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70703A - NB-IoT中的一种上行通信资源优化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NB-IoT中的一种上行通信资源优化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970703A CN111970703A CN202010587670.3A CN202010587670A CN111970703A CN 111970703 A CN111970703 A CN 111970703A CN 202010587670 A CN202010587670 A CN 202010587670A CN 111970703 A CN111970703 A CN 11197070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vices
- access
- tti
- iot
- preambl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04W16/10—Dynamic resource partitio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窄带物联网(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领域,涉及NB‑IoT中的一种上行通信资源优化的方法。该方法在有限的上行通信资源中,根据系统中的实时负载情况,对窄带物理接入信道(Narrowband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NPRACH)和窄带物理上行共享信道(Narrowband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NPUSCH)进行资源优化。具体步骤如下:S1:设置流量到达模型,设备最大重复次数;S2:第i个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根据最大容量准则控制接入的设备数;S3:根据接入设备数量得到成功传输的设备和丢包设备数;S4:预估t+1时隙的活跃设备数;S5:i←i+1,跳转至S2。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前导码的碰撞概率,同时能够获得良好的吞吐量性能,减少上行通信资源浪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窄带物联网领域,涉及NB-IoT中的一种上行通信资源优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NB-IoT系统中,数据通信主要由上行信道完成,如何合理利用上行资源,使服务设备数最多一直是研究的一个方向。大多数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降低前同步码冲突,通常假设NPUSCH的资源足够。然而,在实际系统中,因为上行信道的资源总数是固定的。如果更多的资源被分配给NPUSCH,则分配给NPRACH的资源将相应地减少。反过来,这会影响可用前同步码的数量。另一方面,一些NPUSCH可能被浪费在冲突的前同步码上,这进一步降低了资源使用的效率。
因此,针对实时的网络负载情况和信道资源情况,设计一个良好的接入控制机制是很有必要的,它能控制合理的设备接入,有助于提高信道的资源利用率,同时减少浪费在碰撞前导码上的NPUSCH资源,最大化设备接入吞吐量,降低通信时延。
1.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资源有限的动态接入控制算法,基站通过负载评估算法,可根据网络实时业务负载,在有限的上行资源中,保证 NPRACH和NPUSCH的合理利用,最大化系统总吞吐量,提高上行资源利用率。
我们拓展了传统的前导码,使它能传输UE ID(user equipment identity,用户设备信息)信息和NPRACH上的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所有UE的ID信息和CRC都映射到保护频带中相同的保留子载波。UE ID的长度和映射子载波的位置是预定义的。给定每个UE具有唯一的ID,当一个以上的UE选择相同的前同步码并在相同的预定义子载波上发送它们的ID时,由于干扰,基站不能正确地解码UE ID。因此,eNB认为冲突发生并且不会将NPUSCH 调度到该前同步码,可以避免资源浪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资源有限的动态接入控制算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设置流量到达模型,设备最大重复次数;
S2:根据最大容量准则控制第i个TTI的接入的设备数;
S3:根据接入设备数量得到成功传输的设备和丢包设备数;
S4:预估第i+1个TTI的活跃设备数;
S5:i←i+1,跳转至S2。
进一步,在步骤S1中,模拟设备突发接入的业务场景,使用Beta(3,4)分布进行流量建模。在激活周期时间TA内,有i个TTI,发起接入的NB-IoT终端设各密度函数公式为:
每个传输时间间隔新到达设备数量为:
其中,N为激活时间内发送的设备总数。
为保证NB-IoT系统通信的准确性和高覆盖,一般用多次重复的方式来弥补。当设备传输重复的次数越多,其传输的结果越准确。本场景中,所有设备位于同一个覆盖等级,设备重复传输的次数最多为8次。当设备连续传输8次仍未成功,则丢弃该数据,并且上一TTI传输失败的设备将在下一TTI进行传输,无等待时间。
进一步,在步骤S2中。为了保证接入成功率最高,使用最优ACB(Access ControlBarring,接入控制限制)机制。当接入设备数不大于前导码个数时,ACB 因子可以设为1。当接入设备数量大于前导码个数时,则ACB因子的设置应该控制接入设备数量等于前导码个数时,此时接入的设备数量最大,即ACB因子为:
ρi=min(1,M/Ni)
其中,M为前导码数量,Ni为第i个TTI中的激活设备数量。
最大容量准则是接入成功的前导码数量等于可以分配的PUSCH信道时,资源利用率最大。根据最优ACB机制,当上行资源为Q,前导码所占资源为η, PUSCH信道所占资源为μ,则最优接入的设备数量为:
2.附图说明
为了使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NB-IoT上行链路资源图;
图2为NB-IoT设备通信示意图。
3.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NB-IoT中数据传输主要发生在上行链路,但是上行信道的资源是一定的,主要包括为NPRACH和NPUSCH两个信道资源,如图1所示。其中,NPRACH 负责设备随机接入,NPUSCH负责数据传输。
如图2所示,一个设备通信意味着要进行随机接入和数据传输两个过程。其中,NRACH占用的资源过多,导致接入设备的数据不能全部传输。反之,前导码数量减少,碰撞的概率增加,减小吞吐量,额外增加上行资源消耗。提出一种上行通信信道优化算法,动态控制接入设备数量,最大化成功通信设备数量。与一般的接入控制算法比较,考虑了有限的上行资源的有限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资源有限的动态接入控制算法,该方法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设置流量到达模型,设备最大重复次数;
S2:根据最大容量准则控制第i个TTI的接入的设备数;
S3:根据接入设备数量得到成功传输的设备和丢包设备数;
S4:预估第i+1个TTI的活跃设备数;
S5:i←i+1,跳转至S2。
进一步,在步骤S1中,模拟设备突发接入的业务场景,使用Beta(3,4)分布进行流量建模。在激活周期时间TA内,有i个TTI,发起接入的NB-IoT终端设各密度函数公式为:
每个传输时间间隔新到达设备数量为:
其中,N为激活时间内发送的设备总数。
为保证NB-IoT系统通信的准确性和高覆盖,一般用多次重复的方式来弥补。当设备传输重复的次数越多,其传输的结果越准确。本场景中,所有设备位于同一个覆盖等级,其设备重复传输的次数最多为8次。当设备连续传输8次仍未成功,则丢弃该数据,并且上一TTI传输失败的设备将在下一TTI进行传输,无等待时间。
进一步,在步骤S2中。为了保证接入成功率最高,使用最优ACB(Access ControlBarring,接入控制限制)机制。当接入设备数不大于前导码个数时,ACB 因子可以设为1。当接入设备数量大于前导码个数时,则ACB因子的设置应该控制接入设备数量等于前导码个数时,此时接入的设备数量最大,即ACB因子为:
ρi=min(1,M/Ni)
其中,M为前导码数量,Ni为第i个TTI中的激活设备数量。
最大容量准则是接入成功的前导码数量等于可以分配的PUSCH信道时,资源利用率最大。根据最优ACB机制,当上行资源为Q,前导码所占资源为η, PUSCH信道所占资源为μ,则最优接入的设备数量为: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
1.NB-IoT中的一种上行通信资源优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设置流量到达模型,设备最大重复次数;
S2:根据最大容量准则控制第i个TTI的接入的设备数;
S3:根据接入设备数量得到成功传输的设备和丢包设备数;
S4:预估第i+1个TTI的活跃设备数;
S5:i←i+1,跳转至S2。
进一步,在步骤S1中,模拟设备突发接入的业务场景,使用Beta(3,4)分布进行流量建模。在激活周期时间TA内,有i个TTI,发起接入的NB-IoT终端设各密度函数公式为:
每个传输时间间隔新到达设备数量为:
其中,N为激活时间内发送的设备总数。
为保证NB-IoT系统通信的准确性和高覆盖,一般用多次重复的方式来弥补。当设备传输重复的次数越多,其传输的结果越准确。本场景中,所有设备位于同一个覆盖等级,其设备重复传输的次数最多为8次。当设备连续传输8次仍未成功,则丢弃该数据,并且上一TTI传输失败的设备将在下一TTI进行传输,无等待时间。
进一步,在步骤S2中。为了保证接入成功率最高,需要控制接入设备,可以使用ACB(Access Control Barring,接入控制限制)机制。当接入设备数不大于前导码个数时,ACB因子可为1。当接入设备数量大于前导码个数时,则控制接入设备数量等于前导码个数时,此时接入的设备数量最大,即ACB因子为:
ρi=min(1,M/Ni)
其中,M为前导码数量,Ni为第i个TTI中的激活设备数量。
最大容量准则是接入成功的前导码数量等于可以分配的PUSCH信道时,资源利用率最大。根据最优ACB机制,当上行资源为Q,前导码所占资源为η,PUSCH信道所占资源为μ,则最优接入的设备数量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87670.3A CN111970703A (zh) | 2020-06-24 | 2020-06-24 | NB-IoT中的一种上行通信资源优化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87670.3A CN111970703A (zh) | 2020-06-24 | 2020-06-24 | NB-IoT中的一种上行通信资源优化的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970703A true CN111970703A (zh) | 2020-11-20 |
Family
ID=73360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587670.3A Pending CN111970703A (zh) | 2020-06-24 | 2020-06-24 | NB-IoT中的一种上行通信资源优化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970703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67117A (zh) * | 2021-01-20 | 2021-05-28 | 重庆邮电大学 | NB-IoT中一种基于Q学习的节能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60108A (zh) * | 2018-01-16 | 2018-07-06 | 重庆邮电大学 | 一种基于非正交的窄带物联网NB-IoT随机接入方法 |
CN108633096A (zh) * | 2017-03-24 | 2018-10-09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窄带物联网系统中调度请求上报的方法和装置 |
US20190045553A1 (en) * | 2016-02-05 | 2019-02-07 | Zte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
US20190166546A1 (en) * | 2015-11-06 | 2019-05-30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access control |
CN110574431A (zh) * | 2017-05-05 | 2019-12-13 | 英特尔Ip公司 | 接入控制机制 |
CN110602788A (zh) * | 2019-08-27 | 2019-12-20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窄带物联网上行时频资源优化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294775A (zh) * | 2020-02-10 | 2020-06-16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大规模mtc与h2h共存场景中基于h2h动态特性的资源分配方法 |
-
2020
- 2020-06-24 CN CN202010587670.3A patent/CN11197070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90166546A1 (en) * | 2015-11-06 | 2019-05-30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access control |
US20190045553A1 (en) * | 2016-02-05 | 2019-02-07 | Zte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
CN108633096A (zh) * | 2017-03-24 | 2018-10-09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窄带物联网系统中调度请求上报的方法和装置 |
CN110574431A (zh) * | 2017-05-05 | 2019-12-13 | 英特尔Ip公司 | 接入控制机制 |
CN108260108A (zh) * | 2018-01-16 | 2018-07-06 | 重庆邮电大学 | 一种基于非正交的窄带物联网NB-IoT随机接入方法 |
CN110602788A (zh) * | 2019-08-27 | 2019-12-20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窄带物联网上行时频资源优化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294775A (zh) * | 2020-02-10 | 2020-06-16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大规模mtc与h2h共存场景中基于h2h动态特性的资源分配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5)
Title |
---|
MEDIA TEK (SESSION CHAIR): ""R2-154893 Report of the LTE breakout session (NB-IoT)"", 《3GPP TSG RAN WG2 #91BIS》 * |
NAN JIANG等: ""Reinforcement Learning for Real-Time Optimization in NB-IoT Networks"",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 VOLUME: 37, ISSUE: 6, JUNE 2019)》 * |
SAKSHI POPLI等: ""A Survey on Energy Efficient 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 (NBIoT): Architecture, Application and Challenges"", 《IEEE ACCESS ( VOLUME: 7)》 * |
SUYANG DUAN等: ""D-ACB: Adaptive Congestion Control Algorithm for Bursty M2M Traffic in LTE Networks"",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 VOLUME: 65, ISSUE: 12, DEC. 2016)》 * |
李静: ""NBIOT系统的初始随机接入过程设计分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67117A (zh) * | 2021-01-20 | 2021-05-28 | 重庆邮电大学 | NB-IoT中一种基于Q学习的节能方法 |
CN112867117B (zh) * | 2021-01-20 | 2022-04-12 | 重庆邮电大学 | NB-IoT中一种基于Q学习的节能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943747B2 (en) |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multi-carrier data transmission | |
US10524200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configurable air interfaces | |
US11558825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2143596B (zh) | 一种无线资源调度方法和系统 | |
CN109890085B (zh) | 一种分优先级机器类通信随机接入退避参数确定方法 | |
CN105659683A (zh) | 用于设置循环前缀长度的系统和方法 | |
WO2016155458A1 (zh) | 传输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 |
CN106507494A (zh) | 基于分组的m2m通信上行半静态调度方法 | |
CN114503501B (zh) | 用于处理无线通信网络中已配置的和动态的下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6559843A (zh) | 一种用于在会话前侦听的操作中支持多种QoS的方法 | |
WO2020156180A1 (zh) | 通信方法及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 | |
CN111556528A (zh) | 一种自组织网络下基于跳频跳时图案的信道状态判断方法 | |
CN110139249A (zh) | 基于机器类型通信设备分组的半非授权随机接入方法 | |
CN107864513A (zh) | 多址接入方法、节点及存储介质 | |
CN108307438A (zh)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CN106559903A (zh) | 端到端通信链路建立方法、接入点及站点 | |
CN102511142A (zh) | 改进无线系统的链路预算的方法和系统 | |
CN110856262B (zh) | 一种基于联合时频分集的免授权上行传输方法 | |
Chen et al. | RLFN-VRA: Reinforcement learning-based flexible numerology V2V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5G NR V2X networks | |
CN113056010A (zh) | 一种基于LoRa网络的预约时隙分配方法 | |
US9839031B2 (en) | Multimode user equipment accessing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 |
CN102264149B (zh) | 一种宽带码分多址系统终端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 |
CN111970703A (zh) | NB-IoT中的一种上行通信资源优化的方法 | |
CN107743315A (zh) | 用于基于竞争的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2843775B (zh) | 调度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0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