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1940551A - 一种大型板材双联动折弯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型板材双联动折弯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40551A
CN111940551A CN202010776884.5A CN202010776884A CN111940551A CN 111940551 A CN111940551 A CN 111940551A CN 202010776884 A CN202010776884 A CN 202010776884A CN 111940551 A CN111940551 A CN 1119405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blocks
auxiliary plate
auxili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7688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明伟
陈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77688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405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405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4055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00Bending sheet metal along straight lines, e.g. to form simple curves
    • B21D5/02Bending sheet metal along straight lines, e.g. to form simple curves on press brakes without making use of clamping means
    • B21D5/0209Tool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00Bending sheet metal along straight lines, e.g. to form simple curves
    • B21D5/02Bending sheet metal along straight lines, e.g. to form simple curves on press brakes without making use of clamping means
    • B21D5/0209Tools therefor
    • B21D5/0227Length adjustment of the di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折弯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大型板材双联动折弯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数量为二,并相互贴合;两个所述机体均通过伸缩装置固连有挤压块;两个所述挤压块均固连有上模具,且上模具为锥形设计;两个所述上模具下方于机体工作台上固连有下模具;两个所述下模具与上模具一一对应;本发明主要用于解决目前折弯机在折弯板材的过程中都是人工调节板材的位置,当板材发生倾斜时,会使板材上的折痕发生倾斜,从而导致板材折弯的精度变差,同时目前的折弯机折弯板材的角度都是相同的,当需要折弯不同的角度时还需要更换模具或者更换折弯机才能解决,从而会导致工作效率变低,同时还会增大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大型板材双联动折弯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折弯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大型板材双联动折弯机。
背景技术
折弯机是一种能够对薄板进行折弯的机器,其结构主要包括支架、工作台和夹紧板,工作台置于支架上,工作台由底座和压板构成,底座通过铰链与夹紧板相连,底座由座壳、线圈和盖板组成,线圈置于座壳的凹陷内,凹陷顶部覆有盖板。使用时由导线对线圈通电,通电后对压板产生引力,从而实现对压板和底座之间薄板的夹持。由于采用了电磁力夹持,使得压板可以做成多种工件要求,而且可对有侧壁的工件进行加工,操作上也十分简便,关于对双联动折弯机的介绍,可参见刊期:易振明,周旭,两台联动液压折弯机及联动技术,锻压机械,但是,目前双联动折弯机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现有技术中的折弯机在折弯板材的过程中都是人工调节板材的位置,当板材发生倾斜时,会使板材上的折痕发生倾斜,从而导致板材折弯的精度变差,同时目前的折弯机折弯板材的角度都是相同的,当需要折弯不同的角度时还需要更换模具或者更换折弯机才能解决,从而会导致工作效率变低,同时还会增大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关于双联动折弯机的方案,如专利号:201910390033.4,专利名称为一种双联动折弯机的专利,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于所述机身内的滑接腔,所述滑接腔内可滑接的设有滑接架,所述滑接架内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与所述滑接腔左侧壁内固设的第一电机动力连接,所述滑接架左侧壁内设有旋动腔,所述旋动腔右侧壁内设有摆动腔,所述摆动腔顶壁内设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内旋动设有花键套,所述传动腔内的所述花键套外表面固设有第一锥齿轮,可以解决折弯机自动上料的问题,但是无法控制折弯机在折弯板材过程中的角度。
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设计研发了一种大型板材双联动折弯机,制作了特殊的折弯机,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大型板材双联动折弯机,本发明主要用于解决目前折弯机在折弯板材的过程中都是人工调节板材的位置,当板材发生倾斜时,会使板材上的折痕发生倾斜,从而导致板材折弯的精度变差,同时目前的折弯机折弯板材的角度都是相同的,当需要折弯不同的角度时还需要更换模具或者更换折弯机才能解决,从而会导致工作效率变低,同时还会增大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大型板材双联动折弯机,包括机体与伸缩装置;所述机体数量为二,并相互贴合;两个所述机体均通过伸缩装置固连有挤压块;两个所述挤压块均固连有上模具,且上模具为锥形设计;两个所述上模具下方于机体工作台上固连有下模具;两个所述下模具与上模具一一对应;两个所述下模具上表面于下模具内壁中开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均与外界连通;每个所述第一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一辅助板,且第一辅助板均相互对应;每个所述第一辅助板相对一侧于下模具上方固连有橡胶层,且橡胶层均与第一辅助板平齐;每个所述第一辅助板底部端面均通过挡块固连有第一电动伸缩杆,且第一电动伸缩杆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连接;每个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另一端均与下模具两侧端面固连;每个所述第一辅助板相背一侧内壁中均通过马达转动连接有第二辅助板,且第二辅助板与第一辅助板相互平行;每个所述第一辅助板相背一侧于第一辅助板内壁中均固连有第二电动伸缩杆,且第二电动伸缩杆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连接;每个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相对一侧端面均固连有推块,且推块置于第一辅助板与第二辅助板之间但不贴合;每个所述第一辅助板与第二辅助板内壁中均转动连接有均匀布置的滚球,且滚球均部分延伸出第一辅助板与第二辅助板设计并相互对应;每个所述滚球两两之间均通过收缩杆转动连接有滚柱,且滚柱通过马达驱动;
工作时,现有技术中的折弯机在折弯板材的过程中都是人工调节板材的位置,当板材发生倾斜时,会使板材上的折痕发生倾斜,从而导致板材折弯的精度变差,同时目前的折弯机折弯板材的角度都是相同的,当需要折弯不同的角度时还需要更换模具或者更换折弯机才能解决,从而会导致工作效率变低,同时还会增大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在使用被本发明制作的折弯机时,首先将板材推入第二辅助板与第一辅助板之间,由于第二辅助板与第一辅助板内壁中均设有均匀布置的滚球,从而可以减小板材的阻力,同时由于第二辅助板与第一辅助板内壁中均通过收缩杆转动连接有滚柱,滚柱可以推动板材移动,在此过程中可以节省人力,当板材移动至第二辅助板与第一辅助板之间时,此时滚柱恢复到初始位置,同时控制器根据板材需要折弯的位置来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伸缩,在第二电动伸缩杆伸缩的过程中可以将板材在滚球上调节至合适位置,同时还可以放置不同宽度的板材,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对板材进行固定,从而防止板材在折弯的过程中移动,从而影响板材折弯的精度,当板材调节合适时,此时控制器控制伸缩装置向下伸张,在伸缩装置伸张的过程中可以带动上模具向下对板材进行挤压,在对板材挤压的过程中,由于板材受到较强的挤压力,从而会使板材向两侧位置翘起,此时控制器控制第二辅助板上的马达转动,在马达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第二辅助板跟随板材折弯的角度向两侧转动,在此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对板材进行固定,从而防止板材在折弯的过程中发生偏移,从而影响板材的精度,由于第二辅助板内壁中转动连接有均匀布置的滚球,从而可以防止板材在折弯的过程中使板材或第二辅助板造成刮伤,当板材折弯后,此时控制器控制右侧第二辅助板向左转动,在右侧第二辅助板向左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将板材压入第二辅助板与第一辅助板之间,然后控制器控制左侧第二辅助板向右侧转动,在右侧第二辅助板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将板材挤入右侧第二辅助板与第一辅助板之间,此时控制器控制滚柱伸张直至与板材贴合,然后控制器控制滚柱转动,滚柱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板材移出折弯机,由于第一辅助板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滑动连接,当需要折弯板材的宽度较宽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缩可以带动第一辅助板向两侧滑动,从而可以较宽的板材。
优选的,所述下模具内壁中开设有通槽,且通槽为凸台型设计;所述通槽内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均匀布置的塑型块,且塑型块为三角形设计并相互对应;两个所述塑型块内壁中开设有均匀布置的移动槽,且移动槽均为平行四边形设计;两个所述塑型块通过移动槽相互交错布置;两个所述塑型块相背一侧端面均铰接有均匀布置的第三电动伸缩杆,且第三电动伸缩杆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连接;每个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另一端均与下模具固连;
工作时,由于塑形板之间通过移动槽交错布置,当需要调节板材的折弯角度时,此时控制器控制第三电动伸缩杆收缩,在此过程中可以调整两个塑型块之间的角度,从而可以根据板材需要折弯的角度来调节塑型块之间的角度,在此过程中可以在不用更换模具和折弯机的条件下来改变模具的角度,从而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优选的,两个所述塑型块底部端面均固连有均匀布置的齿轮条,且齿轮条均置于移动槽两侧位置;所述通槽底部于通槽内壁中通过均匀布置的伸缩板固连有齿轮板,且齿轮板均与齿轮条相互啮合;
工作时,由于齿轮条与齿轮板相互啮合,当塑形板调整至合适角度时,此时控制器控制伸缩板向上伸张,在伸缩板向上伸张的过程中可以与齿轮条相互啮合,在此过程中可以提高塑形板的固定程度,从而防止塑形板受到挤压的过程中发生偏移,从而影响板材的精度,同时还可以提高塑形板的抵抗力,从而防止塑型块受到的压力过大发生损坏,当板材挤压完成后齿轮板恢复到初始位置,由于齿轮条均置于移动槽两侧位置,从而可以防止齿轮条影响塑型块之间的交错移动。
优选的,每个所述移动槽内壁中均开设有斜槽,且斜槽均与移动槽相互平行;每个所述斜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均通过弹簧与移动槽固连;每个所述支撑板均与移动槽紧密贴合,且在同一水平线上;每个所述支撑板均可以伸入橡胶层内;
工作时,由于移动槽内壁中通过斜槽滑动连接有支撑板,当塑型块在调节角度的过程中可以推动支撑板在移动槽内移动,从而可以使支撑板始终填充在移动槽内,在此过程中可以防止板材在挤压的过程中由于支撑板与移动槽之间存在缝隙,从而导致板材表面出现压痕,从而降低板材的光滑程度,由于支撑板均与移动槽紧密贴合,且在同一水平线上,从而可以进一步防止支撑板与移动槽之间存在缝隙,从而影响板材的精度。
优选的,所述上模具包括左压板和右压板;所述左压板与右压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并交错布置;所述左压板与右压板上方于挤压块内壁中滑动连接有均匀布置的移动块,且移动块部分伸出挤压板设计;两个所述移动块均通过转轴与左压板与右压板铰接;两个所述移动块内壁中均通过马达设有丝杠,且丝杠与移动块通过螺纹转动连接;
工作时,由于左压板和右压板均通过转轴与移动块铰接,当塑形板之间的角度调整完成后,此时控制器控制马达带动丝杠转动,在丝杠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左压板和右压板转动,当左压板和右压板之间的角度与塑型块之间的角度相同时,此时控制器停止马达转动,在此过程中可以防止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的角度不同,从而影响板材的折弯程度,由于左压板和右压板通过均匀布置的移动块连接,从而可以提高左压板和右压板的抗挤压能力,从而防止左压板和右压板在挤压板材的过程中发生损坏。
优选的,所述左压板与右压板相对一侧于左压板与右压板形成的空腔内均设有支撑块,且支撑块均伸入挤压块内;所述支撑块内壁中均开设有均匀布置的方槽,且方槽内均固连有均匀布置的轮齿;每个所述丝杠相对一侧端面均固连有齿轮轴,且齿轮轴均与轮齿相互啮合;所述支撑块内壁中滑动连接有均匀布置的卡轴;所述左压板与右压板内壁中开设有均匀布置的卡槽,且卡槽与卡轴相互配合;
工作时,由于左压板和右压板空腔内设有支撑块,在左压板和右压板对板材折弯的过程中,支撑块可以贴合在左压板和右压板内表面,在此过程中可以增大左压板和右压板的挤压力,同时还可以防止左压板和右压板在挤压板板材的过程中由于受到铰大的压力发生损坏,由于丝杠固连的纸轮轴与轮齿相互啮合,在丝杠带动移动块移动的过程中还可以带动齿轮轴转动,在齿轮轴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支撑块向上移动,在此过程中可以防止左压板和右压板在调节角度的过程支撑块对左压板和右压板进行卡死,由于支撑块内壁中滑动连接有卡轴,在支撑块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卡轴受到挤压力可以滑入支撑块内,在此过程中可以防止卡轴卡住支撑块,由于左压板和右压板内壁中开设的卡槽与卡轴相互配合,当支撑块移动至合适位置时可以卡入对应的卡槽内,在此过程中可以防止在压折弯板材的过程中支撑块发生移动,从而影响上模具的折弯过程,同时还可以提高对左压板和右压板的支撑力,从而防止左压板和右压板在挤压的过程中发生损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设置塑型块,由于塑形块之间通过移动槽交错布置,当需要调节板材的折弯角度时,此时控制器控制第三电动伸缩杆收缩,在此过程中可以调整两个塑型块之间的角度,从而可以根据板材需要折弯的角度来调节塑型块之间的角度,在此过程中可以在不用更换模具和折弯机的条件下来改变模具的角度,从而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2.本发明通过设置支撑板,由于移动槽内壁中通过斜槽滑动连接有支撑板,当塑型块在调节角度的过程中可以推动支撑板在移动槽内移动,从而可以使支撑板始终填充在移动槽内,在此过程中可以防止板材在挤压的过程中由于支撑板与移动槽之间存在缝隙,从而导致板材表面出现压痕,从而降低板材的光滑程度,由于支撑板均与移动槽紧密贴合,且在同一水平线上,从而可以进一步防止支撑板与移动槽之间存在缝隙,从而影响板材的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2中C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塑型块的主体图;
图中:机体1、挤压块11、上模具12、下模具13、第一辅助板14、橡胶层15、第一电动伸缩杆16、第二电动伸缩杆17、推块18、第二辅助板19、滚球191、滚柱192、塑型块2、移动槽21、第三电动伸缩杆22、齿轮条23、齿轮板24、支撑板25、第二马达26、第四电动伸缩杆27、左压板3、右压板31、移动块32、丝杠33、支撑块34、轮齿35、齿轮轴36、卡槽37、卡轴38、伸缩装置39。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图1-图6对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大型板材双联动折弯机进行如下说明。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大型板材双联动折弯机,包括机体1与伸缩装置39;所述机体1数量为二,并相互贴合;两个所述机体1均通过伸缩装置39固连有挤压块11;两个所述挤压块11均固连有上模具12,且上模具12为锥形设计;两个所述上模具12下方于机体1工作台上固连有下模具13;两个所述下模具13与上模具12一一对应;两个所述下模具13上表面于下模具13内壁中开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均与外界连通;每个所述第一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一辅助板14,且第一辅助板14均相互对应;每个所述第一辅助板14相对一侧于下模具13上方固连有橡胶层15,且橡胶层15均与第一辅助板14平齐;每个所述第一辅助板14底部端面均通过挡块固连有第一电动伸缩杆16,且第一电动伸缩杆16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连接;每个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6另一端均与下模具13两侧端面固连;每个所述第一辅助板14相背一侧内壁中均通过马达转动连接有第二辅助板19,且第二辅助板19与第一辅助板14相互平行;每个所述第一辅助板14相背一侧于第一辅助板14内壁中均固连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7,且第二电动伸缩杆17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连接;每个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17相对一侧端面均固连有推块18,且推块18置于第一辅助板14与第二辅助板19之间但不贴合;每个所述第一辅助板14与第二辅助板19内壁中均转动连接有均匀布置的滚球191,且滚球191均部分延伸出第一辅助板14与第二辅助板19设计并相互对应;每个所述滚球191两两之间均通过收缩杆转动连接有滚柱192,且滚柱192通过马达驱动;
工作时,现有技术中的折弯机在折弯板材的过程中都是人工调节板材的位置,当板材发生倾斜时,会使板材上的折痕发生倾斜,从而导致板材折弯的精度变差,同时目前的折弯机折弯板材的角度都是相同的,当需要折弯不同的角度时还需要更换模具或者更换折弯机才能解决,从而会导致工作效率变低,同时还会增大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在使用被本发明制作的折弯机时,首先将板材推入第二辅助板19与第一辅助板14之间,由于第二辅助板19与第一辅助板14内壁中均设有均匀布置的滚球191,从而可以减小板材的阻力,同时由于第二辅助板19与第一辅助板14内壁中均通过收缩杆转动连接有滚柱192,滚柱192可以推动板材移动,在此过程中可以节省人力,当板材移动至第二辅助板19与第一辅助板14之间时,此时控制器控制收缩杆收缩,从而可以带动滚柱192恢复到初始位置,同时控制器根据板材需要折弯的位置来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17伸缩,在第二电动伸缩杆17伸缩的过程中可以将板材在滚球191上调节至合适位置,同时还可以放置不同宽度的板材,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对板材进行固定,从而防止板材在折弯的过程中移动,从而影响板材折弯的精度,当板材调节合适时,此时控制器控制伸缩装置39向下伸张,在伸缩装置39伸张的过程中可以带动上模具12向下对板材进行挤压,在对板材挤压的过程中,由于板材受到较强的挤压力,从而会使板材向两侧位置翘起,此时控制器控制第二辅助板19上的第二马达26转动,在第二马达26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第二辅助板19向两侧转动,同时板材在第二辅助板19转动后开始折弯,在此过程中可以板材起到遮挡的作用,从而防止板材在折弯的过程中发生偏移,由于第二辅助板19内壁中转动连接有均匀布置的滚球191,从而可以防止板材在折弯的过程中使板材或第二辅助板19造成刮伤,当板材折弯后,此时控制器控制左侧第二辅助板19向右转动,当左侧第二辅助板19转动至折弯的板材左侧时,此时控制器控制第四电动伸缩杆27伸张,在第四电动伸缩杆27伸张的过程中可以将折弯的板材推出“V”形槽并向右倾斜,当折弯的板材与右侧第一辅助板贴合后,此时控制器控制右侧第二辅助板19向左转动,在此过程中可以将折弯后板材的折弯面压入第二辅助板19与第一辅助板14之间,然后控制器控制右侧第二辅助板19向左侧转动,在右侧第二辅助板19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将板材挤入右侧第二辅助板19与第一辅助板14之间,此时控制器控制滚柱192伸张直至与板材贴合,然后控制器控制滚柱192转动,滚柱192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板材移出折弯机,由于第一辅助板14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16滑动连接,当需要折弯板材的宽度较宽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16的伸缩可以带动第一辅助板14向两侧滑动,从而可以较宽的板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下模具13内壁中开设有通槽,且通槽为凸台型设计;所述通槽内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均匀布置的塑型块2,且塑型块2为三角形设计并相互对应;两个所述塑型块2内壁中开设有均匀布置的移动槽21,且移动槽21均为平行四边形设计;两个所述塑型块2通过移动槽21相互交错布置;两个所述塑型块2相背一侧端面均铰接有均匀布置的第三电动伸缩杆22,且第三电动伸缩杆22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连接;每个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22另一端均与下模具13固连;
工作时,由于塑形块2之间通过移动槽21交错布置,当需要调节板材的折弯角度时,此时控制器控制第三电动伸缩杆22收缩,在此过程中可以调整两个塑型块2之间的角度,从而可以根据板材需要折弯的角度来调节塑型块2之间的角度,在此过程中可以在不用更换模具和折弯机的条件下来改变模具的角度,从而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两个所述塑型块2底部端面均固连有均匀布置的齿轮条23,且齿轮条23均置于移动槽21两侧位置;所述通槽底部于通槽内壁中通过均匀布置的伸缩板固连有齿轮板24,且齿轮板24均与齿轮条23相互啮合;
工作时,由于齿轮条23与齿轮板24相互啮合,当塑形板调整至合适角度时,此时控制器控制伸缩板向上伸张,在伸缩板向上伸张的过程中可以与齿轮条23相互啮合,在此过程中可以提高塑形板的固定程度,从而防止塑形板受到挤压的过程中发生偏移,从而影响板材的精度,同时还可以提高塑形板的抵抗力,从而防止塑型块2受到的压力过大发生损坏,当板材挤压完成后齿轮板24恢复到初始位置,由于齿轮条23均置于移动槽21两侧位置,从而可以防止齿轮条23影响塑型块2之间的交错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每个所述移动槽21内壁中均开设有斜槽,且斜槽均与移动槽21相互平行;每个所述斜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支撑板25,且支撑板25均通过弹簧与移动槽21固连;每个所述支撑板25均与移动槽21紧密贴合,且在同一水平线上;每个所述支撑板25均可以伸入橡胶层15内;
工作时,由于移动槽21内壁中通过斜槽滑动连接有支撑板25,当塑型块2在调节角度的过程中可以推动支撑板25在移动槽21内移动,从而可以使支撑板25始终填充在移动槽21内,在此过程中可以防止板材在挤压的过程中由于支撑板25与移动槽21之间存在缝隙,从而导致板材表面出现压痕,从而降低板材的光滑程度,由于支撑板25均与移动槽21紧密贴合,且在同一水平线上,从而可以进一步防止支撑板25与移动槽21之间存在缝隙,从而影响板材的精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上模具12包括左压板3和右压板31;所述左压板3与右压板31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并交错布置;所述左压板3与右压板31上方于挤压块11内壁中滑动连接有均匀布置的移动块32,且移动块32部分伸出挤压板设计;两个所述移动块32均通过转轴与左压板3与右压板31铰接;两个所述移动块32内壁中均通过马达设有丝杠33,且丝杠33与移动块32通过螺纹转动连接;
工作时,由于左压板3和右压板31均通过转轴与移动块32铰接,当塑形板之间的角度调整完成后,此时控制器控制马达带动丝杠33转动,在丝杠33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左压板3和右压板31转动,当左压板3和右压板31之间的角度与塑型块2之间的角度相同时,此时控制器停止马达转动,在此过程中可以防止上模具12与下模具13之间的角度不同,从而影响板材的折弯程度,由于左压板3和右压板31通过均匀布置的移动块32连接,从而可以提高左压板3和右压板31的抗挤压能力,从而防止左压板3和右压板31在挤压板材的过程中发生损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左压板3与右压板31相对一侧于左压板3与右压板31形成的空腔内均设有支撑块34,且支撑块34均伸入挤压块11内;所述支撑块34内壁中均开设有均匀布置的方槽,且方槽内均固连有均匀布置的轮齿35;每个所述丝杠33相对一侧端面均固连有齿轮轴36,且齿轮轴36均与轮齿35相互啮合;所述支撑块34内壁中滑动连接有均匀布置的卡轴38;所述左压板3与右压板31内壁中开设有均匀布置的卡槽37,且卡槽37与卡轴38相互配合;
工作时,由于左压板3和右压板31空腔内设有支撑块34,在左压板3和右压板31对板材折弯的过程中,支撑块34可以贴合在左压板3和右压板31内表面,在此过程中可以增大左压板3和右压板31的挤压力,同时还可以防止左压板3和右压板31在挤压板板材的过程中由于受到铰大的压力发生损坏,由于丝杠33固连的纸轮轴与轮齿35相互啮合,在丝杠33带动移动块32移动的过程中还可以带动齿轮轴36转动,在齿轮轴36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支撑块34向上移动,在此过程中可以防止左压板3和右压板31在调节角度的过程支撑块34对左压板3和右压板31进行卡死,由于支撑块34内壁中滑动连接有卡轴38,在支撑块34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卡轴38受到挤压力可以滑入支撑块34内,在此过程中可以防止卡轴38卡住支撑块34,由于左压板3和右压板31内壁中开设的卡槽37与卡轴38相互配合,当支撑块34移动至合适位置时可以卡入对应的卡槽37内,在此过程中可以防止在压折弯板材的过程中支撑块34发生移动,从而影响上模具12的折弯过程,同时还可以提高对左压板3和右压板31的支撑力,从而防止左压板3和右压板31在挤压的过程中发生损坏。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工作时,在使用被本发明制作的折弯机时,首先将板材推入第二辅助板19与第一辅助板14之间,由于第二辅助板19与第一辅助板14内壁中均设有均匀布置的滚球191,从而可以减小板材的阻力,同时由于第二辅助板19与第一辅助板14内壁中均通过收缩杆转动连接有滚柱192,滚柱192可以推动板材移动,在此过程中可以节省人力,当板材移动至第二辅助板19与第一辅助板14之间时,此时滚柱192恢复到初始位置,同时控制器根据板材需要折弯的位置来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17伸缩,在第二电动伸缩杆17伸缩的过程中可以将板材在滚球191上调节至合适位置,同时还可以放置不同宽度的板材,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对板材进行固定,从而防止板材在折弯的过程中移动,从而影响板材折弯的精度,当板材调节合适时,此时控制器控制伸缩装置39向下伸张,在伸缩装置39伸张的过程中可以带动上模具12向下对板材进行挤压,在对板材挤压的过程中,由于板材受到较强的挤压力,从而会使板材向两侧位置翘起,此时控制器控制第二辅助板19上的马达转动,在马达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第二辅助板19跟随板材折弯的角度向两侧转动,在此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对板材进行固定,从而防止板材在折弯的过程中发生偏移,从而影响板材的精度,由于第二辅助板19内壁中转动连接有均匀布置的滚球191,从而可以防止板材在折弯的过程中使板材或第二辅助板19造成刮伤,当板材折弯后,此时控制器控制左侧第二辅助板19向右转动,当左侧第二辅助板19转动至折弯的板材左侧时,此时控制器控制第四电动伸缩杆27伸张,在第四电动伸缩杆27伸张的过程中可以将折弯的板材推出“V”形槽并向右倾斜,当折弯的板材与右侧第一辅助板贴合后,此时控制器控制右侧第二辅助板19向左转动,在此过程中可以将折弯后板材的折弯面压入第二辅助板19与第一辅助板14之间,然后控制器控制右侧第二辅助板19向左侧转动,在右侧第二辅助板19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将板材挤入右侧第二辅助板19与第一辅助板14之间,此时控制器控制滚柱192伸张直至与板材贴合,然后控制器控制滚柱192转动,滚柱192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板材移出折弯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大型板材双联动折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与伸缩装置(39);所述机体(1)数量为二,并相互贴合;两个所述机体(1)均通过伸缩装置(39)固连有挤压块(11);两个所述挤压块(11)均固连有上模具(12),且上模具(12)为锥形设计;两个所述上模具(12)下方于机体(1)工作台上固连有下模具(13);两个所述下模具(13)与上模具(12)一一对应;两个所述下模具(13)上表面于下模具(13)内壁中开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均与外界连通;每个所述第一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一辅助板(14),且第一辅助板(14)均相互对应;每个所述第一辅助板(14)相对一侧于下模具(13)上方固连有橡胶层(15),且橡胶层(15)均与第一辅助板(14)平齐;每个所述第一辅助板(14)底部端面均通过挡块固连有第一电动伸缩杆(16),且第一电动伸缩杆(16)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连接;每个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6)另一端均与下模具(13)两侧端面固连;每个所述第一辅助板(14)相背一侧内壁中均通过马达转动连接有第二辅助板(19),且第二辅助板(19)与第一辅助板(14)相互平行;每个所述第一辅助板(14)相背一侧于第一辅助板(14)内壁中均固连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7),且第二电动伸缩杆(17)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连接;每个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17)相对一侧端面均固连有推块(18),且推块(18)置于第一辅助板(14)与第二辅助板(19)之间但不贴合;每个所述第一辅助板(14)与第二辅助板(19)内壁中均转动连接有均匀布置的滚球(191),且滚球(191)均部分延伸出第一辅助板(14)与第二辅助板(19)设计并相互对应;每个所述滚球(191)两两之间均通过收缩杆转动连接有滚柱(192),且滚柱(192)通过马达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板材双联动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3)内壁中开设有通槽,且通槽为凸台型设计;所述通槽内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均匀布置的塑型块(2),且塑型块(2)为三角形设计并相互对应;两个所述塑型块(2)内壁中开设有均匀布置的移动槽(21),且移动槽(21)均为平行四边形设计;两个所述塑型块(2)通过移动槽(21)相互交错布置;两个所述塑型块(2)相背一侧端面均铰接有均匀布置的第三电动伸缩杆(22),且第三电动伸缩杆(22)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连接;每个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22)另一端均与下模具(13)固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型板材双联动折弯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塑型块(2)底部端面均固连有均匀布置的齿轮条(23),且齿轮条(23)均置于移动槽(21)两侧位置;所述通槽底部于通槽内壁中通过均匀布置的伸缩板固连有齿轮板(24),且齿轮板(24)均与齿轮条(23)相互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型板材双联动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移动槽(21)内壁中均开设有斜槽,且斜槽均与移动槽(21)相互平行;每个所述斜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支撑板(25),且支撑板(25)均通过弹簧与移动槽(21)固连;每个所述支撑板(25)均与移动槽(21)紧密贴合,且在同一水平线上;每个所述支撑板(25)均可以伸入橡胶层(15)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板材双联动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12)包括左压板(3)和右压板(31);所述左压板(3)与右压板(31)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并交错布置;所述左压板(3)与右压板(31)上方于挤压块(11)内壁中滑动连接有均匀布置的移动块(32),且移动块(32)部分伸出挤压板设计;两个所述移动块(32)均通过转轴与左压板(3)与右压板(31)铰接;两个所述移动块(32)内壁中均通过马达设有丝杠(33),且丝杠(33)与移动块(32)通过螺纹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大型板材双联动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压板(3)与右压板(31)相对一侧于左压板(3)与右压板(31)形成的空腔内均设有支撑块(34),且支撑块(34)均伸入挤压块(11)内;所述支撑块(34)内壁中均开设有均匀布置的方槽,且方槽内均固连有均匀布置的轮齿(35);每个所述丝杠(33)相对一侧端面均固连有齿轮轴(36),且齿轮轴(36)均与轮齿(35)相互啮合;所述支撑块(34)内壁中滑动连接有均匀布置的卡轴(38);所述左压板(3)与右压板(31)内壁中开设有均匀布置的卡槽(37),且卡槽(37)与卡轴(38)相互配合。
CN202010776884.5A 2020-08-05 2020-08-05 一种大型板材双联动折弯机 Withdrawn CN1119405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76884.5A CN111940551A (zh) 2020-08-05 2020-08-05 一种大型板材双联动折弯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76884.5A CN111940551A (zh) 2020-08-05 2020-08-05 一种大型板材双联动折弯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40551A true CN111940551A (zh) 2020-11-17

Family

ID=73339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76884.5A Withdrawn CN111940551A (zh) 2020-08-05 2020-08-05 一种大型板材双联动折弯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4055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10470A (zh) * 2021-05-13 2021-08-06 龚祀杰 一种型材型钢智能折弯机及折弯工艺
CN115805251A (zh) * 2022-12-06 2023-03-17 台励福机械设备(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薄板折加工用的数控折弯机及折弯方法
CN116175943A (zh) * 2023-04-25 2023-05-30 中电科风华信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b柱fpc自动折弯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97904A (zh) * 2017-09-27 2018-01-19 潘力 计算机散热器生产加工设备
CN207288471U (zh) * 2017-10-11 2018-05-01 浙江宁远塔桅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双台联动数控板料折弯机
KR101937044B1 (ko) * 2017-08-25 2019-01-09 윤상석 벤딩장치
CN209334582U (zh) * 2018-12-27 2019-09-03 山东中清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钢板姿态调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37044B1 (ko) * 2017-08-25 2019-01-09 윤상석 벤딩장치
CN107597904A (zh) * 2017-09-27 2018-01-19 潘力 计算机散热器生产加工设备
CN207288471U (zh) * 2017-10-11 2018-05-01 浙江宁远塔桅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双台联动数控板料折弯机
CN209334582U (zh) * 2018-12-27 2019-09-03 山东中清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钢板姿态调整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10470A (zh) * 2021-05-13 2021-08-06 龚祀杰 一种型材型钢智能折弯机及折弯工艺
CN115805251A (zh) * 2022-12-06 2023-03-17 台励福机械设备(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薄板折加工用的数控折弯机及折弯方法
CN115805251B (zh) * 2022-12-06 2025-06-20 台励福机械设备(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薄板折加工用的数控折弯机及折弯方法
CN116175943A (zh) * 2023-04-25 2023-05-30 中电科风华信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b柱fpc自动折弯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20878U (zh) 瓦楞板成型全自动生产线
CN111940551A (zh) 一种大型板材双联动折弯机
CN219924249U (zh) 一种具有挤压槽防倾斜机构的挤压机
CN111873340B (zh) 一种全自动模具开合模装置
CN119016549B (zh) 一种铝型材矫直装置
CN217395356U (zh) 排水管生产加工用切割设备
CN212372554U (zh) 一种注塑模具生产加工用夹具
CN213350293U (zh) 一种可调式折弯机
CN113017198A (zh) 一种pvc雨鞋的底部纹理压合装置及其压合方法
CN111215543B (zh) 弯板机
CN212071176U (zh) 一种金属模具加工夹具
CN212148199U (zh) 一种用于门板生产的新型压花机
CN221272176U (zh) 一种纸制品平整器
CN222201892U (zh) 一种塑料编织袋生产用切口机构
CN223145689U (zh) 一种便于定位的防偏移铜片折边机
CN220614761U (zh) 一种汽车部件注塑模具的定位机构
CN221086742U (zh) 一种金属压延用原料送料装置
CN218903403U (zh) 一种数控双联动折弯机的接料机构
CN220946523U (zh) 一种可调节式注塑机
CN219667194U (zh) 一种便于调节间距的平板硫化机
CN116690375B (zh) 一种四导板同步升降装置
CN222268300U (zh) 一种液压板料折弯机定位工装
CN223099757U (zh) 卧式滚塑设备
CN219724756U (zh) 一种钢板切割装置
CN220741883U (zh) 一种胶辊的注压成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