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66937B - 信息上报及接收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上报及接收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866937B CN111866937B CN201910346460.2A CN201910346460A CN111866937B CN 111866937 B CN111866937 B CN 111866937B CN 201910346460 A CN201910346460 A CN 201910346460A CN 111866937 B CN111866937 B CN 11186693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moment
- switching
- conditional
-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58—Transmiss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e.g. measurement repor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7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hand-off failure or rej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8—Resource reservation for hando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34—Reselection control
- H04W36/36—Reselection control by user or terminal equipment
- H04W36/362—Conditional hando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7—Determination of triggering parameters for hand-off
- H04W36/008375—Determination of triggering parameters for hand-off based on historical dat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上报及接收方法、装置、终端、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终端记录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信息上报及接收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小区间切换是指移动终端在无线接入网的控制下完成从源小区到目标小区的无线链路连接的迁移,是保证无缝的移动通信服务的基本技术手段。同时,相关技术中的切换机制也称为普通切换或立即切换。
切换机制直接关系到用户在广域覆盖网络中的业务体验。为了提升用户在高频或高速移动时的体验,降低切换失败率,提出了条件切换(英文表达为Conditional HandOver,CHO)的机制,如图1所示,即当用户设备(UE)和服务小区之间的信道质量突然变差(尤其高频),导致UE无法正常完成切换时,源基站可以配置UE在一个较低的门限就触发测量上报,在切换(HO)命令中携带一个较高的触发切换的门限,其中还可携带UE在目标小区中使用的随机接入资源,一旦切换门限被满足,UE就向目标基站发起随机接入过程。
然而,在CHO机制中,网络侧如何合理地配置条件切换参数,目前尚未有有效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上报及接收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上报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记录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包含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第一小区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小区为接收条件切换相关配置的服务小区;
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的时刻;
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为所述终端收到普通切换命令或收到立即切换命令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发起普通切换或发起立即切换的时刻;
第三时刻;所述第三时刻为所述终端确定无线链路失败(RLF)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上报RLF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与源小区失去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进入空闲态的时刻;
第四时刻;所述第四时刻为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后第一次发起条件切换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后第一次发起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的时刻;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第一时刻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第二时刻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普通切换或立即切换成功或失败的时刻;
第一时刻至对应的条件切换失败或成功的时间间隔;
条件切换失败或条件切换成功的时刻;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成功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失败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第三时刻的时间间隔;
第四时刻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成功的时间间隔;
第四时刻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失败的时间间隔;
第四时刻与第三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发起条件切换的次数;
条件切换失败的次数;
记录时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
为所述终端配置的条件切换的具体内容;具体内容为以下至少之一:切换事件、具体的门限值、目标小区标识;
所述终端进行的第一业务的相关信息;所述第一业务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时进行的业务,或为所述终端切换前进行的业务。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还包含:
第二小区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小区为发起条件切换的目标小区、或为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失败或成功的目标小区。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记录的相应时刻的表现形式为以下之一:
相对网络侧下发的参考时间的偏移;
绝对时间。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终端发起的条件切换为所述终端根据为所述终端配置的条件切换中的条件发起的第一次条件切换。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包括:
接收RRC重配置消息;所述RRC重配置消息中携带所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记录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包括:
根据以下设备之一下发的配置信息记录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网络设备;网管;追踪收集实体;
或者,
根据规定的信息记录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包括:
通过以下消息之一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RLF报告;
记录(Log)测量报告信息;
新定义的消息。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在所述终端处于连接态时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所述终端在由空闲态转变成连接态的过程中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在所述终端处于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时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主动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接收到网络侧的请求后,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向网络侧告知待记录的相关信息;接收到网络侧基于告知的相关信息发送的请求后,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接收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终端上报的所述终端所记录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其中,记录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包含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第一小区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小区为接收条件切换相关配置的服务小区;
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的时刻;
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为所述终端收到普通切换命令或收到立即切换命令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发起普通切换或发起立即切换的时刻;
第三时刻;所述第三时刻为所述终端确定RLF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上报RLF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与源小区失去RRC连接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进入空闲态的时刻;
第四时刻;所述第四时刻为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后第一次发起条件切换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后第一次发起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的时刻;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第一时刻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第二时刻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普通切换或立即切换成功或失败的时刻;
第一时刻至对应的条件切换失败或成功的时间间隔;
条件切换失败或条件切换成功的时刻;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成功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失败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第三时刻的时间间隔;
第四时刻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成功的时间间隔;
第四时刻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失败的时间间隔;
第四时刻与第三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发起条件切换的次数;
条件切换失败的次数;
记录时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
为所述终端配置的条件切换的具体内容;具体内容为以下至少之一:切换事件、具体的门限值、目标小区标识;
所述终端进行的第一业务的相关信息;所述第一业务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时进行的业务,或为所述终端切换前进行的业务。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还包含:
第二小区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小区为发起条件切换的目标小区、或为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失败或成功的目标小区。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终端发起的条件切换为所述终端根据为所述终端配置的条件切换中的条件发起的第一次条件切换。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记录的相应时刻的形式为以下之一:
相对网络侧下发的参考时间的偏移;
绝对时间。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接收终端上报的所述终端所记录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包括:
通过以下消息之一接收终端上报的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RLF报告;
Log测量报告信息;
新定义的消息。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接收终端上报的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时,所述终端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所述终端处于连接态;
所述终端在由空闲态转变成连接态的过程中;
所述终端处于空闲态或非激活态。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接收终端上报的所述终端所记录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接收所述终端主动上报的所述终端所记录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向所述终端发送请求;接收所述终端基于所述请求上报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接收所述终端告知的待记录的相关信息;基于告知的待记录的相关信息向所述发送请求;接收终端基于所述请求上报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上报装置,包括:
记录单元,用于记录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上报单元,用于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包含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第一小区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小区为接收条件切换相关配置的服务小区;
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的时刻;
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为所述终端收到普通切换命令或收到立即切换命令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发起普通切换或发起立即切换的时刻;
第三时刻;所述第三时刻为所述终端确定RLF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上报RLF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与源小区失去RRC连接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进入空闲态的时刻;
第四时刻;所述第四时刻为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后第一次发起条件切换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后第一次发起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的时刻;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第一时刻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第二时刻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普通切换或立即切换成功或失败的时刻;
第一时刻至对应的条件切换连接失败或成功的时间间隔;
条件切换失败或条件切换成功的时刻;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成功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失败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第三时刻的时间间隔;
第四时刻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成功的时间间隔;
第四时刻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失败的时间间隔;
第四时刻与第三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发起条件切换的次数;
条件切换失败的次数;
记录时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
为所述终端配置的条件切换的具体内容;具体内容为以下至少之一:切换事件、具体的门限值、目标小区标识;
所述终端进行的第一业务的相关信息;所述第一业务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时进行的业务,或为所述终端切换前进行的业务。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上报单元,具体用于通过以下消息之一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RLF报告;
Log测量报告信息;
新定义的消息。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上报单元,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之一:
主动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接收到网络侧的请求后,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向网络侧告知待记录的相关信息;接收到网络侧基于告知的相关信息发送的请求后,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接收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上报的所述终端所记录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其中,记录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包含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第一小区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小区为接收条件切换相关配置的服务小区;
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的时刻;
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为所述终端收到普通切换命令或收到立即切换命令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发起普通切换或发起立即切换的时刻;
第三时刻;所述第三时刻为所述终端确定RLF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上报RLF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与源小区失去RRC连接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进入空闲态的时刻;
第四时刻;所述第四时刻为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后第一次发起条件切换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后第一次发起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的时刻;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第一时刻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第二时刻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普通切换或立即切换成功或失败的时刻;
第一时刻至对应的条件切换失败或成功的时间间隔;
条件切换失败或条件切换成功的时刻;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成功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失败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第三时刻的时间间隔;
第四时刻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成功的时间间隔;
第四时刻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失败的时间间隔;
第四时刻与第三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发起条件切换的次数;
条件切换失败的次数;
记录时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
为所述终端配置的条件切换的具体内容;具体内容为以下至少之一:切换事件、具体的门限值、目标小区标识;
所述终端进行的第一业务的相关信息;所述第一业务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时进行的业务,或为所述终端切换前进行的业务。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通过以下消息之一接收终端上报的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RLF报告;
Log测量报告信息;
新定义的消息。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之一:
接收所述终端主动上报的所述终端所记录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向所述终端发送请求;接收所述终端基于所述请求上报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接收所述终端告知的待记录的相关信息;基于告知的待记录的相关信息向所述发送请求;接收终端基于所述请求上报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第一处理器,用于记录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第一通信接口,用于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包含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第一小区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小区为接收条件切换相关配置的服务小区;
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的时刻;
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为所述终端收到普通切换命令或收到立即切换命令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发起普通切换或发起立即切换的时刻;
第三时刻;所述第三时刻为所述终端确定RLF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上报RLF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与源小区失去RRC连接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进入空闲态的时刻;
第四时刻;所述第四时刻为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后第一次发起条件切换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后第一次发起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的时刻;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第一时刻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第二时刻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普通切换或立即切换成功或失败的时刻;
第一时刻至对应条件切换失败或成功的时间间隔;
条件切换失败或条件切换成功的时刻;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成功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失败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第三时刻的时间间隔;
第四时刻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成功的时间间隔;
第四时刻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失败的时间间隔;
第四时刻与第三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发起条件切换的次数;
条件切换失败的次数;
记录时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
为所述终端配置的条件切换的具体内容;具体内容为以下至少之一:切换事件、具体的门限值、目标小区标识;
所述终端进行的第一业务的相关信息;所述第一业务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时进行的业务,或为所述终端切换前进行的业务。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具体用于通过以下消息之一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RLF报告;
Log测量报告信息;
新定义的消息。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述第一通信接口,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之一:
主动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接收到网络侧的请求后,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向网络侧告知待记录的相关信息;接收到网络侧基于告知的相关信息发送的请求后,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第二处理器及第二通信接口;其中,
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接口接收终端上报的所述终端所记录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其中,记录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包含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第一小区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小区为接收条件切换相关配置的服务小区;
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的时刻;
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为所述终端收到普通切换命令或收到立即切换命令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发起普通切换或发起立即切换的时刻;
第三时刻;所述第三时刻为所述终端确定RLF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上报RLF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与源小区失去RRC连接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进入空闲态的时刻;
第四时刻;所述第四时刻为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后第一次发起条件切换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后第一次发起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的时刻;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第一时刻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第二时刻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普通切换或立即切换成功或失败的时刻;
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的时刻或者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的时刻;
第一时刻至对应的条件切换失败或成功的时间间隔;
条件切换失败或条件切换成功的时刻;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成功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失败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第三时刻的时间间隔;
第四时刻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成功的时间间隔;
第四时刻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失败的时间间隔;
第四时刻与第三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发起条件切换的次数;
条件切换失败的次数;
记录时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
为所述终端配置的条件切换的具体内容;具体内容为以下至少之一:切换事件、具体的门限值、目标小区标识;
所述终端进行的第一业务的相关信息;所述第一业务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时进行的业务,或为所述终端切换前进行的业务;其中,
所述第一时刻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的时刻;
所述第二时刻为所述终端收到普通切换命令或收到立即切换命令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发起普通切换或发起立即切换的时刻;
所述第三时刻为所述终端确定RLF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上报RLF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与源小区失去RRC连接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进入空闲态的时刻;
所述第四时刻为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后第一次发起条件切换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后第一次发起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的时刻。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用于通过以下消息之一接收终端上报的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RLF报告;
Log测量报告信息;
新定义的消息。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用于执行以下操作之一:
接收所述终端主动上报的所述终端所记录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向所述终端发送请求;接收所述终端基于所述请求上报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接收所述终端告知的待记录的相关信息;基于告知的待记录的相关信息向所述发送请求;接收终端基于所述请求上报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第一存储器,
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终端侧任一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第二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第二存储器,
其中,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网络设备侧任一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终端侧任一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上述网络设备侧任一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供的信息上报及接收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终端记录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并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这样,网络设备可以利用这些相关信息调整条件切换参数,从而使得配置的条件切换参数更加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中条件切换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上报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传输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信息上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信息接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网络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8本发明实施例信息传输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在CHO机制中,基站可以给UE配置针对多个目标小区的条件切换,那么如何合理地配置条件切换参数,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在进行条件切换时,终端记录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并上报给网络侧,能够帮助网络侧配置合理的条件切换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上报方法,应用于终端,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记录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步骤202: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其中,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包含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第一小区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小区为接收条件切换相关配置的服务小区;
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的时刻;
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为所述终端收到普通切换命令或收到立即切换命令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发起普通切换或发起立即切换的时刻;
第三时刻;所述第三时刻为所述终端确定RLF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上报RLF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与源小区失去RRC连接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进入空闲态的时刻;
第四时刻;所述第四时刻为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后第一次发起条件切换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后第一次发起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的时刻;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第一时刻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第二时刻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普通切换或立即切换成功或失败的时刻;
第一时刻至对应的条件切换失败或成功的时间间隔;
条件切换失败或条件切换成功的时刻;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成功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失败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第三时刻的时间间隔;
第四时刻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成功的时间间隔;
第四时刻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失败的时间间隔;
第四时刻与第三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发起条件切换的次数;
条件切换失败的次数;
记录时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
为所述终端配置的条件切换的具体内容;具体内容为以下至少之一:切换事件、具体的门限值、目标小区标识;
所述终端进行的第一业务的相关信息;所述第一业务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时进行的业务,或为所述终端切换前进行的业务。
其中,实际应用时,所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可以携带在无线资源控制(RRC)重配置消息(英文表达为RRCReconfiguration)中,因此,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可以是所述终端接收RRC重配置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其它时刻的时间间隔是指: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的时刻与其它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具体地,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第一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是指: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的时刻与第一时刻的时间间隔;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与所述终端条件切换成功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是指: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的时刻与所述终端条件切换成功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失败的时间间隔是指: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的时刻与所述终端条件切换失败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第二时刻的时间间隔是指: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的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相应地,相应时刻至条件切换成功或失败是指:相应时刻与对应条件切换成功或失败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具体地,第一时刻至对应的条件切换(所述终端发起的多个条件切换中的一个条件切换)失败或成功的时间间隔是指:第一时刻与对应的条件切换失败或成功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第四时刻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成功的时间间隔是指:第四时刻与所述终端条件切换成功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第四时刻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失败的时间间隔是指:第四时刻与所述终端条件切换失败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对于上述时间间隔,也可以理解为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差。
在第一时刻至对应的条件切换失败或成功的时间间隔中,所述对应的条件切换是指第一时刻对应的条件切换。
立即切换是指:根据立即切换命令进行的切换;相应地,普通切换是指根据普通切换命令进行的切换。
其中,立即切换命令是指指示终端立即切换的命令;普通切换命令(不是立即切换的命令)是与立即切换命令对应的切换命令。
所述普通切换命令也可以称为传统切换命令。
实际应用时,记录的相应时刻的形式可以有多种,根据参考时间的不同,记录的相应时刻的形式不同。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记录的相应时刻的形式可以为以下之一:
相对网络侧下发的参考时间的偏移;
绝对时间。
实际应用时,对于为所述终端配置的多个切换条件中,记录与根据配置的条件切换中的条件发起的第一次条件切换(也可以理解为第一个条件切换)相关的信息能够参数的配置能够更好地表征网络侧配置的合理性。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上述信息中涉及的所述终端发起的条件切换为所述终端根据为所述终端配置的条件切换中的条件发起的第一次条件切换。
具体地,在上述信息中,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的时刻可以是:所述终端根据配置的条件切换中的条件发起的第一次条件切换的时刻。
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的时刻可以是所述终端根据配置的条件切换中的条件发起的第一次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的时刻。
当然,所述终端还可以记录根据配置的多个切换条件中的条件发起的每次切换条件相关的信息。
条件切换失败是指:没有成功与目标小区建立RRC连接;相应地,条件切换成功是指:成功与目标小区建立RRC连接。
实际应用时,当所述终端根据配置的多个切换条件中的条件确定条件切换失败时,可以确定RLF;当所述终端失去了与网络的连接时,也可以确定RLF。
实际应用时,所述第一业务的相关信息可以包含网络切片ID(S-NSSAI:Single-Network Slice Selection Assistance Info)、5G服务质量指示符(5QI,5G QoSIndicator)、流(flow ID)、或服务质量等级标识QoS(QCI,QoS Class Identifier)等。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还可以包含:
第二小区的标识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小区为发起条件切换的目标小区、或为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失败或成功的目标小区。
实际应用时,所述终端记录的相关信息可以是一些设备要求的,也可以是预先定义好的。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记录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包括:
根据以下设备之一下发的配置信息记录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基站;核心网网元;网管;追踪收集实体(TCE,Trace Collection Entity);
或者,
根据规定的信息记录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其中,当所述终端根据设备配置的配置信息记录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时,需要获取设备配置的配置信息。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接收的配置信息记录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时,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接收以下设备之一发送的配置信息:
基站;核心网网元;网管;TCE。
这里,当所述终端根据基站配置的配置信息记录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时,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信息;当所述终端根据核心网网元配置的配置信息记录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时,接收核心网网元发送的配置信息;当所述终端根据网管设备配置的配置信息记录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时,接收网管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当所述终端根据TCE配置的配置信息记录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时,接收网TCE发送的配置信息。
实际应用时,TCE的功能主要是收集基站和终端的一些信息,供网络设备供应商或运营商使用。
实际应用时,所述终端可以采用已有的消息来上报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也可以采用新定义的消息来上报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包括:
通过以下消息之一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RLF报告;
Log测量报告信息;
新定义的消息。
其中,对于新定义的消息,可以称为条件切换信息等;新定义的消息的格式可以根据需要来确定,比如可以参照RLF报告或Log测量报告信息的格式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新定义的消息的格式不作限定。
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时,所述终端可以处于连接态,还可以处于由空闲态转变成连接的过程中,也可以处于空闲态或非激活态。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在所述终端处于连接态时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所述终端在由空闲态转变成连接态的过程中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在所述终端处于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时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其中,所述终端处于空闲态时,无线侧和核心网的连接都释放了;所述终端处于非激活态时,无线侧的连接释放了,但核心网的连接仍然存在。
实际应用时,所述终端的上报行为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网络侧请求的;
第二种情况,终端主动上报的;
第三种情况,终端告知网络侧有相关log信息之后再在网络侧的要求之下发送的。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主动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接收到网络侧的请求后,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向网络侧告知待记录的相关信息;接收到网络侧基于告知的相关信息发送的请求后,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接收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具体可以是基站,比如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系统中的gNB等),该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上报的所述终端所记录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其中,记录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包含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第一小区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小区为接收条件切换相关配置的服务小区;
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的时刻;
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为所述终端收到普通切换命令或收到立即切换命令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发起普通切换或发起立即切换的时刻;
第三时刻;所述第三时刻为所述终端确定RLF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上报RLF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与源小区失去RRC连接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进入空闲态的时刻;
第四时刻;所述第四时刻为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后第一次发起条件切换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后第一次发起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的时刻;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第一时刻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第二时刻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普通切换或立即切换成功或失败的时刻;
第一时刻至对应的随机接入连接失败或成功的时间间隔;
条件切换失败或条件切换成功的时刻;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成功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失败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第三时刻的时间间隔;
第四时刻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成功的时间间隔;
第四时刻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失败的时间间隔;
第四时刻与第三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发起条件切换的次数;
条件切换失败的次数;
记录时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
为所述终端配置的条件切换的具体内容;具体内容为以下至少之一:切换事件、具体的门限值、目标小区标识;
所述终端进行的第一业务的相关信息;所述第一业务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时进行的业务,或为所述终端切换前进行的业务。
所述网络设备收到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后,可以利用这些相关信息调整条件切换参数,从而使得配置的条件切换参数更加合理。
当所述终端根据网络设备配置的配置信息记录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时,所述网络设备需要配置相关信息。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向所述终端配置信息;配置的信息用于供所述终端记录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终端上报的所述终端所记录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包括:
通过以下消息之一接收终端上报的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RLF报告;
Log测量报告信息;
新定义的消息。
在一实施例中,接收终端上报的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时,所述终端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所述终端处于连接态;
所述终端在由空闲态转变成连接态的过程中;
所述终端处于空闲态或非激活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终端上报的所述终端所记录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接收所述终端主动上报的所述终端所记录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向所述终端发送请求;接收所述终端基于所述请求上报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接收所述终端告知的待记录的相关信息;基于告知的待记录的相关信息向所述发送请求;接收终端基于所述请求上报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终端记录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步骤302: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这里,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包含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第一小区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小区为接收条件切换相关配置的服务小区;
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的时刻;
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为所述终端收到普通切换命令或收到立即切换命令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发起普通切换或发起立即切换的时刻;
第三时刻;所述第三时刻为所述终端确定RLF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上报RLF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与源小区失去RRC连接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进入空闲态的时刻;
第四时刻;所述第四时刻为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后第一次发起条件切换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后第一次发起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的时刻;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第一时刻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第二时刻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普通切换或立即切换成功或失败的时刻;
第一时刻至对应的条件切换失败或成功的时间间隔;
条件切换失败或条件切换成功的时刻;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成功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失败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第三时刻的时间间隔;
第四时刻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成功的时间间隔;
第四时刻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失败的时间间隔;
第四时刻与第三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发起条件切换的次数;
条件切换失败的次数;
记录时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
为所述终端配置的条件切换的具体内容;具体内容为以下至少之一:切换事件、具体的门限值、目标小区标识;
所述终端进行的第一业务的相关信息;所述第一业务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时进行的业务,或为所述终端切换前进行的业务。
步骤303:网络设备接收终端上报的所述终端所记录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和网络设备的具体处理过程已在上文详述,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终端记录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并上报给网络设备,使得网络设备可以利用这些相关信息调整条件切换参数,从而使得配置的条件切换参数更加合理。
为了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上报装置,设置在终端上,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
记录单元41,用于记录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上报单元42,用于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包含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第一小区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小区为接收条件切换相关配置的服务小区;
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的时刻;
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为所述终端收到普通切换命令或收到立即切换命令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发起普通切换或发起立即切换的时刻;
第三时刻;所述第三时刻为所述终端确定RLF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上报RLF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与源小区失去RRC连接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进入空闲态的时刻;
第四时刻;所述第四时刻为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后第一次发起条件切换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后第一次发起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的时刻;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第一时刻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第二时刻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普通切换或立即切换成功或失败的时刻;
第一时刻至对应的条件切换失败或成功的时间间隔;
条件切换失败或条件切换成功的时刻;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成功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失败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第三时刻的时间间隔;
第四时刻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成功的时间间隔;
第四时刻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失败的时间间隔;
第四时刻与第三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发起条件切换的次数;
条件切换失败的次数;
记录时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
为所述终端配置的条件切换的具体内容;具体内容为以下至少之一:切换事件、具体的门限值、目标小区标识;
所述终端进行的第一业务的相关信息;所述第一业务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时进行的业务,或为所述终端切换前进行的业务。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记录单元41,具体用于:
根据以下设备之一下发的配置信息记录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基站;核心网网元;网管;TCE;
或者,
根据规定的信息记录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记录单元41,还用于接收以下设备之一发送的配置信息:
基站;核心网网元;网管;TCE。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报单元42,具体用于通过以下消息之一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RLF报告;
Log测量报告信息;
新定义的消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报单元42,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之一:
在所述终端处于连接态时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所述终端在由空闲态转变成连接态的过程中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在所述终端处于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时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报单元42,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之一:
主动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接收到网络侧的请求后,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向网络侧告知待记录的相关信息;接收到网络侧基于告知的相关信息发送的请求后,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实际应用时,所述记录单元41可由信息传输装置中的处理器实现;所述上报单元42可由信息传输装置中的处理器结合通信接口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上报装置在进行信息上报时,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上报装置与信息上报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为了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网络设备侧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接收装置,设置在网络设备上,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51,用于接收终端上报的所述终端所记录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其中,记录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包含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第一小区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小区为接收条件切换相关配置的服务小区;
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的时刻;
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为所述终端收到普通切换命令或收到立即切换命令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发起普通切换或发起立即切换的时刻;
第三时刻;所述第三时刻为所述终端确定RLF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上报RLF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与源小区失去RRC连接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进入空闲态的时刻;
第四时刻;所述第四时刻为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后第一次发起条件切换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后第一次发起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的时刻;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第一时刻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第二时刻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普通切换或立即切换成功或失败的时刻;
第一时刻至对应的条件切换失败或成功的时间间隔;
条件切换失败或条件切换成功的时刻;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成功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失败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第三时刻的时间间隔;
第四时刻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成功的时间间隔;
第四时刻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失败的时间间隔;
第四时刻与第三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发起条件切换的次数;
条件切换失败的次数;
记录时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
为所述终端配置的条件切换的具体内容;具体内容为以下至少之一:切换事件、具体的门限值、目标小区标识;
所述终端进行的第一业务的相关信息;所述第一业务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时进行的业务,或为所述终端切换前进行的业务。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该装置还可以包括:配置单元52,用于向所述终端配置信息;配置的信息用于供所述终端记录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单元51,具体用于通过以下消息之一接收终端上报的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RLF报告;
Log测量报告信息;
新定义的消息。
在一实施例中,接收终端上报的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时,所述终端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所述终端处于连接态;
所述终端在由空闲态转变成连接态的过程中;
所述终端处于空闲态或非激活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单元51,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之一:
接收所述终端主动上报的所述终端所记录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向所述终端发送请求;接收所述终端基于所述请求上报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接收所述终端告知的待记录的相关信息;基于告知的待记录的相关信息向所述发送请求;接收终端基于所述请求上报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实际应用时,所述接收单元51、配置单元52可由信息处理装置中的处理器结合通信接口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接收装置在进行信息接收时,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接收装置与信息接收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程序模块的硬件实现,且为了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终端侧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如图6所示,该终端60包括:
第一通信接口61,能够与网络设备进行信息交互;
第一处理器62,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61连接,以实现与网络设备进行信息交互,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终端侧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提供的方法。而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第一存储器63上。
具体地,第一处理器62,用于记录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第一通信接口61,用于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包含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第一小区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小区为接收条件切换相关配置的服务小区;
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的时刻;
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为所述终端收到普通切换命令或收到立即切换命令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发起普通切换或发起立即切换的时刻;
第三时刻;所述第三时刻为所述终端确定RLF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上报RLF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与源小区失去RRC连接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进入空闲态的时刻;
第四时刻;所述第四时刻为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后第一次发起条件切换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后第一次发起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的时刻;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第一时刻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第二时刻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普通切换或立即切换成功或失败的时刻;
第一时刻至对应的条件切换失败或成功的时间间隔;
条件切换失败或条件切换成功的时刻;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成功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失败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第三时刻的时间间隔;
第四时刻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成功的时间间隔;
第四时刻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失败的时间间隔;
第四时刻与第三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发起条件切换的次数;
条件切换失败的次数;
记录时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
为所述终端配置的条件切换的具体内容;具体内容为以下至少之一:切换事件、具体的门限值、目标小区标识;
所述终端进行的第一业务的相关信息;所述第一业务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时进行的业务,或为所述终端切换前进行的业务。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器62,具体用于:
根据以下设备之一下发的配置信息记录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基站;核心网网元;网管;TCE;
或者,
根据规定的信息记录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接口61,还用于接收以下设备之一发送的配置信息:
基站;核心网网元;网管;TCE。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接口61,具体用于通过以下消息之一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RLF报告;
Log测量报告信息;
新定义的消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接口61,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之一:
在所述终端处于连接态时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所述终端在由空闲态转变成连接态的过程中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在所述终端处于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时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接口61,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之一:
主动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接收到网络侧的请求后,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向网络侧告知待记录的相关信息;接收到网络侧基于告知的相关信息发送的请求后,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处理器62和第一通信接口61的具体处理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当然,实际应用时,终端6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64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6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6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6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64。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存储器63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终端6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终端60上操作的任何计算机程序。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所述第一处理器62中,或者由所述第一处理器62实现。所述第一处理器62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处理器62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所述第一处理器6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所述第一处理器62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第一存储器63,所述第一处理器62读取第一存储器63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6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或者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前述方法。
基于上述程序模块的硬件实现,且为了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网络设备侧的方法,如图7所示,该网络设备70包括:
第二通信接口71,能够与终端进行信息交互;
第二处理器72,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71连接,以实现与终端进行信息交互,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第网络设备侧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提供的方法。而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第二存储器73上。
具体地,所述第二处理器72,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接口71接收终端上报的所述终端所记录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其中,记录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包含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第一小区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小区为接收条件切换相关配置的服务小区;
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的时刻;
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为所述终端收到普通切换命令或收到立即切换命令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发起普通切换或发起立即切换的时刻;
第三时刻;所述第三时刻为所述终端确定RLF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上报RLF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与源小区失去RRC连接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进入空闲态的时刻;
第四时刻;所述第四时刻为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后第一次发起条件切换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后第一次发起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的时刻;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第一时刻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的时刻;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第二时刻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普通切换或立即切换成功或失败的时刻;
第一时刻至对应的条件切换失败或成功的时间间隔;
条件切换失败或条件切换成功的时刻;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成功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失败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第三时刻的时间间隔;
第四时刻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成功的时间间隔;
第四时刻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失败的时间间隔;
第四时刻与第三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发起条件切换的次数;
条件切换失败的次数;
记录时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
为所述终端配置的条件切换的具体内容;具体内容为以下至少之一:切换事件、具体的门限值、目标小区标识;
所述终端进行的第一业务的相关信息;所述第一业务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时进行的业务,或为所述终端切换前进行的业务。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信接口71,用于通过以下消息之一接收终端上报的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RLF报告;
Log测量报告信息;
新定义的消息。
在一实施例中,接收终端上报的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时,所述终端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所述终端处于连接态;
所述终端在由空闲态转变成连接态的过程中;
所述终端处于空闲态或非激活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信接口71,用于执行以下操作之一:
接收所述终端主动上报的所述终端所记录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向所述终端发送请求;接收所述终端基于所述请求上报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接收所述终端告知的待记录的相关信息;基于告知的待记录的相关信息向所述发送请求;接收终端基于所述请求上报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处理器72和第二通信接口71的具体处理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当然,实际应用时,网络设备7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74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7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7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7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74。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存储器73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网络设备70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网络设备70上操作的任何计算机程序。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所述第二处理器72中,或者由所述第二处理器72实现。所述第二处理器72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所述第二处理器72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所述第二处理器7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DSP,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所述第二处理器72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第二存储器73,所述第二处理器72读取第二存储器73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网络设备7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ASIC、DSP、PLD、CPLD、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MCU、Microprocessor、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前述方法。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存储器(第一存储器63、第二存储器73)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 randomaccess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Synchronous 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Link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 RambusRandom Access Memory)。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系统,如图8所示,该系统包括:
终端81,用于记录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并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网络设备82,用于接收终端81上报的所述终端所记录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81和网络设备82的具体处理过程已在上文详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即计算机存储介质,具体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存储计算机程序的第一存储器63,上述计算机程序可由终端60的第一处理器62执行,以完成前述终端侧方法所述步骤。再比如包括存储计算机程序的第二存储器73,上述计算机程序可由网络设备70的第二处理器72执行,以完成前述终端侧方法所述步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FRAM、ROM、PROM、EPROM、EEPROM、Flash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CD-ROM等存储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1)
1.一种信息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包括:
记录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包含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第二时刻的时间间隔;
第一时刻至对应的条件切换成功的时间间隔;
条件切换成功的时刻;
第四时刻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成功的时间间隔;
为所述终端配置的条件切换的具体内容;具体内容为:切换事件;
其中,所述第一时刻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的时刻;
所述第二时刻为所述终端收到普通切换命令或收到立即切换命令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发起普通切换或发起立即切换的时刻;
所述第四时刻为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后第一次发起条件切换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后第一次发起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的时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还包含:
第二小区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小区为发起条件切换的目标小区、或为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失败或成功的目标小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记录的相应时刻的形式为以下之一:
相对网络侧下发的参考时间的偏移;
绝对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发起的条件切换为所述终端根据为所述终端配置的条件切换中的条件发起的第一次条件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包括:
接收无线资源控制RRC重配置消息,所述RRC重配置消息中携带所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包括:
根据以下设备之一下发的配置信息记录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网络设备;网管;追踪收集实体;
或者,
根据规定的信息记录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包括:
通过以下消息之一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无线链路失败RLF报告;
记录Log测量报告信息;
新定义的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在所述终端处于连接态时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所述终端在由空闲态转变成连接态的过程中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在所述终端处于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时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主动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接收到网络侧的请求后,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向网络侧告知待记录的相关信息;接收到网络侧基于告知的相关信息发送的请求后,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10.一种信息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终端上报的所述终端所记录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其中,记录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包含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第二时刻的时间间隔;
第一时刻至对应的条件切换成功的时间间隔;
条件切换成功的时刻;
第四时刻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成功的时间间隔;
为所述终端配置的条件切换的具体内容;具体内容为:切换事件;
其中,所述第一时刻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的时刻;
所述第二时刻为所述终端收到普通切换命令或收到立即切换命令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发起普通切换或发起立即切换的时刻;
所述第四时刻为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后第一次发起条件切换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后第一次发起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的时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还包含:
第二小区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小区为发起条件切换的目标小区、或为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失败或成功的目标小区。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发起的条件切换为所述终端根据为所述终端配置的条件切换中的条件发起的第一次条件切换。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记录的相应时刻的形式为以下之一:
相对网络侧下发的参考时间的偏移;
绝对时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终端上报的所述终端所记录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包括:
通过以下消息之一接收终端上报的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RLF报告;
Log测量报告信息;
新定义的消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终端上报的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时,所述终端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所述终端处于连接态;
所述终端在由空闲态转变成连接态的过程中;
所述终端处于空闲态或非激活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终端上报的所述终端所记录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接收所述终端主动上报的所述终端所记录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向所述终端发送请求;接收所述终端基于所述请求上报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接收所述终端告知的待记录的相关信息;基于告知的待记录的相关信息向所述发送请求;接收终端基于所述请求上报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17.一种信息上报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终端上,包括:
记录单元,用于记录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上报单元,用于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包含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第二时刻的时间间隔;
第一时刻至对应的条件切换成功的时间间隔;
条件切换成功的时刻;
第四时刻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成功的时间间隔;
为所述终端配置的条件切换的具体内容;具体内容为:切换事件;
其中,所述第一时刻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的时刻;
所述第二时刻为所述终端收到普通切换命令或收到立即切换命令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发起普通切换或发起立即切换的时刻;
所述第四时刻为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后第一次发起条件切换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后第一次发起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的时刻。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报单元,具体用于通过以下消息之一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RLF报告;
Log测量报告信息;
新定义的消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报单元,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之一:
主动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接收到网络侧的请求后,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向网络侧告知待记录的相关信息;接收到网络侧基于告知的相关信息发送的请求后,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20.一种信息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上报的所述终端所记录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其中,记录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包含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第二时刻的时间间隔;
第一时刻至对应的条件切换成功的时间间隔;
条件切换成功的时刻;
第四时刻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成功的时间间隔;
为所述终端配置的条件切换的具体内容;具体内容为:切换事件;
其中,所述第一时刻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的时刻;
所述第二时刻为所述终端收到普通切换命令或收到立即切换命令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发起普通切换或发起立即切换的时刻;
所述第四时刻为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后第一次发起条件切换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后第一次发起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的时刻。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通过以下消息之一接收终端上报的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RLF报告;
Log测量报告信息;
新定义的消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之一:
接收所述终端主动上报的所述终端所记录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向所述终端发送请求;接收所述终端基于所述请求上报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接收所述终端告知的待记录的相关信息;基于告知的待记录的相关信息向所述发送请求;接收终端基于所述请求上报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23.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处理器,用于记录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第一通信接口,用于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包含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第二时刻的时间间隔;
第一时刻至对应条件切换成功的时间间隔;
条件切换成功的时刻;
第四时刻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成功的时间间隔;
为所述终端配置的条件切换的具体内容;具体内容为:切换事件;
其中,所述第一时刻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的时刻;
所述第二时刻为所述终端收到普通切换命令或收到立即切换命令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发起普通切换或发起立即切换的时刻;
所述第四时刻为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后第一次发起条件切换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后第一次发起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的时刻。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具体用于通过以下消息之一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RLF报告;
Log测量报告信息;
新定义的消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之一:
主动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接收到网络侧的请求后,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向网络侧告知待记录的相关信息;接收到网络侧基于告知的相关信息发送的请求后,向网络侧上报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26.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处理器及第二通信接口;其中,
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接口接收终端上报的所述终端所记录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其中,记录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包含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至第二时刻的时间间隔;
所述终端普通切换或立即切换成功或失败的时刻;
第一时刻至对应的条件切换成功的时间间隔;
条件切换成功的时刻;
第四时刻至所述终端条件切换成功的时间间隔;
为所述终端配置的条件切换的具体内容;具体内容为:切换事件;
其中,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发起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的时刻;
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为所述终端收到普通切换命令或收到立即切换命令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发起普通切换或发起立即切换的时刻;
第四时刻;所述第四时刻为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后第一次发起条件切换的时刻、或为所述终端收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后第一次发起条件切换的随机接入的时刻。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用于通过以下消息之一接收终端上报的所述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RLF报告;
Log测量报告信息;
新定义的消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用于执行以下操作之一:
接收所述终端主动上报的所述终端所记录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向所述终端发送请求;接收所述终端基于所述请求上报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接收所述终端告知的待记录的相关信息;基于告知的待记录的相关信息向所述发送请求;接收终端基于所述请求上报的条件切换的相关信息。
2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第一存储器,
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30.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第二存储器,
其中,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0至1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31.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权利要求10至1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346460.2A CN111866937B (zh) | 2019-04-26 | 2019-04-26 | 信息上报及接收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
EP20795649.1A EP3955628A4 (en) | 2019-04-26 | 2020-04-17 | Information reporting and receiv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and relate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JP2021563168A JP7430200B2 (ja) | 2019-04-26 | 2020-04-17 | 情報報告及び受信方法、装置、関連機器並びに記憶媒体 |
PCT/CN2020/085390 WO2020216148A1 (zh) | 2019-04-26 | 2020-04-17 | 信息上报及接收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
US17/509,179 US20220060952A1 (en) | 2019-04-26 | 2021-10-25 | Information reporting and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relate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346460.2A CN111866937B (zh) | 2019-04-26 | 2019-04-26 | 信息上报及接收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66937A CN111866937A (zh) | 2020-10-30 |
CN111866937B true CN111866937B (zh) | 2023-07-21 |
Family
ID=72940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346460.2A Active CN111866937B (zh) | 2019-04-26 | 2019-04-26 | 信息上报及接收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20060952A1 (zh) |
EP (1) | EP3955628A4 (zh) |
JP (1) | JP7430200B2 (zh) |
CN (1) | CN111866937B (zh) |
WO (1) | WO202021614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163661A1 (en) * | 2020-02-16 | 2021-08-19 | Goole Llc | Managing a non-conditional procedure during a conditional procedure |
CN115119223A (zh) * | 2021-03-22 | 2022-09-27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优化配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WO2022261906A1 (zh) * | 2021-06-17 | 2022-12-2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指示方法、指示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5696474B (zh) * | 2021-07-22 | 2024-02-06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成功切换报告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5967999A (zh) * | 2021-10-12 | 2023-04-14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辅助信息接收、上报方法及装置 |
CN115002874B (zh) * | 2022-05-23 | 2023-06-06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信息回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188078A1 (zh) * | 2017-04-14 | 2018-10-18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用于小区切换的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
CN111565426A (zh) * | 2019-02-14 | 2020-08-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724497B2 (en) * | 2010-11-03 | 2014-05-13 | Mediatek Inc. | Method of uplink MDT measurement |
EP2810469B1 (en) * | 2012-01-30 | 2020-09-16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Improvements for evaluating handover failures |
CN108243469B (zh) * | 2016-12-23 | 2021-07-16 | 夏普株式会社 | 用户移动性方法和设备 |
KR102772269B1 (ko) * | 2017-02-03 | 2025-02-25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연결을 사용한 핸드오버 시 보안 키를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US11510114B2 (en) * | 2017-02-27 | 2022-11-22 | Apple Inc. | Exit conditions for conditional handovers and beam based mobility state estimation |
EP3603185A1 (en) * | 2017-03-22 | 2020-02-05 | IDAC Holdings, Inc. | Delayed handover execu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based on a trigger condition |
WO2018175819A1 (en) * | 2017-03-23 | 2018-09-27 | Intel IP Corporation | Enhanced conditional handover |
CN113301618B (zh) * | 2017-03-24 | 2022-10-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 |
CN109392039B (zh) * | 2017-08-11 | 2021-01-26 |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 通信切换方法及装置 |
WO2019137453A1 (en) * | 2018-01-12 | 2019-07-18 | Fg Innovation Ip Company Limited | Conditional handover procedures |
CN110149663A (zh) * | 2018-02-13 | 2019-08-2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条件切换取消方法及通信设备 |
CN110149664B (zh) * | 2018-02-13 | 2021-04-3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条件切换方法、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US11696197B2 (en) * | 2018-03-12 | 2023-07-04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Determination for conditional handover failure |
CN110831081B (zh) * | 2018-08-10 | 2022-01-28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切换信息上报、切换鲁棒性优化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设备、基站 |
WO2020087371A1 (en) * | 2018-10-31 | 2020-05-07 |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 Apparatus and mechanism to improve mobility robustness in wireless network |
JP7240502B2 (ja) * | 2018-12-18 | 2023-03-15 |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 条件付きモビリティ選択 |
EP3923633A4 (en) * | 2019-03-28 | 2022-04-2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HANDOVER IN A NEX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15942371B (zh) * | 2021-10-04 | 2024-02-27 |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用户设备位置报告的方法和设备 |
-
2019
- 2019-04-26 CN CN201910346460.2A patent/CN111866937B/zh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4-17 JP JP2021563168A patent/JP7430200B2/ja active Active
- 2020-04-17 EP EP20795649.1A patent/EP3955628A4/en active Pending
- 2020-04-17 WO PCT/CN2020/085390 patent/WO2020216148A1/zh unknown
-
2021
- 2021-10-25 US US17/509,179 patent/US20220060952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188078A1 (zh) * | 2017-04-14 | 2018-10-18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用于小区切换的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
CN111565426A (zh) * | 2019-02-14 | 2020-08-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R2-1803338 "On Reliability, overhead and controllability aspects of Conditional Handover";Ericsson;《3GPP tsg_ran\WG2_RL2》;20180216;全文 * |
R3-185838 "Use cases for the SON study item";Nokia等;《3GPP tsg_ran\wg3_iu》;20180929;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7430200B2 (ja) | 2024-02-09 |
WO2020216148A1 (zh) | 2020-10-29 |
JP2022529843A (ja) | 2022-06-24 |
EP3955628A1 (en) | 2022-02-16 |
EP3955628A4 (en) | 2022-06-29 |
US20220060952A1 (en) | 2022-02-24 |
CN111866937A (zh) | 2020-10-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866937B (zh) | 信息上报及接收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1385850B (zh) | 基于条件切换的处理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2954711B (zh) | 信息上报及接收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20230292214A1 (en) | Mobility information reporting method and ue | |
CN109429374A (zh) | 一种rrc状态跃迁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2291821B (zh) | 信息配置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5087054B (zh) | 条件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2637964B (zh) | 网络双连接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7835354A (zh) | 通信方法、装置、网络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 |
EP4507379A1 (en) | Information repor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 |
AU2023321323A1 (en) | Information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13141636A (zh) | 基于条件切换的处理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 |
WO2024008041A1 (zh)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
WO2024074132A1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 |
US20240422645A1 (en) | Switc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network function, and storage medium | |
EP4274335A1 (en)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relate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17998385A (zh) | 优化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6133063A (zh) | 信息上报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 |
AU2023289826A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relate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15460620A (zh) |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8714604A (zh) | 一种测量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8614110A (zh) | 用于网络切片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7177314A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网络功能和存储介质 | |
CN118828747A (zh) | 一种小区切换管理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7177259A (zh) | 语音回退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