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77297B - 一种升降平台海水总管的保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升降平台海水总管的保压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877297B CN111877297B CN202010717226.9A CN202010717226A CN111877297B CN 111877297 B CN111877297 B CN 111877297B CN 202010717226 A CN202010717226 A CN 202010717226A CN 111877297 B CN111877297 B CN 11187729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water
- pressure
- main pipe
- seawater main
-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3535 sea water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PEDCQBHIVMGVHV-UHFFFAOYSA-N Glycerine Chemical compound OCC(O)CO PEDCQBHIVMGVH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17/00—Artificial islands mounted on piles or like supports, e.g. platforms on raisable legs or offshore constructions; Construction methods therefor
- E02B17/04—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ising, lowering, or immobilising the working platform relative to the supporting construction
- E02B17/08—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ising, lowering, or immobilising the working platform relative to the supporting construction for raising or lowe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平台海水总管的保压方法,其包括在海中设置潜水泵,潜水泵与设置在升降平台上的海水总管连通,用于将海水泵入所述海水总管中;所述海水总管与保压装置连通,所述保压装置能够在所述海水总管超过第一设定压力值后,将所述海水总管中的水排出,使得海水总管的压力降低至所述第一设定压力值;海水泵与所述海水总管连通,当所述海水总管的压力下降至第一设定压力值后,所述海水泵开始工作,以满足升降平台升降过程对海水的需要。本发明无需在升降平台上设置海水缓冲仓,海水泵能够正常从海水总管中抽水满足升降平台升降时对海水的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平台海水总管的保压方法。
背景技术
升降平台在升降过程中,由于潜水泵的排水出口压力恒定,排放至海水总管的压力会根据平台本体的降低而升高,海水泵为离心泵,海水泵与海水总管连通,海水泵的进口压力升高会导致海水泵系统压力高于其设计压力,导致海水泵系统由于压力过高而无法从海水总管抽取海水。
升降平台升降过程中,海工平台上设置有海水缓冲舱,海水泵从海水缓冲舱中吸水保证海水泵的使用量,海水缓冲仓中还需要留有消防水的备用容量,计算下来海水缓冲舱容积需要400多立方米。如此大的仓容仅用于满足升降时海水的使用,对升降平台的经济型和舱室整体布置上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因此,需要一种升降平台海水总管的保压方法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平台海水总管的保压方法,无需在升降平台上设置海水缓冲仓,海水泵能够正常从海水总管中抽水满足升降平台升降时对海水的使用。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升降平台海水总管的保压方法,包括:
在海中设置潜水泵,所述潜水泵与设置在升降平台上的海水总管连通,用于将海水泵入所述海水总管中;
所述海水总管与保压装置连通,所述保压装置能够在所述海水总管超过第一设定压力值后,将所述海水总管中的水排出,使得海水总管的压力降低至所述第一设定压力值;
海水泵与所述海水总管连通,当所述海水总管的压力下降至所述第一设定压力值后,所述海水泵开始工作,以满足升降平台升降过程对海水的需要;
可选地,还包括安全排水装置,所述安全排水装置与所述海水总管连通,用于当所述保压装置无法正常工作时,所述安全排水装置打开将海水排出。
可选地,所述保压装置包括减压阀和第一排水管,所述减压阀一端与所述海水总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水管连通,所述减压阀的压力设定为第一设定压力值。
可选地,所述安全排水装置包括安全阀和第二排水管,所述安全阀的一端与所述海水总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排水管连通,所述安全阀的压力设定为第二设定压力值,所述第二设定压力值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压力值。
可选地,所述潜水泵与所述海水总管之间设置有第一开关阀。
可选地,所述第一排水管远离所述减压阀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开关阀。
可选地,所述第一排水管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
可选地,所述第二排水管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
可选地,所述海水泵与所述海水总管之间设置有第三开关阀。
可选地,第一排水管的管径与所述海水泵的出水管的管径之和不小于所述海水总管的管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升降平台海水总管的保压方法,在海中设置潜水泵,将海水泵入设置在升降平台上的海水总管中,海水总管与保压装置连通,当海水总管超过第一设定压力值后,保压装置将海水总管中的水排出,从而使得海水总管中的海水压力降低至第一设定压力值,水泵与海水总管连通,当海水总管的压力下降至第一设定压力值后,海水泵开始工作,以满足升降平台升降过程对海水的需要。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海水总管的压力不会超过海水泵正常工作的压力,从而无需在升降平台上设置海水缓冲仓,海水泵能够正常从海水总管中抽水满足升降平台升降时对海水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升降平台海水总管的保压的示意图。
图中:
1、潜水泵;11、第一开关阀;2、海水总管;3、保压装置;31、减压阀;32、第一单向阀;33、第二开关阀;4、海水泵;41、第三开关阀;5、安全排水装置;51、安全阀;52、第二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为了能够在无需在升降平台上设置海水缓冲仓的情况下,海水泵能够正常从海水总管中抽水满足升降平台升降时对海水的使用,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升降平台海水总管的保压方法,本方法包括:在海中设置潜水泵1,潜水泵1与设置在升降平台上的海水总管2连通,用于将海水注入海水总管2中,海水总管2与保压装置3连通,保压装置3能够在海水总管2超过第一设定压力值后,将海水总管2中的水排出,使得海水总管2的压力降低至所述第一设定压力值;海水泵4与海水总管2连通,当海水总管2的压力下降至第一设定压力值后,海水泵4开始工作,以满足升降平台升降过程对海水的需要。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潜水泵1设置有两组,能够满足升降平台对海水的使用量。在其他实施例中,潜水泵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在此不做过多限制。
当海水总管2达到第一设定压力值后,保压装置3将海水总管2中的水排出,从而使得海水总管2中的海水压力降低,水泵与海水总管2连通,当海水总管2的压力下降至第一设定压力值后,海水泵4开始工作,以满足升降平台升降过程对海水的需要。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海水总管2的压力不会超过海水泵4正常工作的压力,从而无需在升降平台上设置海水缓冲仓,海水泵4能够正常从海水总管2中抽水满足升降平台升降时对海水的使用。
进一步地,保压装置3包括减压阀31和第一排水管,减压阀31一端与海水总管2连通,另一端与第一排水管连通,减压阀31的压力设定为第一设定压力值。当海水总管2的压力达到第一设定压力值后,减压阀31自动打开使得海水通过第一排水管排出,从而降低海水总管2的压力,保证海水泵4能够正常从海水总管2中抽水。具体地,减压阀31为先导式减压阀31。
进一步地,还包括安全排水装置5,安全排水装置5与海水总管2连通,用于当保压装置3无法正常工作时,安全排水装置5打开将海水排出。从而保证即使保压装置3无法正常工作,安全排水装置5依然可以将看海水从海水总管2中排出,使得海水总管2的压力不致过高。
具体地,安全排水装置5包括安全阀51和第二排水管,安全阀51的一端与海水总管2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排水管连通,安全阀51的压力设定为第二设定压力值,第二设定压力值大于第一设定压力值。当海水总管2的压力大于第二设定压力值时,可以通过安全阀51经由第二排水管排出。
进一步地,第一排水管的管径与海水泵4的出水管的管径之和不小于海水总管2的管径。保证海水总管2中的海水在第一排水管和海水泵4打开时能够快速排出。
进一步地,潜水泵1与海水总管2之间设置有第一开关阀11。当无需使用潜水泵1向海水总管2泵水时,关闭第一开关阀11即可,通过设置第一开关阀11便于对海水总管2中的进水量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第一排水管远离减压阀3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开关阀33。当无需使用第一排水管向外排水时,关闭第二开关阀33即可。海水泵4与海水总管2之间设置有第三开关阀41,当无需使用海水泵4时,关闭第三开关阀41即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阀11、第二开关阀33和第三开关阀41均为蝶阀。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海水出现倒灌现象,从而使得减压阀31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是被破坏,可选地,第一排水管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32,防止海水倒流。同样地,第二排水管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52。
进一步地,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可以合并成为一个总管,能够减少管路布置占用的空间,便于管路的管理。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升降平台海水总管的保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海中设置潜水泵(1),所述潜水泵(1)与设置在升降平台上的海水总管(2)连通,用于将海水注入所述海水总管(2)中;
所述海水总管(2)与保压装置(3)连通,所述保压装置(3)能够在所述海水总管(2)超过第一设定压力值后,将所述海水总管(2)中的水排出,使得海水总管(2)的压力降低至所述第一设定压力值;
海水泵(4)与所述海水总管(2)连通,当所述海水总管(2)的压力下降至所述第一设定压力值后,所述海水泵(4)开始工作,以满足升降平台升降过程对海水的需要;
还包括安全排水装置(5),所述安全排水装置(5)与所述海水总管(2)连通,用于当所述保压装置(3)无法正常工作时,所述安全排水装置(5)打开将海水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平台海水总管的保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压装置(3)包括减压阀(31)和第一排水管,所述减压阀(31)一端与所述海水总管(2)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水管连通,所述减压阀(31)的压力设定为第一设定压力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平台海水总管的保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排水装置(5)包括安全阀(51)和第二排水管,所述安全阀(51)的一端与所述海水总管(2)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排水管连通,所述安全阀(51)的压力设定为第二设定压力值,所述第二设定压力值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压力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平台海水总管的保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泵(1)与所述海水总管(2)之间设置有第一开关阀(1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升降平台海水总管的保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管远离所述减压阀(3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开关阀(3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升降平台海水总管的保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管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32)。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升降平台海水总管的保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水管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5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平台海水总管的保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水泵(4)与所述海水总管(2)之间设置有第三开关阀(41)。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升降平台海水总管的保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排水管的管径与所述海水泵(4)的出水管的管径之和不小于所述海水总管(2)的管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717226.9A CN111877297B (zh) | 2020-07-23 | 2020-07-23 | 一种升降平台海水总管的保压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717226.9A CN111877297B (zh) | 2020-07-23 | 2020-07-23 | 一种升降平台海水总管的保压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77297A CN111877297A (zh) | 2020-11-03 |
CN111877297B true CN111877297B (zh) | 2022-02-18 |
Family
ID=73154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717226.9A Active CN111877297B (zh) | 2020-07-23 | 2020-07-23 | 一种升降平台海水总管的保压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877297B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7905021U (zh) * | 2018-01-02 | 2018-09-25 | 广州星际海洋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消防水管保压装置 |
CN109159883A (zh) * | 2018-07-27 | 2019-01-08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九研究所 | 一种海上核动力平台反应堆舱制冷系统 |
CN109334927A (zh) * | 2018-10-22 | 2019-02-15 |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 一种利用高压氧气排水的浮力调节系统 |
-
2020
- 2020-07-23 CN CN202010717226.9A patent/CN11187729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7905021U (zh) * | 2018-01-02 | 2018-09-25 | 广州星际海洋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消防水管保压装置 |
CN109159883A (zh) * | 2018-07-27 | 2019-01-08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九研究所 | 一种海上核动力平台反应堆舱制冷系统 |
CN109334927A (zh) * | 2018-10-22 | 2019-02-15 |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 一种利用高压氧气排水的浮力调节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77297A (zh) | 2020-11-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684360B2 (ja) | 給水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容器、並びにブースターポンプ、給水方法 | |
CN102358403B (zh) | 用于半潜平台的反倾覆系统以及半潜平台 | |
US20100051624A1 (en) | Floating Oil Storage System and Method | |
CN206488054U (zh) | 一种用于泵出口的泄压回流装置 | |
CN209468814U (zh) | 一种多功能补偿式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 | |
CN111877297B (zh) | 一种升降平台海水总管的保压方法 | |
CN105350501B (zh) | 具有退让冰力液压驱动活动坝控制系统 | |
CN112278150A (zh) | 一种舱底水系统及船舶 | |
CN208137030U (zh) | 一种长距离高扬程输水管道防水锤调压塔 | |
CN108867766B (zh) | 核动力船舶重要厂用水系统的应急供水方法 | |
CN205113644U (zh) | 船舶或海洋工程中的泵送式溢流系统 | |
CN112441033B (zh) | 一种轨道车辆给排水系统 | |
CN111319716A (zh) | 一种货舱进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 |
CN111022900A (zh) | 用于调距桨的润滑系统 | |
CN208982385U (zh) | 节能型高效卸车机液压控制系统 | |
CN208455706U (zh) | 消防供水系统 | |
CN209541239U (zh) | 一种用于中间氨储槽排液管线结构 | |
CN105268574A (zh) | 一种喷雾主机及其工作方法 | |
CN215136235U (zh) | 一种无干摩擦式泵架构 | |
CN219909168U (zh) | 一种夜间小流量稳压供水系统 | |
CN217029320U (zh) | 一种用于化工事故池的连续抽液系统 | |
CN215050437U (zh) | 一种高炉密闭循环水系统及应急供水装置 | |
CN210167444U (zh) | 一种水槽、氢气回收装置及燃料电池系统 | |
CN220349890U (zh) | 压载水舱进排水系统 | |
CN219045404U (zh) | 油水井带压作业机安全防喷器组双油源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08 Address after: 511400 Room 1408, No. 37, Jinlong Road, Nansha Street,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Shipbuilding International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8, QIHANG Road, Longxue street,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