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86970B - 一种气力式小粒径种子智能穴盘育苗播种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力式小粒径种子智能穴盘育苗播种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886970B CN111886970B CN202010660815.8A CN202010660815A CN111886970B CN 111886970 B CN111886970 B CN 111886970B CN 202010660815 A CN202010660815 A CN 202010660815A CN 111886970 B CN111886970 B CN 11188697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um
- seed
- box
- suction
- seed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8
- 238000010899 nucle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8000009331 s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41000721671 Ludwigia Speci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1081 inoc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13311 vegetabl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13339 cereal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437 trachea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068988 Glycine max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0469 Glycine max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09140 Tritic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1307 Triticum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8042 Zea may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5824 Zea mays ssp. parviglum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2017 Zea mays subsp may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5822 corn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04 phys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384 rea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83 surviv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7/00—Sowing
- A01C7/002—Dibble seed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7/00—Sowing
- A01C7/04—Single-grain seeders with or without suction devices
- A01C7/042—Single-grain seeders with or without suction devices using pneumatic means
- A01C7/044—Pneumatic seed wheel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7/00—Sowing
- A01C7/20—Parts of seeders for conducting and depositing seed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o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气力式小粒径种子智能穴盘育苗播种器,包括播种机构、漏播检测机构、补种机构以及控制模块;播种机构包括种箱、滚筒、释压组件以及转动驱动机构;所述滚筒转动连接在机架上,滚筒上设有多组吸种孔;所述种箱设置在滚筒的一侧;机架上设有清种片,该清种片设置在种箱的前方;所述释压组件包括释压件以及连接件;所述漏播检测机构包括多组检测传感器,多组检测传感器与同一组的多个吸种孔对应设置;所述补种机构设置在所述滚筒的后方,所述补种机构包括多个吸取件、补种箱以及驱动多个吸取件在补种箱与补播工位之间运动的补种上料驱动机构。本发明智能化程度高,有效确保穴盘一穴一粒播种效果,有利于实现精量播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穴盘播种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气力式小粒径种子智能穴盘育苗播种器。
背景技术
穴盘育苗采用穴盘作为育苗容器,播种时一穴一粒,成苗时一室一株,同时秧苗质量高、便于规范化管理、适宜远距离运输和机械化移栽,移栽后成活率几乎达100%。穴盘育苗的发展,对蔬菜生产机械化、规模化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穴盘育苗可为移栽提供优质秧苗,但蔬菜类种子等属于小粒径种子,平均直径小于3mm。不同小粒径种子的几何形状等物理特性不尽相同,是精量排种器研制的难点和关键点。国外学者早期研究的机械式精量排种器,是根据种子的尺寸及粒型,用型孔将种子从种箱中分离出来并排列整齐,然后进行播种。这样的机械式精量排种器对播种玉米、大豆、小麦等大中粒径种子的效果较好,但机械式排种器播种速度不高,对种子外形要求严格,播种小粒径种子时型孔过小则易造成堵塞和破损,型孔过大难以实现单粒排种。而气力式排种器是用气力将种子从种箱中分离出来,种子被吸附并排列在排种盘上,然后播下。相对而言,气力式排种器对种子形状要求不高,并且播种精度较高,近年来得到大力发展和充分应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气力式排种器的排种性能达不到要求,尤其是在形状不规则、重量比较轻的小粒径种子的精密播种方面,播种质量不稳定,很难保证一穴一粒播种效果,严重影响育苗质量,从而限制了穴盘精密播种设备的推广使用。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040188U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气吸滚筒式穴盘育苗精量播种机”,其通过滚筒上的多个吸种孔将种子一一对应吸起,转动到底部时在隔压板的作用下消除负压,种子在重力作用下顺势掉落至穴盘中,从而完成播种;但是,针对小粒径的种子,由于种子体积和质量较小,在负压作用下很可能出现一个吸种孔吸住多个种子,导致一个穴盘上播下多个种子,浪费种子,提高成本,甚至影响后期的正常育苗;另外,在滚筒转动过程中,容易将种子甩落,或负压吸种子时未能准确吸收,导致某个或某些吸种孔存在空吸情况,从而无法向穴盘播种,无法实现精量播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力式小粒径种子智能穴盘育苗播种器,该播种器精度高,有效确保一个穴孔一粒种子,有利于实现精量播种。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气力式小粒径种子智能穴盘育苗播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播种机构、漏播检测机构、补种机构以及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播种机构、漏播检测机构以及补种机构连接;其中,
所述播种机构包括用于装载种子的种箱、滚筒、释压组件以及驱动滚筒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所述滚筒转动连接在机架上,所述滚筒上设有多组与滚筒内腔连通的吸种孔,该多组吸种孔沿滚筒的圆周方向等间距设置,且同组的多个吸种孔沿滚筒的轴向方向等间距排列设置,所述滚筒内腔与负压装置连接;所述种箱设置在滚筒的一侧,且种箱的开口与滚筒贴合设置;机架上设有沿滚筒轴向方向延伸设置的清种片,沿着滚筒的转动方向,该清种片设置在种箱的前方,且清种片与滚筒上的吸种孔之间的间距小于两颗种子的距离;所述释压组件设置在滚筒的内腔中,包括释压件以及连接件,所述释压件通过连接件设置在滚筒内腔中,所述释压件的释压口与滚筒底部贴合且与位于滚筒底部的一组吸种孔对应设置;
所述漏播检测机构包括多组检测传感器,该多组检测传感器沿滚筒的轴向方向等间距排列设置,且多组检测传感器与同一组的多个吸种孔对应设置;沿着滚筒的转动方向,所述多组检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清种片的前方;
沿着穴盘的移动方向,所述补种机构设置在所述滚筒的后方,所述补种机构包括多个吸取件、补种箱以及驱动多个吸取件在补种箱与补播工位之间运动的补种上料驱动机构,所述多个吸取件分别通过气管与正负压切换装置连接,且多个吸取件在补播工位的播种位置与同一组的多个吸种孔对应设置。
上述气力式小粒径种子智能穴盘育苗播种器的工作原理是:
首先,将适量的种子放进种箱中,在输送机构或人工的方式带动穴盘在穴盘通道上逐渐向前移动;当穴盘到达滚筒的下方时,所述转动驱动机构驱动滚筒转动,负压装置工作,使得滚筒内腔形成负压环境,多组吸种孔依次经过种箱时将种子吸起;当吸有种子的吸种孔经过所述清种片时,清种片将吸种孔中其他多余的种子刮落,确保每个吸种孔上只有一个种子,刮落的种子顺势掉落回种箱中;在转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滚筒继续转动,在吸种孔的作用下将种子带动到滚筒底部;此时,释压组件上的释压件的释压口与位于底部的一组吸种孔对应,且释压件将该组吸种孔与滚筒内腔中的负压隔绝,使得吸种孔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掉落至下方的穴盘穴孔中,从而完成播种;如此不断地,穴盘向前移动,滚筒配合转动,使得在每一排的穴盘穴孔中播下种子。滚筒上的吸种孔吸取种子后,转动经过所述多组检测传感器时,若某一组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某个吸种孔处于漏吸状态,则将该吸种孔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控制模块中;当与处于漏吸状态的吸种孔对应的穴盘穴孔移动到补播工位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补种机构运行,所述补种上料驱动机构驱动多个吸取件移动至补种箱中,所述正负压切换装置让多个吸取件的端口处于负压状态,使得多个吸取件对应吸取一个种子;接着所述补种上料驱动机构驱动多个吸取件返回移动至补播工位,所述正负压切换装置控制对应的吸取件处于正压状态,使得该吸取件上的种子掉落至指定的穴孔中(与处于漏吸状态的吸种孔对应的穴孔),完成种子的补播;在下一次的补播过程中,若其他吸取件上已经吸有种子,则无需移动至补种箱中进行上料,当对应的穴孔移动到位后,直接松开种子即可。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包括空心轴,该空心轴的两端穿过滚筒的两侧的中心后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滚筒的两侧与所述空心轴转动连接;所述空心轴上设有用于与释压件连接的连接杆,该连接杆一端与空心轴连接,另一端向下延伸设置且与释压件的顶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释压组件还包括正压管和出气管;所述正压管的一端与设置在滚筒外部的正压装置连接,另一端与释压件的内腔连通;所述出气管一端与释压件内腔连通,另一端与外部大气压连通。
优选地,所述释压件为呈矩形的壳体,释压件的底面呈圆弧形且与滚筒内壁匹配,所述释压件的底部设有通气槽,该通气槽与同一组的多个吸种孔对应设置,所述通气槽构成所述释压口。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多组检测传感器均为光电传感器;其中,每组光电传感器均包括信号发射传感器和信号接收传感器;多组光电传感器的信号发射传感器通过内部安装架设置在滚筒内腔中,所述多个信号发射传感器沿轴向方向等间距排列设置且与同组的多个吸种孔对应,所述内部安装架连接在所述空心轴上;多组光电传感器的信号接收传感器通过外部安装架设置在滚筒外部,所述外部安装架的两端均与机架连接,多个信号接收传感器与多个信号发射传感器一一对应设置。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沿着滚筒的转动方向,所述清种片的前方设有接种盒,该接种盒位于滚筒中线以下,且接种盒的开口朝向滚筒;其中,所述接种盒的两端分别与机架连接,该接种盒两侧设有用于与滚筒接触的滚轮。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补种机构还包括转动安装架,该转动安装架包括转动杆、安装板以及中间连接板,所述中间连接板设置在转动杆与安装板之间,所述多个吸取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转动杆的两端转动连接在机架上;所述补种上料驱动机构为用于驱动所述转动杆转动的转动动力机构,该转动动力机构设置在转动杆一侧的机架上;所述补种箱设置在所述多个吸取件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正负压装置包括多个正负压转换电磁阀,所述多个正负压转换电磁阀通过固定板设置在滚筒的上方;所述多个正负压转换电磁阀与多个吸取件通过气管一一对应连接。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补播工位的对应处设有用于检测穴盘排数的定位传感器,该定位传感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定位传感器连接。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滚筒上的每个吸种孔的对应处均设有凸帽,该凸帽上设有吸孔,所述吸种孔与吸孔连通。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同步带传动机构,所述同步带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环绕设置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同步带,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电机主轴连接,所述从动轮与滚筒的一侧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结合气压和滚筒,实现种子的连续式播种,有利于提高穴盘播种的效率,并且全自动化进行,节省人力。同时,可完成小粒球型或异型种子的精密播种,经研究测试发现,球型种子单粒播种合格率大于95%,异型种子单粒播种合格率大于93%,达到了精密播种效果;当然,也可于蔬菜、花卉等作物的穴盘育苗播种机配使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在对种子进行吸取上料后,通过清种片的设置,即可有效地将多余的种子清除拨离滚筒,结构简单且巧妙,同时能有效地保证每个吸种孔上只保留一个种子,从而有利于实现一穴一粒,节省种子原料,达到精量播种效果。
3、本发明结合漏播检测和补播,准确快速地预先判断穴盘上漏播的穴孔,并反馈至控制模块中,且在完成滚筒的常规播种后,在控制模块的反馈控制下及时通过补种机构对相应的穴孔进行种子补播,实现在播种过程中的智能反馈和智能补播,确保穴盘上的每个穴孔均播下种子,降低漏播率,并且智能化程度高,有利于提高播种质量和稳定性,实现百分百的播种合格率。另外,本发明中的漏播检测也可用于窝眼轮式播种器和气吸圆盘式播种器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气力式小粒径种子智能穴盘育苗播种器的其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播种机构的立体图。
图3为图2中滚筒与种箱的立体图。
图4为空心轴、释压组件以及部分漏播检测机构的立体图。
图5为空心轴的剖视图。
图6为释压件的剖视图。
图7为漏播检测机构的立体图。
图8为补种机构的立体图。
图9为漏播检测机构与补种机构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参见图1-图9,本实施例气力式小粒径种子智能穴盘育苗播种器,包括播种机构1、漏播检测机构2、补种机构3以及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播种机构1、漏播检测机构2以及补种机构3连接;其中,
所述播种机构1包括用于装载种子的种箱101、滚筒109、释压组件以及驱动滚筒109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所述滚筒109转动连接在机架上,所述滚筒109上设有多组与滚筒109内腔连通的吸种孔,该多组吸种孔沿滚筒109的圆周方向等间距设置,且同组的多个吸种孔沿滚筒109的轴向方向等间距排列设置,所述滚筒109内腔与负压装置连接;所述种箱101设置在滚筒109的一侧,且种箱101的开口与滚筒109贴合设置;机架上设有沿滚筒109轴向方向延伸设置的清种片102,沿着滚筒109的转动方向,该清种片102设置在种箱101的前方,且清种片102与滚筒109上的吸种孔之间的间距小于两颗种子的距离;所述释压组件设置在滚筒109的内腔中,包括释压件118以及连接件,所述释压件118通过连接件设置在滚筒109内腔中,所述释压件118的内腔与外部气压连通,所述释压件118的释压口与滚筒109底部贴合且与位于滚筒109底部的一组吸种孔对应设置;
所述漏播检测机构2包括多组检测传感器,该多组检测传感器沿滚筒109的轴向方向等间距排列设置,且多组检测传感器与同一组的多个吸种孔对应设置;沿着滚筒109的转动方向,所述多组检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清种片102的前方;
沿着穴盘的移动方向,所述补种机构3设置在所述滚筒109的后方,所述补种机构3包括多个吸取件311、补种箱308以及驱动多个吸取件311在补种箱308与补播工位之间运动的补种上料驱动机构,所述多个吸取件311分别通过气管303与正负压切换装置连接,且多个吸取件311在补播工位的播种位置与同一组的多个吸种孔对应设置。
参见图3,所述种箱101的外壁上设有电磁振动器115,在该电磁振动器115的作用下,使得种箱101内的种子沸腾跳动,以便滚筒109经过时吸种孔将种子吸住。
参见图1-图3,所述滚筒109上的每个吸种孔的对应处均设有凸帽110,该凸帽110上设有吸孔,所述吸种孔与吸孔连通;本实施例中的凸帽凸起高度为1mm。通过凸帽110的设置,使得吸取种子的部位相对于滚筒109的外表面凸起,从而使得在滑过种箱101时能够更加容易地且单独地将种子吸起,避免滚筒109外表面与种箱101内的种子进行过多的接触,有效避免带起或吸取多余的种子。
参见图2-图5,所述连接件包括空心轴107,该空心轴107的两端穿过滚筒109的两侧的中心后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滚筒109的两侧与所述空心轴107转动连接;所述空心轴107上设有用于与释压件118连接的连接杆116,该连接杆116一端与空心轴107连接,另一端向下延伸设置且与释压件118的顶部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空心轴107的内腔包括左连接腔和右连接腔(靠左侧一端200mm处内部密封);其中,所述释压件118的顶部上设有3个快速接头117,其中位于两侧的两个快速接头117通过正压管119与外部的正压装置连接,正压管119通过左连接腔延伸至外部,同时,释压件118顶部上位于中间的快速接头117与出气管120连接,出气管120设置在左连接腔内且延伸至外部直接与大气压连通;右连接腔上设有与滚筒109内腔连通的通孔,外部的负压装置与空心轴107的右端口连通,实现对滚筒109内腔的负压控制。本优选方案中,通过空心轴107的设置,便于正压管119和出气管120的安装和固定,同时便于负压装置对滚筒109内腔的负压控制,从而以便通过正负压的控制实现种子的播下。工作时:正压管119连接外部的正压装置(正压风机),让释压件118内处于正压状态;当滚筒109上的吸种孔转动到滚筒109底部且与所述释压件118对应时,释压件118将位于滚筒109底部的吸种孔与滚筒109内腔隔绝,从而让吸种孔上的种子摆脱了负压作用,与此同时在顶部两个正压管119以及正压风机的作用下,释压件118内的正压气体对吸种孔上的种子产生一个主动的播下动力,让吸种孔上的所有种子同时且同步掉落,完成播种。由于释压件118通过出气管120与外部的大气压连通,因此在播种过程中,多余的正压气体能通过该出气管120排出外部,避免释压件118内的正压过大,有利于使得整个播种过程更加稳定;进一步地,在滚筒109的密封部位(两组吸种孔之间)与释压件118对应时,释压件118内的正压气体可通过出气管120向外排出,避免与滚筒109内腔的负压气体混乱,从而避免影响滚筒109的稳定转动,维持整个装置的稳定运行。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滚筒播种,本实施例的播种器在播种时通过在释压件118上增加正压,从而实现对种子增加一个主动的播种动力,能有效确保所有种子快速、同时、同步地掉落到穴盘的穴孔中。而现有技术中的释压件(隔压板),只是单纯地隔绝滚筒内腔中的负压,让种子随自身重力自然掉落,这样会导致不同质量大小的种子的掉落速度不同(质量大的掉落快,质量小的掉落慢),同时滚筒是匀速地进行转动的,因此会影响到掉落慢的种子会在滚筒转动的瞬间被带偏,从而无法精准地掉落至穴孔的中间位置,甚至掉落至其他地方,无法实现精量播种。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116上还设有弹簧122,通过弹簧122的设置,使得释压件118与滚筒109的内壁之间为柔性接触,确保释压件118的释压口能充分与滚筒109内壁贴合,确保将种子播下。
参见图6,所述释压件118为呈矩形的壳体,释压件118的底面呈圆弧形且与滚筒109内壁匹配,所述释压件118的底部设有通气槽,该通气槽与同一组的多个吸种孔对应设置,所述通气槽构成所述释压口。通过设置这样的释压件118,结构简单,能有效将滚筒109底部的吸种孔的负压消除,从而实现种子的顺利播下。
参见图2和图7,所述多组检测传感器均为光电传感器202;其中,每组光电传感器202均包括信号发射传感器和信号接收传感器;多组光电传感器202的信号发射传感器通过内部安装架203设置在滚筒109内腔中,所述多个信号发射传感器沿轴向方向等间距排列设置且与同组的多个吸种孔对应,所述内部安装架203连接在所述空心轴107上;多组光电传感器202的信号接收传感器通过外部安装架204设置在滚筒109外部,所述外部安装架204的两端均与机架连接,多个信号接收传感器与多个信号发射传感器一一对应设置。通过设置这样的多组检测传感器,实现种子漏播的精准检测,当组检测传感器中的信号接收传感器接收到信号时,即代表与该组检测传感器对应的吸种孔处于漏吸状态,即未能吸取种子。本实施例中,在滚筒109的初始位置处还设有穴盘位置检测传感器123,该传感器与滚筒109的初始位置匹配;当穴盘移动至穴盘位置检测传感器123的检测位置时,滚筒109开始运行进行播种,以提高播种机构1的运行精度;同时,穴盘位置检测传感器123(确定漏播穴孔的排数)与漏播检测机构2的光电传感器202(确定漏播穴孔的列数)配合,能更加精准地判断出穴盘的哪一穴孔漏播,以便后续的补播处理。本实施例的控制模块可由PLC、单片机或嵌入式模块构成,所述光电传感器可集成到控制模块中。
参见图7,所述内部安装架203与空心轴107之间通过滑行套杆201连接,所述滑行套杆201包括滑套与衔接杆,所述滑套套设在所述空心轴107上,且通过螺钉或其他锁紧结构实现固定,所述衔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内部安装架203连接。通过滑行套杆201的设置,便于对安装在内部安装架203上的多个信号发射传感器进行轴向方向的位置调整,以确保与吸种孔对应,从而有利于提高检测精度。
参见图2,沿着滚筒109的转动方向,所述清种片102的前方设有接种盒108,该接种盒108位于滚筒109中线以下,且接种盒108的开口朝向滚筒109;其中,所述接种盒108的两端分别与机架连接,该接种盒108两侧设有用于与滚筒109接触的滚轮,通过接种盒108的设置,使得粘附在滚筒109外表面的种子在滚筒109转动过程中甩下时,能够顺势掉落进所述接种盒108中,从而进行种子的回收,以免浪费,同时经过清种片102后,多余的部分种子也会被向前带走,从而顺势掉落至接种盒108内;另外,通过滚轮的设置,使得接种盒108与滚筒109之间能够更加靠近设置,以便回收种子,同时也避免接种盒108与滚筒109之间发生滑动摩擦,从而避免影响滚筒109的正常运行。
参见图8,所述补种机构3还包括转动安装架,该转动安装架包括转动杆316、安装板312以及中间连接板313,所述中间连接板313设置在转动杆316与安装板312之间,所述多个吸取件311设置在所述安装板312上,所述转动杆316的两端转动连接在机架上;所述补种上料驱动机构为用于驱动所述转动杆316转动的转动动力机构304,该转动动力机构304设置在转动杆316一侧的机架上;所述补种箱308设置在所述多个吸取件311的下方。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312上设有独立的负压气室,所述吸取件311与各个负压气室对应连接设置;所述吸取件311为抗磨损塑料,通过螺纹连接于安装板312下部。
参见图8,所述补种箱308的顶部敞开,两侧从下往上倾斜设置,使得补种箱308中的种子往中间聚集。本实施例中,所述补种箱308的后部设有多个导料筒310,该多个导料筒310与多个吸取件311一一对应设置,且多个导料筒310的底部开口与穴盘上同一排的穴孔对应。需要补播种子时,所述转动动力机构304驱动转动安装架转动,使得多个吸取件311往前转动,以便吸取件311在正负压切换装置的作用下吸取种子;随后,转动动力机构304驱动转动安装架往后转动,使得多个吸取件311的作用端与导料筒310的上端对准,所述正负压装置泄压(或从负压转变为正压),使得种子离开吸取件311,沿着导料筒310掉落至需要补播的穴孔中。通过吸取件311转动的方式实现种子的上料和下料播种,设计合理,并且运动行程短,结构简单,有利于让整个播种器的结构更加紧凑。
参见图8,所述正负压装置包括多个正负压转换电磁阀301,所述多个正负压转换电磁阀301通过固定板302设置在滚筒109的上方;所述多个正负压转换电磁阀301与多个吸取件311通过气管303和快速接头314一一对应连接。这样,使得每个吸取件311的正负压均单独由一个正负压转换电磁阀301来控制,从而使得每次补播时其他吸取件311可吸取种子也可不吸取种子,让每个吸取件311的功能更加单独和灵活。
参见图8,所述补播工位的对应处设有用于检测穴盘排数的定位传感器309,该定位传感器309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定位传感器309连接。通过定位传感器309的设置,使得穴盘经过补播工位时能准确记录此时穴盘的排数,以实现更加准确地对漏播的穴孔进行补播。
参见图2,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同步带传动机构,所述同步带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104、从动轮和环绕设置在主动轮104和从动轮之间的同步带,所述主动轮104与所述电机主轴连接,所述从动轮与滚筒109的一侧连接。通过设置这样的转动驱动机构,便于对滚筒109的转动驱动,并且能将电机等动力源远离播种工位,避免对播种的影响。
参见图2、图3、图7和图8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支架,该安装支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安装组板,这两个安装组板设置在穴盘通道的两侧;其中,每个安装组板均包括侧板103和连接板106,所述侧板103上设有镂空孔,所述连接板106设置在侧板103外侧且横跨在所述镂空孔上。所述空心轴107穿过所述镂空孔后延伸至所述连接板106外且通过固定夹105与连接板106固定锁紧;所述两个安装组板的侧板103之间设有多条支撑杆111,所述种箱101和补种箱308均通过所述支撑杆111与两个侧板103连接,所述种箱101的两侧均设有固定架114与两个侧板103连接,从而实现位置固定。另外,所述滚筒109的两侧设有端盖112,空心轴107与端盖112的对应处设有轴承组件121,轴承组件121的轴承盖113设有向外延伸的套筒,同步带传动机构的从动轮设置在该套筒上,从而实现滚筒109的动力传输连接。所述外部安装架204的两侧也安装在两个侧板103上,从而实现与机架的固定连接。在补种机构3中,还包括两个支撑架,该两个支撑架同样设置在穴盘通道的两侧,所述补种箱308的两侧通过安装连接板307连接在两个支撑架之间,所述转动杆316的两端通过带座轴承315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用于驱动转动杆316转动的气缸通过气缸固定架305安装在支撑架的外侧面上。
参见图1-图9,本实施例的气力式小粒径种子智能穴盘育苗播种器的工作原理是:
首先,将适量的种子放进种箱101中,在输送机构或人工的方式带动穴盘在穴盘通道上逐渐向前移动;当穴盘到达滚筒109的下方时,所述转动驱动机构驱动滚筒109转动,负压装置工作,使得滚筒109内腔形成负压环境,多组吸种孔依次经过种箱101时将种子吸起;当吸有种子的吸种孔经过所述清种片102时,清种片102将吸种孔中其他多余的种子刮落,确保每个吸种孔上只有一个种子,刮落的种子顺势掉落回种箱101中;在转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滚筒109继续转动,在吸种孔的作用下将种子带动到滚筒109底部;此时,释压组件上的释压件118的释压口与位于底部的一组吸种孔对应,通过释压件118内的正压消除该组吸种孔的负压,并在正压的作用下让该组吸种孔的所有种子同步掉落至下方的穴盘穴孔中,从而完成播种;如此不断地,穴盘向前移动,滚筒109配合转动,使得在每一排的穴盘穴孔中播下种子。滚筒109上的吸种孔吸取种子后,转动经过所述多组检测传感器时,若某一组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某个吸种孔处于漏吸状态,则将该吸种孔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控制模块中;当与处于漏吸状态的吸种孔对应的穴盘穴孔移动到补播工位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补种机构3运行,所述补种上料驱动机构驱动多个吸取件311移动至补种箱308中,所述正负压切换装置让多个吸取件311的端口处于负压状态,使得多个吸取件311对应吸取一个种子;接着所述补种上料驱动机构驱动多个吸取件311返回移动至补播工位,所述正负压切换装置控制对应的吸取件311处于正压状态,使得该吸取件311上的种子掉落至指定的穴孔中(与处于漏吸状态的吸种孔对应的穴孔),完成种子的补播;在下一次的补播过程中,若其他吸取件311上已经吸有种子,则无需移动至补种箱308中进行上料,当对应的穴孔移动到位后,直接松开种子即可。
上述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内容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做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气力式小粒径种子智能穴盘育苗播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播种机构、漏播检测机构、补种机构以及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播种机构、漏播检测机构以及补种机构连接;其中,
所述播种机构包括用于装载种子的种箱、滚筒、释压组件以及驱动滚筒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所述滚筒转动连接在机架上,所述滚筒上设有多组与滚筒内腔连通的吸种孔,该多组吸种孔沿滚筒的圆周方向等间距设置,且同组的多个吸种孔沿滚筒的轴向方向等间距排列设置,所述滚筒内腔与负压装置连接;所述种箱设置在滚筒的一侧,且种箱的开口与滚筒贴合设置;机架上设有沿滚筒轴向方向延伸设置的清种片,沿着滚筒的转动方向,该清种片设置在种箱的前方,清种片底部设有多个清种部,多个清种部与同组的多个吸种孔对应设置,且所述清种部与滚筒上的吸种孔之间的间距小于两颗种子的距离;所述释压组件设置在滚筒的内腔中,包括释压件以及连接件,所述释压件通过连接件设置在滚筒内腔中,所述释压件的释压口与滚筒底部贴合且与位于滚筒底部的一组吸种孔对应设置;
所述漏播检测机构包括多组检测传感器,该多组检测传感器沿滚筒的轴向方向等间距排列设置,且多组检测传感器与同一组的多个吸种孔对应设置;沿着滚筒的转动方向,所述多组检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清种片的前方;
沿着穴盘的移动方向,所述补种机构设置在所述滚筒的后方,且与所述滚筒相邻设置;所述补种机构包括多个吸取件、补种箱以及驱动多个吸取件在补种箱与补播工位之间运动的补种上料驱动机构,所述多个吸取件分别通过气管与正负压切换装置连接,且多个吸取件在补播工位的播种位置与同一组的多个吸种孔对应设置;
所述补种机构还包括转动安装架,该转动安装架包括转动杆、安装板以及中间连接板,所述中间连接板设置在转动杆与安装板之间,所述多个吸取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转动杆的两端转动连接在机架上;所述补种上料驱动机构为用于驱动所述转动杆转动的转动动力机构,该转动动力机构设置在转动杆一侧的机架上;所述补种箱设置在所述多个吸取件的下方,所述补种箱沿滚筒的轴向方向延伸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力式小粒径种子智能穴盘育苗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空心轴,该空心轴的两端穿过滚筒的两侧的中心后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滚筒的两侧与所述空心轴转动连接;所述空心轴上设有用于与释压件连接的连接杆,该连接杆一端与空心轴连接,另一端向下延伸设置且与释压件的顶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力式小粒径种子智能穴盘育苗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释压组件还包括正压管和出气管;所述正压管的一端与设置在滚筒外部的正压装置连接,另一端与释压件的内腔连通;所述出气管一端与释压件内腔连通,另一端与外部大气压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力式小粒径种子智能穴盘育苗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释压件为呈矩形的壳体,释压件的底面呈圆弧形且与滚筒内壁匹配,所述释压件的底部设有通气槽,该通气槽与同一组的多个吸种孔对应设置,所述通气槽构成所述释压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力式小粒径种子智能穴盘育苗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检测传感器均为光电传感器;其中,每组光电传感器均包括信号发射传感器和信号接收传感器;多组光电传感器的信号发射传感器通过内部安装架设置在滚筒内腔中,所述多个信号发射传感器沿轴向方向等间距排列设置且与同组的多个吸种孔对应,所述内部安装架连接在所述空心轴上;多组光电传感器的信号接收传感器通过外部安装架设置在滚筒外部,所述外部安装架的两端均与机架连接,多个信号接收传感器与多个信号发射传感器一一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力式小粒径种子智能穴盘育苗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沿着滚筒的转动方向,所述清种片的前方设有接种盒,该接种盒位于滚筒中线以下,且接种盒的开口朝向滚筒;其中,所述接种盒的两端分别与机架连接,该接种盒两侧设有用于与滚筒接触的滚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力式小粒径种子智能穴盘育苗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压装置包括多个正负压转换电磁阀,所述多个正负压转换电磁阀通过固定板设置在滚筒的上方;所述多个正负压转换电磁阀与多个吸取件通过气管一一对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力式小粒径种子智能穴盘育苗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播工位的对应处设有用于检测穴盘排数的定位传感器,该定位传感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定位传感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力式小粒径种子智能穴盘育苗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同步带传动机构,所述同步带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环绕设置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同步带,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电机主轴连接,所述从动轮与滚筒的一侧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60815.8A CN111886970B (zh) | 2020-07-10 | 2020-07-10 | 一种气力式小粒径种子智能穴盘育苗播种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60815.8A CN111886970B (zh) | 2020-07-10 | 2020-07-10 | 一种气力式小粒径种子智能穴盘育苗播种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86970A CN111886970A (zh) | 2020-11-06 |
CN111886970B true CN111886970B (zh) | 2021-09-24 |
Family
ID=73192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660815.8A Active CN111886970B (zh) | 2020-07-10 | 2020-07-10 | 一种气力式小粒径种子智能穴盘育苗播种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88697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51638B (zh) * | 2020-12-23 | 2024-01-26 | 南京农业大学 | 一种蔬菜育苗流水线针孔气吸式播种滚筒精准控制方式 |
CN113196915B (zh) * | 2021-05-08 | 2022-07-22 |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 一种小粒种子动态跟踪补种方法及装置 |
CN113994802B (zh) * | 2021-11-17 | 2024-01-12 | 甘肃赫博陇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投苗装置及投苗方法 |
CN113853889B (zh) * | 2021-11-22 | 2023-04-28 | 温州大学 | 一种吸种装置 |
CN113950895A (zh) * | 2021-11-22 | 2022-01-21 | 温州大学 | 一种压穴装置 |
CN114375662A (zh) * | 2022-01-19 | 2022-04-22 |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 一种西瓜种植用施肥装置 |
CN114342607A (zh) * | 2022-01-21 | 2022-04-15 | 王少平 | 一种智慧农业播种机械 |
CN114793567B (zh) * | 2022-06-07 | 2023-07-14 | 山东农业大学 | 基于机器视觉的穴盘式育苗机漏播检测与补种装置及方法 |
CN117063676B (zh) * | 2023-10-05 | 2024-03-01 | 成武县林业发展服务中心 | 一种林木播种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403299Y (zh) * | 2009-05-05 | 2010-02-17 | 通宇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光控气吸气吹式播种系统 |
CN102106211B (zh) * | 2011-01-10 | 2012-02-01 | 淮海工学院 | 穴盘育苗精密排种器 |
KR101666986B1 (ko) * | 2014-08-19 | 2016-10-17 | 길복환 | 인삼씨 낱개분리기 및 인삼씨 파종기 |
US9661805B1 (en) * | 2015-12-29 | 2017-05-30 | Ball Horticultural Company | Seed sow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
CN206533724U (zh) * | 2017-03-09 | 2017-10-03 | 石河子大学 | 气吹悬浮供种的气吸滚筒式小粒种子排种器 |
CN107896588B (zh) * | 2017-12-29 | 2023-07-21 | 山东农业大学 | 具有漏种检测功能的种子气吸精密集排器及其工作方法 |
CN108419490B (zh) * | 2018-03-09 | 2023-09-26 | 青岛农业大学 | 具有漏播检测及补种功能的播种机 |
CN110313277A (zh) * | 2019-07-01 | 2019-10-11 | 华南农业大学 | 一种智能双充种型孔滚筒水稻精密播种装置和播种方法 |
CN110972626A (zh) * | 2020-01-12 | 2020-04-10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漏播检测的补种装置和一种穴盘播种装置 |
-
2020
- 2020-07-10 CN CN202010660815.8A patent/CN111886970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86970A (zh) | 2020-11-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886970B (zh) | 一种气力式小粒径种子智能穴盘育苗播种器 | |
CN103329666B (zh) | 推杆搅盘组合双向气力式水稻芽种直播精量排种器 | |
CN203261689U (zh) | 气吸滚筒式小粒径种子排种器 | |
CN106576518B (zh) | 一种机械与气吸结合式排种器 | |
CN101491177A (zh) | 正负气压组合式排种器气室 | |
CN102668784A (zh) | 一种基于气流悬浮供种的滚筒式穴盘育苗播种机 | |
CN201219364Y (zh) | 一种气吸滚筒式水稻播种装置 | |
CN102106210A (zh) | 一种多用途精密播种机 | |
CN201378936Y (zh) | 联合精量播种机 | |
CN108476667B (zh) | 一种气力式水稻穴直播集中排种装置 | |
CN101496466B (zh) | 一种集中式气力精量排种器 | |
CN203194129U (zh) | 双腔式气力排种器 | |
CN221264422U (zh) | 一种农学育苗培养播种一体化装置 | |
CN106888636B (zh) | 一种精量排种器 | |
CN108419490A (zh) | 具有漏播检测及补种功能的播种机 | |
CN208175318U (zh) | 一种水稻育种小区精密播种的排种器 | |
CN117178778B (zh) | 一种自通孔双吸盘横盘育秧生产线 | |
CN219068884U (zh) | 一种气吸式播种机 | |
CN112042325A (zh) | 大葱三粒穴盘育苗漏播检测方法及补种装置 | |
CN115067036B (zh) | 基于机器视觉的穴盘式移栽机漏苗检测与补苗装置及方法 | |
CN108848805A (zh) | 一种气力托勺滚筒组合式马铃薯排种装置 | |
CN215011543U (zh) | 一种具有漏播精准补偿功能的玉米/大豆兼用型高速导种装置 | |
CN212812697U (zh) | 一种气吸式精量定位播种装置 | |
CN214676515U (zh) | 玉米滚轮式吸种排种试验台 | |
CN111448877B (zh) | 一种气吸式精量定位播种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