呈圆锥状的尖顶结构。
优选地,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固定管外围的上盖;所述上盖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口对应设置供所述气溶胶形成基体插入所述固定管的插口。
优选地,所述插口的形状与所述固定管的横截面形状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插口上设有供所述气溶胶形成基体插入导向的导向斜面;
所述导向斜面从所述插口远离所述固定管一端的端面朝所述固定管方向延伸。
实施本发明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气溶胶产生装置通过在固定管的管壁内侧设置气流通道进而可供外部气体进入该气溶胶形成基体,从而可便于用户抽吸并且可缩短气流通道和避免气流通道堵塞,并且可避免热量直接传递至管壁,从而可避免用户在抽吸时无法握持或者出现不适感。该气溶胶产生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气流传输效率高、不易堵塞、用户体验感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气溶胶产生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本发明气溶胶产生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图2所示本发明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本发明气溶胶产生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本发明气溶胶产生装置的上盖与固定管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本发明气溶胶产生装置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4所示本发明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固定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4所示本发明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外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4所示本发明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加热组件以及供电组件配合的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气溶胶产生装置第二实施例中上盖与固定管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气溶胶产生装置第二实施例中固定管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2是图10所示气溶胶产生装置第二实施例中加热组件以及供电组件配合的状态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发明气溶胶产生装置第三实施例中固定管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前”、“后”、“左”、“右”、“上”、“下”、“第一”、“第二”等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殊的差别,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图1及图2示出了本发明气溶胶产生装置的第一实施例。该气溶胶产生装置100可采用低温加热不燃烧方式加热气溶胶形成基体200,在本实施例中,该气溶胶形成基体200可呈圆柱状,具体地,该气溶胶形成基体200可以为烟支。
如图1至图3所示,该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上盖10、固定管20、以及加热组件50。该上盖10套设于该固定管20的外围,可与该固定管20形成上盖组件,收容该气溶胶形成基体200。该固定管20设置于该上盖10中,可供气溶胶形成基体200插入,用于固定气溶胶形成基体200。该加热组件50用于插入该固定管20的气溶胶形成基体200中,并用于加热气溶胶形成基体200。如图3至图6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上盖10可与该固定管20可拆卸连接,并通过设置连接组件连接形成一体结构,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上盖10和该固定管20也可通过铸造或者注塑一体成型。该上盖10包括顶壁11以及设置于该顶壁11上且沿该顶壁11周向设置并向下延伸的筒状侧壁12;该筒状侧壁12内侧可围设形成容置腔。该顶壁11的横截面可大致但不限于呈椭圆形。该上盖10上可设置插口111,该插口111可用于供气溶胶形成基体200插入至该固定管20中。具体地,该插口111可设置于该上盖10的顶壁11上。在本实施例中,该插口111的形状可与该固定管20的横截面形状相适配。具体地,该插口111的形状可与该固定管20的固定部21的横截面形状相适配。该插口111大致但不限于呈椭圆形,该插口111上设置导向斜面,该导向斜面可从插口111远离该固定管20一端的端面朝该固定管20方向延伸设置,使得该插口111可大致呈喇叭状,该导向斜面可用于给该气溶胶形成基体200插入导向。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导向斜面可以省去。
如图3至图5及图7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固定管20为中空且两端贯通结构,用于供气溶胶形成基体200穿设。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固定管20包括固定部21以及安装部22。该固定部21用于固定气溶胶形成基体200,该安装部22设置于该固定部21的一端,可与该上盖10配合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该固定部21呈管状,其为中空且两端贯通结构,内侧形成插接通道210。该固定管2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开口211和第二开口212;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开口211和该第二开口212分别设置于该固定部21的两端,且沿轴向对称设置,并与该插接通道210连通,该气溶胶形成基体200可从该第一开口211插入固定管中,并从固定管20中朝第一开口211退出,具体地,该气溶胶形成基体200可插入至该第二开口212,也可从该第二开口212朝该第一开口211退出。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气溶胶形成基体200的长度大于该第一开口211和第二开口212之间的距离,该气溶胶形成基体200也可以超过该第二开口212设置。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气溶胶形成基体200也可不到达该第二开口。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开口211可以为喇叭口,该第一开口211的径向尺寸可朝该第二开口212方向逐渐减小设置,以便于该气溶胶形成基体200插入。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固定部21远离该第一开口211的一端可设置底壁。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固定管20的横截面可为非圆形,具体地,该固定管20的横截面为但不限于椭圆形。具体地,该固定部21的横截面可大致但不限于呈椭圆形,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固定管20的横截面可以圆形或者非圆形。该固定部21的横截面尺寸与该气溶胶形成基体200的横截面尺寸相适配,具体地,该固定部21的横截面可包括长轴以及与该长轴交叉设置的短轴。该长轴的长度可大于气溶胶形成基体200的径向尺寸,该短轴可与该气溶胶形成基体200的径向尺寸相当,使得该气溶胶形成基体200的侧面的外表面大部分与该插接通道210的内表面形成面接触,进而可避免该固定管20挤压该气溶胶形成基体200而导致该气溶胶形成基体200变形。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安装部22设置于该固定部21的第一开口211处,其横截面可呈椭圆形,其横截面形状以及尺寸可与该上盖10内侧的横截面形状以及尺寸相适配。该安装部22内侧设有具有一开口的空腔221。该空腔221的顶面开设有开口,该开口可与该上盖10上的插口111连通,并通过该第一开口211与该固定部21的插接通道210连通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安装部22可与该固定部21通过铸造或者注塑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安装部22可与该上盖10通过设置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安装部22也可以与该上盖10一体成型。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连接结构包括卡扣222以及卡槽121。该卡扣222可设置于该安装部22的侧壁122上,其可为多个,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卡扣222可为多个,多个卡扣222可沿该侧壁122的周向间隔设置。该卡槽121设置于该上盖10的内侧,且靠近该上盖10的顶壁设置,其可以为多个,其与该卡扣222对应设置,并可与该卡扣222卡接。安装时,可将该上盖10沿该安装部22套设至该固定部21的外围,并将该安装部22的卡扣222一一对应卡设于该卡槽121中即可。通过该连接结构,当滑动上盖10的同时也可将该固定管20一并带出。
如图3至图5及图8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可包括外套管30,该外套管30设置于该上盖10中且套设于该固定管20的外围,用于隔热以避免热量直接传递至上盖而使得上盖温度过高导致用户无法握持或者出现不适感,并且可与该固定管20配合形成气流通道。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外套管30可以省去。
在本实施例中,该外套管30套设于该固定部21的外围,一方面,可在加热时起到隔热作用,另一方面可以用于收容加热后的气溶胶形成基体200的残渣,清理残渣时,可滑动上盖10同时将固定管20从外套管30抽出,然后将外套管30的残渣倒出即可。
该外套管30包括管状主体31,该管状主体31套设于该固定部21的外围。该管状主体31内侧呈柱状,该外套管30横截面形状以及尺寸可与该固定部21的横截面形状以及尺寸相适配。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该外套管30的横截面可大致呈椭圆形。该外套管30的一端可设置支撑壁311。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支撑壁311设置于该管状主体31的一端,且与该第二开口212相对设置,其可用于支撑该气溶胶形成基体200。该支撑壁311上还设有穿孔3111,该穿孔3111的横截面形状可与该加热组件50的发热体51的横截面形状相适配,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穿孔3111呈圆形,可用于供该加热组件50穿入固定管20中,便于该加热组件50的发热体51插入该气溶胶形成基体20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穿孔3111的横截面尺寸小于第二开口212的横截面尺寸,进而可避免气溶胶形成基体200从外套管30穿出。在本实施例中,该支撑壁311上可设置多个凸台312,该多个凸台312可间隔设置。该多个凸台312可用于支撑该气溶胶形成基体200。在本实施例中,该多个凸台312可与该支撑壁311通过注塑或者铸造一体成型。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外套管30还包括设置于该管状主体31一侧且向外凸出的第一延伸部32以及设置于该管状主体31一端且凸出设置的第二延伸部33。该第一延伸部32和该第二延伸部33均可与该加热组件50滑动卡合,进而将整个外套管30与该加热组件50可拆卸连接。
如图2、图3、图5、图7及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气流通道设置于该固定管20的管壁内侧以及该支撑壁311上,并与该第一开口211和该第二开口212连通。该气流通道可用于供外部气体进入该气溶胶形成基体200中。通过在该固定管20的管壁内侧还有支撑壁311上开设气流通道,可缩短气流传输路径,提高气流传输效率,减少堵塞现象发生,并且可避免热量直接传递至管壁,避免用户在抽吸时无法握持或者出现不适感。
在本实施例中,该气流通道包括第一气流通道213以及第二气流通道3112。该第一气流通道213设置于该固定管20的管壁内侧,且与该第一开口211连通,并可沿该固定管20的纵向延伸远离该第一开口211的一端,即第二开口212。具体地,第一气流通道213设置于该长轴的两个端部,其可由该固定管20的部分管壁凹陷形成,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气流通道213可由固定部21与该长轴的两个端部对应设置的管壁凹陷形成。该第二气流通道3112可设置于该支撑壁311上,且与该第一气流通道213和该第二开口212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该第二气流通道3112可由相邻设置的两个凸台312之间的间隔形成。当用户抽吸时,外部空气可通过该上盖10的插口111进入该固定管20中并经该第一气流通道213到达该第二气流通道3112,然后再从该第二气流通道3112进入该气溶胶形成基体200中,以带出该气溶胶形成基体200通过加热形成的雾化气。
再如图1至图4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保护盖40。该保护盖40可滑动设置于该上盖10上,其可在无气溶胶形成基体200插入该固定管20时,通过滑动封堵住该插口111,进而避免灰尘进入该固定管2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保护盖40包括盖体41,该盖体41可设置于该上盖10的顶壁11,并可沿朝向该插口111方向往复滑动。该上盖10上设有导向孔112,该导向孔112与该插口111连通设置,该导向孔112可以为条形孔,该盖体41设置有连接柱411,连接柱411可从该导向孔112插入该上盖10中。该安装部22的空腔221中可设置滑块42,该滑块42可朝该插口111方向滑动设置,该连接柱411可与该滑块42连接,可带动该滑块42滑动。该滑块42和该安装部22的侧壁之间可设置弹性件43。该弹性件43可产生弹性力以便于该滑块42滑动和复位。
如图2至图4及图9所示,该加热组件50包括发热体51。该发热体51可从该支撑壁311穿过并从该第二开口212插入至该气溶胶形成基体200中。在本实施例中,该发热体51可呈片状,该发热体51插入该气溶胶形成基体200时,该发热体51的宽度方向可与该短轴的长度方向重合。该发热体51的厚度方向可与该固定部21的长轴方向平行,使得该第一气流通道213可位于该发热体51的两相对侧,进而使得加热气溶胶形成基体200时气流可跟均匀地流至发热体51的两侧,从而使得该发热体51加热更为均匀,气雾口感更好。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发热体51可不限于呈片状,其可以呈柱状或者针状。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加热组件50还包括固定架52。该固定架52用于供该发热体51安装,且可与该固定管20通过滑动卡合,并可供该上盖10套设。该固定架52为套体,该套体包括第一套接部521以及第二套接部522。该第一套接部521和该第二套接部522沿横向并排设置,且一体成型,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套接部521和该第二套接部522通过注塑或者铸造一体成型。该第一套接部521内侧可收容控制线路板60。该控制线路板60可与该加热组件50连接,可用于开启或者关闭该加热组件50。该第一套接部521与该第二套接部522相邻设置的侧壁上设有卡合部5211。卡合部5211可为设置在该第一套接部521上的卡接凸台。其可与该外套管30的第一延伸部32卡合。具体地,该第一延伸部32可形成滑槽,滑槽可通过滑动与该卡接凸台卡合。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固定架52还包括与该上盖10配合的凸缘523。该凸缘523可凸出设置于该第一套接部521的外周壁,且位于该第一套接部521远离该第二套接部522的一端。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加热组件50还包括与该固定架52配合安装的支架53,该固定架52可套设于该支架53上。该发热体51可设置于该支架53上。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供电组件70。该供电组件70与该加热组件50机械地以及电性地连接,用于向该加热组件50供电。该供电组件70包括电源壳71以及设置于该电源壳71中的电池72。该固定架52可设置于该电源壳71的开口端。该电源壳71上可设置开关按键711,该开关按键711可与该控制线路板60连接。该电池72可与该加热组件50连接,并可向该加热组件50供电。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电池72可通过该控制线路板60与该加热组件50连接。
图10及图11示出了本发明气溶胶产生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其与该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该固定管20可包括圆形的内管壁20a和外管壁20b。该内管壁20a可用于用于供该气溶胶形成基体200插设。该内管壁20a的形状以及尺寸与该气溶胶形成基体200的形状以及尺寸相适配。该外管壁20b可套设于该内管壁20a之间,该外管壁20b可与该内管壁20a配合形成第一气流通道213。
在本实施例中,该内管壁20a可形成该固定部21和该安装部22,该内管壁20a包括多个间隔设置并围设形成柱状结构的内管壁单元210a,在本实施例中,该柱状结构的横截面可以呈圆形,其径向尺寸可与该气溶胶形成基体200的径向尺寸相适配。该内管壁单元210a的一端可通过该安装部22连接。相邻设置的两个内管壁单元210a之间的间隔可形成狭槽214,该狭槽214可与该第一开口211和该第二开口212连通。当该气溶胶形成基体200插设于该内管壁20a中时,该内管壁单元210a可与该气溶胶形成基体200接触,因该狭槽214的存在,相邻设置的两个内管壁单元210a可对该气溶胶形成基体200产生挤压力,使得该气溶胶形成基体200变形。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内管壁20a可与该上盖10一体成型,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内管壁20a也可以与该上盖10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该外管壁20b可以为金属管,具体地,该外管壁20b可以为不锈钢管。该外管壁20b和该内管壁20a可以为分体结构。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外管壁20b可与该内管壁20a一体成型。该外管壁20b可以为两端设有开口的中空结构,且可呈圆柱状。该外管壁20b的横截面尺寸可大于该内管壁20a的横截面尺寸,从而使得该外管壁20b与该内管壁20a之间留设有间隔。该第一气流通道213可设置于该外管壁20b的内侧,且位于该外管壁20b和该内管壁20a之间,由该外管壁20b和该内管壁20a之间的间隔形成。该狭槽214可与该第一气流通道213连通设置,其可供气体进入该第一气流通道213。
在本实施例中,该固定管20还可包括连接部211a,该连接部211a设置于内管壁20a上,具体地,其可位于每个内管壁单元210a的外侧壁,且凸出该内管壁单元210a的外侧壁设置。该连接部211a可以呈长条状,且可沿该内管壁单元210a的纵向延伸设置,用于连接该内管壁20a和该外管壁20b,并可给该外管壁20b安装定位。
图12示出了本发明气溶胶产生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其与该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该发热体51可呈针状。该发热体51包括圆柱状的本体511以及尖顶结构512,该尖顶结构512设置于该本体511的一端,其可便于该发热体51插入该气溶胶形成基体200中。该尖顶结构512可呈圆锥状。通过将该发热体51的本体511设置为圆柱状,将该尖顶结构512设置为圆锥状,可通过旋转即可将该气溶胶形成基体200从第二开口212向该第一开口211退出,并与该发热体51分离,进而便于该气溶胶形成基体200拆卸和更换。
图13示出了本发明气溶胶产生装置的第三实施例,其与该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该固定管20远离该第一开口211的一端可设置底壁24,该第一气流通道213可从该固定管20的第一开口朝该远离该第一开口的一端延伸设置,即朝该底壁24延伸设置,然后折弯从该气溶胶形成基体200的底部进入该气溶胶形成基体中。
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6)
1.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气溶胶形成基体(200)的固定管(20)、外套管(30)、加热组件(50)、气流通道;
所述固定管(20)为中空结构,且一端设有用于插入气溶胶形成基体的第一开口(211),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口(211)连通的第二开口(212);
所述外套管(30)套设于所述固定管(20)外围,所述外套管(30)的一端设有支撑所述气溶胶形成基体(200)的支撑壁(311);所述支撑壁(311)与所述第二开口(212)相对设置;
所述加热组件(50)从所述支撑壁(311)穿过并从所述第二开口(212)插入至所述气溶胶形成基体(200)中;
所述气流通道包括第一气流通道(213)和第二气流通道(3112);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13)设置于所述固定管(20)的管壁内侧,并与所述第一开口(211)连通,且朝所述第二开口(212)的一端延伸,以供外部气体进入;
所述支撑壁(31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凸台(312);相邻设置的两个凸台(312)之间形成所述第二气流通道(3112),且所述第二气流通道(3112)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13)和所述第二开口(212)连通,供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13)的气体进入所述气溶胶形成基体(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13)沿所述固定管(20)的纵向设置;
和/或,所述固定管(20)远离所述第一开口(211)的一端设有底壁(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20)的横截面为非圆形;
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13)由所述固定管(20)的部分管壁凹陷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20)包括中空且两端贯通的固定部(21);所述第一开口(211)和所述第二开口(212)均设置于所述固定部(21)的两端;
所述固定部(21)的横截面为椭圆形,且尺寸与所述气溶胶形成基体(200)的横截面尺寸相适配;
所述固定部(21)的横截面包括长轴以及与所述长轴交叉设置的短轴;
所述长轴的两个端部均设有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20)包括圆形的内管壁(20a)、以及设置于所述内管壁(20a)外围且与所述内管壁(20a)间隔设置的外管壁(20b);
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13)设置于所述外管壁(20b)内侧且位于所述外管壁(20b)和所述内管壁(20a)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壁(20a)包括多个间隔设置并围设形成柱状结构的内管壁单元(210a);
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内管壁单元(210a)之间的间隔形成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213)连通且可使得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内管壁单元(210a)对所述气溶胶形成基体(200)产生挤压力的狭槽(214);
所述狭槽(214)与所述第一开口(211)和所述第二开口(212)连通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2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内管壁(20a)上连接所述内管壁(20a)和所述外管壁(20b)的连接部(211a)。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壁(20a)和所述外管壁(20b)一体成型;
或者,所述内管壁(20a)和所述外管壁(20b)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固定管(20)外围的上盖(10);所述内管壁(20a)与所述上盖(10)一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壁(311)上设有供所述加热组件(50)穿设的穿孔(3111)。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50)包括可从所述支撑壁(311)穿过并从所述第二开口(212)插入至所述气溶胶形成基体(200)中的发热体(51)。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20)的固定部(21)的横截面包括长轴以及与所述长轴交叉设置的短轴;所述长轴的两个端部均设有所述气流通道的第一气流通道(213);
所述发热体(51)呈片状,所述发热体(51)插入所述气溶胶形成基体(200)时,所述发热体(51)的宽度方向与所述短轴的长度方向重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51)呈柱状,所述发热体(51)包括圆柱状的本体(511)以及设置于所述本体(511)一端呈圆锥状的尖顶结构(512)。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固定管(20)外围的上盖(10);所述上盖(10)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口(211)对应设置供所述气溶胶形成基体(200)插入所述固定管(20)的插口(111)。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口(111)的形状与所述固定管(20)的横截面形状相适配。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口(111)上设有供所述气溶胶形成基体(200)插入导向的导向斜面;
所述导向斜面从所述插口(111)远离所述固定管(20)一端的端面朝所述固定管(20)方向延伸。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45069.5A CN111972712B (zh) | 2020-07-07 | 2020-07-07 | 气溶胶产生装置 |
KR1020227046498A KR20230038147A (ko) | 2020-07-07 | 2021-02-22 | 에어로졸 생성 장치 |
JP2023500447A JP7577186B2 (ja) | 2020-07-07 | 2021-02-22 | エアロゾル発生装置 |
EP21838681.1A EP4179901A4 (en) | 2020-07-07 | 2021-02-22 |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
PCT/CN2021/077279 WO2022007410A1 (zh) | 2020-07-07 | 2021-02-22 | 气溶胶产生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45069.5A CN111972712B (zh) | 2020-07-07 | 2020-07-07 | 气溶胶产生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972712A CN111972712A (zh) | 2020-11-24 |
CN111972712B true CN111972712B (zh) | 2024-08-27 |
Family
ID=73438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645069.5A Active CN111972712B (zh) | 2020-07-07 | 2020-07-07 | 气溶胶产生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4179901A4 (zh) |
JP (1) | JP7577186B2 (zh) |
KR (1) | KR20230038147A (zh) |
CN (1) | CN111972712B (zh) |
WO (1) | WO202200741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20620A (zh) * | 2020-04-21 | 2020-07-17 |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 气溶胶产生装置 |
CN111972712B (zh) * | 2020-07-07 | 2024-08-27 |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 气溶胶产生装置 |
CN214486820U (zh) * | 2020-12-01 | 2021-10-26 | 深圳市卓力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气流通道结构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
JP7463556B2 (ja) * | 2020-12-11 | 2024-04-08 |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 香味吸引器 |
CN113508926B (zh) * | 2021-06-24 | 2024-08-20 |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 气溶胶产生装置 |
WO2023204626A1 (ko) * | 2022-04-20 | 2023-10-26 | 주식회사 이엠텍 | 흡연 물품 및 이를 가열하는 에어로졸 발생 장치 |
CN114886157A (zh) * | 2022-04-25 | 2022-08-12 |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 气溶胶形成装置及其防护盖结构 |
CN217609545U (zh) * | 2022-04-28 | 2022-10-21 |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 气溶胶制品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CN116998776A (zh) * | 2022-04-29 | 2023-11-07 |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 气溶胶产生装置 |
CN217771497U (zh) * | 2022-05-16 | 2022-11-11 |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 气溶胶产生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2345294U (zh) * | 2020-07-07 | 2021-01-15 |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 气溶胶产生装置 |
WO2022007410A1 (zh) * | 2020-07-07 | 2022-01-13 |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 气溶胶产生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676C (zh) * | 1994-02-25 | 2003-12-24 | 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 | 传送烟香的电吸烟系统和烟卷 |
CN1259006C (zh) * | 2000-07-25 | 2006-06-14 | 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 | 一种打火机 |
MX373844B (es) * | 2011-11-21 | 2020-03-26 |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 Extractor para un dispositivo generador de aerosol. |
JP2014117247A (ja) | 2012-12-18 | 2014-06-30 | Kazuhiko Shimizu | 無煙喫煙治具用ニコチン導出管 |
EA038916B1 (ru) * | 2013-12-05 | 2021-11-09 | Филип Моррис Продактс С.А. | Изделие, генерирующее аэрозоль, с путем низкого сопротивления воздушному потоку |
UA118858C2 (uk) * | 2013-12-05 | 2019-03-25 | Філіп Морріс Продактс С.А. | Виріб, що генерує аерозоль, з жорстким порожнистим наконечником |
BR112016010616B1 (pt) * | 2013-12-05 | 2021-12-14 |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 Sistema e artigo gerador de aerossol aquecido com peça terminal de propagação térmica e método para fumar |
JP6567680B2 (ja) * | 2015-02-06 | 2019-08-28 | フィリップ・モーリス・プロダクツ・ソシエテ・アノニム | エアロゾル発生装置用の改良型抽出装置 |
CN106509995B (zh) * | 2015-09-11 | 2024-07-12 |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 电加热烟具及其加热组件和控制方法 |
CN205072071U (zh) * | 2015-09-11 | 2016-03-09 | 深圳麦克韦尔股份有限公司 | 电加热烟具及其加热组件 |
US10130124B2 (en) | 2016-12-06 | 2018-11-20 | Shanghai Green Vaper Technology Co., Ltd. | Low temperature heat not burn electronic cigarette |
CN115777993A (zh) | 2017-04-11 | 2023-03-14 | 韩国烟草人参公社 | 气溶胶生成系统 |
EP3610741A4 (en) * | 2017-04-11 | 2021-04-21 | KT & G Coporation |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
CN206923683U (zh) * | 2017-06-02 | 2018-01-26 |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低温烟具 |
CN108567170A (zh) * | 2017-09-04 | 2018-09-25 | 赫斯提亚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气溶胶生成装置及系统 |
WO2019177185A1 (ko) * | 2018-03-12 | 2019-09-19 | 지씨인터내셔널 주식회사 | 궐련형 전자담배용 냉각필터 및 이를 구비한 담배스틱 |
CN108813737A (zh) * | 2018-07-11 | 2018-11-16 | 威滔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具备能量回收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及系统 |
CN208941047U (zh) * | 2018-08-27 | 2019-06-07 | 上海新型烟草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 |
CN110897204B (zh) * | 2018-09-12 | 2024-07-30 | 深圳市艾维普思科技有限公司 | 电子烟的雾化器及电子烟 |
CN209403575U (zh) * | 2018-09-12 | 2019-09-20 | 深圳市艾维普思科技有限公司 | 电子烟的雾化器及电子烟 |
CN209995374U (zh) * | 2019-04-15 | 2020-01-31 |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从烟支侧边进气的低温烘焙烟具 |
KR102253047B1 (ko) * | 2019-05-08 | 2021-05-17 | 주식회사 케이티앤지 | 에어로졸 생성 장치 및 에어로졸 생성 시스템 |
CN110353317A (zh) * | 2019-08-15 | 2019-10-22 | 河南省新之林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多方式加热的烟雾生成装置及其加热方法 |
CN210492637U (zh) * | 2019-08-15 | 2020-05-12 | 河南省新之林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多方式加热的烟雾生成装置 |
CN110464054B (zh) * | 2019-08-26 | 2024-10-01 | 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螺旋气道散热的电子烟具 |
CN110710713B (zh) * | 2019-10-11 | 2024-08-02 |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烟管组件 |
CN211721879U (zh) * | 2019-10-11 | 2020-10-23 |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烟管组件 |
CN111387566B (zh) * | 2020-03-25 | 2024-08-02 |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 加热装置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
CN212306813U (zh) * | 2020-03-25 | 2021-01-08 |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 加热装置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
CN111420621A (zh) * | 2020-04-21 | 2020-07-17 |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 气溶胶产生装置 |
CN212468057U (zh) * | 2020-04-21 | 2021-02-05 |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 气溶胶产生装置 |
CN212524042U (zh) * | 2020-04-21 | 2021-02-12 |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 气溶胶产生装置 |
CN111420620A (zh) * | 2020-04-21 | 2020-07-17 |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 气溶胶产生装置 |
-
2020
- 2020-07-07 CN CN202010645069.5A patent/CN111972712B/zh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2-22 JP JP2023500447A patent/JP7577186B2/ja active Active
- 2021-02-22 WO PCT/CN2021/077279 patent/WO2022007410A1/zh unknown
- 2021-02-22 EP EP21838681.1A patent/EP4179901A4/en active Pending
- 2021-02-22 KR KR1020227046498A patent/KR20230038147A/ko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2345294U (zh) * | 2020-07-07 | 2021-01-15 |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 气溶胶产生装置 |
WO2022007410A1 (zh) * | 2020-07-07 | 2022-01-13 |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 气溶胶产生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7577186B2 (ja) | 2024-11-01 |
KR20230038147A (ko) | 2023-03-17 |
JP2023533282A (ja) | 2023-08-02 |
EP4179901A1 (en) | 2023-05-17 |
WO2022007410A1 (zh) | 2022-01-13 |
CN111972712A (zh) | 2020-11-24 |
EP4179901A4 (en) | 2024-03-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972712B (zh) | 气溶胶产生装置 | |
CN212345294U (zh) | 气溶胶产生装置 | |
EP3725173B1 (en) | An atomizing device of electronic cigarette and an electronic cigarette | |
CN111420621A (zh) | 气溶胶产生装置 | |
JP6507248B2 (ja) | エアロゾル供給装置 | |
WO2021213420A1 (zh) | 气溶胶产生装置 | |
CN221128829U (zh) |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 |
CN212524042U (zh) | 气溶胶产生装置 | |
CN111011937A (zh) |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 |
CN110169604A (zh) |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 |
CN113508926B (zh) | 气溶胶产生装置 | |
CN111434257A (zh) | 电源装置及电子烟、装配方法 | |
CN110876491A (zh) | 电子雾化装置 | |
CN212468057U (zh) | 气溶胶产生装置 | |
CN217791479U (zh) | 气溶胶产生装置 | |
CN115226952A (zh) | 气溶胶产生装置 | |
CN215898888U (zh) | 气溶胶形成装置 | |
CN110710713B (zh) |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烟管组件 | |
CN215013602U (zh) | 烟弹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 |
CN212279883U (zh) |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 |
CN218551290U (zh) | 气溶胶产生系统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 |
CN218126946U (zh) | 气溶胶产生装置 | |
CN215586443U (zh) | 一种内托支架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 |
CN115500554B (zh) | 雾化芯、雾化设备主体及雾化设备 | |
CN218889266U (zh) |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