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38343A - 快递柜 - Google Patents
快递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938343A CN111938343A CN202010880011.9A CN202010880011A CN111938343A CN 111938343 A CN111938343 A CN 111938343A CN 202010880011 A CN202010880011 A CN 202010880011A CN 111938343 A CN111938343 A CN 11193834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binet door
- cabinet
- rotating shaft
- express
- clo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81/00—Cabinets or ra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ther particular purposes, e.g. for storing guns or ski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97/00—Furniture or accessories for furniture,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6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 E05F15/603—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 E05F15/611—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swinging wings
- E05F15/627—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swinging wings operated by flexible elongated pulling elements, e.g. belts, chains or cabl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00/0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 E05Y2900/2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furniture, e.g. cabinet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快递柜,包括柜门启闭装置及柜门收纳装置,所述快递柜的柜门与所述柜门启闭装置相连,所述柜门启闭装置控制所述柜门的开启及关闭,当进行物品装填时,所述柜门启闭装置将所述柜门开启至预定角度,所述柜门收纳装置将所述柜门收纳至所述快递柜的侧面。该快递柜能够较好地与自动化装填设备进行配合,实现快递的自动化装填。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物流配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快递柜。
背景技术
随着快递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末端自动化配送领域受到很多关注,现有的用于自动化配送系统的快递柜,基本只能做到需要拿件时候自动开门,无法做到自动关门,需要收件人去关掉快递柜的门,有些快递柜虽然可以做到自动开关门,但是这些能做到自动开关门的快递柜需要在每一个门上都安装动力系统,成本高而且存储容量较小。还有一些自动开关门的快递柜只设置了一个比较大的快递门,一次开门所有储物格的快递都会暴露出来。同时这些传统的快递柜的储物格的尺寸都是固定的,这样的快递柜无法很好的利用其存储空间,或者对存储的快递的尺寸形状会有很大的限制。同时,传统的快递柜门当中,那些只能自动弹开的快递柜门很多无法将门打开90°以上,这无法使储物格完全暴露,以进行自动装填,这就无法配合自动化设备对快递进行自动装填,而那些可以自动化将门完全打开的快递柜门,柜门均是在开启后处于展开状态,不能收入到快递柜内部,这会在自动化装填设备进行快递装填时,对自动化装填设备造成阻挡,不利于快速装填。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递柜,该快递柜能够较好地与自动化装填设备进行配合,实现快递的自动化装填。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递柜,包括柜门启闭装置及柜门收纳装置,所述快递柜的柜门与所述柜门启闭装置相连,所述柜门启闭装置控制所述柜门的开启及关闭,当进行物品装填时,所述柜门启闭装置将所述柜门开启至预定角度,所述柜门收纳装置对所述柜门进行收纳。
进一步地,所述柜门收纳电机上设置有第三转轴,在所述第三转轴上设置有第五带轮,在所述快递柜上设置有随动轮,在所述第五带轮与所述随动轮之间设置有第三同步带,在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同步夹紧块,所述第三同步带通过所述同步夹紧块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及上下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及所述第二连接板各可滑动地设置于一所述滑轨上,所述上下连接板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所述上下连接板通过所述同步夹紧块与所述第三同步带相连,所述快递柜包括旋转轴,所述柜门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旋转轴上,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及所述第二连接板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柜门收纳装置还包括柜门收纳从传动装置,所述柜门收纳从传动装置将所述柜门收纳电机的动力传递至所述快递柜远离所述柜门收纳电机所在的一侧,所述柜门收纳装置在所述柜门收纳电机的带动下,同步对所述快递柜另一侧的所述连接板进行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转轴上设置有第六带轮,在所述快递柜相对于所述柜门收纳电机所在的一侧设置有第四转轴,在所述第四转轴上设置有第七带轮,所述第六带轮与所述第七带轮之间连接有第四同步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转轴上设置有第六带轮,在所述快递柜相对于所述柜门收纳电机所在的一侧设置有第四转轴,在所述第四转轴上设置有第七带轮,所述第六带轮与所述第七带轮之间连接有所述第四同步带。
进一步地,所述柜门启闭装置包括柜门启闭电机、旋转轴及旋转环,所述旋转轴固定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旋转环包括动力环及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可转动地与所述动力环相连,所述动力环与所述旋转轴固定相连,所述连接环与所述快递柜的柜门固定相连,所述柜门启闭电机带动所述旋转轴转动;
所述动力环上形成有开启驱动面,所述连接环上形成有与所述开启驱动面相适应的开启从动面,所述开启驱动面驱动所述开启从动面绕所述旋转轴转动,继而将所述柜门开启至预定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环上设置有驱动块,所述连接环上设置有从动块,所述开启驱动面形成于所述驱动块沿所述动力环转动方向的一个侧面上,所述开启从动面形成于所述从动块沿所述连接环转动方向的一个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块上相对于所述开启驱动面的一侧形成有闭合驱动面,所述从动块上相对于所述开启从动面的一侧形成有闭合从动面,所述闭合驱动面与所述闭合从动面接触,所述闭合驱动面带动所述闭合从动面绕所述旋转轴转动,继而带动所述柜门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环与所述动力环同轴设置,当所述柜门在闭合状态下,沿所述柜门从开启到闭合时的旋转方向,所述闭合驱动面绕所述旋转轴至少旋转90°的空行程区后会与闭合的该柜门的所述闭合从动面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环与所述驱动环同轴设置,当所述柜门处于闭合状态,所述柜门对应的所述开启驱动面与所述闭合从动面,以及所述闭合驱动面与所述闭合从动面之间均形成有旋转角度为90°的空行程区。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环包括第一连接环及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及所述第二连接环均与同一个所述动力环相连,所述旋转环设置于两个所述柜门之间,所述第一连接环与两个所述柜门的其中一个相连,所述第二连接环与两个所述柜门的其中另一个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柜门启闭电机与第一转轴相连,在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第一带轮,在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之间设置有第一同步带,所述柜门启闭电机通过所述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同步带及所述第二带轮带动所述旋转轴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柜门启闭装置还设置有柜门启闭从传动装置,所述柜门启闭从传动装置将所述柜门启闭电机的动力传递至所述快递柜远离所述柜门启闭电机所在的一侧的旋转轴上,所述柜门启闭装置在所述柜门启闭电机的带动下,同步对所述快递柜两侧的所述柜门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柜门启闭从传动装置包括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转轴平行,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齿数相同且相互啮合,所述第二转轴上还设置有第三带轮,在所述快递柜远离所述柜门启闭电机的一侧的旋转轴上设置有第四带轮,所述第三带轮与所述第四带轮之间通过第二同步带传动。
进一步地,所述快递柜包括外柜体及设置于所述外柜体内的内柜体,所述外柜体与所述内柜体之间形成有夹层,所述柜门启闭装置及所述柜门收纳装置设置于所述夹层内。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柜门启闭装置及柜门收纳装置的设置,能够在自动投放快递时,将柜门收纳于快递柜的侧面上,柜门就不会再对自动投放快递的过程进行干扰,便于自动化装填设备对物品的自动装填;与此同时,柜门启闭装置能够实现任意柜门的关闭,便于物品取出后,能够及时将柜门闭合。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快递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快递柜外柜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快递柜去掉外柜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快递柜去掉外柜体后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快递柜的正视图。
图6为图5中VI-VI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侧柜门全部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托盘拿出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柜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6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全部柜门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储物箱内部储物空间调整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收起快递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柜门启闭装置及柜门收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柜门启闭装置的驱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柜门启闭装置及柜门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7为图16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旋转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中旋转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去掉一个连接环后,旋转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旋转轴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旋转轴固定座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图22中XXIII-XXIII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柜门启闭装置及柜门收纳装置从动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柜门收纳装置的驱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随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递柜,该快递柜能够较好地与自动化装填设备进行配合,实现快递的自动化装填。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快递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快递柜外柜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快递柜去掉外柜体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快递柜去掉外柜体后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 为图1中快递柜的正视图,图6为图5中VI-VI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一侧柜门全部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托盘拿出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8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快递柜包括外柜体11及内柜体12,内柜体12设置于外柜体11内,在内柜体12内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托盘13,托盘13是可拆卸地设置于快递柜内的,当所有托盘13放置于内柜体12内时,托盘13将内柜体12分割为多个储物单元14,与储物单元14对应的均设置有一个柜门15,在快递柜上还设置有控制锁16,如电子弹射锁,每一个控制锁16均与一个柜门15的位置相适应。当柜门15闭合时,控制锁16锁住柜门15,当控制锁16 打开时,柜门15开启。
在本实施例中,在快递柜的内侧壁上,形成有滑道121,托盘13可以沿滑道121在快递柜内抽出或放入,当托盘13放置于快递柜内时,滑道121对托盘13形成支撑。
请继续参照图4,在内柜体12的内部,优选为内柜体12的后板上,还设置有托盘磁吸组件122,当托盘13完全放入快递柜后,托盘13伸入内柜体12的一端吸附于托盘磁吸组件122上,以使托盘13能够进行固定。托盘磁吸组件122同时还可以在将托盘13放入快递柜时,用来检测托盘13是否完全放置于快递柜内。
在将物品放置于快递柜内时,可以根据物品的体积来选择托盘13 放置的位置及数量,以使多个储物单元14重新组成一个储物空间。如图7及图8所示,当物品的体积较小时,可以在每一个滑道121上均放置上托盘13,这时每个储物单元14就是一个储物空间,增大快递柜的空间利用率。
在上述情况下,当需要取出快递时,与放置快递的储物单元14对应的柜门15上的控制锁16开启,该储物单元14的柜门15被打开,可以从该储物单元14内取出放置的物品。
当物品的体积较大时,如大于一个储物单元14的体积时,可以使得该物品根据需要占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储物单元14。在这种情况下,某些托盘13可以不放置于快递柜内,以使与该缺少的托盘13相邻的两个储物单元14重新形成的储物空间的体积符合物品的需要,此时,该重新形成的储物空间就至少对应了两个柜门15。
在上述情况下,当需要取出物品时,控制锁16就将该重新组成的储物空间对应的全部柜门15打开,以使储物空间内的物品取出。
在本实施例中,在将物品放入快递柜后,该物品所占用的空间可以预先存储于快递柜的控制单元内。控制单元在该物品被取出时,对相应的控制锁16进行控制。对控制锁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可以设置于外柜体11与内柜体12之间的夹层17内。
在其它实施例中,在快递柜内每一个托盘13的放置处还设置有检测托盘13是否放置的检测装置,如上述的托盘磁吸组件122同样可以承担检测托盘13是否放置于内柜体12内的功能,当与该托盘磁吸组件 122相邻的两个柜门15均关闭,但是,该接托盘磁吸组件并未检测到托盘13靠近时,则判断该托盘磁吸组件相邻的两个储物单元14被合并。在物品需要取出时,控制单元同时打开该托盘磁吸组件122相邻的两个储物单元14对应的柜门15。
图9为柜门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6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请继续参见图6、图8、图9及图10,在托盘13上设置有第一挡板131,当托盘13放置于内柜体12内时,该第一挡板131朝向内柜体12外。当与该托盘13相邻的两个柜门15均关闭时,该托盘13的第一挡板131与两个柜门15之间的位置相对应。当上述两个柜门15的其中之一开启时,其中另一个柜门15能够通过第一挡板131对托盘13进行阻挡,防止托盘13脱出。
如图7所示,当托盘13放入内柜体12时,第一挡板131的外侧面与内柜体12朝向柜门15一端的端面平齐。
在柜门15的周边还设置有密封条151,当柜门15关闭时,柜门15 上的密封条151抵靠于托盘13的第一挡板131上,以保证托盘13两侧储物单元14的密封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在内柜体12的中部设置有控制锁容置部161,该控制锁容置部161将快递柜分为两个独立空间,在每一个独立空间内均沿纵向排列有多个托盘13,在控制锁容置部161内,两两控制锁16并排设置,以使控制锁容置部161两侧形成对开的柜门15。
在外柜体11上与柜门15相对应的位置还设置有对开启时的柜门15 进行缓冲的缓冲条111。在每个柜门15与快递柜连接的一端,还设置有检测柜门是否开启或者是否开启到位的位置检测器。
图11为全部柜门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储物箱内部储物单元调整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及图12所示,通过上述的结构,可以较为方便地对快递柜内的储物单元14进行调整,在通过自动化装填设备将物品装填到快递箱内时,可以事先将托盘13全部抽出,在装填时,先将物品放置于托盘13上,然后将托盘13放入快递柜内,以完成物品的自动装填。在装填过程中,可以依据需要来对储物单元14进行组合,合理地对快递柜的存储空间进行利用。
图13为收起快递门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柜门启闭装置及柜门收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在外柜体11与内柜体12之间形成有夹层17,在夹层17内设置有柜门启闭装置20及柜门收纳装置 30。上述的柜门15可转动地与柜门启闭装置20相连,在放置或取出快递后,柜门启闭装置20可以将打开的柜门15闭合。柜门启闭装置20 可移动地设置于柜门收纳装置30上,当柜门15打开时,柜门收纳装置 30可以带动柜门启闭装置20移动,以使柜门15收纳于快递柜的侧面,如内柜体12与外柜体11之间的夹层17内(如图13)。
图15为柜门启闭装置的驱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柜门启闭装置及柜门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17为图16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8为旋转环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图18中旋转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0为去掉一个连接环后,旋转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5至图20,在本实施例中,柜门启闭装置20包括柜门启闭电机21、旋转轴 22及旋转环23,柜门启闭电机21带动旋转轴22转动,旋转环23套设于旋转轴22上,旋转环23包括动力环231及连接环232,连接环232 可转动地与动力环231相连,动力环231与连接环232同轴设置,动力环231与旋转轴22固定相连,连接环232与柜门15固定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环232包括第一连接环2321及第二连接环 2322,第一连接环2321及第二连接环2322的形状相同,且分别从动力环231的上下端面方向安装于动力环的外圆周面上。该旋转环23设置于两个柜门15之间,第一连接环2321与一个柜门15的下边缘相连,第二连接环2322与一个柜门15的上边缘相连。也就是说,同一个旋转环23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环2321及第二连接环2322与相邻的两个柜门 15相连,而同一个柜门15的上边缘及下边缘分别与两个不同的旋转环23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动力环231通过紧固件,如紧固螺钉固定于旋转轴 22上,而连接环232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柜门15上。
旋转环23还包括滚珠233及滚珠保持片234,在动力环231及连接环232二者的其中之一上形成有滚珠容置槽235,在本实施例中,滚珠容置槽235形成于动力环231上,滚珠保持片234设置于动力环231及连接环232二者的其中另一上,在本实施例中,滚珠保持片234设置于连接环232上,滚珠233及滚珠保持片234夹设于连接环232动力环231 及连接环232之间,这能够较为容易地相对于动力环231转动。
如图19及图20,在动力环231上形成有一驱动块236,优选地,驱动块236沿动力环231的轴线方向看为扇形块,在绕旋转轴22转动方向上,驱动块236的两侧形成有开启驱动面2361及闭合驱动面2362,图20中开启驱动面2361及闭合驱动面2362分别用G面与P面来表示,优选地,该开启驱动面2361及闭合驱动面2632的延伸面会经过动力环 231的中心。在连接环232上形成有从动块237,同样可以为扇形块,在绕旋转轴22的转动方向上,从动块237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开启从动面2371及闭合从动面2372,图20中开启从动面2371及闭合从动面2372 分别用F面及H面来表示。同样地,开启从动面2371及闭合从动面2372 的延伸面会经过动力环231的中心。开启驱动面2361与开启从动面2371 的位置相对应,闭合驱动面2362与闭合从动面2372的位置相对应。如图20所示,在旋转轴2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开启驱动面2361压迫开启从动面2371,从而带动连接环232沿与旋转轴22相同的方向转动;在旋转轴2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闭合驱动面2362压迫闭合从动面 2372,从而带动连接环232沿与旋转轴22相同的方向转动。由于连接块与柜门15相连,因而旋转环23能够实现从旋转轴22到柜门15上的动力的传递。
进一步地,在开启驱动面2361与开启从动面2371,以及闭合驱动面2362与闭合从动面2372之间均形成有空行程区238。该空行程区238 是指,开启驱动面2361与开启从动面2371,以及闭合驱动面2362及闭合从动面2372不会始终接触,在一些特定状态下,开启驱动面2361需要转过一定的空行程区238,才能够实现与开启从动面2371的接触,而闭合驱动面2362同样会转过一定的空行程区238,才能够实现与闭合从动面2372的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在柜门15处于闭合状态下,沿柜门15从开启到闭合时的旋转方向,闭合驱动面2362绕旋转轴22至少旋转90°的空行程区后才会与闭合的该柜门15的闭合从动面1272接触,或者说,当柜门 15在闭合状态下,控制锁16将柜门15弹开,与柜门15相连的开启从动面2371需要绕旋转轴22至少旋转90°的空行程区后才会与该柜门15 对应的开启驱动面2361接触。优选地,在柜门15关闭的状态下,开启驱动面2361与开启从动面2371,以及闭合驱动面2362与闭合从动面 2372之间的空行程区238对应的圆心角(见图20的α)均为90°。
在本实施例中,与同一个旋转轴22相连的有多个柜门15,在使用状态时,可能只有一个或几个柜门15处于打开状态,而其它柜门15则处于关闭状态。若以图20为例,假设顺时针方向为柜门15开启时的旋转方向,而逆时针方向为柜门15闭合时的旋转方向。当其中一个柜门 15开启时,与该柜门15连接的连接环232会相对于动力环23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也即连接环232上的闭合从动面2372会向闭合驱动面2362 所在方向运动。此时,若柜门15呈90°开启,该连接环232上的闭合从动面2372会与闭合驱动面2362接触。其它未开启柜门15的连接环 232则会保持不动,此时,保持不动的连接环232的闭合从动面2372与闭合驱动面2362之间的空行程区238对应的圆心角还是90°。
在将物品从快递柜内取出后,柜门启闭电机21带动旋转轴22向图20的逆时针方向转动,闭合驱动面2362可以带动闭合从动面2372运动,继而推动柜门15重新回到闭合状态,实现柜门15的自动闭合。由于空行程区238的存在,对于未开启的快递门来说,闭合驱动面2362需要转过90°才能够与闭合从动面2372接触。这就能够使旋转轴22对单一柜门15的闭合过程,不会影响到其它未开启的柜门15。在使开启的柜门15关闭后,旋转轴22旋转回原来的位置,等待下次动作。
在所有柜门15都开启的状态下,旋转轴22还可以带动动力环231 绕顺时针方向转动,以使柜门15都能够开启呈一定的角度,如均开启至90°。
进一步地,开启驱动面2361、开启从动面2371、闭合驱动面2362 及闭合从动面2372均为柔性面,当开启驱动面2361与开启从动面2371 接触时,通过压力可使得两个面产生一定的形变,以减少整个柜门15 开关过程的冲击,以及防止在开关过程中,连接环232与动力环231的行程出现误差而造成周边零部件的损坏。
更为具体地,柜门启闭电机21上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转轴24,在第一转轴24上设置有第一带轮241,而在旋转轴22上设置有第二带轮221,第一带轮241及第二带轮221之间设置有第一同步带251,柜门启闭电机21通过第一带轮241、第一同步带251及第二带轮221带动旋转轴22旋转。
为了节约零部件以及有利于多列柜门15开启及闭合时的同步,在本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4及图24,在快递柜的柜门启闭电机21所在的一侧,还设置有与第一转轴24平行的第二转轴26,第一转轴24上设置有第一齿轮242、第二转轴26上设置有第二齿轮261,第一齿轮242及第二齿轮261齿数形同,且相互啮合。在第二转轴26上还设置有第三带轮262,在快递柜相对于柜门启闭电机21的另一侧的旋转轴22上还设置有第四带轮222,第三带轮262及第四带轮222之间通过第二同步带252实现传动。第二同步带252通过内柜体12下板与外柜体11下板之间的夹层17将快递柜两侧的第三带轮262及第四带轮222相连。
柜门启闭电机21的动力通过第一齿轮242及第二齿轮261传递至第二转轴26上,第二转轴26上的动力通过第三带轮262、第二同步带 252及第四带轮222传递至快递柜的另一侧,以对另一侧的旋转轴22进行控制。也即,若将柜门启闭电机21所在的一侧称之为主动侧,则快递柜相对于柜门启闭电机21所在的一侧则可以称之为从动侧。本实施例通过柜门启闭从传动装置的设置将柜门启闭电机21的动力从主动侧传递至从动侧,并在对柜门15开启或关闭的控制中,进行同步的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齿轮242及第二齿轮261的啮合设置,导致第一转轴24与第二转轴26的旋转方向会相反,在柜门启闭电机21 进行旋转时,从动侧的旋转轴22的转动方向同样会与主动侧的旋转轴 22的转动方向相反,这恰好能够实现图11中,快递柜两侧柜门15的同步对称打开或关闭,也即,此时快递柜两列的柜门15为对开门。
可以理解地,在本实施例中,快递柜只有两列,在其它实施例中,快递柜也可以有更多列,其可以再次设置柜门启闭从传动装置,将动力从主动侧引出即可。此时,可以根据柜门15开启方向的需要,对传动部件进行设置,使引入的动力符合该处转动轴的旋转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仅说明了柜门启闭装置20应用于快递柜上的情况,实际上,上述的柜门启闭装置20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具有通过旋转实现柜门的开闭的柜体上,如衣柜、储物柜或鞋柜等。将柜门启闭装置20 设置于上述的各类柜体上时,其均可以实现在其它柜门15闭合的情况下,对单个或多个柜门15的闭合进行控制,以及能够将多个柜门15同时开启至预定的角度。
图21为旋转轴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2为旋转轴固定座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3为图22中XXIII-XXIII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4、图15、图21至2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柜门启闭装置20设置于柜门收纳装置30上,在旋转轴22上还设置有旋转轴固定座27,旋转轴22通过旋转轴固定座27固定于柜门收纳装置30上。
具体地,旋转轴固定座27包括旋转轴连接座271、旋转轴固定块 272及轴瓦273,轴瓦273分为两个半圆形,共同环绕旋转轴22设置,旋转轴连接座271固定于柜门收纳装置30上,旋转轴固定块272固定于旋转轴连接座271上,并将轴瓦273夹设于旋转轴固定块272与旋转轴连接座271之间。在轴瓦273上还设置有储油孔274,以存储油脂。旋转轴连接座271及旋转轴固定块272组合后,将该油脂封入轴瓦273 内,在旋转轴22转动时,该油脂会溢出到旋转轴22与轴瓦273之间。这能够减少旋转轴22在转动时的阻力及磨损。
图25为柜门收纳装置的驱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6为随动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图4、图14、图25及图26所示,柜门收纳装置 30包括柜门收纳电机31、连接板32及滑轨33,该滑轨33固定于内柜体12的外侧壁上,上述的柜门启闭装置20固定于该连接板32上,柜门收纳电机31与连接板32相连,并带动连接板32沿滑轨33移动,以在所有柜门15开启,优选为所有柜门15开启至预定角度,如90°时,将柜门15收纳入快递柜的侧面,优选为,外柜体11及内柜体12之间的夹层17内。
更为具体地,在柜门收纳电机31上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三转轴311,在第三转轴311上设置有第五带轮312,在内柜体12或外柜体11上设置有随动轮34,在第五带轮312与随动轮34之间连接有第三同步带351。在连接板32上设置有同步带夹紧块352,以使连接板32与第三同步带351固定相连。在进行柜门15收纳时,柜门收纳电机31带动第三同步带351运动,由于第三同步带351通过同步带夹紧块352与连接板32 固定相连,第三同步带351会带动连接板32运动。
进一步地,连接板32包括第一连接板321、第二连接板322及上下连接板323,在内柜体12外侧壁的上部及下部均设置有一滑轨33,第一连接板321设置于内柜体12外侧壁上部的滑轨33上,第二连接板322 设置于内柜体12外侧壁下部的滑轨33上。旋转轴22分别通过一个旋转轴固定座27与第一连接板321及第二连接板322相连,以使旋转轴 22固定于第一连接板321及第二连接板322上。柜门启闭电机21、第一转轴24及第二转轴26设置于第一连接板321及第二连接板322的其中之一上,优选为设置于第二连接板322上。上下连接板323连接于第一连接板321及第二连接板322之间。第五带轮312、第三同步带351 及随动轮34设置于快递柜的中部,并与上下连接板323相连,以通过上下连接板323带动整个柜门启闭装置20及柜门15的运动。
与柜门启闭装置20相同地,柜门收纳装置30可以通过柜门收纳从传动装置将第三转轴311上的动力引至内柜体12相对于柜门收纳电机 31的另一侧。具体地,在第三转轴311上还设置有第六带轮313,在内柜体12相对于柜门收纳电机31所在的另一侧设置有第四转轴36,在第四转轴36上设置有第七带轮361,第六带轮313与第七带轮361之间连接有第四同步带352。通过上述的设置,能够将柜门收纳电机31的动力从主动侧引至从动侧,以对内柜体12另一侧的柜门15进行收纳。可以理解地,在柜门收纳装置30的从动侧,其传动结构与主动侧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柜门收纳装置30还包括接近开关37,接近开关37设置于柜门15 收纳时,上下连接板323行程的末端,以对柜门15收纳时的行程进行控制。
优选地,柜门收纳装置30还设置有固定板38,上述的柜门收纳电机31及第三转轴311均设置于该固定板38上,该固定板38设置于内柜体12上。
通过上述的设置,当与同一个旋转轴22相连的柜门15完全打开后,旋转轴22转动,使得旋转环23带动所有柜门15开启至90°,柜门收纳装置30带动柜门15及柜门启闭装置20进入到外柜体11与内柜体12 之间的夹层17内,以便于自动化装填装置自动将物品放入快递柜内。
在本实施例中,仅说明了柜门收纳装置30应用于快递柜上的情况,实际上,上述的柜门收纳装置30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具有通过旋转实现柜门的开闭的柜体上,如衣柜、储物柜或鞋柜等。将本发明中的柜门收纳装置30设置于上述的各类柜体上时,其均可以实现在柜门15开启的情况下,将柜门15收纳至柜体的侧面,以便于将物品,如衣物、鞋子、快递等自动装填于柜体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快递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门启闭装置及柜门收纳装置,所述快递柜的柜门与所述柜门启闭装置相连,所述柜门启闭装置控制所述柜门的开启及关闭,当进行物品装填时,所述柜门启闭装置将所述柜门开启至预定角度,所述柜门收纳装置对所述柜门进行收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门收纳装置包括柜门收纳电机、连接板及滑轨,所述滑轨固定于所述快递柜的外侧壁上,所述连接板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轨上,所述柜门与所述连接板相连,所述柜门收纳电机与所述连接板相连,当所述柜门打开时,所述连接板在所述柜门收纳电机的带动下沿所述滑轨将所述柜门收纳于所述快递柜的侧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门收纳电机上设置有第三转轴,在所述第三转轴上设置有第五带轮,在所述快递柜上设置有随动轮,在所述第五带轮与所述随动轮之间设置有第三同步带,在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同步夹紧块,所述第三同步带通过所述同步夹紧块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及上下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及所述第二连接板各可滑动地设置于一所述滑轨上,所述上下连接板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所述上下连接板通过所述同步夹紧块与所述第三同步带相连,所述快递柜包括旋转轴,所述柜门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旋转轴上,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及所述第二连接板相连。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门收纳装置还包括柜门收纳从传动装置,所述柜门收纳从传动装置将所述柜门收纳电机的动力传递至所述快递柜远离所述柜门收纳电机所在的一侧,所述柜门收纳装置在所述柜门收纳电机的带动下,同步对所述快递柜另一侧的所述连接板进行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轴上设置有第六带轮,在所述快递柜相对于所述柜门收纳电机所在的一侧设置有第四转轴,在所述第四转轴上设置有第七带轮,所述第六带轮与所述第七带轮之间连接有第四同步带。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门启闭装置包括柜门启闭电机、旋转轴及旋转环,所述旋转轴固定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旋转环包括动力环及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可转动地与所述动力环相连,所述动力环与所述旋转轴固定相连,所述连接环与所述快递柜的柜门固定相连,所述柜门启闭电机带动所述旋转轴转动;
所述动力环上形成有开启驱动面,所述连接环上形成有与所述开启驱动面相适应的开启从动面,所述开启驱动面驱动所述开启从动面绕所述旋转轴转动,继而将所述柜门开启至预定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快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环上设置有驱动块,所述连接环上设置有从动块,所述开启驱动面形成于所述驱动块沿所述动力环转动方向的一个侧面上,所述开启从动面形成于所述从动块沿所述连接环转动方向的一个侧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快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块上相对于所述开启驱动面的一侧形成有闭合驱动面,所述从动块上相对于所述开启从动面的一侧形成有闭合从动面,所述闭合驱动面与所述闭合从动面接触,所述闭合驱动面带动所述闭合从动面绕所述旋转轴转动,继而带动所述柜门关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快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与所述动力环同轴设置,当所述柜门在闭合状态下,沿所述柜门从开启到闭合时的旋转方向,所述闭合驱动面绕所述旋转轴至少旋转90°的空行程区后会与闭合的该柜门的所述闭合从动面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快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环与所述驱动环同轴设置,当所述柜门处于闭合状态,所述柜门对应的所述开启驱动面与所述闭合从动面,以及所述闭合驱动面与所述闭合从动面之间均形成有旋转角度为90°的空行程区。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快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包括第一连接环及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及所述第二连接环均与同一个所述动力环相连,所述旋转环设置于两个所述柜门之间,所述第一连接环与两个所述柜门的其中一个相连,所述第二连接环与两个所述柜门的其中另一个相连。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快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门启闭电机与第一转轴相连,在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第一带轮,在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之间设置有第一同步带,所述柜门启闭电机通过所述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同步带及所述第二带轮带动所述旋转轴旋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快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门启闭装置还设置有柜门启闭从传动装置,所述柜门启闭从传动装置将所述柜门启闭电机的动力传递至所述快递柜远离所述柜门启闭电机所在的一侧的旋转轴上,所述柜门启闭装置在所述柜门启闭电机的带动下,同步对所述快递柜两侧的所述柜门进行控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快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门启闭从传动装置包括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转轴平行,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齿数相同且相互啮合,所述第二转轴上还设置有第三带轮,在所述快递柜远离所述柜门启闭电机的一侧的旋转轴上设置有第四带轮,所述第三带轮与所述第四带轮之间通过第二同步带传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递柜包括外柜体及设置于所述外柜体内的内柜体,所述外柜体与所述内柜体之间形成有夹层,所述柜门启闭装置及所述柜门收纳装置设置于所述夹层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880011.9A CN111938343B (zh) | 2020-08-27 | 2020-08-27 | 快递柜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880011.9A CN111938343B (zh) | 2020-08-27 | 2020-08-27 | 快递柜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938343A true CN111938343A (zh) | 2020-11-17 |
CN111938343B CN111938343B (zh) | 2025-01-14 |
Family
ID=73367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880011.9A Active CN111938343B (zh) | 2020-08-27 | 2020-08-27 | 快递柜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938343B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674647A2 (fr) * | 2004-12-23 | 2006-06-28 | BUBENDORFF Société Anonyme | Dispositif d'entraînement pour système de fermeture de type volet, portail ou similaire. |
JP5828534B1 (ja) * | 2015-05-25 | 2015-12-09 | 株式会社 いそのボデー | 貨物車両用自動開閉ドア |
CN205400368U (zh) * | 2016-03-17 | 2016-07-27 | 广东韩丽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内藏式柜门 |
CN207370361U (zh) * | 2017-03-06 | 2018-05-18 | 东莞市富宝家居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空间节约型电动酒柜 |
CN209168291U (zh) * | 2018-12-24 | 2019-07-26 | 深圳市丰巢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存取门装置及快递柜 |
CN209539105U (zh) * | 2018-12-11 | 2019-10-25 | 瑞唐(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带侧边隐藏门的柜体 |
CN110924787A (zh) * | 2019-11-29 | 2020-03-27 | 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柜门启闭结构及无人货柜 |
CN111192413A (zh) * | 2020-01-14 | 2020-05-22 | 厦门瑞祺工贸有限公司 | 一种柜门自动开关机构及包含其的快递柜 |
CN213664354U (zh) * | 2020-08-27 | 2021-07-13 | 西湖大学(杭州)智能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快递柜 |
-
2020
- 2020-08-27 CN CN202010880011.9A patent/CN11193834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674647A2 (fr) * | 2004-12-23 | 2006-06-28 | BUBENDORFF Société Anonyme | Dispositif d'entraînement pour système de fermeture de type volet, portail ou similaire. |
JP5828534B1 (ja) * | 2015-05-25 | 2015-12-09 | 株式会社 いそのボデー | 貨物車両用自動開閉ドア |
CN205400368U (zh) * | 2016-03-17 | 2016-07-27 | 广东韩丽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内藏式柜门 |
CN207370361U (zh) * | 2017-03-06 | 2018-05-18 | 东莞市富宝家居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空间节约型电动酒柜 |
CN209539105U (zh) * | 2018-12-11 | 2019-10-25 | 瑞唐(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带侧边隐藏门的柜体 |
CN209168291U (zh) * | 2018-12-24 | 2019-07-26 | 深圳市丰巢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存取门装置及快递柜 |
CN110924787A (zh) * | 2019-11-29 | 2020-03-27 | 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柜门启闭结构及无人货柜 |
CN111192413A (zh) * | 2020-01-14 | 2020-05-22 | 厦门瑞祺工贸有限公司 | 一种柜门自动开关机构及包含其的快递柜 |
CN213664354U (zh) * | 2020-08-27 | 2021-07-13 | 西湖大学(杭州)智能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快递柜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938343B (zh) | 2025-01-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372027B2 (en) | Refrigerator and shelf assembly for a refrigerator | |
CN206179093U (zh) | 自动售货设备 | |
CN111938343A (zh) | 快递柜 | |
CN111839032A (zh) | 柜门启闭装置及具有其的快递柜 | |
CN213909243U (zh) | 柜门启闭装置及具有其的快递柜 | |
CN213282156U (zh) | 储物空间可变的快递柜 | |
CN213664354U (zh) | 快递柜 | |
CN111839031B (zh) | 柜门收纳装置及具有其的快递柜 | |
CN202675778U (zh) | 一种冰箱门结构 | |
CN109691850B (zh) | 一种实现双面存取快递的装置 | |
CN108545390A (zh) | 一种冷链留样库 | |
CN214504509U (zh) | 一种自动售货柜 | |
CN210437589U (zh) | 一种自动开闭的储物箱 | |
CN212782161U (zh) | 袋装水自动售货设备 | |
CN208673423U (zh) | 一种自动防盗取货门及一种自动贩卖机 | |
CN215937042U (zh) | 自动烹饪装置 | |
CN215937048U (zh) | 自动烹饪装置 | |
CN215937041U (zh) | 自动烹饪装置 | |
CN220707849U (zh) | 冰箱 | |
CN215777244U (zh) | 自动烹饪装置 | |
CN215993627U (zh) | 自动烹饪装置 | |
CN215623811U (zh) | 一种易取物品冷藏保温箱 | |
CN214964201U (zh) | 一种卷烟分类摆放装置 | |
CN219283731U (zh) | 一种设有可调节抽屉式门的家用电器 | |
CN218759504U (zh) | 一种密封固定的滑动式柜门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