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74148B - 折叠结构、折叠设备和折叠车 - Google Patents
折叠结构、折叠设备和折叠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874148B CN111874148B CN202010852570.9A CN202010852570A CN111874148B CN 111874148 B CN111874148 B CN 111874148B CN 202010852570 A CN202010852570 A CN 202010852570A CN 111874148 B CN111874148 B CN 11187414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olding
- unlocking
- folding seat
- seat
- st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5/00—Collapsible or foldable cy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5/00—Collapsible or foldable cycles
- B62K15/006—Collapsible or foldable cycles the frame being foldab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3/00—Bicycles
- B62K3/002—Bicycles without a seat, i.e. the rider operating the vehicle in a standing position, e.g. non-motorized scooters; non-motorized scooters with skis or runn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00—Friction-grip releasable fastenings
- F16B2/02—Clam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by positive means other than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 F16B2/18—Clam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by positive means other than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using cams, levers, eccentrics, or toggles
- F16B2/185—Clam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by positive means other than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using cams, levers, eccentrics, or toggles using le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折叠结构、折叠设备和折叠车。折叠结构包括第一折叠座;第二折叠座,所述第二折叠座与所述第一折叠座转动连接,第二折叠座包括限位凸台;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锁紧扣和与所述锁紧扣连接的解锁部,所述解锁部和所述锁紧扣分别与所述第一折叠座转动连接;其中,所述折叠结构处于解锁状态时,第一折叠座绕所述第二折叠座绕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锁紧扣随所述第一折叠座运动至与所述第二折叠座卡接、并使得所述解锁部运动至与所述限位凸台抵接,所述折叠结构切换至所述预紧状态,在所述预紧状态下,所述限位凸台限制所述解锁部绕所述第一折叠座转动解锁所述锁紧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结构、折叠设备和折叠车。
背景技术
基于折叠结构可折叠的特点,使之既能满足收纳时占用空间小、携带方便,又能满足正常工作时的需求,因而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相应的设备也受到用户喜爱。但亦是由于折叠结构可折叠,从而存在折叠结构在正常工作时发生折叠的可能,因此,如何提高用户实用折叠结构过程的安全性成为了设计人员的设计目标。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折叠结构、折叠设备和折叠车,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折叠结构,包括:
第一折叠座;
第二折叠座,所述第二折叠座与所述第一折叠座转动连接,第二折叠座包括限位凸台;
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锁紧扣和与所述锁紧扣连接的解锁部,所述解锁部和所述锁紧扣分别与所述第一折叠座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折叠结构处于解锁状态时,第一折叠座绕所述第二折叠座绕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锁紧扣随所述第一折叠座运动至与所述第二折叠座卡接、并使得所述解锁部运动至与所述限位凸台抵接,所述折叠结构切换至所述预紧状态,在所述预紧状态下,所述限位凸台限制所述解锁部绕所述第一折叠座转动解锁所述锁紧扣。
可选的,所述第一折叠座包括卡接槽,在所述折叠结构处于所述预紧状态时,所述解锁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折叠座绕第一方向转动至与所述卡接槽卡接,所述折叠结构切换至锁紧状态。
可选的,所述解锁部包括解锁扳手和与所述解锁扳手滑动连接的卡扣部,所述折叠结构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卡扣部与所述卡接槽卡接,所述折叠结构处于所述预紧状态时,所述卡扣部与所述限位凸台抵接;
其中,从所述锁紧状态向解锁状态切换时,所述卡扣部相对于所述解锁扳手朝远离所述卡接槽的方向滑动,所述卡扣部与所述卡接槽分离,且所述解锁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折叠座绕第二方向运动时,所述卡扣部避让所述限位凸台以切换至所述解锁状态。
可选的,所述解锁扳手包括导向槽和设置于所述导向槽内的弹簧,所述弹簧一端抵接于所述卡扣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导向槽的内壁,所述卡扣部与所述导向槽滑动连接;
其中,所述折叠结构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卡扣部远离所述限位凸台、所述弹簧被压缩,所述折叠结构向所述预紧状态切换时,所述解锁部绕第一方向转动、所述弹簧作用于所述卡扣部使得所述卡扣部与所述限位凸台抵接。
可选的,所述卡扣部包括第一卡扣部和与第一卡扣部连接的第二卡扣部,所述第一卡扣部在锁紧状态下与所述卡接槽卡接、所述第二卡扣部在预紧状态下与所述限位凸台抵接,所述弹簧与所述第一卡扣部和/或第二卡扣部抵接。
可选的,所述解锁扳手包括:
握持部,所述卡扣部设于所述握持部;
第一偏心轮,所述第一偏心轮连接于所述握持部的一端;
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偏心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锁紧扣连接;
其中,所述卡扣部与所述卡接槽分离、所述握持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折叠座绕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偏心轮通过所述连杆抵压所述锁紧扣相对于所述第一折叠座绕第二方向转动,所述锁紧扣与所述第二折叠座解除卡接。
可选的,所述连杆包括杆主体和形成于杆主体的圆孔,所述杆主体与所述锁紧扣连接,所述第一偏心轮设于所述圆孔内,且所述第一偏心轮的转动中心与所述圆孔的中心分离。
可选的,所述第一折叠座包括弹片,所述解锁扳手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偏心轮同步转动的第二偏心轮;
所述卡扣部与所述卡接槽分离、所述握持部绕第二方向转动,所述折叠结构向解锁状态切换时,所述第二偏心轮抵压所述弹片,在所述折叠结构向所述预紧状态切换时,所述弹片提供回复力驱动所述第一偏心轮和所述第二偏心轮绕第一方向转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折叠座包括转动把和座体,所述座体与所述转动把连接,所述座体包括避让腔、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均垂直于所述转动把的轴线垂直;
所述解锁部与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锁紧扣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解锁部的一部分沿所述转动把的径向穿过所述避让腔连接至所述锁紧扣。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折叠设备,包括如上述中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折叠结构。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折叠车,包括:
如上述中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折叠结构,所述折叠结构包括第一折叠座和第二折叠座;
车把、前叉、后叉、踏板、前轮和后轮,所述车把与所述第一折叠座连接、所述前叉与所述第二折叠座连接,所述前叉通过斜杆与所述踏板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折叠座和所述车把朝向或者远离所述踏板运动,所述前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前叉,所述踏板与所述后叉连接,所述后叉与所述后轮转动连接。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中在第一折叠座和第二折叠座相对转动至锁紧扣与第二折叠座锁紧时,解锁部随之被限位在限位凸台,使得该解锁部无法绕第一折叠座转动而导致锁紧扣与第二折叠座分离,以此,无需用户手动紧固解锁部,能够减少由于用户忽视或者忘记手动紧固解锁部而导致锁紧扣解锁、第一折叠座与第二折叠座相对转动造成用户受伤的情况。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折叠结构处于解锁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折叠结构处于预紧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折叠结构处于预紧状态时的另一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折叠结构处于预紧状态时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折叠结构处于锁紧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折叠结构的解锁部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折叠结构处于另一解锁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折叠结构处于解锁状态时的截面示意图。
图9是图1中折叠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折叠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折叠结构处于解锁状态时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折叠结构100可以包括第一折叠座1和第二折叠座2,该第一折叠座1可以与第二折叠座2转动连接,具体的该第一折叠座1和第二折叠座2可以在轴向上卡接,而在同一侧边缘处通过转轴进行转动连接,从而第一折叠座1可以绕转轴转动以朝向第二折叠座2运动,实现折叠结构100的折叠收纳,该第一折叠座1也可以绕转轴转动以远离第二折叠座2,实现折叠结构100的展开。而为了实现第一折叠座1和第二折叠座2之间的锁紧,如图1-图4所示,该折叠结构100还可以包括锁紧组件3,该锁紧组件3可以包括锁紧扣32和与该锁紧扣32连接的解锁部31,且该锁紧扣32和解锁部31可以分别于第一折叠座1转动连接,具体地,该第一折叠座1可以包括转动把11和与转动把11连接的座体12,该座体12可以包括避让腔121、第一转轴122和第二转轴123,该第一转轴122可以与锁紧扣32转动连接、第二转轴123可以与解锁部31转动连接,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一折叠座1和第二折叠座2也可以通过第二转轴123进行转动连接,该第一转轴122和第二转轴123均与转动把11的轴线垂直,而且解锁部31可以沿转动把11的径向连接至锁紧扣32,于次,解锁部31和锁紧扣32可以设置与转动把11上相对的两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折叠座1和第二折叠座2也可以通过区别于第二转轴123的其他转轴连接,本公开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其中,在折叠结构100处于如图1所示的解锁状态时,第一折叠座1可以相对于第二折叠座2转动,使得第一折叠座1朝向第二折叠座2转动实现收纳。而且在图1所示的状态,第一折叠座1可以绕第二折叠座2绕图2中箭头A所示的逆时针方向转动,由于锁紧扣32与第一折叠座1连接,所以该锁紧扣32也可以随之运动至如图2所示与第二折叠座2卡接,锁住第一折叠座1和第二折叠座2。进一步地,由于解锁部31与锁紧扣32连接,所以解锁部31可以随锁紧扣32和第一折叠座1运动至如图3所示与第二折叠座2的限位凸台21抵接,此时折叠结构100可以切换至图3、图4所示的预紧状态,在该预紧状态下,由于限位凸台21的抵接作用,可以限制解锁部31绕顺时针方向转动时,顶开锁紧扣32,解除第一折叠座1和第二折叠座2之间的锁定。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中在第一折叠座1和第二折叠座2相对转动至锁紧扣32与第二折叠座2锁紧时,解锁部31随之被限位在限位凸台21,使得该解锁部31无法绕第一折叠座1转动导致锁紧扣32与第二折叠座2分离,以此,无需用户手动紧固解锁部31,能够减少由于用户忽视或者忘记手动紧固解锁部31而导致锁紧扣32解锁、第一折叠座1与第二折叠座2相对转动造成用户受伤的情况。
进一步地,仍以图4、图5所示,该第一折叠座1还可以包括卡接槽13,该卡接槽13可以设置于座体12上或者也可以设置在转动把11上。在折叠结构100处于预紧状态时,用户可以继续作用于解锁部31使得该解锁部31绕第一折叠座1如箭头A所示的逆时针方向转动,直至该解锁部31与卡接槽13卡接时,该折叠结构100可以从预紧状态切换至如图5所示的锁紧状态,相对于预紧状态,在解锁部31绕逆时针方向转动时,由于解锁部31与锁紧扣32连接,从而可以向锁紧扣32实施图5中从左至右方向上的分力,拉紧锁紧扣32,加强锁紧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由于本公开的折叠结构100在切换至锁紧状态之前处于预紧状态,可以降低用户忘记将解锁部31卡接至卡接槽13而造成的风险,提高了折叠结构100的安全性。
具体地,如图4-图6所示,该解锁部31可以包括解锁扳手311和与该解锁扳手311滑动连接的卡扣部312,该解锁扳手311可以包括导向槽314和设置于导向槽314内的弹簧315,该弹簧315的一端可以抵接于卡扣部312、另一端可以抵接于导向槽314的内壁。基于此,在卡扣部312与卡接槽13进行卡接的过程中,卡扣部312可以抵压弹簧315,弹簧315沿箭头B所示方向压缩,在卡扣部312滑入到卡接槽13内时,弹簧315的回复力使得弹簧315沿箭头C所示方向伸长,同时抵压卡扣部312使之向卡接槽13的底部运动,从而实现卡接,折叠结构100从预紧状态切换至锁紧状态,当然箭头B和箭头C所示方向仅相对于解锁扳手311的当前位置示意性支出,在解锁扳手311的位置变化后,弹簧315的压缩和伸长方向也相应改变。解锁折叠结构时,可以相对于导向槽314滑动卡扣部312,卡扣部312与卡接槽13分离,进一步可以转动解锁部32绕第二转轴123顺时针转动,由于卡扣部312朝远离卡接槽13的方向运动了,从而在解锁过程中,卡扣部312可以避让限位凸台21,使得折叠结构100可以切换至图7或者图8所示的解锁状态。
进一步地,在从解锁状态向预紧状态切换时,锁紧扣32驱动解锁部31逆时针转动,由于限位凸台21与解锁部31之间的空间,弹簧315的回复力可以驱动卡扣部312向限位凸台21运动至与该限位凸台21卡接,实现预紧。
在本公开提供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卡扣部312可以包括第一卡扣部3121和与第一卡扣部3121连接的第二卡扣部3122,该第一卡扣部3121相对于第二卡扣部3122更加靠近卡接槽13设置,以与卡接槽13卡接,第二卡扣部3122相对于第一卡扣部3121更加靠近第二折叠座2设置,以与限位凸台21抵接,第二卡扣部3122与弹簧315抵接,通过第一卡扣部3121与第二卡扣部3122的连接,弹簧315可以同时抵压第一卡扣部3121与第二卡扣部3122。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卡扣部312也可以一体式结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弹簧315也可以是与第一卡扣部3121直接抵接,或者是与第一卡扣部3121与第二卡扣部3122同时直接抵接,本公开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弹簧315外,也可以在导向槽314内设置弹片,通过弹片来抵压卡扣部312,使得卡扣部12自动复位。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解锁扳手311可以包括握持部316、第一偏心轮317和连杆318。其中,卡扣部312设于该握持部316上,第一偏心轮317可以连接于该握持部316,且与第二转轴123转动连接,连杆318的一端与第一偏心轮317连接、另一端与锁紧扣32连接。以此,卡扣部312与卡接槽13分离、握持部316相对于第一折叠座1绕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第一偏心轮317可以相对于第二转动轴312顺时针转动,以此利用第一偏心轮317的偏心结构可以抵压连杆318从而作用于锁紧扣32,使得锁紧扣32相对于第一折叠座1绕顺时针方向转动,锁紧扣32与第二折叠座2分离,折叠结构100切换至解锁状态。而在第一折叠座1相对于第二折叠座2绕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在锁紧扣32和第一折叠座1的共同作用下,解锁部32的卡扣部312可以与限位凸台21抵接,折叠结构100切换至预紧状态,进一步地作用于握持部316,使得握持部316相对于第一折叠座1绕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卡扣部312可以与卡接槽13卡接,折叠结构100切换至锁紧状态。
其中,连杆318可以直接与第一偏心轮317的边缘连接,或者也可以如本公开中提供的实施例所示,该连杆218可以包括杆主体和设置于杆主体的圆孔,该杆主体与锁紧扣32连接,第一偏心轮317设置于圆孔内,且该第二转轴123的轴线与圆孔的轴心分离,从而可以通过第一偏心轮317的作用拉住连杆318、从而拉住锁紧扣32朝第二折叠座2运动、或者以通过第一偏心轮317的作用顶压连杆318、从而顶开锁紧扣32使之与第二折叠座2分离。
如图9所示,该第一折叠座1还可以包括设置于避让腔121内的弹片14,解锁扳手311还可以包括与第一偏心轮317同轴转动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偏心轮319,该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偏心轮319均可以与第二转轴123固定连接,在解锁部31顺时针转动以解锁折叠结构100时,该第一偏心轮317和第二偏心轮319均可以绕第二转轴123顺时针转动,第一偏心轮317抵压连杆318、第二偏心轮319抵压弹片14,从而在折叠结构100在解锁状态,弹片14会向第二偏心轮319提供驱动该第二偏心轮319绕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回复力,当第一折叠座1带动锁紧扣32运动至与第二折叠座2卡接时,通过连杆318推动第一偏心轮317逆时针转动、由于弹片14和弹簧315的作用,卡扣部312可以随解锁扳手311迅速的逆时针转动至与限位凸台21抵接,提升锁紧过程的用户手感。
上述实施例中,均以第一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第二方向为顺时针方向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方向也可以为顺时针方向、第二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本公开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折叠结构100,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如图10所示的折叠车200,该折叠车20可以包括折叠结构100、车把201、后叉202、踏板203、前轮204和后轮205,其中,折叠结构100的第一折叠座1可以与车把201连接、第二折叠座2可以通过斜杆与踏板203连接,以此,第一折叠座1可以带动车把201绕第二折叠座2朝向踏板203运动,折叠车200可以切换至折叠状态;或者,第一折叠座1可以带动车把201绕第二折叠座2远离踏板203运动,折叠车200可以切换至折叠状态,而此时折叠结构200处于预紧状态,从而可以避免骑行过程无意碰触锁紧组件3导致折叠车200折叠,提高安全性。该折叠车200可以包括滑板车,可以为成人滑板车或者儿童滑板车。
当然,除了上述实施例中示例性说明的折叠车外,该折叠结构100还可以应用于其他折叠设备,实现该折叠设备的内部件与部件之间的相对折叠,或者是零件之间的相对折叠。例如,该折叠设备可以包括监控平台,监控平台的摄像头可以设置以第一折叠座或者第二折叠座,从而可以通过第一折叠座和第二折叠座的相对运动,调节摄像头位置,并在监控期间进行锁定。当然,该折叠设备还可以包括其他设备,本公开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5)
1.一种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折叠座;
第二折叠座,所述第二折叠座与所述第一折叠座转动连接,第二折叠座包括限位凸台;
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锁紧扣和与所述锁紧扣连接的解锁部,所述解锁部和所述锁紧扣分别与所述第一折叠座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折叠结构处于解锁状态时,第一折叠座绕所述第二折叠座绕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锁紧扣随所述第一折叠座运动至与所述第二折叠座卡接、并使得所述解锁部运动至与所述限位凸台抵接,所述折叠结构切换至预紧状态,在所述预紧状态下,所述限位凸台限制所述解锁部绕所述第一折叠座转动解锁所述锁紧扣;
所述第一折叠座包括卡接槽,在所述折叠结构处于所述预紧状态时,所述解锁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折叠座绕第一方向转动至与所述卡接槽卡接,所述折叠结构切换至锁紧状态;
所述解锁部包括解锁扳手和与所述解锁扳手滑动连接的卡扣部,所述折叠结构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卡扣部与所述卡接槽卡接,所述折叠结构处于所述预紧状态时,所述卡扣部与所述限位凸台抵接;
其中,从所述锁紧状态向解锁状态切换时,所述卡扣部相对于所述解锁扳手朝远离所述卡接槽的方向滑动,所述卡扣部与所述卡接槽分离,且所述解锁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折叠座绕第二方向运动时,所述卡扣部避让所述限位凸台以切换至所述解锁状态;
所述解锁扳手包括导向槽和设置于所述导向槽内的弹簧,所述弹簧一端抵接于所述卡扣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导向槽的内壁,所述卡扣部与所述导向槽滑动连接;
其中,所述折叠结构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卡扣部远离所述限位凸台、所述弹簧被压缩,所述折叠结构向所述预紧状态切换时,所述解锁部绕第一方向转动、所述弹簧作用于所述卡扣部使得所述卡扣部与所述限位凸台抵接;
所述解锁扳手包括:
握持部,所述卡扣部设于所述握持部;
第一偏心轮,所述第一偏心轮连接于所述握持部的一端;
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偏心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锁紧扣连接;
其中,所述卡扣部与所述卡接槽分离、所述握持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折叠座绕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偏心轮通过所述连杆抵压所述锁紧扣相对于所述第一折叠座绕第二方向转动,所述锁紧扣与所述第二折叠座解除卡接;
所述连杆包括杆主体和形成于杆主体的圆孔,所述杆主体与所述锁紧扣连接,所述第一偏心轮设于所述圆孔内,且所述第一偏心轮的转动中心与所述圆孔的中心分离;
所述第一折叠座包括弹片,所述解锁扳手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偏心轮同步转动的第二偏心轮;
所述卡扣部与所述卡接槽分离、所述握持部绕第二方向转动,所述折叠结构向解锁状态切换时,所述第二偏心轮抵压所述弹片,在所述折叠结构向所述预紧状态切换时,所述弹片提供回复力驱动所述第一偏心轮和所述第二偏心轮绕第一方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包括第一卡扣部和与第一卡扣部连接的第二卡扣部,所述第一卡扣部在锁紧状态下与所述卡接槽卡接、所述第二卡扣部在预紧状态下与所述限位凸台抵接,所述弹簧与所述第一卡扣部和/或第二卡扣部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座包括转动把和座体,所述座体与所述转动把连接,所述座体包括避让腔、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均垂直于所述转动把的轴线垂直;
所述解锁部与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锁紧扣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解锁部的一部分沿所述转动把的径向穿过所述避让腔连接至所述锁紧扣。
4.一种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结构。
5.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结构;
车把、后叉、踏板、前轮和后轮,所述车把与所述第一折叠座连接,所述第二折叠座通过斜杆与所述踏板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折叠座和所述车把朝向或者远离所述踏板运动,所述前轮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折叠座,所述踏板与所述后叉连接,所述后叉与所述后轮转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852570.9A CN111874148B (zh) | 2020-08-21 | 2020-08-21 | 折叠结构、折叠设备和折叠车 |
US17/231,830 US11760436B2 (en) | 2020-08-21 | 2021-04-15 | Foldable structure, foldable device and foldable vehicle |
JP2021071221A JP7076029B2 (ja) | 2020-08-21 | 2021-04-20 | 折り畳み構造、折り畳み装置及び折り畳み車 |
EP21170185.9A EP3957557A1 (en) | 2020-08-21 | 2021-04-23 | Foldable structure, foldable device and foldable vehicle |
KR1020210054913A KR102512798B1 (ko) | 2020-08-21 | 2021-04-28 | 접이식 구조, 접이식 설비 및 접이식 바이크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852570.9A CN111874148B (zh) | 2020-08-21 | 2020-08-21 | 折叠结构、折叠设备和折叠车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74148A CN111874148A (zh) | 2020-11-03 |
CN111874148B true CN111874148B (zh) | 2024-07-09 |
Family
ID=73203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852570.9A Active CN111874148B (zh) | 2020-08-21 | 2020-08-21 | 折叠结构、折叠设备和折叠车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760436B2 (zh) |
EP (1) | EP3957557A1 (zh) |
JP (1) | JP7076029B2 (zh) |
KR (1) | KR102512798B1 (zh) |
CN (1) | CN11187414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3705666U (zh) * | 2020-08-03 | 2021-07-16 | 纳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 | 把立折叠机构和代步工具 |
CN114802568B (zh) * | 2021-01-27 | 2025-03-21 | 纳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 | 折叠装置和滑板车 |
EP4036422A1 (en) * | 2021-01-27 | 2022-08-03 | Ninebot (Changzhou) Tech Co., Ltd. | Folding device and scooter |
CN113212626A (zh) * | 2021-06-18 | 2021-08-06 | 永康市龙吟工贸有限公司 | 一种折叠装置及滑板车 |
US20230112111A1 (en) * | 2021-10-08 | 2023-04-13 | Radio Flyer Inc. | Scooter folding mechanism |
CN114272029B (zh) * | 2021-12-16 | 2024-03-12 | 浙江孚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折叠轮椅用的具有预紧功能卡扣 |
FR3136221A1 (fr) * | 2022-06-02 | 2023-12-08 | Cibox Inter@Ctive | Trottinette repliable |
CN218802113U (zh) * | 2022-11-16 | 2023-04-07 | 顾军 | 一种折叠式多功能工作台 |
CN116534092A (zh) * | 2022-12-01 | 2023-08-04 | 中山小神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快速拆卸结构和爬楼机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2290158U (zh) * | 2020-08-21 | 2021-01-05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折叠结构、折叠设备和折叠车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16852A (en) | 1990-12-03 | 1992-05-26 | Bristol-Myers Squibb Co. | Treatment of sleep disorders |
US5337609A (en) * | 1993-06-07 | 1994-08-16 | Hsu Su Yuan | Handlebar structure for a collapsible bicycle |
JP2529591Y2 (ja) * | 1993-06-30 | 1997-03-19 | 素 圓 許 | 折り畳み式自転車ハンドル折り畳み構造の改良 |
US5440948A (en) * | 1994-02-17 | 1995-08-15 | Hsieh Chan Bicycle Co., Ltd. | Locking hinge for a folding bicycle |
US5492350A (en) * | 1994-11-30 | 1996-02-20 | Jacpro Industrial Co., Ltd. | Foldable frame member for a foldable bicycle |
US5906452A (en) * | 1996-12-02 | 1999-05-25 | Lee; Gin Chaung | Mechanism for folding a bicycle |
JP3062974U (ja) * | 1999-04-12 | 1999-10-15 | 龍▲通▼關實業股▲ふん▼有限公司 | 折り畳み式自転車の折り畳み構造 |
DE29908160U1 (de) * | 1999-05-11 | 1999-09-02 | Giant Mfg. Co. Ltd., Tachia Chen, Taichung | Klappbarer Rahmenaufbau für ein Fahrrad |
JP2003170881A (ja) | 2001-12-04 | 2003-06-17 | Hsiung Shun Entpr Co Ltd | 自転車の折り畳み構造 |
US7762570B2 (en) * | 2006-04-04 | 2010-07-27 | Studio Moderna Sa | Self-locking mechanism |
CN2934695Y (zh) | 2006-07-03 | 2007-08-15 | 郭涛 | 隐轴式折叠锁紧机构 |
DE202007008153U1 (de) | 2007-06-11 | 2007-08-09 | Onipax Corperation, Shetou | Klappanordnung für ein Klappfahrrad |
TWM373317U (en) | 2009-07-24 | 2010-02-01 | Wen-Teng Lin | Bike folding structure |
DE102011052134B4 (de) * | 2011-07-26 | 2013-02-07 | Karsten Bettin | Klappvorrichtung mit Verriegelung für ein Fahrrad, wahlweise zur Verbindung von zwei Rahmenteilen oder zur Verbindung von zwei Lenkstangenabschnitten |
TWM464387U (zh) * | 2013-05-29 | 2013-11-01 | Fairly Bike Mfg Co Ltd | 折疊自行車二段式快拆結構 |
TW201505894A (zh) * | 2013-08-12 | 2015-02-16 | Yao-Qin Wang | 折疊裝置 |
CN103481992B (zh) | 2013-09-25 | 2016-04-20 | 深圳市富厚自行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一种简易自锁折叠接头 |
CN105235800A (zh) * | 2014-07-08 | 2016-01-13 | 王�华 | 改进型折叠竖杆 |
CN204323609U (zh) * | 2014-12-02 | 2015-05-13 | 彭定坤 | 自行车折叠装置 |
CN205769883U (zh) * | 2016-07-01 | 2016-12-07 | 盟倍力股份有限公司 | 卡扣结构 |
CN205952208U (zh) * | 2016-07-15 | 2017-02-15 | 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折叠结构、车头及电动滑板车 |
CN207523869U (zh) * | 2017-11-24 | 2018-06-22 | 南通市宏品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折叠关节及其自行车 |
FR3090764B1 (fr) * | 2018-12-21 | 2022-08-12 | Decathlon Sa | Charnière pour vélo pliant |
CN209739251U (zh) * | 2019-01-25 | 2019-12-06 | 浙江群英车业有限公司 | 一种折叠滑板车 |
CN210592288U (zh) | 2019-09-11 | 2020-05-22 | 深圳市联昶电子有限公司 | 电动滑板车 |
CN111361671A (zh) * | 2020-04-30 | 2020-07-03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安全保护结构及便携车 |
CN213705666U (zh) * | 2020-08-03 | 2021-07-16 | 纳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 | 把立折叠机构和代步工具 |
CN112109835B (zh) | 2020-09-24 | 2022-07-05 | 海宁亿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滑板车 |
EP4036422A1 (en) * | 2021-01-27 | 2022-08-03 | Ninebot (Changzhou) Tech Co., Ltd. | Folding device and scooter |
-
2020
- 2020-08-21 CN CN202010852570.9A patent/CN111874148B/zh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4-15 US US17/231,830 patent/US11760436B2/en active Active
- 2021-04-20 JP JP2021071221A patent/JP7076029B2/ja active Active
- 2021-04-23 EP EP21170185.9A patent/EP3957557A1/en active Pending
- 2021-04-28 KR KR1020210054913A patent/KR102512798B1/ko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2290158U (zh) * | 2020-08-21 | 2021-01-05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折叠结构、折叠设备和折叠车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74148A (zh) | 2020-11-03 |
US11760436B2 (en) | 2023-09-19 |
JP7076029B2 (ja) | 2022-05-26 |
KR102512798B1 (ko) | 2023-03-22 |
KR20220023687A (ko) | 2022-03-02 |
JP2022035970A (ja) | 2022-03-04 |
US20220055710A1 (en) | 2022-02-24 |
EP3957557A1 (en) | 2022-02-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874148B (zh) | 折叠结构、折叠设备和折叠车 | |
US8500147B2 (en) | Folding scooter | |
US8459679B2 (en) | Pivot mechanism for scooters, tricycles and the like | |
TWI247709B (en) | Folding riding vehicle | |
US7419171B1 (en) | Folding scooter with foot board connector | |
US8381858B2 (en) | Handlebar folding mechanism and foldable motorized vehicle having same | |
US20130113185A1 (en) | Baby stroller | |
US20130093161A1 (en) | Joint locking assembly and method | |
US20190291766A1 (en) | Cart with wheel that is easily lockable and unlockable | |
AU2024200155A1 (en) | Unlock device and stroller | |
KR20170109286A (ko) | 분리 및 접이 가능한 전동휠체어 | |
CN212290158U (zh) | 折叠结构、折叠设备和折叠车 | |
CN213323504U (zh) | 儿童滑板车把手折叠机构 | |
CN102616326A (zh) | 手柄折叠机构 | |
EP2481663A2 (en) | Handlebar folding mechanism for foldable motorized vehicle | |
CN214296291U (zh) | 一种滑板车的可折叠车头 | |
WO2014200500A1 (en) | Personal transportation vehicle | |
CN212149167U (zh) | 可折叠滑板车 | |
CN112519484B (zh) | 一种折叠轮和便携式用具 | |
GB2360985A (en) | Foldable scooter | |
US20220119068A1 (en) | Vehicle system including foot-deck-based vehicle and seat accessory structure | |
CN218141936U (zh) | 一种折叠滑板车 | |
CN217456231U (zh) | 折叠机构、车身装置以及可折叠代步车 | |
CN216887070U (zh) | 折叠锁组件和代步车 | |
CN214607889U (zh) | 一种多处可折叠的滑板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